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千字文解释

千字文解释

千字文解释

千字文解释范文第1篇

徐子涵,现就读于美国迈卡恩大学(McCannUniversity),同时师从流沙河先生学习文字学。爱好书法、古琴、瑜珈等。书法作品荣获中国・新加坡国际书法大赛大学组铜奖;所撰散文荣获全国青少年中华情写作大赛大学组二等奖,原创歌曲《一生珍重》荣获感动中国新创歌曲、歌词大赛二等奖,并入选《建国六十周年原创歌曲精选集》(中国戏剧出版社)。

摘要:汉文字记录了中华文明的进程,祖先在造字当中运用的智慧使得后人能够读懂几千年前的文字经典。本文以“父”字的甲骨文为例,从两个方面对其造字进行了新的解释,主张用最直接、最原始的感官去感受每一个字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

关键词:“父”;甲骨文;造字原则

文字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经考古发掘资料证实,汉文字的产生距今约五六千年,从独立成系的商代甲骨文算起,也有三千多年了。文字植根于中华文明古老的文化土壤中,自仓颉造字始,从原始土陶文字、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一路走来,历经几千年风雨沧桑的洗礼,为炎黄子孙所认、所用,在中国的文明史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远古祖先的造字智慧使得后代子民无需求助考古专家也能读懂几千年前的文字经典,从而与祖先进行对话。汉文字这种惊人的适应性以及顽强的生命力,在全世界的语言文字当中是独一无二的。

图一(从左至右为“父”的甲骨文、金文、篆文、楷书)

关于“父”字,《说文解字》说:“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而郭沫若则认为“父”是“斧”的初文。笔者去过三星堆,最近又看了动物学方面的节目,由此对“父”有了全新的认识。

笔者认为,“父”正是表现了远古人民对于男性生殖器的崇拜。甲骨文中,左上方那一竖不应该理解为斧的侧形,应该是男根的代表,而右下方的右手形(“又”),大概可以作出两种解释。其一,可以理解为“佑”(“右”即是“佑”的最初形态),即是保佑、保护,如古希腊圣火的传递正是对这种远古意识的传承和体现。又如,埃及法老右手持正义令牌也是源自这种生殖崇拜的潜意识。李玄伯先生在其《中国古代社会新研》中认为右下方的右手形是手持的火把,恩师余先生则释其为周代礼仪中男子成年时所佩的短刀。笔者认为,无论释其为火把、兵器还是礼器都没有错,只是没有解释得很透彻。

为了更好地阐述这种理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与“父”相对的“母”字:

图二(从左至右为“母”的甲骨文、金文、篆文、楷书)

“母”的甲骨文中,一位面向左跪坐的女人,双手交叉于胸前,两个黑点表示哺育后代的乳房。而楷书的两点则更加显著,强调了母亲喂奶这个概念意象,真是生动、直接,让人过目不忘。

既然“母”字都是直接取母乳这个意象来会意,那么与“母”相对应而又概念合一的“父”字,应该也是直接取父亲本身的意象来作为“父”的表达。而男根正好可以代表“父”,并且强调了香火繁衍,这才更符合许慎先生所说的造字原则――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关于右下方的右手形(“又”),从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老子所说的“凶事尚右”。在母系社会里,男性本来就处于低下的地位,正如我们在蜜蜂的世界里可以看到母蜂占主导地位。所以“父”又是“甫”,即是从旁辅佐之意。类似的如面甫,许慎释其为颊也,即为面旁。又如傅,相也,即表示辅佐君王的人,也有从旁协助之意。再如黄浦江之浦,水边曰浦,也有从旁之意。

千字文解释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汉字;部首;环;瑞;臂;朦

中图分类号:H122

识字教学贯穿六年小学语文教学的始终, 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其重要,一是识字教学是词、句、段、篇教学的基础,否则整个语文教学的大厦不复存在或形同虚设;二是识字教学也是其它学科教学的基础,一个不识字的学生要学好这些学科那是无法想象的;三是当下盛行Microsoft Office Word办公时代,规范的汉字书写日益弱化,不加强识字教学汉民族的几千年遗存下来的国粹——汉字,会出现危机。总之,加强识字教学,小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识字教学涉入到部首教学。目前,部首教学笔者认为有几处是值得研究的。即“瑞”、“腿” 字的部首。抛出这个问题求教于大方!

在小学课题上,教师基本是把“瑞”、“腿”字的部首分别归入“王”字部和“月”字部。如果问小学生“环”、“瑞”、“腿”、“朦”是什么部首时,学生会异口同声回答:“环”是“王”字部,“腿”和“朦”是“月”子部。教师这样教,学生这样回答,对不对?

教师这样教的依据主要是来于权威工具书的影响。 以2002年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为例,“环”和“瑞”确实归入到了“王”字部,“肝”、“朦”、“胧”归入到了“月”字部。看来老师这样教从这个方面说他没错,学生这样回答也没问题。

问题是我们这样处理那些文字的部首,好不好,科学不科学。以笔者之见,那是不好的,不科学的, 应该还其本来面目。

“环”、“瑞”因该归入“玉”字部,不能归入“王”字部;“肝”、“臂”因该归入“肉”子部,不能归入“月”子部。

还其本来面目,就是说那些汉字以前就属于“玉”部和“肉”部。如《康熙字典》对“环”、“瑞”、“肝”、“臂”字的处理:“环”和“瑞”字编入“午集上”, 属“玉字部”; “肝”和“臂”编入“未集下”,属“肉字部”。看来,在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环”、“瑞”一直收入玉部,“肝”、“臂”收入肉部,这是不争的事实。

从释义看,“环”、“瑞”归玉部,“肝”、“臂”归“肉”字部合情合理。环,《說文》“璧属也”;《玉篇》“玉环”。现代辞书也继承了这一说法,“环,中央有孔的圆形佩玉。”瑞,《說文》“以玉为信也”;《玉篇》“信节也”。《新华字典》对“瑞”字的解释是: “古代作为凭信的玉器”;由此引申为“吉祥”。再看“肝”、“臂”的字义。《說文》,肝,“从肉干聲。古寒切”;“新华字典”解释为“人或动物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有合成与贮存养料、分泌胆汁、解毒等功能”。臂 ,《说文》,“手上也。” 《新华字典》沿袭了《说文》的解释,“从肩到手腕的部分”为“臂”。由此可见,“环”、“瑞”归玉部,“肝”、“臂”归肉部,这样就和字义保持一体。

为什么会造成“环”、“瑞”归入到了“王”字部,“肝”、“臂”、归入到了“月”字部的现象呢?

一是工具书的检索需要。在古代,汉语工具书不多,汉字从殷商甲骨文至今近五千年历史,汉字诞生近三千年后才出现第一部释音、形、义的工具书《说文解字》,再到清康熙年又出现了解释汉字音、形、义的工具书——《康熙字典》,至于《尔雅》、《释名》、《方言》、《广韵》、《助词辨略》、《词诠》等不属汉字大型综合性工具书。到近现代后,汉字大型工具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又多以部首检索和拼音检索为主,为了检索方便出现了只顾形不顾义的结果,于是出现了“环”入玉部的现象。

二是由于书写便利的需要。如,“肝”、“臂”、“脏”、“肺”等字的部首“月”,与月亮的“月”的部首写法是不一样的。前者写为“”,后者与今天的写法一致。到了新文化运动后,特别是到了汉字告别繁体字书写以后,为了书写方便,“肝”与“朦”的部首写法没有区别了。

不管还有什么别的原因,“环”入王部,“臂”入月部都是因形害义,破坏了汉字的美。

汉字的美是多方面的,除了形体美以外,还有造字上的意蕴美。如“炙”,上下结构,上是肉字,下是火字,火烤肉就是“炙”,仓颉、李斯们的造字智慧令人叫绝。如果把其上面部件归入“月” 字部,岂不成了火烧月?这不但违背逻辑,汉字的意蕴美也荡然无存!就说“朦胧”,其本意是光线暗淡,“月”表意,借月光之具体形象,理解“朦胧”之本意,构字之美叹为观止!“环”入王部,“臂”入月,别扭!害义!

千字文解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成语教学 策略

一、要教会学生一些解释成语的办法

第一,首先要重视古汉语的学习,尤其是课内文言文的实词解释的学习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都要重视对古汉语的学习,古汉语里有许多优秀的诗歌和文章,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有许多实词是有生命力的,这些有生命力的实词解释和成语的解释往往是一致的。

如:“安之若素”的“素”怎么解释呢?其实我们曾在初中语文课文《活板》中学过:“有奇字素无备者”的“素”解释为“平素,平时”,与“安然若素”的“素”同义。又如:“置若罔闻”的“罔”作何解释呢?古文学得扎实的学生一看就知道,《核舟记》中有一句话“罔不因势象形”的“罔”解释为“无,没有”,两者意思一样。还有,《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中的“否”和“否极泰来”的“否”同义,都解释为“坏﹑恶”。

第二:要重视形声字的结构,分清形旁和声旁

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大部分的字都是形声字,形声字分为两部分:形旁和声旁,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读音。掌握了形声字的知识概念,可以使我们正确解释字的意思,从而避免很多错别字,能正确使用成语。 如:“病入膏肓”的“肓”,学生往往会写成“盲”,为何?就因为不懂形声字的结构,“肓”的结构是“上声下形”,大凡和人体有关的字都是“月”字旁,由此可知,“肓”与人体有关,是指心脏与隔膜之间的部分,即药力达不到的地方,而“盲”的形旁是“目”,与眼睛有关。 第三:重视音形相近,意义不同的字的对比

对成语的掌握,要求很高,学生往往不理解成语的解释而写错别字,所以对于一些容易搞混的字,特别是音形相近的字进行对比区别,显得十分重要。

如:学生常常把“好高骛远”的“骛”和“趋之若鹜”的“鹜”搞错,为什么呢?因为学生不理解这两个字的解释,“骛”的本义是“马快跑”,引申为“追求”;而“鹜”解释为“野鸭子”,经过对比,学生才能真正懂得这两个字的意思,“心无旁骛”也不会写错了。

二、在成语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教成语释义时,培养学生的敏觉力。人们在使用成语时,大多用其比喻义或引申义,而少用本义。但我们在成语释义教学中,应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成语的字义、来源上,从而引导学生敏锐地觉察到其中蕴含着许多古代语言文化知识。

2.用成语联想法,培养学生的流畅力。联想是一种活跃的发散思想,用成语联想去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流畅力。

3.对成语进行归类教学,培养学生的变通力。从成语的内容上归类,可以采取将相近的类放在一起进行教学的策略,让学生区别他们不同的意义重心,培养其变通力。

4.设计成语作文练习,培养学生的独创力。作文教学容易落入俗套,特别是命题作文,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即使是材料作文,也有很多限制,而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成语作文技巧练习,就能构成变化万千的新颖作文,从而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三、成语教学要与时俱进,符合时展要求

第一要把握好成语的朗读停顿。 成语绝大多数十四字的,在朗读时一般都是两个字做一次停顿,如:迥然/不同、平分/秋色、披肝/沥胆等。但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这样停顿的,我们教材中没有列出的少部分少于或多于四字的成语,如:莫须有、快刀斩乱麻、树欲静而风不止等,在朗读这些成语时则要根据它们的结构和所表达的意思选择停顿。

第二要整体把握教材中的成语,融会贯通

教材中中的成语不但和本单元的课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成语和成语之间也有着一定的关联,那么教者在教学时应能及时地复习、巩固,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例如,在教授河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时,就应该把整个初中教材中关于四季的成语整合起来,集中进行理解,掌握。

第三要把握成语之间的联系,适当补充

教材中有些不同的成语表达着相同或相近的主题,这就给教者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如十二个出自寓言的成语:刻舟求剑、守株待兔、鱼目混珠、滥竽充数、多此一举、画蛇添足、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掩耳盗铃、买椟还珠、螳臂当车、蚍蜉撼树。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认读,再想一想十二个成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先让他们从整体上感知这十二个成语都是从寓言中得来的成语。接着,我再逐一讲解,配合每个成语的小故事,在学生的脑中留下了直观的形象,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接着,我问学生:你们还知道哪些从寓言中得来的成语?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积极回答:“百步穿杨”、“杞人忧天”、“自相矛盾”……同时,我又补充学习了“愚公移山”、“指鹿为马”、“惊弓之鸟”“井底之蛙”等词语,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成语教学似轻实重、似易实难,它重在运用和积累。然而,这仅有的成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还应要求学生在课外多看课外书籍,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的成语文化,并融之在自己的写作中。这样,中国的成语文化才得以流传。

千字文解释范文第4篇

喜欢风,喜欢风的飘逸轻柔还有风的百折不饶。也希望自己某天和风一样的轻柔、从容、坚强。也许这才是幻风恋的真正意思吧。对人对事如风,从容而不造作。风,吹不走别人的思绪。风,带不走自己的忧伤。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不留下任何痕迹。

蓝色紫水晶:蓝色和紫色一直是我最喜欢的颜色。喜欢蓝色代表的那份纯洁:喜欢紫色代表的那份高贵,

喜欢水晶代表的那份明澈。净透。

这是我的网名。不知什么时候想起这个名字的,也许只是偶然,也许是必然。把自己喜欢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名字。最后我给了这个名字一个解释,是关于朋友的:希望和朋友之间的友谊可以像蓝色一样的纯洁:像水晶一样的明澈;最后拥有自己的一片独有的空间。

蓝色天堂鸟:蓝色依旧是我喜欢的色彩。也喜欢天堂那份独有的清幽、淡雅。没有彼此之间的猜疑、纷争。然后像鸟儿一样的自由自在的在天空飞翔。这是我很久以前的一个幻想,现在看来至少有点无赖也有点天真。但我所看到和自己的幻想相差太远。也许正是因为的无赖人们才会想像天堂的存在。至少在看现实太残忍的时候可以想像天堂的存在的。给自己一点安慰也不错的。我依旧给了它一个解释,给自己的:“天空虽然没有留飞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天天樱:我很久以前用过的名字,到现在已经很久没有用过了。但这个名字在翻书时还是常常可以看到的。记得那时盛诀在我书上写满了“天天樱”。后来她真的把这几个字写得很棒。其实当时再给自己取这个名字时只是因为喜欢一个叫小樱的卡通人物罢了。后来文杰给了我一种新的意思:“樱就是樱花,武大里有樱花,天天樱就是天天努力学习,努力考入武大。我的成绩是怎么也考不到武大的。”不过我依就接受了这种解释,至少它是朋友的一份鼓励与支持。不知什么时候天天樱的大名被语文老师赋予了一种新的解释:“樱代表樱花,看到樱花就高兴,所以,天天樱就是天天开心的意思。”我没有反对,也就是这一次我才没有用这个名字的。因为盛诀也因为其它……

金诺:这是我很久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的,意思是一诺千金。记得自己也说过要一诺千金的。所以盗用了这个名字。喜欢一诺千金的自己,也喜欢一诺千金的朋友。

枫叶子:枫叶即使飘落也会给人一种美丽而释然的感觉。如花一样的红。在秋高气爽的时候有这样一点难得的红色不也是一种美丽吗?枫叶的飘落至少是一种从容,一种洒脱。不会给人带来悲凉的感觉。一直不喜欢悲秋这种说法。秋天有秋天的天高气爽,秋天有秋天的硕果累累。为什么要让秋天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一点悲凉的色彩呢?绯红的枫叶永远都是秋天独有的色彩。美丽从容。这是我送给周芳的名字。

阳光雨:阳光有阳光的色彩,雨有雨的洒脱。虽然阳光和雨很少同现天宇。但我却片喜欢阳光和雨同现天宇的感觉。不知道会不会有雨和阳光共有的七彩。我却是一次都没有看见过。小时候常常和小伙伴一起去追彩虹,直到跑累了然后听见父母殷切的呼唤然后一起跑回家。那种感觉长大以后便消失了。不再去追彩虹,父母的殷切的呼唤也被时光带到了遥远的过去。喜欢雨的洒脱,喜欢阳光的轻柔。喜欢七彩的美丽。这个有着我童年的美好记忆的名字我送给了盛诀。

我的名字我的记忆,我的名字我的欢乐。我的名字我的朋友……

千字文解释范文第5篇

一、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新编高一册《赤壁之战》)

其中“如其”,课本未注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高中第一册》译为“如果这件事能圆满成功,天下就可以安定下来了。”刘兄声等《古诗文译注》(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也是这样翻译的。显然,其译文都将“如其”看成“如”加上“其”。如,如果;其,这件事。实际上,“如其”乃同义并列,表示假设条件,义即“假若、假使、如果”等。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资治通鉴·战争卷》译为“如果能够成功,就可以平定天下。”改革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上册译为:“如果能达到目的,就能平定天下。”江夏、肖毅等编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第32页译为:“如果能够成功,天下的形势就可以确定了。”以上三家所译极是,课本当从。

二、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

盖进乎技矣。(新编高三册《柳敬亭传》)

其中“进乎技矣”,课本注为:“到了精妙的程度”。此注值得商榷。

“进乎技矣”一句,在中学课本中共出现两次。《庖丁解牛》中“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一句,其中“道”与“技”而言,“技”指普通的技术;“道”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客观规律,当然比只掌握一般的技术更进了一步,所以说“进乎技矣”。庖丁解牛经历了从目有全牛到目无全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最后炉火纯青的三个境界,雄辩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同理,柳敬亭说书之臻于精妙,也经历了“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掌握规律、不断提高的过程。最初只是引人发笑尚未使人感动;进而“使人慷慨涕泣”,激发人的意志,不禁感慨流泪。最后“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性情不能自主”,创造气氛,使听众进入规定情境,左右其思想感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说书技艺完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正是他听从名师莫后光的教悔“句性情,习方俗”,反复揣摩,掌握了塑造人物形象、突出性格特点、表现思想感情的说书表演艺术的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自然比一般的说书技艺更进了一步,所以赢得了莫生对他的热情赞扬和高度评价:“进乎技矣”。这和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异曲同工。

从词义上看,“进乎技”即“进于技”,意思是比技术进了一步。刘淇《助字辨略》:“乎犹于也。”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中华书局1982年版上册277页)注云:“乎,於也。”扬树达《词诠》(中华书局1982年版120页)亦云:“乎,介词,与‘於’同。”王引之《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5年版93页)注云:“‘乎’为‘于’之借。乎,於也。”《常用文言虚词词典》(陕西师范大学编写,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75页)注云:“乎,介绍同人或事物的性状作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等。”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78年版上册第二分册357页)注云:“进乎技,比技术进了一步,乎,于。”此说甚是,课本当从。

三、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新编高三册《梦溪笔谈二则》)

其中“粪溉”,课本注释为:“用粪浇灌”。将“粪”释为名词作状语,其实不妥。因“粪溉”在此不是偏正关系,而是并列关系,即“施肥灌溉”。

“粪”本义为粪便,引申为“施肥”的意思。新《辞海》“粪”字条下有“施肥”的义项。《礼记·月令》:“可以粪田畴”;扬伯峻《孟子译注卷五·滕文公章句上》:“凶年粪其而不足”,其中“粪”均作“施肥”讲。再说“溉”字,《说文解字》:“溉,灌注也,从水既声。”《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缩印本1934页)注云:“灌,浇水。”如《史记》有“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乐府诗选·郑伯渠》有“且溉且粪,长我禾黍”。余冠英先生释“溉”为“用水灌田”,释“粪”为“用淤泥肥田”,都作动词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70页)注云:“粪,施肥。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六:‘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同一亩地里的庄稼,施肥灌溉的先发芽。)”《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江夏、肖毅等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84页)注为:“粪溉,施肥浇水。”再说,据农业生产经验和人们的常识,种植者就不能光对没有发芽的种子用粪浇灌,而要适当地施肥浇水(灌溉);一旦种子发芽,更不能光用粪浇灌而不浇水,按农民说法,那样做会把嫩苗(新芽)“烧死”的。据此可见,这里的“粪溉”不能释为“用粪浇灌,而应释为“施肥浇水”。这样的理解,始为合理。

四、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新

编高三册《训俭示康》)

其中“诟病”,课本注释为:“讥议,认为是缺点。”此注可商。

依此注释,课本似乎把“诟”释为“讥议”,把“病”释为“认为是缺点”,因为“病”有毛病、缺点之意,用作动词,就是“认为是缺点”了。其实,这种看法不妥。诟、病在此是同义并列,即“耻辱”的意思。“诟”训“耻辱”,乃其常训。《玉篇》:“诟,耻辱也。”《左传·定公八年》:“公以晋诟语之。”杜预注:“诟,耻也。”“病”字古代亦有耻辱义,如《仪礼·士冠礼》:“宾对曰:‘某不敏,恐不能共事,以病吾子,敢辞”。郑玄注:“病犹辱也”。“诟”、“病”古书常常连用,如《礼记·儒行》:“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郑玄注:“诟病,犹耻辱也。”又《诗经·小雅·斯干》郑笺:“言时人骨肉,用是相爱好,无相诟病也。”《文选·干宝〈晋纪·总论〉》:“若夫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山甫夙夜匪懈者,盖共嗤点以为灰尘,而相诟病矣。”可见“诟病”亦“耻辱”之意。“耻辱”作动词,义同羞辱、侮辱。课文中“今人乃以俭相诟病”,意思是“现在的人却因为节俭而互相羞辱”。这样理解,既言之有据,又文意畅达。

五、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新编高三册《察今》)

其中“岂遽”,课本注释为:“难道就……。遽,就”。目前通行的古文选本均作如是解,如中华书局出版的《吕氏春秋选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散文选》,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散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读本》。其中“遽”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先秦诸子散文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历代寓言选》、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寓言选》等书释为“迅速”、“马上”、“一下子”等,全句译为“他的儿子难道也马上会游泳的吗?”

“遽”用作常义,容易理解,释为“就”,也是言有所本的。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散文选·上》在《察今》的注释中就特地指出:“‘遽’训为‘就’,据清人刘淇说。”其实,刘淇在《助字辨略》(中华书局版卷四194页)中只是对‘遽’的单字训为“就”,“岂遽”是否“岂”与“遽”两上单字义项的相加?这是问题的关键,是需要认真辨析的。

王引之《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5年4月版116页)有“讵、距、钜、巨、渠、遽”条,王氏指出:“《唐韵》曰:‘讵,岂也。’字或作‘距’,或作‘钜’,或作‘巨’,或作‘渠’,或作‘遽’。”王氏又云:“‘讵’与‘岂’同义,故或以‘岂讵’连文。”据此,可见“岂遽”是两个副词性的同义并列结构,“遽”同“讵”,因此“岂遽”的用法与“岂”相当,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据王念孙考证,“遽”亦是“何”的意思,“连言何遽者,古人自有复语耳。遽字或作讵、距、钜、巨、又作渠,……或言何遽,或言奚遽,或言岂遽,或言庸遽,或言宁渠,其义一也。”(见《读书杂志·汉书九》“何遽不若汉”条,又《读书杂志·荀子六》“岂钜知”条)王氏所言极是。对此,著名语言学家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郭在贻先生在其《训诂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32页)中作了专门阐释,兹不赘述。准此,“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一句当译为:“他父亲虽然善于游泳,他儿子难道也善于游泳吗?”《吕氏春秋·具备》:“先有其备,岂遽必哉?”意思是“(宓子贱)先有所准备,难道一定能实行吗?”有少数注家就采用了王氏的说法,对“岂遽”一词作了准确的解释,如郭锡良等编、王力等校订的《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中册651页)在《察今》中注云:“遽,通‘讵’,表反问的语气副词,义同‘岂’。‘岂遽’是个同义复合词,同‘岂讵’或‘庸讵’,难道的意思。”此说甚是,课本当从而改之。

六、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

存赵。(新编高三册《信陵君窃符救赵》)

其中“解”字,课本注释为:“解去,解围而去。”此注不妥。单独一个“解”字古无“解围”义,此“解”当训为“撤退(军队)。”“解”字有“撤退(军队)”之意,陈霞村先生《〈史记选〉注释质疑》(载《山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多有论述,今再补一例,以资佐证。《史记·苏秦列传》:“齐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三军之良,五家之兵,进如锋矢,战如雷霆,解如风雨。“进、战、解分别是军事行动的三个不同情形,解”与“进”、“战”对举,则为“撤退”之义无疑。

另,其中“选兵”未加注释,目前通行的古文选本的注释又令人无所适从。程希岚、吴福熙主编的《古代汉语》注云:“选兵,挑选精兵”,《史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100页。)注云:“选兵,选的士兵。”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中华书局出版的《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注云:“选兵,经过挑选的精兵。”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选注、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历代文选·上册》193页注云:“选兵,挑选出的精兵。”江夏、肖毅等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152页将“得选兵八万人”译为:“得到精兵八万人。”比较以上诸说,愚以为江氏的说法较为妥贴。因为,若释“选兵”为“挑选精兵”,则“得”字无着落;若解“选兵”为“经过挑选的精兵”或“选的士兵”,则“选”究竟为何义仍嫌含糊。我们认为,“选”在此当释为“精、善”“选兵”即“精兵”。兹撮录数例,以资佐证。如:

1、《诗经·齐风·猗嗟》:“舞则选兮,射则贯兮。”郑笺:“选者,谓于伦等最上。”

2、《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

3、《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

4、《汉书·武帝纪》:“《诗》云:‘九变复贯,知言之选’”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选,善也。”

5、《汉书·王莽传上》:“君以选故而辞以疾,君任重,不可阙,以时亟起。”颜师古注:“选,善也”。

6、《韩诗外传》卷五:“夫车固马选而不能以致千里者,则非造父也;弓矢直而不能射远中微者,则非羿也。”

7、晋袁宏《后汉纪·光武皇帝纪》:“惟公多拥选士精兵,众郡骏马、仓谷、帑藏,皆得自调。”

以上诸例中的“选”当释为“精善”。“得选兵八万人”,即“得精善之兵八万人”。准此,《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的译文是正确的,课本当从。

七、禹之王天下也,自执耒@①以为民先,股无bá@②,胫不生

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新编高三册《五蠹》)

其中“股无bá@②”,课本注释为:“大腿上没有毛。bá@②,股上之毛。”此注值得商榷。

这里的“bá@②”当释为“股上之肉”,而不应释为“股上之毛”。若将“bá@②”释为“股上之毛”那么“股无bá@②,胫不生毛”,则成了“大腿上没有毛,小腿上也没有长毛”,如此,前后语意犯复,与文理相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缩印本1506页)注为:bá@②,白肉。《庄子·在宥》:‘尧舜于是乎股无bá@②,胫无毛。’成玄英疏:‘bá@②,白肉也。尧舜行黄帝之迹,心形瘦弊,股瘦无白肉,胫秃无细毛’。”此注合乎文理,因从腿“无白肉”和“无细毛”两个角度形容帝王创业艰难,形体消瘦枯槁,比从一个角度说理,显然理由要充足些。

然而课本注释也是言有所本的。《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553页)注云:“bá@②,人体脚腿上的细毛。《庄子·天下》:‘禹亲自操橐sì@③,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bá@②,胫无毛’。《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心烦于虑而身亲其劳,躬胝无bá@②,肤不生毛’”。其实《辞源》的训释有误。若照此理解,《庄子·天下》中的“腓无bá@②,胫无毛”译成现代汉语则成了“小腿肚上没有毛,小腿上也没有毛”,这不成了典型的冗辞赘句了吗?庄子行文恣肆,气韵天成,断不会出此繁语琐言。《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的“躬胝无bá@②,肤不生毛”,按《辞源》所训,岂不成了“身体上臀部没有细毛,皮肤上也没有长毛”。司马迁历来用语简炼,同样不会出此冗句。可见《辞源》所举二例,均不能佐证“bá@②”为“人体脚腿上的小毛”。其实,对“bá@②”字,前人最确注。如:

《庄子诠诂》(胡远浚著,中华书局版227页)在释《庄子·天下》中的“腓无bá@②,胫无毛”时,注云:“bá@②,白肉也。”此注与庄子原意相合,不至于相悖。

又《史记》(中华书局版卷九,3501页)在《司马相如列传》中释“躬胝无bá@②,肤不生毛”的“bá@②”,李颐注云:“bá@②,白肉也。”

就是今人选本中,也有确注的。如:

南京大学等十三院校协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5月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121页)注云:“bá@②(bá拔),大腿上的肌肉”。

郭锡良等主编、王力先生等校订的《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1981年5月版中册642页)注云:“bá@②,大腿上的肌肉。”

据上述分析,课本对“bá@②”字的注释确实有误,当释为:“bá@②,大腿上的肌肉”。这样理解始为合理。

八、余自束发读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

若影,大类女郎也?”(新编高五册《项脊轩志》)

其中“过余”,课本注释为:“到我(这里来),意思是来看我。”按课文注释体例,这里的“过”讲作动词“到”了,非也。引申义倒是符合文意的。其实,只要搞清了“过”在此的确切含义,无需再将“过”进行引申。

“过”在此当释为“探望”、“看望”。如《史记·田叔列传》:“会贤大夫少府赵禹来过卫将军”。《史记·信陵君列传》:“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后汉书·马援传》:“援间至河内,过存伯春。”《世说新语·赏誉》:“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有候。”《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80版93页)注为:“过④,访,探望”。《新编说文解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118页)注云:“过,访,探望。如:过存(问候)。”据此可见,课文中“大母过余”与“过卫将军”、“愿枉车骑过之”、“过存伯春”、“略不过叔”句式完全相同,意思一样,即“探望、看望”。故课本应注为:“过余,看望我。”如此,更忠于原意,不致于转弯抹角,把本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江夏、肖毅等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277页)的注释倒是值得参考的:“过,看望”。此注准确简炼,课本当予更正。

九、三岁贯女,莫我肯德。(新编高五册《诗经二首·硕鼠》)

其中“德”字,课本注释为:“恩惠,这里作动词用,施恩的意思”。《中国历代诗歌选》(林庚、冯沅君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23页)注云:“德,施以恩惠。”《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中华书局1978年版62页)注云:“德,恩惠。此言‘一点也不肯加惠于我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亦持此说。说是“动词”,甚是;说这里是“施恩”的意思,则值得商榷了。

因为这样理解颠倒了“恩”的施受关系。诗中“三岁贯女”,说明“我”对“硕鼠”“施恩”;“食我黍”、“食我麦”、“食我苗”,说明硕鼠是受“我”之恩。受恩者对施恩者理当“感恩”、“报恩”,怎能释为“施恩”呢?

再说,这样理解也有损诗中“我”的主人公形象。“施恩”一般是上对下、尊对卑、主对奴而言。“硕鼠”和“我”在当时社会里虽名自处于主奴地位,但在诗中作为艺术形象出现,却是另一种情形:“我”是“黍、麦、苗”等物质财富的拥有者,是真正的主人,而“硕鼠”则是不劳而获、可恶之极的寄生虫。释“德”为“施恩”,说明“恩惠”在硕鼠一方,“莫我肯德”不过是有恩而不施,充其量也不过是揭露它吝啬而已,这样,就会美化“硕鼠”,损害“我”的主人公形象。据此,我们认为把“德”释为“动词,感恩、感激”比较妥贴,因这样解释既切合诗意,又与辞书释义一致。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海》、《康熙字典》均释为“感激”、“感德”、“感恩”。虽用词不尽相同,但对“恩”表示的施受关系却完全一致。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插右加刂

相关期刊更多

广州文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