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狗的生活习性

狗的生活习性

狗的生活习性

狗的生活习性范文第1篇

2、狗的消化道比食草动物要短,狗胃盐酸含量在家畜中居于首位,加之肠壁厚吸收能力强,所以容易和适宜消化肉食食品。

3、狗属科,在进食时不大咀嚼,可谓“狼吞虎咽”。如果要喂粗纤维的蔬菜最好把蔬菜切碎或煮熟。

4、狗的排便中枢不够发达,不能在行进中排便,所以我们要给它一定的排便时间。

5、狗喜欢啃咬。这也是原生态时撕咬猎物所留下的习惯。我们在喂养时要经常给它一些狗骨头(狗咬胶,不能喂它禽类骨头,猪牛的也最好别喂,否则有可能噎着),以利于磨牙用。

6、狗有独特的自我防御能力,吃进有毒食物后,能引起呕吐反应而把有毒食物吐出来。

7、炎热的夏季,狗大张着嘴巴,垂着很长的舌头,靠唾液中水分蒸发来散热。

狗的生活习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玉林狗肉节;习惯;法律;权利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113-01

一、玉林狗肉节的由来

近几年一到夏至,广西玉林狗肉节总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无论在狗肉节现场引发的骂战甚或是是暴力冲突还是在电视、广播、报纸、微博、论坛、贴吧等媒体都会引发一片论战。狗肉节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夏至时社会关注的焦点。玉林狗肉节,其全名叫荔枝狗肉节,是玉林民间自发形成的节日。当地的说法是,在夏至这天,狗肉和荔枝合吃不热。有冬至鱼生夏至狗的说法。而“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意思是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故每年夏至,玉林人都要吃荔枝和狗肉火锅,这成了当地独特的风俗。但是后来由于政府的宣传,人与人之间的广告效应,使得玉林狗肉节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终于引起了爱狗人士的关注。导致了矛盾的爆发。

二、习惯权利

习惯权利是相对于法定权利而存在的。法定权利是指按照法律规定而享有的包括民事、行政、诉讼等方面的权利。具体而言,由宪法和法律明文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权利。而习惯权利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权利要求,这种要求并不因为其被法律所排斥而被认定为是不合理的。

学者们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习惯权利自然就有不同的界定。

张文显教授从行为自由的角度认为:“习惯权利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或从先前的社会传下来的,或由人们约定俗成的、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惯常中,并表现为群体性、重复性自由行动的一种权利。”

谢晖教授从民间法的视角,认为“习惯权利针对法定权利而言,它是指一定社区内社会主体根据包括社会习俗在内的民间规范而享有自己为或不为;或者对抗(请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社会资格。”

习惯权利具有如下特征:

1.习惯权利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出现的,随着人们共同生活,行成一定行为的惯例,在群体中为所有成员所默认和遵行,没有被上升为强制性规范,习惯权利就出现了。

2.习惯权利的多样性。习惯权利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一样。比如美国人结婚多数是在神父的主持下载教堂举行。而中国人大多数是在父母的主持下,由司仪来完成主持任务。习惯权利也会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习惯权利的产生有其地区化特征,它的产生要求一个群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过反复的磨合发展形成的一个整体认可的习惯,并且这种权利还绝不能带有个人规定的特征,而只能是由整个群体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自发产生并形成才可以。

习惯权利并不能永恒的存在,它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直至消亡,然后产生新的习惯权利。习惯权利既要依附习惯存在也要依附权利存在。当每一种具体的习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消失时,相应的习惯权利也会随之消失。比如,中国五代末年或者宋初,女人开始有裹小脚的习惯,以此满足于男人的一些独特癖好和心理,但是随着近代西方文明的输入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女人开始释放小脚。由以前的三寸金莲之美变成如今的天足才是美的观念。女人们开始了不裹足的时代。

一些行业习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也慢慢消逝,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种种传统手工行业的消失就是一个例证。当习惯权利依附存在的主体习惯消亡的时候,相应的习惯权利是必然会随之消亡的。在习惯权利运动的纷繁复杂的过程中,并不是可以用我们感触的时空去衡量的一种变化,而是一种如同潮汐样的前浪后浪接踵而至,新旧习惯权利会彼此交织,各种类别的、具体的习惯权利会前后交替。尽管历经万年的人类文明,存在过数不清的习惯权利,并且在时刻产生新的习惯权利,但是这些种类繁杂、数目巨大的习惯权利的作用和意义却是相同的,如同那世上的溪流、河水最终都要汇入大海一样。

爱狗人士想要消灭玉林人吃狗肉的习惯权利,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改变玉林人吃狗肉的习惯。要想改变这个习惯,任重而道远。现在爱狗人士提出的一些不吃狗肉的原因还是这几个方面:狗是人类朋友,吃狗肉易导致狂犬病,其他国家的人不吃狗肉。试想一下,当这些原因摆在一个吃狗肉的人面前而需要他做出回应时,他可能这样回答:狗不是我的朋友,对于我来说,它跟其他可以食用的动物一样,比如鸡鸭鱼等。我们吃的狗肉经过检疫,我们不怕狂犬病。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饮食习惯,不能死板硬套。经过这几年吃狗肉的人和爱狗人士的论战,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可以想象的是,在近些年,禁止一些人们吃狗肉还是不现实的。只能在社会的发展中,出现了在这方面国家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吃狗肉人士的观念转变,或者真如爱狗人士担心的,大面积狂犬病的爆发。可能这样的话,人们或许会慢慢的不再吃狗肉,玉林狗肉节也不再存在,吃狗肉人的这一习惯权利也将消失。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狗的生活习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瑶族;舞火狗;传统民间习俗;音乐教学

2006年6月,“舞火狗”成为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龙门县加大了对“舞火狗”的宣传力度,位于蓝田瑶族乡的蓝田中学把“舞火狗”传统民间习俗充实到校本音乐教学活动内容上,取得较好的成果,笔者通过对其半年实地调查,在此提出几点看法。

一、价值取向

舞火狗,源于广东省龙门县蓝田瑶族的民间习俗,它是中国唯一余存的民族图腾祭祀与少女成年礼奇妙结合的古老民间宗教仪式,是岭南民族文化发展变迁的一块活化石。相传,先祖靠狗奶养大,要瑶民永记狗作为“再生父母”的恩德,规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之夜,举行舞火狗活动。每个少女要参加2~3次的“舞火狗”,方能向族人宣示自己已经成年,可进入谈婚论嫁的行列。由此在特定的中秋节上,以少女为主体形成社会性群体活动,从而形成了蓝田瑶族具有特色的“舞火狗”民间传统习俗,世袭相沿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随着时光的荏苒和历史的变迁,落籍蓝田的瑶族,和当地原土著居民以及客家人不断地融合、同化,共同生息繁衍,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多种文化的辐射和渗透。尤其是现代文明进程中,瑶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的改变,在新思潮的冲击下,很多年青一代的瑶族村民淡薄了传统的祖先崇拜观念。对年青一代来说,地方民俗文化是不时尚的,如今瑶族少男少女往往只知道“舞火狗”这个仪式,却不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也羞于这种大庭广众下的表达。我们需要宣传与教育并举,尽快让“舞火狗”传统民间习俗走进音乐课堂,培养年青一代的接班人,使这门独特的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成为可能。

二、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掘

龙门蓝田瑶族“舞火狗”民间习俗文化,流传300多年,至今还能完好存在并发扬,取决于它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所在。

1.教育功能

舞火狗的少女,用黄姜叶、山藤、香火等装扮成“火狗”,按照高矮顺序排列,选择第三次舞火狗的少女带队,有秩序地去叩拜先祖,感谢先人的恩德,这是“舞火狗”真正的开始。祭拜先祖仪式由村里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辈主持,并开始向少女们传授成年后有意义的一课,教育她们成年之后要具有仁慈母爱、尊老爱幼、贤能简朴的好品质。

2.情感沟通功能

叩拜完祖先的少女会走向溪流,将身上的黄姜叶、山藤、香火等扔进小溪、小河中,用河水濯洗手脚,以示驱赶瘟疫,保佑健康。燃放鞭炮的男青年也来到对岸,与姑娘们隔河相望,古老的情歌在小河两岸的上空飘起,歌声一来一往,此起彼伏,欢愉的人们在月上中天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3.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体验家乡民俗风情,了解家乡地方民间艺术,维系对家乡的情感,培养热爱家乡的教育,是教育不容忽视的一环,而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是蕴藏在最自然的周边生活环境中积累进行的。

三、蓝田中学“舞火狗”走进音乐课堂的教学思考

“地方性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一部分,目前正因为在中学生群体中得到漠视,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起来,诚如鲁迅先生所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让独具特色的“舞火狗”走进中学音乐课堂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对这个传统的民间习俗的继承与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

由于“舞火狗”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古朴简单的舞蹈动作、古老的仪式歌谣,还有创作性的山歌对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以下几点来完成教学。

1.以欣赏为主,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撑点,有了兴趣做事情才有毅力。“舞火狗”拥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经过实地随机问卷调查,在100名中学生里,几乎全部学生都知道“舞火狗”这个传统民间习俗,但只有20%的学生对其内涵一知半解,80%的学生表示对其内涵不了解。因此,普及“舞火狗”的历史知识和内涵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2.舞蹈与仪式歌谣相结合,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舞火狗”的舞蹈可经过教师自行改编为更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舞蹈动作,由于舞火狗为女生舞蹈,在班级音乐课堂中,男生可以有节奏地用手、脚打节奏,与女生“舞火狗”相辉映并一起唱着古老的仪式歌谣,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样的合作表演,为学生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气氛,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体会到合作的快乐。

3.想象飞扬,创作山歌对唱

当今的音乐教育是通过对音乐的表达和欣赏,在音乐学习中体验美和创造美,由此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舞火狗”山歌旋律自由,但每一段歌词结尾处会加上一个上划音,节奏多为X X X X X X(两个八分节奏、一个大附点节奏加上一个四分节奏),这意味着无论旋律还是歌词均有很大的艺术创作空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给出特定的旋律或是节奏,让学生自行创作,让学生从自己的音乐创作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探索音乐,提高音乐素质,发展音乐创作思维。

为了更好地继承、弘扬、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同时也为了贯彻落实好新课标,发展地方性传统民间艺术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传统民间艺术进入课堂,为学生架起一座集成地方文化精粹的桥梁,在传承和创作发展中,赋予地方文化新的生命,使我国民族文化焕发出别样的风采。

参考文献:

狗的生活习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习语;设喻;文化差异

由于英国和中国历史、文化、习俗、传统以及地理位置等等不同,英语习语与汉语习语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以动物设喻为例,英语含动物形象的成语,以“狗”数量最大。

一、“狗”在中英文化中的差异

由于中英两国人民对狗的喜爱程度不一,狗在中英两国的地位不一样。含有dog的英语习语通常具有褒义。而含有“狗”的汉语习语通常具有贬义。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两者也具有交叉现象。

1.狗在英国文化中,往往具有特殊的感情,认为是忠诚的代名词,因此在影视、报刊,甚至戏剧中均作为正面形象出现,具有积极的正面意义。

英国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人对他们四只脚的宠物恩宠有加,每天为宠物狗提供健康美味的食品,以致宠物比主人们自己吃的都好,因此有望赢得一项荣誉称号——最爱狗的国家。

Madam Roland曾说过:The more I see of men,the more I admire dogs.(我愈观察人,我愈爱慕狗)英国人把这句话中的admire改为love。从这句话中,我们发现英语口语中已经把狗当做人来看待了。而这在汉语中则不可能。

2.在中国文化中,汉语里的狗是卑贱的动物。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但对狗好像很不客观。比如很多骂人的话:走狗、狗腿子、狗奴才、丧家之犬、狐朋狗友、狗贼、的、狗仗人势……

3.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Edward Burnett Tylor, 1871)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体现了每个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同时也影响了该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见该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因此,在英国习语中,并非所有的狗都是褒义,而在中国习语中都是贬义。

如英语中,givea dog/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给某人加个坏名声,使他永远洗刷不掉;a dog in the manger:自己不用又不让别人用的人,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go to the dog :(指人在道德上或身体上)变坏或堕落,都有一定的贬义。

汉语中的狗的形象也不尽是坏的,有“犬马之报” “犬马之劳”为证。

4.正是由于狗在两国之间的地位明显不同,且语言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翻译者常常会闹出笑话。如:把“打落水狗”译为beat a dog in the water,把“丧家之犬”译为a homeless/stray dog,等等。如无上下文明释其意,则非但不能传达汉语的本意,反而有可能在英国读者心中引起与原意不相符的同情之感。可见了解成语的民族文化背景是很重要的。

二、形象相近的英汉成语对比

狗的生活习性范文第5篇

狗狗早期引导的好处有哪些?

狗狗早期行为比较简单,因为它对外界的事务了解少,所以容易引导与改造,哪怕是养成了一些习惯纠正起来也很容易,这个习惯与人的习惯是一样的。所以说狗狗训练要越早越好,只要它的身体发育健康,免疫机能基本成熟,那么它就可以送到学校里上学的,一般来讲,打完所有疫苗的狗狗,三个月大就可以开始了。

首先,狗狗在幼犬期时,对外界影响的判断能力较差,而它本身的学习能力及欲望开始暴发,所以任何新的影响都会让它留下深刻印象,比如说叼东西。

狗狗的猎取反射是天生的,培养狗狗对玩具的兴趣可为以后的行为引导打好基础(以后会阐述的)。但好多狗狗长大后却不喜欢主人给它的东西。那是因为狗狗被后天的其它行为给影响了。早期培养是增加狗狗的兴趣,过程显然简单的多,等狗狗长大了,要让它从一个兴趣转换到另一个兴趣难度就大了。

第二,狗狗在幼犬期时,了解外界的知识有限,对于新东西或者新环境的分析思考比较少,害怕心理容易克服。

尤其是对于胆小的狗狗,培养狗狗大胆健康的性格,避免狗狗出现因恐惧而伤人的现象,幼犬期是最佳的培训时机。

第三,狗狗幼犬期对外界的刺激很敏感,对于它的不好的表现只需要轻微的阻止就能制止并量让它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说,当幼犬期的狗狗第一次到家时,如果它在家里大小便,你这时只要大声对它喊一声,就足够让它停下它的行为,然后立即带它到它可以大小便的地方去。这样几次重复就可以把大小便的习惯训练好。

第四,狗狗幼犬期会主动寻找学习的榜样,对人的行为的关注度要大大超过已经成年的狗狗。

狗妈咪对幼犬的早期教育

在断奶之前,母犬在其幼犬的体格和行为发育中扮演了一个积极的角色一一比公犬起的作用要大得多。是给幼犬提供稳定并最终带幼犬融入新的社会环境中具有决定性的角色。

幼犬在出生时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幼犬刚生下来的时候视力和听力都不好,有些嗅觉,神经系统缺髓磷脂,这也就是说其神经不能进行神经刺激快速传导。明白其运动神经、心理发育和感官发育对诊断某些异常大有帮助,且可将其发育导上正轨。比如:在第四周时即可测试某些有耳聋倾向的犬种的幼犬是否耳聋。

在头两周内,通常只需确认母犬是否具有母性本能(指清洁幼犬,这可刺激幼犬通便和撒尿)并观察处。注意将较弱的幼犬放在靠后浮汁较多的处。犬主需不时查看幼犬的指甲有没有刮伤母,一旦刮伤,可能会引起母犬拒绝哺乳。

主人也要参与早教

狗狗的行为是否有“修养”,完全依赖于主人的早期调教。当幼犬离开母犬后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所看到的事物非常迷惑,无判断能力,但这段时间最易与主人建立感情。这是要对幼犬进行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简单的说,幼犬阶段的调教最重要的就是要确立对爱犬的主人地位,让狗狗能熟悉主人的指令,会根据主人的相关指令来完成一些基本动作,这样就基本上达到了对幼犬调教的目的。在这一阶段,除了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外,最重要的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社会行为了。而在这一阶段犬的学习完全依赖于主人的调教,如果在这一年龄段不加强对其正确的调教,小犬长大后就很难管教了。

正确进行早期引导后犬的表现

1.幼犬是否对人友善、亲近。

幼犬应该外向、渴望被人抱起、争宠、而且喜欢同人玩耍。要特别注意胆怯的小狗。

2.母狗是否也对人友善、亲近。

在幼犬6周龄的时候,母狗不应该还有明显护崽行为,如果公狗也在,看一看公狗是否愿意同人亲近。不要选择性格不好的大狗的后代,因为狗狗的脾气也是可以遗传的。

根据幼犬的行为表现,其成熟期可分为几个连续的阶段。

像人类一样,犬在不同的生理情况下和不同的学习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行为举止。学习的过程就是让幼犬掌握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作出特定的行为。在幼犬时期,犬会接受许多外界信息,并进行自我分析,这一发展过程亦被称作个体发育。

出生以前的阶段

子宫内胎儿与外界并不是完全隔离,从母犬孕期第四周开始,通过超声波,人们可观察胎儿对母犬腹部触诊的反应。它们的触觉很早就已发育,能感觉母犬在孕期间的所有抚摸。同样,胎儿能感觉到母犬的紧张并导致流产、子宫内发育缓慢、出生后学习困难或继而出现免疫缺陷。

虽然嗅觉直至出生后才会发育,但味觉发育的时间较早。事实上,孕犬在孕期的饮食会影响幼犬以后的饮食偏好。

没有豌豆的植物阶段

幼犬出生到其开眼这一阶段为初生阶段常也被称为“植物阶段”,因为在此阶段幼犬只是睡觉和一些反射行为,幼犬只对触觉刺激起反应并向热源方向爬。幼犬能爬是因为神经系统的发育,即幼犬的髓鞘从上到下皆形成,使其在能用前后腿之前先动前腿。

而且,除了反射行为外,神经系统最后发育的是痛觉。这就是为什么在此阶段进行的少量手术无需施加麻药的原因。

一切都是反射作用

幼犬从子宫诞生。它们还不能看、听,不能自我调节身体的温度,没有外来刺激的帮助不能排便,完全依赖母犬或“母亲”。在这个阶段,没有感情发展、社会性接触和学习行为的发生。无论睡眠还是清醒的状态,幼犬的脑电波都保持着恒定。对于饥饿、寒冷和触摸,幼犬所为,只是反射的作用。它们依偎在一起取暖;太热的时候就会散开,但是不能用颤抖和喘息来调节自己的体温。在这个哺乳时期,幼犬会爬前爬后,左右摆动头部,发出像猫叫声或颤音反复动作。这些自然而然的动作,锻炼着幼犬的肌肉、神经系统,促进其内耳的发育。

只想安心的睡觉

在初生阶段,母犬和其幼犬必须被安置在一个温暖安全的哺乳区。如果母犬缺乏母性本能,或窝仔数量较小,可对幼犬辅以刺激来检查其反射行为(撒尿,通便,食乳和味觉)。其他有些刺激(如音乐,玩具和颜色等)在此阶段除了影响幼犬睡眠外毫无意义。

过渡阶段

也称为“苏醒阶段”,自幼犬张眼开始到幼犬有听觉等对声音有反应。尽管幼犬在此阶段视力并不是特别理想,但其挖地穴和触摸探索的行为都充分表明其已具有视力。

第一眼之印记现象

在这段时间,幼犬经常会作一些探险并开始玩耍,依附母犬并能辫认其同胞,称为印记现象。其主人可利用幼犬的苏醒时间来使其熟悉人类形象和人类气味与其玩耍并温和待之。

感官快速发育的重要阶段。幼犬对环境充满了警觉,很容易因突然的声音和动作受到惊吓。在这个期间它们已经能够认识繁殖者和其他经常以温和方式出现的人。无论如何,它们失去了哺乳阶段的自然

免疫能力。在这个阶段,负面的事件能轻易地在基本行为上留下印记。在这一时期,社会影响开始发生作用。

狗狗的第一步

哺乳阶段类似头部摇摆、和爬前爬后的行为停止了。幼犬更加好动而且走起来自如了许多。这个阶段身体快速变化。这个阶段脑电波也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幼犬从现在起能够进行经验学习并记住它们学到的东西。

社会化阶段

社会意识萌发,学习基本的犬行为。逐渐热衷玩耍进攻游戏。幼犬开始学习问题的解决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啃咬抑制。母犬在这个阶段开始警告幼犬,用来教授规则。在这个阶段,幼犬开是跑到它们的床、箱子或围栏的角落排便。定点排便教育可以开始了!

向上吧少年

扩大社会性接触,脱离崽群时加以约束。精神能力已经完全构成,但幼犬还没有经验。这是一个教授新东西的最佳时间。是的,幼犬的确在这个时期学东西最快。行为最容易被塑造和规范。这段时期的训练,伴随着相应区域脑细胞的增加,客观上很好地提高了学习的能力。膀胱和肠道控制能力得到发育,幼犬可以睡一整晚而不发生“事故”——排泄。

小狗才露尖尖牙

这个时期,身体发育得非常快。随着社会地位的确立,幼犬产生支配欲的时期。当它们度过第一个恐惧印记期,10~12周,虽然还是小BABY,但是幼犬已经开始尝试拥有自己的地盘。这种趋向变的大胆。伴随出牙期的争斗期,幼犬会尝试划界。

这阶段命名所指,社会化阶段是指幼犬的社会学习阶段,从领引阶段(它们无所畏惧)到厌恶阶段(它们开始害怕新鲜事物)。幼犬逐渐具备了交流能力并具备了等级观念,它们理解母犬的嗅觉和形体语言。

主人不再是“妈咪”的替身

如果出于某种原因比如没时间照看,其主人未能利用幼犬的吸引阶段(通常为3~9周)来帮助其适应其将来的生活环境的话,以后则很难让犬改掉坏习惯。

主人在这个时期要做的是要像对待一只独立的成犬一样对待幼犬。不应再让它和其他的幼犬生活在一起,晚上应该单独睡在独立的窝里,并且所有的训练和护理过程都应该单独进行。把你自己和你的家人列入高等级的地位一一在你们吃完饭后再喂幼犬;在它们进餐和玩耍的时候,不时将它们的食物和玩具拿走。在幼犬的心目中,主人已不再是“妈咪”的替身了

恐惧印记期

外伤、恐惧经历可能永久性地在幼犬心中留下烙印导致其在特定条件下产生不自主的防御性反应。

性成熟,荷尔蒙发生变化。对新的环境、物体、人或其他的狗产生恐惧。公犬开始抬后腿排小便。一些犬毫不被察觉出异状,和大多数的犬相比,它们很快地度过了这个阶段。而也有些犬在这个阶段的行为变化异常地突出。

相关期刊更多

宠物世界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长城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作家协会

文物鉴定与鉴赏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