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子疑邻翻译

智子疑邻翻译

智子疑邻翻译

智子疑邻翻译范文第1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解释划线的字。

①其子曰 其: 其:他的。

②其邻人之父亦云 云:说。

③暮而果大亡其财 亡:丢失。

④而疑邻人之父 之:的。

2.翻译文言句子。

①天雨墙坏。

译文:天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②其家甚智其子。

译文: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

3.本文的主旨,至少有两种角度的解释。请按要求填空:

智子疑邻翻译范文第2篇

2、出自《愚公移山》,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智子疑邻翻译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非语言语境;影视字幕翻译;作用;《理智与情感》

1、引言

dilley·r在其《the problem of context》一书中说到,语境仿佛是语言机器中的“幽灵”,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捉摸。众所周知,语言的使用离不开具体的特定的环境,因此对语言的研究就不能脱离对语境的研究。所谓语境,简言之,就是语言赖以存在,被人们实际所使用的环境(许力生,1:2006)。从宏观上看,语境包括两大类: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语言语境大体指语言的上下文,由语言因素构成;非语言语境又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由非语言因素构成。语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语言含义和内涵,因此与翻译有着唇齿相依、唇辅相连的密切关系。对于影视翻译来说,更是如此。影视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缺少语言上下文的指引,更受制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影响。具体来说,受制于作者社会背景、故事情节背景、人物性格特征、人物心理活动、人物对话、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由于语境包含因素较为宽泛,因此本文从非语言语境视角,以电影《理智与情感》字幕为研究对象,结合人物性格特征、心理活动等因素,旨在分析非语言语境对影视字幕翻译的作用与影响。

2、非语言语境的概念及分类

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首创了“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概念。从马林诺夫斯基开始,context一词从过去主要指称语言单个项目前后毗邻的语音、词或词语扩大到句子层次,更多地被用于对语词和句子意义有制约作用的上下文(许立生,4:2006)。他首创的“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的概念,超越了语言内部语境的界限,使context包含了话语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特征。情景语境指使用语言的一般具体环境,而文化语境则是指语言使用的文化现实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习俗。

伦敦功能学派创始人弗斯(firth)继承并发展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观,并提出了其特有的语境理论(contextual theory of meaning)。弗斯的语境理论将语言外的情境因素和语言内的上下文视为同等重要。弗斯在其语境理论中提到,“语言的上下文”和“情景的上下文”共同构成语境,context这个概念并不能只狭义的理解为一句话的前句和后句,或一段话的前段和后段。(许立生,5:2006)上下文还应包括每句话、每个段落产生的社会环境,即由非语言因素构成的上下文。弗斯的另一个突出贡献是用系统观来看语境,提出语境是分层次的,文化语境是最高层次的语境。

在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观和弗斯的语境理论的基础上,莱昂斯(lyons)和韩礼德(halliday)对语境理论进一步发展和细化,充分认识到语言使用的复杂性、语境因素和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此外,语言学家海姆斯从社会文化因素方面来研究语境,更是为语境研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语境研究从最初到现在,学术界对语境的重要作用与分类基本达成一致。简言之,没有脱离语境而存在的语言,也没有与语言无关的语境。(许立生,12:2006)从宏观上看,语境包括两大类: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语言语境大体指语言的上下文,由语言因素构成;非语言语境又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由非语言因素构成。下面,笔者用一个清晰的图表将非语言语境的分类简单明了的表示出来。

3、影视字幕翻译受非语言语境的制约

作为一门喜闻乐见的综合艺术形式,影视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影视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和"构建"虚拟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电影的这种特性,可以满足人们更广阔、更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语境对于语言含义和内涵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与翻译有着唇

相依的密切关系。对单词、词组、句子甚至段落的理解都不能脱离语境。影视字幕翻译又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因为电影翻译涉及到复杂的文化背景、人物形象、语言规律、心理审美和大众即时接受力等各种因素。

众所周知,电影信息的传递不能依靠上下文文本,只能依靠听觉和视觉。然而,字幕总是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因此,在字幕翻译的过程中,深刻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或心理活动等非语言语境因素,采用更贴切的语言,减轻观众即时理解负担更显得极为重要。人物动作、姿态、面部表情、语调等都能显示人物的形象与性格特征。而电影中的台词是人物形象的直接承载者。

本文的研究对象电影《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根据简·奥斯丁的小说改编而成。《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汀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简·奥斯丁最富于幽默情趣的作品之一。该部小说于1995年被华人导演李安拍成电影,影片问世后大获成功,先后获得1996年金球奖最佳剧本、最佳影片以及第68届奥斯卡奖最佳剧本改编等殊荣。在这部电影中,简·奥斯丁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电影的情节围绕着两位女主人公的择偶活动展开,着力揭示出当时英国社会潮流中,以婚配作为女子寻求经济保障、提高社会地位的恶习,重门第而不顾女子感情的丑陋时尚。该部电影集中表现了“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冲突。以玛丽安为代表的人物是理智不足而感情有余;以约翰·达什伍德夫妇为代表的人物是理智有余而感情不足;而以威洛比为代表的人物在感情上又是十分虚伪,表面上似乎很有情感,实际上却冷漠无情,自私透顶。作者赞赏的是女主人公埃莉诺,因为她即重感情又有理智。电影集中表现了作者简·奥斯丁的爱情观与婚姻观。综上所述,影视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涉及到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人物性格、人物形象、人物对白、具体场合、故事发生背景甚至作者/导演自身文化背景等等这些非语言语境因素的影响。因此,非语言语境在影视翻译中显得格外重要。在电影《理智与情感》中,导演的中国文化背景,丰满复杂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一波三折的心理波动,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这一切非语言语境因素都给该影视的字幕翻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因此该部影视也成为我们分析非语言语境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作用的经典案例。

4、实例分析非语言语境在《理智与情感》影视字幕翻译中的作用

例1: they will have 500 a year. what more could they want for? no housekeeping, carriage, horses, few servants, keeping no company ... how comfortable! 反正她们一年会得到五百英镑 -她们还奢求什么?她们根本没开销,既没有马,也没仆人,又不交朋友... 这样的日子多么富裕啊!

18世纪封建保守的英国是一个“君权”和“父权”高高在上的君主国家。因此,整个电影的人物对话,都处处体现了男性对于社会的主导权。影视中的男性人物的话语也大多被翻译成带有命令性口吻的话语,同时伴有对女性轻微的歧视。这句是埃莉诺同父异母的哥哥约翰先生的台词。按照法律,约翰继承了其父亲的庄园及所有的遗产,每年只给他的继母和同父异母的妹妹500英镑,这点钱不足以她们维持温饱。但在自私贪婪的约翰看来,这些钱对她们来说已经足够,并轻蔑的认为她们交不到朋友。“they will have 500 a year”在翻译时,译者在前面加上了“反正”两个字,充分体现了约翰人情的自私以及对金钱的贪婪。“what more could they want for?”在翻译时,把“需求”稍微加大了语气,译成“奢求”,更是把约翰对于可怜的母女的轻视与轻蔑发挥的淋漓尽致。五百磅的收入根本不足以果腹,连温饱都难以维持,约翰先生却发出了“how comfortable!”的感叹,最后一句的反讽更是把约翰的冷漠与残酷推向了巅峰。

例2:can he love her? can the soul be satisfied with polite affections? to love is to be on fire. like juliet. guinevere. heloise.他真的爱她吗?如此相敬如宾就能满足吗?爱一定要热情如火,就像是茱莉丽、亚瑟皇后一样。

这句话形象的揭示了妹妹玛丽安对于爱情的理想,表达了妹妹玛丽安的爱情观以及她对轰轰烈烈的爱情的向往。中文字幕中语气助词“真的”“一定”的添加,增强了语气,使要表达的感情更加强

烈。此外,“相敬如宾”和“热情似火”这一对成语代表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爱情观,这样翻译更是简练又不失原意,易懂又琅琅上口。

例3:is he a butcher? baker? candlestick maker? i'll winkle it out of you. 他从事哪一行?士农工商?我非打听到不可。

译者在翻译时采取了化具体为抽象的翻译原则。原句中的butcher, baker, candlestick maker这三种表示具体职业的名词被译者巧妙的译文抽象名词“士农工商”。旧时“士农工商”即代表着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因此,士农工商在此处代表着不同的行业。这样翻译既简单明了,也更符合目的语观众的理解需求。

例4:''it gives me great pleasure to restore this atlas to its owner. business prevents my delivering it, which will hurt me more than you。memories of your kindness must sustain me. and l remain.“谨将地图集物归原主。公事缠身,无法亲自奉还,遗憾之至,恐甚于各位。感谢各位的盛情吾将永志难忘”

该部影视中的书信往来被译者巧妙的译成文言文形式,这样翻译简练明了,又符合目的语观众的审美需求。文言文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韵律优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英国,社会安定,文学上崇尚新古典主义,尤其在上流社会,更对文采与艺术极为重视。因此,译者这样的巧妙翻译也符合18世纪末的英国社会文化背景。此外,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文言文又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中国观众对文言文这一语体也非常熟悉。译成文言文也更加符合整个电影凄美的气氛。

例5:love is not love which alters when it alteration finds. or bends with the remover to remove. oh. no. it is an ever fixed mark that looks on tempests and is never shaken 说变心就变心,哪能算是爱,哪能任凭抹灭。不,爱是永不褪色的印记,纵使有狂风暴雨,也永不动摇。

当玛丽安得知威洛比为了金钱背叛爱情,娶了一个价值五万英镑的陌生人时,妹妹玛丽安在狂风暴雨中喊出了她对于爱情的向往与此时的失望。在长达三个小时的电影中,这句话最为精彩的反映了妹妹玛丽安的爱情观。这句话既是玛丽安对于爱情的憧憬与呐喊,也是作者简·奥斯丁本人的爱情观与婚姻观。“哪能……哪能……”句式的应用,以及“纵使……也”句型的应用使译本读起来琅琅上口,也使要表达的感情更加磅礴有气势。

例6:what have you been doing? you can grow potatoes in this dirt.你怎么弄的?这么脏,都可以种菜了。 土豆一直是英国人餐桌上的主食。尤其是在18世纪的英国乡下,自家种菜维持生计是自给自足的重要体现。集合名词“菜”指代具体事物“土豆”,既简单明了,又符合18世纪英国的饮食习惯与经济环境。

例7:l've heard nothing but ''dash wood'' for l don't know how long.她整天戴小姐长,戴小姐短的。

翻译的口语化也是该剧字幕翻译的一大亮点。众所周知,以剧情为主的影视剧主要靠人物角色间的互动来推动情节,而最重要也最常用的互动手段就是对话。既然是对话,其语句就绝不会太长太复杂,以免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出现理解困难。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影视剧所使用的语言都是浅显易懂的日常口语。翻译的口语化既通俗易懂,又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还减轻了目的语观众即时接受理解的负担。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非语言语境的概念非常广泛,包括时间场合、文化背景、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特征、心理活动等众多因素。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为影视字幕翻译提供了大的背景与框架;影视导演的自身文化背景无形的渗透到影视风格和字幕翻译的风格;小说作者本身的文化背景、爱情观与婚姻观也会对影视中人物对话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人物形象影响台词风格和字幕翻译风格,或正直或反讽,或谦虚或自大;人物的心理活动影响台词和字幕的语气,或温柔或伤感,或坦荡或纠结;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也影响着人物对话的风格,或奔放或含蓄,或热情或婉约。总之,从该部影视中,我们可以看到非语言语境包含时间场合、文化背景等复杂因素,影视字幕翻译无疑受制于非语言语境的影响,非语言语境在影视字幕翻译中,有着潜移默化又不可忽视的作用。

5、结语

电影作为一种世界性、大众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世界各国的文化

交流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彰显。影视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翻译过程中更是离不开对语境特别是非语言语境的充分理解与把握。非语言语境对于影视字幕翻译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们可以消除对词语、词组意义上的分歧,消除目的语读者对影视字幕的不必要的误解,增补一些被省略掉的信息,帮助读者更加准确了解信息,充分表达人物心理活动,展现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最重要的是帮助译者与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对话和故事情节背后的深层次含义和深刻内涵。译者在对影视字幕翻译时,一定要及时认识到非语言因素语境的重要性,深刻体会社会文化背景,把握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特征,了解人物心理波动,领会人物对话背后的深刻内涵。译者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目的语观众的语言习惯、审美习惯、即时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将影视中的非语言语境充分利用起来,力争精益求精,创作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 廖慈惠.《非语言语境与言语选择》.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2] 梅晓娟.《结合语境,译出原文真义》.译著评析

[3] 王芳.《非语言语境与小说对话的翻译》.当代经理人.2006

[4] 王红云.《论非语言语境对翻译的影响》.今日南国.2008(7)

智子疑邻翻译范文第4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2.读准字音,准确断句,准确翻译字词,并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式。

3.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重点难点】

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式。

【学法指导】

4.朗读。读准字音,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赋的节奏、情感和韵味,力求语言通畅,读准字音。

5.熟读课文。借助书下注和语境,正确译文,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知识链接】

6.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他是子思(孔子孙,名常┑脑俅弟子,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7.感知《孟子》:

《孟子》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7篇。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8.走进历史: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学习过程】

9.看清字形,标出注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衣(yì)帛 谷不可胜(shèng)食也

数罟(cù gǔ)不入矗wū)池 谨庠(xiáng)序之教

养生丧(sāng)死无憾 鸡豚(tún)狗

彘(zhì)之畜(xù) 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tú)有饿莩(piǎo)

10.学习第一自然段。

(1)有感情朗读本段。

(2)解释加点词,注意在文中也做上标记。

梁惠王曰:“寡人之(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际意义)于(对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黄河)内凶(收成不好,闹灾荒),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样)。察邻国之政,无如(像)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更)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为什么)也?”

(3)翻译句子。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明确:(我)考察邻国的当权者,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明确:邻国的百姓没有减少,我的百姓没有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4)在提出“民不加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其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5)现代社会人口增加会加重社会负担,所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梁王为什么却希望“民加多”呢?

明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11.学习第二――四段。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

(2)解释加点词,注意在文中做上标记。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请允许我)以(介词,用)战喻。填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鼓(名词用作动词,敲鼓)之,兵刃既(已经)接,弃甲曳兵(兵器)而(连词,表修饰)走(跑,这里是指逃跑)。或(无定代词,有的人)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那么)何如(宾语前置,如何)?”

曰:“不可!直(只是)不百步耳,是(代词,这)亦走(跑,这里指逃跑)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通“毋”,不要)望民之多于(比)邻国也。”

(3)翻译句子。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明确: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明确:凭自己只逃跑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么(您觉得这)怎样呢?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明确:(那些人)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这还是逃跑啊!

(4)孟子哪些话是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用什么方法说的?

明确: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喻说理。

(5)分析理解“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

明确:五十步和百步只是数量上有所不同,本质是一样的。同理:如果说梁惠王的治国政策和其他国君相比,只是尽心的程度不同的话,本质也是相同的,目的都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都是让百姓去送死,他们采取的治国政策都不是王道,而是霸道,是虐民暴政。老百姓看穿了梁王的小恩小惠,不会来送死呢,所以,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2.学习第五、六段。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

(2)解释加点词,注意在文中也做上标记。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尽)食也;数罟(网)不入闯兀ǔ靥粒,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斧)以(按)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名词活用做动词,种植)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名词活用做动词,穿)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通“毋”,不要)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耽误)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反复陈述)之以孝悌(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之义,颁(通“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名词活用做动词,称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饿死的人)而不知发(开仓赈灾),人死,则曰:‘非我也,岁(年成)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兵器)也?’王无罪岁,斯(那么)天下之民至焉。”

(3)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可分为几个部分?请分别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明确: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当堂检测】

13.下列加点字读音和意义都正确的一项是(C)

A.数罟(gū,网) 饿殍(piǎo,饿死的人)

B.颁白(bān,通“斑”) 曳兵(zhuài,摇着)

C.庠序(xiáng,学校) 衣帛(yì,穿)

D.孝悌(tì,尊重父母) 鸡豚狗彘(zhì,猪)

14.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D.数罟不入闯

15.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

16.下面的加点的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

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春心莫共花争发(李商隐《无题》)

B.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

C.或五十步而后止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D.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17.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D)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 ②鸡豚狗彘之畜

③树之以桑 ④未之有也

⑤邻国之民不加少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⑤/②/④

C.①②④/③⑤ D.①②⑤/③④

18.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D)

例:树之以桑

A.非我也,岁也

B.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C.或五十步而后止

智子疑邻翻译范文第5篇

应该说,文言今译是整理古籍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在除了专门工作者之外,一般人都不具备也没有必要具备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所以古籍加上标点、注解和翻译,对于中华儿女学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非凡的意义。而在中小学的文言文教学中笔者认为使用翻译弊端很多,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文言文教学中的“翻译”应该休矣。

所谓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文字来表达另一种语言文字,也就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是沟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语言的桥梁。传统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是一脉相承的父子关系,文言文是现代白话文的基础,是“源”;现代白话文是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是“流”。两者是同一种语言发展的不同阶段,并不是两种语言。尽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不再使用文言文,但是它的活力部分还在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使用的白话文。所以文言文与古英语、古俄语、古拉丁文这些已经死亡的语言是不同的,否则中小学生就不必学习文言文了。在中小学文言文教学中习经为常的“翻译”教学方法造成了中小学生语言心理的错位,他们一接触文言文就离不开译文,从而把文言文当成了与白话文相距遥远的另一种语言,对白话文前身的文言文缺少亲近感。此外,文言文是现代白话文最重要的来源,二者的基本词汇、实词用法、句法文法等相同的地方是主要的,不同是次要的,而文白翻译往往却是强调文言文和白话文不同的地方,忽略相同的地方,增加了学生文言文难学的印象,有些学生为了应试甚至把背诵译文当成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学生中出现了所谓“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学态度,而文言文教学的翻译是出现“一怕文言文”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密切关系,基础教育阶段学习文言文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白话文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其主要目的也在于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1]。可以说,文言文的教学也是实现语文课程这一基本理念的重要途径。文言文是现代白话文的基本源头,白话文充分吸收了文言文中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语言精粹等仍然具有活力的成分。优秀的白话文表达往往善于从古诗文中选取极富表现力和生命力的词汇、诗句来表情达意,寥寥数语便传神极致。如总理几年来“两会”结束时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都引用了大量的古语和诗文抒怀言志,凝练、典雅,表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语言功底,给世人印象极深。反观多年来青少年学生书面语表达口语化,口语表达粗俗化,词汇贫乏,平淡苍白,毫无生气,反映了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的低下。语文教育自然脱不了干系,而文言文教学中的翻译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中小学教材中的文言文均为浅易、经典的文本,简洁典雅,精练优美,是中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有学者指出:“汉语的文白之别,事实上还代表着语言的‘精粗’之别,‘雅俗’之别。人们接触的文言文越来越少,语言也就越来越‘白’、越来越俗,失去了古雅、凝练的文风。”[2]文言文教学中的翻译使学生直接接触文言文的机会减少了,而且把文言中许多凝练、优雅、含蓄的语词变成了平淡、流俗、直白的语言材料,译文经常会导致文言文课文在语意、美感、风格上的流失。中小学文言文教材中不少的词语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沈复《童趣》中的“明察秋毫”、“怡然自乐”、“庞然大物”等等,以及不少的语句如八年级下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不译则美而雅,硬译则拙而俗。至于对那些千锤百炼、呕心沥血的古典诗词的教学,翻译无疑更是破坏了原作的完美。试想,将李白的《将进酒》中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翻译成“叫我的儿子把我的五花马和千金裘拿出去卖了,换成好酒,我要和你痛饮一场,把我们心中的愁闷都忘了吧!”还有原来的情味吗?还有那种豪爽的气魄吗?要表达这样的感情,就得用李白这样的诗句。改变了这种语言形式,也就找不到这样的情味了。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包括古诗词),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无论思想内容、感情因素,还是艺术技巧、语言形式都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加上在选入教材时编者充分考虑了其浅易性和可接受性,且都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精心作了注释。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取消翻译,让学生亲近这些作品,直接和古人对话,从中汲取并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化为自己的言语素养。

文言文教学应该借鉴并继承传统文言文教学的经验,这些经验凝聚了千百年来从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教学智慧,符合文言文本身的语言规律和学习文言文的教学规律。对文言文的教学古人主要是靠解说。我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化,到先秦时已存在古书词义深奥、不易理解的问题,于是就有了训诂方法,到了汉唐更为兴盛。训诂的原意就是用通行的语言解释古字古义,后来变为解释词语的泛称。训诂成为了人们学习古文的一种常用的方法。训诂和翻译是不同的,《说文解字》中对“译”下的定义为:“译,传译四夷之言者。”在训诂学成为一门成熟学科的清代,学人陈澧说:“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使邻国如乡邻,有训诂则使古今如旦暮。”[3]可见古人学习文言文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解释字词来理解全文而不是翻译。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应加强对文本的解说。当然,按照语文新课改的理念,对文言文的解说不能再是传统的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自行解说,让这种解说既是学生自主的,又是科学高效的。

对文言文的教学古人还有一重要方法是诵读,这也是千百年来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宋代大学问家朱熹就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4]文言文富有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通过激情诵读,学生融汇于文本的世界中,既能领会旨意,又能体验情感,既有利于把握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又有利于形成纯粹、典雅的语感。因此要在学生通过解说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反复诵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诵读也明确提出了要求,我们要借鉴古人诵读“口诵心惟”、“虚心涵咏”的传统经验,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发扬光大,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综上所述,翻译不是文言文教学的正途,解说和诵读才是文言文教学的正途。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加强解说和诵读,使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母语,更好地夯实语言功底,从而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2]潘文国.危机下的中文[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23.

[3]黄灵庚.训诂学与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5.

相关期刊更多

电子质量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电子制作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商业联合会

地质与资源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地质调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