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盘古开天地课件

盘古开天地课件

盘古开天地课件

盘古开天地课件范文第1篇

近期,我的愿望得到了满足。首先,我参与课题组的活动,关注了一系列沙盘作品的制作,跟随着课题组的成员做来访者的陪伴者,和制作者一同同呼吸共命运。但这还不够,我总有一种跃跃欲试的。终于,在一个下午,我和我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齐古伯在课题组组长的引导下,制作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沙盘。我是一位39岁的教师,儿子是一位小学五年级11岁的学生,但俩人制作沙盘的过程和结果却大有差异。

首先,来说说我制作沙盘的整个详细过程及想法感受。在制作之前,我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没有明确的主题,内心甚至有些不安,毕竟沙盘制作对我来说是第一次。不知如何去制作,如何下手,如何摆放。我是和我的一名女同事前后进行沙盘游戏。她进行得很慢,很仔细。在此期间,我突然有了灵感,很迅速地开始了一系列的摆放。直到最后我才领悟到,我摆放的是我对世间万物的一种看法,一种认识,也是我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体现。

首先,我在沙盘的左上角和右上角蓝色的地方摆放了两双眼睛。然后,在沙盘的左下角和右下角也摆放了两双眼睛,位置相当于天空的四角,东南西北四方。游戏结束后有同事追问我,为什么摆放那么奇怪的眼睛?我回答道:这叫“苍天之眼”,世间万物万事都逃脱不了苍天之眼的辨析。我在沙盘的左上方摆放了帐篷和印第安人,实际上我本想摆放蒙古包,可惜没有这个物件,只好用帐篷代替了。为什么摆放蒙古包?我认为:因为我是蒙古人,但从小接受了汉校教育。但骨子里还是隐藏着草原游牧民族的情节所在吧,并且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摆放也是我自由情怀的一种表现。在这之后,我又摆放了八个手里拿着武器的土著人,这也许体现的就是现实社会。每个人的心里都存在着一种理想生活,同时也存在着一种现实生活。在我制作的这个沙盘中,头两步摆放就体现出来了。很快,我又在沙盘中间挖掘出一片清澈见底的蓝色湖水,在湖的对岸,我摆放了士兵、望塔和现代化的武器设备。理想生活、现实生活、过去、现在、将来同时表现了出来。它们相互之间感觉有点剑拔弩张,互不相容。但此时,我总觉得还缺点什么,便开始在沙盘中摆放小城镇,其中有学校、医院、酒店、餐厅、商店,这也许是为了理想生活、现实生活、过去、现在、将来它们相互之间有充分的交流和沟通。我还特意在沙盘的右上角摆放了一口井,我当时在想,这么大的一个城镇不能没有水源吧。后来,我在心里告诉自己,那一口井实际上是最主要的。它也许是我潜意识中的内心世界及想法,也代表了我作为一名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做人原则,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为了更好地使整个沙盘符合逻辑,符合规律,我在湖边摆放了树木和宝石,宝石是印第安人和士兵抢夺的目标。此时,课题组指导教师让我给这一制作的沙盘定个主题,我脱口而出,叫“苍天之眼”。

我制作的这一沙盘也许显得有点苍凉,但我对这一沙盘制作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我很用心。后来也常常想起,每次想起来感受都不同。其乐无穷,其乐融融。它是我们认识自我的一个窗口。在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很了解自己,实际上很多人过多的研究他人胜过研究自己、关心自己内心的渴望与追求,而更加忽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沙盘制作,它就像一处幻境,折射出自己很多不为人知的一面。

盘古开天地课件范文第2篇

有次,我做晚餐时突发奇想,把蝴蝶面油炸着吃。炸完蝴蝶面,冰箱里正好有一包紫薯饼,我就一起炸了。五颜六色的蝴蝶面和紫薯饼被捞出来后,我把他们放在盘子里,煞是好看:金黄的蝴蝶面搭配紫色的饼子,让我突然想起唐代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顿时,我灵感迸发,何不照着古诗的意境摆盘呢?于是,我把几棵小白菜在开水里稍焯,放在盘子下面做成枝叶,紫色的薯饼分开摆在枝叶间,金黄的蝴蝶面像蝴蝶一样在上面翩翩飞舞。女儿看到这盘菜后,兴高采烈地拍手大叫:“妈妈,好漂亮!”看到一向挑食的女儿吃得津津有味,我决心好好研制这种“古诗晚餐”,用各种食材拼绘出诗句的意境,让她每天在吃好的同时,感受到一份诗情画意。

可真正要制作“古诗晚餐”,是一件蛮费脑筋的事。我找出她上幼儿园的书,挑选有灵感的古诗词,再准备食材和工具,包括各色果干和水果。为了让造型看起来更有意境,我买回一些长方形、圆形的漂亮大瓷盘,因为小盘子摆不开,量太少孩子也吃不饱。

我看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我想这个应该很简单。

为了不让女儿失望,她还没放学,我便在家里开工了:先把新买的长方形瓷盘横着摆放,韭菜清炒,放在盘中靠下方,一根一根摆出小草的样子;一枚白水煮蛋切开,放在右上角,周围摆上胡萝卜条,冉冉升起的太阳仿佛跃然盘中。女儿放学回来看到餐桌上的“离离原上草”,高兴得嚷着要我先给她拍照。她拍完照片,我催她趁热吃了,她嘟着小嘴说:“我舍不得吃。”我笑着对她说:“吃吧,以后妈妈每天给你做。不过我要先教你把这首诗背熟。”“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女儿很快背得滚瓜烂熟,最后,她不仅吃了鸡蛋和韭菜,还添了一碗米饭,仍意犹未尽。

得到了女儿的认可,我信心倍增。我鼓励女儿和我一起发挥想象力,把黄瓜切细长条,当做梅花枝干,圣女果切片拼成梅花形状,紫葡萄干用来点缀梅花做成花蕾。瞬间,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诗意栩栩如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我们还把一块甜薄脆饼干做向日葵盘,紫色葡萄干做葵花子,黄瓜做枝干,鸡蛋做太阳,组成南宋诗人刘克庄在《向日葵》中描绘的场景:“生长古墙阴,园荒草木深。可曾沾雨露,不改向阳心。”

当然,也有女儿不满意的时候。有一次,我用巧克力做成树干,面包片做成花朵,构成孟浩然的《春晓》所描绘的意境。女儿看了,皱着眉头嘀咕:“书上画的是粉红色的花,你这一点都不像!”

盘古开天地课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秀瑶族 黄泥鼓舞 发展现状 传承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169-0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形成了较稳定的思维、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其中瑶族是一个很有自己文化个性的民族。瑶族有多个支系,各分布在我国西南各省区,广西中部偏东大瑶山区内的金秀瑶族自治县是我国瑶族主要的聚居县之一。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古陈村一带居住着瑶族支系之一的坳瑶,坳瑶本地所用瑶语叫“勉语”,“勉语”属于汉藏语系中的苗瑶语支之一。古陈村一带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因而原生态的坳瑶黄泥鼓舞得以保留下来。

一、黄泥鼓演奏特点及黄泥鼓舞的由来

(一)黄泥鼓的制作及演奏。黄泥鼓分公鼓和母鼓,公鼓鼓身长170cm,中间细小、两端粗大,像两个喇叭倒接;母鼓鼓身长100cm,两端呈圆筒形。演奏时,打公鼓的鼓手将鼓挂到胸前,用左手抓住鼓腰,以右手掌心托鼓并拍打鼓底;打母鼓的鼓手将鼓横挂在腹部,左手拿竹板敲击左边的鼓面,右手徒手拍打右边的鼓面。母鼓的鼓手由德高望重之人担任,而他的徒弟则担任公鼓的鼓手,鼓手都是男性。演奏时,公鼓围绕着母鼓而舞。鼓手们一边击打着黄泥鼓一边跳着黄泥鼓舞。

黄泥鼓舞是为祭祖而跳的,用以祈求神灵保佑与人畜兴旺。每年到“盘王节”,就由师公选定地点,请来宾客,晚上祭祀活动开始时,先由四人抬一尊盘王木雕塑像走在前并放到供桌上,后面一帮坳瑶男女敲锣打鼓跟随着。供桌上还放着“土地公”、“雷神”、“雨神”、“白娘娘”等各路神灵的木壳面具。祭祀开始,锣、鼓、镲等齐鸣,母鼓率领四公鼓穿过“尘世”向“圣地”而来,环绕供桌几圈后,公鼓随着母鼓跳起了持重而古拙的长鼓舞。四公鼓同时不断往返穿插,表演各种令人目眩神迷的舞步动作。这时师公戴着面具、手摇摇铃加入其中,并边跳边唱,唱腔苍凉悲壮,怀古叹今。接着众人齐舞,将祭祀场面推向高潮。

(二)黄泥鼓舞的由来。黄泥鼓舞是当地坳瑶举行祭祀祖先盘王的一种重要仪式。在瑶族世代传颂的《过山榜》中记载:盘王是瑶族的祖先,曾救民族于危难。盘王与国王的三公主结婚后生育了六个儿子,后盘王带六个儿子上山打猎,在与一只大山羊搏斗时不幸落崖牺牲。公主守着盘王的尸体,叫儿子将一根泡桐树砍下锯成七段,制成一个母鼓和六个公鼓的鼓架,用剥下的那只山羊的皮做鼓面,母子边敲打山羊皮边跳着舞悼念盘王,用以发泄心中的悲痛。母鼓造好之后,正巧当晚下了一场大雨,雨水把屋顶的黄泥浆冲到鼓皮上,雨过天晴,鼓面上厚厚的黄泥被太阳晒得干裂剥落,工匠剥去鼓面干黄泥再一敲,鼓声洪亮震耳。从那以后,坳瑶人民在打鼓之前,就用涂抹稀黄泥的方法来绷紧“母鼓”的鼓皮。

在古书记载中,证实了瑶族黄泥鼓舞久已流传。如宋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记载:“瑶本盘匏之后……有乐器名‘长篌’,长三尺余,刳梓木为之,皮冒两端,涂泥而后击。”明代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记载:“衡人赛……以木为腰鼓……绕身而舞。”所说的都是指瑶族黄泥鼓舞。

二、黄泥鼓舞的文化意蕴

(一)自然崇拜。瑶族先民相信万物有灵,他们奉行多神崇拜,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自然崇拜的对象又包括天体神和动植物神:天体神有日、月、风、雨、雷、电等,动植物神有树、草、谷物、牛等。在坳瑶先民还不具备理解和解释自然现象能力,却又不能对生命及各种自然现象置之不理的情况下,跳黄泥鼓舞成为他们表达对盘王和众位自然神的崇敬和恐惧的最好形式。

(二)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是随着鬼魂崇拜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瑶族先民认定盘王为本民族的祖先,认为生命是依托灵魂才得以存在的,便将祖先的灵魂寄托在鼓上。黄泥鼓是作为纪念瑶族祖先“盘王”的乐器而存在。自古以后,当地瑶族每逢盘王节都会跳起黄泥鼓舞。

(三)母性崇拜。黄泥鼓舞是一种祭祀先祖的仪式,但从中我们可以挖掘出瑶族最原始的包括民族心理性格、民族习俗等文化内涵。黄泥鼓舞在演奏过程中,始终是以四公鼓围绕着一个母鼓而舞,或伴舞,或分舞,但母鼓始终处于中心位置,公鼓是作为辅助作用而存在。这种形式体现了母性崇拜的心理,体现了瑶族人民祈求团结、繁衍兴旺的心理内涵。

(四)娱乐功能。黄泥鼓舞原本是在盘王祭祀仪式上的一种神圣的娱乐,它是为纪念盘王之死而出现的。在黄泥鼓舞中,舞者们敲打着黄泥鼓,随着节奏通过舞蹈动作直接表达对盘王的纪念,祭祀中有了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的师公的加入,使得黄泥鼓舞中的“人神共娱”成分更加浓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致使黄泥鼓舞陷入低潮期。改革开放后,黄泥鼓舞又重新回到了瑶族的生活当中。但经过现代社会文明的熏陶,传统的黄泥鼓舞的宗教色彩慢慢减弱,舞蹈中的“神”的成分也慢慢削弱,娱乐的成分逐渐增多。祭祀舞蹈中的娱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祭祀成员亲自奏乐舞蹈,从中得到自我娱乐:一种是请外来人员表演,从中得到欣赏的娱乐。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的黄泥鼓舞是祭祀与娱乐合一的文化载体。

三、黄泥鼓舞的发展现状

(一)黄泥鼓舞在现代生活中边缘化。现代社会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由于外面世界的诱惑和生存的压力,很多瑶族青年人离家外出打工挣钱,留下的也不愿学习跳黄泥鼓舞,因为学跳黄泥鼓舞既不时兴又不能来钱。现下,因为发展旅游的需要,景区组织当地人为游客跳黄泥鼓舞,并给予一定的报酬,但来参与的年轻人大多数也只是为钱而来,并没有对黄泥鼓舞产生兴趣或主动学习,只有在上面要求参演时才临时应付。有些年轻人甚至担心黄泥鼓舞跳得好会被作为师公的传人来培养而有意与之保留一定距离。据调查,在当地青年人群体中,占大多数认为跳黄泥鼓舞没啥用,甚至有人不懂得什么叫黄泥鼓舞。

(二)保护单一导致商业化。由于当地民众的认识局限,再加上缺乏主动有效的保护,瑶族传统黄泥鼓舞的原生态性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其明显表现就是保护流于形式或单一化,甚至目的在于商业利益。比如因为利益的驱使,金秀瑶族自治县古陈村成立了一支专门为演出而跳黄泥鼓舞的队伍,只要给钱,就可以为客人表演,传统的黄泥鼓舞被烙上商业的印子。有利而来无利而往,这对黄泥鼓舞的传承极其不利,黄泥鼓舞的未来生存堪忧。

四、对黄泥鼓舞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一)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传统的黄泥鼓舞慢慢被人们所熟知,也作为了一个旅游观赏项目进行了开发,在让旅游业得到发展的同时,应该同时注重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问题,不能一味地存在利益心理。

现在很多的景区民族文化表演,慢慢被商业化,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内里,在表演的时候也多是敷衍了事甚至仅为博得游客的笑声。传统的黄泥鼓舞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那在保护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无价值的应付演出,应注重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深入介绍,使更多的人了解、体验与接受,这将有利于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二)加强传承人保护,促进传承工作的开展。面对了解与学习黄泥鼓舞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的情况,应对黄泥鼓舞的传承人进行保护,并促进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黄泥鼓舞。比如古陈村盘志强是值得保护的传承人之一,他是上任师公盘日新的徒弟,17岁便开始学习跳黄泥鼓舞,30岁出师。他也是当地收藏黄泥鼓最多的人,是为数不多的制作黄泥鼓水平较高的人之一。1996年,盘志强曾带队赴日本跳黄泥鼓舞,将这一坳瑶传统文化带出了国门。现在他收了盘志坚和盘振松两个徒弟。盘志强老人一直关心黄泥鼓舞的传承问题,他对后辈们说:“你们不学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迟早是会后悔的。”他的徒弟盘振松现在正在记录黄泥鼓舞,因为黄泥鼓舞是代代相传,完全属于口传身教,要记录下来确实困难。这些传承工作都需要政府文化部门的重视与积极推动。

(三)政府采取切实措保护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6月,国务院公布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坳瑶的黄泥鼓乐舞列入其中,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展现了瑶族文化魅力。黄泥鼓舞的传承人盘振松受邀参加了“民族艺人团”演出,盘振松与下古陈村的另外两位黄泥鼓舞的表演者一同乘坐飞机去了日本的柏崎市、神户两地演出,观看表演的人多为学者,对黄泥鼓舞非常感兴趣,演出后,甚至有人想买下黄泥鼓。从这些事件中不仅让我们看到瑶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保护这些非物质遗产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当地县政府应采取切实措施,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筹规划,调拨资金,组织人员开展调查、宣传及整理抢救工作,促使这一原生态的民族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保护。

(四)通过学校教育促进黄泥鼓舞的传承工作。具体可从如下方面展开:

1.在学校教育中融入培养学生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理念,让学生主动去参与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工作。金秀瑶族自治县义务教育阶段应将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特别是黄泥鼓舞的内容融入课程建设之中,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开设本地课程以及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从小就对黄泥鼓舞有所了解、体验,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据了解,金秀当地已有些中小学开始尝试在艺术教育中加入黄泥鼓舞的内容,并请黄泥鼓舞传承人到校进行指导,有些学校还组织学生以黄泥鼓舞参加当地的文艺汇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促进了学生对黄泥鼓舞的了解、体验和爱好。

2.通过高校推动黄泥鼓舞的开发与传承。高校文化、艺术教育应注重民族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传承工作,特别是在一些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丰富的地区,保护和传承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就应该在高校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形成调研―开发―专业建设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人才。例如,广西一些高校开设了广西民间舞这一课程,课程内容所学习的便是壮族、瑶族、苗族等民族的舞蹈,其中也包括了瑶族的黄泥鼓舞,课上所学的也是老师亲自进行田野调查得到的,没有较多的修改,保持了舞蹈的原生态,让学生学到了原生态的舞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即了解到了这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同时也用行动去体现了对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李春生.中国少数民族风情录[K].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4

[2]李运生.走进大瑶山[K].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3]刘佳家.坳瑶传统黄泥鼓舞蹈文化研究[J].民族艺术,2005(4)

[4]孙亮.广西瑶族长鼓舞的起源与发展[J].大众文艺,2009(4)

盘古开天地课件范文第4篇

授课内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名作(欣赏)

课前准备:先分组,按从南到北的顺序依次摆放第一组到第四组的标牌。请四个小组分别选出四位代表到前排就坐。之后,把事先准备好的“鉴宝”两个大字贴在黑板上。

宣布比赛规则:前两排就坐的同学为参赛选手,各组内其他同学为智囊团。本次比赛不设抢答题,在提出问题后给每组参赛者相同的时间进行准备,准备时本组内部的智囊团可以为参赛者提供智力支持。本次所鉴定的宝物均出自美术教材第八册第一课中(教材P2-P3页),现场以图片鉴赏为主。每位参赛选手均可参考教材中的文字说明与网上搜集的相关信息及教师大屏幕上提供的资料报出每件宝物的价格,并要说明确定宝物价格的原因。

本人担任本场比赛的主持兼任主评委,副评委由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兼任。

比赛开始:每一位同学都显得异常的紧张和激动,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我挂出的第一件宝物的图片――《青花鸟纹盆》和大屏幕上我提供的背景资料。有了一定知识储备之后,各个参赛选手和组内智囊团在一起窃窃私语,竞猜价格并说出理由根据。声音虽小,但瞧着他们指手画脚的架势,可见其讨论有多激烈了。“时间到,请各位选手在标牌上写上自报价并在全班公示。”“好,先请第一组同学说说报价的理由!”我的话音刚落,第一组参赛选手代表赵吉发言: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我们知道青花瓷器是我国古代瓷器工艺的重大成就,它始于宋代,成熟于元代,至明代更盛,成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要产品。而且这件明代青花鸟纹盘的盘边呈花瓣状,浅腹、平底。胎质细腻,釉质莹润、光洁。综合以上的自然状况,所以我们第一组出了十万元的价格。掌声雷动,原来是他们智囊团在为赵吉打气呢。

第二组的参赛代表钱祥侃侃而谈:首先,我们组的同学要感谢主持人――我们的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么详实的背景资料,让我们可以有理有实的竞猜价格,我们之所以报价六十万元,是因为既有第一组所说的原因,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件青花鸟纹盘体现了明代青花瓷高度的工艺水平,可以称得上是代表作了。这个信息是我在网上搜寻的。因而我们觉得,只有六十万才配得上它。

掌声又起。

第三组的参赛代表孙如一脸不屑的表情:我们自报价是五万元,与第一、第二组比价钱相对低了点。不过我们觉得这才是青花鸟纹盘的实际价格。因为这种青花工艺虽然起源于宋代,但流传时间较长,我们今天依然使用着这种工艺。同学们仔细想想,你们用没用过类似花纹和颜色的器皿,如果记不清楚的话,我这有实物为例。随手就从书桌里拿出一个墨盘儿(小瓷碟)果然,与图片上的青花鸟纹盘有那么一点相似。这个墨盘儿(小瓷碟)市面售价二元左右,考虑到青花鸟纹盘年代较久远,因而在价格上就翻了几万倍。

有掌声亦有嘘声。

第四组的参赛者代表李意信心满怀:这件工艺品既是真品,从年代和自身价值上就应当很值钱了。再从盘上的花纹来看:盘沿绘缠枝牡丹纹,因为缠枝纹结构连绵不断,有“生生不息,延绵不尽”之意,牡丹有“荣华富贵”之意。盘里腹面绘有双双石榴,盘底绘有绶带鸟,石榴内多籽,寓子孙万代,绶带鸟寓代代长寿。寓意这么吉祥、有彩头,单从这一点上就应多值个几万元吧!因而,我们组竞猜的自报价是八十万元。说完,李意转身面向我,“另外,请老师允许我展示从网上搜集的信息,这也是对青花鸟纹盘报价的一个有力支持。”我微笑着点头示意。李意熟练地从自己的邮箱中调出影像资料,原来是几位专家对这件宝物的点评。怪不得他如此的胸有成竹。

又起掌声,其中也有我的。

第一轮竞猜:第四组获胜!

一轮又一轮,变换的是竞猜的宝物和大屏幕上的背景资料,不变的是学生的热情,如潮涌一般,一浪更胜一浪。

盘古开天地课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古诗教学;传统模式

一、现行的网络学习环境分析

1.科技在进步,网络成为教师教授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网络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对于学生来说,网络中虽然包含的知识繁多,但是复杂多样,对于专门的学习网站也是鱼龙混杂。许多知识点并不统一,甚至有些知识点与我们的教学大纲相悖,不能满足学生对于课本的需求。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必须加以鉴别,以免受网络影响对孩子的理解造成偏差。

2.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也容易受网络的各种消息的影响,造成各种不利于学习的因素,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所出现的各种信息,要专心于要查找的资料而不被网络信息所干扰。

3.面对以上两点环境的分析,我们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网络,不仅让学生学习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用网络积累知识、复习知识,形成自己的古诗网络体系,从而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二、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古诗的要求

1.古诗的读法。古诗之所以流传后代,不仅仅在于其意境之美,更重要的是其读法的优美。无论是五言绝句还是七言律诗,在读的时候必须注意其韵律,要学会抑扬顿挫,分清平仄之声,否则很容易像说话一样失去其美感,这样的话很难让学生对古诗产生格外的兴趣。例如,在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的时候。“日照香炉(顿)生紫烟,遥看瀑布(顿)挂前川。飞流直下(顿)三千尺,疑是银河(顿)落九天。”这样会有心灵的互动性,但是如果直接读下来毫无停顿可言的话,就会失去美感,变得索然无味了。

2.作者的介绍。我们在教授古诗的时候,必不可少的要让学生学习关于作者的一些知识,包括朝代、所写的作品的风格等等,例如唐代的李白、杜甫等。

3.古诗的翻译。我们在讲古诗时,除了需要讲课本上的重点词语的意思,还要讲授一些大纲上要求但是课本没有标注出来的词语。还要给学生通一遍古诗的意思,让大家有所了解,并且可以根据古诗的词的解释来自己翻译古诗。

4.古诗所表达的情感。一首古诗的情感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因为只有掌握了作者在写作时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地去理解这首古诗,更加容易背诵记忆。

三、网络环境下的古诗教学平台

很多家长都会认为在网络环境下孩子如果上网,一定会影响学习,其实不然,在上文中表述网络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会被要查找资料之外的消息所影响,但是我们如果运用好网络,寻找正确的平台告诉学生,并通过老师、家长两方面进行监督,则会有效避免这一情况并且可以提高效率。

1.腾讯QQ平台。其实QQ在发展过程中已经不是单一的聊天工具,而是开发了许多额外的功能,可以通过QQ群组功能实现古诗教学的小组式讨论。通过老师在组内对于某一首古诗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答。这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空闲时间,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2.网易博客,QQ空间平台。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很多课堂笔记学生来不及记录,很可能造成古诗知识点的缺失,可以通过网易博客或者QQ空间日志进行补充,把要注意的知识点或者要用到的古诗的作者、翻译等知识展现在日志上形成电子教案。这样学生可以随时观看,从而弥补了上课时的知识点漏记、错记等现象的发生。

3.360网盘。360网盘是最近由奇虎360推出的一个网盘,在众多网盘中选择360不仅仅是其客户端比较人性化,而且它的容量是36T,并且拥有方便的群共享功能,在群共享中可以找到许多关于古诗方面的资料供学生参考。

四、网络环境下古诗教学老师需要做的准备

1.老师需要上网查找资料,筛选资料,整合资料,并把课本知识点录入电脑,根据所有的资料进行初步整合,然后根据大纲的指导形成本课古诗所需要的教案,并根据教案做成上课使用的课件。

2.老师提前把课堂古诗所要学习的重点提纲在平台上公布并要求学生进行资料的查找并预习。

3.课上抽出一部分时间进行学生的成果展示。

4.在讲完一首古诗后,将所有的资料上传,包括搜到的古诗的朗读、古诗的重点字词、古诗的考点、古诗的翻译和古诗所表达的情感等。

五、网络环境下古诗教学中学生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1.根据老师网络平台的提纲进行古诗的预习,初步了解古诗的读法和个别词语的意思,试着翻译全文。

2.上网查找所要学习古诗的意思、作者的基本简介。

3.给老师留言对于所学古诗的疑点。

六、对于网络环境下古诗教学的注意事项

1.老师对于网络知识的甄别筛选。

2.老师对于网络和课堂的把握度。

3.老师对于学生学习进度的及时把握,并不断改进方案。

相关期刊更多

文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文物局

小学语文教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教育报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