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呼兰河传全文

呼兰河传全文

呼兰河传全文范文第1篇

呼兰河,古称“忽拉温江”,满语为“烟囱”之意,为松花江的支流,发源于黑龙江省铁力市小兴安岭山脉的炉吹山,它一路蜿蜒曲折,流经松嫩平原东部的13个市县,最后在哈尔滨市呼兰区张家店附近汇入松花江。

呼兰河全长523公里,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绥化市境内。千百年来,这条古老的河流滋润着松嫩平原东部广袤的土地,养育着当地的居民。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无霜期较长,积温较高,土层深厚,黑土广泛分布,是黑龙江省瓤发较早、最富饶的农业地带,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流域内的海伦市,就是东北黑土地分布的核心区域之一,拥有460多万亩寒地黑土,是名副其实的“粮仓”,每年金秋时节,肥沃的土地都会孕育出优质稻米和其他农作物。其实,黑土地上的资源并不限于粮食,还有许多独特的动植物。例如与人参、貂皮并称为“东北三宝”的}B草,还有被誉为“四大山珍”的铁力林蛙、猴头、熊掌和飞龙――如今,这些自然资源因为珍稀而得到了保护。

这条河流奔流不息,不舍昼夜,沿途不仅滋润出富饶的鱼米之乡,也串连起了众多的山水之美,其中最让人流连忘返的,当属河流上游的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植被茂密,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清晨,群山似在云海中遨游,伴随林涛阵阵,一派北国林海风光。不仅如此,这里奇石突兀,自然造化精妙,“日月同辉”的奇观便是其中的一绝,令人惊叹。

在呼兰河流域,人类居住史已有上万年,随着岁月的流逝,这里成为汉族、满族、回族及其他民族的聚居地,而到了近代,西方传教士也踏上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使得当地承载的文化更加丰富。在漫长的岁月里,原始的与外来宗教并存,且不断融合,所以,在呼兰河地区,我们既可以看到道观、佛寺,又可以看到清真寺和天主教堂。在这个巨大的“宗教博物馆”,如此多样的宗教场所,留下了一段又一段神奇的往事。

呼兰河传全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萧红:呼兰河传;文化意蕴

萧红是近代中国文坛上极具影响的女作家,从她i933年初步入文坛到1942年英年早逝,在这短暂的9年文学创作生涯中,她创作了不少享誉中外作品。其中,《呼兰河传》是她后期的代表作,其中充满了深刻的文化意蕴。

一、浓郁的东北文化气息

萧红是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作家之一。《呼兰河传》为人们展现了以呼兰河小镇为代表的中国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呼兰河的严冬,严冬笼罩的大地,这是呼兰河的自然风光;小镇经常有的场面,有跳大神、放河灯,还有唱秧歌,这是呼兰河的人情风貌。

萧红对北国家园有着深厚的感情与无与伦比的留恋,从《呼兰河传》中可以充分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浓郁的爱。在《呼兰河传》中,作者对北国的严冬也有着独特的描写。作品一开头就为我们展现出一派北国严冬大地的强烈的、粗犷的乡土味。“赶车的车夫进大车店对掌柜的说‘好厉害的天!小刀子一样。’卖豆腐的人清早起来沿着人家去叫卖,偶一不慎,就把盛豆腐的方木盘贴在地上拿不起来了,被冻在地上了。小狗冻得夜夜的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天再冷下去:水缸被冻裂了;井被冻住了;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了一夜,早晨起来,一推门,竟推不开了。”这些描写的语句,字里行间都包含着萧红对东北大地的深切体验,对北国家园的想念,带给曾经经历过东北严寒的人一种真实感,带给外乡人一种难以想象的奇妙的北方世界的新鲜感。

在《呼兰河传》中,风俗场景描写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呼兰小镇每年都有几大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跳大神是会治病的,跳到了夜静十分,是送神回山的时候,送神回山的鼓个个都打得漂亮。若赶上一个下雨的夜,就特别凄凉,寡妇可以落泪,鳏夫就要起来彷徨。”“七月十五盂兰会,呼兰河上放河灯了。一到了黄昏,天还没完全黑,奔着去看河灯的人就络绎不绝了。三更过去后,河沿上一个人也没有了,也许都睡着了。不过月亮还是在河上照着。”

这些在苦难中生活的生灵,命运的整体是悲剧的,节目喧闹的喜剧,不过是生活的细节和点缀。

阅读萧红的作品,就像欣赏一幅画卷,这副画卷充满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东北人民的生活状态在这幅画卷中得到了生动细致的刻画。

二、深刻的悲剧意识

在萧红眼里,女性最大的不幸,是她们对生活不幸的屈从与认同,最初,她们最先使自己沦为封建伦理制度的奴隶与牺牲品,而后,她们又变成了这种封建制度的坚持者和维护者。于是在作者笔下为我们展示的出来的就不仅仅是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的悲剧,而是整个女性的悲剧。首先就是小团圆媳妇,小团圆媳妇刚来到胡家的时候,所有人都赶着去看看,当然“我”也不例外,“我”本以为会多么好看的一个女人,但没想到却是一个小姑娘。“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她脸长的黑忽忽的,笑呵呵的。”这是小团圆媳妇给“我”留下的印象。但另一面邻居们却众说纷纭了。“周三奶奶说:‘见人一点也不知道羞。’隔院的杨老太太说‘那才不怕羞呢!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但和他们唯一不同的就是祖父说‘怪好的。’”然而没过几天,就听见胡家的院子里传来了哭声,就是那家打起团圆媳妇来了,打得特别厉害,那叫声无论多远都可以听见。而对于小团圆媳妇被打一事,邻居们却毫无怜悯之心,而且还说,“早就该打,哪有那样的团圆媳妇一点也不害羞,坐到那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的风快。”而与这些人不同的依然是只有祖父一人。祖父到胡家去说了几回,让他们不要打了。但这丝毫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胡家依然继续打小团圆媳妇,直到冬天,哭声才算没有了。”小团圆媳妇病着的时候,邻居们开始忙活了。说要小团圆媳妇吃只鸡,小团圆媳妇吃了一只鸡,,半斤猪肉加二两黄连,可还没有吃完,那些人说不行并又送来了偏方,但小团圆媳妇的病却越来越严重了。最后竟找来了一个跳大神的,说要用开水为小团圆媳妇洗澡,而小团圆媳妇就在众人的强迫下被硬生生的浇了三次热水,浇一次晕一次,之后又被折磨了一段时间就死了。

而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就是她们无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下来的旧制度。在那样的社会中,国民的意识没有真正觉醒,女性们自觉的成为了男性的附属品、上一辈的发泄工具,即使她们想要反抗,也不会有结果的,因为只有少数的女性觉醒是远远不够的!

三、女性自主意识的不断发展

在《呼兰河传》中,女性的地位在另一方面又被神化了,就是在跳大神仪式的时候。在跳大神仪式中,女性的身份出现了变化,与平常生活中不同,萧红通过女性的服装来展现了这个换位效果。

“她(跳大神者)穿起奇怪的衣裳,那衣裳平常的人不穿,红的,是一张裙子,那裙子一围在她腰上,她的人就变了样。开初,她并不打鼓,只是一围起那红花裙子就哆嗦。从头到脚,无处不哆嗦,哆嗦了一阵子后,又开始打颤。…那女大神多半在香点了一半的时候就下来了。那神一下来,可就威风不同了,好像有千军万马让她领导似的,她全身是劲。”这里对男二神的仪式却着墨较少,因为在这场仪式中男二神的作用是辅的。在那样的社会里,女性的地位始终处于弱势,唯有在这样的仪式中乡土女性的主体性和支配性才会达到新的高度,被赋予了某种意义的神性,虽然仪式是短暂的,但这是乡土社会中女性的主体身份地位提高的重要表现。

萧红作品中浓郁的东北文化气息和文中的悲剧意识以及女性自主意识的不断发展,充分体现了萧红对于东北家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旧制度的憎恨。萧红的这部《呼兰河传》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做更加深入的探究。

作者简介:

呼兰河传全文范文第3篇

在《呼兰河传》中,我了解了作者萧红的童年: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语相向,祖母针刺手指的痛……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冲淡她童年的快乐!在灰暗的呼兰河城中,让作者感到最快乐的,是祖父的后院。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呼兰河传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1《呼兰河传》是萧红回忆在呼兰河城的童年。《呼兰河传》中,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每天陪伴她的,是荒凉的后院和富有童心的外祖父。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

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是个可爱、爱笑的12岁女孩。因长太高,对外说14岁。第一天来到呼兰河城,便由街坊公论,不像个团圆媳妇,因为她太大方了,一点也不知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而且长太高了。她的婆婆对她严加管教,让她更像团圆媳妇,可是最终却害死了她。

看到这里,我的心里很同情,我同情小团圆媳妇的不幸遭遇,也同情呼兰河人民的愚昧思想。呼兰河人民的本性是善良的,当小团圆媳妇上生病时,街坊热心出主意,她的婆婆也花很多钱给她治病。但是他们治病的方式是与他们的思想一样愚昧:跳大神、烧纸人、叫魂,而这些把团圆媳妇活活害死。

看看我自己,我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我生活在大城市中,接受着先进思想的熏陶,时刻关注着科技新发展,我远离了愚昧。

如今的我,能够从书、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接受新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各地的文化、风俗、新闻,我们的思想是开放的,我们的祖国是繁荣的。

我们需要有开放的心态,才能真正脱离愚昧。有一些人,虽然生活在大城市里,却不愿接受新思想,那他们与呼兰河人民有区别吗?他们都是愚昧的,只是一个是没有接触新思想,一个是拒绝接受新思想罢了。

我们生活在大城市里,接受在新思想,对比思想愚昧保守的呼兰河人民,我们是多么幸运和幸福!我们应从开放的心态接受新思想,珍惜幸福生活。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2一片土地,一栋土楼,一阵吆喝,一个十字口,一座四合院,一阵欢笑,几句家常,勾勒出一幅乡村农家画。你是否还记得青砖红瓦的平房?那坑洼不平的水泥地?那又臭又脏的猪圈?还有那纯真嘹亮的民歌……

《呼兰河传》是一代才女萧红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一部充满温情、童趣、娓娓道来式的“回忆性”小说。本书讲述了在呼兰河这座小城里发生的一些生活锁事,一些具有乡土气息的人情趣事。作者用她孩时的语气,为我们展现乡村的扎彩铺、放河灯、跳大神、还有一个名叫“李永春”的药店、野台子戏,为我们描绘充满生活气息的图画,怪不得作者在书中说,没有什么显眼耀日的装饰,没有人工置过的一点痕迹,什么都是任其自然的,愿意东,就东,愿意西,就西。

在作者的笔下,我仿佛看到了,破砖坏瓦的平房前,几个扎着麻花辫的小姑娘在用轻盈的步伐,跳着皮筋,还有几个野孩子在一起扔泥巴,滚铁环。现在的我们,都是生活在大都市里,每天面对的,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世界,露出自己不自然的微笑,面对领导,面对同事,面对朋友,面对同学。在这乏味的生活下,有谁会知道,近在咫尺的农家小院里,正传来一阵阵欢笑,他们虽然没有很高的收入,很好的条件,没有豪车,没有别墅,但是,他们拥有着坦然的心,无忧无虑的笑容。

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呼兰城的自由,像鸟儿一样快乐,不必拘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同时也看到了当时人的无知、愚昧、迷信,残忍的一面,如童养媳小团圆媳妇,从小体质虚弱,大家都认为小团圆媳妇是妖女,就把她扔进大缸里用热水烧身,跳大神驱鬼,买福帖和吃各种各样的药,用遍了土办法都没能治好小团圆媳妇的病,小团圆媳妇还被折腾的要死要活的。在此我要对大家说,我们要相信科学,不断学习进步,反对封建迷信,反对邪教。因为旧时的回忆终将成为过去,未来才在我们的手中。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3最近,我读了一本萧红创作的名叫《呼兰河传》的书。

作者带着我们走进来旧时代的呼兰河,看到了旧社会时那里发生的事情,知道了旧时代的不足,领略到了我们现在生活的美满和幸福。

在萧红的笔下,她从小就没有母亲和父亲的疼爱,祖母对她更是不好。只有在花园里和祖父相处时,才能让她感到快乐,在她眼里,祖父是最爱她的。

相对来说,团圆媳妇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当团圆媳妇还是一个小孩子时,就被卖到呼兰河的名气较好的胡家去当童养媳了。她在十二岁的时候来到胡家,可胡家没有一个人把她当人看,把她当成下人,天天让她拉车,干各种各样的重活。看到这儿,我不禁心头一颤:团圆媳妇才十二岁,她怎么禁得起干这样的重活呢?她这些天是怎么熬过来的呀?不但这样,只要团圆媳妇有一丁点做的不好,胡家人就用尽办法去折磨她。最后,让正是花好年华的团圆媳妇就这样香消玉殒了。看到这,我的心真的好痛:胡家人怎么忍心这样做呢,人家也是父母养大的,为什么胡家人的心那么歹毒呢?

是啊,萧红虽然有祖父的疼爱,但是她缺少了两个最亲最亲的人的关心和爱护,她怎么能有真正的幸福呢。团圆媳妇的年龄,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应该上学读书,可是她因为种种原因被卖到了老胡家,受尽了折磨,过上了家畜都不如的日子,导致小小年纪就香消玉殒了。和她们比起来,我们有什么资格说我们现在不幸福呢。

在生活中,像萧红和团圆媳妇这样有着悲惨命运的人也有不少。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个五岁的女孩,父母离异了,父亲带着她,又找了一个继母,可是继母对女孩一点也不好。有一次,父亲去上班了,只有继母和女孩在家。过了一会儿,继母让女孩去帮自己倒一杯水,女孩就去倒了一杯来。女孩拿过来给继母喝,继母喝了一口,觉得烫,就把一壶刚刚烧开的水浇到了女孩的手上,并找来了扫把和晾衣架,往小女孩身上狠狠地抽着。继母一点也不手软,一刻也不停地抽着。小女孩被抽着当场休克了。等父亲回来,把女孩送到医院,经过手术,医生说全身都伤痕累累,有七处骨头被打断了。

从古到今,像她们那样的人也有许多。和她们相比,我们是幸福的,同时也是快乐的,我们的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把我们当成手心里的宝贝,深深地给我们传递着爱。小时候,还动不动就和家里人“翻脸”,现在想想,真是不知好歹。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我们真的很幸福,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4童年,是充满欢乐的,是充满幸福的,是一生中最美妙的时光。所以人们常说,童年是一生中最令人难忘的日子。我想,萧红在提笔写下《呼兰河传》的时候,应该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吧。

作者描写了自己和祖父的快乐生活。作者小时候,要面对严厉的母亲和冷淡的父亲,只能从祖父那里得到关爱。作者和祖父一起多了作者和祖父在后院里度过了欢乐的时光,作者在祖父那里得到了自由、温暖与满足。祖父对作者十分宽容,和作者一起玩耍,教作者学诗,表现了祖父对作者极大的爱护。在祖父那里,作者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暖。

但当我读到可怜的小团圆媳妇去世时,我和萧红一样同情她。她才12岁啊!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纪,却早早被卖给了老胡家做童养媳。她本来可以像我们一样,坐在教室里念书,享受童年的快乐时光,但是呢,她却要为老胡家做苦力,天天拉车,晚上还要受到婆婆的打骂。一个好好的姑娘,最后被他们活活折腾死了,又导致原本人丁兴旺的老胡家惨遭灭门,你说,这是不是自己害了自己?

读完这本书,我顿时领悟:萧红和小团圆媳妇的童年是如此悲惨,她们有自我放弃吗?不,没有!她们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最后还不是挺过来了!相比之下,我们的童年要幸福得多,我们有父亲疼,有母亲爱,有老师教导,有同学帮助,有朋友陪伴。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现在快乐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时间,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现在美好的童年生活呢?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请你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巨大的财富——美好的童年!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5《呼兰河传》是萧红回忆在呼兰河城的童年。《呼兰河传》中,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每天陪伴她的,是荒凉的后院和富有童心的外祖父。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

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是个可爱、爱笑的12岁女孩。因长太高,对外说14岁。第一天来到呼兰河城,便由街坊公论,不像个团圆媳妇,因为她太大方了,一点也不知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而且长太高了。她的婆婆对她严加管教,让她更像团圆媳妇,可是最终却害死了她。

看到这里,我的心里很同情,我同情小团圆媳妇的不幸遭遇,也同情呼兰河人民的愚昧思想。呼兰河人民的本性是善良的,当小团圆媳妇上生病时,街坊热心出主意,她的婆婆也花很多钱给她治病。但是他们治病的方式是与他们的思想一样愚昧:跳大神、烧纸人、叫魂,而这些把团圆媳妇活活害死。

看看我自己,我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我生活在大城市中,接受着先进思想的熏陶,时刻关注着科技新发展,我远离了愚昧。

如今的我,能够从书、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接受新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各地的文化、风俗、新闻,我们的思想是开放的,我们的祖国是繁荣的。

我们需要有开放的心态,才能真正脱离愚昧。有一些人,虽然生活在大城市里,却不愿接受新思想,那他们与呼兰河人民有区别吗?他们都是愚昧的,只是一个是没有接触新思想,一个是拒绝接受新思想罢了。

呼兰河传全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 要:《呼兰河传》以其对故园的酷烈展示轰动世界,作者萧红从异乡人的视角出发,唱出了家园不再的挽歌,作品成了人类精神回归的深度象征和潜隐寓言。

享有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经受住了历史浪潮的淘洗,其传世作品《呼兰河传》泽被至今,以“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笔致令人对她的才华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这部作品“悲凉之雾,遍布华林”,与同时期流行的乡土小说有很大的不同,作家展示的是一个愚昧、压抑、荒凉的北方小城,通过对呼兰城全景式的描绘,撞碎故园的炫色金梦,写出了呼兰人的生死歌哭、生之艰辛和寂寞情怀,本文试从苍凉的异乡人、悲凉的故园情角度来欣赏这部作品。

一、《呼兰河传》是萧红对精神原产地的追溯

大诗人米沃什才在回忆录中坦率地说:“我到过许多城市,许多国家,但没有养成世界主义的习惯,相反,我保持着一个小地方人的谨慎。”伟大的写作,往往就是从一个很窄小的路径进入现实,再通达一个广大的人心世界的。一个地方的历史资源和气质,必然会滋养一个地方的写作。正是因着旧中国东北小城的风俗文化的滋养,萧红的写作才有着比别的作家更动人心魄的经验刻度。写作是记忆的炼金术。离开了记忆,写作就会失去基础。出生地作为记忆的源泉,所唤醒的往往是一个人身上最具创造力的部分。所以,伟大的作家往往都是写自己所熟悉的故乡。福克纳写自己那像邮票一样大小的家乡,鲁迅写绍兴,沈从文写湘西,莫言写高密东北乡——每一个伟大的作家,往往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写作根据地。

诗人叶赛宁说:“在大地上我们只过一生。”出生地是上苍对萧红的隐秘垂顾,它永远是萧红漂泊灵魂里眷顾和萦绕的地方,是她在路上眺望的故乡,是她精神的地理,是她生命的乐园。西谚云:“人类有了命,生了根,不挂空,然后才有日常的人生生活。”对作家来说,实现“不挂空”的方式就是回到记忆的原点,找到精神的基座。

如果说童年是一个人的故乡,出生地就是一个人一生的记忆。初读《呼兰河传》,感觉萧红的童年生活新鲜有趣,充满着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快乐无忧。但仔细品味文本,我们会觉出别样的孤独和悲凉:花园里“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作什么就作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在读过历史资料后,我们得知萧红的童年并不阳光,幼年被父母、祖母所厌弃,祖母甚至用针刺她的手指。正是从小缺乏爱的滋养,萧红对爱有了更多的企盼。而成年后的酷烈现实一再逼迫她在希望和失望之间徘徊,渴望温暖却最终也没能如愿以偿。在重新回归故土,审视故乡时,她又不得不直视乡间所存在的种种陋习和国民的劣根性。面对满目疮痍的现实,萧红绝望了,她本以为家乡会给她伤痕累累的心灵以慰藉,以为在五四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故土的子民会觉醒,然而现实的种种却让她倍受打击,于是斥诸于笔下发泄自己难言的寂寞和孤独情绪,这也造成了文本中始终蔓延的一股苍凉之感。

同时,慈祥的老祖父是冷寂人间的爱与温暖,美丽的后花园则是萧红童年时代的精神乐园。这是《呼兰河传》悲凉之中可见温暖之意的又一精神源头。

“北方民族萦怀的不是逸乐而是痛苦……对北方民族来说,独立却是他们首要的和唯一的幸福。由于土壤的硗瘠和天气的阴沉而产生的心灵的某种自豪感以及生活乐趣的缺乏,使他们不能忍受奴役。”[1]作者横剖呼兰小镇掘开的不是童贞金梦和乡情记忆,而是小城的生命萎缩、生存危机和生活无奈。《呼兰河传》中没有一个人物有积极的生命意识和生存理想,都是些甘愿做奴隶而又自怨自艾的可怜虫。他们本性善良,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愚蠢而顽固,甚至残忍。当在故乡生存本身就是一种悲剧的时候,故园自然难逃苍凉的基调。

二、《呼兰河传》是异乡人发出的物是人非物换星移的喟叹

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化基础之上的,人们在这种文化传承上孕育出了强烈的家园意识,也正是这种家园意识成为人们的亲情纽带和整个民族的精神维系。而家园最直观的表现是风土人物,因此乡土往往与一个地域的风情风俗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呼兰河传》中作者展示出了故乡浓厚的地域色彩,呈现出幽暗、冷冽的格调,通过对北方地域风俗的冷色描写展示整个呼兰河镇的荒凉寂寞。作者略去了东北地区特有的粗狂、爽快气质,展示出呼兰河镇从地理风貌到生存方式都透着的一股荒凉和窒息。小说一开头就写到:“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尺长的。” 这种荒凉既是地理环境上的直观感受和经济的困窘所带来的荒凉,又是在一定的地域条件下所出现的精神上的荒凉。作品中的大泥坑象征着呼兰河人们生命的退化与萎缩,人性的扭曲与泯灭,精神的病态与缺陷。呼兰河如死水般的生活使人们没有丝毫改变环境、参与现实、执著于人生的热情。东北气候恶劣,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造成了当地的闭塞、落后,而一个封闭的世界,与之相应产生的是封闭文化。

萧红通过勾勒东北故乡的惨景,挖掘出中国北方农村的精神堕落。萧红为呼兰河作传,其实是在大时空跨度的民族文化背景上精心雕塑20世纪前期中国农村的“微缩景观”。萧红不遗余力地描写宗法、世俗、风习的落后所构成“民生多艰”的苍凉的生活环境,是想以此种情境勾起读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关于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萧红不断把悲剧性的世俗态和众生相倾泻笔端,并且描写得不忍卒睹、淋漓尽致,这绝非偶然的兴之所至,情之所至,其深层文化底蕴正是要唤起读者的警醒,从而寻求治疗国民愚昧的良方,关怀民族命运。

萧红写尽了呼兰小镇的绝望与荒凉:呼兰河自然环境是荒凉的,呼兰河人民的生命形式更是荒芜的,这就是呼兰河的现实。走出呼兰城,萧红清醒地审视家乡人民的生存状态,深刻地思考他们苦难的命运。这时带给萧红失落、伤痛以及憎恶、厌弃等种种情感的故乡,被罩上了一层可爱诱人的光环,成为作者渴望回归的所在。我们可以看出萧红对后花园用心营造,既是对儿时乐园的重现,又是不露痕迹却有意地在构造心中真正的家园。家园给她带来了宁静,使她从不堪忍受的重负中专注于灵魂深处,对祖父与后花园的苦苦依恋,让以祖父和后花园景致为喻像的家的概念于记忆中冉冉升起。被蒙上梦幻色彩的童年记忆已逐渐取代了具体的有形的家的记忆,成为精神家园的喻像。“在萧红的记忆里,遥远的东北故土似乎由于被冰雪和信息封隔的太久,成为文化的边地和精神的荒原,呈现出一种闭塞、贫穷、窒息、愚昧、僵化、几近病态的文化景观。”[2]

遍览《呼兰河传》,全是萧红对家园不再的挽歌。《呼兰河传》更像是人类精神回归的深度象征和潜隐寓言。在小说的“尾声”部分,萧红以无奈、惆怅、寂寞、温馨混杂的情怀发出疑问——难道人类文明的每一寸进步都必须以那些曾给我们慰藉的美好事物的消失为惨痛代价?在这个意义上看,《呼兰河传》是人类命运的寓言和象征。

注释:

呼兰河传全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诗学 赞助人 《呼兰河传》英译本

明确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要求。“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途径。这里的“中国故事”可以说包罗万象,优秀的文学作品便是其中之一。要让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走向国外、得到认可,文学翻译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受众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更成功地传播中国声音,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是在翻译的文化转向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将翻译和文化紧密地联系起来。下面以萧红富含文化价值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为蓝本,以改写理论为基础,简要分析其英译处理。

一、关于《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通过对一些生活片断的回忆,表达淳朴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茅盾曾为其作序,评价极高。小说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勾勒出一幅幅多彩的风土画,包含了巨大的文化含量。葛浩文译本是《呼兰河传》唯一的英译本,在促进中国文学和民族文化传播上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葛浩文是当今英文世界非常著名的中国文学翻译家,他的翻译严谨而讲究。夏志清教授称葛浩文为“公认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

二、关于勒菲弗尔改写理论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翻译的文化转向。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就是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中的代表性理论。该理论关注翻译与文化的相互作用、文化作用域和制约翻译的方式,以及语境、历史和传统等问题。按照勒菲弗尔的观点,有三种不同的因素会对翻译产生直接的影响和制约,这三个因素分别是意识形态、诗学及赞助人。按照这一理论,翻译的实质就是改写原文,翻译者出于某一目的考量对原文的具体操控就是翻译。

意识形态是制约人们行为习惯、信仰的总的因素。它控制作品的观点,从作品的主题内容到形式风格,都离不开意识形态的干预。意识形态意义宽泛,包括信仰、传统及惯例等诸多方面的意义,不仅仅是狭隘的政治意识。意识形态这一理论告诉我们,翻译就是将原本的一切予以重写,而重写受制于目的语依存的社会形态(刘军平,2009)。

诗学是艺术与文学的紧密结合。诗学不但包括文学观念,而且包括文学要素。所谓文学要素,包括诗歌的题材、情节、象征、用语、技巧等;而文学观念,则指的是文学在社会诸领域中所占据的地位(Lefevere,2004)。

勒菲弗尔认为,赞助人可以是在某一历史时期具有影响力的个人,可以是某些人物团体(出版商、媒体、政治派别或政党),也可以是负责传播文学和文学思想的机构(国家院校,学术期刊,尤其是教育单位)。

综上所述,改写理论将翻译放置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进行探讨,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改写,也是一种文化操纵。由于受到以上三个因素的操纵,可以说翻译是翻译人对文学原作进行改写、编选、批评和编辑等各种加工和调整的过程。

三、从改写理论看《呼兰河传》的英译

在阅读《呼兰河传》英译本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葛浩文并非谨遵“忠实”的原则,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写。下面就从改写理论的三要素即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这三方面来具体分析葛浩文在翻译时对原文本的操纵、改写。

1.意识形态作用下译者的改写

《呼兰河传》中充满了地域特色,可以说在翻译《呼兰河传》的过程中,葛浩文一直都是带着意识形态的枷锁在跳舞。葛浩文在接触中国文学之前就形成了自己的西方价值观为主的意识形态体系,而且为了译作在美国的更好传播,译者必须对一些表达进行一定的改写。

例1:

原文:虽然自小没有读过诗文,不认识字,但是“金刚经”、“灶王经”也会念上两套。

译文:… she was able to recite the Diamond Sutra and had memorized the prayer to the Kitchen God.

《灶王经》是我国道教文化的经典之作,蕴含了道教教义的精髓。灶王就是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掌管饮食之神,几乎家家拜祭。译者给出了the Kitchen God的译法,用God来翻译“王”,这样既能保留中国文化中与西方宗教因素相异的特质,弘扬我国文化,又能使译文读者很容易理解“灶王爷”(Kitchen God)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例2:

原文:……他说没有龙王爷。你看这不把龙王爷活活气死,他这口气哪能不出呢?所以就抓住了他的儿子来实行因果报应了。

译文:…So he grab hold of the son as a means of gaining retribution.

“因果报应”起源于佛教,是佛教用语。常说因缘和果报,根据佛教轮回之说,种什么因,受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译者给出的翻译是“gaining retribution”。根据《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辞典》:“Retribution is punishment for a crime,especially punishment that is carried out by someone other than the official authorities.”只是报应、惩罚的意思,淡化了其中佛教的含义。此语境下,“因果报应”不是非常重要,不可不译的部分,葛浩文这样淡化了其中的宗教色彩,省去了解释的烦扰,不仅不会影响对译文的理解,反而使读者更易接受。

例3:

原文:也是秋天,比方这一年秋收好,就要唱一台子戏,感谢天地。

译文:If,for example,the autumn harvest is good,there will be an opera performance to thank the gods.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天地代表着天地神灵。在西方,人们信仰宗教,称上帝(God)为万能的主。在译者的意识形态体系的操纵下,葛浩文把天地处理成gods,使读者很容易接受这种表达,理解书中人物的心情。

在葛浩文西方意识形态体系的操纵下,他对原作中与鬼神、古代封建文化有关的内容进行了“调和”,弱化了原文的鬼神因素,强化了西方的宗教内涵。

例4:

原文:他这样的学生就站起来了,手里拿着“《康熙字典》”

译文:This kind of student will often stand up,classical dictionary in hand.

葛浩文将“康熙字典”译为“classical dictionary”。《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出版的图书,但译文中并没有体现出年代,即“康熙”,这是因为译者可能考虑到西方读者的历史知识背景,不了解中国历史的人不知道“康熙”是中国古代的帝王之一,如果直译为Kangxi,就可能引起读者的不解。笔者认为,可以使用直译加同位语解释的方法将《康熙字典》译为Kangxi dictionary,a classical dictionary,这样翻译不仅易于读者理解,还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

2.诗学作用下译者的改写

诗学不但包括文学观念,而且包括文学要素。所谓文学要素,包括诗歌的题材、情节、象征、用语、技巧等。

例5:

原文:那漂亮得和新郎似的车夫的名字叫:“长鞭”。马童的名字叫:“快腿”。

译文:the name of the carriage driver whose good look give him the appearance of a bridegroom is: “Long Whip”.The groom’s name is: “Fleet of Foot”.

翻译人名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音译,但此时葛浩文领悟到作者萧红如此起名的用意,如果音译就会失去应有的文学色彩。所以译者对车夫“长鞭”、马童“快腿”的翻译并没有采用音译的方法,而是根据名字的含义将其分别译为“Long Whip”和“Fleet of Foot”,在此采用意译的方法,不仅生动地体现出了各色人物的特征,而且传达出了命名时的巧妙。

例6:

原文:我就招呼了在旁边看热闹的小孩子,我说:“帮我赶哪!”

正在吵吵的时候,祖父奔到了,祖父说:“你在干什么?”

我说:“赶鸭子……”

祖父说:“不用赶了……”

译文:I yelled out to the kids nearby that were watching all the fun: “ Give me a hand here!”

While we were shouting and running around,Granddad hurried over and asked: “ What’s going on here?”

“I’m driving the ducks ...”

“There is no need to do that ...”

英语行文时注重词汇的多样性,重复和无变化的用词在汉语中可能另有一番韵味和意图,但在英语中却是一个禁忌,要尽量避免用词的重复。“说”作为一个转述性动词,在原作的一段对话中可以反复出现,但在英语中要使用不同的词汇或形式体现“说”这个动作。在上面的例子中,译者根据当时的情境,当时吵闹的环境下,“我”和其他小孩子说话用了“yell”,祖父说话时带着疑问用了“ask”,葛浩文根据当时说话人的状态和心情进行翻译,使对话对话更生动传神。后两句有了前两句的语境,直接省去了转述性动词,使行文更紧凑,直截了当。

例7:

原版《呼兰河传》的结构较松散。从内容上说,没有完整的情节,主要通过对一些生活片断的回忆,表达思想和情感。从结构上说,小说中一共有七个章节,这七个章节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或因果关系排列的,给人感觉随机散乱,而且没有标题,形式上更像是散文。这样的叙述很容易让读者失去兴趣,从而读不下去。葛浩文对《呼兰河传》的英译本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改写,那就是给每一章节都加上了一个小标题。简洁的题目反映了本章的核心内容,使读者一目了然。

3.赞助人作用下译者的改写

在一次研讨会上,葛浩文为自己辩护,说到译文的更动绝大多数是美国或英国出版社的编辑所做的,“但中国读者,尤其是媒体,总指我为罪魁祸首。这些英文的编辑既然不懂中文或中国文化,编辑过程中,当然就用他们唯一可用的准则――英文读起来顺不顺,这也是他们判断一部译文优劣的标准”。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发行的《呼兰河传》英译本最后两章没有译出,虽没有直接说明原因是什么,但为开拓市场而“试水”的嫌疑很重。直到1988年三联书店再次发行时,才补全。出版社会考虑到作品翻译出来能否得到读者的认可与接受,就是考虑到这一点,为了满足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偏好,葛浩文采取了灵活的翻译策略,对原出了某种程度的改写和调整,使其达到了赞助人的期待。

四、结语

正如我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谢天振所说:“英译者葛浩文在翻译时不是‘逐字、逐句、逐段’地翻译,而是‘连译带改’地翻译的。”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将翻译和文化紧密地联系起来,考虑到受众的文化背景知识,对原出了某种程度的改写和调整,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译文,从而达到传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Goldblatt,H.The Field of Life and Death and Tales of Hulan River: two Novels by HsiaoHung[M].Bloomington:Indiana Univ.Pr.,1979.

[2]萧红.呼兰河传[M].译林出版社,2012.

[3]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4]谢天振.莫言作品“外译”成功的启示[J].文汇读书周报,2012(12).

相关期刊更多

北极光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大兴安岭地区文联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太原师范学院

中国戏剧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