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景园小学

景园小学

景园小学

景园小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植物景观;校园文化;配置研究

一、校园文化的定义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还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小到一个道路的标识,大到一座建筑物体,都是校园文化的体现。

二、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课程的改革,学校应该把现代文化的教育意识,通过多种方法和渠道让师生接受,逐渐融入到办学过程中,体现出浓厚的文化意蕴,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事一景都散发出文化气息,对全体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校园植物景观的配置

(一)植物的选择。

校园植物的选择是校园环境建设的一部分,而校园环境是德育教育实施的途径之一,整洁、优美、富有意蕴的校园环境是形成整体性教育氛围不可缺少的条件。校园的绿化可以改善校园生态环境,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并且同时根据人文特色、校园文化、教学实践等的不同来选择植物。在校园植物景观选择中,要合理对乔木、灌木、花、草坪进行组合,以常绿植物作为校园植物景观的基调植物,以落叶树种、观花、观果、观色叶植物作为主调植物。

(二)各功能分区校园文化景观植物的配置。

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户外活动,校园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在校园景观植物的配置中,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所拥有的植物资源,在校园内针对不同功能分区,采用多样化的造景手法和植物配置方式、技巧和模式进行配置。

1.入口区。

一个学校的入口区是学校的标志性区域,具有鲜明的标示性、导向性和礼仪性,展示着学校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气息。主入口的景观植物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又要和周边环境相融合、相互贯穿,其植物配置的大小、形状、类型要与学校大门设计相结合,植物的布置要简洁有序,有主次和空间的划分,植物的品种可以结合办校宗旨和校园文化进行选择。

2.教学区。

教学区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老师育人离不开的功能空间,同时是师生一天中时间花费最长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学校人文精神最浓厚的地方。教学区景观植物的设计满足教学楼和办公区安静、庄重、肃静的环境需求,重点突出使用功能和观赏功能。考虑保证教学区和办公区的通风和光线,建筑物体的周围不宜种植高大的乔木,周边可以选择小乔木和低矮灌木,如紫薇、海桐、紫叶李等。同时要与建筑物设计风格相结合,达到叶色、造型与建筑物相协调。

3.运动区。

运动区是学校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学生强身健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空间。在景观设计上应该采用活波、明快、流畅、跟运动有关的元素符号,给在校学生打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同时可以通过雕塑、小品等元素来体现运动的精神,同时把校园的文化融入进来。

4.主要绿地区和休闲区。

在校园的规划中,绿化区是必不缺少的一部分,这种集中绿化为学生提供开放的空间。关于学校的办校理念、地域文化、学校历史、文化传统等应在绿地去和休闲区域的植物景观配置中体现出来,结合园林建筑和小品的塑造,反映出校园的人文特色。比如在庞大的绿化区域或者休闲区域中,点缀名言石刻碑是对同学们好好学习作出提醒和鼓励。

5.生活区。

生活区植物景观的营造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环境舒适、空气清新、干净卫生的休息环境,满足师生休息和观赏的需要,植物分别配置在建筑、道路周边绿地。具有分散、零碎而特点,因此区域文化景观表达主要通过分散空间中布置,同时通过文化载体功能的亭、廊、石刻、雕塑及其他特色小品来实现。

四、结语

通过对中小学校园文化景观配置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和分析文化景观设计的现状以及不足之处,成功校园环境的打造能够体现校园个性、办学特色,还具备浓厚的文化底蕴,能够传承学校历史文化,并且为师生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空间场所。校园文化是植物景观配置的向导,校园植物景观是校园文化表现的物质载体,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校园植物景观配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体现景观的人文,把校园文化的意蕴提高到一定的深度,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沈建军.海宁一中校区园林绿化设计[J].浙江林业科技,2004(5).

[2]庄夏珍.中学校园植物文化性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6.

景园小学范文第2篇

构建小学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小学教育发展观的价值核心,贯穿与小学教育的始终。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促进师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健康的成长。所以,建设和谐校园正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是建立师生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了这种要求。

构建小学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一个公正、公平和谐的社会,将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实现和谐校园,将会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后续的保障。

构建小学和谐校园体现了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学校的软实力。追求个人、知识、社会的和谐发展将成为21世纪教育教学理念的价值取向。软实力指的是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构建小学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去学习、思考、理解、感悟,充实自己。

二、构建小学和谐校园应着力处理好的几个“和谐”。

学科发展的和谐。构建小学和谐校园,首先要做到学科发展的和谐。学校要保持各个学科之间的布局合理、互相支撑、协调发展。

规模与质量的和谐。要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规模是质量的基础,质量是规模的关键。给智力好的学生一个开阔的学习空间,并要树立大众化的质量观,给大多数学生提供成长成才的空间,使规模和质量二者和谐发展。

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要做两个统一: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统一。学校管理应始终以人的发展为本,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人本管理。在学校实施人本管理,其核心是把人放在学校管理的中心位置,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教育人、激励人,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与学校的和谐发展。

校园文化设施与学校发展的和谐。小学校园的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硬件建设,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序推进,目的在于营造更加整洁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好的设施和条件;另一方面是软件建设,必须融入学校自身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目的在于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气息。

法制与法治的和谐。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已成为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指标,因此,构建和谐校园,要把法制教育加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

社会主义法治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认真研究学校法制教育,按照依法治校的要求,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营造一个好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中,受到法治的教育与熏陶。依法治校也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体现。

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策略:

1.坚持“以人为本”是核心。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学校教育要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以民为本。百年树人,学生为本。现在的学生,就是将来社会的建设者。以学生为根本,要切实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把学生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价值目标。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法制、民主、环保、国情等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主体力量。提倡人性化管理,积极地创设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切实维护教师的尊严和合法权益。通过改革创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给教师成长平台。以民为本,就是“学校要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2.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是关键。建设和谐校园,领导既是组织者、推动者,又是示范者、引导者,责任是重大。因此,领导班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充分发挥每名成员的聪明才智,实现工作效率、人际融洽和班子整体效能的最大化。不断提高教育规律办学和治校,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3.推进依法办学是保证。依法办学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要不断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构建法制、文明、和谐的校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

4.确保安全稳定是基础。学校是青少年学生集中学习和活动的地方。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保障师生安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5.建设先进文化是载体。先进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源泉与动力,也是和谐校园的灵魂。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为载体,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景园小学范文第3篇

关键字:园林景观小品;设计原则;功能;特点;方法;概念

本研究根据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工作和经验,描述了园林景观小品的概念,说明了园林景观小品的特点,阐述了园林景观小品的功能,对于园林景观小品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提供了园林景观小品应用和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原则、方法等要点,希望从方面提升园林景观小品应用和设计水平,达到使园林景观小品更好地为城市和生活服务的目标。

园林景观小品的概念

园林景观小品在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中属于景观和建筑的一部分,只是到了近代,在西方才兴起对园林景观小品的关注,也才开始了对园林景观小品的正式命名和科学研究。园林景观小品是指在园林景观中一类体量小、功能少、结构简单、造型别致、艺术感强、富于情趣的人工构筑物,园林景观小品融合于园林景观的整体之中,既可以自成一体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同时也可以与其他景观或建筑共同结构出新的功能和观感。当前园林景观小品已经成为园林一项重要的景观,在点缀园林整体景物的同时,为游客提供了新型和别致的交流和休憩空间和场所。

园林景观小品的特点

(1)园林景观小品的整体性。

园林景观小品处在园林整体环境中,因此,在设计和应用的过程中要考虑小品与周边环境、小品与周边景观的关系,要确保园林景观小品的风格、要素、结构与整个园林的统一和和谐,真正起到整体的效果。

(2)园林景观小品的科学性

园林景观小品应用和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美学、建筑学、生态学的规律和要求,只有符合科学理论的园林景观小品设计,才能更好地展现园林景观小品的特点和艺术,使整个园林景观发挥出整体的效果,进而发挥出园林最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3)园林景观小品的地域性

园林景观小品要向游人展现其浓郁的地域性,地域性是园林景观小品的根本标志,只有在园林景观小品设计中积极考虑地域性,才能将园林景观与地域特色相统一,形成最大的综合价值,进而完成园林景观小品的设计目标。

(4)园林景观小品的文化性

文化是一个地区、国家、民族的重要标识,园林景观小品设计中要突出对文化的展现,要努力将文化元素和谐地融入到园林景观小品的设计工作之中,使园林景观小品得到文化的滋养,同时也可以借助园林景观小品表达出文化的底蕴。

园林景观小品的功能

(1)园林景观小品的使用功能

园林建筑小品不仅要有精致美观的外表来符合景观的需要,更要有实际的使用功能来满足游人的使用需要,体现存在的价值。

(2)园林景观小品的标识功能

具有提示功能的区位景观小品分布在景观的不同角落,不仅点缀了景观而且会在景观的游赏过程中起到指示和引导的作用,体现景观的人性化。

(3)园林景观小品的日常服务

电话亭、小餐厅、咖啡厅、公厕、小商店等会在人们游园过程中为其提供日常的服务,满足不同的需要。

在园林景观小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忽略实用性

园林景观小品忽略了它的实用性,造成园林中的小品往往只是一个摆设,或只能远观而无法

亲近,或者建设在不适宜人流休憩的地点,使其使用频率过低,形成不必要的浪费。

(2)缺乏特色

园林景观小品没有特殊致使城市景观的风格特色也在不断淡化,根本无法体现文化与特色,更谈不上创新性。

(3)缺乏规范化

小品的设计尺度不当将达不到其使用效果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施工技术不过关造成了小品的寿命降低等问题。

园林建筑小品设计和应用的要点

(1)园林景观小品的设计原则

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首先要“以人为本”,使设计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园林景观小品设计应该明确园林景观的主题思想和风格形式,据此来进行具体设计小品的设计;园林景观小品应该这一地区的文化内涵与地方特色统一,体现出地方文化的内涵。

(2)园林景观小品的设计方法

一是,园林景观小品设计要具有一定的意境和情趣,达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使人触景生

情的效果是建筑小品设计的最高境界。二是,在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过程中,精巧的比例和

合理的构图是园林整体效果的第一位。三是,园林景观小品设计要符合于园林的主题,能够体现当地的文化和人文特色的。它们都是景观中的精美的艺术品,而不是工业化生产下的产物。在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中要充分反映建筑小品的自身特色,把它巧妙地融合于园林主题之中。四是,园林景观小品设计要讲求与自然环境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建筑小品的灵活性、多样性以丰富园林空间。

结语

园林景观小品的设计和应用要尊重人的主观感受,要综合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等诸方面特点,在大胆表述的基础上,形成立意精准的园林景观小品设计,达到城市--园林--小品得到艺术、造型、功能上的和谐。在具体的园林景观小品设计和应用过程中要注意自然的和谐,既要充分展示园林景观小品的艺术价值,又要发挥园林景观小品的生态价值,同时还要在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达到园林景观小品设计和应用的综合目标。

参考文献:

[1]龚常王立君,黄涛.园林建筑、小品与园林风格协调问题探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04)

[2]贾红艳.园林建筑小品种类及其在园林中的用途[J].山西林业.2009(05)

[3]杨明磊,韩立勇.对园林景观设计的一点浅见[J].当代小说(下).2010(08)

[4]丘岳榕.论园林景观设计的色彩效果与应用[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7(11)

景园小学范文第4篇

1.1园林学、园林工程概念。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生活境域的学科。园林工程主要研究园林建设的工程技术,包括地形改选的土方工程,掇山、置石工程,园林理水工程和园林驳岸工程,喷泉工程,园林的给水排水工程,园路工程,种植工程等。

2从各方面分析园林工程与园林建筑小品的功能特点

2.1园林建筑小品——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园为基本形式,以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等主要造园手段将四要素组合成有机的园林整体,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因此园林建筑和建筑小品是我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建筑小品是一种独具特点的建筑小品,它既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又要满足园林景观的造景要求,并与园林环境密切结合,与自然融成一体的建筑。因此,在各种情况下,都应将功能与园林景观要求恰当地、巧妙地结合起来,统一构思,以体现不同园林环境中各具特色的园林建筑小品。

2.2园林建筑小品的功能

2.2.1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园林是改善、美化人们生活环境的设施,也是供人们休息、游览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由于人们在园林中各种游憩、娱乐活动的需要,就要求在园林中设置有关的建筑小品。

2.2.2园林景观要求。(1)点景。即点缀风景。园林建筑小品要与自然风景融汇结合,相互成景,建筑小品常为园林景致的构图中心,或主题。建筑和建筑小品在园林景观构图中,常具有“画龙点晴”的作用,以优美的园林建筑小品形象,为园林景观增色生辉。(2)赏景。即观赏风景。以建筑小品作为观赏园内外景物的场所,一个单体小品,往往为静观园景画面的一个欣赏点:而一组建筑小品常与游廊连接,比如经常出现的:花架廊、回廊等,往往成为动观园景全貌的一条观赏线。(3)引导游览路线。园林游览路线虽与园路的布局分不开,但比园路更能吸引游人,具有起承转合作用的往往是园林建筑和建筑小品。“步移景异”就是一种视线引导的表现。(4)组织园林空间。园林设计中空间组合和布局是重要内容,中国园林常以一系列空间变化起、结、开、合的巧妙安排给人以艺术享受。

2.3园林建筑小品的特点。园林建筑小品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巧于因借;情景交融,园林建筑小品应情景结合,抒趣;在园林空间处理上,尽量避免轴线对称、整形布局;园林建筑小品在造型上,更注重美观的要求,形体、轮廓都要有表现力,要画面的美,建筑小品体量的大小,体态或轻巧,或持重,都应与园林景观协调统一;在细部装饰上,应有更精巧的装饰,要有层次,如:挂落、栏杆、漏窗、花格等。

3以南湖风景名胜区会景园景点为例分析

会景园为南湖景区新建的主入口,新建于2003年6月,园内有游客接待中心、醉仙楼、渡船码头、望湖楼台、钓鱼台、烟雨桥、月印亭、游船码头等。作为整个景区的主入口,会景园的主要功能是接待、疏散、引导和过渡的作用。因此,除了大体量的仿古建筑群外,园林建筑小品也主要是以回廊、凉亭、和亲水平台为主。

3.1入口假山与建筑小品。景区入口其实是一个大门的概念,是南湖景区给游客的第一印象。建筑界有学者认为中国建筑文化是一种“门”制文化,是门的艺术。在风景点的入口,它也不光是单纯的实用功能,还有其营造景观的要求在内。首先是一个小型的广场面积约2500平方米,可供游客逗留,等候检票,广场成半圆形,弧形花坛连着一个弧形的水池,其背景是高度为7-10米左右的黄石假山,假山上有三叠人工瀑布。在使用功能上讲,水池、假山有着阻隔挡景的作用是会景园划分景观空间的需要,使人在此入口不会一眼就看到里面的园景和远处湖景。另外此景为传统的山水景观,园林中大大小小的水系和假山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园林中几乎无园不山,无山不水。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是一种以道德眼光去寻找人与自然山水内在精神契合的山水审美观。它既满足了人们对自然山水的追求,同时在中国传统园林文化里还有“着开门见山”的寓意。广场两侧是入口和出口,分别有两间明清风格的亭式建筑作为管理用房,在建筑与假山间用弧形单面廊连接连廊的外侧是围墙的形式,开有漏窗(传统的花格窗),人们通过花窗可以相互借景,在景观处理上有挡有漏,体现在传统园林景观布局中的含蓄和构思的巧妙。整个入口的设计把江南园林建筑小品的“秀美”与雄浑的黄石假山合理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加上水景能表现的灵动,不仅在功能上满足了旅游接待的要求,在景观功能上也体现了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同时,它截然不同于北方园林建筑在风格上的艳丽多彩。刘敦桢在《苏州古园林》一书中说“园林建筑的色彩,多用大片粉墙为基调,配以黑灰色的瓦顶,栗壳色的梁柱、栏杆、挂落,内部装修则多用淡褐色或木纹本色,衬以白墙与水磨石砖所制成灰色的门窗框,组成比较素净明快的色彩。”建筑小品的白墙黑瓦也体现江南园林的“雅淡”,避“艳俗”,与自然环境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清雅而疏朗,遵循了江南园林一贯的儒家思想。但跳出园林景观的概念,在南湖特殊的政治概念上说,有人批评此入口缺少标志性景观,此为另一种声音。

3.2游憩连廊、湖石驳岸。廊本来适应中国木结构需要附于建筑周围,作为防雨防晒的室内外过渡空间,后发展为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连接通道,更广泛地应用于中国园林。它一般有统一的模制,一“间”为单元组合而成;又能结合园林环境布置平面,有富于变化的可能。会景园内的廊为“空廊”的一种形式,它只有屋顶用柱支撑、四面无墙的廊。能够自由组合,在园林中既是通道又是游览路线,能两面观景,人在廊中可避日晒雨淋、休息赏景,近处又有坐凳,挂落自成框景。如果在细雨霏霏的雨天,我们坐在廊里透过廊柱和挂落框出的“烟雨南湖”让我们的精神和思维去浏览,这就是一种“化实景为虚景,创形象以象征。使人类最高心灵的具体化,内在化”。其次,在空间的划分上,廊既把单一的空间划分为两个以上的局部空间,而又能互相渗透丰富空间景观的变化。反之,廊也围合空间并且围中有透,形成围透结合的空间效果。人在廊中游憩、行走,能够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加上富有江南地方特色的红灯笼,特别在夜晚真是别有一翻韵味。整个会景园是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型地块,怎样处理好水面和驳岸的关系,防止泥土流失以及防洪功能要求,同时还要满足人们亲水性要求,这些是一个湖岸景观处理的技术关键。在设计会景园湖石驳岸时上面用太湖石布景曲折自然,配以临水植物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河岸景观。在考虑人们亲水性方面,设计了一些伸入河中的“河埠头”台阶,使人们可以亲近自然。

景园小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5.1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8-0046-02

1 引言

园林景观是住宅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现代城市住宅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区的园林规划是提高小区居住环境、提高住宅能源节约型的关键。因此,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在建设住宅小区的同时也在进行住宅小区园林化建设,旨在为住户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住宅小区的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2 住宅小区园林设计的现状分析

2.1 设计上片面看重形式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必然是贯彻开敞空间优先原则的城市,居住小区也是如此。目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往往流于形式,忽视其本质的功能性要求,也没有考虑到小区人性空间和功能性空间。园林建筑景观的规模虽然很大,但是却出现了不能满足社区居住者的现象,而且设计的质量较低。这种现象实际上也是重实体建筑,轻开敞空间的表现。

2.2 景观设计介入的时间滞后

小区的总体规划缺少与小区园林景观的交流沟通,影响绿地三大功能地发挥。景观设计是一个交叉学科,既是建筑领域的事,又涉及到园林绿化领域。两者应相互协调,以期带来建筑与景观设计上的和谐。但在目前住宅区地建设中,景观设计往往是在住宅区规划及建筑设计完成后才开始,大部分的建筑群已经完成,供园林设计师的发挥空间有限,不能达到很好的设计效果,甚至会造成风格地冲突。

2.3 软、硬质量景观比例不当

只注重硬质景观在图纸上的丰富表现,没有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角度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和造景设计。小区绿地景观的开发与设计必须考虑城市绿色空间具有的多样化功能,与自然特性相吻合,并在此基础上按自然的本来面貌加以升华改造。过分注重景观视觉效果,导致硬质景观比例过大,挤压有限的绿地面积,不利于生态效益地发挥。在景观设计中水体面积也有过大的趋势,通常将水体用硬质材料与自然环境隔开,没有形成良好的有机结合,且水资源消耗大。

2.4 设计上缺乏文化氛围

设计上缺少对本国本土文化的挖掘。目前我国城市住宅小区绿化面积都是按照国家规定面积进行规划,作为绿地使用的土地面积有限。包括树种配置的地方特色、小品设计的地方化和生活方式的地方风情,缺少对外来文化的消化创新,搬抄现象严重。

3 改进住宅小区园林设计的对策

建设园林化住宅小区,必须突出地方特色,从而发挥其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1 强调以人为本

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在住宅入口到分户入口,都要进行绿化,使人们尽量多接触绿色,多看到园林景观,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小区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还应多为景观考虑,与景观沟通,让景观参与其中。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景观设计应从项目开始就介入整个设计,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开发商应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使景观与住宅区整体设计风格相融合。

3.2 利用立体绿化打造园林景观

立体绿化园林景观在近年来的住宅园林规划设计中被广泛应用,不仅具有解决绿地、提高绿化面积的作用,同时也是景观打造的良好平台。在进行立体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时,应遵循多年生植物运用的原则,提高立体绿化的持续性,避免一年景观情况的出现。同时还要注意立体绿化不能影响附近住宅室内采光的原则。现代城市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立体绿化主要集中在栅栏、凉亭、围墙、建筑物外墙、灯柱、绿棚等处。根据园林景观整体规划风格,选用适宜的爬墙植物,能够降低墙体温度达到节能效果,冬季落叶后不影响墙面的太阳辐射热吸收,附着在墙面上的枝茎还起到保温层的作用。同时墙面绿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城市噪音,并吸附大量浮尘,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可以说立体绿化已经成为现代住宅小区绿化的重要发展方向,是构建节能型住宅小区园林规划的关键。

3.3 应用现代绿化技术

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中要积极采用现代绿化技术,提高绿化面积、以小区地面停车场、人行道为例,传统的园林规划设计中地面多数为沥青路面加入行步道板的形式进行,随着绿化技术与理念的更新,现代住宅小区园林规划与设计中更多的将这部分地面采用镂空步道板的形式,并种植生命力顽强的草类。这样在不改变原有使用功能的条件下,大大地提高小区的绿化面积,提高小区的节能功能,同时也为人们营造了类似于郊外绿地的环境。

3.4 培养景观设计人才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要与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相融合,应注重利用城市环境资源,使小区与城市空间有良好的过渡与协调地带。这就要求园林设计工作者要有广博的知识,灵活的头脑,能够不断地将时代气息和作品巧妙地融为一体,奉献给社会,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亲切的居住空间。培养适合新时代的园林规划与设计工作者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专业教育结构层次的调整。要使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具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其专业教育包括3个层次:面向学科,为长远学科建设培养高层次博士、硕士人才;面向社会,为国家园林管理和规划设计建设部门培养的大学本科、硕士人才;面向中国数量与质量日益提高的风景园林建设市场,为各类规划设计院所、园林工程公司培养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

(2)专业知识结构的调整。要考虑引入环境艺术、旅游策划的专业课程.同时还要引入建筑学科、地理学科、计算机与信息学科、社会人文学科等专业知识。这是以课程设置为实质的专业知识结构调整。

4 结语

现代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已经成为人们选购住宅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的、美观的、具有一定节能功效的城市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建筑是现代城市住宅小区发展的方向。园林绿化设计人员必须以超前的眼光、符合大众的审美、专业的重视,构建城市住宅小园的园林绿化。同时注重规划中植物品种的选择,遵循设计规划原则,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营造美观、节能的城市住宅小区园林。

参考文献:

[1] 张 程.住宅小区园林绿化[J].江苏建筑,2003(1):89~90.

相关期刊更多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教育厅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