首页 > 文章中心 > 边塞诗词

边塞诗词

边塞诗词

边塞诗词范文第1篇

2017小升初语文知识点:边塞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凉州词》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唐卢纶《塞下曲》

边塞诗词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主要从陇关分析唐代西北边塞诗的意象文化,阐释了陇关意象(包括陇山陇水陇月)的文化内涵,最后肯定了陇关(包括陇山陇水陇月)作为边塞主要意象与边塞诗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边塞诗;陇关意象;边塞诗人

引言

边塞诗以边疆军民的生活和边疆自然风光为主要题材,一般认为,它发于汉魏,兴于隋,在唐代进入全盛时期。据统计,在《全唐诗》中的边塞诗达到两千余首,今择陇地(包括陇关、陇水、陇山、陇月等)为例简要分析唐代西北边塞诗中的意象文化。

1.借问陇头水, 年年恨何事

陇水,又称陇头水,《三秦记》曰:“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越,上有清水四注下,所谓陇头水也。”①陇头,是陇山的别称,实为今六盘山南段,是自古以来关外与关内的分界,关内之人来到这里,看到边塞之地,风嘶马鸣,飞沙走石,战事连绵,加之陇山高险,流水呜咽,必将思怀故土,心念故乡,思乡之情愈发强烈。陇山陇水因此成为文人的倾泻情感之地,二者不可分离,提陇山必有陇水绕,听陇水必有陇山延。因此,陇头水自汉乐府以来便逐渐成为流水高寒和思乡情结的“愁”的代表意象。这特定意象的形成经历了自汉到唐,最终定型下来。最早《乐府诗集》收有《陇头歌集》,“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陇头流水,呜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之后,南朝文人萧岗、徐陵、张之见、江总等的《陇头水》,同样描写了陇头水的呜咽之声带给文人们无尽的愁思。有了前代文人的积累,唐代文人写起陇水来同样毫不含糊,沈期的诗作《陇头水》:“陇山飞落叶,陇雁度寒天。愁见三分水,分为两地泉。”储光羲的诗作《陇头水送别》也不逊色:“相送陇头山,东西陇水流。从来心胆盛,今日为君愁。”这两首诗都在诗中点出一个“愁”字,这说明陇山、陇水作为“愁”意象到了唐代已经发展到鼎盛时期,见陇山陇水谓之“愁”。李易写得更是让人断肠,他在《从军苦乐行》中写道:“仆本居陇上,陇水断人肠。”夜夜流淌的陇水,在李易听来是呜咽的哭声,令人哭断肠。罗隐的《陇头水》:“借问陇头水,年年恨何事。全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泪。”罗隐妙在将陇水与征人泪融为一体,暗中指出战事频繁,征人欲哭无泪。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中写道:“一驿复一驿,驿骑如流星。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其实,我们在诗中可以看出,从长安至陇头,来去不过一天的时间,但是文人的心情却大不相同,仿佛从天堂落入地域,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在文人的心中,此去陇上,便是天涯之隔。文化的距离远远超过空间距离。岑参在《经陇头分水》中写道:“陇水何年有,潺潺逼路傍。东西流不歇,曾断几人肠。”皎然也曾经写道:“秦陇逼氐羌, 征人去未央。如何幽咽水, 并欲断君肠。”大诗人李白也作《猛虎行》:“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岑参和皎然都认为陇水“断人肠”,但是李白却偏要独行其径,说“肠断非关陇头水”,其实更加从侧面认可自古陇水断人肠。可见陇水作为“愁”的意象在诗人心中已经达成一致。

2.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今甘肃武威,古为军事重镇,唐多选忠勇大将军镇守此地。因为地处东西方文化交融之地,这里的文化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是诗人较少描写风土人情,更多的还是心系战事。安史之乱以后,陇右被吐蕃占领,许多诗人对凉州的处境表示担忧。

以《凉州词》定名的诗就有许多,全部都是涉及战事。我们熟悉的王翰的《凉州词》(之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表面上是写战士们战前觥筹交错,实际上是描写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豪壮精神。张籍的《凉州词》(其一)则是批判守边将士有心无力,无法收复凉州,表达了诗人感慨祖国河山落入贼人之手的悲愤心情。他写道:“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薛逢的《凉州词》同样离不开战争这个主题:“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 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他直写两军交战之后,凉州尽失,但是战争带来的还有“战血流”,失地又伤民,诗人悲叹不已。描写凉州陷落之后,胡、汉人民生活的方式和变化的主要有两位诗人,分别是王建和李端。王建《凉州行》:“多来中国收妇女, 一半生男为汉语。蕃人旧日不耕犁, 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着锦为衣, 为惜毡裘防斗时。养蚕缫茧成匹帛, 那堪绕帐作旌旗。”这首诗主要反映了胡人向汉人学习农业、手工业等生活方式,胡人从“一半生男为汉语”到“相学如今种禾黍”,最后开始学习“养蚕缫茧”等手艺。李端的《胡腾儿》写道在:“胡腾身是凉州儿, 肌肤如玉鼻如锥……胡腾儿, 胡腾儿, 家乡路断知不知。”凉州沦陷,不仅是汉人,其他居民也难以幸免。

3.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唐代边塞诗中,玉门关与阳关作为意象在诗歌之中频频出现,这是因为玉门关与阳关同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出玉门关为北道,出阳关为南道。在人们看来玉门关、阳关其实与萧关一样,一关之隔,便隔开中原塞外,实为天涯之分。关外,气候寒冷,荒无人烟,诗人一到与此,不免哀叹身世艰难,战事绵延。岑参在《玉门关盖将军歌》便感慨战争带来的灾祸:“玉门关城迥且孤, 黄沙万里白草枯。南临犬戎北接胡, 将军到来备不虞。”王维更是在诗中直说关外都为异族,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清尘, 客舍青青柳色春。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之涣《凉州词》( 之一)更是到处关内关外的巨大差别:“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此诗为边塞诗之名作,也可以说是描写玉门关之中最为出众的诗,一句“春风不度”不仅点出关外之远,也暗含关外之偏,为不毛之地,寸草不生。此去关外,不仅要忍受恶劣的环境,还要忍受思乡之苦。表达出关为天涯之隔的诗句还有戎昱的《苦哉行》:“出户望北荒, 迢迢玉门关。生人为死别, 有去无时还。”还有唐人胡曾的诗作《独不见》:“玉关一自有氛埃,年少从军竟未回。”

其实,陇地意象,作为边塞和中原的分界,唐代诗人对边塞倾注了太多的情感,无论是对友人的希望寄托,还是对边疆战事的描写或者是抒发对人民生灵涂炭的感慨,这些丰沛的情感无一不是在边塞这样的条件下生发出来的。诗人虚写实写边塞,或寄托理想,或感怀身世,或寻找机遇,或感慨塞外风光,诗人的诗作扬名之后,边塞也随之扬名,可以说,边塞诗人成于边塞,而边塞也成于边塞诗人。(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德辉.唐代的交通与文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2]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王士性.广志绎(卷一) [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林高俊.边塞诗赏析[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

[5]李智君.诗性空间:唐代西北边塞诗意象地理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4(6).

[6]安正发.唐诗中的萧关及其文化意蕴[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

边塞诗词范文第3篇

边塞征战诗是时代的产物,它最能体现国运兴衰和作者情感。鉴赏边塞征战诗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解读标题

标题是诗的眼睛。依据标题可以解读出诗的内容,推断作者的情感态度。边塞征战诗的题目中多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解读作者要知人论世,作者生活在一定的时代,其诗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鉴赏时,我们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的具体时间,了解作者在诗中写的是什么,结合人物心理,推断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二、捕捉意象

捕捉边塞征战诗中常见的意象,可以帮助我们体察诗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边塞诗中常有烽烟、长城、金鼓、旌旗、长云、秋月、黄草、冰雪、孤城、飞雁、走马等意象。作者往往借助大漠、黄沙、长河、落日等描绘雄奇壮美的塞外景象,借助金鼓、旌旗、烽烟等展现激烈的边关战事,借助大雪、秋月、黄草等抒写戍边将士的悲凉愁苦。这些意象形成画面,构成雄伟、奇丽、荒凉、壮阔、旷远、广阔的意境。

三、品味情感

边塞征战诗表达的思想情感主要有: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赞颂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和奉献精神;状写将士的乡愁、家中亲人的离恨;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描绘塞上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还有慷慨从戎与戍边思乡、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痛恨庸将与献身精神的矛盾心情等。需要注意的是,鉴赏时我们要区别每首诗思想内容上的差异和各自的思想情感特点。即使是同一作者,同一题材,也会因一时的际遇、一时的情绪不同,而在主题、风格上呈现迥然不同的特色。

【阅读训练】

从军行

陈 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 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两首诗都写了从军将士所处的环境极为严酷,其严酷各有什么不同?请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的第四句都是写“军”,它们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庐州城下

赵秉文

月晕晓围城,风高夜斫营。

角声寒水动,弓势断鸿惊。

利镞穿吴甲,长戈断楚缨。

回看经战处,惨淡暮寒生。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前三联是如何描写战争场面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作者在尾联中所表达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幽州夜饮

张 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雪曲

卢照邻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吊万人冢

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首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乱鸦来去噪寒空”“可怜白骨攒孤冢”两句诗中“乱”“孤”二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州慢 己酉秋,吴兴舟中作①

张元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②何处?塞垣只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③,泣孤臣吴越。

[注]①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大举南下,宋高宗狼狈南逃。②两宫:指宋徽宗与宋钦宗二帝。③龙沙:泛指沙塞,这里借指宋徽宗、钦宗被囚禁的地方。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上阕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一句中作者“心折”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调歌头

蔡 伸

亭皋木叶下,原隰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上阕中哪些景象体现了秋意?“千骑云屯平野”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上阕中“看剑引杯长”一句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边塞诗词范文第4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对外战争中获得重大胜利,边境线往外推扩了许多。朝廷收到捷报后,就派王维一行来到河西节度使幕府。王维一行是带着朝廷任务的:一、唐朝边塞离京城L安遥远,边将有时会虚报、妄报战绩邀赏请功。王维等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查证捷报是否属实。二、若实际战况与捷报内容出入不大,王维将代表朝廷慰问、奖赏获胜的将士;三、作为朝廷的使者,王维一行将对这场战争的后续影响进行跟踪调查,作为朝廷任命边将和实施对外政策的依据。尽管王维当时任监察御史,官阶不高,但这显然是一次重要的使命,体现了朝廷对王维的信任。而且,王维有机会到边塞领略与中原大地迥然有别的奇异风景,心里应该是乐意的。有些文章认为,王维这次出使,是被朝廷权臣排挤的结果,所以心情黯淡,这种说法既无根据,也不合情理。从诗题看,《使至塞上》是王维已在塞上(河西节度使幕府)安顿之后的诗作。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关于“边”字,读者往往不能辨析其与“塞”字具有不同含义,而将二者混为一谈。“边”与“塞”的区别在于,“塞”指我军长期定居之地,具体到这首诗而言,指河西节度使幕府的所在地一带。而“边”,则位于塞外,在战争发生时,指敌我两军交锋的最前线。既然崔希逸的军队在这次战争中入犯敌人的地盘2000余里,那么诗中所谓的“边”与“塞”之间,就有相当一段距离了。细揆“问边”两字的语气,这应该是王维在河西节度使幕府安顿下来之后,正常履行使者的任务,即出塞到前线视察。关于“单车”,施蛰存《唐诗百话》指出:这是用旧典,《李陵答苏武书》云:“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施蛰存《唐诗百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这是有道理的。“单车”出征在唐代以前的典籍中多见,如《史记》《汉书》都已使用。发展到唐代,“单车”出征一词所标示的,主要是一种勇气。不过王维在这里用“单车”一词,似乎主要不是渲染自己的胆魄。诗句说自己简直想乘着一辆单车去前线,而不需要大部队护送。实际上,对于来自朝廷的使者,崔希逸是不可能不派遣随从护卫的。王维这样写,侧重于宣扬由于战争取得重大胜利、疆域得到拓展,即使“单车”出访也平安无虞。

属国,应解释为“附属国”。居延即居延塞,西汉太初三年(前102)强弩将军路博德所筑居延塞,称“遮虏障”,是象征大汉帝国版图雄阔的地理标记。“过”,可以理解成超过。这句诗是在说,我们大唐武功之强盛,已经可以与雄汉媲美;至于版图之辽远,则远远超过大汉帝国。这句诗同时也是在表扬崔希逸及其军队战功赫赫,使不少原敌方的附属国归顺大唐皇朝。而“单车欲问边”心理之能产生,就是以这一强盛的军事实力作为前提条件的。有些学者认为,首句的“问”字应理解为“向”。照我看,该诗若写于出使途中,可以这样理解。但既然这首诗写于诗人已使至塞上之后,则“问”字当理解作“视察”。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在唐代以前,“征蓬”已经是古诗中的常用语。其渊源,是曹植《吁嗟篇》《杂诗》(高台多悲风)等诗篇所用的“转蓬”一词。后世受曹植诗作的影响,多将“征蓬”用于描述客子孤游的场景:“征”字明其远行在外的生活状态,“蓬”字取其飘忽不定、未有归宿的喻义。比如,南朝江总《别袁昌州》诗云:“客子叹途穷,此别异西东。关山嗟坠叶,歧路悯征蓬。”再如,卢照邻《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诗云:“相看万余里,共倚一征蓬。”又如,张说《南中别陈七李十》诗云:“请君聊驻马,看我转征蓬。”有些读者就根据“征蓬”的这层意思,认为这句诗反映了王维受排挤而远赴边塞的孤独情怀。

实际上,当“征蓬”这一意象出现在边塞的地理环境中,还喻示着随心所欲自由穿行的状态。比如,在唐代以前,王褒的《出塞》诗很著名,其中就有句云:“飞蓬似征客,千里自长驱。”王维《使至塞上》一诗说到“征蓬”,不像是在渲染客子孤游之意;由于写作情景类似,这更像是在化用王褒的诗意。据此,我们不妨将“征蓬出汉塞”一句理解为:由于战争取得了胜利,诗人乘坐的车马无所顾忌,而可以像蓬草一样,离开塞上向前线自由自在地驰骋。

至于“归雁入胡天”,如果我们联系有关雁的历史掌故来理解,则这句似非纯然写景之句,而带有特殊含义。胡地有射雁的习俗,而唐代佛教流传,汉人一般不射雁。所以这句诗大致是说:由于唐军得胜,大雁可以平安飞入胡境了。另据《汉书》,汉使曾托言“雁足系帛书”,将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消息传给武帝朝廷。那么,王维也有可能在化用这一故事入诗,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即大雁似乎有意跟随自己飞入胡天,以获取唐军战胜的具体情况,并早日传至玄宗朝廷。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联写景如画,是典型的秀句,向来为解读者所偏爱。比如,明代陆时雍《唐诗镜》录入《使至塞上》,批注云:“五六得景在‘日圆’二字,是为不琢而佳,得意象故。”至于其余几联,陆氏则不予置评。由于这两句一直被关注,出现了一些精彩的鉴赏文字。《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香菱学诗,向黛玉报告阅读《使至塞上》的心得体会:

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情有理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而孙绍振先生在《解读王维的〈使至塞上〉》(《福建论坛》2006年第12期)一文中说:

这里王维经营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恰恰又是好诗,诗和画却达到了统一。因为这里的孤烟,一条垂直线;长河,一条水平线。这在绘画上,是静态的构图。这种静态构图,提炼得如此单纯,连征蓬、归雁都消失了,连白云、黄沙也视而不见,留给读者的,就是一个空阔的宇宙、静态的构图。一纵(孤烟)一横(长河),本来宁静得有点单调,再加上落日圆弧,就比较丰富了。这种丰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而且包含着内容上的。

苏轼在《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上述鉴赏文字,基本上就是沿着这一解读思路展开的。但是,解读者如果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的写景艺术太过强调,便容易忽略诗句中所蕴含的边塞精神。

关于“大漠孤烟直”一句的真正含义,莫砺锋先生在“百家讲坛”上说唐诗时曾作过很好的解释。据唐代杜佑《通典》卷一五二记载,边制对举烽火有这样的规定:“每晨及夜平安,举一火。”所以“孤烟”,就是“平安烟”。这句诗虽然写景如画,但最重要的含义,应该是在称道由于战争取得重大胜利,边境现在已经平安无事。孤烟,是相对于敌情紧急时多燃烽火报警而言的。直,未必一定指烟气形态直冲而上,而是相对于多燃烽火时烟气杂乱而言的。至于“长河落日圆”一句,也有边塞战事已息的含义。因为如果边塞有战事,就会战尘飞扬、“旌旗蔽日”,必然出现王昌龄《从军行》所谓的“大漠风尘日色昏”这样的场景,而日圆的景象也就不会鲜明地呈现出来。可以说,《使至塞上》颈联反映了大唐边塞的承平气象,是对盛世的讴歌。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中的“萧关”一词是虚用的。萧关在汉代处于中原进入西北或外族入侵关内的关键位置,属于塞上,因而战事频繁。典型例子如汉文帝十四年(前164),匈奴侵犯汉地,即由萧关攻入;而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等西击匈奴,也由此出塞。据杜佑《通典》卷一九四,h萧关在唐代属于平凉郡萧关县,并非处于国境紧要的位置,所以唐代诗文用“萧关”一词言边塞事,多系援引汉代故事,如王维《送韦评事》云:“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据此,“萧关逢候骑”以理解成援引汉朝故事,较为合适。不过,王维在写这句诗时,还直接化用了前人何逊《见征人分别》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综合上述各种因素,我们认为,“萧关”一词在诗中并非实际地名,而是代指远在塞外(而不是位于塞上)的屯兵之地,而候骑指在屯兵之地与前线之间来往穿梭的通信兵。至于“都护在燕然”一句,众所周知,是用后汉大将军窦宪燕然山勒石纪功的故事,意在赞扬崔希逸军击败敌人的丰功伟绩,而大唐疆域得以大大扩张。

边塞诗词范文第5篇

盛唐众多的诗歌流派中,边塞诗最能体现盛唐恢宏大气的气象。边塞诗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有很多,这其中有哪些是他们共有的特点,又有哪些是个人的独创性呢?学生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如果能够对同一类型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求同存异,才能有所发现,更深入地理解诗歌,体会情感。

【关键词】

比较阅读 边塞诗

盛唐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伟大年代,无数人渴望在那个时代里大显身手、一展抱负。而这个时代建立功业的捷径莫过于立功边关,凭军功封王称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这一句句诗把盛唐诗人对边塞的向往抒发得淋漓酣畅,因而可以说边塞诗极具代表性地体现了盛唐气象。《唐诗宋词选读》在“盛唐”专题中选录了高适、岑参的两首边塞诗,这两位诗人是盛唐边塞诗派的健将,高适边塞诗最著名的便是《燕歌行》。岑参边塞诗最著名的是两“歌”一“行”,教材所选的是《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乌申斯基说:“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同为边塞诗的名作,两首诗既有共性,又各有特点。比较着读将这两首诗,能让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边塞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也可以使学生更为细致地了解作家不同的创作特点。

一、对战争的描写

这两首诗都没有对战争的过程进行详细描述,但都写了出师情形和战斗结果(《走马川行》一诗中是预测战斗结果)。《燕歌行》中是这样描绘出师情形的:“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这两句诗极其形象地描绘了军队敲锣打鼓、旌旗蔽日、浩浩荡荡前行的画面,并突出了将领不可一世的骄横姿态,点出了这场战役失败的关键因素:将领的轻敌、骄横、张扬、荒淫失职。所以战斗的结果只能是“孤城落日斗兵稀”“力尽关山未解围”。

《走马川行》中军队出师时正是“匈奴草黄马正肥”时,“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这就和《燕歌行》中的将领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处的将军夜不解甲,带领士兵连夜行进。寒风凛冽,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疼痛,但听不到将士们的半点埋怨,也听不到人马喧哗声,只有兵器撞击时发出的清脆响声,更令人想象出将士们不畏艰险、威武雄壮的姿态。有这样不畏艰险、威武雄壮的军队,什么战役不能取胜呢?诗人在诗的末尾作了大胆的设想,“车师西门伫献捷”,这既是祝愿,也是对即将作战的将士们的鼓励,言语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同样是与匈奴作战,一败一胜,究其原因,令人感慨!

二、主题思想

在《走马川行》一诗中,诗人极力渲染朔风夜吼,飞沙走石的自然环境,和来势逼人的匈奴骑兵,有力地反衬出“汉家大将西出师”的声威。“将军金甲”三句更写出军情的紧急,军纪的严明,用偶然听到的“戈相拨”的声音来写大军夜行,尤其富有极强的暗示力量。所以岑参的诗主要是歌颂唐军将士在反击侵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不畏艰险、斗志昂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燕歌行》中说“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这两句诗极沉重极深刻地表达了主题。战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将领们却在营帐中日日笙歌,根本不管在前线奋力杀敌的战士们的死活,更无心过问战争的成败。对比之下,揭露了军中将领的腐败无能,大大加重了其诗作的社会意义,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三、对边塞环境的描绘

《燕歌行》中是这样来描写边塞风光的:“山川萧条即边土”“大漠穷秋塞草腓,古城落日斗兵稀”“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这些诗句中的“萧条”“落日”“苍茫”等词可让人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一片荒漠之中一座孤城,斜阳把昏黄且冰凉的余晖淡淡地抹在城墙上,四围俱寂,荒无人烟,只有几匹战马散落着寻觅食物,远处则为一望无际的荒漠。突出了边塞萧条、苍凉、苍茫、广漠的特点。

《走马川行》则是这样来描写边塞风光的:“平沙茫茫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风头如刀面如割”。诗人写出了狂风卷着飞沙,遮天蔽日,一派混沌的迷蒙景象。主要突出了对于塞外狂风的描绘,塞外风大且猛,环境十分险恶。这两首诗在写景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塞外环境是十分恶劣的。

四、艺术手法

《燕歌行》一诗中多用对比手法。“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写出了双方紧张的军事活动;“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则写出了军营中将领士卒之间的悬殊差异,并揭露了将领的荒淫腐朽;“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则是古今将帅的对比,而作者的讽刺之情则寓含其中,对比手法使得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加深刻。

相关期刊更多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伊犁师范学院

中文学术前沿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大学中文系

现代语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