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悲情文章

悲情文章

悲情文章

悲情文章范文第1篇

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宴会是这三篇文章共同的创作背景,无论是在兰亭举办修禊诗会、流觞曲水,还是在滕王阁上登高望远、吟诗作赋,抑或在月圆之夜泛舟赏月、弄箫畅饮,都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乐事,让人不由感到欣喜和满足。所以,王羲之由衷地感叹“信可乐也”,少年王勃更是心怀仰慕、由衷赞美,就连被贬黄州的苏轼也欣然写道“于是饮酒乐甚”,喜不自胜。眼前之景、身处之境虽然迥异,但愉悦的心情何等相似。

然而,这种喜悦之情并没能持续多久,情势急转而下,很快便“由乐转悲”,其实兴尽悲来,乐极生悲也是世间常态,慨叹盛宴不再,好景不长以及生命短暂也是普天下文人共同的情怀,又何止他们三人。但他们“悲”的心境还是有细微差别的,真是“各有各的不幸”。如《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认为情随事迁,人不可能时刻快然自足,也就是人的愿望是会发生变化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因而无法得到满足,并引出了“死生亦大矣”的观点;而在失意之中的青年才俊王勃则是感慨自己命运不济,怀才不遇;苏轼的“悲”主要还是源于仕途上受到重创,文中的“悲”似乎由凄凉的箫声所引起的,但从下文援引曹操、周郎的典故,可以看出他还是哀叹人生迟暮、无法建功立业。

由此,三篇文章的“乐―悲”结构已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某种意义上说写“乐”景似乎就是为了引出“悲”情,引发人生之感慨,渲泄心头之郁结,然则文章并未就此打住,戛然而止,反而是生发了对人生,对生活更深层的探讨。例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下文中就拈出了一个“痛”字,文章结构就变成了“乐―悲―痛”;《滕王阁序》中,王勃在抒发郁郁不得志的情怀后,立即呼喊出“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慷慨之音,然后又写到虽不能遂志却可得知己的心情,可谓有喜有悲,喜忧参半,因而其文章脉络可以表达为“乐―悲―乐―悲”;而苏轼则表现得更为有趣,也更为洒脱,在《赤壁赋》中以主客辩论的方式阐述了享受人生的道理,所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显得超凡脱俗而圆满自足,其文章的情感公式当是“乐―悲―乐”。

悲情文章范文第2篇

师:《人琴俱亡》选自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我们来回忆下初一学过的知识。师生一起重新回忆《世说新语》的相关知识

师:(投影无标点的文章)看文章,请同学朗读一遍,要求读准字词,不会读的可以圈出来。同时读出停顿,可以拿出铅笔画个"/"(通过朗读发现读音和停顿的疑问)

生自由朗读

师:有没有不会读的字?

肖富康:"恸"怎么读?

生:齐答tóng

师:"痛"和"恸"有什么区别?

乔子荣:二者程度不同,"恸"是极度悲痛的意思,比"痛"程度深。

傅淑敏:"猷"的读音是什么?

生(齐答):yòu

陈家琦:"舆"怎么读?

师:yú

师:下面我们请同学来朗读第一节,要读出停顿。

吴彦胤读第一节。(选择基础薄弱的同学更有利于全班同学发现或激发疑问)

师字音纠错:"笃"--读dǔ,(病)重的意思

师:停顿上有不同意见吗?

杨仪:"语时"后应该停顿,"了不悲"要连起来。因为注释里写了"了"是"完全"的意思,"了不悲"意思是"完全不悲伤"。

陈泽宇:"便索舆来奔丧"后停顿,然后是"都不哭"。

师:"丧"读第几声?

陈泽宇(纠正):sāng,不是sàng。

师:同学们,我们就把第一节连起来读一遍,停顿要清楚。

生齐读

师:自己再读一遍,看看有没有不通顺的地方。(学生通过朗读这种常见的学习方法之一来继续发现疑问)

生自由朗读

陈天涵:我觉得"语时了不悲"中间不必断开。因为我们平时说话时应该是"他说话的时候完全不悲伤"这样连起来。

师:是的。"语时"后朗读的时候语气上可以稍稍顿一顿,也可以不顿,但语意上完全不必断开。我们再齐读一遍第一节。

生齐读

师:下面请项琦读第二节

项琦读。

师:有不同意见吗?

张怡:应该这样——因恸绝,良久

陈钦舟:我先反驳下张怡的。"因恸绝良久"当中我觉得不必停顿。另外,项琦读成"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我觉得弦不可以弹,应该是"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师:"恸绝良久"什么意思?

陈钦舟:悲痛了很长时间。

师:好,我们齐读第二节。

生齐读第二节

师: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看看还有没有疑问。

生自由朗读全文。(自由朗读,一方面咀嚼刚学的内容,最后一次在学中审视停顿是否通顺;一方面学生在读中发现字词理解方面的疑问)

师:我们再齐读一遍

生齐读全文(明确停顿)

师:这篇文言文断句已经断好,下面我们看看还有没有字词解释方面的疑问?

曾开:"弦既不调"的"既"什么意思?

生(齐答):已经

包司南:"弦既不调"的"调"呢?

师:在《陋室铭》中"可以调素琴"的"调"什么意思?

生(齐答):弹奏

师:下面请同桌之间把这篇文章互相口头翻译一遍,并相互纠错。(先让学生在互译中自己解决一部分字词解释方面的疑问)

生翻译

师:请章雪滢翻译第一节。

章雪滢:我有个疑问,"索"的意思是什么?

生(齐答):索要

章雪滢开始翻译

师:有不同意见吗?

余嘉毅:"而子敬先亡"的"而"应该是承接连词,不能翻译作"但是"。

朱亦周:"此已丧矣"的主语应该是"左右的人",然后是"王子猷语时了不悲"。还有"都不哭"应该翻译作"竟然不哭"。"都"是"竟然"的意思,跟"都不闻消息"的"都"意思一样。

包司南:"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的主语,我觉得应该都是左右的人。

杨仪:"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的主语应该都是王子猷。

师:"此已丧矣"什么意思?

杨仪:这(一定是)已经死了。

师:这是一种推测。左右的人知不知道子敬死了?

杨仪:知道。

师:既然知道,就不必推测。既然是推测,那就是王子猷说的。"语时了不悲"和下面几句也都是对王子猷的陈述。同学们认为是左右的人,其实是对此处王子猷"了不悲""都不哭"有疑问,待会儿我们再一起来解决这个疑问。

师:肖富康翻译第二节,要注意字字落实。

肖富康翻译

师明确:素的意思是——一向,向来 径——径直 因——于是 卒——死 绝——死

师:我们对整篇文章的大意已有所了解。今人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往往会给文章加标点,以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结果王老师看到了两个版本,其他基本相同,"此已丧矣""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这三处后面的标点不同。(出示幻灯片)现在,老师就要向同学们请教了。同学们可以选择任何一个地方说说你赞同那种,为什么?(比较两种版本的标点,在比较中质疑,使学生在自认为无疑处深切体会子猷子敬间的兄弟深情,在矛盾处了解魏晋之风。)

张佳杰:"此已丧矣"后面应该用句号,因为这是推测,情感波动不是很大。用叹号情感太激烈了。第二处我觉得应该是"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为当子猷确定子敬去世后,极度悲痛,"子敬!子敬!"就像呐喊一样。"因恸绝良久"后面应该用逗号,因为"恸绝良久"和"月余亦卒"间有因果关系。

黄诗杰:我也觉得"此已丧矣"后应该用句号--与后面的"了不悲"相照应。

陈天涵:我也觉得"此已丧矣"后也用句号--"恐怕已经死了",情绪不强烈。第二处我觉得"子敬子敬"后是逗号,因为王子猷已经把死亡看得很淡了。

钟怀瑾:我觉得应该是第二种"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手足同胞去世了,怎么可能情绪起伏不大呢?

师:情绪起伏很大,为什么"人琴俱亡"后面都用句号呢?

陈泽宇:子敬是在呐喊呼号,悲伤的情绪大爆发。但是太过悲伤后,他已经泣不成声,极度悲痛到几乎昏死过去,与后面的"恸绝"照应。所以用了句号。

师总结:我们一起先来看第二节,联系生活实际,当亲人去世,一定是悲痛万分,"子敬!子敬!"是这种悲情的呼号。而"人琴俱亡"后的"。"恰是反映了他的泣不成声,悲恸到无力,与后面的"恸绝良久"相呼应。而"因恸绝良久"和"月余亦卒"之间到底是逗号还是句号呢?

陈钦舟:应该用句号,因为这是两件事,"月余亦卒"是对整件事件结果的补充。

师:逗号着重表明前后句有内在关系,句号侧重于表示这只是先后发生的两件事,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我们先来看一下《晋书》里的一则材料(幻灯片投影):"……因顿绝,先有背疾,遂溃裂,月余亦卒。"《晋书》里两件事情有因果关系,所以用逗号还是句号?

生(齐答):逗号。

师:这几处的标点都表现了强烈的悲痛之情,深厚的兄弟深情。那么我们有疑问了,为什么第一节里说子猷"了不悲""都不哭"?

林铮铮:痛苦到麻木了。

曾开:表示子猷当时内心不能完全接受这个事实。

金森杰:《晋书》上说,他和弟弟不久将死,当时大概也有所预感,不是特别悲伤。

占易平:我觉得是古代一些人的性格吧,因为庄子的妻子死时,他也没有哭,而是在唱歌。

师:两种观点。大多数同学认为这是个体行为,占易平认为是一类人的行为。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魏晋其他人物,如谢安在淝水之战取胜时,也是"徐向局",喜怒不形于色。还有一个郗愔,有人跟他说"你儿子死了",他很平静,一点也不悲,说:知道了,出殡时来叫我就行。当出殡时,也悲痛欲绝昏死过去。翻开魏晋这个朝代,我们发现有一类人会有相同的表现,这就是魏晋风度之一——故作放旷,追求超脱。魏晋名士想喜怒不形于色,不为外界所累,但是最终还是摆脱不了实际生活中的亲情至情,就出现了子猷这样矛盾的行为。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此已丧矣"后用感叹号还是句号?

生(齐答):句号。

师:我们一起来朗诵一边,读出子猷的故作超脱和极度悲痛。

生齐读

悲情文章范文第3篇

一、视角独特、个性鲜明

在多元的肖邦音乐中,作者选择了肖邦的“悲情内涵”作为此书唯一的阐释对象,视角独特。肖邦是西方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创作继承了古典音乐的精华,同时又进行了突破与创新。肖邦赋予前奏曲、练习曲、夜曲、幻想曲等一系列音乐体裁以新的思想情感内涵,提高了它们的艺术表现力。独特的“肖邦风格”更是作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标识之一,对后来的欧洲民族乐派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众多的音乐学家们对肖邦的音乐作品以及生平做了各种研究。现在已出版的关于肖邦的书籍多半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1)肖邦曲集。如《肖邦奏鸣曲集》、《肖邦练习曲集》等,以供钢琴练习者学习、参考。(2)翻译引进的外国著作。如《李斯特论肖邦》(张泽民等译)、《肖邦与波兰民间音乐》(史大正译)等。(3)我国音乐学家自己撰写的关于肖邦的书籍。如《肖邦》(廖乃雄)、《肖邦叙事曲解读》(钱仁康)、《肖邦不住17号》(曹利群)等。在笔者看来,我国的音乐学家写作出版的著作多是关于肖邦的生平事迹或是关于肖邦的某一种音乐作品体裁的研究。现有书籍中结合了肖邦生平事迹和肖邦作品分析的少之又少,特别是关于肖邦的悲情音乐风格研究,更是几乎没有。所以,作者选择的“悲情内涵阐释”这一角度,可以说打开了一个新的肖邦音乐研究领域。

“但是,我认为肖邦音乐中最感人至深,最震撼人们心灵的,却是他的那些在不同程度上蕴含着悲情的作品。正是这些作品展现和确立了肖邦音乐的最高价值。”(该书“导言”)于润洋先生选择了一个很少有人关注的“悲情―戏剧性”作为研究的突破口,选择了肖邦生平与作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肖邦的悲情进行历史、社会性的追根溯源,发掘出肖邦因“祖国沦亡、情感创伤”、“难以排解的乡愁”、“社会境遇亲人离去带来的孤独和忧伤”、“爱情伤痛”而产生的极具悲情的创作风格;作者将“悲情一戏剧性”作为全书的视角,既展现了肖邦生平,又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众多体裁的肖邦音乐。肖邦音乐体裁众多、风格多元,但是单独把肖邦音乐中的悲情成分作为研究对象的书籍或评论非常少。作者与众不同的“悲情”角度,加上“悲情作品”的展示,以及自己关于“悲情内涵”的独到见解,可以说给广大音乐学习者展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肖邦,让我们对肖邦音乐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二、主旨明确、凝练集中

在全书开始处,作者就对“悲情-戏剧性”给出了定义:“我们看到,肖邦音乐中的这种悲剧性常常并不是单纯的倾诉悲哀和痛苦,或是无奈的叹息,而往往是在充满矛盾和对立的情境中的情感宣泄,其中常常具有某种抗争性质的强烈的内在张力,我将这种性质称之为‘戏剧性’。这就是我为什么将肖邦音乐中那些蕴藏着更高层次的‘悲情’,概括为‘悲情一戏剧性’的原因。”(第2页)作者认为肖邦音乐不仅含有悲情的成分,更包含了无奈、叹息、纠结、矛盾冲突等更深层次的含义。所以,“悲情一戏剧性”既是作者研究的视角,也是全书的写作特点之一。几乎在每一章节,作者都紧紧围绕“悲情一戏剧性”进行历史情境的筛选展现和谱例选取工作。

例如,第三章第一讲《降b小调奏鸣曲》。“肖邦音乐中那种充满悲剧一戏剧性精神的热潮,在这部规模宏大的奏鸣曲套曲体裁作品中获得了炉火纯青般的体现。这位心系祖国命运的作曲家将自己的生命体验:心灵深处的焦虑和不安以及在愤懑中的爆发、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渴望、激越的豪放气质、对沦亡的祖国和死难者的悲恸之情、以及难以名状的迷茫、困惑的心境……这一切都淋漓尽致地倾注到这部作品中了。……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深度和强度,特别是从它强烈的悲剧一戏剧性上来看,应该说它超越了更晚些时候创作的、在艺术上也许是更加精致的最后那首《b小调钢琴奏鸣曲》。”(第141页)作者首先围绕“戏剧性”将肖邦这一时期的愤懑、渴望、迷茫、困惑通过文字展现出来,紧接着是作品分析:“呈示部的这个标志着agitat0的主部主题一出现,一瞬间就将音乐推到一个激越、惊慌、不安的情感漩涡之中。好似在不停的急促喘息中展开的旋律在不断被休止符打断的、快速的律动中紧张得几乎使人窒息。……营造展开部的强大戏剧性力量和张力的,除了上述的材料组织和展开、织体特征、力度等因素之外,主要是和声手段。”(第143、147页)作者在作品分析的时候也紧紧扣住“戏剧性”,强调情绪的表现以及“戏剧性”表现的手段。不仅是这一节如此,几乎每章都围绕着肖邦音乐的“悲情一戏剧性”进行写作。可见,“悲情一戏剧性”是本书最大的特点之一,时时围绕,处处可见。

三、坚实的理论根基

与深厚的历史感相结合

本书的第二个写作特点就是将历史与音乐理论修养完美地结合。每章节开篇处都有当时的社会背景描述以及肖邦周围生活环境的写照,在每个作品分析的时候作者也穿插了大量的历史背景。当然,更能体现作者音乐理论修养的是专业的谱例分析。下面我将举例说明良好的理论修养与广博的历史知识结合这一写作特点。

在第三章第二讲《c小调波罗乃兹舞曲》中,作者运用自己丰富的音乐史知识,开篇点出波罗乃兹这一体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在19世纪初期它已经演变为爱国歌曲体裁,在当时不少的爱国歌曲中我们可以看到波罗乃兹舞曲的旋律―节奏式样。这是肖邦的波罗乃兹舞曲产生的社会背景。”紧接着,作者联系重大历史事件,还原肖邦创作时的情绪,充分展现了历史知识与理论修养的结合:“随着祖国波兰情势的变化,特别是1831年华沙起义失败,漂泊异乡后,肖邦的思想感情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种无法摆脱的亡国之痛折磨着这位作曲家。”随后的作品分析更是层层深入:“特别是之后音乐转入G大调上去,给音乐注入了略带激昂、明亮的气氛和色彩,但它没有持续下去而又很快回到主题压抑的、悲剧性的气氛中去。……这首《c小调波罗乃兹舞曲》在肖邦同类体裁作品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这是因为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强烈地宣泄了他对祖国沦亡的最沉痛的悲情体验。”(第165页)作品分析既有音乐理论作为坚实 基础,又有相当丰厚的历史背景知识穿插其中,这样读者在阅读时既不感到枯燥乏味,又能同时将两种知识学习融会贯通。所以,作者将良好的理论修养与广博的历史知识相结合,可以说是本书的第二个写作特点。

资料是音乐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已故音乐家来说,留传于后世的文献资料与音响资料一样重要,甚至比音响资料更为真实可靠。在《悲情肖邦》这本书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谱例、信件、历史资料、翻译文本为自己的观点阐释进行服务。在阅读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后,作者准确地在资料中发掘出与自己观点相匹配的(言论、谱例、诗歌、信件等)“证据”使得自己的观点更加真实、具有说服力。书中每一份谱例都详细地标出了小节数、歌曲名(如书中第163页谱例3-16《c小调波罗乃兹舞曲》第56-64小节);每一份摘抄的信件都注明了出处(如第38页注释①);对于学术界有争议的曲目,作者都详细地用注释的方式将各家观点表明(如第170页注释内容①)。其中西文参考资料20处,中文部分参考资料17本(第243页)。由这些细节,我们可以看出于润洋先生严谨的文风、学风以及他对于历史研究的科学态度。在本书的“后记”中,我们了解到,作者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他为了寻求文献的真实性,让昔日波兰留学同窗在波兰当地努力寻找一手资料,就是为了能还原给读者一个最真的、最有“证”可寻的肖邦。并且,此文在日后的出版工作中多次被校订,可见作者对于学术研究工作的认真和严谨。

四、质朴的文字与华丽的表达

于润洋先生是我国当代音乐学研究领域中的大家,本书的语言虽然依旧沿袭了于先生朴实、简练的风格,但是却给笔者留下了华丽、深刻的印象。本书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语言准确、严谨。不管是书中的历史再述还是作品分析抑或是音乐评论,作者都采用了最朴实的文字,但是却做到了准确、精练与专业,没有那些浮躁的赘述,给读者留下了最真实的印象,直观地让读者感受到肖邦音乐的“悲情”与“华丽”。

同时,作者也尽力做到了科学严谨地表达,对于个人观点或者业界有争议的“分歧”,作者很好地进行了客观陈述。例如第三章第五讲:“我的直观感受是,这第三个音乐主题是整首幻想曲中最富于悲怆性的主题。……有的肖邦学家以这段被称之为‘凯旋’的音乐段落作为根据,认定整首幻想曲是一首壮丽、充满乐观、胜利情绪的作品,这种论断很难令人苟同。理由是……”(第194页)。作者不仅能够收放自如地进行个人观点的表达,同时也能做到客观公正,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准确无误,实属难得。可见于先生严谨的学风、文风。

悲情文章范文第4篇

关键词:欧阳修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悲情

欧阳修的《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文章声情并茂,读来感人至深。准确说来,这只是在墓志铭前面的一段相当于“序引”的文字,交代了欧阳修为谢氏写作墓志铭的原因。所以,与其说这篇文言文的作者是欧阳修,不如说是梅圣俞,是梅圣俞心声、情感的表露。梅圣俞请欧阳修给谢氏作墓志铭,欧阳修起初并不答应,文中有言为证:“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后来,因为被好友的多次恳求打动:“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因为被好友描述的谢氏的温柔贤淑感动:“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最终,欧阳修由衷地感慨“若此,予忍不铭?”

谢氏的美好,打动了文坛巨擘欧阳修,亦深深地打动着自己的爱人,哀恸之情,溢于言表。文中直接表达梅圣俞悲恸之情的词出现了两次,文章开头:“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文章结尾:“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首尾呼应,深切表达了梅圣俞深陷悼亡之中,难以自拔的痛苦。

的确,谢氏之于梅圣俞,既是安贫乐道、深明大义的贤内助,又是爱惜文才的人生知己,盛年早逝,当然痛悼不已。可是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梅圣俞仅仅是在痛悼亡妻吗?我们再次细读文本,谢氏的温柔贤惠、深明大义的优秀品质,是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之下才益发凸显出来的呢?文章中梅圣俞一再说:“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吾穷于世久矣……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其生也迫吾之贫”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彼时的梅圣俞,两字可以概括:“贫”,“穷”!谢氏之可贵,正是因为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才愈发凸显!

到此我们应该可以下结论:文章中梅圣俞一再提及的“悲”,毫无疑问的包含“悼亡之悲”,但是,恐怕远不止悼亡这么简单,其中,应该包含着他自己的生活之贫寒,仕途之穷困,其中尤以后者为重!梅圣俞虽有文才,甚至有欧阳修的大力提拔,可是始终仕途坎坷!这一点,在欧阳修所作的《梅圣俞诗集序》中也有提及:“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仕途的困厄,可以说是梅圣俞一生都难以释怀、不愿对外人道的隐痛!而现在,贤妻的盛年早逝,又让他不得不面对自己且“贫”且“穷”的残酷现实,想来怎不让人潸然泣下,泪涌如泉?

所以,个人以为,这篇文章中一再提及的“悲”,除了深深的悼亡之悲外,更寓含了梅圣俞的身世之悲!前者为明,后者在暗,明暗交织,圣俞之“悲”方显完整,也才更显其千钧之沉!

类似这样的“于悼亡之中寓身世之感”,在古代很多悼亡作品中都有体现。比如,千古闻名的悼亡词――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里的“尘满面,鬓如霜”,难道只是自然风尘的侵染吗?仅仅只是时间的变化吗?这十年,于苏轼而言,是怎样的十年?是一再被贬的十年!是宦海浮沉的十年!是颠沛坎坷的十年!“尘满面,鬓如霜”的外表之下,是一颗历经苦难、饱经沧桑的心灵!所以,词人感慨“纵使相逢应不识”,既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又巧妙地糅入了自己境遇不佳的感慨,表达了作者自己心潮激荡、抑郁不平的情怀。

再如纳兰的悼亡词《沁园春》:“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薄命”这个词在纳兰的悼亡词中出现频率很高,如《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再如《青衫湿遍・悼亡》“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词人在感叹妻子薄命的同时,何尝不是哀叹自己的薄命?悼亡,既是痛惜失去的至爱,更是伤悼自己的命运。纳兰留给后世的印象似乎总是那个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天子近臣,顾自吟唱着风花雪月的爱情诗词的宰相公子。你可知,他也曾少年意气、踌躇满志?他也曾渴望经国治世、一展才华?可最终却被选为内廷侍卫。内廷侍卫是做什么的?扈驾出巡、奉陪狩猎,涂写应制、奉和的官样文章,这样的事情,实在是折煞了那么才华出众的纳兰。对冷酷现实的绝望,使其更觉生之痛苦,只能于悼亡之中,填写一生失意。

悲情文章范文第5篇

或是嚎啕大哭、或是疯狂的写日记、或是没头没脑的大声歌唱、或是没由来的发呆想一些可怕的事情……这些都是我过度悲伤时而产生的。我更多的是哭,很早以前,我就是很会哭的了,即使父母一句轻声的责怪我都会哭的满面通红。爸爸讨厌我这个样子,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就这样,以后那些日子里,我学着不哭,我算是成功了一半。因为被人误解、责怪、委屈、冤枉,我永远不会在别人面前哭,我会用很快的速度逃开,独自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呜咽。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很快乐,不会因为什么事情而哭泣。我想,我偷偷哭泣的泪水足以和某条小江还是某条小河相对称了吧。我也是很喜欢听悲伤式的歌曲,很符合我那种心情,所有的歌曲中,我最喜欢听那首犬夜叉的《思念》,极度引起我情绪的共鸣。我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的听着。我写文章大半都是那种悲伤的,想写一种活跃或是有圆满结局的文章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因为那会导致我没有思路和头绪以及灵感。写起悲伤的文章我总有办法写得牵动人心,我很能把自己体会到文章中命运不圆满的人物中去,我可能就是这样一直堕落才会一直不能改变吧。有人说,我应该去看心理医生,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病态。我不在意。这种形态都持续多久了?久到我已经接受了,久到我已经不在意了,久到我可以以它来写伤感动人的文章了。甚至连这种情绪是谁造成的都不知道……

我真的很爱自己的妈妈。妈妈虽然脾气不太好,但她对我的爱我一直可以感到。她说我有什么心事可以跟她说,还说我有抑郁症。我知道妈妈真的值得我去信任,我也愿意相信她。但我的表现和心里有着巨大的反差。我不经意的笑着说:“我没事,真的。妈,你不用担心。”谁知道我会在背后因为没有倾诉者而疯狂的写着日记,有时还哭着,泪水把字迹都模糊了。可是我就是对谁都不想说,说不出口。有时哭得停不下,我就使劲揪自己的手上的肉,使疼侵蚀我的泪水,我不可以哭,我总是这么说。爸爸是个很通情达理的爸爸,他不曾打过我,总以道理说服忤逆的我。我还是哭,这是因为对不住他和妈妈。可是我除了哭,就不能做什么了,而且哭还是一种懦弱。被谁委屈冤枉我从不会去解释,任哪个谁的骂,我认为解释是多余、徒劳的。

我唱歌不算怎么样。心情不好我总以柔情快乐的歌曲缓解自己的颓丧,心情好的时候,我喜欢听悲伤的歌曲,那样有助于我写文章。我也会发呆,偶尔发发呆、睡睡觉还是不错的。我虽然是很伤感的一个人,可是我说话会懂得幽默、懂得逗人开心、懂得找公众喜欢的话题聊。他们都知道,我很开心,很幸福的生活。可是我,不懂得怎么来解释我自己的悲伤,更不能解释它的由来。

所以,就静静的一个人享受自己的悲伤,不要奢求谁来替我懂得,因为这不是什么好事,我不会把这种病态推给谁,让谁和我一起承受。

相关期刊更多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共青团河北省委

戏剧之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