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韩少功

韩少功

韩少功范文第1篇

关键词:韩少功;《马桥词典》;昆德拉;语言;存在内蕴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7-0023-03

《马桥词典》是韩少功沿着文化寻根的方向达到语言自觉的一部成功著作。

本文将运用文体学、文艺美学等方面知识,采用对比等方法从韩少功的语言自觉意识出发,尝试分析韩少功对昆德拉相关文学、文艺思想的接受,试图展示韩少功语言自觉意识在《马桥词典》中的体现,力求归纳出韩少功语言自觉意识对文学方面的贡献。

一、语言自觉意识的具体表现

“把握自我,在我的小说中就是意味着,抓住自我存在问题的本质,把握自我的存在密码。在创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时,我意识到,这个或那个人物的密码是由几个关键词组成的。” [1]昆德拉将词条展开的叙事形式夹杂在一般小说叙事中,作为一般小说叙事的组成部分。而韩少功,把作为词条展开形态的叙事方式推向了极致,并且用小说形式把它固定下来,这不仅完善了词典小说的形态,更深一步的是他在创作的过程中对小说语言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以往的小说家通常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用来表达小说的世界。而韩少功提出:语言不仅仅是工具,更重要的是文化。[2]《马桥词典》是一本关于词语的书,韩少功让语言成了小说写作的对象,通过语言展示小说世界,通过语言揭示生活内蕴,透射出作者的语言自觉意识,进而通过作者的语言自觉意识体现了马桥语言的独特个性与魅力,马桥人的生存状态。

张力感、悖反性是马桥词语的一大特色。“醒”与“觉”在韩少功的笔下聚合了不同的理解,通向了悖论的两极,产生了词与词之间的张力。然而《马桥词典》中张力感、悖反性不仅仅体现于词语之间,也体现于词语内部之中,体现于生活于语言之中的人物形象之中。

“马桥没有”美丽这个词‘。只有‘标致’、‘乖致’、‘乖’一类可做替代,最为常用和流行的却是‘怜相’。在汉语里,美与怜早有不解之缘,不算特别的奇怪。美使人疼,故有‘疼爱’;使人怜,故有‘怜爱’。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在中文里透出哀婉的情愫。”在这里美好的外貌被马桥人添上了哀婉的情愫,语言的张力感寓于“怜相”之中,暗含于美与哀的对抗之中,体现于单个词语中。“在马桥语言里,‘完’字发音yuán,与‘元’是一个音。‘完’是结束的意思,‘元’是初始的意思,对立的两义统一于相同的声音,过程的两极竟在语音上相接。”在这里读音“yuán”包含着结束和初始两重含义,是语言张力感在读音上面的体现。当然,马桥语言中体现张力感、悖反性的词语还有很多,例如:贱,现,不和气、神、怪气等等。

而在词语张力感的背后更是透射着生存于语言中的人物的悖反思想。“冤头”一词,包含了爱与恨两种含义。这种爱与恨在盐早身上展现地淋漓尽致。一方面,盐早对祖娘有一种特别的心疼,一看见她赌气绝食什么的就会急得团团转,额上的青筋暴突。然而,另一方面,在祖娘一次又一次的折磨下他对祖娘的惯性的爱已经不再是情感只是一种理智的坚守和苦熬,坚持到祖娘下葬的时候盐早木木的没有流一滴眼泪。这种爱与恨的交织,这种情感与理智的混杂是盐早悖反心理催生的果实。

语言一旦与权利、政治、经济或者道德强权等结合就会产生极大的制约力,产生语言暴力现象。韩少功认为:这种语言暴力代表着政治、经济或者道德的强权,曾经得到过民族国家或者其它权威机构的支持,压制乃至消灭着另一些词语,包括建立言说和写作的各种禁忌,就像在中国“”发生的各种禁语现象那样。[3]而正如韩少功所说他不会对所谓的语言暴力现象视而不见。《马桥词典》中韩少功对语言的这一暴力性、专制性予以了深刻地展示、批判。

在马桥握有话份的人,他们操纵的话被众人追随,他们的词语、句式、语气等等被众人习用,权力正是在这种语言的繁殖中得以形成,在这种语言的扩张和辐射过程中得以确证和实现。话份被性别、年龄、财富等因素综合决定。本义是马桥中拥有绝对话语权利的人物,是有“话份”的人物。他作为党支部书记,作为马桥的最高执政者,无论何时说话,都落地有声,一言九鼎,说一不二,令行禁止。而盐早因为是“汉奸”在马桥没有地位,更没有话份,他一直保持沉默以至于最后酿造了他变成牛哑哑的苦果。

马桥人迷信,认为语言具有神秘力量,一些语言犹如魔咒威慑着马桥人的心理,让人们心生恐怖,并制约人们的行动。

“山里人还相信,蛇好色……如果在路上遇到毒蛇来袭,山里人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大呼‘红娘子’三个字。据说这样一喊,蛇就发呆,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夺路逃跑……”。可见,马桥人认为“红娘子”三个字对于毒蛇是具有威慑力的,他们对“红娘子”有着一种信任。“‘翻脚板的’是马桥人最骂不得的话,恶毒等级最高的嘴煞------差不多相当于挖人家的祖坟……”。马桥人认为复查就因为骂了罗伯一句“这个翻脚板的”,罗伯第二天被疯狗子咬了,走上了归途。在马桥人看来:事情已经过去了,就像覆水难收,复查的嘴煞将永远在那里,而且可能越长越大越长越硬再也不会平复消失。复查也因此很快瘦了一大圈,头上明显多出了白发,即便笑一笑,也是一种没有深度的笑,一种没有根植于血液和内心的脸部努力……最后草草收了一房亲,是一个总是头发乱蓬蓬的婆娘。如韩少功所说的:语言的力量,已经深深介入了我们的生命。语言的暴力让人们心生恐惧,在一句“这个翻脚板的”之后,复查受到心灵的煎熬由一个村里会计变成了一个失魂落魄之人。

当然马桥语言的专制、暴力也与马桥人思维的单一性,唯我独尊的自大有着重要的联系。他们有一种自我中心主义的思想,这种排他性使它的专制个性更为强大,这种专制性让语言的暴力爪牙从马桥的世界涉入了马桥以外的世界。

对于马桥以外世界的描述马桥人总带有一种贬义、一种排斥。“对于远处任何地方,长乐人一律称为‘开边’,双龙人一律称‘口边’,铜锣峒人一律称‘西边’,马桥人则称‘夷边’”。这种排斥还体现在“科学”、“晕街”等词条之中。马桥人排斥科学。他们对知青提出来的坎了的湿柴等晒干了再担的主意不满。他们认为“柴都不担了,这人横看直看都没有什么活头了”。他们对詹天佑当年在八达岭修铁路,修的“之”字路以及马鸣挑水走“之”字路认为是“宝气”。他们甚至认为“天天看电视,看大一颗心,不散发了?”。马桥人让语言的专制、暴力迷糊了他们的双眼,从而带着他们的有色眼镜看待外界的科学。

“普通话里有‘晕船’、‘晕车’、‘晕机’之类的词,但没有马桥人的‘晕街’。晕街是一种与晕船症状相仿的病,只有在街市里发生……”。马桥人没法像街上的人起床那么糟,不习惯茅房分男女,他们一进城就容易面色、耳目昏花、食欲不振、失眠多梦……而他们对付晕街的经验是:多吃腌菜。他们这种排斥外界的思想由心理灌入了他们的生理,在他们看来外界似乎是必须小心提防的危险品,只要一碰触就会产生奇怪的生理反应。语言的暴力牵制着他们的心理,由心理的暗示造成生理上的现实。

语言暴力也压制乃至消灭了一些词语的存在,一些正当权利的获取。

中国封建的重男轻女思想源远流长。孔子也曾经说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而马桥人更是把这种封建的道德意识灌输在语言里。“‘小哥’意指姐姐。显然出于同一原则,‘小弟’指妹妹,‘小叔’和‘小伯’是指姑姑,‘小舅’是指姨妈,如此等等……马桥以及附近地方较为缺少关于女人的亲系称谓,大多只是在男性称谓的前面冠以一个‘小’字,以作区分。女人与‘小’字永远连在一起,女人几乎就是小人。”在马桥,女人的名字被束缚在男性之下,他们连享有名字的权利都没有,使“姑姑”、“妹妹”等等女性词汇在马桥受到压制。可以想象她们在马桥的社会地位,生存处境。她们被男性化,很少有干净的脸和手,很少有鲜艳的色彩,总是藏在男性化的着装里,也耻于谈到月经。甚至出嫁的时候还要带上一口锅,表示已经是夫家的人了,要打水淘米,劈柴烧饭劳作一生。“懒”也是男人的权利,女人一旦与“懒”沾上边就不是什么好事。“比如说到谈对象找媳妇的时候,他们说谁的婆娘懒,谁的姑娘不懒,倒是对懒女人一一给予贬斥。”在这里马桥人为男人设定了特定的词语,而女性不适用于这些,她们失去了享用这些词语的权力。女性在这里被搁置在被遗忘的角落,她们失去了称呼的尊严,失去了自主劳动的权利,失去了话语被尊重的权利,一次又一次的被沦落为弱势群体。

“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语言中有他的糟粕之处,对此韩少功直面应对,勇敢地展示、批判。但他也没有因此而成为悲观者,他用他智慧的双眼在迷雾中采摘语言的精华之美,大胆的、果敢的彰显语言的魅力所在。

随着人类的文明进步,抽象思维的能力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以及评定模式。而马桥人不同,他们则习惯于暧昧、模糊的语言,他们有他们独特的语言个性,思维个性。

进入马桥的人,都得习惯听这一类模棱两可的话:暧昧、模糊、飘滑、游弋、是这又是那。这种让人着急的方式,就是马桥人所说的‘栀子花,茉莉花’。一般说来,马桥人对此不着急,甚至一点也不怪异。他们似乎很乐意把话说得不大像话,不大合乎逻辑。他们似乎不习惯非此即彼的原则。例如,他们觉得:仲琪有点贪心,有没怎么贪心;一直思想很进步,就是鬼名堂多一些;从来没有吃过什么亏,只是运气不好……让人很难做出非此即彼确定。

“马桥人对味道的表达很简单,凡是好吃的味道可以一言以蔽之‘甜’,吃糖是‘甜’ ,吃鱼吃肉也是‘甜’,吃米饭吃辣椒吃苦瓜统统还是‘甜’……与此相联系的是,他们对一切点心的称呼,差不多只有一个‘糖’字。糖果是‘糖’,饼干也是‘糖’,蛋糕酥饼面包奶油一类统统还是‘糖’ ……”。“甜”、“糖”无疑暴露了马桥人在饮食方面的盲感,他们味觉是十分粗糙的,他们把他们味觉的粗糙性带入了马桥的语言之中。让味觉和食物带有似是而非的模糊、暧昧感。马桥人的模糊还体现在对数量、面积、时间等的把握反面。例如, “马桥弓”、“蛮子三家”、他们对“一九四八年”的定义等等。马桥人甚至把语言的暧昧性渗入了外来的词汇“三秒”。牟继生是马桥篮球比赛规则“三秒”的传播者。而六年后,“‘三秒’对于眼下球场上的后生们来说,不仅仅意味着篮下超过三秒的滞留,而且意味着篮下打手、推人、带球走等一切犯规动作……”。在这里“三秒”时犯规的同义词。可见,马桥语言的暧昧性是根深蒂固的,它不仅体现在历史悠久的“栀子花,茉莉花”上,体现在他们的餐桌上,而且还体现在外来同化词“三秒”等方面。

而是什么产生了马桥语言的模糊、暧昧特点呢?在作者看来这似乎与马桥人的独特思维模式脱不了关系,马桥人不习惯于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他们在模棱两可的交流方式中把握他们的交流信息。同时,也是马桥人贫穷生存状态、自大排外等思想的结果。他们生活闭塞,与外界交流甚少,加之对外界的盲目鄙夷使他们很难接受外界关于“甜”、“糖”等等的确切定义。由此,我们不仅从《马桥词典》中看到了马桥语言的独特个性,更从中体会了这种个性的源泉,这种个性所隐含的生存内蕴。

二、语言自觉意识的贡献

韩少功强调语言是工具性和文化性的统一,在作品中他把语言当作《马桥词典》的主角,力显马桥语言的独特个性与魅力,也体现了自己把握语言的独特方式和见解,透射出他语言意识的自觉。而他的这种语言自觉意识,在他独特文学见解的光照下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韩少功看来,一个靠词语造就的世界几乎就是世界的本身。本着这一点,他把语言当作了《马桥词典》的主角,在编写过程中他把语言暴力的现象置于审视、批判的位置之上,对语言暴力予以揭示以及强烈反击。

在马桥世界中语言暴力不仅压制、消灭了一些词语,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行动,甚至成为恐怖的帮凶,酿造了令人生畏的悲剧。

获得命名是生命的权利,是被尊重的表现。而在马桥的语言暴力之下,马桥女人被无名化,被男名化。女性长期生活在男性阴影之下,人性被泯灭,久而久之自己的行为、思想也被异化。

语言暴力与政治的结合,与人们非此即彼的思维等等一结合又酿造了令人畏惧的一幕幕悲剧。

对此,如韩少功所言,他没有视而不见。作者通过一个个人物的行动反抗这一霸权行为。马鸣、复查、马仲琪、志煌就是承担作者这一任务的主要人物。对于韩少功来说,直面、正视语言暴政这一现象实为可贵,而对这一现象予以沉重的反击更是弥足珍贵。这是作者文学道德的透射,是作者文学责任感的显现。

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语音背后隐藏着社会、历史、文化,所沉淀的思想、情感、故事、想象,都需要人们将其挖掘出来……”韩少功认为人只能生活在语言之中,语言背后有着人类的生活内蕴。作者也正是通过对马桥语言的阐释对国民文化心理和国人精神状态中劣根性等存在状态予以剖析、批判。

对国民文化心理和国人精神状态的透视和剖析,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鲁迅、陈独秀、胡适、周作人等就已经在小说与散文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与贡献,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之后数十年,老舍、张爱玲等作家也加入到了这个队伍,批判的旗帜飘扬的更为美丽。而韩少功独辟蹊径的选用通过对马桥人的语言透视来解析国民文化心理和国人精神状态的方式加入更让这枚旗帜在阳光下更为耀眼。

马桥人拥护地理中心主义的思想,文化自大感在他们心中难以磨灭。对远处任何地方,马桥人都称为‘夷边’。他们从来有一种位居中心的感觉,有一种深藏内心的自大和自信。他们反对科学,把科学等同于懒:认为把柴晒干了再担,这人横看直看都没有什么活头了。他们认为科学就是宝气:詹天佑修“之”字铁路是宝气,马鸣走“之”字路挑水是宝气。他们认为科学会让人散发

马桥人又认为万物皆有灵。他们的“肯”字不但可以描述人,描述动物,也可以用来描述其他的天下万物。“枫鬼”一节中,公社为了给新建的公社礼堂打排椅,也为了破除枫鬼的迷信,下令人们砍掉这棵树。可是谁也不愿意下锄,不愿意掌锯。

马桥人虽然没有同宗、同族、同胞一类的说法,但是宗法、等级意识极为强烈。同胞兄弟,在他们的嘴里成了“同锅兄弟”。男人再娶,把前妻叫作“前锅婆娘”,把续弦和填房叫作“后锅婆娘”。他们重视血缘,队上分菜油,采取一锅一斤的方案,他们按照血缘确定宗法体系,划分公共财物。马桥女子的“结草箍”仪式同样也是在建构一种牢固的“共同体”,对于这一共同体的恪守,致使她们为了一个虚幻的信念牺牲了她们自己以及复查的爱情与婚姻。

而韩少功对于国民心理的分析,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不是一种腾空出世。却是一种深刻性的一脉相承的延续。早在《月兰》、《爸爸爸》等作品中韩少功就已经显示了他文人的睿智、深刻。而《马桥词典》的新颖在于作者从词语的剖析中展示了这种深刻,展示了生活的内蕴,存在的本质。是作者的语言自觉让这一批判,这一深刻,这种对存在的挖掘、展示、批判时写时新。

《马桥词典》以语言的特色博得了众多人喜爱,以小说的独特展开形式博得评论家的关注,以其深刻的批判意识牵动着我们深思……韩少功对昆德拉思想的成功接受是《马桥词典》成功的所在,对马桥语言独特个性的捕捉是《马桥词典》魅力彰显,是韩少功语言自觉意识的结晶,以挖掘民族劣根性为己任的自觉是《马桥词典》基于语言的自觉得以升华的动力。总之,通过马桥语言的透视与解析,韩少功成就了《马桥词典》,让它成为了文学世界一颗闪烁的明星,也为韩少功自己的创作展开了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37.

韩少功范文第2篇

一、探寻生命真谛的朴实情怀

对于重返乡村,韩少功并不是要逃离,而是一种寻找,是他对生命的意义的不断叩问和追寻,这其中蕴涵着作者非常简单和朴实的一种人间情怀。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在古代是城乡一体化的,只有到了近期才出现城乡二元化现象。在古代,官员会告老还乡,在外游离的人会叶落归根,只有这种田园才是他们的真正故乡。现在的城里人,他们的祖孙三代都是生长于农村的乡下人。这样的文化背景使得我国的很多现当代作家,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作家,他们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和乡村世界的亲缘。乡村的广阔无垠成为诸多现当代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土壤,也成为他们的真正精神归属。20世纪的中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城乡差别,城市就是进步,城市就是文明,而农村则代表着落后和愚昧。在这一时期,城市人和农村人之间成为对立世界中的两种人,从而导致这一时期文学浪潮开始将更多的眼光投向了城市中的官场、知识分子、历史等,而忽略了对农村和农民的关注,使得农村成为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伴随时代的飞速发展,我国逐渐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建设,使得我国的乡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作者韩少功却并没有将关注点限于此。在他的心中,乡村生活更显得和谐和人性化,只有在这种朴实无华的乡村中才能真正领会人生的真谛,才能体会到城市中无法蕴涵的真善美。因此,韩少功才坚决地扑进了对乡村山南水北的研究中,去用心寻找那些曾经失去的最为真实的东西。乡下有着非常自然的优美风景,只有在这样的大自然怀抱中,韩少功才能感受到城市中无法感受到的对大自然的一种回归。在向乡村扑进的一瞬间,韩少功感受到了内心世界的无比宁静,使得这颗在城市生活中被折腾的疲惫的心灵获得了慰藉。同时在这个如诗如画的乡村山南水北意境中,韩少功真正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山南水北不仅是我国的乡村自然美和意境美的真实反映,同时也代表了作者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素养,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所独特的审美意蕴。作者自己经营的小院子本身就有一种自然的田园美,院中的竹林、石板小路、菜地、葡萄架子、药材、樟树等,所有这些都是韩少功所深爱的。在《山南水北》中,作者向读者展现了别具一格的乡村月色,完全是那些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对于乡村田野带来的精神惬意,这是作者体验乡村生活时感受到的对生命的体验。韩少功认为,只有处于这样的一种情景中,人们才能实现对生命真谛的近距离贴近,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

二、劳动与乡亲情结

(一)劳动情结

在作品《山南水北》当中,作者运用大量笔墨对劳动进行了赞美,直接体现了作者亲近大自然的心境。在乡间,作者亲自种菜、养鸡,凡事都亲力亲为,对劳动表现出了虔诚。在作品中,记录了作者进行劳动的感受,如《开荒第一天》记载了劳动的艰辛、《治虫要点》记载了劳动的经验、《CUL-TURE》记载了劳动中的感受、《红头文件》记载了劳动的收成等。在韩少功看来,只有真正地亲近土地、融入山水的劳动才是一种本源生活,才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通过在田间进行劳作,人真正实现了和自然的参与,实现了和自然的水乳相融。韩少功的乡村生活就像一粒发芽的种子、一朵结果的花、一阵吹刮的风、一条汇聚的溪流等,它们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循环、跌宕变化,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过程。当看到庄稼的收获、自己种植的番薯成为黄昏晚餐的时候,韩少功心中的欣慰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此时的他是一个内心舒坦且真实的乡下人。

(二)乡亲情结

在作品《山南水北》中,作者将山居生活进行大笔描绘,乡民们虽贫寒却不失大度和宽容,与他们相处能真正体会到同乐。乡下生活的韩少功是开放的,在晴耕雨读的闲暇时间,他会走出家门到四处走动,在农家的火塘边与人聊天。对于厌烦了与上等人交往的韩少功,在乡间他找到了自己的宜居场所,内心获得了一份惬意和轻松。作品《山南水北》中的韩少功为读者塑造了很多乡村生活中的鲜活农民形象,如灵性惊人的邻家盲女、山间神医塌鼻子等,这些人物都非常有意思,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非常精彩的故事。在他们的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乡村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同时也能感受到乡村人民的局限性,但是所有的这些都更加凸显了他们的可爱、有趣。当然,这样的人物形象是无法通过城市书房进行虚构的,不是那种将乡下人视为下等人所能进行描摹的。

三、探索原生态文化

在 《山南水北・香港版序》中,韩少功指出《山南水北》这一作品是他在30年之后回到乡村的一次重修课,或者可以说是作为一位现代都市人在与土地进行一次对话。既然将之视为是一次重修课,那么说明以前对乡村的认识还是存在误解的。在作品《山南水北》中,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现实的理性思考,在批判现实的同时也体现了对农村的温厚情感,这是一种批判中的理解和同情。作者以往的沉重笔调完全被山水之间的谐趣所取代。作品所要呈现的乡村社会不再仅有丑陋、闭塞、愚昧的方面,同时也蕴涵了更多的乡间才智,在野蛮当中可以看到雄强,在狂放当中可以感受到有情有义的民族性。作为一位现代都市人,与土地进行一次对话是作品《山南水北》所要展示的另一个方面。通过与乡间的动物、植物和人物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可以将读者真正引入到一个原始思维的境地。韩少功是一位信奉科学的教徒,因此他并不希望人们对神和巫进行信奉,而是希望通过各种民间俗像和信仰来对民族文化和心理进行透视,进而更好地思索大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现代的科技文明在带动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富裕生活的同时,却以自然环境的牺牲作为代价。对于科技文明的这种生存危机,作者韩少功采取与土地对话的方式来对原始自然生态观进行探索,进而召唤世人,尤其是现代人来对自然这门课进行重修。将作品《山南水北》所描述的诸多故事放置在这一分析框架之下,我们就能完全理解其中所蕴涵的现实意义,即要学习乡下人对自然的那种敬畏与谦恭的心理,对世间万物要表现出尊重和关爱,唯有这样,人才能和自然和谐共存。在20世纪末到新世纪初之间,韩少功目睹了现代科技带来的利弊和给自然生态带来的危机,因此他希望通过《山南水北》对原生态文化的探寻来表现这种独特的时代意义。在寻根时期,韩少功更多的是对乡土的批判,而到了《山南水北》的创作中,他开始了再次寻根,将目光趋向对乡土人情美的发现,从而对原生态的那种情感和智慧进行探寻。韩少功的这种贴近大地、融入自然的文明反思课,可以说是启蒙阶段的批判和民间学习之间对人类进行反思的非常有用的一门文化课。

四、回归“田园”的浓浓情结

如果将韩少功的下乡返城看做是时代浪潮所致,那么他在21世纪开始回归田园则完全是一种个人选择,和时代浪潮是完全背离的。对于韩少功逆时代潮流的行动动机,我们首先需要认识21世纪的中国现实。21世纪的中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涌入城市,并被这种都市文化所俘虏。他们不顾一切地追随城市生活方式,而将身后的那种对乡村的记忆遗忘。这样的一个洪流使得乡村文明逐渐被都市文化所压制,与之前的“上山下乡”文化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然而,虽然都市文明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是他们的精神生活却越显空虚,幸福指数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出现攀升。这个时期的人们内心是非常孤独的,承受着越来越多的焦虑、浮躁等不良情绪,在精神上饱受流浪、无根的煎熬。这样的一个社会文化背景使得那些心系天下的知识分子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来唤醒现代人对精神突围的探寻。于是,便有人开始重返乡村世界这一片净土,只有在这里,他们才能将那个曾经失落的自己找回,只有在这片看似落后、贫瘠的山南水北世界中,人们才能使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满足。

韩少功就是这些现代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对于韩少功对乡土的回归,有的人认为他是新时代的一个真正隐士,也有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对平淡的归属。而韩少功自己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只是在进行一种阶级性的下乡,是一种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穿梭,根本不是归隐。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可以体会到作品《山南水北》所描绘的世界只是作者的一种内心世界的折射,是情感取向的一种真正归属。对于重返湖南故土,韩少功表面是对城市生活的回避,其实却是一种精神上的释放。然而作者并不是要完全归隐于乡村,与都市生活完全背离,而是希望这种生活能够使他更清楚地明白自己和城市生活之间那种无法割舍的情结。他之所以选择回归乡土,只是源于他对城市生活本真失望的一种表现。

五、结 语

对于韩少功的作品《山南水北》,大家都给予非常高的评价。在笔者看来,这部作品最为可贵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美的体现。作品中的和谐是对天地、人和、文美的一种谱写。在文学创作道路上,韩少功开辟了一条新路,以山南为阳,以水北为阳,从而凸显了一片阳光照耀的大地,这是一种非常强的生态意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王尧.韩少功和他的《山南水北》[J].文汇报, 2006(11).

[2] 陈仲庚.韩少功:从“文化寻根”到“精神寻根”[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02).

[3] 蔡福军.乡村的逻辑与现代性冲动――评韩少功《山南水北》[J].理论与创作,2008(01).

[4] 韩少功.山南水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148.

[5] 龚政文.从《山南水北》看韩少功的人生取向与艺术追求[J].中国文学研究,2008(02).

韩少功范文第3篇

剃匠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工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吒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六脏之浊气。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余光的照看。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那叫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叫花子去邻居家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

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何爹这一人物形象。(4分)

2.文章最后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3分)

3.结合全文,简析下面文句的含意和表达上的精美之处。(4分)

(1)但何爹不愿趋时,宁可败走麦城也绝不背汉降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建议把标题剃匠改为青龙偃月刀 ,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谈谈你如何看待何爹对传统剃头手艺的坚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①想法有些落后和封闭,但是有着一种坚守和执着。如文中他固守男女之防,不焗油和染发,师父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等。②剃头技艺精湛娴熟。青龙偃月刀法让人叹服,可从作者对他的刀法描写中看出。③喜爱古典文化。比如敬奉关帝爷和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④为人重情重义。如翻两个岭去看望老友,发现老友病笃,含泪回家取行头为老友最后剃一次头。(4分,写出3点即可给满分)

2.①进一步塑造何爹重情重义的形象和表现他剃头技艺的精湛,表达了对何爹的敬重之情。②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现在也离他而去了,表达了对何爹手艺的未来的担忧。③将情节推向高潮的同时深化了主题,隐含着对像青龙偃月刀法这样的传统文化精华走向没落的酸楚和忧虑。(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3.(1)何爹看重自己的手艺,将其看做是至高神圣的。他看不惯新式美发方法,宁可写出了他不改变、不随俗,宁愿自己没生意也不愿降格以求的坚守。(1分)何爹敬奉关帝爷,作者以走麦城和背汉降魏的典故来作比,写他的坚守,既突出了人物坚守信念、义气为先的性格,又增强了小说的文化意蕴。(1分)

(2)最后的极乐有双关的意义。既是明写三明爹此生最后一次感受到老友为他剃头的快乐、满足;(1分)也惋惜地暗示何爹青龙偃月刀的结局,尽管是剃头绝活,但是也行将完结了。(1分)

韩少功范文第4篇

世纪车轮驶到21世纪,人类进入一个多元的世界,人们在享受物质充实带来的满足外,开始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和满足,于是承载着精神寄托的文化产业便首当其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韩国的发展有目共睹。1993年,一部名为《嫉妒》的韩剧在央视播出,这是韩剧第一次登陆内地荧屏。十几年后,韩剧引进已完成从民间到主流的过程。一大批韩国优秀电视剧、电影漂洋过海涌向世界各地,在荧幕上大放异彩,人们都警惕地惊呼:“韩流来了!” 韩剧在中国的热播,逐渐形成一股强劲的文化“软力量”,对中国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熊十力先生曾说:“吾国学人,总好追逐风气,时之所尚,则群起而趋其途,如海上逐臭之夫,莫名所以。”(转自陆建德《海上逐后》)这话可谓鞭辟入里。笔者认为,韩剧在中国大行其道,对中国的影响利大于弊,应以长远的眼光理性对待。

一、“狼来了”――韩剧对中国影视剧产业的冲击

韩剧的大规模出口,对于中国的影视剧产业构成很大影响,因为我们的电视剧出口也是主打东南亚地区。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电视剧出口现在受到韩剧的打压非常厉害,出口额一年之内减少了近三分之二。从国产电视剧外销的市场现状看,外销比例明显低于韩剧、日剧和港台剧,主要市场仍局限在东南亚华语地区,剧集类型主要还是古装剧。相比之下,国内的电视剧市场也不容乐观。上海电视节、央视一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合作完成的《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2003~2004)》中指出:目前中国每年电视剧的产量在四万集左右,但其中只有七千集最终能在各地电视台播出,在能够播出的电视剧中,能称为精品的却是少之又少,一些“垃圾剧”长期霸占黄金时段。在中央台一省台一城市台三级市场格局下,有些地区垄断现象严重,电视剧交易价格和数量下降,限价和拖欠片款成为困扰制片方的难题。而相应的政策法规却不能及时的跟进,国产剧的生存环境得不到彻底的改善,自然也就拿不出更多的精品剧来。而韩剧在国内的待遇确大相径庭。仅2004年一年,国内30多家电视台共播出了60多部韩国电视剧,2005年广电总局规定的800集韩剧限额被各电视台疯狂抢光。韩剧极大地冲击了我国的影视剧作,瓜分了我国大量的受众,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2005年,在中国就算韩剧价格再贵,就算播出量再少,各电视台还是会去买,因为电视台追求的是播出效果,湖南卫视甚至以一万美金一集的天价购买了《大长今》。《大长今》热播之后,口碑比较好的韩剧,比《大长今》之前的韩剧普遍价格要翻上八倍到十倍。虽然各电视台的购片人员叫苦不迭,但是因为韩剧所引起的经济收益完全可以收回成本,因此大家仍然在疯强韩剧。

二、“文化兴国”――政策扶持之威力

1、韩国:文化兴国

很多文章都讨论过韩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但笔者认为,仅谈韩剧的唯美、精致标准符合中国文化圈的审美习惯是很肤浅的,关于韩剧“投入大”的优势,实际上是在韩国政府确立“文化兴国”的国策下的必然。政策造就产业,没有韩国政府的文化产业输出战略,在财力、人力上支持文化输出,这些特色都不会存在。韩剧的成功得益于韩国政府1998年制定的“文化兴国”的方针政策,韩剧制作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输出韩国文化,还要对准东亚――即中国文化圈市场。依据这一政策,2000年韩国文化产业预算首次突破国家总预算的1%,2001年又上调至9.1%,2003年达1兆1673亿韩元。同时,政府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多渠道筹措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有目的、有重点地实施资金支持,在经费上确保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政策与资金的双重扶持下,2003年韩剧的出口额就达到了42007万美元,比2000年增幅达47%。

“文化产业”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概念的熟知并不意味着对文化产业本身的把握,还需感性内容的充实。 “韩流”提供了这样一个典型的、完整的文化产业形态。“韩流”文化产业包括出版、漫画、音乐、游戏、电影、动画片、广播电视、广告、互联网及移动文化信息等,几乎涵盖所有先进的大众媒介资源。产业经营活动与韩国文化内容呼应彼此相得益彰,形成一个互动发展的文化产业局面。

韩剧的热播拉动了韩国文化产业在中国全面发展。许多地方《大长今泡菜》等韩国料理食谱竟成了畅销书。韩国餐饮更是大热,一些中国菜馆纷纷增加了韩国菜品。韩剧中的古典服饰也让许多中国女性为之倾倒,一些影楼纷纷推出韩服主题婚纱照并受到欢迎。韩剧中涉及的医药、美容美发也成为观众热衷的对象。原本不起眼的韩国电影业接着韩剧的东风以逼人的气势赢得了中国观众的认同与喜爱。韩流的入侵,也为韩国的旅游业带来了无数的客源,据统计,中国已经成为韩国入境旅游市场的第二大客源国。

2、中国:大众媒介极力追捧

韩剧在中国大行其道与我国大众媒介的极力追捧有很大关系。2002年~2005年,几乎所有的省台都播放过韩剧;2002年,中国内地播放67部韩剧,2004年,仅央视就引进了3部,2005年央视在与湖南卫视竞争《大长今》的播放权失利后,很快引进了正在韩国本土热播的《加油!金顺》。2000年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的第一次“韩国电影周”获得极大成功;2001年中国电影资料馆等单位在北京、上海、成都又相继举办“韩国电影回顾展”,进一步扩大了韩国电影对中国观众的影响;2004年,在新世纪影院举办的“韩国电影周”更是吸引了大批的影迷。与此同时,各大电视台、时尚杂志、网站等纷纷追捧韩国的料理、服饰、饰品、化妆品,于是“韩流”现象流行全国。

而韩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影视业的发展,对进口片作出了严格的配额限制,目前在韩国市场上,国产片占有率高出好莱坞大片80%以上。而且韩国进口文化产品的配额和标准十分苛刻,认为外国文化强势,经济宣传会“伤害大韩民族感情”的影视剧作不会被进口。韩国在近5年间只买了五六部中国电视剧,而且不是用来在电视台播放,只是音像制品。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如果我们也像韩国政府一样苛刻进口片,还能形成“韩流”吗?

三、极不对等――中韩文化产品贸易

韩国一边拼命输出他们的垃圾韩剧,一边又封锁自己的市场,两国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贸易不对等,我国贸易逆差较大,中韩两国文化产品逆差比例是1:10左右。韩国从1997年开始,电视节目的出口每年以33%的速度递增,其中有19%左右的节目是销往中国。2004年,韩国电视连续 剧的出口额及其在电视广播文化产品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都进一步增加。这一年,我国引进韩剧107部。在电视剧贸易上,中国处于对韩国的逆差状态。据中国官方统计,从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至2004年,两国贸易额增长17倍。2005年中自韩进口768.2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23.4%,中韩双边贸易总额首次超过千亿美元。韩国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对华贸易超过千亿美元的国家。

韩国的经济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韩国经济发展。韩国电视剧产业是韩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出口12363集,收入达1639万美元,比2001年增加了76.8%。2004年,这个数字再创新高达到7140万美元,整整比2003年高出70%。“韩流”代表一种生活方式,其追捧者多是年轻人和妇女,他们鲜明的消费方式也很快影响到商界。韩国商品借助“文化东风”在中国市场崛起,形成一股“新韩流”,中韩贸易迅速飙升。目前,韩国凭借其文化产业对我国输入的带动,已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对象和第三大进口来源。著名演员兼制作人张国立曾感叹道:“现在我们成了一个文化输入大国,而能去韩国的中国电视剧却是少之又少,文化的不对等输出,是我们电视人的最大悲哀!”

四、最大劣根――青少年哈韩媚韩

韩剧所代表的韩国文化攻势取得如此的经济成功后面,经济的“侵入”得益于文化的“入侵”,经济博弈,文化先行。“逆差”,这个经济贸易中表示输入大于输出的术语,在文化交流中则意味着异文化传人的数量和质量大于本文化的输出。中韩文化贸易逆差不光是个产业竞争问题,更主要的是国家安全问题。韩剧在中国的热播,逐渐形成一股强劲的文化“软力量”,对中国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它正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韩剧已经不仅是娱乐,而是潜移默化地在输出价值观念、进行文化渗透。

现在很多青少年崇拜韩国,哈韩、媚韩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从微观上看,在韩流的引导下,他们看电视要看韩剧,买韩国的手机、服装,喜欢韩国食物、电器、汽车、漫画和电动游戏,遭受损失的是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从宏观上看,另一个国家的流行文化侵蚀主导中国市场,在中国大肆进行文化倾销,影响本国平民百姓和青少年。更严峻的是,许多韩国历史剧在涉华内容上,多有歪曲中国历史和含沙射影的辱华情节。现在的青少年缺乏辨别力耳濡目染尽是韩国文化,对中华文化轻视漠然,甚至嗤之以鼻。不少学生认为韩国的文化才是最值得推崇的!韩流导致的这种思想观念和文化的侵蚀,其影响极其深远,国人切不可忽视,应高瞻远瞩,控制韩剧的引进和播放。如果中国现在的青少年吃着麦当劳,看着日本动漫,打着韩国游戏,哼着欧美流行歌曲成长起来,后果无疑是令人忧虑的。

韩少功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韩信 成才之路 成功之道

古人说:“汉之所以得天下,大抵皆韩信之功也。”谈起韩信,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歇后语,想到“萧何雪夜追韩信”的故事。韩信是汉初杰出的军事家,在辅助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的过程中,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一、志向远大,信念坚定

韩信从小丧父,家境贫寒,衣着破旧,特别是当他母亲去世以后,便无人管教,自己又不会料理生活,许多人都很讨厌他。但他人穷志不穷,生活的窘迫,世态的炎凉,并没有使他消沉,而是苦练武功,揣摩学问,研究兵法,积极创造条件,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有所作为。

当一些纨绔子弟尤其是那个无赖少年在大街上当众侮辱韩信,使其“受辱胯下”时,韩信当时完全可以一剑把他刺死或刺伤,一解心中之恨,免受“胯下之辱”。但韩信没有和这个无赖少年计较,因为他具有远大的抱负、坚定的信念,也没有因为这受辱之事而影响他的鸿鹄之志的实现。

韩信的远大志向还表现在他对漂母的一句话中。当韩信流浪到城下,天天忍饥挨饿地蹲在河边钓鱼,一位好心的漂母一连几十天主动把自己带的食物分给他吃时,韩信激动地对漂母说:“我将来一定要重重地报答你。”这说明韩信不但有远大的志向,而且具有实现远大志向的信心和决心。

二、勇于自荐,善于自荐

韩信在项羽手下做郎中(侍卫)时,经常接近项羽,并屡次给项羽献计献策,积极地表现自己。可是项羽根本看不起韩信,从来不肯采纳他的意见。韩信见项羽刚愎自用,听不进意见,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于是就果断地离开项羽而投靠刘邦。

在刘邦手下,为了得到重用,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他经常和足智多谋又与刘邦共同起事的萧何交谈。在接触的过程中,萧何逐渐发现韩信有胆有谋,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于是就极力向刘邦推荐。几经周折,刘邦终于同意拜韩信为大将,重用他。从此,韩信率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

试想,假如当时韩信不积极地创造条件、勇于自荐、善于自荐,那么他或许一直是项羽手下的一个小兵,或许一直是刘邦手下的一个无名小卒。总之,他的才能将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他也很难有所作为。

三、才能超人,功劳盖世

“不是寒溪一夜涨,哪得刘朝四百年”。这个说法充分证明了韩信对建立汉朝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韩信具有超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当刘邦召见韩信并拜他为大将时,韩信精辟地分析了秦灭后的各国形势,并预测到楚汉必将争夺天下。他在分析形势时,不是单独从军事力量的对比着眼,而是把战争的胜负同人心的向背紧密联系起来。同时提出东进的具体部署,使刘邦在很被动的处境下看到了希望,感叹自己跟韩信相见恨晚。

彭城之战,霸王项羽三万精兵大破刘邦五十六万人马,并西进直取刘邦。在这严峻时刻,韩信赶到,收集兵将,重整旗鼓,屡次打败项羽,有效地阻止了项羽西进,及时地缓解了当时刘邦面临的十分危险的局面。韩信还根据敌我双方的军事力量,因地制宜地采取了背水作战的方针,创造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公元前202年(汉五年)10月,刘邦欲歼项羽不成,汉军反而损失惨重时,韩信又协助刘邦在垓下共同围歼项羽,致使项羽兵败乌江,自刎而死。这样,刘邦才当上皇帝,建立汉朝。

四、讲恩重义,忠于汉王

韩信在楚汉之争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项羽和刘邦在荥阳对抗三年,相持不下,已经两败俱伤,韩信助汉则汉胜,佐楚则楚胜,楚汉的成败完全取决于韩信。韩信手握强兵,占有齐地,控制燕、赵,只要他愿意,跟楚汉三分天下,鼎足而立,成为一方之主,是绝对不成问题的。可韩信却认为:“过去我在项王手下,不过是个侍卫的武官,项王对我言不听,计不从,使我很失望。相反,汉王却拜我为大将,让我统率千军万马。他脱下自己的衣服给我穿,拿出自己的食物给我吃,对我的意见也很尊重,因此,我才有今天这样的地位,汉王这样相信我,重用我,我怎能背叛他?我应该跟他同甘苦、共患难,哪能只图个人私利,违背做人的道德呢?就是死了,我忠于汉王的决心也不会改变。”韩信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每当在汉王刘邦举步维艰、处境危险的时候,他都没有落井下石,更没有背叛汉王,而是辅助汉王刘邦共同抗击霸王项羽,最终使长达三年之久的楚汉之争,以汉王刘邦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韩信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可他给我们留下的却很多很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罕少疾病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深圳市卫生局)

上海文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作家协会

北方钒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钢集团承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