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梨花的诗句

梨花的诗句

梨花的诗句

梨花的诗句范文第1篇

清明过后,几场春雨融化了残冬的寒意。清晨起来,推开窗,外边是一片雨的世界,风很轻,雨很细,是蒙蒙的细雨,望着雨中那满树的梨花我怔住了,细雨滋润过后,花瓣是那样的鲜艳娇嫩,颜色是那么洁白清新,比起往日更有一种娇媚的蕴含。人们往往用梨花带雨形容世间女子那种特殊的美丽,望着雨润的梨花我在想,如果真的是杨玉环在世也要自愧三分吧。有些事说起来往往都是一种意外,在不经意中见到期盼已久的惊喜,更加让人多了一份感慨。梨树开花的初始,我没有看见,当我看到的时候已经是白灿灿的鲜花一树了,为此,每天早上我都要推开窗尽情地享受一下梨花浸入我肺腑的舒泰,品尝清心怡神的味道,这味道里还带着些许的香甜,真的是一树花开半里香啊。

我没有看到成片的梨花,所以,我更真珍惜这孤独的一树洁白,梨花开起来,叠叠累累,招招摇摇,荡荡漾漾,那冰肌玉骨的精魂散发出清淡的芳香,就是这蒙蒙细雨也阻隔不了梨花与我的交流,我依然在柔柔的细雨中闻到了那袅袅升起的,慢慢扩散开来的清香的味道。梨花洁白的颜色,总是被人用来比喻爱情的纯洁,即使是别离的爱情,染上梨花的香韵也让人感受到牵动心魂的凄美,在京剧《大唐贵妃》里就是这样的唱到“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杨贵妃的美丽,世人赞颂了千载,杨贵妃的爱情世人也哀怨了千载,不只是她梨花带雨的娇艳让人惋惜,更是她芳华早逝的命运,让人在情感中会产生一种惋惜的隐痛。

人们赞美梨花就是欣赏它冰清玉脂的颜色,喜欢它骨子里透出来的清纯,从古至今对梨花的赞美比比皆是,白居易曾赋梨花诗曰“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最似孀闺少年妇,白妆素袖碧纱裙”就连悲人悯天,情感质朴的杜甫在一树梨花面前,也免不了要浪漫一下,“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面对这洁白如雪的梨花,浪漫诗人李白更不会错过这美轮美奂的景色,用他独特的视角,浪漫的诗句,说出梨花独特的美,增加了人们视觉上的美感,他在《宫中行乐词》中写道:“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一句黄金嫩,一句白雪香,把梨花的美描写的淋漓尽致,真的让我们感受到了如诗如画的美丽。 更让人忘却不掉的是清朝诗人赵蜚声的诗句,他在描写家乡的莱阳梨树开花时写下了 “千树梨花千树雪, 一溪杨柳一溪烟” 的著名诗句,为我们描绘出梨树开花时那美轮美奂的景色,万木复苏, 梨花盛开, 山川、田园、村舍,都掩藏在这一片雪白之中,人在花下走,云在花上行,多美啊!就是这短短的两句诗把春天的景色描写的细微入化 ,把春光点染的熠熠生辉,真的是一花一世界,一景一浮尘,生活在纷繁吵杂的大千世界里能欣赏到这样的美景真的是莫大的享受了。

望着一树梨花我仿佛是面对一位绝世的佳人,一袭素衣,丰韵绰约,不施粉黛,不事雕琢,那坚挺的枝丫托起一朵朵洁白如玉的芳魂,也捧出我一个个精灵剔透的梦,荡漾在我脑海中,让我遐思,冥想,然后是那挥不去,抹不掉,驱不散的陶醉。雨是云的精魂,花是春的宠儿,雨润梨花,润出了梨花的灵性与神髓,梨花带雨,在娇艳中更显梨花的清雅。艳而不俗,娇而不媚,身在尘世却是一尘不染,处在百花丛中却能不争芳华,在生命的过程里开的沉静,开的执着,徐徐慢慢,坚定而来,从容而去,离去后,把那一份诗情画意无悔的留在了人间,把那专有的清香淡雅沉淀在人们的心底,让人心不由己的多了一个期盼,期盼着下一个春天里再一次美丽的相遇。

在时光的隧道里我没有听到你走来的脚步声,如今,我一定要守着你,守着你一树的完美,让你意境如诗,招摇如画的美丽永远定格在我永恒的记忆中。这份缘,来年……。(再续)

梨花的诗句范文第2篇

黄庭坚

桃花人面各相红,

不及天然玉作容。

总向风尘尘莫染,

轻轻笼月倚墙东。

【赏析】

本诗前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赞美梨花如玉的面容,第三句写梨花不被世俗沾染的高洁品格,最后描写景物,写月色笼罩下的梨花,更具有迷人的魅力。

踏月闻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朵朵、一片片洁白无瑕的五叶瓣,晶莹如玉,淡雅脱俗,中间点缀着那些或黄或红姹紫嫣红的花蕊,清新明净,这样的梨花有如玉的面容,再加上笼罩在朦胧的月色之下,不是比艳丽的桃花更引人注目吗?这首诗表面赞美了梨花的洁白,实则赞美梨花的不被风尘所染的高尚纯洁。

众花中,莲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誉;梅有“笑而不争春”的高尚;兰有“看叶更胜花”的不俗。却唯独你,梨花,被文人雅士们忽视。溶溶月,淡淡风,柳絮纷飞,舞动满树银花。花开白雪香,氤氲着,暗香盈袖。踏月寻香,那抹幽香,沉寂了夜风,那片飞花,雪白了月华。月悄悄,走过流水的小桥,踏过斑驳的树影,翩然花,舞过东墙,嵌入心田。轻叩柴扉,那一院飞花,似雪若霜。

独倚院落中,任月光洒向脸庞。仿佛在梦中,无数白色精灵在风中翩翩起舞,那沁人的幽凉,那不染尘埃的冷艳,让人心回归于沉寂,回归于自然。满院的梨花,似溢出眼眶的泪珠,透明而纯净。我不由得为这满眼的纯净透明而神伤,纤尘不染的梨花,是开在树上,还是开在人的心间?

月色清寒空照影,听月光破碎成诗,看院落中翩然飞花,不禁黯然神伤。清风拂过,你是那么的脆弱,翩然飞舞的冰清玉魂,把最纯净透明的飞花留给了沾满尘埃的浮华世界, 却有多少高洁意气能真正飞入人们的心间?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有很多高尚情怀会被满眼的功利浮华所取代。风飘飘,吹散的是你的靓艳寒香,雨潇潇,打落的是你的纯洁高尚。你的清雅高尚,你的超凡脱俗,终究会化作满院落花,随风飘散。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春去春回,花开花落,待到来年花开时,你还会留住芳华,将那纯洁透明的灵魂留于人间,供人仰望!

心灵荒芜的我,有一个愿望。我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个院落,在里面种上满院的梨树,待到翩然花飞时,让你陪伴着我,细数年华,用你的洁净淡雅,充实着我的内心,把你的高洁意气,深植于我的血液。让我不会在这个时代中,迷失自己的方向。

梦中,燕语呢喃,我徘徊在满院冰清玉魂中,任花飞花落,寻着那抹香,最终回归沉寂,回归自然,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赏析】

《东栏梨花》是坡《和孔密州五绝》中的第三首。北宋熙宁九年冬天,公元1076年,坡离开密州(即今日的山东潍坊诸城),接任坡密州知府职位的是孔宗翰,所以称为孔密州。第二年春天,坡到徐州赴任,写了五首绝句给孔宗翰。

写《东栏梨花》的时候,坡已经四十一岁,经历了众多的家庭变故,母亲、妻子、父亲相继离开了他。在政治上,因为王安石变法而引起的新旧党争,坡被迫离开朝廷,带着淡淡的忧愁,在地方为官。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春天远去,已是清明时节。梨花的淡白,柳树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满城飞舞的柳絮,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诗人之后见梨花的“惆怅”。

梨花的诗句范文第3篇

摘要:樱花以它虽然短暂但绚丽的生命,以及生命结束时的宁静和素洁,自古以来就被日本人所钟爱,日本的樱花文化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日文化虽同根同源,但却也有差异种种,但从“花”来看,就可见一斑。本文通过《唐诗鉴赏辞典》、《古今和歌集》和《万叶集》中出现频率很高花,从不同的时代侧面,探讨中日两国在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异同。

关键词:樱花 桃花 梨花 梅花 花文化

东方文化具有一种独特的东方美感。中日两国对于风华雪月一类自然景色的描写具有东方所共有的美学观赏方法。正因如此,白居易的“琴诗酒伴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的诗句。即使是东邻国的日本 也能获得内心 的共鸣。雪月花一类唐诗中的语言在平安时代被日本人吸收,引进。到了室町和江户时代,已经完全渗入日本文化之中。中日文化的这种亲缘关系体现了两国文化之间有很多共通的根源。同时,这也是两国共同的珍贵文化遗产。

但是,就像中国南方的蜜桔生在北方则不叫蜜桔一样。中国古代诗人所赞美的“雪月花”到了日本,实际上有很多不同之处。理解这一点,可以说对研究中日两国文化是非常有益的。

无论是唐诗,还是和歌,在以“学”“月”“花”为主题的作品中,描写“花”的语言占大多数。为了比较,比较,笔者以上海图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词典》及日本小学馆出版的《古今和歌集》为参考,大略参阅了一下“花诗”和“花歌”。

根据查阅的结果,唐诗中使用最多的五种花是花(不指特定对象),桃花,落花,梅花(杨花,杏花,梅花并列第四),。作为日本国花的樱花在唐诗中是最少被歌咏的。

被当作特定对象的花中“桃花”居于首位,如崔护的《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映照在桃花下娴静少女的身姿,若隐若现,淡然之中而又细腻深厚的情感,风景依旧而佳人不再的寂寞,无法用笔端描绘的意境使这首诗成为千古绝唱。与此相对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政治改革派的刘禹锡曾写过一首七言绝句,借“桃花”来批判京都的一些政治家: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玄都观桃花》——刘禹锡

但是,刘禹锡因为这首诗惊恐了皇帝而被降职。十四年后,刘禹锡再度得势返京,写下了豪壮气概的新七言绝句。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何处归,前度刘郎今又来。《再游玄都观》——刘禹锡

唐诗中“桃花”的这种歌咏方式在和歌中大概是不存在的。因为“桃花”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独特的地位,所以,在汉语中有很多关于“桃”的词汇。比如“桃印,桃梗,桃唇,桃花酒,桃花运”等等。这些词汇从侧面反映了桃花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古今和歌集》中使用最多的五种花是:花(没有特定对象的花),樱花,梅花,女郎花,。唐诗中脍炙人口的桃花在和歌中时不存在的。特别要指明一点是和歌中没有特定对象的花多是指樱花。例如:

駒並めていざ見にゆかむふるさとは雪とにみこそ花はちるらめ。——(春歌下)

山たかみ常にあらしにふく里はにおひもあへず花ぞちりける。——(物名)

正因为樱花在各种花中艳压群芳,鹤立鸡群的地位。日本古人曾这样断言“在我国,不说樱花而叫花,就如洛阳的牡丹,蜀地的海棠,之所以成为花王,是因为它的独特与珍贵。”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像《樱花》这种歌中“樱花飘落”这样的歌咏方式占半数以上,但描写樱花盛开的和歌只占百分之十三。从这点可以了解到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及审美观念的特点。

残りなくちるぞめでたき桜花有りて世の中はての憂ければ。——(春歌下)

这首和歌明确的把“繁华落尽而喜”的樱花作为世上最崇高的美德的象征。同桃花一样,在日本文化中有着特殊地位的樱花也有相当大规模的词汇群,如:桜雨、桜かい、桜狩、桜川、桜魚、桜餅、桜吹雪、桜山など。

作为一个词汇群,其发达程度可以与桃花媲美。“花”所体现的中日文化差异不只是桃花和樱花。在中国作为高雅清秀代表的梨花也一样。在唐诗中,梨花作为一种相当重要的素材,被很多诗人引用过,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等。

白居易形容绝世美女杨贵妃容态的诗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是中日两国人都熟悉的千古名句。早在平安时代,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就对这首诗做了相当透彻的评价,大致的意思是:在日本,梨花被看作是卑贱不详之物。因此,即使很简单形象也绝不会用在诗歌中。但是在中国它却是高雅清秀的象征。所以“梨花一枝春带雨”形象的描绘了杨贵妃见到皇帝派来的侍从后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而惹人怜爱的美。尽管如此,我却不这样认为。在我看来日本人不喜欢梨花有一点是因为发音的缘故,因为“梨”和“无”的日语发音相同,罗马字表示也相同。

除此之外,虽然两国都有以雪喻花,以花喻雪的习惯,仔细比较的话,差别也很明显。唐诗中经常用雪来比喻梅花,杨絮,柳絮,,杏花和荞麦花,而和歌中常用来比喻白梅,樱花。以花喻雪时,唐诗中常用梨花,柳絮等,而和歌中无特指的花居多。

最后,虽然有点画蛇添足,但还是想强调一下,日本花王的宝座最终未必是属于樱花的。《大和本草》中指出“日本古时把梅花统称为花。中世以后才把樱花统称为花。在日本赏花首先要了解这一点。”江户时代的国学家本居宣长代在其著作《玉胜间》指出直到《古今和歌集》也没有把樱花统称为花的例子。

《万叶集》时代,日本人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把梅花称为“花魁”“花中之王”,只要是庭院就一定要种梅花。1254年问世的《古今著文集》记载了当时的名人有关于花魁是梅花还是樱花的激烈争论。接下来要说的就是梅花的地位为什么会被樱花所取代。樱花同梅花一样品种繁多,但大部分人是以采摘梅的果实为目的,以观赏为目的的人很少。而种樱花的人多是以赏花为目的。因此古人以梅花为花王,而近代人们则以樱花为花王。从《古今和歌集》中也能了解到,学者对此各持己见。而在植物书籍《草木六部耕植法》有这样一首和歌:

花の香を風のたよりにたくえてぞ鶯そふしるべにはやる。——紀友則(春上十三)

这里很明确的是在赞美梅花而不是樱花。花期随季节而变,花王随历史而变。从日本的花王从梅花变成樱花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中日文化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中所残留的足迹。它让我们感受到永远繁荣茂盛的文化之树,永不凋零的文化之花的继承和发展。这些作为文化宝藏的历史年轮给予正在研究中日文化的我们以启发和灵感。(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铁桥 《中日文化意识比较研究》p22-25

[2]金星 《日本人的樱花文化》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文学,2008年第10期

梨花的诗句范文第4篇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

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设想:按照“读――译――品――背――悟――迁移”的顺序精讲多读,读品结合。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雪,洁白、纯洁、美丽。冬天雪花飘飘,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限的乐趣,所以,它历来都是人们吟咏、描绘的对象。在古诗中,更是有不少歌咏白雪的名句,谁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如:①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③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高适)

④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李白)

让学生说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的出处,引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学生一起来看看这位唐代大诗人是在怎样的情境之下创作出这样的千古名句的。

二、 诗文赏析

(一)聆听感受

播放语音资料,聆听感受。让学生注意字的读音。

(二)整体把握

1.齐读全诗――读准字音,初步感知。

2.解题――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预设:咏雪、送别。)

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3.诗歌是从哪里开始着重写送别的?(预设:从“中军置酒饮归客”一句开始。前10句着重咏雪,后8句着重送别。)

(三)赏析咏雪部分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1. 齐读咏雪部分――思考:咏雪部分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预设:北风席卷着大地,把强韧的草都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农历八月就飞起了雪花。就像是忽然刮了一夜春风,使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盖上锦衾也觉得单薄。将军和都护的角弓被冻得拉都拉不开了,铁衣冰冷得难以着身。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

2. 赏析诗句。(从诗的内容、意境、抒发的情感、用词的精妙、句子修辞手法的应用等方面来赏析。)

(1)朗读咏雪部分――思考:对雪的描绘,哪一句最精彩?为什么?小组研讨,合作探究。(预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词精妙:一个“忽”字,形容雪来得急,下得猛。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特点,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心情。千树万树,突出雪景的壮观,写出雪铺天盖地。比喻新颖:以梨花喻雪,以春天比冬天,用“春风”使梨花盛开来比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创设了梨花满树、春意盎然的意境,以春暖显奇寒。同时体现了昂扬乐观的精神: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人的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情怀。)

(2)诗的首句写了什么?(预设:写了风猛雪早。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下雪的时间早。)

(3)“飞”字可不可以换成“下”或“飘”字,为什么?(预设:不可以,因为“飞”字不但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还暗指风猛。)

(4)诗中哪些句子表现了雪天奇寒?(预设:“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狐裘不暖、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都生动地说明这种严寒叫人难以忍受。)

(5)有人评论这几句,认为只写军中的上层人物,没有写到普通士兵。你怎样看待?(“将军”与“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

(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勾画了怎样的雪景,起了怎样的作用?(预设:夸张的修辞手法,千里冰封。描绘了万里雪飘,瑰奇壮丽的边塞雪景,又点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必将艰辛。“愁”,并非云愁而是作者对离别作了暗示,为后面朋友“行路难”的无比艰辛而忧愁。)

3.作者写雪,写雪中的景象,写寒北雪的特点,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写的?(预设:喜爱,赞美的感情,昂扬乐观的精神。)

4.为什么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作者却能表现出如此昂扬向上的情绪呢?(预设: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自身的经历有关。具体略。)

(四)赏析送别部分

1.齐读送别部分――思考,请用自己的语言叙述送别武判官归京的情形?

(预设: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在军中主帅所居住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京的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傍晚在辕门外,大雪纷纷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武判官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武判官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诗的后半部分描绘的是“风雪送客图”。)

2.诗人写送别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预设:依依不舍。)

3.哪些诗句表现了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预设:①“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给边塞的军中宴饮增添了几分苍凉悲壮的豪气。②“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茫茫雪原中一杆红旗,奇异而美丽的画面。天气奇寒,劲吹的北风翻不动坠有厚重冰凌的红旗,更显出一个 “寒”字。③“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依依不舍。④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望不见远去的朋友,仍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足迹。结尾两句,寓情于景,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与学过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的作用。一个“空”字把路遥远,风雪猛,难行走,惜别、担忧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 小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10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8句写送别。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诗在咏雪景的同时表现了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还传达出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意境鲜明壮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揣摩,领悟

1.一般的送别诗大多写有对朋友劝慰、关爱的话语,设想一下作者在送别的酒宴上,在挥手的那一刻,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预设:对朋友归京,他感到高兴。因为对戍边将士来说,能和家人团聚是可喜可贺的一件事。在杯来盏去中,仿佛可以听见诗人由衷地祝贺:“来,为你归京干杯!”然而朋友情深,轮台距离长安路途遥远,这一分手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依依惜别之情仍然袭上心头:“千里冰封,朋友这一路可会顺利?今日我送君,何时人送我?”“雪上空留马行处”,那一行马蹄印啊,将“我”的牵挂和惆怅一直延伸到长安。 )

2.这首诗前半部分咏雪,后半部分将送别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让学生任选角度,将前面咏雪的句子和后面送别的心情联系起来。比如说:雪是冷的,可朋友的心是热的。(预设:雪是洁白的,朋友的情是纯真的;雪会融化的,而朋友的情谊是永恒的等。)

五、对比阅读,迁移生成

1.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常常一别多年无法相见。因此,“送别”就成了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让学生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积累的送别诗。教师出示4幅图,具体情境是以前学过的送别诗, 让学生根据写景的特点和送别的场面咏出诗句?(展示图画。具体略。)

梨花的诗句范文第5篇

一、题目呈现的学生思维状态――以古诗词鉴赏题目为例

笔者在高三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时让学生做了下题,并对学生作业答案进行了整理。题目如下: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第(1)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归纳、综合能力,笔者整理了学生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对优美景色的喜爱。

2.作者用笛声、山、水、燕子、雨、梨花等词语来表达诗人的心情。

3.作者描写了笛声、山水、燕子、梨花等意象创造了凄凉的氛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表达感情。

4.作者借楼上笛声、迷蒙山水、劳劳燕子、雨中梨花等意象借景抒情,通过“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一句运用对偶修辞表达诗人心中孤寂之情。

5.作者借忧伤的玉笛声、辽阔的山水、低垂的冥云、千里觅食的燕子、雨中梨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冷静的氛围,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愁苦的思乡之情和在异乡的孤寂。诗歌上篇景中融情,首句“楼上谁将玉笛吹”一句运用“玉笛”典故,暗含思乡之意,次句作者因闻笛而起思乡之情,眺望故乡,却是茫茫的一片春水和低垂的暝云,给人一种压抑、低沉的感觉。“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两句运用对偶,写燕子忙碌和梨花孤独之景象,更加衬托出诗人思乡中的愁苦形象。

二、答案分析及学生思维层级诊断

答案1表明学生没有把握题干中的关键词“怎样”,更未理解词所写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其思维处于“未理解”的状态。答案2可以看出学生对此词“有一点感觉”,罗列了词中的一些意象,但并未说出词人到底抒l了怎样的情感,其思维处于“单点式”状态,即只理解其中一点,却并不深入。答案3可以看出,这部分学生回答题目中“怎样借景抒情”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意象,二是修辞。所以他们找出了作者“借景抒情”所借之景物,说明了“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一句运用对偶修辞。这部分同学没有指出作者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的作用,也没有明确分析出词人在词中表达的感情。这部分同学思维处于“多点式”状态,即理解多点,却把它们当做孤立的要点。答案4可以看出,学生知道从意象和手法两个方面解答“怎样借景抒情”的问题,而且理解“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两句基本的抒情内涵。前句“劳劳燕子人千里”刻画燕子劳苦忙碌,而自己却是千里之外孤寂一人,后句“落落梨花雨一枝”写一枝梨花,风雨飘零,前面再冠一“落落”,更显其孤独寂寞,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这些同学的思维处于相较于前三类同学更高的层次,即“多点联系式”状态,答案能联系题目要求,并对词上片所有内容进行了全面把握,甚至可以分析“人千里”、“雨一枝”所暗含诗人的孤寂之情。有些遗憾的是,这些同学的理解仍然欠些火候,没有答出作者最主要表达的感情――思乡之情,也不知道词中“楼上谁将玉笛吹”中“玉笛”运用的是李白诗《春夜洛城闻笛》之典故。李白原诗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如果学生理解到此程度,必然知晓张炎之词表达的亦是“思乡”之情。答案5就显得比较完美,基本涵盖了标准答案的所有关键点,甚至有扩展。这部分同学的思维处于“立体综合式”状态,能够把各个要点恰当分析并用准确的语言进行叙述。

以上五种类型的答案,其实显示出学生五个层次的思维水平。笔者对五种答案思维状态及特点进行了分类整理,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思维在不同层级,作业答案的特点不同,老师可以根据答案内容有效诊断出学生对诗歌理解和鉴赏的能力水平,以便更好地指导高三语文复习。对于高三语文复习中的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等考察理解力的主观性题目,学生的理解层级决定了得分情况。因此,我们依据上表的这种思维层级诊断,针对学生现有的思维能力层级来进行教学,必然会提高高三语文复习的有效性。

另外,语文学科学生学习效果的诊断,通常也是通过测试成绩这样的量化数据分析,如果仅用这一种方式来指导语文教学,显然与语文学科特点不相符,而且也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缺陷或思维缺陷,不利于后继教学。特别是高三语文复习,到最后完全是学生思维能力的比拼。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在高三语文复习中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思维层级提升策略是提高高考语文复习效率的有效措施。

三、提高学生思维层级的思考和探索

(一)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现有思维层级确立训练提升目标

下表统计了上题第(1)问我班(2个理科班共119人)学生答案所呈现的思维状态:

依据上表统计情况,学生思维能力层级大多处在第二、三、四级,达到第五级的相对较少。我们高三复习的目的是巩固、加强和提高,所以复习教学和作业就必须有针对性,依据每个学生的现有状况,设定思维训练目标。我们在高三复习中,多次对学生作业和试卷进行深入分类、整理,从而确定学生的思维层级,合理设置提高步骤。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训练,要循序渐进,而不能盲目要求全班同学或一个同学从现有思维水平一次性上升到“立体综合”思维状态。例如上题答案处于第二级思维层次的学生,应该从分析题干要求和理解诗歌内容方面加强指导,该题目虽然看似是简单考察“抒情手法”,其实学生必须要抓住题干中的“怎样”,从理解词上片内容和写作手法的角度去思考、归纳。通过解读该词上片,可以简单分析理解词人借“意象”来抒情,但抒发什么样的感情?有没有通过其他的艺术手法来抒情?这便是这个层级的学生继续思考、理解的问题,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提示这类同学注意的问题。

如何让学生思维由第四级上升到第五级?这就要求学生在储备了诗词常识的基础上,立足全面理解诗歌的层面,将诗歌中各个信息点都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得出有深度的结论。如上题,学生既要能够准确、全面地理解词中“意象”,知道“玉笛”典故,还要理解到“暝云低”、“劳劳燕子”、“落落梨花”都是在衬托诗人思乡的愁苦,甚至在作答时要联系诗词鉴赏中“艺术手法”的作用,这样全面分析、纵横联系,将不同角度的信息点进行整合,才能使结论全面而深刻。

(二)根据学生思维层级合理分组,让学生在“分组-比较-整合”的学习活动中完善思维结构

依据以上五类思维能力层级分类,笔者又选择多种题型,进行多次统计、分析、综合和探索尝试,发现“分组-比较-整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完善学生思维结构,提升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分组-比较-整合”学习方式的步骤是:第一,充分了解各个学生所处的思维层级,按照2:2:2:1进行分组(第一、二等级的同学合在一起分组);第二,练习题目自己独立完成,之后小组内成员分别展示答案,组内成员间进行答案比较;第三,答案对比之后寻找没有理解到的要点和原因,由最高层级的同学指导、监督,并在组内形成完美答案,最后写出小组活动小总结。例如一道广东高考卷文言文阅读题目,其中第9题要求把原文中3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其中一句是: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笔者抽查并整理了其中一组的学习成果情况。他们独立完成后,答案基本形成如下四种类型:1.年岁不好把赈灾的欠着,快乐的年岁再捐献,省略社会上的粮仓法,而且去除弊端。2.年岁不好就准备赈济,好的年成再捐献,就像社会上的粮仓法一样去除弊端。3.今年欠着防备灾荒以赈灾,丰收的年岁再捐出粮食,大概就像社仓法一样可以去除弊端。4.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赈灾,丰年再捐出粮食,这样大体上像“社仓法”,但是去除了它的弊端。经过展示、对比、讨论修改后,他们组形成的最后答案是:5.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赈灾,(等到)丰年再捐出粮食,这样大体上像“社仓法”,但是去除了“社仓法”的弊端。我们把答案5和前4种答案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这一组同学的“答案对比”环节做得很细致,探究研讨也比较深入。特别是原句“而去其弊”中“其”字,翻译为“社仓法”比“它”更明确,而不致于产生歧义,从细节充分显示出他们深入的思考。“分组-比较-整合”学习活动的关键是“比较”,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思维问题,在不同层次的答案展示对比中感受到思维结构的差异,进而通过总结思考,撰写体会来完善自己的思维结构,提升思维能力层次。

(三)让学生研究“错误”,集体分析,逐级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作业答案中的“错误”是学生思维失误或存在缺陷的体现,老师检查作业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进行分类登记,然后在教学中有意指出这些“错误”,经过班级同学集体诊断,明确自己思维水平所处层级,再在老师指导下明确自己“错”在何处,因何而“错”,逐级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例如,笔者让学生练习下题: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定于2011年10月18日在江西南昌举行。下面是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会徽,请仔细观察,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把它的创意阐述出来。(说明:从内到外的三条弧线的颜色分别是绿色、黄色和红色)

相关期刊更多

草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阿坝州委宣传部

北方作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

杉乡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黔东南州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