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吉思汗和鹰

成吉思汗和鹰

成吉思汗和鹰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智慧理答;引导;激励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使课堂的各个因素充满着相互间的引力,从而不断扩大课堂的张力,使教学产生理想的效果呢?理答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形式,正是彰显课堂张力的智慧快车。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它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进一步学习,也影响到学生对一节课甚至一门功课的兴趣与态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面对阅读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当教学进程越出了教学预设的轨道时,当教师捕捉到灵光一现的学生答问时,如何智慧地理答,实现有限课堂空间里的无限张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巧妙引导,拨云见日

肯尼基・胡德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如果说,好的提问活动可以架构一堂语文课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深入钻研,点燃其创造思维的火花,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那么,教师推波助澜地引导点拨必然在其中起着中流砥柱般的作用。所以课堂对话中,教师必须审时度势,多方引导,在学生跃跃欲试或愤悱之时,助其一臂之力,用有效的理答把课堂从“山穷水尽”引向“柳暗花明”的境界。我在教学《成吉思汗与鹰》一课时,在初读课文后,我让学生尝试用一个字或词来表示成吉思汗与鹰之间的关系,我预设的答案是――鹰(救)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杀)鹰。我本以为这应该是很容易答出来的问题,没想到学生却没给出我想要的答案,他给的答案是――鹰(忠诚)成吉思汗,这个答案当然也没有错,然而却没有指向课文的主要事件上来,太笼统了,怎么办呢?我略微思索,继续问道:“你从哪件事看出鹰忠诚成吉思汗呢?”这样一启发,问题马上明朗化了,学生说:“从鹰四次撞翻杯子救成吉思汗可以看出。”于是,“救”字就这样被导出来了,接下来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我随机应变的理答拨开了学生心头的疑雾,直达问题的中心。

二、化难为易,层层剥笋

理答是引起、保持或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有时候教师提出的问题较大或较难时,课堂常常会陷入“鸦雀无声”的境地,要走出这种困境,就必须把原来有较大难度的问题化解为几个小问题逐一发问,层层剥笋,由浅入深。在《鸟的天堂》一文中有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课文最后一段中写到: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上引号,而第二个却没有呢?这是体现课文主旨的问题。当我把这个问题直接抛给学生去思考的时候,学生一时都愣住了,原来预设好的问题遭遇到了滑铁卢。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太大了,于是我微笑着问:“鸟的天堂特指什么呢?”这一问犹如一个台阶,学生立刻有了回应,纷纷说是指大榕树。接着,我继续设第二个台阶:“鸟儿在大榕树生活怎样?”学生轻而易举地便说出了鸟儿在此生活得很快乐,自由自在。学生登上了这两级台阶,难题也迎刃而解。这种化难为易,层层剥笋的理答智慧,体现了生本课堂“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刨根究底,引向深入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有时对问题的理解流于表面,不够深刻。此时,教师就要善于刨根究底,加以指导,达到对问题理解应有的深度,让学生由知其然而进为知其所以然。在教学《成吉思汗与鹰》一课“鹰第四次撞翻成吉思汗的杯子”这一部分时,我问:“成吉思汗此时心情如何?”学生纷纷回答:“气急败坏。”学生的答案非常正确,但学生对“气急败坏”未必理解到位,于是我问:“看到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学生有的说:“我体会到成吉思汗非常生气。”有的说:“我体会到成吉思汗已经忍无可忍了。”有的说:“我体会到成吉思汗已经失去理智了。”看来,学生对这个词已经有了正确的理解了。我继续追问:“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成吉思汗气急败坏了?”学生有的找到了动作描写的语句,有的找到了语言描写的语句,我再相机指导感情朗读,学生对“气急败坏”的理解更透彻了,也体会到了成吉思汗盛怒的心情。这样的导向性理答,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有效对话,深度对话,真正走入文本。

四、激励赞赏,激情投入

成吉思汗和鹰范文第2篇

1、响沙湾旅游景区响沙湾地处陕西、山西、内蒙古金三角地带,景区面积为24平方公里,居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金三角”开发区中心,被称作“黄河金腰带上的金纽扣”。响沙湾于1984年1月被开辟为旅游景点,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1年1月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一处自然生态、休闲度假景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开拓,景区现基本上形成一村(一粒沙度假村)、一港(响沙湾港)、四岛(仙沙岛、悦沙岛、莲沙岛、福沙岛)的格局。响沙湾港是进入沙漠的必经之地,也是游客的集散地,从这里可以乘坐冲浪车进入仙沙岛、乘坐沙漠观光小火车进入悦沙岛。仙沙岛是响沙湾游览项目最集中的地方,有沙漠探险与高空滑索,冲浪与秋千,轨道自行车,各种精彩刺激的体验活动,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游客。在这里还可以欣赏到惊险奇特的表演项目,高空走钢丝,环球飞车,刀山,吃火,喷火,还有果老剧场的大型演出《沙漠杂技大世界》。

2、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是个风光优美、景色宜人的地方,那里有一望无际的绿色,有延绵起伏的大兴安岭,还有美丽富饶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这里被人们盛赞为北国碧玉,人间天堂。春天,冰雪融化了。小草飘动着细细的嫩芽,花儿在风中散发着无限的幽香,草原的野草野花开始盛开了,五颜六色的,就像一块漂亮的地毯,披在呼伦贝尔的大地上。树木也穿上了绿色的纱衣,春燕欢笑着归来,整个大草原春意盎然。春天的呼伦贝尔变得万紫千红,美不胜收。夏天这里空气清新,气温凉爽,是避暑度假的胜地。一场细雨过后,一览草原风光.美丽的大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蓝天白云、碧草绿浪、湖水涟漪、牛羊成群、点点毡房、袅袅炊烟,整个草原清新宁静。茫茫无际的牧场,传来悠扬的牧歌,一条弯弯的小河,静静地流向远方。白色的羊群在山坡上吃草.远远望去,好像是白云飘浮在山间,又好似粒粒珍珠撒落在草原上.微风吹过,草浪滚滚,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牧羊的姑娘,唱着动听的情歌,挥动着羊鞭,游走在美丽的草原上。

3、成吉思汗陵占地约5.5公顷,但颇有特色,是我国内蒙古的一处主要旅游景点。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伊克召盟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东胜市70公里。成吉思汗是蒙古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统一蒙古诸部后于1206年被推为大汗,建立了蒙古汗国。他即位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26年率兵南下攻西夏,次年在西夏病死。元朝建立后,成吉思汗被追尊为元太祖。成吉思汗是位伟奇性的历史人物,因而他的陵寝对旅游者也有很强的吸引力。蒙古包式的宫殿成吉思汗陵的主体是由三个蒙古包式的宫殿一字排开构成。三个殿之间有走廊连接,在三个蒙古包式宫殿的圆顶上。金黄色的琉璃瓦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圆顶上部有用蓝色琉璃瓦砌成的云头花,即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颜色和图案。正殿高26米,双层屋檐;东西殿高23米,单层屋檐;后殿和走廊高20米;从高处下望,整个大殿像一只雄鹰,正殿像鹰的头和身子,两个侧殿则似在雄鹰展开的双翼。正殿正中摆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着盔甲战袍,腰佩宝剑,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

(来源:文章屋网 )

成吉思汗和鹰范文第3篇

深邃的大海,无比的蓝澈,英雄的世界静谧地藏在其中;

在梦中翱游英雄的世界,重经英雄的辉煌——人生的追求!

——题记

这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呆呆地躺在春风吹绿的草地上,傻傻地望着天海之际,任恒古的风吹乱那已散乱的头发。梦,在此时来到……

刺眼的光芒闭上了我的眼睛,尔后睁开的那一瞬间,五个血红的大字映在眼前——“英雄的世界”。这是哪里?这不是传说中的“英雄的世界”吗?难道……

无意刺破盈满周边的水珠,刺眼的光芒再次降临……

我是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豁阿黑臣——每天都是第一个起来挤马奶的人。这天早晨她从外边慌慌张张地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夫人,小主人!有人偷了我们的马!”我赶紧爬起来,一秒钟后,我有了成吉思汗此时的记忆: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家族落难,自己和母亲以及几个异母兄弟以七匹银合马的马奶为生。我慌忙的拿起弓箭,沿着断断续续的马蹄印和马粪便的踪迹急急匆匆地往前追赶,途中,我跌倒了好多次好多次……

我是毛泽东

“数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报告首长,前面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在杂草下到处是积水,有些地方三、四十里水深及膝,犹如泽国。水呈黑色,多数地方的水不能饮用。

地下泥浆很难探到底,一不留神,踩破了有草根的地皮,就会陷入泥中,很难爬起来,如没有人帮助,就会陷入无底的泥潭。今天天气异常,阴雨连绵,雨雪纷飞,乌烟瘴气,满目凄凉。而且我军粮草短缺,只能维持几天,而行程约600里,大约需要7天时间。首长是否准备过草地?”身边的报告员对我说道。我呆住了,但又马上毅然决然地喊道:“同志们!你们怕不怕?”“报告首长,不怕!”身边的战士以洪亮而又整齐的声音答道。这时,我喊道:“冲啊!齐心协力,克服所有困难,过草地,北上抗日!”

我是司马迁

“进去!进去!”身边的看牢兵恶狠狠地叫道!

其中一个看牢兵把我推倒,在我面前撒了泡尿,叫嚣道:“看看你的窘样吧!”我从尿水中隐约地看到:深陷的眼眶,混浊的双眼,惊恐的神情。这场劫难已将我昔日那飞扬的神采掠去,取而代之的是枯槁的形容。泪从我的脸上划过。

狱中的生活无比艰难:吃的是牲畜吃剩的,穿的是永远没洗的烂衣,连喝的水都是脏的,不仅如此,那些丧尽天良的看牢兵,还每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打得我面目全非。

……

我又回到了那春风吹绿的草地上,陷入了沉思……

原来——

无论是一代天骄,纵横草原,驰骋沙场的成吉思汗,还是开国元勋,数千古风流人物的毛泽东,或是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乃至千百年来中外涌现出的所有英雄,无一不是斩断翅膀还带着血和泪翱翔的雄鹰,无一不是在烈火中涅磐的凤凰!英雄的世界,是一个属于这种雄鹰和凤凰的世界!

成吉思汗和鹰范文第4篇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2000)

摘 要:鹰猎对于游牧民族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汉民族,放鹰除了作为狩猎的收益,同时也是一种娱乐方式,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清代更是有人以此为职业。吉林省作为满族的龙兴之地,对于鹰猎文化习俗有着较好的保留与传承,洞悉吉林省鹰猎文化的发展历史,也是对东北地方历史民俗的一种深度探索。

关键词 :打渔楼村;鹰猎;地方史;满族

中图分类号:K8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013-03

鹰作为一种狩猎工具,最早可以回溯到唐代。到两宋时期,随着游牧民族的日益发展,鹰猎的发展也逐渐兴盛。到了清代,清廷专门在东北的吉林乌拉设立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专门派遣兵丁于此地为朝廷进行鹰猎,俗称“狩猎八旗”,原址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土城子打渔楼村,现今仍得到较为完整的保护。

一、鹰猎缘起的民族背景

满族是以射猎为生的民族,满族人的祖先肃慎人很早就开始驯化猎鹰,用来帮助捕获猎物,这一过程俗称“放鹰”。在唐朝时期,“海东青”的猎鹰精品就已经是满族先民靺鞨族人朝奉的名贵贡品。到了金代和元代,当时的朝廷就有规定:凡流放到辽东边地的犯人,若能“获海东青即赎罪,传驿而归”,①即捕捉到海东青就可以赎罪。可见当时政权对于鹰的重视。海东青缘起于肃慎语中的“雄库鲁”,意思是世界上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也有“万鹰之神”的含义。

早期的肃慎先民是现代满族的祖先,为早期中国古代东北民族,又称息慎、稷慎。传说舜、禹时代已与中原有联系。周武王时,肃慎贡“楛矢石砮”,臣服于周。左传中有云:“肃慎、燕、毫,吾北土也。”据考古发现显示,肃慎民族商、周时分布于我国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大体分布在今长白山以北,北至黑龙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域,西至松嫩平原,是最早向中原朝贡的少数民族之一,曾有孔子“肃慎氏之贡矢”的典故。

而最初的海东青可以看做是肃慎的最高图腾,类似于汉民族的凤凰崇拜。据《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句曰九凤。”②但随着人当地人认知程度的逐渐提高,海东青也逐渐走向世俗化。《本草纲目·禽部》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逐渐成为用于满族人民标准狩猎的猎鹰,也称矛隼。虽然大小如鹊,但天性凶猛,可捕杀天鹅、小兽及狐狸。③

末代契丹统治者天祚帝定期派出银牌使官强行要求女真族进贡海东青,且“每至其国,必欲荐枕者。其国内轮中下户作止宿处,以未出室女待之,后,使者络绎,恃大国命,惟择美好妇人,不问其有夫及阀阅者”。④由此激起女真人的怨愤,在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率领下,“集女真诸部兵,擒辽障鹰官”。清代文人沈兆提曾评价道:“辽金衅起海东青,玉爪名鹰贡久停。”⑤便是著名的辽金“海东青之役”,最终导致了契丹王朝的灭亡。

二、鹰猎历史变迁

海东青虽然是最早起源于肃慎民族的图腾神话中,而鹰隼的最早出现则产生于春秋时期,此时的鹰猎单纯作为一种捕猎方式,在中华民族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时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最早作为一种宫廷贵族娱乐则见于《唐书》中对与渤海国纳贡的描述。

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渤海国在中国唐朝时期统治东北的政权,在698年,建立靺鞨国,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自号震国王。唐玄宗时期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统辖忽汗州。从此以渤海为国号,忽汗州地区从此成为唐朝版图,被称为羁縻州。当地受唐朝文化影响很深,享有“海东盛国”的美誉。海东之国,即海东青之国,在行唐帝国的朝贡体系中,海东青无疑是重要的纳贡物品。

而进入辽代,契丹人所建立的政权虽不断地学习汉民族文化,但其皇室的重要活动仍然和他们的游牧民族个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契丹统治者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取海东青,重熙二十一年,辽兴宗遣使前往五国及鼻骨德等四部索要海东青,周边的各个部落都需要定期向辽朝进攻鹰。辽国也将海东青作为国礼送给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有诗云:“俊足来山北,猛禽出海东。”由此可见一斑。为了让海东青的供应和驯化更加满族契丹统治者的需求,辽国效仿唐制,设立长官鹰的五坊,并将海东青的图像绘画与军旗之上,可见海东青代表的极速和迅捷对于契丹社会具有重要象征意义。而随着末代皇帝求海东青五度,并以海东青为名不断地压榨女真,促进了女真的反抗和强大,最终以海东青为导火索导致了辽朝的灭亡。

而金朝对于海东青的态度基本沿袭辽俗,行捺钵之制,设立鹰坊。“捺钵”即契丹语行营的意思,从辽代开始,“捺钵”原来是指行宫、行营、行帐。后来逐渐被引申为帝王的四季渔猎活动,即所谓的“春水秋山,冬夏捺钵”,合称“四时捺钵”。春捺钵即纵鹰捕杀天鹅,鹰坊里的海东青听过各自的牙牌用以给金主享乐。但是或许和辽朝灭国的原因有关,金朝时期统治者对于海东青的需求量逐渐减少。

作为入主中原的蒙古族,鹰猎也同样作为贵族娱乐的象征。并对于自辽代开始从东北向大都进攻海东青的“鹰路”做了进一步的规划,使整个进程更加便捷。元代以海东青上次臣下的手法颇为常见,并设立专门打捕鹰房人户共4423户,岁用肉30多万斤。专门的负责驯化捕捉猎鹰人在元代称为“昔宝赤”,“鹰坊之执役者。每岁以所养海东青获头鹅者,赏黄金一锭”。⑥

而进入清代,鹰猎逐渐变成一种职业,专门从事鹰猎的人被称为鹰把头,猎鹰看起来不可战胜的雄姿,使少数民族形成了强烈的鹰崇拜,并在时间的流逝中创造了鹰神的形象。而鹰猎文化也逐渐由国家统一到吉林省的一个小村子,集中为朝廷进贡猎鹰。

三、清代鹰猎文化完整保留地打渔楼村

始建于明代后期的打渔楼村,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渔楼乡,后金和清初时是朝廷的渔猎之地,现隶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

明末清初时,乌拉国金珠哈达城的渔猎户就在这里居住。乌拉国被清太祖努尔哈赤灭后,国土成为后金皇室的渔猎之地。打渔楼东侧的江面首先被皇家所占据,成为供皇家捕鱼和狩猎的场所。由于当地居民数量的不断增长,朝廷在顺治三年,由盛京工部出资在此建造一座存放渔网和牲丁休息的打渔楼,打渔楼村因此得名。据清光绪年间版《打牲乌拉地方乡土志》记载:“旧有二层渔楼一座,向为存贮本署捕打冬鱼大网,原设鱼楼三间,东、西配房各三间,门楼一座,周围土筑群墙。”⑦祖居与楼村的清末恩贡生富森曾有诗作:“当贡鲟鳇筑一楼,临江晓起景偏幽。任他波浪兼天涌,我在齐云最上头。”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清廷在乌拉街设立负责皇室、王爷、贝勒等贡品采捕与管理的总管衙门,将专司打牲采贡的镶蓝、镶红等旗牲丁设于此地。打渔楼村的满族世代以渔猎为生,冬天为清皇室狩猎获得毛皮,春天夏天捕捞鲟鳇鱼和采集东珠。清朝灭亡后,当地村民虽然不再需要向清朝廷进贡,但几百年的渔猎习俗仍被传承下来。据当地地方志记载,赵氏家族的四世祖莫尔根就是鹰达(捕猎首领),罗关家族的三世祖尔胡里也是一名出色的鹰达。⑧

而今天的打渔楼村隶属于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村管辖,鹰猎文化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现在当地成立了鹰猎文化协会和鹰猎文化博物馆。每年7月份开始,当地就会组织上山捕捉鹰,开始为期1个月的熬鹰过程。鹰猎的种类也从单纯的海东青变成了各种富有观赏性的中大型猛禽,每年都会吸引一系列旅游爱好者到此参观摄影。并且从2012年开始举办鹰猎文化节,为全国各地的鹰猎爱好者提供给了展示自己的平台。

四、满族鹰猎流程与神话风俗

满族鹰户捕鹰,有独特的方法和技能,其中大致分为拜鹰神、拉鹰、训鹰、行围、送鹰五个步骤。每年旧历八月,是补鹰开始的最好时节。捕鹰前,要叩拜鹰神,神鹰在满族神话是部落的守护神,猎鹰曾经作为图腾被少数民族崇拜着。在满族神话中,鹰神是司火的神祇,与火崇拜联系在一起,有的满族神火把鹰神说成是女萨满,也称鹰神格格。在满族民间还有许多和猎鹰有关的神话,比如《鹰城与海东青》的故事,写的是女真首领阿骨打率兵攻打大辽国,借助海东青助战以少胜多,大败辽兵获胜。在满族萨满教神谕中,唱赞鹰神有“遮雪盖地的金翅膀,怀抱两个银爪子,白天背着日头来,晚上驭着日头走”,⑨海东青成为人世间光明与黑暗的支配者。同时鹰神与雕神又是力量与威武的象征,鹰神和雕神被认为是最凶猛的宇宙大神。实际上,鹰猎习俗即是满族先民对于萨满宗教的一种展示。⑩

进行了拜鹰神之后,就是捕鹰环节。用细式套、用雉鸡、鸽等做诱饵,来进行捕鹰。捕到鹰后,要驯鹰。首先要“熬鹰”,即把它的野性熬掉,办法是猎户要陪着它,不让鹰睡觉。然后训练它逐渐熟悉开始接近主人,使猎鹰站在主人手臂上成为一种习惯,这一过程叫“过拳”。这之后的流程就是让它在远处听到呼叫,能直接地飞到主人的手臂上,这一项训练流程被称为“跑绳”。在正式放鹰之前,还要熬鹰,熬鹰的过程比较血腥,就是让鹰吞下两三个裹着肉片的麻团,便鹰呕吐不止,这个过程也叫做“勒膘”或“甩轴”。这样,鹰的体重就能减少在2斤左右,使猎鹰能行围了。

行围时,主人要站在山头最高处,还有四五个人成“一”字形排开,嘴里不停地发出“嘟、嘟、嘟”的叫声,用棍棒不停地打树丛。猎鹰一旦发现猎物,就直扑过去,尾部的白色羽毛上栓有铃铛,在此时发出声音,让猎手知道鹰和猎物的位置。无论是兔子或雉鸡,瞬间便倒在猎鹰的利爪之下。

而满族鹰猎习俗的一大亮点就在与春季的放鹰活动。猎人辛苦了几个月才捕捉驯化好的猎鹰,经过了不到一年的短暂相处,在春天必将猎鹰放回自然。这是满族鹰猎习俗的传统,也是不可打破的铁律。它生动地诠释了现代社会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只在长白山和东北满族中存在,这其实是一种文化完整性的体现。正是由于古老的春季放鹰仪式的存在,鹰猎习俗才能完整地保留至今。

五、满族鹰猎文化与其他鹰猎文化的比较

满族的早期先人女真人作为游牧民族的代表,将鹰视为部落的守护神,并创造了一系列的神话传说来佐证鹰的神圣地位。

以汉民族文化为例,在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龙山文化中,鹰纹是鸟纹中最为常见的图案。各个民族先民对于鹰文化的崇拜应该是直接起源于对于自然的观察,鸟类具有人类没有的本领——飞翔。无论是什么民族,都会对于这种能力感到神秘,对于天空的崇拜与恐惧是早期人类将飞翔看成沟通神灵的一种方式,鹰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神的化身。

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鹰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打猎中。此时鹰猎文化开始产生了分歧,对于游牧民族来说,鹰猎是生活的必需活动,贴近到每个人的生活,在部落中的地位也日趋重要;而汉民族作为农耕民族,不靠狩猎生活,鹰猎只是贵族娱乐的一种方式。鹰的地位逐渐沦落为王公贵族的玩物。所以,游牧民族将鹰奉为部落守护神,赋予鹰链接天人的能力。而汉民族对鹰图腾的崇拜逐渐淡化消失。在汉民族中鹰的比喻存在一定的贬义,如对趋炎附势的小人形容为“鹰犬”,也反映出鹰在汉族生活中不过是狩猎娱乐的附属品,而非神物。禽鸟崇拜逐渐被凤凰、大鹏等现实社会中不存的在禽类所取代。

游牧民族的鹰猎文化则比汉民族更加丰富,对鹰图腾的构想也更加神圣。主要是源于在游牧民族中,鹰贴近生活,贴近生产,在劳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游牧民族所处的环境更容易捕捉到易驯化的良种猛禽,并且游牧民族开化较晚,在受到中原华夏文明影响之前,原始宗教的多神崇拜保持较为完整,使鹰图腾得以延续,并且使得鹰猎文化不断发展。

注 释:

①元史·第二十三.

②山海经.

③本草纲目·禽部.

④金史·本纪·天祚皇帝二.

⑤叶子奇.草木子·杂俎篇.

⑥元史·卷二二·行营志.

⑦打牲乌拉地方乡土志.

⑧曹保明.猎鹰家族.

⑨满族说布.鹰城与海东青.

⑩彭玉善.满族与海东青.

参考文献:

〔1〕摩尔根.古代社会[M].商务印书馆,2012.

〔2〕渤海国志长编[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

〔3〕聂传平.辽金时期的皇家猎鹰——海东青[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5).

〔4〕聂传平.唐宋辽金时期对猎鹰资源利用和管理——以海东青的进贡、助猎和获取为中心[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3(9).

〔5〕汪丽珍.满族萨满文化中的萨满与鹰[J].民族文学研究,1998(2).

〔6〕于学斌.满族的鹰文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11).

成吉思汗和鹰范文第5篇

上午9点,从哈拉和林出发,过鄂尔浑河大桥北行,贴着杭爱山西麓,走了大约一个半小时,到Khotont县城所在的山谷的谷口,然后西向进入这个山谷。这里已经离开哈拉和林所在的前杭爱省(Övörkhangai Aimag, Övör意思是“南”),进入了后杭爱省(Arkhangai Aimag,Ar意思是“北”)。沿此山谷西行,就进入杭爱山腹地了。从山谷深处冷杉林里流出来的小河,出山之后北流,一直流到下午我们要去拜访的窝阔台夏宫。在这个到处是马群的山谷里,有一座古城遗址。国立蒙古历史博物馆馆长敖其尔(Ochir)先生说,这里是一座蒙古古城遗址,一般称为黄金宫帐。古城规模不大,城墙遗存已经不太明显,城内外草地上有数十头老鹰缓缓走动,人靠近了才盘旋而起。这些老鹰体型硕大,目光阴冷。两天前在布尔干省(Bulgan Aimag)的达欣其楞县(Dashinchilen Sum)境内草原上宿营时,宿营地旁边的山崖上,就有一个鹰巢。鹰巢裸露在一块高耸的石崖上,白色的鹰粪让鹰巢和四周崖石看上去如同覆盖在白雪之中。中医药材有所谓“鹰粪白”,用以治疗面部瘢痕,大概就是取其纯白如雪吧。受到不速之客惊扰的老鹰呼啸飞腾,一直巡弋在我们营地的上空。跟那头惊怒之中的老鹰比起来,这里大群的老鹰显得悠闲而又傲慢。

从黄金宫帐遗址所在的山谷出来,在平缓辽阔的鄂尔浑河河谷草原的西部边缘继续北行,穿过有着高高的芨芨草的低洼地区。再走不到半小时,汽车突然东转,远远地看到东边草原上突兀而起的古城墙,那就是著名的回鹘牙帐城(Khar Balgas,蒙语意思是“黑虎城”)。大约中午12点20分,离城墙一两公里的地方,汽车就停下了。敖其尔带着大家走向地上散放着的一些大块石头。当看到那块蟠龙碑首时,有人大声喊了起来:“九姓可汗碑!”是的,这些破碎散放的花岗岩石块,就是著名的已经碎裂上千年的回鹘九姓可汗三体文碑的一部分遗存。所谓三体文,指此碑分别以汉文、突厥鲁尼文和粟特文写成。汉文碑题作“九姓回鹘爱登里罗汨没蜜施合毗伽可汗圣文神武碑”,碑立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是歌颂保义可汗光辉事迹的。

九姓可汗碑及其附近的回鹘牙帐城遗址,是1890年被芬兰人里克尔(H. Heikel)发现的。碑身当时已经碎为八块,后来破损更为严重。里克尔于1892年在赫尔辛基的Finno-Ougrienne学会的出版物上以《鄂尔浑碑铭》(Inscriptions de L’Orkhon)为题发表了他的惊人发现。那时候突厥文和粟特文都还没有被解读出来,要了解碑铭的意义,只有根据其中文部分。在这方面,中国学者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俄国学者拉德洛夫1892年编订《蒙古考古图录》收有鄂尔浑诸碑,1893年,俄国驻华使节拿着这书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请求帮助,清政府派沈曾植出面,对书中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及九姓回鹘可汗碑的中文部分作了研究。后来李文田编写《和林金石录》,也收录并考释了九姓回鹘可汗碑的中文部分。王国维著有《九姓回鹘可汗碑跋》,利用中文史籍研究碑铭所反映的回鹘历史,把这一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突厥文和粟特文的先后成功解读,可汗碑的丰富内容得以充分展示,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了,尽管长年的破损使碑铭的保存状况相当不好。

国内有回鹘史专家介绍此碑时,称此碑位于“柴达木河畔”,其实是在鄂尔浑河西岸的回鹘牙帐城南,立碑处有一座规模很大的建筑遗址,有学者认为应当是一个摩尼寺。可汗碑就位于此寺东端。1996和1997年,日本大阪大学森安孝夫教授领导的考察队(有趣的是,当时的蒙方合作人也是敖其尔教授),两次来到回鹘牙帐城考察,九姓回鹘可汗碑是考察重点。他们对现有碑石、历来有关记录及各国所藏碑铭拓片作了细致和全面的研究。根据他们的研究,原碑三体文字中,中文应当有34行,粟特文45行,突厥鲁尼文可能多至116行。碑铭拓片,分别收藏在圣彼德堡的亚洲博物馆、巴黎的亚洲学会、京都的京都大学综合博物馆与立命馆大学文学部、大阪的大阪大学文学部、乌兰巴托的蒙古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我国有两家图书馆收藏此碑拓片,一是国家图书馆,一是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长久以来,残损的粟特文和突厥文碑铭部分,有多种版本的转写和翻译,最新的转写和翻译,是日本的森安孝夫(突厥文)和吉田丰(粟特文)两位教授完成的。

九姓回鹘可汗碑的碑文涉及回鹘史的许多重大问题,比如有关回鹘信奉摩尼教的材料,一直受到学界重视。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回鹘牟羽可汗协助唐军平定安史之乱,次年从洛阳北归时,携带了四名摩尼教僧人,这是摩尼教传入回鹘的开始。据可汗碑的中文部分记录,“爱登里罗汩没蜜施颉咄登蜜施合俱录苾伽可汗”(应当就是牟羽可汗,可汗前面那18个字是可汗号)从东都(即洛阳)北归时,“将睿息等四师入国,阐扬二祀,洞彻三际……故能开正教于回鹘”,造成回鹘“今悔前非,愿事正教”,并且抛弃传统的萨满,使摩尼教在回鹘地区获得独尊地位,“往者无识,谓鬼为佛,今已悟真,不可复事。……慕阇徒众,东西循环,往来教化”。根据森安孝夫教授的转写和翻译,在突厥文部分也有与摩尼教直接相关的文字。

我们拂试九姓回鹘可汗碑碎片上的尘土,试图辨认一些笔画。与毗伽可汗碑不同,回鹘可汗碑不仅碎裂,而且早就不完整了。据说19世纪末就有俄国人把两块较大的石块运回圣彼德堡了。即使这两块还在,也难以拼合出原碑的模样来。也许正是因此,剩下的碎块才随意散放在草地上。轻风飘过,蚂蚱们从草丛高高跳起,落到可汗碑的碑首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北边不远的地方,就是回鹘牙帐城。我们步行穿过略有起伏的草地,经过了东西排列的那一列塔形夯土堆,下到青草茂盛的护城河里,再从护城河向上,爬上七米多高的夯土城墙,来到牙帐城的城墙上。这下,可以看到全城景象了。在蒙古看到的十多座古城中,回鹘牙帐城无疑是最给人深刻印象的,最高大,最雄伟,让人联想起毛乌素沙地里的统万城。回鹘牙帐城位于后杭爱省Khoton县境内,恰恰在前杭爱省的省界以北,其经纬度是:N47º33.837´,E102º39.490´,当然不同的测定,数据会略有不同。有机会去的,可以凭借GPS直接在鄂尔浑河谷里找到它,即使数据微有误差,高耸挺拔的城墙会在你相距极远的时候就向你发出召唤。漠北回鹘汗国于751年建造此城,后来此城长期作为回鹘的首都,成为漠北的政治文化中心,直到840年黠戛斯人摧毁漠北回鹘汗国。

全城呈不规则方形,历来测量数据都很不一致。据森安孝夫教授等人1997年测定,北城墙长424米,西城墙长335米,南城墙长413米,东城墙长337米。南、西、北三面城墙外都有护城壕,由于低洼,壕内草长得格外好,郁郁葱葱,形成深绿色的长条。在保存较好的北侧护城壕的内侧,还能看到另有一列较矮的短墙,似乎是某种军事设施。城东西各有一门,西门还有很大的瓮城,瓮城外似乎还有低矮的城墙。城内有明显的坊墙遗迹,看得出城内有规整的街区规划。苏联学者在城内做过发掘,据说找到有唐代风格的莲花纹瓦当。城内东南角有一片明显高出城内地基约四、五米的高台,其规模应当相当于一座大型建筑。从地上的砖瓦残片来看,这里的确曾经有建筑。这个高台俯瞰全城,形势优越,与中古洛阳的金墉城颇可相类。猜想这里应当是可汗宫帐所在。在东城墙以外,还有明显的街区遗迹,坊墙格局与城内相近。这也许是普通民众的生活区,遇有外敌时,他们可以从东门撤入城内。从南城墙向外看,相当大的范围内也都有田垄或矮墙的遗迹。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灌溉农业的痕迹。

城南北两侧,在城壕之外约50米处,各有一列夯土塔形建筑。这与今天哈拉和林的额尔德尼召周围的白色佛塔有些相像。城内西侧,有一个巨大的高塔。城内外的塔形建筑究竟是什么?蒙古学者认为是佛塔。从很早以来,欧洲很多学者如拉德洛夫等也都认为是佛塔,当然另有学者认为是用作军事瞭望的高塔。一般的旅游指南(如著名的Lonely Planet系列)也都说是佛塔。可是,回鹘崇信摩尼教,怎么会有佛塔呢?说是佛塔显然是不符合回鹘汗国宗教生活实际的。苏联的米诺尔斯基、日本的森安孝夫等,都不赞成这种解释。关于城内高塔的属性,新疆吉木萨尔的北庭古城内也有这么一座土塔,因此很多学者倾向于把它解释为军事设施(联想一下,河北定州还有一座绝高的北宋料敌塔)。那么,城外南北两侧的两列塔形夯土建筑,又是什么呢?显然现在还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摩尼教禁杀生,禁食荤腥,所谓“食菜事魔”。九姓回鹘可汗碑里也说回鹘汗国信奉摩尼教之后,“熏血异俗,化为蔬饭之乡;宰杀邦家,变为劝善之国”。这对游牧经济下的回鹘社会生活方式是一个巨大的改变。当然并不是所有汗国人民都彻底放弃传统生活,严格遵守摩尼教义。但即使是核心集团微小程度的改变,也需要有足够的经济上的支撑。筑城定居,灌溉农业,集中工匠,等等,大概都是与此相辅相成的社会变革。回鹘与唐朝政权之间十分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安史乱后唐朝每年给予回鹘的巨额赐赠,以及每年的马缣交易的“和市”(白居易诗所谓“五十匹缣易一马,缣去马来无了日”),给回鹘汗国统治阶层维持其脱离于传统游牧经济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基础。在回鹘牙帐城看到城内外规整的坊墙街区和规模宏大的田垄格局,也让人恍恍惚惚以为自己身处农业地区,而不是在蓝色天穹下的漠北草原上。

中午1点半,在古城内那座高塔下边,烧水吃午饭,照例还是泡方便面。如果没有筷子,城内遍地丛生的芨芨草可以制作一次性卫生筷。一边吃着方便面,一边看不知名的飞虫在草尖轻舞。八月的艳阳当空高照,可是风一吹来,还是觉得冷。周围城墙那醒目的夯土层,如同水波一般,在正午的阳光下似乎微有涟漪。

下午2点,告别回鹘牙帐城,继续北行。40分钟后,来到窝阔台夏宫(Doytyn Balgas)。夏宫遗址上可随处见到有着孔雀蓝琉璃面的墙砖,这种蓝色在中国很难见到。考察队不少人都捡拾了几块,号称要带回去作纪念。事实上一路上大家都在收集各类砖瓦碎片,每离开一个宿营地,都会见到被丢弃的收集品。夏宫北面是一个几近干涸的小湖Doytyn Tsagaan,周围草地盐碱化严重。大概当年这里还是一个肥美的牧场。从窝阔台夏宫向北行车1小时40分钟,约下午5点,到达塔米尔(Tamir)河。塔米尔河水量很大,河谷青草茂密,桦树成林。又到了俄制“普洛冈”汽车显示威力的时候。这种其貌不扬的汽车一路上带给我们太多的震撼和快乐,现在它又如此轻松地涉过最深处超过一米的塔米尔河。过河之后,溯河西行,一路上所见,都是河谷草原的美丽景象。

相关期刊更多

机电工程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浙江省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机械工程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计算机工程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