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志向的诗句

志向的诗句

志向的诗句

志向的诗句范文第1篇

建安诗歌山水题材的兴起,标志着华夏山水诗的发轫,除曹操的山水诗作之外,建安诗人对山水景物的观照,更多地表现在游宴题材、女性题材等其他题材之中,山水题材以及意象方式的开启,一诗止干一时一事的写作 方法 ,标志着 中国 诗歌从原先的言志诗体制、赋比兴的表达方法向着山水诗及意象方式的转型。

 

【关键词】 曹操建安 山水 五言诗

中国的山水诗从何时开始?传统的解释,是认为中国的山水诗开始于谢灵运,同时,也承认曹操的《观沧海》是第一首完整意义上的山水诗。这就出现了一个难以圆通的 问题 。

一、山水诗之取代言志诗的历程

由于中国文化对于天地 自然 的重视,又由于比兴手法在华夏诗歌 艺术 历史 中具有开山的地位,诗人在天地自然中得到使主观情感客观化的途径,于是,《诗经》中多有“鸟兽草木之名”,然其中心,终在叙说诗歌的中心而非鸟兽草木;在屈原楚辞中,开始有具体的场景描写,如《涉江》中的“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然而风骚 时代 譬如文学生命的童年,虽然含纳了诗体生命的全部基因,却仅仅是作为 社会 人之人生历史的一个预演,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作为独立的“人”之本身。接下来,两汉诗人之所以不写山水,主要是由于:两汉诗人囿于汉大儒诗歌教化的正统观念,其诗歌写作多是一种 政治 类型化的表现,重心在儒家“类”的普泛化表现,因此,而罕有具体场景、具体事件的描写,也就罕有具体的情感。换言之,华夏诗歌在经历了天真烂漫、童言无忌的比兴时代之后,一时失去了前进的目标,也失去了前行的动力。所以曹操之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山水诗。

从东汉后期赵壹的《刺世疾邪诗》其一,到建安初期的孔融《临终诗》,甚至直到曹操的早期诗作《薤露行》,共同特点:1.都是言志诗,都是政治性的主题,仍然受着汉儒“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以及以诗歌作为政治教化载体的拘限;2.都将诗歌视为一种押韵记录的工具,因此,都用空泛的议论和叙说的方式来写诗,都还没有寻求到以山水景物等物体形象来表达内心感受的艺术手法。也就是说,曹操写作山水诗的诗史依据,仅仅有远古时代的风骚传统,他所直接面对的汉魏诗坛,是没有任何可资借鉴的荒漠,一切都需要曹操个人自身的探索,这也是曹操仅有的几首五言诗移步换形,与时俱进,即以写作时间为序,每首之间一首一个手法,首首之间的水准都极为不同的原因。

从建安三年《蒿里行》,出现“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样的细节描写,开始出现带有情感色彩的外物刻画,到建安十一年的第三首五言诗作《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这既是军旅战争题材,同时也是真正的山水景物的描写,《苦寒行》虽然不能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山水诗,但“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等,却可以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山水诗句,这就为曹操《观沧海》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正由于曹操有一系列的诗作,才实现了由言志向抒情的转型。一般认为《观沧海》为曹操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所作,正是由于有了前述的写作经验,曹操才体会到山水意象方式较之空洞言志的截然不同的审美效果,从而产生了这首以山水来言志抒情的名篇。

从《苦寒行》到《观沧海》,曹操诗歌发生了某种飞跃,试比较两诗之异同:

1.两诗的起首,前者为“北上太行山”,后者为“东临竭石”,都是起首就将诗人置身于一个具体的场景之中,为王夫之所说的“一诗而写一时一事”奠定了基础。两诗随后的文字,想不说具体场景都难,因为,诗人起首就将诗人与读者的目光凝聚于某个特定的场景之中,这种写法,已经类似后来诗歌美学所说的意境、意象。所以,曹操山水诗写作的尝试,其意义不唯在题材方面,而兼及意象的写作方式。试比较赵壹《刺世疾邪诗》起首的“河清不可俟”,孔融的《临终诗》的开头“言多令事败”,曹操本人早期《薤露行》开头的言志议论“惟汉二十世”,都可以说是以四言诗的方式写作五言诗;而曹操后期的诗作,不仅这首《观沧海》的“东临碣石”,《短歌行》的起首“对酒当歌”,也是同样将作者置身于一个具体的场景之中,以后即便是多有议论,也是这“对酒当歌”中具体的、鲜活的、生动的对酒中的曹操所发出的感慨,因此,也就拥有了具象感。

2.在具体写作方式上,前者多有“艰哉何巍巍”“树木何萧瑟”之类主观的描述性语句,而后者除了结尾处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的卒章显志之外,其余均为对“以观沧海”的客观性摹写,在摹写大海的同时,显示曹操自我之胸襟怀抱。曹操开拓的建安风骨并非不言志,而是要将抽象之志,附丽在浓郁的情感上,而情感又附丽在具体的场景事件的形体之中。如明人钟惺所评:“直写其胸中眼中,一段笼盖吞吐气象。”也就是说,曹操通过“胸中眼中”的大海景物,完美地展示了他的“笼盖吞吐”的政治胸怀。其中又包蕴着某种悲凉的人生体验,如王夫之评《碣石篇》:“不言所悲,而充塞八极无非愁者。”一幅大海的画图,竟然包蕴了如此之多的内涵,这正是后来意象、意境 理论 之滥觞。而其中的大海描写,又通过山木草风的细节铺垫,使之更为细腻,如张玉毂《古诗赏析》卷八所评:“铺写沧海正面,插入山木草风,便不枯寂。……写沧海,正自写也。”曹操的观沧海诗句,并没有直接的比兴指向,而是具有某种朦胧的暗示,没有明确的、清晰的、功利性的指向,反而拥有了多层次的暗喻色彩:巨大的海涛将一轮夕阳吞没,又将一轮明月推向天空的舞台;灿烂的银河星汉,围绕着夜空的新主人,在海波的起伏里时隐时没。场面如此阔大恢弘,气势如此超卓不群,有并吞八荒之心,囊括四海之意。这里的“日月之行”和“笼盖吞吐”气象,让人联想汉魏之际的时代风云,曹操易代革命的雄心和开创建安曹魏一代新思想潮流的伟岸。

3.由两汉言志诗到曹操《苦寒行》代表的山水诗句,再到《观沧海》的独立意义的山水诗,是中国诗歌在汉魏之际山水题材方面的演进轨迹,但曹操写在早些时候的《苦寒行》却是五言诗,写得晚些的反而为四言诗,这似乎是某种意义上的倒退,其实,渐进式的、交错渐进式的嬗变,正是中国诗歌演进的最为正常的状态,也是最为基本的 规律 。题材方面飞跃了(由言志而产生写作山水景物题材的诗句),而在诗体形式方面则退回到四言诗的外形,使用曹操最为娴熟的、得心应手的诗体形式,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进一步说,曹操是以五言诗的写作方法,来写作四言诗,是以五言诗的内形式来改造四言诗的外形式。

中国诗歌 发展 到曹操,实在是一大转关,两汉言志诗的空泛、无味、冗长、沉闷,被新兴的五言抒情诗所取代,诗人开始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整个世界和宇宙,于是,一山一水,一场一景,一人一事,都有了新的审美意义。同时,四言、五言也被打并为一体,曹操开始时是以四言诗的方式来写作五言诗,后来,到写作《观沧海》《短歌行》的时候,则是以五言诗的体制写作四言诗,于是,魏晋时代的四言诗,也有了新的面貌。

二、曹操之后建安五言诗中的山水

曹操的第一首山水诗,既不是偶然得之的特例,也不是随后就消亡的现象,而是既有着渐次形成的历程,又有着开一代诗风的诗史地位。换言之, 中国 山水诗始于建安曹操,经历曹丕兄弟和建安七子的承传,建安山水诗题材,成为中国山水诗演进史中的第一个环节,随之相伴而行的意象表达方式,也成为我国诗歌山水意象的第一个阶段。

曹操之后,首先是二曹六子继承了曹操的山水诗精神,以外物之形体来寄托或者渲染诗人的悲喜之情。如王粲的“北临清障水,西看柏杨山。回翔游广囿,逍遥波水间”、“幽兰吐芳烈,芙蓉发红晖”、(《杂诗》四首)“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杂诗》)等,都体现了情景之间的交融;陈琳的《宴会诗》、《游览诗》二首其一、刘桢《公宴诗》、曹植《公宴诗》、曹丕的《芙蓉池作诗》、徐干的《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曹丕《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闺情》等,则是将景物描写附丽在女性题材之中。

不难看出,这些诗作虽然不是单纯的山水诗,而附丽在游宴和女性题材之下,但当我们将这些山水诗句摘录下来的时候,已经能清晰地看到山水景物在建安五言诗作中不容忽视的地位;同时,建安诗歌对于意象方式的开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标志了中国诗歌从原先的言志诗体制、赋比兴的表达 方法 ,向着具有古典意义的山水诗及意象方式的转型,标志了由以儒家 政治 为人生价值中心向以山水 自然 的审美人生的转型。

刘勰认为:“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对此,有学者提出异议,如新加坡学者王力坚先生认为:“刘勰的论断显然与事实不符。事实是:玄风炽烈之时,山水已滋;而山水大盛之际,玄风犹存。”将“山水已滋”的时间上提到“玄风炽烈之时”的东晋。而笔者认为,山水诗发轫于曹操的建安 时代 ,从曹操首创山水诗的写作之后,到谢灵运的山水诗出现之前,可以视为中国山水诗的发轫期,其中又包含不同的具体阶段:曹操之后的建安时期,由于正在经历由两汉言志诗向建安五言抒情诗的变革运动,故抒发慷慨悲越的情感为此时期的主旋律,其总体特点是山水景物与情感结合,具有情景交融的审美趋向,而情感不是一个抽象物,需要寄托在具体的写作题材上。曹操之后的山水观照,主要附丽于游宴、女性、送别、游仙等题材;正始之后的山水,或附丽于哲思,或使山水成为绮靡流韵的载体,或使山水成为玄言的象征物,这一过程流变如同罗宗强先生所说:“建安以情,正始以哲思,西晋文学思想 发展 的走向则在结藻清英,流韵绮靡。”也就是说,从曹操的山水诗,到谢灵运的山水诗,经历了建安的情景山水,正始的哲思山水,太康时代的华美山水,东晋时代的玄言山水,最后,才推出了谢灵运的山水诗。

三、五言诗山水题材的本体意义

山水诗以及诗中景物的描写,对五言诗体制形成的最为重要的 影响 ,就是使诗歌写作,限定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达到具体、生动、形象、精练的审美效果。

首先是具体和生动。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一诗止于一时一事,自《十九首》至陶、谢皆然。”(十九首实际上是建安之后的作品,故王夫之此论,应该是“自曹操至陶谢皆然”)这无疑是深刻而具有宏观意义上的概括。两汉诗歌,大体上没有“一诗止于一时一事”之作,这是因为“诗言志”的观念 问题 ,既然当时对诗歌的本质认识是抒发或者记录政治志向的,自然就多是议论的、叙说的、概括的,从曹操的诗作开始,才逐渐出现“一诗止于一时一事的作品”,到了建安十六年的游宴诗之后,才开始大量出现这种形式的五言诗作。曹操的乐府诗也好,建安十六年之后的游宴诗也好,都与 音乐 和演唱有关,与娱乐有关,这就使诗歌的目的得以脱离开政治教化,开始与审美的愉悦发生关联,而“一诗止于一时一事”写作方式的兴起,主题缩小,使诗歌得以走向更为细腻,更为生动的境界。譬如《今日良宴会》,就写今日眼前的场景和欢乐。题材小了,反而腾出了抒情的空间,同时,也为精练的诗意表达奠定了基础。除去十九首、苏李诗这些不明时代的诗作之外,两汉诗作可有“今日良宴会”“涉江采芙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这样的诗句否?

其次,是促使五言诗日益走向精练。建安时期从七子、曹丕到曹植的诗歌,有一个日趋精美、日益凝练的过程。总体来看,四言诗较五言诗为长:如以王粲为例:写在建安十四年之前的四言诗和杂言诗:《赠蔡子笃》42句,《赠士孙文始》58句,《赠文书良》46句,《思亲为潘文则作》56句。平均接近50句;而五言诗就相对短小,如《杂诗》16句,《杂诗四首》分别为8句、10句、8句、8句,《咏史诗》20句,《公宴诗》24句,《七哀诗三首》分别是20、18、16句。《从军诗五首》较长,分别是32、26、18、20、24句。平均不足20句,比之四言诗,精练了许多。四言诗之所以长,是由于其言志的性质和诗歌观念尚未完全从散文中分离出来。建安元年(196)王粲20岁写的《赠士孙文始》与散文的主要区别还主要是一押韵,二整齐而已,议论、叙说,无所忌讳,有多少思想表达,就写出多少语句。

就五言诗内部而言,七子之诗,尚多有具体场景记录的诗作,如应场的《侍五官中郎建章台集诗》,全诗28句,140字,而十九首和曹植五言诗多为十几句之作,如十九首前六首依次是:16句,10句,16句,14句,16句,8句,六首共计80句,平均每首13句强;曹植乐府诗较长,其余则与十九首相似,特别是其优秀的篇章,兹以余冠英先生编选的《汉魏六朝诗选》中的曹植五言诗前九首(因为有一题而多首)为例:《七哀》诗16句,《送应氏》其一16句,其二16句,《杂诗》其一12句,其二12句,其三14句,其四8句,其五12句,其六12句,九首诗共计118句,平均每首也是13句强,与十九首大体相似。十九首和曹植诗多为十几句的诗作,篇幅的缩短,正是这种精练化的结果。

当然,上述的这种转型历程,只是一个大体的走势,一个宏观的鸟瞰,需要忽略其中的许多的反复和细节。譬如王粲的诗歌,由四言而五言,无疑是明显的由长而短,但具体到他自己的五言诗写作历程,却未必是一直这样的走向,写于建安十六年左右的《杂诗》等较短,而写于数年后的《从军行》反而长,还有譬如前文所举的应场等也有短的五言诗,而曹植也有长些的五言诗作。这些,都不能一概而论,还要看具体题材的需要、表达 内容 的多少等等,但由两汉到建安时代,由叙事而抒情,由言志而抒情,由议论叙说而走向写景写象,由受汉赋影响的铺排而渐次走向抒情诗的精练,这一总体走向是大体不差的。篇幅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描写方式,七子的诗句更为具体一些,更为个人化一些,譬如前文所引的“言我塞门来,将就衡阳栖。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就是个人化的语句,而“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则是个人化的议论,这些,在十九首中都渐次得到淘汰。

这种叙说的繁简之变化,源于对诗歌总体性质认识的深化,也和民间乐府诗的叙事诗体向文人诗的抒情诗体的转型有关。民间乐府诗开始多有杂言体,如《上邪》和《有所思》,逐渐有五言体,尤其是汉魏乐府的五言体叙事诗。其中为众人所熟悉者,譬如《上山采蘼芜》《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皆为其中之翘楚。叙事诗中的情节、故事、人物形象、对话等,较之诗三百的叙事,更为成熟圆润,五言诗的体制实际上是在这种叙事诗中得到反复的练习,从而走向成熟。到文人五言诗出现的时期,仍然具有某种记录“言志”的成分,真正确立抒情五言诗体制的是曹氏兄弟和七子,特别是到了曹植的手中,才实现了完全的转型。因此,王瑶先生也说:“曹子建的成就,在于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给五言诗奠定基础的文人。五言本出于乐府,但经过了他的手,诗和乐府的界限几乎没有了。……中国诗底发展的主流,是由‘言志’到‘缘情’,而建安恰恰是从‘言志’到‘缘情’底 历史 的转变。乐府源出民间,其初当然以叙事为主,由叙事到抒情,是从内容方面说明了由乐府到诗的进展。建安文学的特点是在这里,曹子建的成就也在这里。”所以,应该说,五言诗发展到曹植的时代,才实现了在精练方面和表达方式方面的与十九首的接轨。

山水景物的描写,使诗人发现,可以使用较少的外物,达到表达丰富的情感的审美效果,从而使诗歌日益走向了精练的路途,到唐代近体诗形成,更是将这种精练的审美要求的格律化、定型化、程式化的表现。

其三,建安山水诗的出现,显示了诗人对于诗歌由记录功能向抒情功能的转型,建安时期五言诗体实现了由“言志”到“抒情”的转换。

志向的诗句范文第2篇

一.诗人直接对牛进行描写,抒发诗人对牛的思想感情。

宋朝诗人梅尧臣的《耕牛》:“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菽。秋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这首诗描写一头耕牛被沉重的劳动弄伤了脖子,它没有时间照看自己瘦弱的牛犊。早上出去耕作,很晚才归来,用尽了精力,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诗人对耕牛的困苦劳顿进行现实主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耕牛的深深同情。

唐代诗人陆龟蒙的《放牛》: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邻肩抵尾乍依隈,横去斜奔忽分散。荒陂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鸟立。日暮相将带雨归,田家烟火微茫湿。这首诗前两句交代放牛的时间、地点,三四句写群牛聚而分散,五六句写牛走进山岭水沟中,有孤鸟立在牛背上,七八句写众牛日暮带雨归的情景。这首诗将牛的形象和生活情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二.通过对牛进行描写,托物言志,借牛喻人,寄托诗人对其它事物的思想感情。

唐朝诗人张籍的《牧童词》写道:“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诗的大意是,村子的四周禾黍很稠密,怕牛吃了庄稼,只好把它远远地放入陂中。那些讨厌的鸟儿,老是到牛背上啄虮虱,让牧童不能在垄头上玩耍。牛好斗架,特别那头小白牛更淘气,它不时地向芦苇中鸣叫,寻找角斗的对象。堤那边有人卷芦叶在吹口哨,这边的牧童也卷着叶子吹起来应和他。有时还要抖动手里的长鞭,并且向牛说出警告的话:“你们可不要用角碰架啊,小心官家截掉你们的牛角。”全诗是一幅牧牛图。前八句描绘了牧场的环境,牧童的心理和牛的顽皮。最后两句才卒章显志,揭露官家对人民的迫害。

唐代诗人刘叉的《代牛言》:“渴饮颖川水,饥喘吴门月。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歇。”牛渴时喝着浑浊的水,饥饿时就像吴地的水牛那样,对着月亮喘气,如果能够播种黄金,收获金子,主人终究不会让我们休息。诗的最后两句揭露统治者贪得无厌,诗中的牛分明是封建社会劳动人民被压迫的写照。

唐朝诗人李家明的《咏卧牛》:“曾遭宁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闲向斜阳嚼枯草,近来问喘为无人。”前两句运用典故,意在说明牛立下的功勋,末两句是说秋闲的时候,牛卧在斜阳中咀嚼干枯的草,没有人问它的死活。诗人借此表达人们有时付出了血汗,却没有得到回报的不平之气。

宋朝诗人孔平仲的《禾熟》:“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诗的意思是,在西风吹拂下,百里农田,稻谷黍稷结满累累果实,秋风吹来,香气袭人。淙淙流泉落于溪潭上,谷子登上打谷场上。老牛了结了耕作的役债,在夕阳下卧在坡头啮草。诗歌通过对老牛的描写,借牛喻人,抒发长期蕴积于心的苦闷之情。诗人仕宦坎坷,官场生活劳苦,他希望自己也能尽早了却役债、像老牛那样释去重负、给长期疲惫的心灵松绑。

李纲的《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诗的意思是,病牛耕耘千亩田地,用尽自身的筋力,极为疲惫,换来了无数金黄的果实。虽然它力气耗尽,可没有谁来怜惜它艰苦的劳动。但是,只要众生都能吃饱肚子,即使自己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诗人托物言志,借咏牛寄寓情志。表现诗人不辞羸病、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联想到诗人虽然劳苦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不忘社稷的高大形象。

王安石的《牛》:“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诗的意思是,牛早上在布满露水的草地上耕耘;晚上,月亮升起来了,还要劳作。自己没有得到丝毫的好处,却给别人换来千万箱的劳动果实。诗歌看起来是写牛,其实是托物言志,表达诗人为了人们的利益,任劳任怨,决不索取的精神。

志向的诗句范文第3篇

感知层次:

1.了解作者、作品,为“知人论世”作准备;

2.了解诗歌内容,朗读并背诵全诗。

感受层次:

1.细心品味诗中的意象,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创设;

2.反复朗读,感受诗歌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

感悟层次:

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品味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歌抒发的悲哀寂寞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悲悽”的深意。

【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和多媒体;

2.学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3.教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过陶渊明的作品,请大家想想有哪些?

(《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

从这些作品中,你觉得陶渊明是位有着什么样理想的人?

提问同学完成下列句子:

陶渊明是一位 的人。(理想)

(学生回答可能有“淡泊名利”“向往田园”等和“归隐”有关的词)

导出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陶诗,看看“复得返自然”的陶渊明是不是整天沉浸在“乐夫天命”之中。

投示课文题目《杂诗十二首(其二)》。

二、感知层次

1.作者作品

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课下注释⑦)陶渊明共有《杂诗》十二首,系组诗,约作于义熙十年(414),大都慨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此为第二首,写长夜难眠,抒发了时光流逝、有志难酬的悲哀和世无知音的寂寞。

2.诵读背诵

(1)全班齐背诵全诗;

(2)指名同学背诵;

(3)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注意情感和句式;

(4)指名同学朗读,注重诵读效果。

三、感受层次

(一)意象与意境

1.齐读前四句,概述诗歌中的意象及意味。

明确:时间在交替,日没月出。“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这是一个生命无法与之相比的无穷大的宇宙,也是一个像生命一样美丽而缥缈的虚空,突出环境的空旷、清冷。

2.齐读五至八句,概述诗歌中的意象及意境。

明确:“风来”、“夜中’两句中两个触觉意象把生命与巨大的空间分离,限定在一个点上——房户、枕席;“气变”与“不眠”两句中“易”和“永”在无限的时间运行过程与静止的这一“夕”之间拉开了距离,前者迁化不已,此时已非彼时,后者却因主观情感的悲凄、焦躁而凝定不动,从而凸现了此“夕”对生命的体验与感受。

3.诗歌的七、八两句在诗中起何作用?

讨论明确:总括前六句描绘的景象,以“悟”和“知”引入到下面的抒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情感与手法

1.诗歌的后六句抒发了作者何种感情?

讨论明确:生命是孤独的。不仅“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连生命须臾不可脱离的时间也无情地抛弃了它,自顾自地奔向前方,把人播种在时间田野上的愿望连根拔走。“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人生的好戏还未正式开场,时间的舞台已匆匆撤走了,增加生命密度与质量的愿望也将落空,焉能不“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呢!

2.提问:找出直接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

“悲凄”。

3.提问:诗人为什么“悲凄”?(用诗中的语言回答)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时光飞逝离人而去,空有壮志难得伸展。(结合诗人生活背景讨论)

4.提问:诗人是如何表现“悲凄”的?(从意象组合、意境创造角度回答)

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接下来的两句写出了孤独文人常有的一种景象:对影独酌,倍显诗人之孤独。

5.“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冷”字用的妙,试分析。

表面上是写枕席冷,实际上是写人的心冷。这里运用了移情的修辞手法。

6.思想情感

这首诗写诗人终夜不眠时的情怀,抒发了事业无成的感慨;用环境的清冷衬托出自己心情的孤独,又以时光的流逝引出有志未骋的悲戚;是陶渊明咏怀诗中的代表作。

7.艺术构思

讨论明确:陶渊明的诗善于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

四、感悟层次

1.自主朗读探究诗歌的主旨。

历来人们对陶渊明诗歌中的悲情很少提及和关注;其实陶诗在平淡冲和的整体风格下,有着太多的有关悲情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四类:1.生死之悲;2.士不遇之悲;3.羁旅、离别之悲;4.孤苦之悲。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陶诗中对悲情采取的委运任化的态度与洒脱的情怀深深地吸引了历代的读者,反而使他们忽略了悲情的存在。

讨论明确: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接下来的两句陶渊明道出了“不眠”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可以陪自己说话喝酒的知己,从而感叹岁月如梭匆匆而过,空留一个没有实现大志的自己。诗的结尾把悲伤推向了极致,想到自己坎坷的命途就只能暗自悲凄,到天亮的时候都不能平静下来。全诗充满对人生的叹息。这是陶渊明众多表现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诗作中的一首。

2结合对陶渊明诗文的学习,你认为归隐后的他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

引导认识:一个人也许可以逃避喧嚣的世界,却无法逃避自己的内心。

五、课堂小结

陶渊明先生早已随历史的大幕缓缓落去,千年的文化史中又有多少文人“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在对他们报以深深同情的时候,我们要好好珍惜今天“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时代,认真学习,积极进取;怀大志,成大事。

六、作业布置

1.课外讨论如何看待陶渊明的人生选择?

2.预习《越中览古》 。

【板书设计】

杂诗十二首(其二)

志向的诗句范文第4篇

【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蝉》这首诗的意思,并能够熟读成诵。

2. 通过想象感悟托物言志手法的作用,并体会作者高洁的志向。

3. 感受积累所带来的成就感,激发学生日积月累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通过托物言志所表达出的高洁志向。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两首托物言志的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有这样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你们听过吗?谁知道它的大概意思和大家分享一下。

小结:对,这句话其实简单概括就是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积累,最终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现在就请大家把这句话连读两遍,积累到你的知识宝库中,让它带我们正式踏上今天日积月累的旅程。

二、古诗赏析

(一)初识作者

1.学生自由汇报预习成果。

2.教师小结补充。请大家关注一下唐太宗的评价。你从评价中读出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用平时积累的成语来形容一下诗人。

(二)理解诗意

1.初读解疑。出示学习要求:读一读,在你不懂的、不确定的地方画上“?”然后我们进行交流。

緌:读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这里,“垂緌”就代表蝉。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桐:梧桐树稀疏的枝杈。

藉:凭借。

2. 正音后再读古诗。

3. 默读思考: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学习单)

我看到了:垂緌 清露 疏桐

我听到了:流响 声远

我懂得了:蝉品性高洁,令人佩服。

4. 学生汇报:

预设:我看到了一只蝉,它停留在高高的枝头上,正在津津有味地喝着露水。

预设:我看到了稀稀疏疏的梧桐树。

预设:我看到了晶莹剔透的露水。

教师相机点拨。

5.除了我们能看到的这些代表着高贵的意象的叠加,我们还能听到什么?

预设:我听到了蝉连绵不绝的叫声。

(连绵不绝、响亮)

6.联系上下文,你懂得了什么呢?

生:我明白了蝉因为住的高,所以声音传的远,而并不是因为秋风的原因。

你是从哪一句想到的?()

7. 学习托物言志的描法。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一句就是本诗中心所在。而其中这个“高”字,更是用意深远:

这里的“高”既指(),又暗指其()。

那你们觉得,这首诗只写的是蝉吗?

作者通过蝉,想表达自己的志向,那就是要做个品行高洁、志趣高雅的人。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板书)

8.指导学生读出作者的远大志向并背诵。

9.汇报平时积累的背诵古诗词的方法。

三、课后延伸

竹石 石灰吟

咬定青山不放松, 千锤万凿出深山,

立根原在破岩中。 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磨万击还坚劲, 粉骨碎身浑不怕,

任尔东西南北风。 要留清白在人间。

1.学生初读。

2.体会作者所寄托的志向。

3.再次朗读感悟。

四、总结升华

同学们,刚才的展示非常精彩,老师由衷地替你们高兴。我相信,只要坚持积累,跬步会成千里,小流会成江海,让我们在这句话中结束今天的课程。

志向的诗句范文第5篇

下面我们以表中试题为例,具体谈一下如何通过“问”来解答古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2012年高考天津卷)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2) 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3) 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一问题材――

1. 这首诗是什么题材?

2. 这种题材一般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3. 这种题材常使用哪些手法?

以题材为抓手,先对诗歌的题材进行大致的归类,然后再采用“由类及篇”方法,来推断这首诗的形象、手法、思想内容等方面的特色。通过明确诗歌的类型,从而宏观把握诗歌思想内容。古诗词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怀古咏史诗、送别诗等。不同的题材,有不同的主旋律。由题干的表述、标题、内容、注释等信息,就可以大致判断诗歌的题材,进而推想诗歌大致的内容和感情,甚至可以大致推测本题材常用的表现手法。

根据以上三小问,从标题中的“野菊”二字和由“随流俗”、“减妙香”、“相逢”、“冷笑”等极富有情味的关键词,可以判断出本诗的题材为咏物言志诗。古人很喜欢咏物,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整体上是托物言志,局部修辞可能是拟人、比喻和象征等。至此,题干中的第二、三问,即可迎刃而解。利用此法也能顺利解答其他几首咏物言志诗,如2012年高考四川卷《子规》、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落叶》等。这种“由类及篇”方法也适用于其他题材。

二问形象――

1. 诗中形象是人、景还是物?

2. 有哪些关键词句来具体刻画?

3. 形象有什么特点?

优秀的诗篇都是通过形象来传递诗人的情思或发现的。形象是作者的意蕴与情感的载体。抓住了“形象”,也就领略了诗歌的精髓。诗歌中的形象可大致分为人、物、景。叙事诗中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特点来分析;写景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营造的意境特点来分析;咏物诗中借助外物表明心志的特点来分析。

如上例第一问: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细读本诗即可发现:在这首咏物言志的诗中,刻画了“野菊”这一形象。首联中“未当糗粮”、“况随流俗”,反映其不同流俗的志趣”;颔联中“有幽色”、54

“肯为无人减妙香”是说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品质;颈联写诗人与野菊相遇,为之折服;尾联通过“冷笑东篱族”的细节,表达了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概括野菊的形象特点是:①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②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三问技巧――

1. 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 采用了何种抒情手法?

3. 在每一句(联)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诗歌的表达技巧本来是和诗歌语言密切相关的问题,比如修辞,它就是美化语言的技巧。《考试说明》把它和语言并列。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高考命题情况看,一切用以提高诗歌表达效果的方法都在考查之列。高考试题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词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古诗中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修辞手法、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构思立意四大部分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对一首诗而言谈表现手法;对某一字(句、联)而言主要是指修辞。简言之,整体谈手法,局部谈修辞,抒情方法单独设题。

上面例题的第二问“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就是对表达技巧进行间接考查。本题考查多角度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灵动的思维空间。准确地解答这类题目,首选作答角度,就是描法、修辞运用乃至语言风格等。根据诗歌的题材和形象,我们知道这首诗整体而言是采用了咏物言志的手法,根据咏物言志诗题材的特点推断,可能会采用拟人、比喻、象征等修辞。在对颈联进行“咬文嚼字”后,我们就可从手法、修辞、炼字等角度来赏析。在本题中,手法为色彩的衬托或渲染,修辞为对偶、借代,炼字为“逢”、“忙”两字。

2012年考题中对技巧考点进行考查的还有:浙江卷第22题“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广东卷第10题第一问“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上海卷第16题“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等11处。

四问如何答题――

1. 设题的考点什么?

2. 本题的分值是多少?

3. 这种题型一般的答题模式是什么?

设题的考点决定解题的方向。盘点历年真题,我们就会发现高频考点为:思想感情、表现手法、形象、语言。往往会设置两个以上的主问题,对以上考点进行显性或隐性的考查。如2012年江苏卷第9题第三问“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就是典型的隐性设问,本质上是对思想感情和手法两个考点的综合考查。如果不能对考点准确定位,就不可能有完整回答。2012年这样的隐性问题还有:辽宁卷第9题“‘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福建卷第6题第一问“‘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等多处。

分值也会暗示答案的容量。一般情况下,1个词语对应着1分题,一句话对应着2~3分题,一段话对应着4分及4分以上题。2分以上的题目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还要回答“怎么样”。适当拓展答题空间很重要,避免“会做”却没有“做”的遗憾。尤其是手法与感情,往往“如影随形”,缺一不可。

采用答题模式,连缀术语来答题是取得高分的关键。人物形象类模式为:感情+性格+身份。景物类模式为:通过××景物,营造一幅××画面,表达××感情。手法类模式为:采用××手法+具体使用+达到的效果。

相关期刊更多

城乡致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城乡致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