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两个小八路

两个小八路

两个小八路范文第1篇

如今人民的幸福,是谁换来的?毫无疑问,是革命先烈者。这是个众所周知的答案。是啊,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与敌人斗智斗勇,让人敬佩。

影片中,两位与我年龄相仿的两位小八路军,在战火纷飞,硝烟四射的年代里,与日本敌人斗智斗勇,毫不惧怕。在1943年,八路军某部独立三团的小通讯员孙大兴,在一次战斗中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大兴和小武分别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下来。有天,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去侦察敌情,大兴巧妙地钻进敌人据点,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为保护情报,老范英勇牺牲,老靳为掩护两个小八路也被捕。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三岛中队受到我军歼灭性的打击。在解放刘集时,英勇的两位小八路还把三岛给枪毙了。大兴和小武又雄赳赳地行进在八路军的队伍中。

他们的行为,他们的做法,十分令我们敬仰。现在,他们是我们长辈,而那时,他们的年龄是与我们相仿的。在恶劣的环境下他们能够勇敢的保卫自己的家园,为人民换取幸福。我们呢?何尝是在这么幸福的天空下。他们是我们少年儿童的榜样。我明白,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保卫五星红旗的候选人。

五星红旗,我向你敬礼!

郑州市金水区金燕小学 六四六年级:曹宁宁

两个小八路范文第2篇

福尔曼等盟国记者在延安进行了数周“观察”之后,纷纷要求到前线,亲眼看一看八路军和日军的战斗。福尔曼在解释这样做的动机时说:“我希望能够亲眼看到这三件事情:第一,军队在战斗;第二,人民在战斗;第三,人民和军队在战斗中相互支持。”

于是,一幅路线图很快被展开了。八路军的将领们经过讨论,决定送福尔曼等人前往晋绥军区八分区,然后从那里再去其他根据地。这样做的原因,首先因为八分区是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敌后根据地的连接咽喉,其次因为那里每天都在发生战斗。

从延安到黄河以东的晋绥道路遥远,八路军给盟军人员配了坐骑。但无论对人还是对骡马来说,这都是一场艰苦的行军。只是护送盟军记者的八路军似乎并不怎么在意,他们很习惯这样长时间、长距离的行军。

福尔曼描写道:“在漫长的行进途中,八路军战士们始终把步枪倾斜着扛在肩上。一个军官会吹响哨子,而士兵们则随着哨音将枪从一个肩膀换到另一个肩膀。”

在陕甘宁边区的行军虽然艰苦,但毕竟是在后方,危险性不大。而队伍邻近晋绥这块敌后根据地的时候,战争的气氛便日益浓厚起来――从后方进入敌后根据地,必须通过两军对峙的前线。按照计划,他们将在晋东北的离石附近进入晋绥八分区。这里,日军沿八分区边界筑有一条离石――苛岚战略公路,并在周围建有大量据点,用于对敌后根据地的封锁。

这种战术是冈村宁次的前任,钿俊六大将的发明,试图以公路为链,据点为柱,锁住敌后根据地,并步步向内蚕食,压缩八路军的活动空间,最终达到统治华北的目的。为了应对这一歹毒招数,八路军在1940年发动了百团大战,奋起反击,给华北日军以重创,钿俊六也因此黯然离任。不过,他的这一战术的确有可取之处:八路军缺乏攻坚的重武器,而公路又能够使日军充分发挥其机动能力,弥补兵力不足的弱点。因此,到1944年,日军仍在忠实地执行着这一封锁战术。八路军方面同日军在封锁线上的战斗始终激烈而频繁。日军还大言不惭地把他们在河北修建的一系列封锁沟和封锁墙,据点吹嘘为“昭和的万里长城”。

护送福尔曼一行的八路军是到边区进行提高训练后返回八分区的两个连,合计约两百人。他们的计划是在夜间从两座日军据点之间潜越离石――苛岚公路,进入根据地。福尔曼甚至完整想象了这次富有刺激性的行动。他认为自己会“随着一小群人偷越公路”,里面包括一个向导,一个或者几个护卫人员。他们会“在深夜悄悄接近公路,一个尖兵先出发,然后向后面的人打出表示安全的手势”。然后,估计有人会拍他的肩膀,告诉他:“前进,祝好运。”再然后呢,就是福尔曼在胆战心惊中摸索着爬过公路――在随时可能挨上一串机枪子弹的情况下……

福尔曼很快发现这次“偷越”行动越来越向一次大型军事行动靠拢。又有两个连的八路军赶来增援,以确保记者们平安通过封锁线。带队的指挥官认为大家还能在可以预期的紧张行动前睡一会儿,并要求福尔曼等人穿上八路军的服装。八路军的军服穿在福尔曼身上十分滑稽,裤子几乎退到膝盖上面。他并不喜欢这件衣服。但八路军方面坚持让他如此穿着,因为这可以让他不那么明显。

天呐,一个六英尺高,体重两百多磅的美国大胖子,穿着八路军的军服就能“不那么明显?”

福尔曼半信半疑地坐在那些大约只有他一半体重的中国人中间,听到他们在笑,最后终于弄明白了他们在笑什么――他们在谈论“大鼻子八路”。

然而,他们并没有如预计的那样在半夜开始偷越行动。前面很快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大家只能继续等待。是不是日军从据点里出来了?或者是不是盟军记者要过路的消息走漏了?

到黎明的时候整个事情才弄明白。原来,八路军的指挥官得到命令,要求“绝对确保盟军记者安全通过封锁线”。这位有点儿“愣”的指挥官对命令的理解是这样的:把那两个据点打下来,不就是对过路行动最好的保障吗?

于是,他就打了。而且打了下来。

福尔曼描述,第二天黎明他们经过两个据点中的马坊时,敌人的炮楼还在燃烧。

“马坊”这个地名,出现于福尔曼的笔记,原文是“Mafang”,所以到底这个被打掉的日军据点是“马坊”,“马房”还是“麻坊”,今天笔者还不敢断定。

笔者对“马坊”曾进行了一点考证。八路军的确打过一个马坊据点,指挥官是在上甘岭担任过总指挥的李德生将军。不过时间是在1945年,地点在山西和顺县,属于太行敌后根据地二分区,和晋绥没有什么关系。八路军方面关于掩护盟军记者团的经过也有记述,提到过袭击汾阳飞机场,攻克协和堡等战斗,但没有提到过“马坊”这个地名。

倒是福尔曼保留的两张照片证明,他经过的这个日军据点名字就叫“马坊”。

从八路军参谋人员留下的笔迹来看,这座据点的确是叫做“马坊”。而且,时任八分区政工科担任副科长的郭炳炎也在回忆录中提到,晋西北的确有个日军的马坊据点,1941年从这里出发扫荡的日军曾与八分区六团在石沙庄发生激战。

没有在八路军方面的记录中记载攻克这座马坊据点的原因,或许可以从亲身参加此后协和堡战斗的原青海省军区司令员解权威回忆中找到。他回忆八分区打协和堡的原因是觉得在此前的汾阳袭击战中没有抓到日军俘虏,八路军上下觉得比较遗憾。以往打鬼子,俘虏抓了不少,抓住教育后还有放掉的。怎么这次一个俘虏没有抓住?于是又一次请战,一定要抓几个活的鬼子,让中外记者们看看。结果就真的抓了几个。

与军普遍使用德式操典的刺杀术不同,八路军的拼刺技术不仅是“拿来主义”,而且吸取各家之长。八路军除参考西式操典外,还吸收了日军的铳剑术和其训练手法,甚至为缴获的三八式步枪配备了比日军更长的刺刀,大大提高了白刃战能力。

估计攻打马坊据点的战斗因为规模较小,而且没有抓到日军俘虏,所以军史中未加重视。

那么,八路军究竟怎样拿下这座马坊据点的呢?对于缺乏重武器的八路军来说,攻打日军带有坚固碉堡的据点也有自己的套路。

第一招,便是用火炮。最理想的是用缴获的日军九二式步兵炮。日军在封锁线上的一线据点设计上基本没有防炮考虑。不过,八路军的平射火炮数量极少,炮弹也难以补充,因此用炮轰掉鬼子据点,大部分时候只是一种美好愿景。直到1944年,延安八路军研究出了迫击炮打平射的新招儿,用火炮攻击日军据点才不再是传说中的事情。

第二招,则是采用爆破,特别是坑道爆破。在进入八分区之后第三天,福尔曼等盟军记者参加了攻打楼烦镇的战斗。在那次战斗中,八路军用六个小时挖掘了两条坑道,在敌军据点下方放置炸药包。福尔曼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把他们炸上了天。”

不过,在攻打马坊的时候,由于战斗组织得比较仓促,八路军既没有时间挖坑道,也没有携带珍贵的火炮,所以达两板斧都无法使用。

第三板斧便是架云梯强攻。云梯是古老的攻城武器,但在抗日战争中仍有价值,可以用其跨越壕沟和铁丝网,也可以直接搭在日军据点上登墙攻击。

当然,这种强攻的牺牲也是巨大的。不过,马坊据点的攻击伤亡并不是特别大。根据福尔曼随后的采访得知,由于兵员捉襟见肘,在八分区的日军在1944年初已经把部分据点交给了傀儡伪军据守,其中包括达座马坊据点。四十名伪军面对八路军的猛攻,虽然进行了微弱的抵抗,但看到外壕被攻克之后,便失去了继续据守的决心。伪军指挥官和八路军进行谈判后,缴枪投降,自己得到了宽大处理。八路军并允许其携带家小离去。福尔曼等亲眼看到这名伪军连长把家眷和财产放入一辆马车,狼狈离去。

八路军随后烧毁了日军的工事,并动员周围的老百姓来带走碉堡上的砖石。盟军记者们问老百姓:如果敌人再征集砖石修据点怎幺办?老百姓没有逞英雄,却给了他们一个“狡猾”的回答:修总要功夫的,一时半会儿他修不好。

这种釜底抽薪的做法对日军重建据点的影响颇为巨大。马坊失守后,日军的机动部队于第二天上午赶到现场,一番勘测之后离去,此后再没有重建这个据点。“昭和的万里长城”上,被八路军打开了一个口。

两个小八路范文第3篇

谜底:螃蟹

谜面:骨头骨脑骨眼睛,骨脚骨手骨背心。 (打一动物)

谜底:螃蟹

谜面:从头到脚硬盔甲,走起路来横着走,张牙舞爪八只脚,两把利剪真吓人。(打一动物)

谜底:螃蟹

谜面:外刚内柔小娘子,身形宽敞似盒子。 (打一动物)

谜底:螃蟹

谜面: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打一动物)

谜底:螃蟹

谜面:白石起屋,青砖起楼,横身过水,有眼无头。 (打一动物)

谜底:螃蟹

谜面:口吐白云白沫,手拿两把利刀,走路大摇大摆,真是横行霸道(打一动物名)

谜底:螃蟹

谜面:八个娃娃抬面鼓,两个大人前面舞,娃娃抬鼓真奇怪,不走直步走横步。 (打一动物)

谜底:螃蟹

谜面:尖刀四对,钳子两把,身披铠甲,横行天下。 (打一动物)

谜底:螃蟹

谜面:胖子大娘,背个大筐,剪刀两把,筷子四双。 (打一动物)

谜底:螃蟹

谜面:手拿大剪刀,身穿铁甲袍,有人来惹我,吃我两剪刀。 (打一节肢动物)

谜底:螃蟹

谜面:身穿硬甲袍,横行又霸道。随身带剪刀,不会裁衣袍。 (打一动物)

谜底:螃蟹

谜面:头高青石板,底下玉石盘,八个钢锤子,两个玉石剪。 (打一动物)

谜底:螃蟹

谜面:小小房子,八根椽子,前面有两档锯子,当中摆个杌子。 (打一动物)

谜底:螃蟹

谜面:有个怪物本领高,走起路来横着跑,随身工具共十件,两把钳子八把刀。 (打一动物)

谜底:螃蟹

谜面:毛手毛脚毛骨头,骨手骨脚骨眼睛,个个动物皮包骨,这个动物骨包肉。 (打一动物)

谜底:螃蟹

谜面:身披铁甲摆威风,横行霸道充英雄,遇到敌人决一战,紧紧钳住不放松。 (打一动物)

谜底:螃蟹

两个小八路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全面化解速度疑难点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时,我们的方法不应该只有一种。如图甲所示,让几个同学在操场的跑道上从同一起点同时出发向前跑,一段时间后谁跑在前面谁的这段路程里速度就快,这是一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内比路程;如图乙所示,让几位同学在操场跑道的同一起点同时出发向前跑,分别几下每一位同学到达跑道的同一终点处所用的时间,睡的时间短谁在这段路程中的速度就快初中物理论文,这又是一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路程内比时间。而我们最终选择了第一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并且得出了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路程/时间,即v=s/t。这是因为,第一种方法中,数据大物体运动就快,而第二种方法中数据大物体运动反而慢,所以第一种更加符合我们的习惯核心期刊。实际上,两种方法比较的结果是一样的。

例1.在江苏省,体育已经纳入了中考的考查中,其中的1000m长跑是必考项目。在小轩就读的学校,1000m长跑测试是初中阶段每个年级都要进行的测试项目。七年级时,小轩的成绩是3分50秒,八年级时小轩的成绩是3分30秒,关于小轩的1000m长跑成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七年级时小轩的速度大 B.八年级时小轩的速度大

C.小轩在七八年级时的速度一样大D.无法比较小轩两个年级的速度大小

解析: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比较小轩在七八年级时1000m长跑中的速度大小。第一种方法:因为小轩每次长跑的路程是相同的,都是1000m初中物理论文,所以他两个年级里运动的路程相同,而他在两个年级里所用的时间是不同的,八年级用的时间少,因此八年级时它的1000m长跑速度快;第二种方法:因为小轩七年级跑完1000m用了3分50秒,而八年级时跑完1000m用了3分30秒,我们可以转换一下视角,将这两次长跑全程录像,当八年级3分30秒跑完1000m时,七年级的长跑中他还在路上,即在3分30秒这一段相同的时间内,八年级时跑的路程比七年级长,因此八年级时的速度快。

答案:B

点拨: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式,但是最终的判断结果应该一样。

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运动时间内,运动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它是用来粗略地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之所以说是粗略的表示运动的快慢,是因为不知物体运动过程中何时加速,何时减速初中物理论文,何时中途停留。平均速度公式:。我们说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必须指出它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否则平均速度的含义就不确切了核心期刊。在公式中,S和t之间有着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S一定是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t一定是通过的路程S所用的时间。

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它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情况。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任何一段路程或者人和一个位置的运动情况都是相同的,所以匀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路程的速度可以代表其他任何一段路程和位置的速度。

例2.(201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

解析:阅读图片可以发现:这段路程中两个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横坐标表示运动的时间,竖坐标表示运动的路程。因此要想知道甲车的速度,我们只要任意找到甲车的一段路程和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我们可以找到甲车图像上t甲=10s,s甲=150m的这一段进行计算:V甲=s甲/t甲=150m/10s=15m/s;以甲车为参照物初中物理论文,要想判断一起向东行驶的乙车的运动方向,首先还是要解决乙车的速度。对于乙车而言,我们还是只要任意找到乙车的一段路程和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我们可以找到乙车图像上t乙=50s,s乙=300m的这一段进行计算:V乙=s乙/t乙=300m/50s=6m/s.相对于地面来说,乙车比甲车慢,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

答案:15 向西

点拨: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而言,计算速度时所选择的路程是任意的,但是要注意时间必须和这段路程对应,而且如果是在图片上寻找数据,一定要找到这样的点:路程和对应的时间要能直接在图上的坐标轴上确定数据。

例3.在千岛湖之旅中,小虎和爸爸乘坐的游船以20km/h的速度顺流而下,从仙人岛到达溶洞岛,然后又以12km/h的?俣饶媪鞫上,由溶洞岛返回仙人岛初中物理论文,小虎想知道游船在两岛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析:用S表示两岛之间的距离,则游船往返一次所通过的路程为2S,从仙人岛到达溶洞岛所需的时间为,溶洞岛返回仙人岛所用的时间为,用v表示游船在两岛往返中的平均速度为,根据平均速度定义:

=2×20km/h×12km/h(20km/h+12km/h)

=15km/h核心期刊。

点拨: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平均速度,速度的平均。因此本题不可出现简单的将两个速度求平均值的错误。

三、平均速度的测量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是,因此我们要想测量平均速度,就是要测量某一段路程的长s和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

例3.(2011江西)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cm

26

 

 

 

 

时间t/s

 

 

4

 

 

平均速度v/(cm/s)

 

 

 

两个小八路范文第5篇

紧急命令

1939年9月末,驻守在石家庄(古称石门)西兵营的侵华日军163步兵联队第1大队第2中队队部忽然接到一条紧急通知,下令在西兵营的日军,除健康原因无法行动者,全部立即紧急集合,携带充足的弹药和两天的口粮,轻装出发,投入作战。

很快,日军士兵们得知了旅团部发出紧急命令的详细内容――“……独立混成第8旅团旅团长水原义重少将(代号‘春兵团’,司令部在石门)于石门西北50公里的山地地区指挥作战时,落入敌军的完全包围中,陷入苦战……立即向旅团长所在的前线指挥所方向前进,务必救出旅团长阁下。”

其实,这仅仅是冰山一角。1939年9月底,整个冀西和冀中的日军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到处都在如同火烧屁股一般地匆忙调兵,哪怕只有一个小队也不嫌多,目的只有一个――救出被八路军包围的“春兵团”!

八路军的好胃口

各地日军没头苍蝇般疯狂地向石家庄以西的灵寿方向突进,仿佛一个巨大的漩涡,漩涡的中心,便是一个叫做陈庄的集镇。

陈庄,位于灵寿县西部,当时有七八百户人家,是晋察冀军区2、3、4分区的交界点,是八路军在冀西控制的一个重要城镇。包括抗大二分校、银行、剧社等机关均在此。这里,也是联系晋察冀军区山区根据地与吕正操将军建立的冀中平原根据地间的枢纽。

1939年9月下旬,日军以独立混成第8旅团所部为主力,先取灵寿南部枢纽慈峪镇为基地,随即对陈庄发动了攻击作战,目的在于摧毁晋察冀军区的指挥机关。结果,包括指挥官水原少将在内的日军扫荡部队反而落入了八路军的重围之中。

此时的独混第8旅团正处在兵强马壮的黄金时代,其总兵力在该年度6月已达7000多人,而且补充的多为老兵,战斗力很强。这样一支“劲旅”,对一个小小的陈庄镇发起攻击,却反而被八路军包围起来,不能不让人感到惊异:是哪支八路军部队胃口如此好,竟要将日军一个旅团生吞活剥?

要说这个对手,日本人可能还颇为熟悉。他就是八路军120师师长。此时,他正在陈庄外的指挥所悠然等待着水原的到来。此时手中,拥有358旅的716团、由原359旅719团为主力改编的津南自治军、晋察冀4分区6团。冀中军分区4团、5团,冀中独立第1旅第2团等6个团,并在9月20日已经得到日军即将来犯的情报。手中甚至还有两个迫击炮连可以使用。

而日军的作战地图显示,直到战斗打响,他们仍然认为胨庄附近只有晋察冀4分区熊伯涛的“土八路”,自己占据着绝对的兵力优势。蒙在鼓里的日军耀武扬威地沿着灵寿通往陈庄的大道挺进,25日攻占灵寿与陈庄之间的要点慈峪,气焰十分嚣张。

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设个伏击圈“招待”一下水原旅团,那可就太亏了。就这样,一个背靠西北方的陈庄、面向东南方慈峪的大包围圈很快便组建起来。

一支特殊的部队

出人意料的是,在第一线南北昙花楼担任阻击的津南自治军似乎太能打了。日军25日、26日连续两天猛攻自卫军阵地,不但没有打下来,甚至有些力不能支,试图退却的样子。鬼子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打了胜仗的八路军却是满腹狐疑。

日军旅团长水原义重的确在酝酿一个特殊的战术。说起来,水原不是无能之辈,此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0期,曾长期在关东军任职,是日军中的铁道兵专家,1938年晋升为陆军少将。

此前,日军110师团长桑木崇明已经要求前线日军使用名为“牛刀子”的新战术对付八路军,其具体内容便是“……今后之讨伐,愈益依赖于奇袭急袭,才能达到目的。应利用黑夜及雨天等不良天候,或者踏破困难之地形,发挥迅速机敏之机动力,一举向目标急进,乘拂晓薄暮及炊烟等敌之怠于警戒时机,加以进攻。极为有利。”

水原对“牛刀子”可谓心领神会,不但真的利用了暗夜和险道,还加上了佯攻来声东击西。他在25、26两目的进攻打得十分逼真,以至于八路军方面一度也被他的佯动所迷惑。而此时的水原却留下独步第33大队部分官兵在慈峪牵制八路军主力,自己亲率主力走小路,沿着八路军包围网的南侧边缘,自东向西急行军,利用中秋节八路军可能防范稍疏的机会直插陈庄。

27日拂晓,日军突然出现在陈庄,完美地诠释了战术的突然性。水原的意图很明确:第一,在猝不及防之下破坏陈庄的八路军各后方机关;第二,突然攻占陈庄这个核心据点,造成八路军的动摇与溃散。水原已经99%成功了,因为八路军6个团的主力确实都在陈庄以东设伏,陈庄几乎没有设防。但没想到的是,一支特殊的部队忽然冒了出来。

这支部队,便是当时驻扎在陈庄内的抗大二分校师生。他们正在上课,闻听日军杀到,教官立刻命令所有学员抄枪奔赴镇外,全力阻击日军的突击。支队长张行中、教导员谢特山等,带领第6、7等队从5点打到11点,尽管仓促上阵,他们终于以顽强的抵抗,掩护了陈庄内各机关和百姓安全撤离。

在运动中挫败日军

抗大这一战,应该说立下了极大功勋,让日军攻击陈庄的战术目的完全落空了。那么,试图动摇周围八路军的战略目的呢?

换一般人可能会被吓倒,闹出分散转移一类的举动,但何许人也,那是两把菜刀都敢造反的主儿。只是一个简单的实力计算,便让得出了结论,并立刻传令各部:“敌人是孤军深入,北无据点接应,南边接济也十分困难。因此,他们在陈庄必然不敢久留。等敌人回窜的时候,必须抓紧时机,在运动逃窜的时候,必须抓紧时机,在运动中把敌人消灭掉。”

事实证明,的判断十分正确。此时,水原才发现,八路军的真实兵力远超预期。惊慌中,日军仅仅在陈庄待了一天就不敢继续驻留了。28日清晨,日军开始东进突围,他们焚烧陈庄的烟雾,正好给八路军传达了“敌人要跑”的信息。

28日夜,日军困守陈庄与慈峪之间的两个小村庄,粮秣断绝,而且不断遭到夜袭,伤亡惨重。水原预感情况不妙,被围独混第8旅团和独步第31大队的电台不得不疯狂地向周围驻防日军呼叫求援。29日上午,日军孤注一掷,故伎重演,调动部分兵力向东佯攻,似乎要和慈峪敌军汇合。与此同时,主力忽然向南攻击,直扑南山,试图从这个八路军设防较为薄弱的地方突出重围。

由于在南山上阻击日军的八路军独1旅第2团缺乏重武器,全团只有一挺重机枪。最后日军突破了南山,但也让八路军准确判断出了日军主力的位置,八路军的总攻开始了,各团从不同方向向日军发起了猛攻。最后,这里成了日军独混第8旅团这支残军的葬身之地。9月30日,战斗结束。我方战史记载,八路军毙伤俘虏日伪军1200余人,挫败了日伪军寻歼八路军主力的企图。

日军为何惨败?

独立混成第8旅团残军的末日景象,可以从赶来增援的日军步兵第163联队第1大队第2中队官兵的描述中看出。

日军步兵第163联队第1大队第2中队中队长木村喜义大尉回忆,他看到独混第8旅团的部队已经被打散,三三两两的散兵沮丧地通过。据他了解,在日军陷入重围之后,一名大队长下达了部队解散、各自突围的命令。这说明,独混第8旅团的残余部队最终已经失去控制和有组织的抵抗,称其被全歼是合理的。

木村喜义对此战的评价是:“水原部队战败的惨状让我下笔如此沉重。虽说胜败是兵家常事,但确实悲惨极了。”对于日军因何战败,他认为,“战败的主因在于两侧山顶没有部署侧卫……重大的错误何时产生,至今还是不明。”仅仅这样一个问题,应该还不至于让日军全军覆没。日军这次攻击看似锋锐,实则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日军急于攻入陈庄,急行军时,被迫放弃了携带的火炮。当其与八路军围攻部队交手时,便出现了火力不足的问题。平时日军重武器的优势化为乌有,大大削弱了其战斗力;第二,灵寿已经进入太行山系,太行山大多数山地顶部平坦。但山与山之间陡峭支离,利于防守不利于进攻。水原少将原来在关东军中主管铁道运输和保卫,对当地地形和在这种地形下如何作战心中无数;第三,情报不对等。日军的行动早在一周前即被八路军掌握,而八路军的情况,日军根本没有情报源;第四,水原虽然可谓战术专家,但遇到的对手是。

陈庄战斗从1939年9月25日日军占领慈峪镇开始,历经6天5夜,到9月30日,被围日军基本被歼灭,史称“陈庄大捷”,堪称红色军队抗日的经典之战。

(摘自《中国国防报》萨苏/文)

战争趣闻

走丢的德军信使

1945年1月3日,德国第5装甲部队司令、陆军元帅汉斯・冯・曼托夫与美国第101空降师的对战陷入困境当中:尽管希特勒寄予厚望,但是他在比利时安德森森林的孤注一掷经过18天的挣扎后,以失败告终。出于对第101空降师的愤怒,希特勒命令曼托夫不管付出什么代价,也要占领其驻地巴斯托镇。

于是,巴斯托镇最严重的危机出现了。德军开始做前两周他们没有做的事情,他们包围了美军,在镇子周围不同的几个地点,同时发起了进攻。

黎明时分,德军4个师从镇子的北面发动了进攻,第101空降师跟敌人激烈战斗了整整一天,一次又一次地打退敌人的进攻。当天晚上,对第101空降师来说,前景还是个未知数。第502空降兵步兵团的下士威廉・戴维斯正守在山缝里的一个机枪哨位时,黑暗中有人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排长在哪儿?(德语)”这个人一边冻得发抖,一边问道。外边的天气在零度以下。

戴维斯迅速地扭住这个人,并将他送到第101空降师的指挥所。他是德国党卫队第9装甲师的士兵,被派去给一个战斗排传令,但是在夜色和浓雾中迷失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