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弗洛伊德名言

弗洛伊德名言

弗洛伊德名言

弗洛伊德名言范文第1篇

刻在梧桐树上的秘密

1856年,弗洛伊德出生在一个犹太人家庭,智商超群的他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25岁创建私人医院。1882年的一天。医院里来了一位年轻女病人,陪同她的是一个18岁的少女。当弗洛伊德看到少女时,第一次有了触电的感觉。

女病人主动介绍自己:玛莎。教会工作人员,少女是她的亲妹妹米娜,是维也纳的一名音乐教师。

玛莎对弗洛伊德一见钟情,热情开朗的她很快对弗洛伊德展开了主动攻势。然而。弗洛伊德恋恋不忘的是玛莎的妹妹米娜。不久,玛莎邀请弗洛伊德去家里作客。想到也许能够见到米娜。弗洛伊德答应了邀约。

弗洛伊德来到玛莎家,当他看到米娜挽着一位英俊帅气、气度不凡的青年时,心一瞬间变得冰凉。在筵席上,弗洛伊德知道了英俊青年是米娜的未婚夫伊凡,是一位身份显赫的伯爵。当时只是一名小小的神经科医生的弗洛伊德,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卑,他忽然觉得自己对米娜的一见钟情是那么可笑。

落寞的弗洛伊德来到客厅的钢琴前,悲伤的他忍不住弹奏了舒伯特的曲子《美丽的磨坊姑娘》。这是一首由诗人威廉・缪勒的同名组诗谱写而成的曲子,描写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春天,青年人沿着小溪开始流浪。小溪嘹亮的歌声把他引向一座白杨树围绕着的磨坊。磨坊主有一个美丽的女儿,青年人热烈地爱上了她,他在树皮上刻下了她的名字。然而,从森林中来了一个猎人,夺走了姑娘的爱情,失恋的青年跳进了溪水的怀抱……

琴声戛然而止,弗洛伊德抬起头,看到米娜倚在窗前。他们的目光相碰,便触电般怆惶离去。望着米娜离开的背影,弗洛伊德深深地叹息,他知道作为音乐教师的米娜,一定知道舒伯特这首著名的曲子和曲子背后的故事。她匆匆转去的背影,给了他一个最婉转的回答。那一刻,失望、哀伤、迷茫,融合在他对米娜的深情里,让他悲恸欲绝。

回家的路上,弗洛伊德独自经过一条梧桐大道。在一棵枝叶茂密的梧桐树下,他驻足良久。最后,他在这棵树上刻下诗:“如果不能做你的天空,给你整个世界的爱,那么让我做一轮月亮。在想念你的晚上可以用一帘月光轻抚你的脸庞。献给最爱的M・B(米娜・伯奈斯名字的缩写),1882年。”

25岁的弗洛伊德决定忘记米娜,接受玛莎的爱情,他将自己全部的秘密交付给了那棵梧桐树。

藏在琴声里的不伦之恋

弗洛伊德和玛莎结婚了,还生了一个儿子。米娜嫁给了伊凡,生活幸福。可是不久,一场灾难降临了!

一个冬天的夜晚,米娜家忽然着火!由于伊凡一直保护着米娜,米娜身上几乎没有受伤,但是热浪灼伤了她的双眼,她看不见了。伊凡伤势很重,除了面部没有受伤,四肢都烧焦了。

医生说,米娜必须更换眼角膜,否则双眼或许将永远失明(据资料记载,1840年西方国家就成功实施了眼角膜移植手术)。弗洛伊德听到这个消息时百感交集,他多么想把自己的双眼献给亲爱的米娜啊!

就在弗洛伊德焦虑万分的时候,更大的噩耗传来,伊凡已经进入病危期。弗洛伊德赶到伊凡的病床前,伊凡正艰难地比划着让律师记录遗嘱。除了所有的财产留给米娜,他还要将自己的眼角膜移植给米娜。

当天晚上,伊凡去世了。第二天,米娜进行了眼角膜移植手术。手术很成功,她的双眼很快恢复了。可是,失去了丈夫的米娜再也没有绽放过笑容。看到妹妹如此伤心,玛莎提出将米娜接到家里一起生活。此时的弗洛伊德,也很希望像对待亲人一样关爱米娜。于是。米娜搬进了姐姐玛莎家。

在玛莎和弗洛伊德的悉心呵护下,米娜的脸上渐渐浮现了笑容。弗洛伊德却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矛盾中,因为他发现自己每见一次米娜,对米娜的爱就多一分,这种感觉开始折磨这个痴情的男人。

失魂落魄的弗洛伊德取下挂在墙上的那把心爱的小提琴,坐在庭院里,再一次奏响了《美丽的磨坊姑娘》。像做梦一样,不知何时,米娜出现在弗洛伊德面前。这一次,她的视线没有逃避。那么幽怨,欲言又止。当他们的视线碰触到一起时,一切心事都不言而喻了。弗洛伊德从米娜的眼睛里找到了爱的回应,他终于控制不住,诉说着多年来从一见钟情到忍痛割爱的千回百转。

听到弗洛伊德炽烈的表白,米娜拿起小提琴,娴熟地拉起了德沃夏克交响诗乐《野鸽》。在哀婉而决绝的琴声里,弗洛伊德听懂了米娜的回答。《野鸽》描述的是毒死了丈夫,再婚后,死去的丈夫墓上长出一棵橡树,有野鸽飞到树上悲鸣,听到啼声想到罪恶的内心,终于忍受不住良心的谴责,忧郁而亡。

“如果我和你在一起,不仅无颜面对玛莎。更没有勇气面对死去的伊凡。当初为了让我重见光明,也为了不让我看到他被烧伤后丑陋不堪的身体。伊凡拔掉了自己的氧气管。他是自杀的,他是为我而死的……”米娜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泪珠从她那湖泊般的眼睛里落下来。

弗洛伊德惊呆了,犹豫良久,他还是拉起米娜的手,来到那棵刻满思念的梧桐树前。米娜看到了刻在树干上的诗句,她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爱情,扑向弗洛伊德的怀抱。

从那一天起,只要一有机会,弗洛伊德就会和米娜在一起。每当阁楼里悠扬的小提琴曲《美丽的磨房姑娘》传来时,米娜就会千方百计避开家人的眼睛和弗洛伊德幽会。两个人沉溺于这场不伦之恋中,享受着爱情的甜蜜与激情……

不久,米娜告诉弗洛伊德:她怀孕了。这意味着,弗洛伊德必须尽快在玛莎和米娜之间做出抉择。这是多么艰难的选择。当弗洛伊德面对玛莎热情的笑脸和可爱的儿子时,他是那么内疚和自责;当他面对米娜时,又控制不住内心的激情。当时,弗洛伊德已在精神分析学领域取得了不斐成绩,如果抛妻弃子,势必身败名裂,无法在维也纳生活下去。 被激情冲昏了头脑的弗洛伊德,最终选择了爱情至上。他对米娜长久而真挚的爱恋,使他愿意放弃一切,只要能够和心爱的女人在一起。

冰封在阿尔卑斯山的私情

3天后,弗洛伊德带着米娜来到阿尔卑斯山脚下。他们住在马洛亚旅馆的1 1号房间,并且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博士和妻子”登记住宿。

私奔的第一天,他们忧心忡忡,久久不能入睡。米娜对姐姐的内疚和自责随着私奔变得更加强烈,她恍惚睡去,却很快又被噩梦惊醒。“亲爱的,我做了一个噩梦,我梦见伊凡的坟墓上长了一棵梧桐树,就是那棵你刻着誓言的梧桐树,忽然树上飞来了好多野鸽,它们冲着我一声一声地啼叫,玛莎忽然从远处走来了,她的目光像一把剑一样刺向我,然后我就死去了。”米娜蜷缩在弗洛伊德的怀里,身体瑟瑟发抖。

弗洛伊德明白米娜担忧的是什么,他安慰道:“没事的。不要担心伊凡和玛莎,他们会原谅我们的,一切都会好的。”可是当天晚上,弗洛伊德居然做了一个和米娜相似的梦。从梦中醒来,望着窗外的皑皑白雪,理智开始占据弗洛伊德的内心。他意识到。作为一个男人,责任似乎比爱情更能牵绊住他,他开始怀疑私奔是个错误。

弗洛伊德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电话铃只响了一声就传来了玛莎急切而惊喜的声音:“是你吗,你还好吗,你不想说话吗?如果你一切都还好,就在我数到3前挂电话好吗?我和儿子永远等你回来,我永远是最爱你的玛莎。1、2……”

弗洛伊德挂了电话,潸然泪下。蓦然转身,米娜怔怔地坐在床边。此时无声胜有声,两个被内疚和自责煎熬着的情人,一夜相拥无眠。

第二天早上,弗洛伊德和米娜来到阿尔卑斯山顶上,这里依然有积雪,山下是宁静的冰湖。从一个当地人那里他们知道了阿尔卑斯山和冰湖的故事:这里曾经住着一个美丽的仙女,一位少年对她一见钟情。上帝告诉少年,如果他愿意变成一座山,常年经受积雪不化的严寒,他就可以永远陪伴仙女。为了爱,少年接受了这个苛刻的条件。然而在变成山之前。他留下了最后一滴眼泪,这滴眼泪就化作了这片宁静的湖水。

听完这个故事,弗洛伊德的心久久难以平复。也许。他们决定相爱的那一刻,就注定会流尽最后一滴眼泪,而玛莎的心将会变成千年不化的冰山般寒冷。

回到旅馆,弗洛伊德忍不住再次给家里打了电话,电话只响了一声便传来一句清脆的童声:“是爸爸吗,你为什么不说话?妈妈用小刀把自己的手腕割破了,流了好多好多血。爸爸,我好怕啊!你早点回家好不好?”

玛莎自杀未遂,弗洛伊德忍不住痛哭流涕,他意识到,不顾亲人死活与伦理道德和米娜私奔是不可饶恕的错误。看到哭泣的姐夫,得知姐姐的惨状。米娜也怨恨因为自己的自私,使亲人和爱人陷入了痛苦和不义之中。

两个人抱在一起痛哭,不知道哭了多久,米娜擦干眼泪说:“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承认我们曾经在一起。”米娜离开了马洛亚旅馆11号房间,出门的一瞬间,她轻轻说了句:“我永远爱你。只是从此以后,这份永恒的爱只会埋藏在心里,沉入阿尔卑斯山冰湖的湖底。”

两天后。弗洛伊德回到家中,玛莎并没有追究他与妹妹同时失踪的3天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她只是给了弗洛伊德一个长长的拥抱。

弗洛伊德名言范文第2篇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传入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在其名声鼎盛时期传入中国。1914年5月,当时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刊登了《梦之研究》一文,指出“梦的问题,其首先研究者,为福留特博士,Dr.Sigmund Freud”,并对《梦的解析》做了介绍。

1919年,在美国攻读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汪敬熙在《新潮》第2卷第4期撰文介绍了1919年7月英国伦敦大学的六位心理学家关于弗洛伊德的本能和无意识理论的大辩论。接着在《新潮》第2卷第5期上发表了题为《心理学之最近的趋势》的文章,肯定了精神分析治疗战时精神病的经验,指出了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的重大影响。

1920年,《时事新报》主编张东荪发表《论精神分析》,介绍弗洛伊德与布雷尔(Josef Breuer,1842-1925)共同研究的安娜 O的病例和“谈话疗法”,介绍了意识、前意识、无意识等精神分析学说特有的概念,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和人格理论做了简要的介绍。

1921年,朱光潜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福鲁德的隐意识与心理分析》一文,对福鲁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做了高度的评价。1933年,他出版了《变态心理学》,系统地介绍了精神分析学说,并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中国文学艺术中的心理逻辑。

潘光旦在清华学校读书时,阅读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开始关注儿童的性欲理论。根据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他对明末女子冯小青做了精神分析评论,于1924年发表《冯小青考》,后来又出书《冯小青之分析》。

章士钊1923年从欧洲回国后,对精神分析发生兴趣,详尽地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还为《精神分析引论》中文版拟名《解心术》,全文翻译了《弗洛伊德自传》,并与弗洛伊德通过信。

高觉敷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翻译了弗洛伊德1909年在美国克拉克大学的演讲《精神分析的起源与发展》,连载于《教育杂志》第17卷。他还在《教育杂志》《学生杂志》《中学生》等刊物上,撰文介绍精神分析学说。30年代,他翻译出版了弗洛伊德的代表作《精神分析引论》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这一时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有两条渠道,一条渠道是上面介绍的从欧洲直接传入,主要是我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为一种新思潮向国内引进,虽然这些学者也察觉到了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些缺陷,但是他们基本上是以客观的态度加以介绍,这条渠道基本是科学主义倾向的。另一条渠道是经日本传入中国,传播者主要是文艺人士,在向国内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时,偏重于精神分析学说的社会意义和对文学艺术的指导价值,这条渠道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1920年,郭沫若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了《生命底文学》,阐述了他基于精神分析的文学观点,“生命是文学底本质。文学是生命的反映”。1921年,他发表了《〈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将精神分析的观点用于文艺批评,指出《西厢记》“是有生命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的凯旋歌,纪念塔。”“数千年来以礼教自豪的堂堂中华,实不过是变态性欲者一个庞大的病院!”

1921年,罗迪先翻译了日本文学批评家厨川白村的《近代文学十讲》,由学术研究会出版,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厨川白村是日本的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对精神分析的介绍是有所取舍和经过改造的,这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们对于弗洛伊德理论的兴趣,但是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1922年12月,仲云翻译了日本松村武雄的《精神分析学与文艺》,在《文学周报》连载。之后,仲云又翻译和介绍了《文艺思潮论》《病的性欲与文艺》《文艺与性欲》等,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文艺现象。

1924年,鲁迅翻译的厨川白村的另一部著作《苦闷的象征》出版,这部书鲁迅只用了20天就翻译完毕,立即付印。鲁迅之所以这么看重厨川白村的著作,是因为他感到厨川白村说出了他自己的创作心态——“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在译完《苦闷的象征》之后三天,鲁迅又开始翻译厨川白村《走出象牙之塔》和《走向十字街头》。1925年,鲁迅撰写了《寡妇主义》一文,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揭露封建社会正人君子的虚伪外衣。

1927年,郁达夫出版了《文学概说》,书中提出“‘生’就是使无意识的活动变为有意识的,有意识的活动变为反省的,反省的活动变为道德的活动。” 这个观点,显然来源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1934年,他在《戏剧论》中指出,在种种情欲中,直接动摇我们内部生命的,是爱欲之情。诸本能之中,对我们生命最危险而又最重要的,是性的本能。

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一些文学家,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观点创作文学作品,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以文学作品的方式传播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比如,鲁迅的小说《不周山》《高老夫子》《肥皂》中就有不少对无意识性心理的描绘,郭沫若的小说《残春》运用精神分析的思想构思创作了曲折起伏的情节,郁达夫的《沉沦》描写了性的苦闷,曹禺的《雷雨》隐晦地表现了中国文化中的乱伦和俄狄浦斯情结(亦称恋母情结),施蛰存的《将军底头》使用了一些具有精神分析象征意味的象征物,穆时英的《公墓》描述了恋母情结和自恋情结冲突,等等。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由于其独特的本能理论和性欲理论,惊世骇俗,在欧美引起轰动。德国在希特勒统治期间,禁止传播弗洛伊德的理论,焚烧弗洛伊德的书籍,弗洛伊德为逃避迫害而迁居伦敦。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要平静得多,基本上只限于知识界,既未引起轰动,也未遭受迫害。然而,随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弗洛伊德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大师的形象开始在中国学人中间逐渐深入人心了。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

弗洛伊德是以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成名的,成名之后,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广泛影响到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语言学、人类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等领域。特别在文学艺术领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更为巨大,许多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都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作为分析和创作的灵感源泉,带有精神分析痕迹的文艺作品直到今天仍然一直绵绵不绝。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受中国文艺发展的影响很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的渠道之一,就是由中国的文学家从日本介绍到中国的。这些文学家中有不少人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名人,有他们的宣传和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作为西方的一种新思想受到人们的关注。当时,中国出版了一些弗洛伊德的著作,发表了不少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出现了一批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创作的文艺作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学术界和文艺界都是很受重视的。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兴起,左翼文学开始批判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传播和影响受到了压制。之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把知识界和文学界的注意都吸引到民族危亡和国家的命运上面,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冷落。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理论基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长时期被当作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受到了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被视为伪科学,在医学、心理学、文学和艺术领域,除了作为批判的对象外,弗洛伊德不再被人们提起。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推进,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开始受到人们的注意。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有学者撰文介绍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80年代中期,弗洛伊德的著作再度在大陆陆续出版,《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出版)、《少女杜拉的故事》(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北方文艺出版社再版)、《梦的解析》(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爱情心理学》(作家出版社出版)成了书店的畅销书,弗洛伊德的著作甚至以不同的书名由不同的出版社重复出版。一时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颇有一些洛阳纸贵的味道,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在中国很快几乎都有了中译本。

许多匆匆购买了弗洛伊德著作的人很快发现,阅读和理解弗洛伊德的著作实在是一件吃力的事情,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探讨的问题影响不到自己的生活。于是,不少人把弗洛伊德的书束之高阁。他们知道弗洛伊德的名字,却不真正懂得他的理论。这样,几年后,弗洛伊德热开始逐渐降温,人们开始习惯以平常之心来对待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

目前,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主要在三个领域。

第一个是文学领域。弗洛伊德和许多人都想不到的是,弗洛伊德主要贡献于和成名于精神病学和心理学,而影响最大和对其研究最多的却是文学领域。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家,不一定每个人仔细阅读过和真正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然而在时代文学氛围的感染下,作家们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及其概念和术语,受其影响,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精神分析的影子。现在我们上网搜索一下,在当代中国研究和论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和著作,绝大部分产生于文学领域。

第二个是心理学领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大、心理压力也在加大,社会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中开始,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咨询和治疗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为重要的心理治疗理论,得到有关心理学工作者重视,重新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当代的主流心理学是实证的科学主义心理学,科学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以研究程序、假设、方法控制、定量分析等来评价研究的水平和科学性。站在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立场上审视弗洛伊德及其理论,自然会对精神分析学说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提出疑问,许多持科学主义心理学立场的心理学学者拒绝研究精神分析。因此,虽然弗洛伊德被公认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但是现在却很少有心理学学者去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心理学领域远没有在文学领域那样受到重视。

弗洛伊德名言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霍桑 弗洛伊德 人格多重性 《“幻想”的魔法盒》

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关照下,对霍桑的文本作出解读的合理性是值得质疑的。弗洛伊德出生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此时的霍桑已经出版了他主要的几本短篇小说集,并且正在创作他的几部长篇小说。弗洛伊德主要的心理学著作出现在二十世纪的头二三十年,而这在霍桑去世之后已有半个世纪。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一些作家和作品来作为心理学分析的案例,比如古希腊戏剧、与他同时期的传奇小说和诗人,但从弗洛伊德的作品中我们没有发现他曾关注过霍桑和霍桑的心理分析小说。弗洛伊德对霍桑的忽视让我们觉得奇怪,因为二人对人类心理方面的许多认识有着惊人的相似,甚至某些观点完全相同。霍桑和弗洛伊德生活年代的不同造成了文本解读的一个问题: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来解读早于这个理论半个世纪的霍桑文本这一做法合理吗?从大的方面来说,文学作品的解读是否需要在文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能否有助于提高我们对霍桑作品的认识?这些问题涉及文学理论与文学作品的关系,以及文学理论的自身价值等基本问题。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文本吗?答案是否定的。没有理论,我们对文本理解的准确性就降低吗?答案也是否定的。作家有无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并不能提高或降低他们作品的艺术水准,读者有无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并也不能提高或降低他们对作品的欣赏能力。其实,文学理论的盛行只是近百年的现象,大学学院派的论文用理论解读文本的模式,以及大学开设文学理论课只是近五十年的现象。文学批评与文学同在,有文学就有批评。此前却不存在一套自成系统、分门别类的文学理论。我们把此前的文学评论家的见地和用理论武装起来的今人的评论相比较,可发现他们毫不逊色,而我们并无超过前人之处。用现代的心理学理论来解读早于它半个世纪的霍桑的文本更是毫无意义的前后倒置。

《“幻想”的魔法盒》的主体部分由三个场景构成。它的开头和结尾处是霍桑对“罪恶本质”的讨论。本文选取第一个场景作为分析对象。小说的基本背景是这样的。一位一生有着良好声誉的老人躺在房间的靠椅上回忆往事。房间光线柔和,周围环境安谧。这时有三个客人来拜访老人。一个名字叫做“幻想”,手里拿着魔法盒;一个名字叫做“记忆”;手里捧着一本书;一个名字叫做“良心”,手里握着一把匕首。“幻想”先在老人面前转动魔法盒。通过盒子的放大镜老人看到里面有一张画面。画面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女孩跪在一个站立的男孩面前。男孩的脸上露出不屑、鄙夷和傲慢的神情;女孩则匍匐在地上,无力抬起布满痛苦和悔恨的脸来面对这个男孩。看上去,女孩的哀求不可能得到男孩的同情,女孩的过错不会得到男孩的原谅。老人看着看着忽然发现画面中的男孩就是年轻时候的自己。老人对“幻想”大发雷霆:“恶毒的造谣的图片!我什么时候傲视过被蹂躏的贞洁?Martha不是在她十几岁妙龄的时候就嫁给David Tomkins吗?David Tomkins不是赢得了她女孩时代天真无邪的爱慕,并且大半生都享受着她作为一个妻子的柔情与温存吗?自从Tomkins死后,Martha不一直是个声誉良好的寡妇吗?”(Hawthorne:111)正当老人在对“幻想”咆哮时,“记忆”在不停地翻那本书,然后停在了某页上。“记忆”向老人念着上面的内容说,“幻想”的那张画面只是老人年轻时心里闪过的一个念头。这个愿望没有被实施,也就没能成为现实。这时,只见“良心”把匕首插向老人的胸膛。如果不是老人紧紧抓住“良心”的手,那将是致命的一击。该短篇的第二、三个场景与第一个性质相同,分别讲述了老人对自己过去人生中邪恶念头的回忆和忏悔。第一个场景描写的是报复恋人的念头,第二个是谋杀的念头,第三个是欺诈的念头。

我们时常会有一些本能的歹意和恶念。对于这些歹意和恶念我们可能意识不到或者不承认,因为它们往往是无意识的。就如同老人年轻时在爱情中受到了伤害,本能地产生有朝一日征服对方、报复对方的念头。而时过境迁后老人自己却不承认自己有过此类的想法。“记忆”提醒了他,他意识到了自己曾有过这一恶念,这时他就受到“良心”的谴责和惩罚。通过“幻想”、“记忆”和“良心”这三个借喻,霍桑表达了他对人格多重性的深刻认识。“幻想”代表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本能的欲望,相当于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本我”概念。“记忆”代表弗洛伊德理论中的“现实世界”,它遏制和阻碍“本我”欲望的自然发泄。“良心”等同于“超我”,它对“自我”进行监督和惩罚。对于“自我”同“本我”、“现实世界”与“超我”三者的关系,弗洛伊德如此解释:

谚语有云,一个人不能共事二主。可怜的“自我”的处境则更为艰难,它同时要服侍三个苛刻的主人。它力尽所能同时满足这三个主人的要求(指“本我”欲望的发泄、“现实世界”的阻遏和“超我”的谴责)。这三位主人的要求总是不一致的,而且往往是不可调和的。“本我”常常在这三重压力下不堪重负以致揭开面具露出本形,也就不足为怪了。这三个暴君分别是“现实世界”、“超我”和“本我”。“自我”感到它三面被围,同时受到来自三方面的威胁。当这种威胁发展到让“自我”感到有不可承受之重,“自我”的反应就是慢慢地累积焦虑。在“自我”试图调和“本我”与“现实世界”的矛盾时,在潜意识里它常常用理性分析来竭力劝阻“本我”本能的无意识的欲望,以试图掩盖“本我”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冲突。当“本我”固执地坚持己见并表现出决不妥协的态度,“自我”则以外交家一样的不诚实,对现实世界作出假装的尊重。另一方面,“自我”的每一个念头和动作都时时处于严厉的“超我”的密切监视下。“超我”对“自我”定下了某些理想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对“自我”可能遇到的来自“本我”和“现实世界”这两方面的困难却置之不理。当“自我”没有做到理想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超我”就会惩罚“自我”,让“自我”感到紧张并表现出自卑感和罪恶感。一方面受到“本我”欲望的驱策,一方面受到“超我”的围堵,一方面又受到“现实世界”的回绝,如此这般,“自我”艰苦卓绝地进行着它精打细算的工作,以尽量减少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和影响,让它们达到一种和谐共存的状态(101-102)。

霍桑和弗洛伊德对于人格多重性认识的相似之处如下图所示:

弗洛伊德 霍桑

本我 幻想

自我 现实世界 记忆

超我 良心

图示中“本我”与“幻想”、“超我”与“良心”都能很好地对应,无需多作说明。“现实世界”与“记忆”似乎不能对等。其实二者也是相通的。对于弗洛伊德,“现实世界”是催促或阻止“自我”行为发生的客观情形;对于霍桑,“记忆”是老人对往事的回想。弗洛伊德一般选取在生活中积极进取的年轻人或者仍然处于性活跃期的中年人作为其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婴幼儿和步入生命最后时刻的老人的情形则有所不同。婴幼儿的“本我”与“自我”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本我”有自然的欲望,“自我”就真实地表达,“自我”对“本我”不会有任何的压制和掩饰。老年人同样如此,他们经历了一世的沉浮、一生的荣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只求晚年的平静安逸而与世无争。《“幻想”的魔法盒》中的老人即属此类。这样,老人的“记忆”就是他年轻时的“现实世界”。二者是就人生的不同阶段而言的。

尽管弗洛伊德与霍桑对人格多重性的区分如此相似,但他们作出这一区分的目的不尽相同。他们同样试图窥探人性中的深邃底层和黑暗角落。不同的是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的兴趣所在是人的神经系统的紊乱,而作家霍桑关注的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健康。弗洛伊德作出如此的区分旨在指出在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焦虑的产生,以及神经质者的致病之源乃是在于“自我”承受不住来自“本我”、“现实世界”和“超我”三方面的压力而脱去外衣现出原形。弗洛伊德把作家和文本只是作为他精神病学和心理学分析的案例,而不是从美学的视角来看待作家和分析文本。文艺界或批评界并不认可弗洛伊德具有敏锐的艺术眼光和高雅的艺术品位。弗洛伊德对诗人的理解也是前后不一的(Welleck and Warren:82)。弗洛伊德自己也承认对于文学他是个“门外汉”(Freud:173)。Lionel Trilling进一步指出:“弗洛伊德并不想染指文艺界……他对艺术的形式不感兴趣,他把自己限定在对文学作品内容的讨论上。”(121)霍桑对人格作出以上的三种区分是为了说明有关“罪恶本质”的话题。有一句话说:在意识的层面,我们都是谋杀犯。小说的一开始霍桑就问道:什么是罪恶?人的意识里闪过一个邪念而没有付诸实施,这也算是一种罪吗?那个老人,一生中没有什么严重的过错,只是偶尔意识里会有一些并未成为现实的罪恶的念头,当他死后进入天堂,还能向上帝表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吗?弗洛伊德和霍桑对人格多重性的认识如出一辙,但因他们的职业不同,所以旨趣不同,关注的焦点也就不同。

本文最后就“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点新的看法。弗洛伊德和霍桑都认为存在一个凌驾于“自我”之上的“超我”。这一“超我”象征着理想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就如同上帝或宗教的力量。它时刻监视着“自我”的一想一念、一举一动。没能达到“超我”的预期,或屈服于“本我”的欲望,“自我”就会产生一系列诸如悔恨、罪恶、焦虑、虚弱、无能、压抑等不良情绪,就如同作为弗洛伊德研究对象的病人所表现出来的一样,也如同霍桑小说中人物Dimmesdale、Miriam、Donatello和Hester所表现出来的一样(这些自认为有罪的并且表现出悔恨的男男女女就是霍桑所要治疗的病人)。《“幻想”的魔法盒》中的老人受到“良心”的严厉谴责。“良心”压抑住“自我”本能的报复的冲动,并时刻提醒:有这种念头是邪恶的,把它付诸实施更是错误的。霍桑着迷于分析以不可避免地犯罪为特征的人性弱点,正等同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力图揭示的“本我”与“超我”一种共存却不可调和的关系。然而“本我”的诉求难道永远是和“超我”的戒律相对立吗?换言之,难道每个人都认为在他之外还有一个更高尚、更伟大的心灵值得他顶礼膜拜?对于芸芸众生、凡夫俗子而言,“超我”会对“自我”发挥作用和影响。然而有一类特殊的人,他们的意志力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能完全控制住感情的泛滥和欲望的魔鬼,他们就不会感受到上面列举的种种不良情绪。对于这类人而言,“自我”、“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与普通人有着质的不同,三者在他们身上化而为一。“超我”与“自我”同心共谋以满足“本我”的欲望,“超我”与“自我”通力合作以扫清“现实世界”的障碍。或者说对于这类超人而言,“超我”根本就不存在了,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自己的楷模,自己就是自己的“超我”。

参考文献:

[1]Freud,Sigmund.Collected Papers.Vol.4.New York:Basic Books,1959.

[2]Freud,Sigmund.“The Structures of the Mind.”Twentieth Century Western Critical Theories.Ed.Zhu Ga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98―106.

[3]Hawthorne,Nathaniel.The Complete Short Stories of Nathaniel Hawthorne.New York:Doubleday & Company,1959.

弗洛伊德名言范文第4篇

弗洛伊德1858年出生于弗赖堡的一个犹太籍的商人家庭中。他于1873年开始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76年开始在当时世界著名的生理学家布吕克教授领导的生理学研究所中研究神经细胞学。他是神经原学说的创始人之

在对精神病的临床治疗和病理研究中,弗洛伊德提出:在每个人的内部世界里都蕴藏着一些寻找出路的无意识的心理能量。他把这种能量叫做里比多(性力)。里比多给人的全部活动、本能和欲望提供力量,并且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弗洛伊德的理论就是以这种思想为出发点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后弗洛伊德又主观臆测地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在任何精神病的产生中,的障碍和冲突都占有主导地位;任何被压抑的欲望、冲动、思想和感情在本质上都是由产生的,并且其根源要追溯到儿童时期。正因为这样,弗洛伊德的理论又被称为泛性论。

概括地说,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分析的理论实质上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唯心主义的假设上:人的行为、活动不是决定于他的外部社会环境一一某些客观的生活和活动的物质因素,而是决定于他的某些主观的心理因素—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分析的理论,实质上就是把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中所获得的各种材料加以分析、研究和解释的理论。我们在评价心理分析的理论时,一方面要认识到它的唯心主义的本质,泛性论的荒诞,另一方面也不应当否认它作为医疗科学的一个分支的心理医疗的作用,同时也不能根本否认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东西的研究在心理学上的贡献。

后来,弗洛伊德的理论逐步发展,出版了《自我和本我》、《文明和它的不满》和《摩西与一神教》等多部著作。从研究的范围来说,他是愈来愈远离关于精神病和神经病的问题而转移到心理的一般生物学的社会历史过程和现象方面,并把自己的理论叫做应用心理分析。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他自命不凡地提出并力图解决一系列重大的带根本原则性的问题。例如社会组织、文学艺术和宗教的起源、战争的性质和原因等问题。他是从生物决定论的立场出发来解释这些社会现象的,发表过许多错误的言论。他认为,整个社会制度(国家、机关、家庭以及其他)、整个社会发展—平稳的进程和具有冲突(革命、暴动)—都是本能、欲望和在它们的基础上所发生的感情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整个人类的历史是由“爱罗斯”(代表生的本能和欲望)和“腾纳托”(代表死亡的本能和欲望)之间的斗争所决定的一种特殊的有节奏的戏剧。在艺术、科学和其他文学领域中,有的人之所以有贡献,是由于他们的被排除的先天本能(主要是性本能)所具有心理能量升华的结果,如此等等。显而易见,在这里,所有的社会现象的解释不仅是被心理学化了,而且也被生物学化了。

弗洛伊德名言范文第5篇

关键词:弗洛伊德;绘画;语言特色

弗洛伊德的绘画从多方面进行取材,他总习惯通过一些病态类的主题来表现人物、事物,所以作品风格大都较为粗率,具有一定的绘画性。弗洛伊德让自身处于一种孤闭的状态,与各种艺术潮流远离,从而更深层次地挖掘自身所想表现的事物。弗洛伊德所选择的素材大都以人物肖像为主,他从不以一些较为戏剧性的事物作为绘画对象,所以其绘画方向处于定型向,强调作品的绘画性。

一、弗洛伊德早期绘画概述

弗洛伊德坚持现代主义绘画,打破了以往的绘画观念以及绘画形式。在以往的绘画中,画家大都以呈现事物的美态为目的,但弗洛伊德却颠覆了这种绘画认知,弗洛伊德的肖像作品大都采用正面或半侧面的视角,一张张独具个性的睑庞占据着画面大部分空间,人物的神情或惊悸、或忧郁、或奇诡、或冷漠,仿佛沉浸在个体的意识世界之中,让读者能够近距离感受到事物本体,在模特身上找出与画家所想表现情感相符合的特质,这样能够提高绘画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让绘画内容更深入人心。从弗洛伊德的多种作品可看出,一些现实社会中的自然现象往往是现实主义画家提炼绘画元素、激发绘画情感的重要条件,是画家关键的创作动力。弗洛伊德通过对模特进行细致观察,将模特身上的特质与自身的情感表达进行有机融合,从而通过绘画作品更好表现出画家自身所想表现的事物、所想表达的情感。在实际生活中,弗洛伊德的作品大都是人物肖像或人体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往往各具特色,是人物个性化的体现。弗洛伊德的作品在展现人物本性的同时,也表现出自身的思想情感,通过强烈的现实来触动人们的心灵,达到自身的绘画目的。

二、弗洛伊德早期绘画语言特色分析

(一)观察的新式

对绘画来说,观察是绘画的基础,也是画家进行创造的重要条件。在观察的作用下,画家能够从深处发现事物、认知事物,这样能够更好提高绘画效果。在写实主义方面,弗洛伊德是当代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对现实主义以及印象派的写实传统进行了继承,注重对生命本质的关注以及内心深处的体现,他以实际的观察作为基础,摆脱外界各种绘画思想,完全依照自身的想法及情感进行创作。在不断的观察实践中,弗洛伊德逐渐舍弃掉一些非本质的事物,并对个人特质进行了有效提炼。与模特的照片相比,弗洛伊德的绘画则呈现出巨大的反差,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和视觉冲击力。弗洛伊德的作品大都具有一定的生动性,这离不开弗洛伊德自身的严密观察以及对事物的层层剖析,是长期实践才形成的成果。在长期的观察作用下,绘画主体既朴实无华,又具有另类的生动性,这样能够将各种细节部分进行有效体现,并体现出色彩的细微差异。这种效果的产生与画家长期的耐心观察有着紧密联系,所以画家总是能发现一些极其细微的事物。

从弗洛伊德多部作品中可看出,他极其擅长观察,一些细微的东西在他笔下都能被生动体现出来,包括饱餐后的腹部、青色的枝状血管、蜿蜒的静脉曲张、皮肤上的纹路、饱经沧桑的面部等内容,弗洛伊德能将这些细节内容完整体现出来,这为绘画的顺利进行准备了条件。模特的姿势大都平淡无奇,但是弗洛伊德在绘画中展现出了形体与肌肉肌理的粗糙、体态的丑陋、姿势的笨拙,这与一贯的美学标准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弗洛伊德的作品与当时的艺术潮流并不统一,而是具有一定的颠覆性,他始终坚持现实主义,强调还原人性本体。艺术与实际生活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如果过度美化,将难以体现出生命的本质,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只有认可人性本体,让人们能够真切感受到生命的本质,这样才能引导人们更加关爱生命。弗洛伊德的作品中包含多种画,可知他并不完全认同当时社会中一贯的美学思想,他通过一些病态的主题来展现人物最真实的一面,通过细致的观察赋予绘画内容一定的现实特质,从而提升作品的真实度和视觉冲击力,通过粗糙的颜料、细致入微的人体皮肤来让人们身临其境,从视觉深处感受人性本体。

(二)风格的迥异

风格的体现是长期实践的结果,是绘画作品的外在表现,是画家创作思想的内在表现,只有当画家具有自身的绘画风格时,其所创造的作品才能更好符合人们的审美观,达到一定的成熟状态。艺术风格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具有一定的客观发展规律。艺术风格涉及到多种内容,是画家绘画实践的重要目标,体现了画家的创作思想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

弗洛伊德的作品都是肖像画,由于肖像画的主体是各种类型的模特,所以蕴含着画家自身的创作理念以及绘画技能。受自身家庭的影响,弗洛伊德总是对各种事物都抱着一种怀疑、好奇的心理,而这种感知能力的发展则逐渐演变成弗洛伊德自身的绘画风格,成为其区别于其他画家的重要标志。弗洛伊德的早期作品大都与生活环境有着紧密联系,由于当时处于战争时期,人们长期处于战乱的阴影中,情绪较为低落。弗洛伊德的作品则体现出了现实社会的不安、恐惧,表现出了人们难以挥散的心理阴影。弗洛伊德的作品总是根植于社会现实,表现出人们的冷漠、孤僻、抑郁,并通过一定的细节描绘深入体现出人们的精神世界,例如《约翰名顿》、《拿玫瑰花的女孩》等作品,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造型的扭曲

造型指的是一些客观性形象成为绘画作品的形式,而造型的产生与画家自身的创作思想、价值观之前有着紧密联系。造型的产生存在着一定的思考环节,而思考的痕迹则是画家创作追求的体现,包含着画家长期观察、感悟的结果,是从画家内心衍生出的形象。造型的构建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充满着未知性,要求画家切勿对自然现象进行单纯地模仿,而是应提炼出自身的想法,进行有效创作。弗洛伊德早期的绘画造型大都较为夸张、强调细节的敏感度、入微性,通过各种冷色调来表现出人物的不安、惊恐。例如《女孩和白色的狗》、《穿白色睡衣的女孩》等作品,均有着夸张的造型,大都通过硬边处理法勾勒轮廓,用笔细腻、柔和,神情真实。

结束语

弗洛伊德常会摆脱世俗的眼光,用另类的方式去看待人性本身,所以在他笔下的事物大都颇具表现性,与人们习惯意义上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一件美好的事物在他的笔下便呈现出一副病态的形象,具有一定的绘画色彩。弗洛伊德擅长人物描绘,常从人性本身去勾勒人物,将最真实、最震撼的一面展现出来,虽然与社会潮流并非同向所趋,但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这也逐渐促使弗洛伊德成为英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参考文献:

[1]贾红晓.浅析卢西恩・弗洛伊德对刘小东绘画中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殷正洲.卢西恩・弗洛伊德绘画语言简论[J].学海,2014,(5):212-216.

[3]周琦.浅谈当实绘画的殉道者和圣徒――卢西恩・弗洛伊德[D].南京师范大学,2013.

相关期刊更多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共湖州市委宣传部

心理学探新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西省教育厅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信阳农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