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威廉华兹华斯

威廉华兹华斯

威廉华兹华斯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诗学观;华兹华斯;水仙;主题;语言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086-02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湖畔派”诗人的代表之一,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他的主要成就除了诗歌创作之外,还在于他对浪漫主义诗学理论的阐释。他的诗学理论,集中体现在《1800年版序言》和《1815年版序言》这两篇文章中。其关于诗歌创作与批评的理论,包括对“情感”、“题材”、“语言”、“创作目的”等几个方面的理解与认识。他的诗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开辟了19世纪西方诗学的新方向。

《水仙》是他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写于1804年。诗歌记叙了华兹华斯和他的妹妹在一次郊游时所见的景色。由于这首诗视觉意象优美、节奏明快舒畅、韵律简洁工整,被人们视为英国浪漫主义抒情诗歌的典范。全诗共有四个诗节,描写了诗人外出散步,在湖边偶遇水仙心中愉悦,多年之后在独处时回忆起当时所见美景,感到发自内心的快乐。

一、诗歌的情感

华兹华斯认为:“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诗人沉思这种情感直到一种反应使平静消失,就有一种与诗人所沉思的情感相似的情感逐渐发生,确实存在于诗人的心中。”情感既是华兹华斯诗歌的灵感源泉,也是他是诗歌的创作主题。诗歌不是源自人的理性,而是源自人的心灵,因为“人的心灵能够映照出自然界最美最有趣的东西”。

据华兹华斯的妹妹在1802年4月15日的日记记载,她和华兹华斯拜访朋友归来,“在高巴罗公园那边的林中看到了几株临湖的水仙花……我从没见过这样美丽的水仙花。他们长在青苔石头中间,长在石块周围,长在石块上面;有的把头靠在石块上休息,如同靠在枕上来消除疲劳;有的在摇摆,旋转,舞蹈,仿佛随着从湖面吹来的轻风一起欢笑。它们看上去是那么快活,总是在闪闪发光,变幻不停。”两年之后,华兹华斯根据这段回忆创作了《水仙》一诗。仅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就可以看出华兹华斯秉承了自己的诗学观念,诗歌是在平静时刻的一种回忆。时隔两年之后他将当时所见之景描写出来,就像是一个印象派画家,更看重的是当时所见之情景在自己脑海里留下的印象,而不是深入到细节。虽然当时的情景已不在眼前,但是在他心中平静的时候,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又一次涌向心间。

正如诗中最后一个诗节写到:

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

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

那是孤独之中的福祉;

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飞白译)

多年以后,当时的情景还是会在诗人处于心灵平静的状态下浮现,如若不是此情此景给他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他绝不会多年以后还记忆犹新,这就是他所说的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湖边成片的水仙,是怎样一番少见的美景,相信每个路过的人都会感慨一番。

二、诗歌的题材

华兹华斯在《序言》里说到:“题材的确非常重要!”他认为诗歌题材绝不是“疯狂的小说”,也不是“病态而又愚蠢的德国悲剧”,更加不是“像洪水一样泛滥的用韵文写的夸张而无价值的故事”在他眼中,好的题材能让读者体会心灵的优美和高尚,它来源于诗人真挚的情感的流露。华兹华斯强调:“是情感给予动作和情节以重要性,而不是动作和情节给予情感以重要性。”只有以情感作为诗歌艺术的推动力,将题材有机地组合成为合理的动作或是情节,才能创作出真正完美无缺的诗篇。华兹华斯认为,诗人进行诗歌创作应该立足于日常生活,正是由于诗人不断地与外界事物发生相互作用才导致了情感的产生;由于诗人创作诗歌的基点是人的本性和日常生活,诗歌才有了与外界天然的联系,就更容易将外界事物演变为诗歌题材,从而促成诗歌的诞生。

《水仙》取材于大自然,诗人认为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同时,自然的东西也是最日常的东西,所有的普通读者都见过水仙花,能够对水仙花的美产生共鸣,虽然每个人对美的鉴赏力有高有低,但是这样的题材却最容易使诗人和读者产生天然的联系,激发读者内心相同或相似的感受。正如诗中描写水仙花的诗句:

忽然间我看见一群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

在树荫下,在湖水边,

迎着微风起舞翩翩。(飞白译)

读者能从此情此景中感受到成片金色水仙花的美,如果将主题换做某一专业领域的生僻题材,恐怕就有故作阳春白雪之嫌,让大多数读者望而却步,这首诗歌也就无法像今天这样广为流传了。

三、诗歌的语言

华兹华斯否定18世纪新古典主义时期所使用的华丽辞藻,想要建立起一种新的诗歌语言传统。这既是诗人呼应时代要求进行的语言变革,也是他自身诗学思想发展的结果。《序言》中谈到诗歌的语言时华兹华斯说:“自始至终竭力采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来加以叙述或描写。”华兹华斯认为语言必须与时俱进,适合人们的日常现实生活。语言学家特纳对华兹华斯的一些诗行做过难易程度的分析,数据显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多数单词都包含在一个五岁儿童的词汇表之中。诗歌的语言简单,体现了华兹华斯提倡使用普通人语言来写诗的这一主张。其实诗歌的表现力不仅仅取决于所使用的语言的难易,更取决于对语言的把握和运用。要使用简单的语言来达到较高的感染力,必须在别的方面下功夫。因此华兹华斯很注意韵律在表达感情时的作用。比如在《水仙》一诗中,绝大多数诗节采用四音步抑扬格,且韵律整齐,所用的韵脚是ababcc,efefgg,hihikk,lmlmnn,每个诗节的第一、三行押韵,第二、四行押韵,最后两行押韵,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节奏感,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达到了音韵美与意境美的完美结合。此外,这首诗还采用了大量的长元音和双元音,它们可以减慢诗歌的阅读节奏,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水仙花在微风中轻柔的摆动,诗人迈着缓慢的步伐欣赏着眼前的美景。

正如《水仙》中对水仙描写的诗句: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

They stretch''d in never-ending line

Along the margin of a bay:

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上面这几句诗中shine和line押韵,way和bay押韵,glance和dance押韵,让原本简单的诗句通过韵律的作用显得更加富有感情。该诗节中采用的基本都是人们的日常所用词汇,例如, “milky way”, “margin of a bay”等,简单通俗但又别有一番滋味,让人感受到其中无尽的美感。

四、诗的创作目的

华兹华斯认为,“作品本身自然就带有着一个目的”。即他强调诗歌所具有的教育和娱乐的目的。“我们的描写事物和表露情感在性质上和彼此联系上都必定会使读者的理解力有某种程度的提高,他的感动也必定会因之增强和纯化”。普通人能够通过阅读诗歌,感受其中强烈的情感,让他们也能拥有与诗人一样的想象力,从而使头脑摆脱麻木状态。达到了这一目标,就实现了诗歌的教育功能。华兹华斯把给予人们快乐,以及提高认识心灵的美丽和人的尊严的能力看作是“各个时代的作家所能从事的一个最好的任务”。他在给乔治・博蒙特的信中宣称:“每个伟大的诗人都是导师”。华兹华斯坚信诗人是人类精神的导师,诗歌能帮助人提高认知能力,实现自我发展。华兹华斯还很强调诗歌的娱乐功能,认为诗歌首先是带来快乐,“诗人作诗只有一个限制,即是,他必须直接给一个人以愉快。”诗歌满足了人对快乐的追求,显示出了对人之作为人的尊重,体现了浪漫主义诗歌对人的主体性的高度重视。

《水仙》极其生动的描摹了诗人所见的水仙花,让读者在想象中满足了他们对美的视觉欣赏要求,达到了让人身心愉悦的目的。同时,水仙花代表着大自然的美丽与恬静,大自然能够激起人们心中最美好的情感,让人得到真正的幸福。如诗中所写:“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唯有当日所见之美景,才“是孤独之中的福祉”,使“我的心便涨满幸福,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飞白译)。华兹华斯认为大自然得万物与人的本性相通,“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诗人怎能不满心欢乐!”的诗句,表现了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回到大自然寻求精神的慰藉,感受发自内心的快乐。

五、结语

《水仙》是华兹华斯对自己诗歌理论的具体实践,他认为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没有感情的诗是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的。作为19世纪浪漫派诗人的奠基人,华兹华斯强调诗歌创作的主题应当贴近生活,反对新古典主义所采用的华而不实的语言。主张诗歌语言应当简洁,生动,且富有生活气息,诗人应使用人们真正的语言来表现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和情节。他希望能通过对真实情感的描写,改变人们思想的麻木状态,激起人们心中对美的感受力与创造力。华兹华斯相信,诗歌可以陶冶人的心灵和情操,诗人要做的就是给读者带来愉快的感受,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启迪,情感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威廉・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曹葆华译.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刘若端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赵光旭.“化身诗学”与意义生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3]周永启.英诗200首赏译[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

威廉华兹华斯范文第2篇

摘 要: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湖畔派诗人开启了英国诗坛的新诗风――浪漫主义,他重视普通人的生活,重视人类心灵,提倡人道主义,赞美热爱大自然。对于工业文明带给人民的伤害他深表同情,他批判反人道主义、批判工业文明对自然的破坏、对人们生活带来的伤害,他的诗学理论建构出一幅乡村――城市突变对比的空间图,展现出英国社会文化、生活状态,其诗歌对文学、生态环境、社会生活方式的批判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华兹华斯;自然;批判;人

文学艺术的新现象,不仅是在新社会制度统治确立时才产生,它还在旧制度内部,便随着能代表未来的新兴社会力量的发展而逐渐成长起来。尽管它最初只是一丝微弱的光亮,却预示着另一种艺术理想。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从萌芽到发展就是这样。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诗学理论具有独特的价值,在与柯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中,他们以农村下层人民生活为题材,着力开掘人的内心世界,歌颂大自然,以其真实感情、淳朴的语言和清新的风格开创了英国浪漫主义繁荣一代新风。

华兹华斯讴歌自然以否定城市产业革命,雪莱称其为“大自然的歌手”,在为《抒情歌谣集》再版写序言中提出的一些观点集中反映了他的理论观点和风格,而这篇序言实际上标志着英国古典主义的终结和浪漫主义诗派的形成。其中华兹华斯对于诗歌本质的认识尤为独到:“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他把情感视为诗歌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对审美主体意识的强调,把感性情感带到一个高位,从某种程度上将感性视为与理性相对的元素,突破对于传统的束缚,重视人的情感,重视人这一主体。

华兹华斯诗学理论的批判性也是围绕人这一中心主体在转,从他的诗学理论内涵可以总结出来他的中心思想是重视――人――这一主体,批判对人的不重视,忽视人内心的感受,华兹华斯诗学理论批判性表现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分析:

第一,对文学的批判

华兹华斯为代表的一派人开创的新诗风为18世纪英国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不管是在题材的选取上上还是语言的运用上行都与之前新古典主义文学区别开来。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在题材上要求返璞归真,写自然的农民生活,在语言上也要求选取平民语言,达到自然贴切的效果。华兹华斯笔下的田园诗是与现实生活相接壤,而不是像17、18世纪新古典主义笔下的田园诗:变成脱离现实生活土壤、极其造作和抽象的文学形式。

而新古典主义所推崇的这种文学形式又可以追溯到之前的怀旧的田园主义传统。这种传统把过去的乡村生活方式理想化,给予那个时候的乡村很多美称,如“黄金时代”、“快乐的英格兰”等美誉。他们沉浸在他们的“黄金时代”,怀念那个没有剥削、没有苦难的快乐时光里。而他们所描写的诗歌里面那个美好的“快乐的英格兰”其实使他们虚构的,就如雷蒙・威廉斯在书中所指出的那样“田园诗的本身发展过程就是对封建秩序的一种选择性的美化过程”。在新古典主义诗人描绘的“哦,那些黄金年代里快乐的伊甸园”,也是诗人克雷布《村庄》里所反映的时期:“诗中不再有真相,尽管表示不屑吧,但要承认村庄生活充满了苦难”①。从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古典主义诗歌中描绘的田园的场景是他们加工过的理想的世界,但是他们也还是要反映农事劳作的艰辛,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田园诗歌却有了重大的改变,他们把农事劳作的艰辛给抹掉、把乡村中的黑暗历史给抹掉只留下那些美好的意象,一步一步的虚构他们想象的快乐的土地而逃避去面对真实的生活场景,这一时期的文学所呈现的都不过是各种精致的剥削和压迫关系的表达、虚假的成像形象以及二元对立关系在不断的粉饰那个剥削的现实和人们的深重苦难。在乡村与城市文学的叙事传统中,那种二元对立论处在一种简单化的循环模式中――乡村就是纯真美好的一面,城市就是奸诈、邪恶无比的――文学家对城市的嗤之以鼻的心态转化成对乡村的无比赞美中,而对乡村的赞美又助长了文学家对城市的痛恨,这样文学就流于一种抽象的对比之中。

不管诗人们所描绘的田园诗中是否是有土壤的,他们共同追求的一个就是对自然的热爱。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是具有创造动力的,它能让我们从其中获取有关我们自己的关于同情心的本性的真理。他认为只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才能回归到一种单纯的状态,才能真正的自由,他把审美对象由外部世界转向人的内心世界,使人的灵魂、精神世界成为描写的中心,描写对象也从宫廷转向民间,从城市转向乡村。

第二,对生态环境的批判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积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快乐的英格兰”的时期,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它与资本主义经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人口的增长与日益贫瘠的土地之间的矛盾冲突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地主与佃农、劳工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这一封建制度关系内部存在着的某些力量更是加速了新生产关系的出现。随着羊毛贸易增长,出现了大范围的圈地运动,这样许多村庄被摧毁,就如克莱尔《乡村吟游诗人》中的描写:

这里曾经有通往自由的自然的小路,

这里曾经有通往每个山谷的小路,

圈地开始了,所有的小路都被阻断,

……

田地啊,鲁宾严重如此亲切的景色,

草甸上盛开的花朵啊,草场上盛开的花朵啊,再见了!

遭到清除的树木啊,你令我深深叹息,

圈地开始了,你们所以的荣耀烟消云散!②

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纷纷涌向城市做劳工,这样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秩序建立起来。

这种新的秩序、新的生产关系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华兹华斯生活的年代正是英国工业化的高涨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正式建立,需要积累更多的资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生产,到处都是厂房、到处都是冒着黑烟的高烟囱,使得原先绿意盎然的空间消逝不见了,就如华兹华斯所说“春天从不在这里露面,就像这里的自然界自愿衰亡”,他认为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凡现在使你着迷的一切,从你插手的日子就消失”。就像查尔斯・詹纳诗中写的那样:“我看不到翠绿的林间空地,看不到奔腾的溪流,看不到泉水从嶙峋的山上喷涌而出”。工业文明使得人们生活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在华兹华斯看来,资本主义城市文明毁灭了人类天性,造成尔虞我诈自私自利的倾向,只有回到自然才能“重新感受已淡忘的往日的快乐,使人深情的回忆童年置身大自然怀抱时的快乐”,他的这种感受在《丁登寺赋》的描绘别明显:

大自然对于我就是一切。――我实难描摹

我当时的情状,那喧响的瀑布

常引起我热烈的追求;那峭岩,

那山岗,那幽深的树林,

他们的雄姿秀色对于我曾是

一种享受;是一种感情和爱,

他无需从沉思冥想中的出来,

也不必靠视觉以外的探求。③

在华兹华斯的诗歌里面,自然是具有神性的,是真、善、美的化身,在诗人心目中,大自然是可以陶冶人们的心灵和情操的,能增强人对生活的信念,甚至可以使人们认识、改变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在被工业文明摧残的生活中,见不到原来那个美好的世界了,到处都是污染,对坏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华兹华斯痛恨这样的生活环境,他呼吁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只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才能重新获得失去的真善美。他高呼“沐浴万物之光,尊自然为师”,认为“大自然就是我的一切”。在他的《写于早春的诗句》中,华兹华斯这样写道:

长青花藤沿着樱草花枝,

在绿乡屋上绕出一个个的冠圈;

那是我的信心;每一朵花

都欣然于吁吸中的空气。

在我身旁的鸟儿蹦跳而嘻,

我不能忖测他们内心的思维―

但他们身躯小小的娜动

都看来是狂喜。④

在这首诗里他把“长青花藤”比作自己的信心,把“鸟儿”视为牵动着自己心灵的“狂喜”.也就是说。诗人将大自然中最为普通的事物作为自己心中的信仰。大自然是美好、神圣的。它总是给人带来欢悦、和睦的感受。诗人无疑也从大自然中找到了寻求自我精神解脱的通途。

第三,对人文的批判

从华兹华斯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贯穿他整个诗学理论的一个主要线索就是――人这一主体,他提倡写平凡的生活、用平凡的语言等等都是在为这一主体服务。而华兹华斯生活的年代我们都知道,那是一个物欲滋长的年代,没有人,只有资本、金钱。

现代文明酿造了人类欲望的恶性膨胀,在华兹华斯看来这不仅伤害了自然,而且也伤害了人的自身,使人丧失天真纯洁的心灵。诗人发自内心的感慨:

侵吞掠夺,贪婪,挥霍无度――

这些,便是我们崇奉的偶像;

再没有淡泊的生涯,高洁的思想;

古老的淳风尽废,美德沦亡,

失去了谨慎端方,安宁和睦,

断送了伦常准则,纯真信仰。⑤

对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对比,华兹华斯是以他的乡村经历为基础的,他的观念也受到乡村经历的影响,对于伦敦这座城市是“叹为观止,欢喜莫名”,但是即便在此时他也是感到奇怪的:

人们如何生活

正如我们所言,甚至比邻而居者仍然

形同陌路,不知彼此之名。⑥

对于现代城市中的这种”异化“,他感到迷惑:

多少次穿行于人流的街道

与人群一起前行

自我思付

经过我的每一张面孔都是一个谜。

华兹华斯以这种反讽对比式的方式来写诗,反应这个社会的变化,来观照这个已经“异化”的社会人际关系。他看到的是一种充满陌生感、联系被切断的“新式社会”,在这里,无法找到对他人的认同感,然后就只有通过“色彩、光线和形状的舞蹈,震耳欲聋的喧嚣,摩肩接踵的人流浪潮”来感受自身及他人的存在。

不管是对工业文明的批判还是人性湮没的批判,归结起来都是围绕人这个主体在行动,呼吁人内心灵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宁静和睦。

华兹华斯那些热情澎湃的诗句提醒我们:“要把包括人与自然在内的整体世界纳入思想视野,获得一种超越人类自身的生命意识,认识到其他生命形式以及一切事物的存在,自然不能仅仅根据人类的设计或者期望被还原.把这种意识融入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以及一切人类文化建构中,我们才有可能创造一个万物和谐、美好欢乐的新世界。”(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注解:

① The Village;George Crabbe;in Poetical Works of George Crabbe ;ed.A.J.and R.M.Carlyle;Oxford,1914

② John Clare.The Village Minstrel:And Other Poems?The Village Minstrel.Kessinger Publishing,2009

③ [英]威廉・华兹华斯,丁登寺赋.王佐良译.

④ [英]威廉・华兹华斯.黄杲砸.华兹华斯抒情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⑤ [英]威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杨德豫译.华兹华斯、柯勒律治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⑥ The Prelude,a parallel text;ed.J.C.Maxwell;London,1971;256

参考文献:

[1] [英]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华兹华斯、柯勒律治诗选[M].杨德豫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2] 杨江正,胡正学.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史.武汉出版社,1989.

[3] [英]雷蒙威廉斯著.乡村与城市.韩子满,刘戈,徐珊珊译.商务印书馆.2013

[4] 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5]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6] [英]威廉・华兹华斯.黄杲砸.华兹华斯抒情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7] [英]威廉・华兹华斯,丁登寺赋.王佐良译.

[8] 张哗.徜徉在大自然中的人.北方论丛.2001(6)

[9] John Clare.The Village Minstrel:And Other Poems?The Village Minstrel.Kessinger Publishing,2009

[10] Help stone ;John Clare;in Poems,ed,J.W.Tibble;2 vols;London,1935

威廉华兹华斯范文第3篇

Postcodes and map coordinates offer precise locations, but don’t fully distinguish one place from another. The feelings associated with local stories and histories become attached to particular features―triumph or humiliation on the school sports field; tender trysts beneath the cherry trees; the proud hotel that once opened its doors to celebrity guests; the house wounded by the fatal fire.4 The stories that can cluster around ordinary features usually remain invisible to outsiders, and even events startling enough to hit the national headlines rapidly become yesterday’s news.5 People passing through see little of the life within those streets. For those looking on from a distance, buildings are houses, not homes. They might be architectural gems in stunning surroundings,6 but they won’t possess the intimate associations that transform landscape into place.

William Wordsworth7 thought that landscapes should become places. He grew up in the English Lake District8, but it was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the stories of those who lived there that mattered most to Wordsworth. Many of his poems recreate the hidden lives of those who left their traces on the land; others convey vivid memories of personal experiences that altered the landscape for ever―turning it into a deeply felt place.

In Preoccupations (1980), Seamus Heaney, a modern poet of place, paid special tribute to Wordsworth as“the first man to articulate the nurture that becomes available to the feelings through dwelling in one dear perpetual place”.9 But though Wordsworth wrote so passionately about the region he had known since birth, its special meaning dawned on him10 fully only when he wasn’t there. His first substantial poem was written after he left the Lakes to study at Cambridge, while a very cold winter in Germany prompted his later recollections of his Lakeland boyhood in The Prelude (1850).11 It was only after a decade of restless travelling that Wordsworth returned to settle in Grasmere with his sister Dorothy,12 and then poem after poem poured out. Places can require absence, at least to be felt most deeply.

So perspective matters when it comes to place. Recently, cultural geographers have challenged assumptions about the apparent difference between insider and outsider perspectives, because of the less desirable implications of dividing people into those who “belong” and others who “do not belong”. The excluded might come from another region or race, or merely fail to conform to local norms. This has led to new readings of place in terms of stasis and mobility. Instead of regarding “place” as stable and ultimately knowable to those who belong there, it might be understood as a much more mobile space, open to numerous experiences and characterised also by its confluence13 of passing people.

In recent years, David Hockney’s14 great sequence of Yorkshire landscapes is perhaps the most powerful response to a place. The artist has given us, unquestionably, landscapes, in that they represent real scenes from a particular spot, but they are also passionate celebrations15 of places, created by someone who has known the area all his life. Hockney’s series combines the wide 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ly travelled artist with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a deeply rooted Yorkshireman. They represent landscape and place.

place和landscape之g有很大的区别,尽管这两个词常常可以互换使用。landscape的词源是17世纪的艺术语汇,意为“一幅表现内陆自然风光的画面”,这一词汇一直以来与人们对陆地的视觉感受相关。不论视角范围大小,landscape包含了一种认知,即陆地是如何被人为或者自然之力所塑造的,既不是“荒山野岭”,也不是“未凿之地”。 place总而言之则更私人化,更具层次,与时空相关,随着个人记忆、当地轶事、历史和考古而愈发厚重;问题的核心不是一个地方看起来如何,而是它让那些熟知它的人们感受如何。

邮编和地图坐标虽然能提供准确的位置,但不能详尽区分各地的不同。一些特殊的地点往往承载着与地方轶事和历史相关的感悟:学校运动场上的成败荣辱、樱桃树下的柔情秘会、因接待过名人贵宾而门庭荣光的酒店、遭受大火重创的宅子。这些围绕特定地点展开的故事往往不为外人所见,甚至那些登上全国媒体头条的惊人事件也会迅速沦为昨日旧闻。往来路过的人们几乎窥见不到街头巷尾中的生活。对于那些从远处旁观之人,建筑只是一座座房子,而不是一个个家庭。那些屋宇可能是绝佳环境中的上乘建筑,但并不具备那些将landscape转变为place的亲密关系。

威廉・华兹华斯认为,landscape应该变成place。他在英格兰湖区长大,但对他而言个人经历和当地人的故事才是最重要的。他的许多诗作都重现了那些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痕迹的人们的隐秘生活;还有些传达了个人经历的生动记忆,这些记忆永远地改变了landscape,将其转变成了令人感受至深的place。

在《先人之见》(1980)中,谢默斯・希尼,一位“地方”现代诗人,向华兹华斯致以了特殊的敬意,称赞他为“将久居于自己深爱之地所产生的,且能感知于心的育化之力明确表达出来的第一人”。虽然华兹华斯对那片他从出生起就了解的土地进行了激情澎湃的描写,但只有当他背井离乡时,才幡然领悟到其特殊意义之所在。他实质意义上的第一首诗是在他离开湖区前往剑桥学习时写就的,而后来有关他在湖区童年回忆的《序曲》(1850)则是在德国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促成的。经过10年漂泊不定后,华兹华斯才回到格拉斯米尔,与妹妹多萝西同住,此后其诗作一首首涌现。places有时会需要离别,至少如此才会感受至深。

所以,对于place来说,视角就尤为重要。最近,文化地理学家们对那些认为“局内人”与“局外人”视角存在明显区别的种种假设产生了质疑,因为这些假设暗地里将人分为“本地人”与“外来户”两类,是不可取的。那些不被接纳的人或许来自其他地区或者种族,或者仅仅是无法适应当地的规则。这就引发了从固定性与流动性角度而言对place的新解读。place不再一成不变,基本上只能为那些本地人所了解,而是也能理解成一个流动性更强的空间,接纳多种体验,以汇集了来来往往的人们为特点。

近年来,大卫・霍克尼伟大的约克郡风景系列画作也许是对place最有力的回应。这位艺术家给我们带来的,毫无疑问的是landscapes,通过画作反映从某个特定的视点所看到的真实景色,但它们也同样是对place的盛情赞颂,是某个生于斯长于斯、对当地知根知底的人创作出来的。霍克尼的系列画作结合了一位周游世界的艺术家拥有的广阔视野,加之一个根深蒂固的约克郡人拥有的深刻理解。它们同时表现了landscape和place。

1. interchangeably: 可互换地,可交替地。

2. pristine: 未开发的,处于原始状态的。

3. temporal: 暂时的,当时的;spatial:存在于空间的,受空间条件限制的;archaeology: 考古W。

4. triumph: 胜利,成功;humiliation:耻辱;蒙羞;feature: 地形,地貌;tryst: 幽会,约会;fatal: 重大的,毁灭性的。

5. cluster: 使聚集;startling: 令人吃惊的,触目惊心的。

6. gem: 宝石;stunning: 极美的,绝妙的。

7. William Wordsworth: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与雪莱、拜伦齐名,代表作有与塞缪尔・柯尔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长诗《序曲》、《漫游》等,被封为桂冠诗人(1843)。

8. English Lake District: 英格兰湖区,位于英格兰西北海岸,方圆2300平方公里,因19世纪诗人华兹华斯的作品以及湖畔诗人而著称。

9. Seamus Heaney: 谢默斯・希尼(1939―2013),爱尔兰诗人,199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诗集《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故地轮回》等,《先人之见》是其论文选集;articulate: 明确有力地表达;nurture: 养育,营养物;dwell in: 居住在;perpetual: 永久的,无期限的。

10. dawn on sb.: 理解,意识到。

11. substantial: 实质的,内容充实的;prompt: 促进,激起。

12. Grasmere: 英格兰格拉斯米尔湖区,诗人华兹华斯的故乡;Dorothy: Dorothy Wordsworth,多萝西・华兹华斯(1771―1855),英国作家、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妹妹。

13. confluence: (人或物的)汇合,聚集。

威廉华兹华斯范文第4篇

不是萨芬娜、不是小威廉姆斯、也不是莎拉波娃,2009年首届皇冠级别的中网女单,朴实无华的老朋友库兹涅佐娃笑到了最后。

为什么说她是中网的老朋友,不仅因为她六年中四次参赛,更因为她在这四次中网之旅中都打进了决赛。

“一般来说,球员来到赛季末,总会感觉懈怠,但每次我来到北京,却总能迸发出特别的能量。我还要感谢组委会精心的招待。我记得他们为球员主办的所有酒会和庆典。”库兹涅佐娃在夺冠之后感慨道,“就在几天前,我还在和扬科维奇聊天,聊的就是去年的决赛,那些事情好像就发生在昨天。”

2004年中网刚起步时,赛事组委会就力邀到当年的新科美网冠军库兹涅佐娃参赛。这位时年19岁的俄罗斯姑娘扎着一头小辫子在北京勇往直前打进决赛。在决赛中,库兹涅佐娃甚至一度拿到赛点,将前辈小威廉姆斯惊出一身冷汗。不过姜还是老的辣,最终小威顶住压力收获冠军奖杯,而库兹涅佐娃狂野的球风也给中国球迷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5年,库兹涅佐娃因为严重的背伤不得已退出中网,但一年之后她又强势回归,在北京力克李娜、彭帅和毛瑞斯莫,第一次赢得中网女单冠军。

2007年,库兹涅佐娃以头号种子和卫冕冠军身份故地重游,却在赛前因为腹部伤痛难忍遗憾退赛。

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体验了一把莲花球场之后,库兹涅佐娃仍然报名中网。她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击败齐布尔科娃与郑洁打进决赛,最终输给以状态正佳的美网亚军扬科维奇。

威廉华兹华斯范文第5篇

华兹华斯是著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享誉不列颠内外的“湖畔派”诗人的领袖。华兹华斯能够享有如此的殊誉,这毋庸置疑首先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英国的湖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创作并发表了诸多开掘人的内心世界、歌颂大自然的诗作,比如《我们是七个》《丁登寺》《早春遣句》等,并因此获得了“桂冠诗人”的封号。然而,华兹华斯的声誉同等甚至更大程度地建基于他在诗歌理论方面的革命性成就,集中见诸他为自己与柯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再版所撰写的《第二版序言》(以下简称《序言》)。于其间他虽然无意建构一种新的诗歌理论,却在不期然间引发了英国诗歌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宣告了英国古典主义诗歌的终结和浪漫主义诗派的显影,“诗人”从此接管了“读者”和“诗艺”,成为了诗歌批评体系的中心。

华兹华斯在《序言》中强调诗人对现实的感受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人的本性的理解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在他看来,一切成功的诗作无不源自诗人的感情。即使是洪荒之初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诗人,他们的诗同样是人类朴素情感的自然倾吐和流露。

这是在倡导情感主义诗论吗?当然不是。诚然,华兹华斯在《序言》中断言过“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指出了情感是他的诗作与以往诗篇的关键区别所在,但值得注意的是,姑且不论对情感的强调早在18世纪便已流行于英国诗坛,华兹华斯所坚持的,实际上是一种情感与理智相平衡的诗歌理论。

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之所以是经过沉思的情感,而不是原初的情感,是因为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受支配于这样的一种自觉意识抑或理性,即“陶冶人的性情,予人以新的感情成分,使其感情变得更加健全,纯洁而恒久”。一如华兹华斯在论及诗的本质时所言:“凡是有价值的诗,不论题材如何不同,都是由于作者具有非常的感受性,而且又深思了很久。因为我们的思想改变着和指导着我们的情感的不断流注,我们的思想事实上是我们以往一切情感的代表。”所以,“诗歌在华兹华斯看来首先是为着驾驭人类感情的目的,为着人的精神和道德的健康幸福”。对诗歌与情感的这样一种理性认识,不但充分显示了浪漫主义美学重视情感的基本理论特征,而且促成了华兹华斯谨慎地绕过情感主义诗论的暗礁。

基于对诗的本质与目的的上述认识,加之他对法国大革命的认识从拥护到反对的反转,华兹华斯在《序言》中指出了诗人不仅要写伟大的历史事件和伟大的人物,而且提出更要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远离都市文明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主张。

虽然崇尚科学之风日盛,华兹华斯不但没有像原始主义者那样,认为诗歌的黄金时代已逝,而且主张诗人可以与科学家合力创造美好未来,因而捍卫了诗歌的价值。

华兹华斯坚持通过平凡日常的田园生活题材来表现人们的热情和基本情感,可谓对资本主义异化文明的批评和对人类自然而纯真的基本情感的呼唤。鉴于在自己生活于其间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中,对物质的追求窒息、禁锢了人们的情感,华兹华斯不无痛惜地发现,“以往作家的非常珍贵的作品……已经被抛弃了,代替它们的是许多疯狂的小说,许多病态而又愚蠢的德国悲剧,以及像洪水一样泛滥的用韵文写的夸张而无价值的故事”。所以,华兹华斯幻想通过表现田园生活中的普通人和事,来唤起人类自然而纯真的感情,以拯救为工业文明所异化的人性。

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华兹华斯创作了大量田园诗,一方面以山地湖区美丽自然的风光和平民质朴的生活与城市的喧嚣和人欲横流的现实相对照,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另一方面寄情于江山之景,融合主观之情和客观之景,在大自然中寻觅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慰藉。

相关期刊更多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首都师范大学古文献研究中心;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教育厅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