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秧歌舞教学

秧歌舞教学

秧歌舞教学

秧歌舞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傩祭;秧歌;陕北秧歌

秧歌这种技术形式将歌舞结合在了一起,在我国很多地区都非常的流行,特别是北方地区,其中陕北秧歌最为典型。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陕北秧歌的表演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的丰富和创新,并且还经历了漫长的嬗变过程。时至今日,在我们的生活中,陕北秧歌的影响还非常大。

一、陕北秧歌的起源

对于陕北秧歌的起源,主要说法包含了下面几项:首先,有的人认为秧歌起源于阳,并且其本名也应该是阳歌,这种起源说法主要因为在上古时期,人们非常崇拜太阳神;其次,有人认为秧歌起源于秧,并且这种说法也是最普遍的,这种说法中,认为秧歌是在田间劳作的时候出现并发展的,古代人们祈求丰收,并且在发展的时候,也将戏曲、武术以及杂技添加了进去,从而形成了民间歌舞;最后一种说法在于秧歌起源于傩,认为其是乡人傩和其他地方吸取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陕北秧歌也是如此。此外,陕北秧歌来源还有一些其他的说法,但是笔者认为,我国歌舞都是和敬神驱鬼有着直接关系,所以陕北秧歌也应该是来源于傩祭。在原始时期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比较低下,有一种恐惧心理,其也会采取种种措施,努力的博得超自然能力同情,经常会通过一些仪式来博得同情,认为超自然能力是神灵所为,这便是原始信仰。而原石信仰包含了巫术、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神话以及自然崇拜等组成的。巫和舞蹈是分不开的。傩文化的原始形态便是进行傩祭,这是一种巫术活动,和中国图腾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在古代时期,生产力水平非常的低下,在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便会通过敬神驱鬼活动来将自己的困惑化解掉,这便是傩祭。中国傩祭的种类比较多,包含了乡人傩、宫廷傩、军傩和寺院傩几种,进行傩祭的时候,主持人会手持兵器、带着面具进行驱鬼。陕北的秧歌也是在傩祭的基础上进行了演变,从而发展而来的,扭秧歌的过程中使用到的法器和道具也和傩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陕北秧歌嬗变的过程

(一)盛唐以前

在盛唐以前,秧歌主要是通过傩祭来进行驱鬼,而到了盛唐的时候,胡人文化进入中原地区,秧歌也得到了发展,更加重视人的娱乐。陕北地区在古时候也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融的一个区域,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在这个区域中生活过,其嬗变的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在盛唐开始之前,陕北秧歌继承的时候周朝沿袭下来的傩祭,也就是所谓的殃歌,随着胡人文化的涌入,秧歌也吸收了其灵动的形式,秧歌也有了新的内容。

(二)宋明清时期

在这个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逐步的由北方地区转向了南方地区,秧歌中也添加进去了一些南方生活的内容,比如说插秧等等,秧歌的名字也从以往的“秧歌”逐步的嬗变成为了现在的“秧歌”。陕北地区原本就是各种文化的融合地区,这也将其独特性很好的体现了出来,在宋金时期,陕北也是重要的战场,范仲淹便曾经在陕北地区屯兵,并且士兵基本上都是南方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南方军傩和陕北秧歌结合在一起,给陕北秧歌增加了新的内容,这个时期秧歌从以往的殃歌逐步的转化成为了村田乐。通过研究史料,我们也能够发现,在南宋时期,秧歌被成为村田乐。而秧歌这个称呼,起源是在明清时期,这个时候的秧歌已经进入了人们的插秧活动中,非常的普及,名字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了秧歌。

(三)新秧歌时期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后,红军到达陕北之后,秧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将时代色彩很好的体现了出来,演员由以往的仅仅是男性,转变成为了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一起表演,表演的内容也更加的丰富。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时期,陕北秧歌出现了很多的小分类,比如说陕西榆林秧歌、米脂秧歌、延安秧歌等等,其内容和形式更加的丰富多彩。

三、在舞蹈教学中推广陕北秧歌的措施

(一)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陕北秧歌的文化内涵

陕北秧歌本身便和人民群众的劳作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将陕北人民的情感和生活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其本身的生活态度便是非常积极向上的,能够体现和困难斗争的精神。在进行秧歌教学的时候,老师首先必须将秧歌蕴含的文化内涵传授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对秧歌的兴趣才可能真正的提高,参与到秧歌中去的积极性也会上升。

(二)重视教授人员的培养

学校想要做好秧歌教学必须做好任课教师的培训工作,对于那些比较优秀的传承人员,学校可以邀请其到学校中作为哦客座教师来传授知识,此外,学校还应该进行专门老师的派遣,让其深入到秧歌发源地中做好实地学习,进行秧歌特点的挖掘,总结相关的知识,只有这样学生对秧歌的兴趣才会真正的提高。

(三)学校必须给秧歌教学足够的支持

想要在学校中切实做好陕北秧歌教学,仅仅需要学生和老师是不够的,学校还必须给其足够的支持,学校必须真正的认识到秧歌的重要性,开展一系列的秧歌表演或者比赛方面的活动,这样陕北秧歌的发展空间才可能不断扩大,秧歌也会得到普及。

四、结语

在我国的民间艺术中,陕北秧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想要做好艺术传承工作,不但需要研究其发展历程和嬗变的过程,还必须重视秧歌教学工作,切实做好陕北秧歌的教学,这样才能够帮助陕北秧歌更好的继承和发展,秧歌这种民间艺术才可能真正的得到发扬。

[参考文献]

[1]明文军,闫桢桢.身感教学:投“身体”于“仪式”之中——陕北秧歌实验教材“民俗部分”理论初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2:1-5.

[2]邓捷.关于“表象训练法”在舞蹈动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龙岩学院学报,2011,3:73-76.

秧歌舞教学范文第2篇

据秧歌专家说,辽南有位老艺人说过,八角手绢是他解放前发明的,但解放前的大秧歌和二人转中都从没见过八角手绢。“八角手绢不是我发明的,是我发展的”,马力秧歌舞蹈中的八角手绢经过改革,比正常秧歌手绢大、重,因此手绢抛出更有沉重感,更容易练习、表演。八角手绢有托掌绢、拳握绢、指挑绢、指夹绢四种拿法。最常用的手绢技巧(绝活),有“顶转”、“立转”、“上抛绢”、“后抛绢”、“回旋绢”等。马力有一套独特系统的手绢技巧训练方法,经过训练后能使手绢在手中、空中随意飞舞。同时用手绢技巧做出的各种身段和舞蹈动作,可以把人物衬托得更好、更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使东北秧歌表演更加赋有生命力。马力秧歌舞蹈的表演风格特色———手玉子手玉子又称“玉子板”,是由四块竹板组成,每块长四寸、宽一寸半。表演时一手两块。“开始,手玉子仅作为击节乐器,演员边打边唱,掌握节奏,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手持道具的舞蹈。”手玉子风格秧歌舞蹈能体现开朗、活泼的情绪,又能表现温柔、细腻的情感。在长期演变过程中,马力的手玉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打法。打法有单点和碎点,单点要求板不能拿死,声音要清脆响亮。碎点时要轻勾板,要求速度快,要均匀,手腕手指要放松,不能僵硬。在与动作进行配合表演时,玉子点灵活运用,也分为慢板、快板,单点和碎点互相配合使用,节奏的处理可以说是千变万化。马力秧歌舞蹈的成就,一是继承了筱兰芝舞蹈的独创性;二是发展了秧歌舞蹈的表演动作;三是丰富了舞蹈道具特色。马力秧歌舞蹈在继承老一辈艺术家宝贵财富的同时,也将其与自身的创新相结合,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具有独特风格特色的道路,证明了艺术在继承的同时也要具有创新性,也诠释了老一辈舞蹈工作者对艺术执着的追求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在民族民间舞蹈迅猛发展各显奇葩的今天,人们的审美在逐渐的增强,观众对于艺术的审美需求更是在不断的提高,增加了选择的多样性。拓宽视野、挖掘更多动作素材、创作更多舞蹈作品、丰富和发展东北秧歌舞蹈的艺术魅力和舞台表现力是我们从事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专业的人所要完成的,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就给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学习马力秧歌舞蹈,目的之一就是把马力丰富的东北秧歌动作吸收丰富到教材中。课堂教学,是具有阶段性、针对性的训练过程,使学生通过练习熟练掌握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和整体艺术修养的同时,扎实基功、坚实基础,为将来的学习及表演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使教材和课堂组合更具有实用性和训练性。作为教学组合,要具有明确的训练目的,就手绢技巧组合而言,一定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单独训练,由单独技巧到组合训练循序渐进灵活掌握,真正体现东北秧歌舞蹈风格特色和教学目标完整统一的结合。掌握马力秧歌舞蹈的基本风格特色,并与现有的秧歌知识相结合,在课堂中合理的运用马力动作元素,提高学生对东北秧歌文化的了解,以及对东北秧歌体态、动律、步伐、扭法等准确的把握,使学生能够熟练自如的在组合、剧目中完成东北秧歌的基本表演特色。(二)丰富剧目创作,突破舞台表演通过实践把马力秧歌舞蹈的动作特色应用到舞台表演上并展示出来,编排一些舞蹈剧目、节目,让观众产生共鸣。手绢在表演中,随着演员的动作,能帮助衬托出许多优美巧妙的舞姿,它不仅能够成为有助于演员形体动作生动优美的装饰品,特别是进入某一特定场景或情节后,如果能运用得恰到好处,它既能衬托出角色的思想活动,又能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抛出、旋转的手绢,体现了人物俏皮、活泼的性格特征,体现了激动、兴奋的心理状态以及舞者本身技术技巧功底扎实过硬的良好基础。所以,只要合理的在剧目或组合中利用好手绢技巧,使之达到它所应达到的艺术功能,手绢技巧是体现人物心理变化,点缀整体风格特点的重要表现手段。(三)学习马力舞蹈的启示通过探索和研究马力秧歌舞蹈的特色,在实践向理论认识的升华中有以下几点领悟。第一,多艺术领域传承并互相借鉴。马力秧歌舞蹈,是多艺术领域相互借鉴、广泛融会贯通、表演思维的成功例证。马力把二人转舞蹈吸收到秧歌舞蹈中,实现了艺术的成功嫁接,丰富了秧歌舞蹈的内涵,增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证明了各艺术门类间有其共同规律的共性,通过各艺术门类的特殊规律的共性表现出来,形成一种表演文化,使秧歌舞蹈不断出现新的作品、新的表演形式、新的发展。第二,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创新,是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主题的创新、表现形式的创新、表现手法的创新和视角的创新,只要抓住其中之一就会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马力秧歌舞蹈在传承经典基础上,大胆吸收姊妹艺术形式和种类,在2008年编排了一段手玉子与踢踏舞结合的新舞蹈形式,二者的结合充分突出了节奏、力度、时尚的特点,在保留民族传统的基础上与外国文化相融合,让观众和业内学者都耳目一新,这是一次东、西方舞蹈文化大胆的尝试,所碰撞出的火花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第三,独特的表演特色。马力秧歌舞蹈集中体现在表现腕子功夫上,马力秧歌舞蹈的技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技术灵活上。通过改革创新,把各种腕子的技法运用到秧歌舞蹈中,使秧歌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发挥了极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增强了秧歌舞蹈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根据马力腕子功夫等绝活,创新的剧目和教学组合,在实践中都取得了较好成果。马力秧歌舞蹈的本质,不但表现在舞蹈动作上,更体现在情景美中,它是一种表演艺术与舞蹈文化的交融。总之,马力秧歌舞蹈无论在教学上、表演上、学术上、应用上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是东北秧歌艺术领域的一个新的突破,掌握了马力秧歌舞蹈的表演特色,将会有一批新的作品、新的演员、新的表演形式和新的教学内容不断涌现出来,使东北秧歌舞蹈呈现新的发展局面。马力秧歌舞蹈是经典传承与现实改革有机结合的成功的个案典型,发掘与传承是对现实的一种挑战,是一种充分体现技巧的表演能力、是一种融会贯通的表演思维、更是一种表演文化。它的本质不单表现在舞蹈动作上,更是体现在情、景、美的意境中。马力秧歌舞蹈,在于非常强的艺术创造,从而产生新的艺术生命力,它无时无刻都在东北秧歌舞蹈发展中成长、蔓延,它是延续这股生命力量的重要支柱。马力秧歌风格舞蹈能够充分的体现东北秧歌的语汇、内容、和内在的情感,使其更具有激情性和优美性,通过对马力秧歌舞蹈的学习和研究开拓了视野,积累了素材,能够准确把握东北秧歌舞蹈的风格特色和动作特色。

作者:娄桂梅 宋欣

秧歌舞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陇东秧歌;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65-02

一、陇东秧歌的起源

“陇东”泛指陇山以东、六盘山以东的甘肃地区,位于陕甘宁交界处,现指庆阳平凉一带,陇东地区地域广袤无垠、人文气息浓郁、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民族农耕文化发祥地和黄河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陇东地区的民俗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有秧歌、剪纸、刺绣等众多民俗艺术形式,其中陇东秧歌尤为突出。

陇东秧歌又称徒手秧歌,流传于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一带,是北方秧歌中的一种,它起源于北方古代劳动人民的祭祀活动,舞者双手不拿任何道具,在田间地头随性起舞,所以起名“徒手秧歌”,也称“陇东秧歌”。徒手秧歌除具有较强的民俗性、群众性、融合性外,还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简洁的服饰、诙谐调侃的肢体语言、简练的动作、朴实的表演,无不彰显东方民族的古朴与清新、粗犷与细腻的原生态审美意识。

二、陇东秧歌的艺术特征及表现形式

(一)陇东秧歌的艺术特征

陇东秧歌的艺术特征主要来源于生活,是在紧密结合西北地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陇东秧歌的动作主要分为手臂动作、步伐动作、腰的动作,其中手臂动作尤为突出和丰富。手臂动作主要有:甩臂、绕臂、抻臂、缠臂等动作;步伐动作主要有:十字甩手、蹬跨步、扭跳步等;腰的动作主要有:扭、风摆柳等。通过以上动作不难看出陇东秧歌所提炼出的动作都是来源于农耕过程,来源于生活,更彰显出动作中诙谐幽默的风格特征。

(二)陇东秧歌的表现形式

陇东秧歌早期一般是在新年伊始、祭祀祖先、举办庙会等重大节日或集体性祭祀活动中表演。表演者多为当地群众,舞蹈形式随意性也较大,多数在表演中仍借鉴的是农耕劳作中的动作,且愈夸张愈好,以博得众人的称赞。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陇东秧歌逐渐从无定式随意歌舞转化为有一定模式、有固定程序、有主题动作的秧歌舞蹈。陇东秧歌其舞蹈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表演者上肢双臂“甩、缠、转”,下肢腿部“跨、颠、颤”,以及全身的“拧、扭、抻”等动作体态来表现舞蹈动作和舞蹈形态,整个舞蹈呈现出特有的地域特点和粗犷朴实的舞蹈风格,通过舞蹈可以充分体现出西北地区群众的热情、爽朗的性格特征。纵观整个舞蹈表现形态和基本主体动作,都是由普通劳作过程中所发掘提炼而来,比如“蹬步”、“跨步”等基本下肢步伐,就是源于陇东地区特有的地貌环境和自然环境,人民群众在劳作、生活中经常要翻山过沟,所运用的动作就是跨步、蹬步,腿部要集中力量蹬跨才能越过复杂的地理区域,每跨一步就好像跨过了山沟,每蹬一步就如同登上了山峰。上身动作亦是如此,双臂张开,或甩或转,如同攀登时、疾走时手臂用力一般,动作时而小且有力,时而大且粗犷,双臂甩转幅度小时,上肢形态细腻柔美,幅度大时豪迈洒脱,充分呈现出陇东人民百折不挠的精神状态。整个陇东秧歌发力均以双臂为主,双臂扭动小时步伐也紧跟着小,双臂甩动大时步伐也跟着扩大,整个身体也随之加大幅度,肩与双臂的交叉扯动,也附带着整个身体步伐的来回扯动,头一低一抬,低时身体微曲、抬时充分伸展,整个身体的扭、拧,手臂的甩、抻,腿部的蹬、跨,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融入在整个舞蹈中,伴随着身体的晃动,便构成了陇东秧歌大体的动作韵律和体态风格。陇东秧歌在表演时还非常注重内心感受和外在表现力的双重结合,即吸取生活中的简单动作,又将其改编扩大,表演时具有很强的内在思想感情,所有喜乐均由心生,通过舞蹈的展示,呈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饱含生活气息的、独具风格特色、别于其他秧歌特征的陇东秧歌独有形态。

三、陇东秧歌的传承与发展

(一)陇东秧歌的传承

1.陇东秧歌的挖掘。陇东秧歌的传承首先要做好原始素材的挖掘、积累和收集。例如:深入到当地老艺人家中模仿原始动作、共同探讨,全面掌握陇东秧歌的原始素材,熟知背景故事和发展由来,从动作形态、内在情感、舞蹈队形等方面入手,梳理体系化的陇东秧歌舞蹈脉络;去当地观摩、参与节日庙会,从一些即兴的表演里,发现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创新点;将所看、所听、所想到的内容整理、收集、归纳,作为最原始的素材以备用。

2.陇东秧歌的传承。(1)媒介传播是陇东秧歌传承的重要通道。陇东秧歌的传承要在原生态动作的基础上允许不同的尝试和创新。这既包括陇东秧歌内容上的创新也包括传播手段上的创新。审美性是陇东秧歌传承的首要原则,这一点非常重要。例如:兰州演艺集团前几年将陇东秧歌素材加以丰富、改编、创新,创作出舞蹈《红柳》,演出后反响热烈,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该舞蹈,把一些原生态的东西大胆创新,运用现代思维方式,重新给陇东秧歌赋予符合当下的气息,时代感的新内容,既强化了原生之态,又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传承。(2)教学是陇东秧歌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如何将陇东秧歌在教学中传承,首先要抓住其风格特点,这是传承的中心问题。例如:陇东秧歌中手臂的抻,动作的节奏一定要短促、感觉要俏皮,这就是它的特点,在舞蹈当中一定要抓住。课堂教学中掌握陇东秧歌的形态、神态是重点,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些形态、神态背后的深层涵义,这就需要文化的支撑。在教学中陇东秧歌文化背景的切入就显得尤为重要。陇东秧歌的教学传承不仅仅是停留在肢体语言表达的层面上,而是要从文化的深层次上进行文化背景的拓展。让学生不仅要了解动作的来源,更要了解动作背后的故事及其渊源,以增强学生的舞蹈文化底蕴,使学生整体掌握陇东秧歌的精华,内外兼修,把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身心合一地表现出陇东秧歌的风格特征,使陇东北秧歌形态在舞蹈文化的支撑下更有内涵,更富活力。

(二)陇东秧歌的发展

1.大众化方向。可尝试将陇东秧歌引入群众日常健身舞蹈、广场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当中,以通俗为主要特征,动作简单易学、自娱性强。这个方向是以已形成的、具有一定主题动作、形式的陇东秧歌为基础的大众自娱舞蹈。

2.专业化方向。主要是为专业院校的课堂服务,从陇东秧歌中提炼动作元素,把握风格特征,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的教学,以高雅为主要特征,注重其舞蹈的技术,这就是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为代表的“学院派”民间舞。这个方向是以民歌、史诗中存在的思想和主题,以现代的形象视角创作出表现当代舞蹈家艺术思想情感和观念的舞蹈新作。

陇东秧歌的文化背景是推进陇东秧歌发展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文化与实践相结合,把陇东秧歌体系化、教学标准化和表演专业化的教学体系推进大中专舞蹈院校课堂,逐步将陇东秧歌作为我省专业化教学的特色品牌,既是对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推动民俗民间舞蹈的发展,使陇东秧歌在发掘、传承、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得到壮大,推勇ざ秧歌成为我省的一颗舞蹈艺术璀璨明星。

参考文献:

[1]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张芳.陇东秧歌的文化内涵与风格特征[J].陇东学院学报,2010.21(2):122-123.

[3]张芳.陇东秧歌动作符号的文化解读[J].陇东学院学报,2015(6).

秧歌舞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胶州秧歌  教学方向   即兴舞  现代舞

        1.引言

        胶州秧歌流行于山东胶州一带,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有着浓郁的地方文化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俗称“扭断腰”、“三道弯”[1-5]。胶州秧歌是我国舞蹈文化的宝贵财富,是胶州人引以自豪的艺术品牌。

        胶州秧歌传承发展了多年,近年来对其起源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对于胶州秧歌“乞讨卖唱”的起源,研究人员提出质疑,研究者认为,胶州秧歌从艺术形式看,不仅包括舞蹈和歌唱还包括戏剧,认为不可能靠不足百户的小村庄就形成一个如此复杂的地方剧种[8]……最新研究成果认为胶州秧歌的形成和发展综合了齐鲁文化遗风、古胶州港口地位及海运文化、宋代舞蹈和元杂剧发展演化等胶州在我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方面的因素[4,5]。有关胶州秧歌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原生态元素并进行科学地文化解读。胶州秧歌以舞蹈表演为主,而小戏表演减少甚至消失,笔者认为尤其要整理探究过去脍炙人口而现在几乎失传的小戏剧目,更有着积极的传承和现实意义。

        2.胶州秧歌的表演艺术形式和动态风格特征

        2.1 胶州秧歌的表演艺术形式

        胶州秧歌有两种表现形式: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小调秧歌是舞蹈部分,小戏秧歌原有72出剧本,但都是口头创作,目前已整理出10余出,大部分失传。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都有“6个行当”的划分。胶州秧歌的“六个行当”包括:膏药客,翠花、扇女、小嫚、棒槌、鼓子。

        演员基本编制为24人,假如增加人数必须双数递增,秧歌队需有一至二人负责全队的事务组织领导,俗称“秧歌爷”。还有一名“伞头”,秧歌的角色分为“翠花”、“扇女”、“小嫚”、“鼓子”、“棒槌”5种,一般每种角色2人或者4人,不能单数。

        胶州秧歌有两种流派,“文秧歌”和“武秧歌”。“文秧歌”细腻、柔美、舒展,又叫“东路秧歌”,以刘彩为代表;“武秧歌”粗犷、火爆、豪放,又叫“西路秧歌”,以陈銮增为代表。文武两派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后来逐渐融为一体。

        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可以总结为“三弯九动十八态”;动态形式归纳为“扭腰、脚拧、小臂划8字圆、手推、翻腕的有机配合”;动律特点概括为“碾、拧、抻、韧、扭”;律动特点形容为“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表演过程中有效地将舞蹈的情感、景象、意境融为一体。

        胶州秧歌的基本动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丑鼓八态”等,表演程序有“开场白”、“跑场”、“小戏”三部分,跑场队形有“大摆队”、“四门斗”、“十字梅”、“绳子头”“两扇门”、“正反挖心”等。

        胶州秧歌中的女性舞蹈颇具美感,“抬重踩轻腰身飘”,行走如同风摆柳,富有韧性和曲线美,“扭断腰”、“三道弯”为其代表动作,“三弯九动十八态”为其动态特征,“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生动贴切地展现了胶州秧歌的独特韵味,这些特点源于起初的胶州秧歌表演时要踩着“跷板”(为仿照过去的缠足妇女特别制成的小脚鞋)。胶州秧歌中“棒槌”的动作轻脆洒脱,技巧丰富;“鼓子”的动作有丑鼓八态,韵味奇特。

        2.2 胶州秧歌的动态特征

        胶州秧歌中女性舞蹈动作极具魅力且独具特色,解放后,舞蹈工作者经过归纳提炼加工,把胶州秧歌纳为舞蹈专业课的汉族民间舞女班教材。胶州秧歌中的女性角色有翠花、扇女和小嫚。

        封建社会,缠足是对女性的肉体摧残和精神束缚,女性受到身体上精神上的双重迫害。胶州秧歌中的“扭”、“三道弯”、“闪腰”这些动态形式,无不是缘于旧时妇女缠足后的形态。

        胶州秧歌主要动态韵律是“脚拧,扭腰,小臂划8字(动肩),手推,翻腕”。

胶州秧歌的动律特点是“拧、碾、抻、韧、扭”,这五种动律特点表现了胶州秧歌的神韵,它们流动舒展,优美柔韧。

        “拧”是通过腰为轴的拧转,形成体态上的“三道弯”。脚下的“拧”靠脚腕发力,形成身体的拧转曲线。

“碾”是在动作过程中,用脚跟和脚尖的配合旋转完成的,体现在脚部动作上。

       在胶州秧歌中“拧”、“碾”是形成“三道弯”身体曲线的动作关键。如丁字碾步,是靠膝盖和脚的开关配合、胯的转动以及主力腿和动力腿的协调完成的。动作中先脚跟再落脚掌,形成了重抬轻落的力度美感,形体曲线优美、柔和、弯曲,动作轻柔又不失挺秀,劲健。胶州秧歌剧目《俺从黄河来》中的女子动作就是以“胶州秧歌”重抬轻落,飘起的身姿韵态,演绎母亲河流淌着无尽的酸楚。这个舞蹈中女舞者们动作节奏的强弱对比以及曲线玲珑的“三道弯”,体现出了胶州秧歌女性动作所特有的含蓄柔美。

        “抻”是动作过程中形态的瞬间持续和延长,让动作延伸拉长,呈现一种内在的力量。

        “韧”是指力量、韵律感,是通过上肢、手臂的有机配合,体现出身体的内在力量。比如,常见的胶州秧歌中上步向上推扇动作:因为脚的动作快于上肢推扇动作,所以推扇时要呈现出把“韧”劲向上推,并延伸到身体各个部位,韧劲从脚一直到手指尖,甚至用意念引导继续延伸这种韧劲,直至把全身舒展开来,整个动作抻韵丰厚、舒展饱满。

        “扭”是胶州秧歌动律的核心,以腰部为轴心,辅以肩部,胯部等扭动而形成。通过全身“拧”“碾”“扭”的流动,形成三道弯体态,“扭断腰”就是胶州秧歌“扭”的典型特征,胶州秧歌不仅腰部扭动,手臂、腿部也在扭:比如双臂的横8字交替,脚和膝盖的关开,就有了全身的“扭”。

        胶州秧歌舞蹈节奏特点是“快发力和慢延伸”,动作慢伸出去,再快闪开,力的表现是不等量和不平均,节奏富于变化,轻重缓急和长短不一。胶州秧歌在呼吸上是吸气短、快、轻,呼气则缓、稳、沉,任何舞蹈都是讲究呼吸的,胶州秧歌独特的呼吸方法,更容易表现抒情性的舞蹈和女性柔美的性格特点。

        “拧、碾、扭、韧、抻” 表现出了收与放、快与慢、重与轻、强与弱等非常鲜明对比的动感特点,每个动律不是单独表现的,而是身体各部位依次进行或同时进行,形成了其独有的舞蹈动态风格,给人感觉动作生动细腻,节奏明快丰富。

        3.胶州秧歌动律文化成因浅析

        3.1 特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

        胶州地处胶州湾西北岸,历史上是宋、明时期北方贸易港口以及重要商埠。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曾呈现出一派桅樯林立、商贾成群的繁荣景象,美名其曰“金胶州”。南来北往的经济交流,方便的交通条件,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发展,历史上胶州出了不少名人名家。在这种经济、文化氛围中,形成了胶州人较强的商品经济观念、灵活应变的思路、开拓性思维、浓郁的竞争意识等独特素质。加上长期受“孔孟之道”为代表的齐鲁文化的熏陶,胶州秧歌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和熏染,如“小嫚”表演中体现了羞羞答答、遮遮掩掩的“少女”情怀;“翠花”的爽直泼辣、无所顾忌体现了封建社会“婆婆”的地位。

        胶州秧歌结合了歌、舞、戏,口头创作剧本,体现和反映农民生活,运用民歌小调和唱腔,乡土通俗又幽默风趣。胶州秧歌的排练演出与农耕生产时间紧密结合,每年从春节前三个月开始排练,此时正值农闲后,春节演出,秧歌队互相串村表演直到清明,表现出了我国民间农业文化的特点。

        长期的潜移默化,使胶州人在性格上具有山东人的粗犷、诚实、豪爽、进取、不甘落后;又具有周到、细腻、富有耐力和灵活应变的特点。胶州人的性格,也充分体现在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中。胶州秧歌调动全身各部位循环往复、充满动力、富有激情的动律特点,体现了胶州人实在坦诚、粗犷豪放、坚韧不拔、富于进取和灵活多变。胶州秧歌是舞蹈戏曲艺术,蕴藏和体现了胶州的文化风貌和胶州人的性格特征,更是齐鲁人民生活的缩影、智慧的结晶,深受全国人民喜爱。

        3.2 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审美观念

        起源于西方的现代舞反对古典芭蕾程式化的体系,打破传统的规范,最大限度地开发舞者的身体素质和能力,解放肢体,释放心灵,注重个性的发挥,现代舞课堂技能训练,更强调开发学生的身体潜能和提升学生的创造潜能,强调群体中每个人的不同特质,强调每个人的价值,强调实用性技能训练,根据演员自身条件,从实际需要出发确立一套能突出自身优势并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开发自身潜能,避免“千人一面”的状况[5, 6]。然而,以胶州秧歌为例的民间舞课堂技能训练追求的是一定模式的、规则整齐的动作定势,就像古典芭蕾的程式化训练手法,抹杀了个性创造性,把舞者全部框在一个框架里。它忽略了主体意识,忽略自我掌控、自我体会、自我完善的内心感受。因此民间舞课堂上枯燥乏味、一成不变的训练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不能适应当代学生的审美情趣,课堂训练效果如一潭死水。因此,将现代舞课堂技能训练融入到胶州秧歌的民间舞教学中,让学生由内而外唤醒知觉,以情带动体味身心变化,感受空间变化,体验力度变化等不同动作模式,才能使学生潜能得到全面的开发。

        3.3 不懈的艺术创造是胶州秧歌丰富和发展的动力

        胶州秧歌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舞蹈,最初是由因生活所迫而卖艺的穷苦农民创造的。他们在表演中不断摸索出一些有规律的舞蹈动作,并吸收其它艺术,融进本地风情,使胶州秧歌逐步完善。由于秧歌这种民间舞蹈很适应劳动人民的自娱要求,所以随着审美情趣的变化而发展,经过许多民间艺人的改革创造,由简单动作、简单角色演变创新而来的表演形式。既发展了女性角色的动作和种类,又把当地的武功把式糅进男性动作,使女性动作既含蓄内在又明快潇洒,而男性动作则显示了英武与矫健。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重视对胶州秧歌的整理发掘,使胶州秧歌更为健康地发展,得以登上大雅之堂,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民间艺术的瑰宝,一直在国内外舞坛上闪耀着美丽的光辉。

参考文献

【1】潘志涛.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吕文斌,胡志蕴,高峰,蔡铁原. 胶州大秧歌[m].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3】冯双白. 宋辽金西夏舞蹈史[m].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4】郭泮溪. 胶州秧歌发生形成历史之探析[j]. 东岳论丛,2010,31(3):111–115.

秧歌舞教学范文第5篇

1.1传统艺术体育化转变,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传承广度

通过研究把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简单化、现代化、体育化、大众普及化。在遵循传统的昌黎地秧歌基本动作韵律,音乐特性的基础上,以先进文化为导向,融入新的音乐元素,把昌黎地秧歌传统艺术资源进行体育化的转变,创编成健身操,健身舞蹈使其动作变化更多,舞蹈语汇既现代又简洁,在动态上融入时代气息,很好地表现当代人的精神风貌。使其即能锻炼身体又能提高人们对其了解和认识,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更多地域的人都来学习昌黎地秧歌、了解河北的民俗文化,以期为昌黎地秧歌更好的蓬勃开展、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健身、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1.2探索体育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提高体育与民俗文化的互动

把昌黎地秧歌健身操,健身舞蹈引入体育课堂,使其在发挥大众健身作用的同时,使更多的大学生对民俗文化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体育与民俗文化的互动,为开发体育潜在课程,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课程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建立特色体育教学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打好基础。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2.昌黎地秧歌创新性传承研究的实际价值

昌黎地秧歌创新性传承研究,将成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拓展,丰富教师教学技能,学生学习的一个平台。通过师生对昌黎秧歌健身操和健身舞蹈的学习,充分提高师生对传统艺术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增强其保护意识的责任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打好基础。

昌黎地秧歌创新性传承研究将弥补,河北省民间舞蹈进入体育课堂,在普通高校推广与普及的空白,同时拓宽与延伸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展,丰富高校的校园文化,进一发挥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以及大众健身的作用。因此,昌黎地秧歌创新性传承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以及社会实践价值。

3.目前国内外昌黎地秧歌创新性传承研究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世界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活动不断深入开展,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自身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我国为了更好的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于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18项,其中河北省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入选民间舞蹈类。

昌黎地秧歌产生于元代,主要分布在河北省昌黎、卢龙、抚宁、乐亭、滦县等地的广大农村。当时人们为了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借助无拘无束的手舞足蹈,边唱边扭,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体现农民生活情趣、舞蹈风格鲜明独特的戏剧秧歌形式,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

昌黎地秧歌属于北方秧歌。通过互联网及石家庄各大音像书店、图书馆查询,目前对于昌黎地秧歌的研究极少,尤其是图书、音响方面的资料,远远不及东北的秧歌、花鼓灯、胶州秧歌的影响力、辐射面。

目前国内对于昌黎地秧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性、纵深性,本土性以及传统艺术资源的挖掘研究。目前对昌黎地秧歌体育化转变,改造利用,创新性传承方面的研究很少。因此昌黎地秧歌创新性传承研究,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艺术在普通高校普及发展开辟一条新路。 [科]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著.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2][法]卡琳娜.伐纳著,郑慧慧译.舞蹈创编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3]大众艺术体操.体育院校普修通用教材[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4]吕艺生著.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相关期刊更多

大舞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戏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文化厅

大音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