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八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八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八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八年级语文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九年级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道德与法治和历史、体育与健康,八年级为地理和生物。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听力占20分)单独制卷,分值各150分(不分AB卷);物理和化学合卷分值150分(按物理80、化学70分命题,其中实验探究题各占30%); 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卷分值100分(按1:1比例)。

2018年八年级地理和生物成绩按100%计入2019年普通高中录取总分。因休学和市外转学(或其他正当原因)造成无八年级地理和生物中考成绩的考生,持复学和转学等有关证明到现就读学校所在县(市区)教育局申请,参加2019年全市统一组织的八年级地理和生物考试。

2019年八年级地理和生物合卷考试分值100分(按1:1比例;生物试卷增加实验与探究题,占30%),由全市统一组织,县(市区)教育局按照标准化考试的要求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集中网上阅卷,成绩由县(市区)教育局统一封存,待2020年高中录取时启用。

体育与健康考试按照《平凉市2019年初中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方案》的要求,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统一组织,以总分50分计入高中录取成绩。

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能力由县(市区)教育局统一组织测试和考评,成绩均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八年级语文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在此,本人就初中思想政治新版本特点及备课方法谈一谈我个人初浅的认识和看法:

1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

初中思想政治新版本与之前所用的版本相比,明显地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课本的文字内容多寡不同,与老版相比,新版本在文字数量上明显地而且是大大地少于老版本,例如八年级(下)第七课第一节“城乡印象”,整节内容只有谬谬两段,84个汉字,14个标点符号,另附5幅插图,最后加上一道16字(“农村和城市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的小问题就结束了。再如九年级第一课“生活在地球村”,第四节“做负责任的公民”整节内容仅由两段共113个汉字,9个标点符号组成。

第二、课本中有较多而且内容丰富的插图,这些插图让人一看便联想滔滔,爱不释手,有一种欲览全书的欲望。例如八年级上册共有各种插图90幅,下册有83幅;七年级上册共有140幅;九年级全册共有103幅,这些图片不但在数量上多,而且还比较美,整本书的图片,可以当作相册来欣赏。例如:九年级课本第三页的“烽火台图”,尽管这幅图很小,只向我们展示了我国长城的某一局部,能够眼观的空间很有限,但那气势磅礴,弯曲延伸的长城却让我们感到它还在延绵不断,没有尽头之感,同时也让我们由衷地感觉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祖国大好河山的疆土之辽阔。

第三、每节中的“资料卡”、“相关链接”等注释性内容较新颖,而且小巧伶珑,让人就其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凝难点,不用查阅繁锁的资料就能“就地解决”。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做到什么内容都清清楚楚,例如涉及到一些我们不清楚的法律知识时,我们可以不用去查阅相关的法律书本,厪要看一下课本上的‘法律链接 就解决了,真可谓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第四、课本中每一节中的实藵性练习题针对性强,趣味性也乐在其中,使学生能做,乐做。例如:八年粧上册第19页“你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经常发生的冲突有哪些?”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总是表现得滔滔不绝,似乎对他(她)们的父母有太多的“不满”之感,在如此之类的教学中,我们简直忘记了自姱是一为教师,而是一位“调解官”了。

2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备课方法

在改版后的初中政治教学中,本人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读懂教材,读透教材,并提练出要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的知识要点。因为板书讲究美观和节约时间,所以要板书的内容不宜太长,太复杂,应当做到文字尽少,但又不至于表达不清楚,即做到语言简短,意思明白,言简意赅。

第二、在完成板书的框架设计后,应舍得花充足的时间去收集一些相关的典型教学案例,而且这些案例应尽量是学生所知道的,熟悉的教学案例,例入教学。例如:七年级思想政治第六课“为坚强喝彩”,第一节“让我们选择坚强”,第一个知识点,“坚强意志的表现”——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行动。

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所需要教学案例如: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一位坚强的阿姨在生死非常之际,冷静、果断地选择自我断臂自救,否则命臂无存。再如,2009年发生在本地的新桥煤矿事件中,四位矿工死里逃生的奇迹,这两个典型的事例中,无一不有力地证明了在复杂的情景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所发生的情况、果断采取坚决措施的重要性。

第三、教师应注重对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学生不理解的词语的解释,由于政治课并非语文课,所以在解释中可以不必完全按照语文课的惯例去解释,或者说可以与语文学科上的解释略有不同,如:“百折不挠”,可用一韧性较好的直尺在学生面前反反复复地折上几遍,(当然只是象征性的演示,不可能太使劲,太认真)然后右手一放,直尺挺直如故,是为 “百折不挠”,“挠”即弯曲,屈服之意。

八年级语文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案例2:在讲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33课Maybe you’ll be a teacher时我以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 (你将来想当什么)导入新课后,给同学们两分钟思考时间,然后一一采访,答案有警察、医生、商人等,当然也有说想当教师的,我就抓住这一信息,联系实际,问了诸如Do you work hard at school? (你在学校认真学习吗)Do you want to be an English/Chinese/art……teacher?(你想成为一位英语/语文/美术……教师吗?)Do you like all your teachers?(你喜欢你所有的老师吗?)等贴近实际的问题,师生们加强了感情交流,同学们兴趣盎然,注意力更加集中,整堂课收效很好。

由此可见,有效利用实际情景开展口语教学是很重要的。因为任何语言能力的习得,具备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将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它既能诱发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能激起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让他们感到有话可说,说得轻松愉快,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际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学生乐学了,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诚然,已有的现实情景是有限的,我们不仅要善于利用这已有的实际情景,还要想方设法创设情景、营造氛围,组织教学。

首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表演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扮演角色,按照原文或适当改动对话内容进行表演,对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适时指点,便于学生以后改正。如本学期八年级上了四单元后,我特意利用一下午的活动时间进行了一次生动活泼的口语对话表演。学生们纷纷表演去车站接人、朋友见面、询问姓名等对话,个个表现得积极踊跃,劲头十足,表演得既生动又形象,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气氛,真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八年级语文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1 对教材进行添加

添加包括延伸和扩展两种形式。延伸是指教师提供更多同类型的材料,因而是数量上的变化。比如,针对学生发音困难的情况可以添加一些语音的对比练习;在讲授有关职业名称的单词时,针对大部分学生都在农村的实际情况,添加了farmer、worker等职业名称;在七年级上册学完第六单元后,可以添加一些陈述句变为一般疑问句的方法、陈述句变为否定句的方法以及一般疑问句变为陈述句的方法等等。扩展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加宽,提高课堂趣味性。例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SectionB时,可以让学生互相调查休息日他们想做什么事和不做想什么事,并说出原因;在讲授九年级第十三单元SectionB时,可拓展让学生给一些公益广告写广告词。这样,就能使教学内容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当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重“精”轻“泛”,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量十分有限,严重制约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适当的补充。中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年龄段,教师应引导学生记忆单词,扩大词汇量,使他们成为高效的学习者。教师还应适时增加相关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或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等。教材中有一些涉及高科技领域的文章很多学生不太理解,教师可补充和配备一些图片,以便学生更全面形象地理解。

2 对教材的进行修改

修改可以将教学活动与学生自身的背景和兴趣起来,引入真实的语言,或设置更多解决问题的任务。如果教材对听力理解强调得不够,教师认为需要补充更多的材料,而又没有现成的录音材料,则可以编写和口述阅读段落,也可以摘写原著要点,然后口述给学生。例如,《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SectionB的3a部分,可以把文章的内容设置成听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再如,《新目标英语2》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SectionA 2b的听力,可把它们设置成小组任务的形式,分组表演猜测并小组讨论,给予合理的建议。

3 对教材进行删减

删减包括材料数量和质量的缩减。数量的缩减是指缩减材料的长度,有些同类型的练习或内容数量过多,则可省去一部分。如果不仅要缩减材料数量,还要对其进行教学方法的处理,那么就是质量的缩减,及对教学要求的调整。如教材里有些材料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教师要大胆地删除。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在教材的对话课里,同一个话题经常会出现,且操练的内容和句型学生熟之又熟。例如,在《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内容都是简述三明治的制作过程。只要让学生接触一种三明治的制作过程,其他种类的三明治的过程都可以让学生以写作业的形式完成。如果教师不顾实际情况,再按部就班,不但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且过于简单的内容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遇到此类情况,可以通常采用“省略法”,这部分内容作为一次常规的听力训练,简单提几个问题,接下来就开始新课。

4 对教材重新排序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4.1 单元之间的调整。单元之间的调整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有联系的单元进行一起教学,对单元的安排进行重新调整,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例如《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形容词的比较等级和第十二单元的最高等级是相关的内容,应放一起进行教学。这样,语言知识就不显得零乱了。

4.2 单元内的调整。单元内的调整指教师根据单元内知识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九单元SectionA的1a、1b、1c和SectionB的1a、1b、2a、2b、2c是有联系的,可以把SectionB的1a、1b、2a、2b、2c的这几个部分放到SectionA部分,先进行教学。

八年级语文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竹当头,目当肚,一横当屁屁,撇竖当脚走。――算

山上是树木,树木有枝丫,大手抓住它,使劲往上爬。――攀

小时候,学到笔画多的生字就头疼,写错了被罚抄更是头疼。记得我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喜欢用儿歌引导我们记忆生字。有些儿歌让人听了哈哈大笑(算),有些生动形象直达字义(攀),有些押韵如顺口溜(飘),总之记忆犹新,终身难忘。实践证明,儿歌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提升课堂质量。低年级识字教学难免有些枯燥、单调。然而,当那一个个重点、难点化作一首首跳动有趣的小儿歌活跃在孩子们面前时,枯燥的教学就不再是苦涩的被动接受,而是香甜的主动吸纳了。

一、儿歌先行,让难点形象起来

有的汉字笔画较多,字形很是复杂;有的汉字与古代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师在教学这些特殊汉字的时候,如果借助儿歌帮助孩子建立起形象思维,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一:“藏”着惊喜――《菩萨兵》

师:“藏”这个字啊,笔画很多,有点难记,老师这里有个小字谜,帮大家记“藏”字(动画演示)。大家一边看一边听:一位大臣,左手举刀,右肩扛戈,躲在草丛里。它就是“藏”。

师:一起来记一记吧!(再演示,学生说)

案例二:“游”出精彩――《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师:“游”的笔画较多,老师也带来了一种方法,编个儿歌来记住它。请小朋友们一边看画面一边听老师念:四四方方一泳池,池水清清能见底,大人带着小孩子,一起游泳多欢喜。

生:太有趣了,我一下子就记住了。

教师结合生字的组成部分,巧妙运用儿歌,如此生动形象的生字解读就像讲故事一样把小家伙们如磁铁般牢牢地吸住了。

二、儿歌引领,让疑点化解开来

案例:怎一个“才”字了得――《要好好学字》

课前预习读课文,一个孩子读完这篇课文后,一脸疑惑,举手问我:“课文中写两个人,一个叫安定宝,15岁,个子高一点;一个叫,才14岁,个子矮一点。都14岁了,比我们大多了,这里为什么还要用‘才’呢?”是啊,文中为什么要用“才”呢?“才”在这里该怎样理解?编者的意图是什么?透过这个字我们可以读懂什么?二年级的学生之所以费解,是因为他们忽视了文中两者身份的不同――他们自己是学生,而文本中的人物是“小八路”。

课上,我是这样引导大家的: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儿歌――

《》

今年十八岁 报名来当兵

穿上绿军衣 戴上绿军帽

我是 握紧手中枪

练好真本领 爱国爱人民

师:你们从这首儿歌中知道我们现在多少岁才可以参军吗?

生:18周岁。

师:这两个小八路满18岁了吗?

生:没有。

师:这里用“才”是想告诉我们――他们还非常非常小。这么小就穿上了军装,所以我们叫他们――小八路。他们还这么小,怪不得教导他们――要好好学字。

生:这个“才”字说明了他们小小年纪就当了八路,真是了不起!

生:这两个小八路真勇敢,和大人一起打日本鬼子,他们是好样儿的,是小英雄。

儿歌的引领,化解了课文中的疑点,丰富了语言的情境,孩子们从中感悟到了语言的魅力,体味到了字词本身蕴涵的丰富情感。

三、儿歌总结,让重点丰满起来

案例:“钓”条大鱼――《“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重点在“放”与“不放”,“钓”鱼的过程也是一个训练写作的好契机。文中“套上、甩起、抛向”,“划破、沉入、泛起”等动词可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再加上“湖面泛起一圈圈银色的涟漪”使得这一段描写更富诗意。在教学 “钓”鱼部分,我把钓鱼的动作总结起来串成了一首小儿歌:

套上鱼饵,甩起不;渔竿,抛向远方

划破水面,沉入水底,泛起涟漪

觉察动静,弯成弧形,拖出水面

我让学生围绕儿歌回忆或想象自己“钓鱼”的经过,以此来让学生练习说话,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词串进行语言训练。在句式的训练中,学生们又一次体会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和精彩的描述。

生1:爸爸熟练地套上鱼饵,甩起渔竿,丝线抛向远方。眨眼间,鱼饵划破水面,不一会儿,鱼饵沉入了水底。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不断向远处扩散开去。爸爸目不转睛,不一会儿,丝线动了一下,竹竿被拉成了弧形,爸爸使劲一拖,一条一尺来长的大鲤鱼越出了水面,活蹦乱跳的。哇!爸爸好棒啊!

生2: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套上鱼饵,甩起渔竿,丝线被抛向了远方。鱼饵划破水面,沉入水底。我注视着水面,漫长的等待,丝线动了动。我使劲提起渔竿,哈哈,一条小鱼在半空中挣扎着尾巴。小鱼身上的水滴到河里,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

多么富有情境,又多么生动有趣啊!简洁的儿歌帮助孩子们理解了文本的含义,简洁的儿歌帮助孩子们回顾了钓鱼的过程,简洁的儿歌帮助孩子们出色地完成了口语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