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象征图形

象征图形

象征图形

象征图形范文第1篇

关键词:招贴设计;象征图形;图形创意

作为招贴设计的核心部分,图形、颜色、文字都非常特别关键。但是,图形在招贴设计中也就是整个招贴的中心起到的作用无法被其他元素代替,也是那个最为直观且关注的点。图形作为主要的创作元素,凝聚了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已经创作的独立思想。它一直环绕在我们身边,从最基本的速写到现代的艺术设计,我们总是与图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回顾整个招贴历史的形成与发展,独特魅力的图形语言贯穿其中,逐渐使图形语言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拥有无限美好广阔的前景,并且在未来、也就是未来的平面设计艺术领域里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一、招贴设计中的象征图形

图形指的是摄影之外的所有图和形。图形在招贴中凭借着独特的直观表达,在宣传中能够发挥它独有的优势也就是它的表达力和想象力,图形在招贴要素中无一例外,都有一定的思想,而且它可以形成设计者的魅力,是提高视觉注意力的非常必要的表达形式。象征图形以独具匠心的设计、丰富的情感和内容,提高了它们的可观看性。通常情况下,象征图形采用夸张、抽象、拟人等手法加以表现,传递大量的视觉信息,对观者形成视觉冲击,为人们提供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这些象征图形具有一定创新性、联想性等特点。在生活节奏的加快成为必然的大背景下,这些象征图形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是必然的。

二、象征图形的特征

(一)准确性。象征图形是整个招贴设计中的最关键因素,它有说明信息、阐释问题、表达结果的作用。所以必须合适、精准、紧扣招贴海报的中心。同时也必须考虑受众的年龄层面、心理承受能力。不贴合要传递的信息的图形,必然导致失败。缺乏创新性、可辨识性的图形,有可能失去受众基础,还有可能产生误解。

(二)个性化。个性化的招贴可以体现其价值,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深度。个性化能深化主题、增强美感,这便是它在招贴中的价值。鲜明的个性,可以使招贴内容升华。淡化与其他作品的相似性,这样,招贴才能更有效的将信息传递给观者。

(三)内涵。象征图形是视觉化的符号,不是空壳。它是有生命的语言,使人们引发联想的依据,审美的焦点。是一种艺术手段,暗示设计师想法。

(四)美感。美感直接影响招贴的视觉效果,美感由内容决定,由设计者创造。漂亮的图形取悦受众,但漂亮指的是外在,美才指的是内在。以美为原则,形式也是多种最多样的。

(五)表现技法。表现技法在保留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形式越来越丰富,例如绘制、摄影、喷绘、拼置、装置、电脑制作等等。任何技法都是为了表达特征而采取的必要手段,没有定性的好坏之分,一个好的创意没有好的技法表现,基本等于一纸空文。

三、创意转变为招贴设计中象征图形

一幅招贴的成功,因素有很多种。设计者需要根据对设计的需要,凭借着其对于主题的了解、对人们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及现象信息的整合、提炼。再经过高度的概括,通过一系列原理和表现方式,最终形成招贴设计中的创意图形。在创意转变为象征图形的过程中,需要遵从以下几点原则:

(一)简单而又明确的表达。整个设计过程中,应以简洁作为中心思想,而且还要尊重“少但是精”的原则。即可以体现设计者的思想底蕴和思想深度,把图形作为一种语言从而体现出来,主题强调简洁、清晰。

(二)体现出个性。一幅招贴成功与否,最大的原因在于是否引起观者的关注、是否发挥图形的最大效力。图形往往能够有效地体现出观者的喜好。如,我国南北方文化的差异,就北方人而言,往往粗犷,可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而南方人则不同,含蓄内敛,所以可以通过富有内涵的图形表达寓意。个体的爱好习惯有所不同,审美的形式也就不一样,所以,图形的形式也有不同。

(三)富有文化内涵。一幅优秀的招贴,往往可以和观者形成强烈的呼应,形成心灵交流,创造更大的价值。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往往可以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国的敦煌壁画,将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壁画相结合,创造出了远大于神话传说和壁画的单一个体价值,两者息息相关,不能脱离彼此存在。

(四)具有宣传效应。招贴的任务是营造一种宣传效应。对需要宣传的事物加以烘托和合情合理的说明,会使得招贴的立意和观者的利益有机地相结合,从而形成更大的宣传功效和角度不同的感召。

四、招贴设计中象征图形的表现形式

首先是占据主导位置。招贴设计是对视觉冲击力要求很高的设计,人们可以按照捕捉到的信息,来获取视觉中心点,或被重要位置的信息点吸引。所以,图形语言所占的空间大小、位置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图形的位置、颜色、大小都是十分讲究的工作。其次是图形与文字相搭配。两者并列排放的图形和文字之所以可以在版面上呈现各种形式,对比合理、分清主次,是因为选择的文字和所运用的图形要尊重版面设计原则,文字可以微加工迎合创意图形。文字的加工必须要和象征图形的选择及招贴的主题相匹配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事,这样文字就不会单独孤立在画面上了。最后是图形与色彩的搭配。图形作为主要的视觉语言,缺少了颜色同样无法形成气候。画面中的信息,靠着色彩把它突出出来,赋予人相对完善的体验。对色彩的理解,是人们的一种感知、审美能力。所以,具有丰富多彩的色彩是招贴设计的基本特色。色彩的使用、留白也是十分讲究的问题,这样才能形成对招贴更好地解读。随着科技的发展,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因为日新月异而改变了人们,也逐渐步入了人们的生活。所以,最快表达自身想法的方式就是“读图”。显然,文字信息还不能被图形信息完全代替。然而,受到快节奏生活的影响,富有象征意义的图形设计在招贴设计领域独树一帜。图形创意能够准确、形象、幽默的表达设计者的思路,变成了招贴设计的不二选择。

五、结语

随着当今社会逐渐步入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招贴设计的类型也更加新颖繁多,它直接产生于社会,又融入于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从招贴中找到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和信息,感受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时代脉搏,体会个性鲜明的设计风格和表现方式,也可看出招贴设计的日新月异。图形设计是未来招贴设计的领航者,无法抵挡的是逐渐无国界划的趋势,把握设计的脉搏与方向成为招贴的一种发展思路,图形设计也在更广阔的空间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李晓童.浅析招贴设计中的图形创意[J].安徽文学月刊,2010(4):98.

[2]李昕雨.浅谈图形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J].大舞台,2011(2):94-95.

象征图形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读图;特征分析法;形状特征;位置特征;结构形状

中图分类号:F40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机械图样是机械工程界的技术“语言”, 是设计、制造、检验、使用、维修机器或或者零件的重要技术文件,是工程技术交流人员交流的工具。《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1]。但是这门课学生普遍反映较难,特别是对于比较复杂组合体三视图和零件图读图,感觉比较困难。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在读图过程中使用的特征分析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读图的目的

读机件的视图即根据已知的视图,想象出机件的空间形状和结构的过程,一般分为看标题栏、分析视图表达方案、详细分析想清零件结构形状、分析尺寸、分析技术要求和加工方法、功能分析等这几个步骤,其中详细分析想清零件结构形状是读零件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读零件图的核心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既要使用特定的方法分析视图,想请机件的主题结构形状,又要依靠对局部功能结构和典型局部工艺结构规定画法的数量掌握来想清零件上的相应结构[1]。

二、常用的读图方法

1、 形体分析法

从几何学的观点看,所有机件都可以抽象成组合体,既有简单基本体挖切、叠加再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组合而成的,那么在读机件视图的时候也可以把机件拆分成若干个基本体。形体分析法[2]就是假象把一个机件分解成若干个基本体或者部分,然后弄清各部分形体的结构形状、相对位置、组合方式、表面过渡关系等,这是读图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2、线面分析法

线面分析法,是根据表面的投影特性(积聚性、实形性、类似性)分析表面的性质、形状和相对位置的一种方法,该法主要用于切割型组合体,组合体经截平面截断后,形体不完整、特征不明显,无法根据特征视图和三等关系推断组合体的结构,就必须运用线面分析法进行补充读图,具体方法就是根据视图中每个点、每条线、每个面的分析想象视图中线、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从面、线的角度去理解物体各部分的结构形状,从而勾勒出组合体的整体形状[3]。以上两类方法在机械制图读图和绘图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笔者在本文中介绍一种新的读图方法——特征分析法[4]。

三、 特征分析法

特征是一个科技名词,特征的定义是可以作为标志的显著特点,任一客体都具有众多特征,机件也不例外,具有自己的特征。任何机件都可以抽象成组合体,组合体又可以拆分成许多被挖切或者叠加的基本体组成,这些被叠加或者挖切的基本体都有各自的特征,如圆柱体、球、棱锥等都有各自的形状特征,这些基本体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组合体,它们在组合体中又有自己的位置,是在机件的左边还是右边、是上还是下,即为位置特征。机件的视图能够完全、清晰地表达机件的结构形状,那么在视图中一定有反映各部分形状、位置的

视图。所以视图的特征分析法就是,通过视图分析出每一部分的形状特征和位置特征,然后再综合起来想象整体,这就是特征分析法。

四、 特征分析法应用实例

例如:已知机件的主、俯、左三视图(图0),利用特征分析法分析想清构形状。

读图步骤如下:

根据三视图,利用三等关系,分线框对形体,共把机件分为4块,分别对应编号1、2、3、4,其中3有相同的两块。

分析每一部分的形状特征(利用三等关系)

机件4块中的第1块,编号为1,俯视图的投影是1,有两个圆角的类似矩形线框,主视图中投影为1´为矩形线框,左视图中投影为1"矩形线框,块1的俯视图投影中有两个实线圆,利用三等关系,在其他两个视图中投影对应为两条虚线,根据以上分析得出块1的形状特征为:一块方形板,上有两个圆角,两个圆形孔,形状特征如图1所示。

机件4块中的第2块,编号为2,左视图的投影是2",利用三等关系,主视图中投影为2为矩形,俯视图中投影为2'矩形线框,根据以上分析得出块2的形状特征为:一块方形板,形状特征如图2所示。

机件4块中的第3块,编号为3,主视图的投影是3',块3的主视图投影中有一个实线圆,利用三等关系,在其他两个视图中投影对应为两条虚线,根据以上分析得出块3的形状特征为:耳板,形状特征如图3所示。

机件4块中的第4块,编号为4,左视图的投影是4",利用三等关系,在主视图上对应的投影为三角形的4',俯视图中对应的投影为矩形线框4,根据以上分析得出块4的形状特征为:三棱柱,形状特征如图4所示。

分析每一部分的位置特征

块1的位置特征,根据三视图中的投影1、1'、1",得出块1在机件中的位置左、下、并且关于机件前后对称中心面前后对称。

块2的位置特征,根据三视图中的投影2、2'、2",得出块2在机件中的位置在块1的右面、下、前、后端面和1平齐。

块3的位置特征,根据三视图中的投影3、3'、3",得出块3在机件中的位置特征为:右、上、前后两块、并且与2的前后端面平齐。

块4的位置特征,根据三视图中的投影4、4'、4",得出块4在机件中的位置为左、在块1之上、前后对称。

综合想象整体,根据以上对于机件的形状特征和位置特征分析,综合起来想象整体,整体结构如图5所示。

以上就是特征分析法的具体步骤,首先利用三等关系,分析机件有几块组成,其次分析每一块的形状特征,在其次分析每一块的位置特征,最后综合想象整体结构。特征分析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图方法。

五、总结

读懂组合体三视图和零件图的最重要一环就是根据视图想象出机件的空间形状和结构。本文所介绍的特征分析法,就是从机件的每一小块入手,通过分块、分析每一块的形状特征、分析每一块的位置特征、最后进行综合想象整体,得出机件的结构形状。

参考文献

[1] 刘朝儒,吴志军,机械制图[M],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2] 邵世禄,形体分析法在组合体视图中的研究应用,机械研究与应用,第21卷 第4期,2008.8

象征图形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早期基督教图像;图像;象征;《圣经》的象征性;基督教象征符号

1图像与象征

依据古代的词源学,图像[IMAGE]一词应该与模仿[IMITARI]的词根有关。[1]可以说,图像的原始意义中即包含了对自然的模仿或称再现的功能表述,后来又引出了表现和象征的功能。其实图像的这三种功能在图像产生之初,就已具备了,例如,原始绘画中的图像究竟是一种自然的再现、情绪的表现还是图腾的象征,很难说清楚。而对基督教绘画来说,不管是再现还是表现,都带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当图像不是在传递具体或个别的概念,而是表现“信仰”、“奢华”、“智慧”等一般性抽象概念时,它们被称为拟人像[PERSONIFICATION]或者象征(这里的象征不是按照卡西尔[Ernst Cassirer]①的意义来理解,而是一般意义中的象征,例如“十字架”、“贞节塔”)。[2]

象征一词,源于希腊语的[SYMBOL]。它与希腊语中表示“联成整体”或“合并”的动词[ SYMBALLEIN ]有关。据说它最初指希腊人用于确保相互辨认的一种方法:两位商人在分手前,把一片碎瓷片分成两半,两人各存一半。日后重聚时再把它们合拢[SYMBALLEIN],以作凭证。显然,对外人来说这些碎瓷片无关重要;它们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们的材料、颜色或形状,而在于它们的意义。[3]可以说,早期象征含义中这种重视事物的内在意义的特性已奠定了象征意义日后成为图像学研究主要内容的基石。虽然文艺复兴回归人性、再现自然的浪潮曾一度让人无视象征作为图像功能之一的重要价值,但随着新的时代的到来,象征的价值又渐渐浮出水面。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在论象征时就指出,象征一方面是一种在外表形状上就可暗示某种思想内容的符号,另一方面它又能暗示普遍的意义。他给象征规定了两个方面的特征:(1)形象与意义的统一;(2)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的统一。[4]《韦氏英语大词典》对“象征”一词所作的解释更加具体而便于我们理解:“象征系用以代表或暗示某种事物,出之于理性的关联、联想、约定俗成或偶然而非故意的相似;特别是以一种看得见的符号来表现看不见的事物。有如一种意念,一种品质,或如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之整体,一种表征;例如,狮子是勇敢的象征,十字路架为基督的象征。”[5]我们还注意到在词典中与象征词条意思最接近的就是徽志[EMBLEM],它可以说是象征的同义词,在日常用语中这两个词经常被交替使用,而不会产生歧义。徽志可以是一种绘画图像、摘要或代表,它集中反映了一个概念(例如,道德、真理或寓意),或者说再现一个人,如国王或圣徒。徽志体现在一些具体、直观的抽象概念中:一位神,一个部落或民族,一种美德或恶习。它是一个对象或对象的再现。[6]而象征只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起着符号[SIGN] ②的作用,如艾略特所说:“用艺术的形式来表达情感的唯一办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换句话说,寻找一系列客体,一个情景,一连串事件,这些会成为那些特定情感的表示式。”[7]如果脱离了特定的情境,特定的象征意义就可能不再成立。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情境中,同一事物的象征意义常常是不同的。几乎每个象征符号都同时拥有几重意义,这些意义我们可以在原典中查到,可要在图像分析中正确指出某个象征符号所对应的意义,需要一点运气和正确的背景知识。这就像学语言时,每个单词都能在词典中查到几种不同的意思,要找到一个适当的解释,则必须联系上下文。用一种词义来解释不同文章中出现的同一个词,是不慎重的选择,很可能大错特错。中世纪的许多原典特意讨论了象征符号的意义,然而这些原典后来被当作词典一样滥用。比如狮子在原典中是勇敢的象征,在中世纪时被用作“基督复活”的标志,但在某些情况下,狮子还有“魔鬼”的意思。所以意义[MEANING]的多样性与图像象征研究的关系非比寻常。在D・E赫西[Hirsch]的解释学里,意义指作品的原意,意味[SIGNIFICANCE]指由解释者阐释发挥的意义。意味是指意义与个人,或一种观念、一种环境、或是任何可以想象之物之间的关系。[3]对中世纪的人来说,《圣经》就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去解释,意义指的是它的字面意义,意味则是其中包含的象征意义及预示。

2《圣经》的象征性

早期基督教绘画的主题都取自《圣经》中的情节,因此,基督教艺术中象征体系的形成,与《圣经》所具有的象征性有着直接的联系。《圣经》是一部象征式、寓言式的作品,《圣经》本身亦可被理解为是上帝的再现,透过《圣经》亲切生动的文字来窥见他的本质。上帝在《圣经》中常常被描述为运用象征性文字、符号,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向世人说话:或者以相同表现相同,或者以不同表现相同;选择他所愿意显现的形象,展示于世人面前,从而呈现一片灿烂朦胧的美或神秘这两种特质。[3]在《圣经》的文字中随处可见比喻、隐喻、象征、寓言等等含蓄的、非直接的表达方式。《路加福音》中详细记载了耶稣所做的“撒种的比喻”、“用比喻的目的”和“解明撒种的比喻”。耶稣用比喻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践踏,天上的天鸟又来吃尽了;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来就枯干了,因为得不着滋润;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一同生长,把它挤住了;又有落在好土里的,生长起来,结实百倍。”;耶稣对门徒解释用比喻的目的,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至于别人,就用比喻,叫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明。”;耶稣最后向门徒解释比喻的意义是这样:“种子就是神的道。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听了道,随后魔鬼来,从他们心里把道夺去,恐怕他们信了得救;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听道,欢喜领受,但心中没有根,不过暂时相信,及至遇见试炼就退后了,那落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走开以后,被今生的思虑、钱财、宴乐挤住了,便结不出成熟的子粒来;那落在好土里的,就是人听了道,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并且忍耐着结实。”[8]

埃米尔・曾说:“对中世纪的人来说,世界就像是一本具有双重含义的书,而《圣经》就是打开这些奥秘的钥匙。”[9]他们认为《圣经》中的所有内容既是真实存在的,也是象征性的。所以,要理解中世纪的图像,首先要复兴中世纪的观念,重现中世纪对《圣经》的解释。中世纪的解经法是帮助我们解读《圣经》的一条捷径。圣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The City of God]中说道,“《旧约》只是戴着面纱的《新约》,《新约》只是摘掉面纱的《旧约》。”[9]中世纪的人将《旧约》看作是对《新约》的预示。他们普遍认为《圣经》有四种不同的意义,即历史意义,寓意意义,譬喻意义和神秘意义;历史意义指示事实真相,寓意意义表明鉴于新约中的新约意象,譬喻意义揭示隐含在《圣经》文字中的道德真理,神秘意义,让人窥视来世的神秘和永恒的至福。例如,耶路撒冷,其历史意义是朝圣者朝见的一个巴勒斯坦城镇,其寓意是战斗(教会),其譬喻意义是基督的灵魂,其神秘意义是天国,是耶稣。[3]并不是《圣经》中的所有段落都可以从这四方面来解释,有些段落只有三重含义,有些可能只有两种解释,有些只能从字面去理解。

3早期基督教图像的象征符号

早期教会是反对用图像来阐释教义和再现上帝的,在他们看来,一尊雕像或一幅图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圣经》中禁止的雕刻塑像和异教偶像。任何遭到禁止与迫害的宗教派别,最初都会巧妙地回避表现崇拜对像的原形,而创造一种外人无法识别的象征符号。与佛教一样,基督教形象的发展也经历了―个类似的过程,早期的基督教图像和佛教图像―样都是神秘的象征符号,而以人形再现基督要过了几个世纪的发展之后才出现,就像佛陀的形象一样。的确,在早期基督教与早期佛教的象征符号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由早期基督徒所创造出来的象征符号是抽象的而非具象的,有些纯粹是文字,因为文字更为经久,而近似于永恒的上帝。[10]

早期基督徒可能是第一批将鱼类图像用作文字象征符号的人,在此之前,它们一直被人忽视。在异教艺术中,鱼形图像一直被用作纯粹的装饰图案。它作为一个象征被基督徒所推崇,主要还是那句著名的离合诗句,“耶稣基督,救世主上帝之子”(希腊文:Iesous Christos Theou Yios Soter,英文:Jesus,Christ,Son of God,Saviour),由句中单词的5个首字母组成的希腊单词即鱼[ICHTHYS]。因此鱼的图像被用作象征符号,代表基督的名字(左图)。

与鱼的象征符号同时期的另一种象征符号是双十字轮轴符号(右图),在船锚、斧头、齿渔叉及符号之前,它被用作代替十字架。十字架[CROSS]在古代是一种处以极刑的刑具,是一种极为残忍的处决方式。在古罗马帝国,这种处罚被视为一种侮辱性的惩罚。因此早期基督教徒害怕受人嘲笑,害怕人们因为耶稣是死于十字架这一事实而放弃皈依基督教,都用一些类似的符号代替十字架。

希腊文乃是早期基督教的语言,在双十字轮之后出现的符号就源于希腊文基督[ΧΡΙΣΤΟΣ](拉丁化的写法是Christós)头两个字母XP的结合,将XP交织组成的符号是象征基督的符号。同时,还是一种变体的十字架。

十字架开始作为基督教的一个象征符号和标签始于2世纪之后。J.F.赫斯特在其著的《基督教教会史》(1897年)中指出:“公元1世纪的基督徒既不使用基督受难像,也不使用任何样式的十字架。”[11]直到3世纪早期,十字架与耶稣基督的关系才越来越密切。亚历山大里亚的克莱曼特[Clement of Alexandria],坚定地使用[τ κυριακν σημεον] (上帝的标志)来定义十字架,再三强调他的这种观念早在《巴拿巴书信》中就有阐述。他指出《圣经・旧约・创世纪》第十四章十四节中提到的数字318 (在希腊文中记作ΤΙΗ)预示的是十字架和耶稣,代表数字300的希腊字母T是十字架中的那根横木,代表数字18的希腊字母IH又恰好是耶稣[ΙΗΣΟΥΣ]之名的头两个字母。历史显示,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一场战役前,看见在天上出现类似十字架的异象。自此之后,十字架被引入基督教作为信仰的标记。

早期基督教是严禁一切图像崇拜的。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早期的基督教徒,大部分来自社会的底层,知识文化水平极其有限,教会在向信徒传道解经时若仅仅依靠语言和文字显然是非常欠缺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教会不得不做出一定的让步,毕竟教会需要通过简单易懂的图像来传播教义和教育信徒,信徒也需要通过这些包含教义的图像感知基督的存在,获得神的启迪。由此,早期基督教艺术诞生了,它是各种表现方式的起源。将图像视作一种书写形式,为的是让不识字者看懂,这种理论在早期教会中业已行成。教皇格利高里[St.Gregory the Great]曾说:“绘画之于不识字者,就像文学之于能阅读者,因为不会阅读者,能从绘画中看到、学到他们应该效法的典范;[12]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也认为图像是有益的,可用于教育。奥顿的洪诺留斯[Onorius Di Autun]也说:“绘画产生于二个因素,首先,它是未受教育的文学。其次,为了装饰教堂。再次,为了使人忆起先人的事迹。”[12]于是,图像被引入基督教中不是为了还原、再现上帝的形象,而只是暗示了其外形,起到一种象征或装饰的作用,隐喻其无所不在。所以这些图像都是平面化的,体现了基督教艺术中重视图像的象征功能,轻视其再现功能及表现功能的状况。而图像之象征符号的选择根植于一种心理意向,即要把观念翻译或转变成图像的愿望。在古典文明晚期,拟人和寓意的表现形式对基督教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二世纪到六世纪的基督教艺术吸收了异教传统中的图像功能,并由此发展出了自己的象征体系:一类象征符号和拟人图像,一套基督、圣母、圣徒和动物的图像。如以抽象的符号来诠释《圣经》,用四种不同的动物形象来做四福音书作者的拟人像,以鸽子象征圣灵,或以鱼、十字架、羔羊、牧羊人来象征耶稣等等。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这种对图像的重视演变成对图像本身的崇拜,成为神学界长期争论的对象。

基督教在5世纪被普遍接受后,对信徒生活的各个方面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基督教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对于借助视觉图像模拟宗教氛围,营造一种近乎真实的感受,深有体会。这使得宗教不再局限于一种虚无、空洞的假想,从而实现宗教的有效传播。正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对“作为一种文化系统的宗教”的诸功能的分析所示,他认为能够看到宗教的“信仰现实”并实施她的仪式,是建构统一的世界观的一种方式,这样让邪恶和苦难可以忍受。他写到:“宗教观与常识观的不同在于……她超出日常生活的现实转向更广泛的现实,这种更广泛的现实完善和纠正日常生活的现实。……而她与艺术的不同在于,她不是脱离对整个实在性的探究去精心制造假象与幻觉的气氛,而是深化对事实的关切,并寻求创立彻底实在性的气氛。正是这种‘真正的真实’感,成为宗教观的基础。宗教作为文化体系,以其符号活动通过揭示世俗经验的不和谐性,产生、加强以至神圣化的,也正是这种感觉”。[13]

这样,在基督教发展的早期,图像媒介成为基督教传播与信徒领受的有效方式,图像成为解释《圣经》的形式手段,图像也成为《圣经》文本的象征,正如夏皮罗所说“欧洲大部分的视觉艺术,从古典文明晚期到18世纪,所表现的主题都是来自书写的文字。画家的任务就是把文字原典――无论是宗教文字、历史文字还是诗歌文字――绘制成图像方案”。[14]

注释:①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提出的“象征”是一种符号学理论,他认为人类是符号的动物,文化是符号的形式,人类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或“象征”活动。

②此处的符号[SIGN]与符号学[SEMIOTICS]的符号[SEMIOSIS]是两个概念。

参考文献:

[1] 罗兰巴特(法).显义与晦义――批评文集之三[M].怀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21.

[2] E・潘诺夫斯基(美).视觉艺术的含义[M].傅志强,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5.

[3] E・H・贡布里希(英).象征的图像 贡布里希图像学文集[M].杨思梁,范景中,编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11,4,243,32.

[4] 黑格尔.美学(第2卷)[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10.

[5] 林兴宅.象征论文艺学导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219.

[6] Emblem.Wikipedia,The Free Encyclopedia[DB/OL].http:///w/index.php?title=Emblem&oldid=272401433.2009222.

[7] 艾略特・哈姆莱特.象征主义 意象派[M].黄晋凯,张秉真,杨恒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24.

[8]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圣经(新约・路加福音・第8章)[M].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2006:7677.

[9] 埃米尔・(法).哥特式图像:13世纪的法兰西宗教艺术[M].梅娜芳,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41,166.

[10] 修・昂纳、约翰・弗莱明(英).世界艺术史(最新版)[M].范迪安,译.南方出版社,2002:297.

[11] 维基百科编者.十字架[DB/OL].维基百科http:///w/index.php?title=%E5%8D%81%E5%AD%97%E6%9E%B6&oldid=9250908.2009027.

[12] 沃拉德斯拉维・塔塔科维兹(波).中世纪美学[M].褚溯维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27,128.

象征图形范文第4篇

1 物理语言表征的形式

外部表征是指问题的呈现方式,符号、图表、图形、图象等是外部表征的主要形式.对于许多物理问题来说,外部表征是其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没有它物理问题就无法成立或问题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物理问题的外部表征主要有以下三种物理语言表征形式.

1.1 文字叙述

文字叙述,是指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物理过程、情景或推理过程.文字叙述的经典观点认为它只是对话语的转录或重述,是听觉性的外部表征与视觉性的外部表征间的相互转换.然而对有些人来说,这种文字叙述过程支持内部的沉思活动,没有这些外部活动,那些逻辑的、分析的、推理的和科学的物理思想模式也就成为不可能的了.文字叙述不只是意识的产品,也是意识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特征的组成部分.如果不进行文字叙述,人的意识空间就会被不断进行的话语所占用,也就无法连续地以线性顺序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组织和精细逻辑加工.文字叙述不仅是一种外部的辅助手段,它也是一种认知的内部转换,它可以重建认知,可以把话语的结构化特征带进意识空间,因此也是对话语结构进行再发现的过程.例如,物理教学过程中,物体的运动过程和运动现象需要文字描述,实验原理、过程和方法需要文字表述,将理论用于实践需要文字阐述等.

1.2 数学公式表达

数学公式表达,是指以符号、方程、表达式为主借助少许语言文字来描述物理过程、情景或推理过程.数学公式是人们在研究自然界物与物之间时发现的一些联系,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法,是表征自然界不同事物的数量之间的或等或不等的联系,它确切的反映了事物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是我们从一种事物到达另一种事物的依据,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涵.物理学引入数学用简单的公式表达自然界所遵循的规律,使物理学庞大的理论体系以基本公式为框架推演建构而成.用数学公式反映物理规律,并赋予了公式深刻的物理意义及丰富的内涵.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及运用数学进行推理计算,这是一种“物理化”了的数学表达,所谓“物理化”是指数学作为工具在解决物理问题时,要受到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制约,同时,要求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能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论证.例如,两个点电荷之间的库仑力F=Q1Q2r2,当r0时,F不是无穷大或不存在,这里体现了物理对数学的制约.

1.3 图形图象表示

图形图象表示,是指以图表、图片、示意图以及函数图象等为主借助少许语言文字、符号来描述物理过程、情景或推理过程.图形图象表示是外部表征的典型形式,它们经常被用于问题解决、推理和决策等认知任务中.有关表象与外部图形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外部图形能给予学生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图形图象表示能够支持学生直接识别问题特征和进行推断,也因此使问题信息更具体和更具有可解释性、可加工性.不同形式的图象对不同的认知任务具有不同的表征绩效并引起不同的认知行为,有关研究发现同样信息的不同表征形式(如曲线图、表格、示意图)可以根本地改变决策行为.例如,在电学和磁学中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这两个概念极为抽象,要学生真正理解电场和磁场,则要借助图形想象;在物理例题教学中,对题目所给出的情境设置条件,要转化成图形、图象表达才容易被学生接受等等.

任何一种物理语言表征形式都只能代表所要表征事物的某些特征,它不能保留事物的全部特性.文字符号与所要表征的物理对象之间具有强制性,它所指代的信息可以来自任何知觉形式(如触觉和视觉),更适合表征抽象的和分类性的信息.数学公式能承载事物的本质特征,它简洁地体现物理的内在逻辑、基本规律和内隐规则,适合准确地反映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内容的本真联系,并能得出重要的推论.图形图象可以同时传递几乎所有的特征,它没有不连续的符号,也没有组织符号的规则,简单的说,当一个物理图象被遮住一部分时,那么剩余的部分与所表征的事物的局部仍然类似,而在浏览的过程中不必遵循任何规则将图象从上看到下,从左看到右等等.

2 物理语言表征问题能力的外部作用机制

物理语言表征问题情景的成分和结构,它能以书写文字、数学公式或图形、图象等多种形式来表现,主要依靠对这些外部表征信息的觉察来完成问题解决.那么“物理语言表征”的三种基本的形式如何参与问题解决过程和如何起作用呢?笔者运用认知作业报告法,选择了高三年级的5位学生进行研究,整个过程全程视频记录,学生边做边口述解题思路,在学生遇到解题思维障碍时,教师在旁边适时给予简短的提示.下面结合认知报告法研究的其中一个电磁综合应用示例,分析“物理语言表征”的三种基本的形式如何参与问题解决过程和如何起作用的.

示例 如图1(甲)所示,水平放置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左右两端分别接有一个阻值为R=5Ω的电阻,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m=0.1kg、电阻r=R2 的金属棒置于导轨上,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现用一拉力F=(0.3+0.2t)N作用在金属棒上,经过2 s后撤去F,从撤去F到金属棒停止运动,通过的R电量为0.045 C.图1(乙)所示为金属棒的v-t图象,g=10 m/s2.求:

(1)前2s内棒运动的距离;

(2)金属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2s后棒运动的距离;

(4)从金属棒撤去F到停止的过程中,每个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本题较为全面地呈现了“物理语言表征”的三种基本的形式:文字叙述、数学公式表达、图形图象表示.5位高三学生由于都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和解题经验,读题后通过分析题意和观察图形图象,获取关键信息,都能确定金属棒在导轨水平方向上,在2s内受到拉力F=(0.3+0.2t)N、摩擦力和安培力的作用,虽然拉力和安培力都是变力,但合力为恒力,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时撤去F,金属棒受到水平方向的摩擦力和安培力的作用,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直至停止.

第一问:前2 s内棒运动的距离.学生通过图形图象表示与数学公式表达间的转换,明确了解题思维,求出金属棒的加速度,进而求出位移,或根据图象利用图线下面包围的面积求解位移.

解1 由图1(乙)可知

a=1.0 m/s2,

在0~2s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x1=12at2=12×1×22=2 m.

第二问:金属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物体在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引发了学生的正确物理思想意识,学生分析推理得出:可以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把物理问题转换成数学方程式,求解此问题.

解2 在0~2 s这段时间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μmg-B2L2atR总=ma,

又因 F=0.3+0.2t,

联立解得 μ=0.2.

第三问:2s后棒运动的距离.由于金属棒做变加速运动,不能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也不能用图线下面包围的面积求解.学生再一次读题,确定“从撤去F到金属棒停止运动,通过的R电量为0.045 C.”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信息,由此激活学生内部的复杂认知过程,即在头脑中建立起物理思维模型:通过R的电量,与金属棒运动所形成的磁通量变化量有关,磁通量变化量又与2s以后运动的距离有关,由此就可以求出2s以后金属棒运动的距离.通过对学生的认知作业研究我们发现,学生求解此问题时容易将理解停留于物理问题的表面特征,出现这种情况与学生的解题习惯、思维品质、数理结合意识不强有关,具体表现为,学生受思维惯性的影响,错误地认为求解的是整个时间内金属棒运动的距离,认为通过R的电量等于通过金属棒的电量,不能有效地利用数学整体求解BL等.

解3 设棒在2~2.55 s时间tm内的位移为x2,通过R电量为0.045 C,通过棒的电量为0.09 C.

q=Itm=BLx2R总tmtm=BLx2R总 (1)

又根据 F-μmg-B2L2atR总=ma (2)

F=0.3+0.2t (3)

由(2)(3)解得BL=1 Tm,

将数据代入(1)中得

x2=0.45 m

第四问:从撤去F到金属棒停止的过程中,每个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由于从撤去拉力到棒停止的过程中,安培力是变力,不能通过安培力所做的功的方法求解在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学优生注意了对问题的整体理解,形成正向的思维,确立自己的认知行为:从能量守恒定律角度求解此问题.通过对学生的认知作业研究我们发现,学生解决此问题的思维障碍表现为:不能正确地选择物理规律求解,遗漏了摩擦力做功形成的能量转化,没有细致地考虑总焦耳热既包括两个电阻产生的焦耳热,也包括金属棒上产生的焦耳热等.

解4 从棒撤去拉力到停止的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12mv2=μmgx2+Q热,

Q热=0.11 J,

每个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QR=14Q热=2.75×10-2 J.

象征图形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抽象图形标志;比喻抽想法;整体抽想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156-02

所谓图形类标志是指用几何图形或其他事物图案构成,使用在商品或企业上的标志。举例说明,在西罗马帝国,皇帝有两个钟爱的皇子,不知道该传位给谁,于是国王将两位王子召集在大殿,对他们说,附近有一个岛国,你们去讨伐,谁先登上这片岛屿,岛屿和皇位都属于他。两位王子信心满满地指挥着两艘战船出发了,战船一路上不分先后,眼看着快靠岸了,其中一位王子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急中生智,拔下佩剑,用右手砍断自己的左手,再将它用力抛掷到岛上,象征着自己登上了这片岛屿,从此岛上所有的印信,纹章都是一只血淋淋的左手图形,这就是著名的“血手纹章”。血淋淋的左手图形,标志着权利,这是图形类标志。在图形类标志中有两种表现形式——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无论是具象图形还是抽象图形,它都取材于自然界中一切宏观、微观的形象和人们在生产劳动中所创造的一切形象。图形类标志可以将名山大川、天象地理、花鸟鱼虫、飞禽走兽、衣食住行等作为设计题材,因而它不受语言文字和地域的限制,人们只要识别出图形,就可叫出商标标志的名称或基本理解其含义,因此图形类标志的应用率达到标志应用率的70%。具象图形标志中的形象己不再是纯自然形态中的形象,而是具有高度概括性、象征性和图案化的形象。在具象图形标志的设计中,一般不采用自然意义的表现手法,而应以自然形态为原形,进行概括、提炼、取舍、变化,使之具有典型的形象特征和鲜明的个性特征。以世界著名石油公司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的标志说明。标志由1900年到现阶段,经历了12个演变过程,同时也经历了图形标志中的两种表现形式特点。1900年的标志属于第一种表现形式——具象图形标志。壳牌集团标志图形,是以海边的贝壳为具象图形,象征集团石油开采的发源地,这和“血手纹章”采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是以模拟物象的形式来体现标志的具象美。壳牌从2011年至今的标志属于第二种表现形式——抽象图形标志。抽象图形标志是在自然形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它源于自然形又高于自然形,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图形。标志图形以明亮的色彩归纳了贝壳的具象造型,使其形成抽象的装饰风格。每当看到它,人们想到的不仅是壳牌集团的优质产品,还会联想到壳牌集团的优质服务,这是以概括物象的形式来体现标志的抽象美。在具象标志和抽象标志中应用频率高的是抽象图形标志,因为具象图形标志虽然有着许多表现上的优势,但却永远无法表达某些抽象的意念与感觉,尤其是在标志这个方寸之地中更难以施展。抽象图形标志来源与于具象图形,并高于具象图形。它的造型方法笔者认为宏观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比喻抽象法,如右图。

中国移动的标志正是运用比喻抽象法体现的一个饱含文化气息的标志。回纹是运用比喻法得到的象征形态,因此在民间有“富贵不断头”的吉祥理念,在经过提炼和装饰后,设计者将回纹稍加变形,变为一双紧紧握合的手,从而象征沟通无极限,拉了人和人的距离。标志整体形象是园中带方,线条组成的图案正好在圆形的地球之中,取其意为“全球通”。比喻抽象法要求使用的象征形态不仅准确、贴切,还要完整、新颖,力求用最简洁、最稳固的形态体现。中国移动标志就成功地通过造型元素和视觉力结构实现了这点。标志的造型元素是点、线、面。标志中的点是一双握和的手,它象征着中国移动,是视觉中心点;标志中的线是由回纹演变的线条象征着移动网络通畅,称为造型连接线;而面则是地球,作为背景体现出形态衬托面。点、线、面分配得十分均匀合理,成功地将造型和企业理念融合在一起。标志中的视觉力结构是指通过对称的设计技巧在图形上求得视觉的平衡。标志基本图形语言是一个正六面体,造型稳固,这是通过中心点对称的方式来完成的,除此以外,如果只有主体图形,形态很单薄而标志的圆,打破了这种单一的形态,圆中带方,既满足了形式美,也实现了整体的视觉平衡。比喻抽象法的特征是准确抓住传统理念的核心点,通过比喻的手法来进行装饰描绘,得到简洁的抽象标志。

抽象图形标志的造型方法第二类是整体抽象法,如下图。

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标志来说明,图形部分是由数个运动中的人形元素组合构成,取其中一人形元素分析。首先以人的自然形态为基本,设计师根据观察、分析,寻找出具有代表性的细节后提炼产生一个意象形态,而代表性的细节则是运动中的动态造型,在这个重要细节的前提下,设计师将意象形态经过归纳形成了一个整体元素,组合成一套运动员的抽象形态,这是整体抽象法的运用。标志的造型语言借鉴了我国传统图形“四喜人”,我国素有“四喜”的说法,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四喜人”就是象征着这四件喜事。“四喜人”的造型语音是民间美术造型的一类,采用的是共用形技巧。图形以两个孩子为基本元素,相互颠倒,巧合成四个孩子的视觉印象,故名“四喜人”,寓意吉祥如意,美好幸福。全运会的标志同样也运用了形与形的重合与借用,组合了11个运动员的造型,以此告诉受众,这是第十一届全运会。标志中以八个圆点形态用作头部,十一个折线形态组合成游泳、跳水等姿态。“四喜人”在视觉上能直观看出四个小孩的动态,是因为它运用了中心点对称,实现了视觉力结构,而全运会标志图形形态较零散,没有对称方式,失去了视觉平衡,虽然运用了“形式猜谜”和受众形成互动,但在互动中给人们在数人形时带来了不便。整体抽象法的特征是准确抓住具有代表性的细节,通过对提炼、加工的形式来进行装饰描绘,得到简洁的抽象标志。运用抽象图形类标志的造型方法时,有两点至关重要。其一,标志设计的思路,它不断提醒着设计师在标志设计中需要感性思维;其二,标志设计的造型,它不断提醒着设计师在标志设计中需要更多的理性思维。只有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相融合,才能更好的实现抽象图形标志的造型。

参考文献:

[1]杨文.标志设计的重点与难点[J].中国轻工教育,2005.

[2]杨柳.包装装潢专业的标志设计课[J].中国包装工业,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