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孙中山破陋习

孙中山破陋习

孙中山破陋习范文第1篇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孙中山破陋习》这一课。同学们还记得这里的“破”是什么意思?(破除、废除 )“陋习”呢?(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习俗)孙中山破除的是什么陋习?(缠足的陋习)

2. 指名读第8自然段,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要废除的陋习有很多,为什么他首先废除的是缠足这一陋习呢?这可是沿袭上千年的一种习俗啊!

【设计意图】疑能生趣。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课文所写内容距离孩子较为遥远,所以,教学伊始,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以赋予感染力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探疑欲望,激励学生走上主动探究之路。

二、 释疑,通体感受缠足陋习之害

1. 这跟孙中山幼年时,亲眼目睹姐姐缠足是分不开的。默读课文,用“ ”画出写缠足前姐姐的句子;用“――”画出写缠足时姐姐的句子;用“……”画出写缠足后姐姐的句子。边读边体会缠足给姐姐带来的巨大变化。

2. 缠足前,姐姐是什么样儿?

3. 缠足前的姐姐是那么能干、活泼。喜欢这样的姐姐吗?就请大家带着这份喜爱之情读一读写缠足前的姐姐的句子吧!(自读、指名读)

4. 缠足时,姐姐是什么样儿呢?你能想象到姐姐的痛苦吗?姐姐稚嫩的小脚,被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紧紧地……

5. 老师搜集了一些有关缠足的资料,我们来看一看。(观看课件,学生感受缠足之残忍)

6. 缠足后,姐姐又是什么样儿呢?(板书:没有歌声,没有笑脸)

7. 看板书提出疑问:缠足为什么让能干、活泼的姐姐那么痛苦,没有了歌声、没有了笑脸?

【设计意图】疑能生知。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感悟词语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学生整体模糊的原生态感知下,教师用插图来吸引他们解开“陋习”迷雾,这无疑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让这种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千年陋习立体了、鲜活了,学生会对所学内容进行了主动地探索、建构。

三、 析疑,深入体会缠足陋习之痛

1. 老师想请一名同学读第2自然段,其余同学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听到了什么,这让你感受到什么?

2. 缠足是那么可怕,那么残忍,那么让人痛苦,那么让人憎恨,真是撕心裂肺,让人痛不欲生啊!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读第2自然段吧。

3. 真是“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呀!看到姐姐被缠足,孙中山是怎样的表现?妈妈又是怎样的表现呢?请同学们读读3~6自然段,一边读一边体会。

4. 圈出“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他“生气”的是 ?“心疼”的是 ?缠足时的痛就如同在受罪、受刑一样啊!孙中山能不生气、能不心疼吗?谁来读好这句话?

5. (出示第5自然段)你还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孙中山?

6. 妈妈真的残忍吗? 你能读出妈妈那既心疼又无奈的复杂心情吗?

7. 比较句子:

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从“含着眼泪”读懂了什么?

8.“娶妻要娶小脚妻。”这是在中华民族流传了上千年的一种习俗。女儿缠足,疼在女儿身,痛在母亲心哪!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将来找个好婆家,妈妈一点办法都没有,这真是无可奈何之举啊!

9. 同桌分角色读3~6自然段,可以辅以自己的动作。

【设计意图】疑能生情。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品德、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外在反映,或者说是“物化”。让学生从文本中的对话去挖掘文字背后的东西,积极与文本对话。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走进文本,积极主动地去读、去思、去想,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 破疑,切身感受陋习破除之必要

1. 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 ,再也没有 ,这件事深深地、深深地 。

2. 此时的孙中山可能会想到什么呢?缠足这件事不仅给姐姐带来了痛苦和打击,也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这就坚定了他破除缠足陋习的信心和决心。他当了临时大总统,首先废除的就是――(生齐读)缠足陋习。

3. 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让我们带着对孙爷爷的崇敬之情,再读一读课题。

孙中山破陋习范文第2篇

孙悟空重游西天路

话说孙悟空保唐僧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天下太平,孙悟空每天无事可做,百无聊赖。2005年的一天,忽然心血来潮,想再到西天走一遭,就驾起一朵祥云起程了。

上午九点多钟,走到离火焰山不远一个叫“酒泉”的地方。只见从地上飞起一根巨大的“竹笋”,尾巴上喷着长长的火焰,奇快无比,直射云霄。孙悟空一个筋斗追上去。转眼间,那大“竹笋”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孙悟空没追上,他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世上难道还有比我老孙“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更快的吗?于是,他把土地公公叫出来一问,土地公公说:“大圣有所不知,这是中国在发射火箭把神舟六号飞船送上太空。那火箭可比筋斗云快不知多少倍了,而且能飞到茫茫宇宙中去,就连如来佛祖也望尘莫及呢。”孙悟空心想:我老孙这些年在家,没有学习,真是孤陋寡闻了。

孙悟空继续南行到昆仑山地界,忽听轰隆隆几声巨响,向下一看,响声过后,半个山坡被掀掉了。他大吃一?,这又是何方神圣,有如此大的法力!他降落云头,看到山谷中一排排“钢人铁马”在施工,一辆辆四轮铁车满载碎石在奔驰。这时,迎面走来一位头戴“中铁四局”安全帽的人。孙悟空双手抱拳问道:“请问施主,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呀?”来人答道:“是我们在修建青藏铁路,它可以通到你们佛家的圣地布达拉宫,欢迎你来参观。”接着说:“你看,刚才的响声是开山爆破,那边是推土机、装载机,正在跑的是载重汽车。”孙悟空点点头,笑着说:“惭愧,惭愧,当年我老孙神通广大,见多识广,而今天却成了井底之蛙。真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呀!我这些年太懒散了,请让我也来你们这里学习、锻炼吧。”

于是,修路大军中又多了一位当年的“齐天大圣”。

孙中山破陋习范文第3篇

20xx清明节文明祭祀宣传语【经典版】1) 关爱生命,平安出行。

2) 骨灰应存放在合法的公墓。

3) 告别丧葬陋习,崇尚文明治丧。

4) 告别陋习文明祭奠。

5) 诚信服务,重塑道德。

6) 倡导文明祭祀保护生活环境。

7) 倡导文明祭祀,反对封建迷信。

8) 倡导绿色殡葬,推行文明祭祀。

9) 逝人鲜花祭,美好你我他。

10) 文明祭扫,为创建山水生态园林城尽一份微薄之力

20xx清明节文明祭祀宣传语【精选版】1)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

2) 禁止乱建坟墓,保护秀美山川。

3) 推行文明殡葬,构建和谐社会。

4) 告别陋习文明祭奠

5) 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知,烧纸旧习莫仿效,文明上坟好风气

6) 告别丧葬陋习,崇尚文明治丧

7) 文明祭扫鲜花祭祀

8)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

9) 清明上坟莫烧纸,栽花种树祭先人

10) 禁止将骨灰埋在非公墓区。

11) 提倡文明祭奠保护生态环境

12) 关心生者,关爱逝者,关怀人生

13) 骨灰应存放在合法的公墓(骨灰楼)清明节文明祭祀宣传标语横幅

14) 破祭奠陋习,树文明新风

15) 追忆亲人,寄托哀思!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16) 祭祖宗多怀念做孝子,爱子孙保环境好老子。

17) 先人坟前怎放无情烟火,我等思亲清明听风听雨。

18) 物燥风大,上坟莫烧纸;怀亲念友,献花寄哀思!

19) 上坟不烧纸,献花表哀思。文明搞祭祀,无火过清明。

20) 清明祭先祖不忘前人泽被,慎火护山林常使后人蒙荫。

20xx清明节文明祭祀宣传语【热门版】1) 鲜花祭故人,思念之意存于心。莫把纸来焚,环保健康文明人。

2) 情系家祖熊似火,此火非彼火;心念林木深似海,此海非彼海!

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祭祖只献鲜花礼,不焚香火文明人。

4) 清明时节雨纷纷,网上行人欲断魂。博客片语寄相思,逝者已斯生者思。

5) 清明时节泪花飞,祭奠香炉烟雨忙。手捧礼花献英雄,焚烧断魂燃灵堂。

6) 清明时节祭祖坟,鲜花百绫告天灵。忧心之时莫玩火,注意环保与文明。

7) 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知。烧纸旧习莫仿效,文明上坟好风气。

8) 清明拜祭你先人,青山园里绿茵菌。劝君爱惜祖先地,莫留星火把它焚。

9) 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

10) 清明节到了,扫墓去吧。

11) 清明扫墓 文明祭奠

12) 清明时节,杨柳依依

13) 倡导文明祭祀,传播殡葬新风。

14) 倡导移风易俗,共建美好家园。

15) 绿色清明,文明祭祀

16) 缅怀先人鲜花祭祀,骨灰植树回归自然。

1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8) 清明正当今月夜,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孙中山破陋习范文第4篇

“原来平静的海面上行驶着一只前往南美洲的大船,突然,海面卷起了大风。那只大船的桅杆被吹断了,船也翻了。船上的人们纷纷掉进海里挣扎着,只有一个英国人被海浪冲到了一座孤岛上……他在孤岛上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住所,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了一个简陋的帐篷……要在这个孤岛上生活下去,必须要有充足的食物,他每天拿着枪,带着狗去打猎,或到海边捕鱼,并把捕到的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人有了成群的山羊,可常吃山羊肉,喝羊奶他与被救下的野人‘星期五’一起救出了身处叛乱中的船长,船长答应带鲁滨孙回英国。”

当鲁滨孙被冲到孤岛上,与世隔绝地生活时,他遇到了不少困难,都一一战胜了,从字里行间可看出鲁滨孙不畏艰险,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此同时,一些科学家们这种不畏艰险,向困难攻的精神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

1843年暮春的一天,天气晴朗,一些美丽的蝴蝶在开满鲜花的田野里飞来飞去。达尔文径直走向一片开满了粉红色花朵的三叶草田里走去,他是来对田野里的谷种植物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的。

达尔文先观察三叶草的花朵。他要看看这些花朵是怎样每繁殖的后代,它们的媒人究竟是谁?达尔文看到许多土蜂在三叶草里飞舞,有的土蜂停在花朵的上面,正把自己吸食花蜜的器官深深地插进了花蕊的蜜腺之中吸食花蜜。他知道,这些土蜂就是帮助三叶草授粉和繁殖后代的媒人。达尔文一连观察了好几天,见今年的土蜂非常多,三叶草丰收了。

到了第二年春天,达尔文又去观察。他发现这一年在三叶草地里采蜜的土蜂很少,三叶草歉收了,这明显是土蜂少了的缘故。他又在思索:这一年,土蜂为什么少了呢?于是,达尔文对土蜂进行了追寻,终于在一些岩石洞和树洞中找到了一又一个的土蜂窝。同时他又有了一个新发现—许多土蜂窝被老鼠吃光了破坏了。后来,达尔文发现,原来三叶草的多少由土蜂决定,而老鼠的多少却由猫决定。这几种看起来亳不相干的生物之间,却存在着这样有趣而复杂的关系。

鲁滨孙在孤岛上,战胜了困难,才能活了下来,生物学家达尔文通过解决自己提出的疑问,发现了自然界中的生物链。“阳光总在风雨后”,无论多大的成功都源于努力,难道这不是真理吗?

孙中山破陋习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聊斋志异》 人物原型考论 孙景夏 孙必振

一、“孙景夏”考

《聊斋志异》卷四的《诸城某甲》记述“学师孙景夏先生”讲述的家乡诸城县里的奇事。卷六的《冷生》篇末记述“学师孙景夏,往访友人”巧遇的一件趣事。这位籍贯诸城县的孙景夏,被蒲松龄称为学师,他的真实人生面貌是怎样的?他和蒲松龄的交游又是怎样的?

据“宣统三续《淄川县志》卷四,职官”记载:“教谕孙瑚,字景夏,诸城人,举人,康熙四年任。升鳌山卫教授,泾县知县。”又据“咸丰《青州府志》卷十八上”记载:“孙瑚,顺天榜,顺治十四年丁酉举人,江南泾县知县。”可见孙景夏即孙瑚,于康熙四年(1665年)出任淄川县学教谕,身为县学食饩廪生的蒲松龄,自然称其为学师。据“乾隆《山东通志》卷十四,学校志”记载,孙景夏在淄川勤政尽职,县学在明清易代的战争中已毁,他“重修大成殿两庑,入学拾伍名,置学田壹顷壹拾亩参分”。在宣统三续《淄川县志》卷二十中,有蒲松龄友人高珩于康熙四年所作《重修学宫记》,文中称赞“学宫之圮,亦且数十年所未有敢过而问之者,教谕孙君,至即毅然任之”。可见孙景夏兴校庠、重文教,维系道德教化之举深得淄川士绅敬仰。

孙景夏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出任安徽泾县知县,亦颇有善政。据“《江南通志》卷一百九,职官志,文职十一”记载:“孙瑚,山东人,康熙二十年任泾县知县。”又据“乾隆《诸城县志》三十三,列传五”记载:“(孙瑚)升泾县知县,首除税粮火耗,民甚感颂。尝获盗胡某,以夙嫌诬连邻县人甚多,皆置不究。俗泥形家言,死者殡而不葬,久多暴露,瑚痛切劝谕,风稍改。大计以年老归。”“火耗”是地方官吏附加在正常田赋上的一类苛捐杂税,清代地方官多借此敛财,孙景夏恤民疾苦,停止征收火耗,显现出正直官员的良知。此外,他还明察案情,努力避免株连无辜乡民,且改革殡葬陋习,帮助当地移风易俗。

由以上孙景夏宦绩可见,他禀性正直笃厚,有别于官场蝇营狗苟之辈,所以清高孤直的蒲松龄才有可能与之成为好友,并且乐于将其提供的故事素材写进《聊斋志异》。

在《蒲松龄集》中有《邀孙学师景夏饮东阁小启》一文和《送孙广文先生景夏》七绝六首,从中可感受到孙景夏与蒲松龄的真挚友谊。孙景夏任淄川教谕期间曾赴京会试,落第返回淄川后,蒲松龄邀请他至家中东阁饮宴,希望排遣他内心的苦闷。《邀孙学师景夏饮东阁小启》对孙景夏会试落第表达了震惊、惋惜和安慰,文中写道:“共意风流名字,已绕逐殿之雷,谁期颠倒英雄,未上迁莺之榜……忽闻音而感集,堪痛恨者不睹千里昂霄;一转念而欢生,所幸者又得三年聚首!”[1]P184文中将怀才不遇的痛楚及自己对老师的眷恋描绘得很生动。蒲松龄在孙景夏尚未任职淄川的顺治十七年(1660年),已经历过第一次科场失利[2]P27,所以与孙景夏有相似的人生处境,促进了他们的相互理解和友谊的加深。文中还写道:“荒园初扫,若人者,若人者,共拟攀彭泽之车;篮舆已驾,吾师乎,吾师乎,何勿下陈藩之榻?”文辞间可见亲切与信任,可见他们的交往已消融了教谕与生员间沉闷的等级关系,而是心灵上的相遇相知。

孙景夏从淄川离任时,蒲松龄作有《送孙广文先生景夏》七绝六首,诗中表达了惜别眷恋之情,可见两人眷顾之深挚:“未别先惊子夜梦,离魂常在短长亭。”“明朝此际还相忆,知在云山第几重。”“他日屋梁看月落,相思应到碧山头。”[3]P511这六首诗标明作于丙辰年,即康熙十五年(1676年),可知孙景夏任淄川教谕职共十一年。诗中又有“十年风雪眼常青,一曲骊歌月满庭”之句,袁世硕先生说:“诗歌创作中,言及数量时,为了形式上的整饬,作者常常仅以成数出之。因此,当碰到这类数字时,应审慎对待,未可拘泥。”[4]P283那么这里的“十年”应该就是代指十一年。而孙景夏屈居淄川教谕职长达十一年之久,很可能与屡应会试不第有关。这十一年正是蒲松龄从二十六岁至三十七岁的人生阶段,期间他先后在当地李尧臣家攻读,去沈天祥、王永印家坐馆,赴宝应入孙蕙幕,最终坐馆毕际有家,开始长期的塾师生涯[5]P345。这正是蒲松龄生活最飘零动荡、家庭拮据贫困的阶段,“十年风雪眼常青”是用阮籍能作清白眼的典故,表示自己在艰难处境中得到老师的青睐,表达出对这位时常提携自己的恩师的感激。又据《白孔六帖》卷三十四:“骊歌:别歌也。”所以“一曲骊歌月满庭”表示孙景夏将要离去。

十一年的时光为两人交往提供了充分时间,孙景夏可以时常向蒲松龄讲述一些奇事逸闻。《聊斋志异》中多篇有关诸城县的作品,其故事来源很可能与孙景夏有关。

二、“孙必振”考

《聊斋志异》卷九的《孙必振》,讲述了孙必振所乘船只遭遇狂风恶浪,同船之人皆排挤驱赶他,逼他离船下水。他无处存身,处境孤立。最终全船之人中独有他受到天神佑护,得以逃生,其余人皆落水淹死。那么孙必振实有其人吗?蒲松龄是通过何种渠道知道他的故事呢?蒲松龄为什么选择他来表现“杰出个体遭受群体排斥”这一主题呢?这一主题与孙必振的生平遭遇之间有何隐秘联系呢?

在《午亭文编》卷四十五中,有孙必振墓志铭:《文林郎河南道监察御史孙君墓志铭》,是大学士陈廷敬所撰写的。文中有“君讳必振,字卧云”。“君诸城人”。据“乾隆《山东通志》十五之二,选举二,皇清”记载,“孙必振,诸城人,九十名,己亥科徐元文榜(进士)”。可见孙必振是山东诸城县人,顺治己亥科(1659年)进士。据墓志铭记载:“初母孺人教家严,午夜篝灯,督君诵书,与机杼声相轧……郑孺人以不屈于贼卒。君与六岁女,相依为命。破壁W土,结茅以栖。昼操农业,夜拥书册。流离困i之中,其所成就如此,可不谓贤哉!”可见,孙必振自幼受到母亲严格教育。夜晚油灯光里的苦读伴随着慈母的织布声,恐怕是古代士人回忆童年时常会浮想起的画面。孙必振的母亲丧于贼手之后,他便在艰难困厄之中坚持读书,这种特殊经历为其日后仕途提供了人格精神支撑。

孙必振出仕后,首先担任了怀庆府推官和陵川知县,下面我们分析他这一时期的生平。据“乾隆《山东通志》卷二十八之四,人物之四”记载:“孙必振,字卧云,诸城人,顺治己亥进士。初任怀庆推官,兑漕小滩镇,免例金二千两,且勒石永戒。奉裁改授陵川知县。陵经兵燹,道路阻塞,凿山开道,以通行旅,陵人号‘孙公峪’。”可见,孙必振任怀庆府推官时,裁撤“小滩镇例金”陋政,造福黎庶。他严禁贿赂公行,是一位清廉端方的推官。孙必振任陵川知县时,着力修整当地被战争破坏的道路,感激的县民以他的姓氏命名了那条山路。据墓志铭记载:“初为怀庆推官……修武令馈鲜笋,以竹笼盛之,发视皆黄金。君呼其人斥去曰:‘何敢以污我!’”孙必振释褐前十分寒苦,刚刚出仕为推官时,想必经济上仍很拮据,但当辖区内的县令送来满笼不义黄金时,他却能果断斥去。

据墓志铭记载,陵川县“俗故好讼,豪猾连C役为奸。肮床畛鱿赝ィ里闾骚然。君痛惩艾,令讼者自以其人来,既至剖决,无滞留。民化其裕讼事稀简。去之日,民遮道留数百里。既去,为君立祠”。可见,孙必振任陵川县知县期间,果敢地惩治豪恶,百姓欢跃。他处理诉讼时勤政高效,绝不长期拖延,以免劳民伤财。在《聊斋志异》卷七的《冤狱》里,蒲松龄沉痛地说:“讼狱乃居官之首务……淹滞因循,亦伤民命。一人兴讼,则数农违时。一案既成,则十家荡产。”“且非重大之情,不必羁候。若无疑难之事,何用徘徊?”蒲松龄指出,若案件长期拖延不审断,将会给涉案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与痛苦。他还提及很多官员借拖延审案敲诈财物,他恳求那些官吏“早结一日之案,则早安一日之生……不过一濡毫,一动腕之间耳,便保全多少身家,培养多少元气!”[6]P977孙必振不同于这些昏官贪官,他“既至剖决,无滞留”。所以当他离任时,“民遮道留数百里”。蒲松龄对于这样一位当时少见的清官,一定是很敬重的,因此通过小说赞美他。

又据“乾隆《诸城县志》卷三十三,列传五,十一”记载:“孙必振……康熙三年授怀庆推官。总督朱昌祚贤之。旋被裁归里,八年改补陵川知县。”文中提到孙必振得到总督朱昌祚的推重。据袁世硕先生考证,朱昌祚就是蒲松龄的好友朱缃的伯父。此人在康熙五年(1666年),因“抗阻辅政擅权的鳌拜圈换土地之倡议,以藐视上命处绞”[7]P220。后来康熙亲政后才。据“《清史稿》卷二四九,列传第三六,鳌拜传”记载,“(康熙)八年,上以鳌拜结党专擅,勿思悛改……论大辟,并籍其家”。可知鳌拜在康熙八年(1669年)被处决。而根据《诸城县志》可知,孙必振在康熙三年(1664年)任怀庆推官,得到朱昌祚推重后不久,便被撤除推官职务,直到康熙八年再次出仕。很明显,他是受到康熙五年朱昌祚遭难事件的牵连,直到康熙八年鳌拜才得以复出。朱昌祚敢于抗议鳌拜残暴的圈地政策,表明他是个为民请命的人物,因此才会推重孙必振这样的人。另据墓志铭记载:“总督三省朱公闻君名,召咨以制府事,无大小悉以委君。”可见总督朱昌祚对孙必振非常信任,显示出孙必振的清廉本质。朱昌祚是朱缃家族里的显赫人物,对于受到伯父喜爱并与伯父共患难的人,朱缃一定记忆深刻,很可能向蒲松龄说起过孙必振的为人,以及有关此人的离奇传闻。

孙必振得到后再次出仕,担任两浙盐运使和河南监察御史,下面分析他这一时期的生平。据咸丰《青州府志》卷四十六之三十四记载,孙必振“视浙江盐政,力剔宿弊。差峻,迁掌河南道。因星变陈言请速撤潼关添税,以安三秦,报可”。据墓志铭记载:“君为御史,前后疏五十余,上皆时政之要。其最著者……选人以急兵费多铨注,而科目最淹迟,请疏清选法,收用真才。其为盐政,然洗手自淬,益以洁清闻。盖君为推官以至为令,或所已行所未行,及为言官,尽发其所蓄,故其益为多!”可见,孙必振任“肥缺”盐运使时,以廉洁清正著称。任河南监察御史时,屡屡耿直上奏,指陈国弊。他利用天象变化的机会,奏请皇帝,巧妙除去关中百姓沉重的苛税负担。直言反对康熙时期为筹措军费而卖官鬻爵的陋政,颇具胆识。墓志铭中还指出,孙必振在以往仕途中已经对官场陋弊十分清楚,所以任监察御史时能一针见血、切中时弊。

又据乾隆《诸城县志》卷三十三记载:“十六年,授河南道侍御史,首陈河南漕粮折色之弊。明年实授,巡视北城,奸民敛迹。十八年,河南山东水旱,必振疏请驰海禁,劝民出粟,皆蒙允行。京察第一。”可见,经历过宦海沉浮的孙必振,其刚正爱民之本色不变。作为监察御史,他第一个站出来抨击河南“漕粮折色”陋政。蒲松龄晚年曾愤激地抨击借“漕粮折色”敛财的康利贞,甚至不惜因此与老友王士祯发生龃龉。所以,我们不难理解蒲松龄在作品中对孙必振的那种敬意。此外,孙必振还建议在水旱年份放松严厉的海禁,从而使百姓获得谋生途径,体现他体恤民生的仁厚用心。据咸丰《青州府志》卷四十六之三十四记载:“又以铨法不公劾吏部,吏部中以‘危法’。上鉴其诚,掌河南道如故。旋以病归。”可见,孙必振敢于挑战整个吏部的腐败,吏部却反戈一击,他的耿介最终感动了康熙帝,得以昭雪。其刚正不阿可见一斑。所以小说中,蒲松龄写他遭遇众人的倾轧,又获得上天的佑护。现实里的孙必振就是这样一个清正廉直,与整个贪婪自私的官僚集团格格不入的人。他受到群体的排斥,最终却能获得最高统治者的护佑。

《青州府志》还记载有一个重要线索:“从兄瑚,举人,泾县知县,能除税粮火耗,民甚感之。”联系前文可知,孙瑚就是孙景夏。而这一线索表明:孙景夏就是孙必振的堂兄。蒲松龄可能是在与孙景夏的交谈中熟知孙必振的,那么,《孙必振》的创作时间很可能是在康熙四年以后,因为孙景夏在康熙四年才来到淄川。蒲松龄从老师孙景夏和友人朱缃两个渠道都听说了有关孙必振的事迹,引起他对此人的重视。

孙必振这样萑蛔苛⒌那骞僭谖圩枪俪≈惺票厥枪露狼沂艿脚懦獾模由于康熙帝的护佑,孙必振得以保全,而且获得“京察第一”。作品《孙必振》正是巧妙地透过“杰出个体遭受群体排斥”的象征性场景,反映他的这种处境和遭遇,反映他敢于对抗整个群体的腐败,势单力薄,却幸运地受到康熙帝神明般的保护。蒲松龄从孙景夏和朱缃两个途径获得了孙必振的原型素材,通过对孙必振现实原型的高度抽象,通过对其生活真实素材的巧妙提炼,以及浪漫主义的变形,将孙必振最鲜明的特征凝结在了小说形象里,以奇幻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他的现实遭遇。

参考文献:

[1][3]路大荒,编.蒲松龄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新1版).

[2][4][5]袁士硕,徐仲伟.蒲松龄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相关期刊更多

中华损伤与修复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卫生研究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