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同音字练习

同音字练习

同音字练习

同音字练习范文第1篇

复习目标:

1、全面复习本册书要求会认的400个生字,要求会写的300个生字,并能用常用字组词或者说话。

2、复习巩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结合《语文园地》中出现的思维训练,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扩散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总结延伸阅读和习作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习作的能力。

复习资料的准备:

1、字词部分:看拼音写词语、查字典、根据偏旁写字组词、加偏旁组词、形近字组词、填上适当的词、选字填空、写出近义词、按要求写词、补充成语、划去不同类的词语等

2、句段部分:连词成句、补充句子成分、组词造句、加标点、照样子改写句子等

3、写话:整理句序、看图写话等

4、综合练习

5、模拟试题

复习内容:

1、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加强看拼音写词语和生字组词的训练。

2、以课文为本,对每篇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概括,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

3、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的训练,并能根据句子表达的内容填出相应的词语。

4、抓住《语文园地》的练习特点,以归类的形式激发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复习类型:

1、看拼音写词语或者简单的句子。

2、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并能用其组词。

3、结合课后练习和日积月累的内容,变换形式进行填空练习。

4、古诗的吟诵和填空练习

5、重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练习。

6、看图,写几句话。

7、查字典练习。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范文篇二

复习内容:

1、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加强看拼音写词语和生字组词的训练。以书为主,对学生易错易忘的字词进行比较,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的训练,并能根据句子表达的内容填出相应的词语。

2、以课文为本,对每篇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概括,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抓住《语文园地》的练习特点,以归类的形式激发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紧扣课后练习和综合复习,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查漏补缺的复习工作。

3、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布置自主性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复习需要。复习内容要有阶段性,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4、阅读训练的内容多样,帮学生建构最基本的阅读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5、以看图写话为核心,鼓励尝试想象故事的编写,旨在培养学生各异的思维方式。

复习策略:

复习难点是帮助学生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指导学生能够用部分生字进行口头或书面的组词,从而达到积累语汇的目的。

(1)汉语拼音: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字:看拼音写字词,形近字辨析组词,多音字(组词,在句子中选择字音),总结易错的字,写出相同偏旁的字(独体字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复习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合一合等)。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音近字。引导学生根据生字的偏旁,来判断它们的用法,重在引导学生在运用和积累的过程中,发现和总结出它们各自的用法。结合具体的语境,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句子中找出反义词,或者进行一些口答或者书面的填空。

(3)词语:反义词、近义词、填合适的词(数量词、词语搭配)出现形式有:直接填空、连线、在句子中填写。拓展积累词语:你能写出这样的词语吗?(四字词语、AABB式,ABAC式,ABB式)

(4)句子:加标点、造句、被字句和把字句、比喻句。通过把句子写完整的训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完整的一句话,以达到让他们写一句完整话的目的。

(5)古诗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能填空或会默写。

(6)阅读:数句子和自然段。按要求画有关的句子。(注意画准、画全。)根据短文内容填空。(要找到有关句子注意标画,写正确。)选择文中的多音字的正确读音或正确的字,选择恰当的词。词语搭配、找近义词、反义词。(连线、填空)加标点符号。拓展(如:你想对文中的##说点什么?)注意抓住主要人物说,句子要通顺。

(7)看图写话:重点指导学生如何看图。单幅图看图写话:抓住图上都有什么,是什么样的。最重要的是抓住谁在干什么,怎么干的?干得怎么样?当时会说什么,神态怎样。(由图展开想象。)[本册的写话复习,重点要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仔细观察画面,弄懂图意。积累一些句式,如:谁干什么。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并能运用指定的句式来写话。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认真检查写好的句子,发现错别字及时改正。:立足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练习巩固。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范文篇三

复习目标:

1、全面复习本册书要求会认的450个生字,要求会写的350个生字,并能用常用字组词或者说话。

2、复习巩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结合《语文园地》中出现的思维训练,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扩散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总结延伸阅读和习作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习作的能力。

复习时间:12月18日到1月10日

复习形式:

以单元复习为主,归类复习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不让学生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培养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比较轻松的度过复习阶段。

复习内容:

1、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加强看拼音写词语和生字组词的训练。

2、以课文为本,对每篇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概括,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

3、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的训练,并能根据句子表达的内容填出相应的词语。

4、抓住《语文园地》的练习特点,以归类的形式激发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复习类型

1、看拼音写词语或者简单的句子。

2、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并能用其组词。

3、结合课后练习和日积月累的内容,变换形式进行填空练习。

4、古诗的吟诵和填空练习。

5、重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练习。

6、看图,写几句话。

7、查字典练习。

复习措施

1、紧扣课后练习和综合复习,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查漏补缺的复习工作。

2、对学生易错易忘的字词进行比较,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3、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布置自主性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复习需要。复习内容要有阶段性,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4、阅读训练的内容多样,帮助学生建构最基本的阅读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5、以看图写话为核心,鼓励尝试大胆想象,旨在培养学生各异的思维方式。

复习过程:

1、字词部分:看拼音写词语、查字典、根据偏旁写字组词、加偏旁组词、形近字组词、填上适当的词、选字填空、写出近义词、按要求写词、补充成语、划去不同类的词语等。要求全体过关。

2、句段部分:连词成句、补充句子成分、组词造句、加标点、照样子改写句子等。进行专项练习。

同音字练习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合唱 声音训练 误区

对于独唱者,强弱自如的丰满的音响是良好的嗓音训练的结果。科学的良好的嗓音训练对独唱者和合唱队员是同样适用的,但是合唱艺术也毕竟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和要求。一个好的合唱队的声音训练毕竟不能完全照搬独唱声音训练,就像一个好的独唱演员不一定是一个好的合唱队队员,一个好的合唱队不是把独唱优秀的人集合起来就自然地解决了合唱声音训练的问题一样。本文要谈到的是几个特别对合唱有训练价值,并且在合唱曲目的排练中也特别需要注意的与独唱训练不同的问题。

一、歌唱机能

(一)不需要独唱的“抢气、偷气”

要把嗓音机制准备好,合唱队员应会慢的深的呼吸。每一声部都计划好在哪里让一部分人换气,而另一部分人仍在唱,没有理由抢气。通过队员的交错换气能不停地把整个乐曲唱完,这也是合唱训练中要经常练习的方式。要使合唱队员有意识相互配合、聆听本声部其他人的声音、其他声部的声音,不要像唱独唱作品一样都在一个地方换气、拖拍都拖一样的时值(本文不是主张合唱不要整齐规范,当然在有些地方是要整齐划一的,比如在起音和休止后的进音部分)。

(二)拒绝粗暴的声门起音,在气息上起音

合唱有时为了保证干净利落的起音或为了整齐划一做好准备,使用相当生硬的、对嗓音发展不利的声门起音。声带是靠空气通过声门起动的,气流把声带抽到一起,并交替增减声带上下的压力,使其快速打开和闭合。是气流的干扰产生音响,不是声带彼此摩擦或通过声带的空气阻力产生音响。当人体憋气时,身体的保护机制使声门闭合,要用很大压力才能打开紧闭的声门。以强硬的气流把声带冲击开使其振动发音会使声带嘶哑充血甚至病变。

“唱在气息上”或“唱在气息的反弹上”,就是打开声门让气息引起发音。把气息看成是个球,被抛下后慢慢的回弹,在吸气与呼气之间不至把呼吸憋住或僵住。在歌唱中气息不断内外运动,声门就这样保持打开。唱在反弹上和表现惊喜的感觉有助于避免呼气前闭合声门。还有一点是腹上部的行动独立于肋间肌和背肌。腹上肌会内外移动、收紧和放松而与其他肌肉不牵连时,才能最有效、最精确地控制呼吸。

断音的元音练习,可用送气音“h”起音。在出声之前先出点气,感到腹上部轻微的有节奏的内外跳动。

对于为了有准备和整齐的起音,通过练习能解决该问题。指挥的手势将示出嗓音将从何处开始,不懈地练习将使这些肌肉和神经的配合协调到不加思索即可使用的地步。

(三)杜绝声门断音, 以气断声(针对断掉元音)

应以打开的声带把声音断掉,而不适用闭合的声带断掉声音。指挥的手势显示出在哪里断掉,其后面的动作可能是表示吸气或呼气,为了整个声部甚至整个合唱队的整齐和灵敏,特别在一些“声断气不断”、休止或换气非常短暂的、某些声部有很多做“回声、衬托”效果的时候更应采用这种断音方式。以气断音的合唱在乐句末尾产生较好的“余音不断”的效果。

1.声门断音

关闭喉咙的断音方式。指挥以握拳结束乐句时也不应使用声门粗暴地把音断掉。憋住喉咙只会增加张力,反而更不能解除声音。在乐句结束时通过挤压喉部和声带会使音色改变、元音改变、缺乏回响、练习时间过长还会伤害喉咙。

2.以呼气把音断掉

通常的结束唱的音的方式是放松声带把音断掉,并通过声门不断地把气平静的呼出。歌唱的效果与以吸气把音断掉的差不多,但缺陷是唱下一句的空气走向不对,准备动作要重新启动。这种方式对有休止符前的乐句结尾效果较好。

3.以吸气把音断掉

元音的断掉应该是平滑的,并且声音好像仍在继续,当声带打开和放松时空气从它们中间通过。

用吸气的方法把声带分开,它能使喉咙为下一乐句提前做好准备,使乐句结尾放掉的气息与下一乐句开始的气息相结合。

(1)唱长音时,在音要结束时减小音量。

(2)快速地放掉气息压力并吸气。(唱的音要平稳、轻松,不要增加气息压力,音是由共鸣传送的。可用一些身体动作来辅助感觉:唱时把手伸在身前,离开身体,轻轻握在一起,拇指向上;把气快速断掉,在手向远上方挥动的同时吸气)。

可以在一些合唱曲中开放的字尾后加“k”,结束得很突然,并保持喉咙的打开状态。开始时慢练该乐句,重复时感到字与字之间喉咙还是打开的。保持这种状态逐渐加快速度练习,直到合唱队员能用要求的速度唱这些乐句。

二、吐字咬字

一般来说,合唱比独唱的吐字要更精确,因为人数众多、声部间词相同而音高或节奏不同等原因,合唱吐字不清比独唱更容易暴露。关于元音演唱的练习在关于声乐嗓音训练的书籍和著作中提及的很多了,在这里不再赘述。嗓音的优美在元音,吐字的优美在辅音。元音可以发展优美的嗓音,而对于吐字笔者想在此多强调辅音的发声练习(当然良好的辅音也可增强元音的高位置)。 吐字和行腔所用的是不同的部位,但又是密切结合的。吐字首先起始于辅音,有很多也结束于辅音,合唱队员更要练就既可清晰吐字又不妨碍嗓音线条的辅音。

韵母(也就是元音)的发音状态和支持点,咬字则是指声母(多为辅音)在喉、舌、牙、唇不同的起音部位。歌唱语言不同于说话语言,歌唱语言的韵母形成的位置不在口腔,而在咽腔;歌唱语言必须最大限度地延长韵腹,所以很多独唱的咬字吐字训练往往重视元音的练习,提出“字头快、字腹长、字尾归韵”的枣核型的两头短、中间长的咬字吐字方式。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发字尾辅音之前就觉得已经唱完一个乐句了,把肋和腹部松掉了,这导致嗓音通道紧张或收缩,当然松掉也不是不能发出辅音,但是很困难。在发出辅音之后应呼气以确保自始至终辅音都得到气息和状态的支持。

辅音的练习既要保持各个吐字器官的独立性来防止辅音紧张导致的嗓音紧张,又要快速的变换辅音而不漏气。

(一)把字首辅音唱在拍子前

合唱队要在各种环境下和各种风格的演唱,除了无伴奏合唱不强调外,合唱队与伴奏一起要把字首辅音唱在拍子前。如果把辅音唱在拍子上,听起来就好像晚了,特别不容易和伴奏合上。还有前面要求的把音唱在气上,先出点气在出音;还有的辅音发音时比较长,就更要专门的恰当的定好每个字首辅音的时间。提前进入的手段通过练习形成习惯后,指挥只需偶尔提示即可,并不会打乱或复杂指挥的手势。

(二)唱响辅音

一般演唱时元音都较为响亮和拖长,辅音如果唱的太轻则会造成歌词很难被听懂或者字词强弱不均匀。所以决不能忽视辅音的发音,辅音发音的共振峰其实远远高于元音共振峰,让良好有力的辅音去和元音一道清晰的传送歌词。良好的辅音可增强元音的音响,绝不会影响或遮盖元音发音。辅音多是摩擦音、爆破音,有的是声带不振动的音,所以发辅音要调动更多的能量和气息,练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把其唱响和强调出来,但各个发音器官不宜有压力感(可以有口腔和唇齿的适度压力,但不能有声门的压力)。唱响辅音所需的力量被转移到随后的元音上,为元音提供正确的发声位置、高频率的泛音、音高和动力。

开始要多次的尝试均衡辅音和元音之间的强弱比例,可以采用在所要唱的音高上大声唱辅音,比如“m ”、“ n”,然后以轻声加上元音音响。合唱队员可能会觉得辅音唱的比元音更响,可以用录音的手段进行辨别和调整。注意要防止紧跟辅音的元音唱的太强或延长了辅音使字拉扯的变了形。辅音唱响但不能唱长,各个声部声音的线条和吐字的力度都是均匀和流畅的。

清辅音如“z”、“c”、“ s ”、“zh ”、“ch”、“sh”时的唇齿摩擦音不能挤占后面音符的时值,唱时下巴放松嘴是张开的。清辅音的唇齿摩擦要整齐划一,甚至可以要求第一排的队员唱而其他队员完全不唱。

5 4 3 2 1 ---

Si sai sa sao su

保持舌头的稳定,只用口中的气唱“s”以免在辅音上漏气。

浊辅音需要振动声带发音,所以不用象清辅音那么突出强调自然就有一定的音响,但要注意浊辅音的唇齿音的音高问题(辅音无音高,但是有高频的嘶嘶声,这里说的音高是指辅音为其后拼读在一起的元音音高所作的准备和状态)。要唱得清楚、有控制、音高准确,还没有嘶嘶声,可用加长的浊辅音设计练习来解决。例如:

5 5 5 5 5 ---

ga gao gi gou gu

同一音高的练习,半音半音的上下扩展音域。不论涉及吐字器官多大幅度的移动,保持辅音和元音都是向前的,此练习要唱的非常连贯。

(三)唱外文歌曲时更要注意辅音

1.混淆的辅音

比如英语中的“ing”常常唱成拼音的“in”,以“n”代替了“ng”。受到中文咬字发音的习惯影响,舌位太靠前了,“going”唱成“go-in”、“loving”唱成“lov-in”。应多加强软腭的力量和软口盖吐字的练习,加强对辅音吐字咬字的重视。

2.错误的连读

外语歌曲中的单词之间常涉及到连读问题,队员常常不知道哪里该连又该如何省略辅音,在某些字间的连续而使人听不懂这个句子时,解决办法是需要吐字练习的同时,把字分开和改变对这个字的辅音元音强调。

3.该省略的辅音

比如英语中的双“t”的单词,只发一个“t”,这样才不会阻断前面的元音的发音。还有一种情况是拼写中没有“t”而读时有“t”,这是要把辅音连过去而省略“t”。

4.特殊的“r”

“r”的情况更为复杂。在欧洲一些语种里,比如意大利语、俄语中它是要求轻弹或者滚动几次舌头发音的,法语和德语在讲话时都使用软口盖――软腭的“r”,但在古典式歌唱不使用它。英语中的“r”有时发音像元音的滑音,是有声的;有时不读出来;有时是复合元音的一部分,与大多数复合元音一样,最后的音响必须非常轻并不被强调。根据它所处的位置和前后音的性质而有不同处理。

三、训练手段

(一)不过于依赖钢琴

在钢琴伴奏下独唱演员可以唱出大频率幅度的音仍被认为是允许的,而合唱队员如果也如此演唱就会出现疑似音准或和弦色彩不标准等诸多问题。一是嗓音是音响共振峰、基音、泛音等多种总合而成并可无限变化的,二是钢琴平均律的半音和弦乐四重奏的纯律半音相比本身就不佳。众所周知,目前使用的主要音律如十二平均律、纯律、五度相生律等本身的音高及音与音之间的距离就不等。为了音准良好,合唱队员不能只听钢琴来校对音高,还必须互听来提高耳朵的敏锐性和培养配合意识。

加强无伴奏歌唱的训练习惯,通过无伴奏歌唱让队员学会聆听周围的嗓音。即使排练的是有伴奏的合唱曲,排练时也多用无伴奏排练,将来不会因场地和音响等原因使一些队员听不到伴奏而影响歌唱。

(二)音程示范

可以用分辨音色和音程的方式来训练音准。例如,以男声声部为例,一位男低音和一位男高音先唱个八度,然后是纯五度。即使有稍许的“碰撞”或干扰,但这两种音程是在和谐悦耳的范围内。然后男低音持续主音,让示范的男高音分别唱个略高和略低的纯音程,然后再把它们变和谐。经过这样的示范和练习,合唱队员就能听出音程是否准确。之后让更多的声部加入,从二重到四重、六重、八重等等,直到全体男声都准确的唱八度、五度。训练其他声部和其他音程也是如此。

(三)不要单纯的练声开嗓

练声阶段不仅仅是练习嗓音技能和机能的,还要调节元音、辅音的音色,头声、混声和调准音高――音程的任务。预先精心选好要排练的曲目,比如这一阶段都排练D大调的作品,固定嗓音训练的练习,都以D大调下行琶音开始,经过练习合唱队员能在没有任何音高提示的情况下以D大调准确的把练习唱出。

(四)关系调性

当合唱队能在指定的音高上起音了,可按照乐曲的调性关系安排排练的顺序。比如D大调和b小调,E大调和 A大调。不用乐器或定音器恶的帮助让队员学会找到关系大小调及其属音和主音的关系。

(五)原位和转位和弦练习

在音程练习已经解决的基础上,在无伴奏的情况下唱某个大调的和弦。不要求时值,指挥提示换音的位置:“男高声部高半音,女低声部高半音,男低声部高半音等等”。四个声部中每一个声部都要升高、降低或还原半音,最后都回归原来的和弦。钢琴只在最后回归时弹一个音,用来检验逐音符的移动是否准确。此练习主要靠耳朵。当然还可以设计出很多训练转调的练习,最后首尾最好在同一调性上可以更方便地检验是否跑调。

基金项目:

本文为河南理工大学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果,项目名称:综合性高校音乐专业合唱指挥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13JG027。

参考文献:

[1]倪淑萍.高师合唱教学的曲目选择和技巧训练[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同音字练习范文第3篇

一、提供正确标准的发音范例供学生仿说

作为老师,不一定期望学生要达到近似英语人士的标准发音,但也希望尽可能地正确清楚,但是由于老师本身的发音不尽理想,(应该尽快想办法进修自我提升,必须具有较强的听音、辨音和正音能力),在此之前,应该尽量提供丰富、完整的素材供学生学习。善用各种教学辅助媒体,如教科书附带的录音带、多媒体课件或挑选民间制作优良的发音教材作为引导学生发音的范例。

二、利用实际示范及手势让学生了解如何发音

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音、重音或语调,教师可针对其特征,善用手势或是口头提示,帮助学生辨音或发音,例如,在教清辅音/p/与浊辅音/b/的发音时,可引导学生将手轻轻放在喉头的位置,感受声带的震动与否。在教授一般疑问句的语调时,教师可以手势平画后慢慢上升来配合 或提示学生 语调的上扬。如此以手势配合发音教学,不但能让学生感受语音的特质,增进记忆,提升教学效果,也能在学生练习时,作为提示之用,既可增加语言应用时的流畅,也可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三、提供给学生更多练习发音的机会

练习对于任何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学生发音能力的训练更需要经常性的练习。老师在教授完一个词的发音之后,学生需要对发音要点有非常仔细的观察和练习时必要的指导。练习的方式可以有课堂教学练习、游戏练习、日常生活练习、专门性练习等不同形式。如教师和学生的口语交谈、念儿歌、讲故事、唱歌等不同途径都能练习口语的发音能力。用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发音训练,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发音规律,不仅训练了学生听觉器官的灵敏性,还训练了学生发音器官的协调活动,使之形成正确的发音。如在歌曲Children,come and dance along中有一句歌词:round about and back again,由于语速较快,很多学生的发音都比较含糊。我就将单词逐个分开来,从简到繁,在学生连读比较熟练的基础上,再进行演唱。这样学生就通过练习掌握了句子的正确发音方法,使教学达到了目的。

在生活中,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练习,如日常生活中练习eat吃饭,drink喝水等生活词汇,室外活动时有意识地让学生练习:tree树木,flower花等。同时在练习中增加一定的趣味性,以避免学生因练习形式和内容的枯燥而产生的厌烦情绪。

四、随机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的错误发音只有在其刚刚出现时才最容易纠正,否则一旦其语言能力基本形成再纠正将十分困难。

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又叫做正音训练。由于小学生的发音器官还处于发育状态,受语言环境的影响还存在着发音不清楚的现象,加上他们的词汇还比较贫乏,非常容易把一些词音说错,这时是纠正学生错误语音的最佳时机。如有的学生对duck和dog,cap和clap,等词的发音分不清,当教师听到学生的错误发音后,就应该及时纠正。

或者也可利用发音对比的方式,纠正学生的错误。比如当学生模仿发音时,老师可将其发音用复读机录下,随即播放与原音进行对比,及时表扬发音正确地学生,或者纠正错误并再次播放正确的音或语调,以形成强烈对比,先让其区别辨音,再让其跟着发音。此举一方面在协助学生了解其发音的确与原音有所不同,一方面再确定学生的问题究竟是在辨音,抑或仅是发音有困难。例如,学生若将watermelon的重音念在第二音节(waterMElon)时,老师如果仅仅是一再地提供正确的发音WATERmelon供其模仿,虽然多数学生可能就此能够纠正,但少数学生若仍有困难时,老师则可将watermelon一字念三遍,配合手势强调重音所在,分别将其中的四个音节念成重音,第一次为WAtermelon,第二次为waTERmelon,第三次为waterMElon,第四次则为watermeLON,如此,学生比较能感受真正的重音所在。

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还要持之以恒,要注意耐心、细致。对学习过程中的反复现象和比较困难的学生,不能操之过急或简单训斥,以免使其产生自卑心理而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形成。

五、采用多种形式巩固训练学生的发音

(一)、配合夸张的口型动作猜字发音

进行猜字发音游戏巩固所学知识时,一开始时先选定一些差别最小的词 例如:books,box,bikes或者bike,back等),将其共通处的音标/b_ks/,/b_k/写在黑板上,并和学生们一起朗读一遍,然后由老师以动作分别表演出books,box,bikes,或者bike,back,然后由学生猜出该字的意义并念出。进行时,若有些字词表演不易,则可以文字描述或中文翻译替代动作表演。不过,小学阶段所教授的词汇量比较少,一次能找到数个单词一组并不容易,所以这类的游戏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善用“差别最小对偶词”进行辨音练习

所谓“差别最小对偶词”指的是,两个单词音节数相同,除了相同位置的一个元音不同之外,其余的语音皆相同,例如:sit与seat除了元音不同,其余辅音都一样,其它如:ship/sheep,by/boy,walk/work,nurse/nice;另外,只有其中一个辅音不同的对偶词,比如:fan/van,lip/rip,dare/there,sun/some。在进行巩固练习时,可以有以下方式:

1 将对偶词的两个字写在黑板上,分别标明1与2,由老师念其中一个,让学生说出其号码。

2 将对偶词的两个字各说一遍(如ship,sheep),或者只将其中一字连续念两遍(如sheep,sheep),让学生判断所听到的两个音相同或不同。

3 将对偶词的两个字其中一个念一次,一个念两次(如sheep,sheep,ship),让学生判断听到的三个音当中,第几个音不同。

另外,进行辨音活动时,除了口头回答外,有时可以稍加变化,搭配肢体动作、绘画等方式进行,增加趣味性。

(三)、善用归纳法

老师可以将同一类型发音方式的音、单词或句子放在一起,由老师念出来,介绍给学生 例如重音同样落在第二音节的单词 ,以强化学生对该发音形式的感知,然后由学生跟着念。例如:

第一音节 第二音节

new banana

show before

church today

teacher piano

同音字练习范文第4篇

本研究基于听写障碍儿童存在视觉辨别、形音联结缺陷的研究结果,对听写障碍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认知干预训练,并进行实验比较。研究表明:视觉辨别、形音联结的干预能相应地提高听写障碍儿童的视觉辨别能力和形音联结能力;对于汉字学习来说,形音联结、视觉辨别相结合的综合干预训练比单一的视觉辨别、形音联结干预训练效果好。视觉辨别与形音联结相结合的综合认知干预方案更能提高听写障碍儿童相应的认知能力,促进听写障碍儿童的汉字学习质量。

关键词 听写障碍 形音联结 视觉辨别 认知干预

分类号B849

1 问题提出

听写障碍(dictation disabilities)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儿童的特定听写技能显著受损,主要表现为儿童听到读音写出字形存在困难,听写成绩落后于同龄(或同智力水平)儿童的现象。听写障碍儿童的显著特点是阅读成绩正常而听写成绩落后。在英语文献中,与此对应的是拼写障碍(spelling difficulties),主要是指在没有阅读障碍病史的情况下,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儿童的特定拼写技能显著受损(包括口头与笔头正确拼写单词的能力受损),主要表现为拼写成绩落后于同龄(或同智力水平)儿童的现象。拼写障碍不是由于教育不当、视觉缺陷或精神等问题所致,目前,其病因、病程、相关情况或结局都知之甚少。这种特殊的拼写困难现象,在英语学龄儿童当中是比较普遍的。汉字是表义文字,在字形产出过程中难以根据语音拼写出字形组合,与英语儿童相比,听写任务对于汉语儿童来说更加困难。调查表明,汉语听写困难在儿童学龄期的发生率达到5—10%。

汉语儿童在学习汉字时,完全不认识字、不能认读的情况不是很普遍,而听写困难,即认过字后却写不出来的情况却更为普遍。儿童进入小学之后,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学习模式的变化,听写困难对于儿童的影响日益增大。听写困难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学业发展,导致儿童对书写活动产生厌倦情绪和回避行为,也会影响他的心理发展。

因此,有必要探索听写障碍儿童的干预训练方法和内容。干预训练是发展研究的最终目标或最高目标,根据汉语发展性听写障碍儿童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听写障碍儿童的听写能力干预方案,进一步提高听写障碍儿童相应的认知能力,促进听写障碍儿童的汉字学习质量。

本研究根据听写障碍儿童存在视觉辨别、形音联结缺陷的研究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听写障碍儿童的认知训练,并进行干预比较实验,从而确定对听写障碍儿童有效的认知干预方案。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来自北京市城区四所普通小学的三、四年级的310名学生参与了被试的筛选,其中三年级110人,四年级200人。通过筛选,最后得到听写障碍儿童30人。根据其前测成绩、性别和年龄,将30名听写障碍儿童分为匹配的三组:视觉辨别干预组(10名),形音联结干预组(10名),形音联结+视觉辨别组(10名)。实验被试均为右利手,没有视力问题。

测验材料是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生字表,编制小学生三、四年级的听写测验和认读测验,听写和认读两个测验所用汉字材料完全一样。每个年级的测验用字都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字,其中三年级测验所用汉字是小学语文教材1—5册的生字,四年级所用汉字是小学语文教材1—7册的生字。每个年级的测验用字是100个,约为学生已学过生字总数的6%—8%,测验用字的平均笔画数为11,汉字结构以左右、上下为主。

测验过程由每个班的语文教师负责。首先进行听写测验,间隔3天之后再进行认读测验,避免听写测验对认读测验的干扰。

听写测验采用团体测验方式,由语文老师用普通话读出每个汉字的读音,比如“guo3,国家的国”,可以重复,要求每个学生都确实听清楚测验目标字,学生根据读音在答题纸上写出听到的目标字(对于不会写的,可以用同音字、同义字或同形字代替,尽可能减少零反应字)。将每个学生听写正确的字数除以测验总字数,得出每个学生听写正确率。

认读测验也采用团体测验方式,要求学生为每个汉字注音(汉字认读测验可有两种形式:一为笔试,由被试为所给的字注音;二为口试,由被试读出所给字的读音。根据已有的研究,这两种形式所产生的结果是一致的,没有显著性差异。将每个学生认读正确的字数除以测验总字数,得出每个学生认读正确率。

(1)根据听写障碍的定义,在每个年级选出认读正确率高于平均正确率的学生。以备后续的被试筛选。

(2)对每个学生认读正确字的听写情况进行分析,记录每个学生会读不会写的字数,将会读不会写的字数除以会读的字数,得到读写差异率,即在认读正确字中听写错误字所占比例。将读写差异率高于年级平均数1个标准差的学生作为实验组被试的候选人。

(3)综合分析(1)和(2)两个步骤,将同时符合认读正确率高于平均数和读写差异率高于平均数1个标准差的学生作为实验组被试。

将这些被试的名单交给各班的语文老师,要求语文老师根据听写障碍的定义,再结合每个被试平时的学习情况,对这些被试是否符合听写障碍进行评定,在评定的时候,排除有视听损伤、严重注意障碍、情绪障语文高级教师对三、四年级的测验用字进行内容效度评价,并以此对个别汉字进行了调换。碍和行为障碍的学生。最后,选出符合条件的实验组被试。

(4)对这些选出的被试进行标准化智力测验,测验工具选用瑞文图形推理测验。排除测验成绩低于25%的被试。

前测工具:形音捆绑测验A,视觉辨别测验A,汉字学习测验A。后测工具:形音捆绑测验B,视觉辨别测验B,汉字学习测验B。形音捆绑测验B、视觉辨别测验B、汉字学习测验B所用材料与前测工具所用材料性质相同,是前测工具的等值性复本。

形音捆绑测验。采用学习测验范式。选择30个日文的片假名、平假名作为实验材料。实验任务为3个“符号一语音”刺激对,共有10对项目。每个刺激对呈现4000ms,间隔500ms,呈现下一刺激对。当呈现完符号一语音刺激之后,间隔一段时间,然后呈现一个探测刺激,要求被试判断探测刺激是否与任务刺激完全一样,如果一样,作“是”反应,如果有变化,作“否”反应。实验的“是”反应和“否”反应各占一半,“是”反应的探测材料和“否”反应的探测材料随机呈现。被试经过练习后进入正式实验。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视觉辨别测验。测验材料共有四组图片,一组图片为两张,两张图片整体上相同,但是存在细节上的不同,共有6处不同。要求被试在4分钟内对四组图片进行辨认,找出每组图片的6个不同之处。被试找到一处,记1分,共24分。

汉字学习测验。采用学习测验范式。测验材料来自小学6年级的语文课本,选择30个汉字,被试没有学习过,均不认识。汉字学习的内容包括:汉字的字形结构,汉字的读音,汉字的字义,汉字的组词和汉字的书写等。被试学习完所有汉字之后,进行听写和认读,计算每个被试正确认读的数量,会写汉字的数量,以每个被试的认读正确率、听写正确率和读写差异率作为汉字学习效果的评价指标。

2.2 干预方案

实验组儿童1接受单通道的视觉辨别干预训练,实验组儿童2接受跨通道的形音联结干预训练,实验组儿童3接受单通道的视觉辨别和跨通道的形音联结的综合干预训练。比较何种干预训练更能有效地促进听写障碍儿童的识字。

三个实验组干预训练总用时均为8周,训练内容按照各组的计划而行。每周训练2次,共16次,每次训练用时40分钟。训练采取对多的形式进行,即两位老师训练3—5名儿童。

2.2.1 视觉辨别实验组的干预任务

使用经典的视觉辨别任务对听写障碍儿童进行干预训练。训练采用个别化教学方式,任务设置了不同难度,训练时干预教师根据被试的表现决定每次训练的难度、内容。

任务一:即时视觉辨别任务。采用E—prime 2.0程序编写。首先屏幕中央呈现红色“+”300ms,然后屏幕中间会出现一个图形,即目标刺激,接下来屏幕会出现4—6个图形,要求被试选出刚才出现的图形。该训练共有10次选择任务。任务难度设置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控制:一是图形的复杂程度,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种;另一个是图形的相似程度,分为相似和不相似两种。

任务二:延迟视觉辨别任务。采用E—prime 2.0程序编写。首先屏幕中央呈现红色“+”300ms,然后屏幕中间依次出现10—20个图形,即目标刺激,然后空屏或播放视频,然后依次呈现比目标刺激多一倍的探测图形,被试需要判断图形是否刚才学习过。

任务难度设置:一是图形的复杂程度,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种情况;二是图形的相似程度,分为相似和不相似两种情况;三是目标刺激与探测刺激之间的延迟时间,分为5分钟和10分钟两种情况,通过控制延迟时间的不同来控制被试的视觉记忆时间。根据每次被试的完成情况决定训练难度。

任务三:图片辨别训练。每次训练共15组,30张卡片,时限10分钟。干预时,教师先给被试呈现一组图片中的一张卡片,被试看清楚之后,主试拿走卡片,呈现另外一张卡片,让被试判断两张卡片是否一样。判断正确给1分,连续做15组。而后以相反的顺序出示,直至被试完全正确为止。任务难度设置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控制:图形的复杂程度,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种;图形的相似程度,分为相似和不相似两种。

任务四:字母涂色训练。本训练由b、d、p、q四个字母构成,每个字母有100个,共400个,字母排列顺序是随机的,印在一张A4纸上。干预时,要求被试将b涂成红色,p涂成黄色;也可以将d涂成蓝色,q涂成绿色。计算完成时间和正确率。任务难度设置从两个方面来控制:一个是由是否限定时间来控制;另一个是由每次涂色的字母及其数量来控制。

2.2.2 形音联结实验组的干预任务

使用计算机控制的形音联结训练任务,对听写障碍儿童进行干预训练。训练采用个别化教学方式,设置不同难度的训练任务,教师根据被试的表现决定每次训练的难度和内容。

任务一:形音联结训练。采用E—prime 2.0程序编写的形音联结学习任务,根据听写障碍儿童形音捆绑特点将听觉通道呈现时间、强度增加。首先屏幕中央呈现红色“+”300ms,然后屏幕中间出现一个图形,同时耳机中出现一个声音,这即为一对匹配呈现的视听刺激,接下来还会出现一对或四对图形和声音,然后屏幕中间会出现一个蓝色“+”,出现一个图形和一个声音,被试的任务就是判断此图形和声音是否匹配(即图形和声音是否为刚才同时出现的一对)。

任务难度设置:一是图形和声音刺激对的个数,从两对到五对不等;二是图形和声音的相似度,根据图形和声音的相似程度分为四种难度:图形声音均不相似、图形相似声音不相似、图形不相似声音相似、图形声音均相似四种情况。根据每次被试的完成情况决定每次训练的难度。

任务二:形音配对学习。训练的基本内容:每次训练所用视觉刺激为16张印有图形的图片,分为4组,主试出示一张图片,口语呈现其名称,儿童正确复述后,学习下一张图片。4张图片都学完之后,开始测试,每次呈现一张图片,让儿童说出其名称。无论回答是否正确,都提供正确答案作为反馈。测试程序重复进行,最多10次。儿童每答对一个项目得1分,连续两次全对即认为已学会,停止测试。

2.2.3 形音联结+视觉辨别实验组的干预任务

这个实验组的干预任务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形音联结训练,一部分是视觉辨别训练。二者交替进行。

形音联结训练采用形音联结训练和形音配对学习;视觉辨别训练采用即时视觉辨别训练、延迟视觉辨别训练和图片辨别训练。

3 结果

在认知训练结束后,对三组听写障碍儿童进行后测,即进行形音捆绑测验、视觉辨别测验和汉字学习测验。

在实施干预训练前,三个听写障碍儿童实验组在联结正确率(F=0.756,p=0.479)、视觉辨别(F=0.439,p=0.649)、认读正确率(F=0.046,p=0.956)、听写正确率(F=0.119,p=0.888)和读写差异率(F=0.361,p=0.701)上都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各个干预实验组的基线水平是一样的。

不同干预实验组后测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干预实验组在视觉辨别(F=3.749,p=0.037)、听写正确率(F:6.264,p=0.006)和读写差异率(F=7.229,p=0.003)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联结正确率(F=0.716,p=0.498)、认读正确率(F=0.764,p=0.476)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在视觉辨别能力上,听写障碍儿童视觉辨别+形音联结干预实验组(简称综合干预组)与听写障碍儿童视觉辨别干预实验组(简称视觉干预组)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听写障碍儿童形音联结干预实验组(简称形音干预组)与综合干预组、视觉干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形音干预组儿童的视觉辨别水平低于综合干预组、视觉干预组儿童。在听写正确率上,视觉干预组儿童与形音干预组儿童没有显著性差异,而综合干预组儿童与视觉干预组儿童、形音干预组儿童存在显著性差异,即综合干预组儿童的听写正确率显著高于视觉干预组儿童、形音干预组儿童。在读写差异率上,视觉干预组儿童与形音干预组儿童没有显著性差异,而综合干预组儿童与视觉干预组儿童、形音干预组儿童存在显著性差异,即综合干预组儿童的听写差异率显著低于视觉干预组儿童和形音干预组儿童。

对不同干预实验组各项指标前后测变化量的差异分析表明,三个实验干预组在视觉辨别变化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3.897,p=0.033),在听写正确率变化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4.516,p=0.020),在读写差异率变化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5.384,p=0.011);而在联结正确率变化量(F=.468,p=.631)、认读正确率变化量(F=0.430,p=0.655)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对不同干预实验组儿童的视觉辨别变化量、听写正确率变化量和读写差异率变化量的差异进行多重比较。

在视觉辨别变化量上,综合干预组儿童显著大于形音干预组儿童,而视觉干预组儿童与综合干预组儿童、形音干预组儿童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听写正确率变化量上,综合干预组儿童显著地大于形音干预组儿童,而视觉干预组儿童与综合干预组、形音干预组儿童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读写差异率变化量上,综合干预组儿童显著大于形音干预组儿童,而视觉干预组儿童与综合干预组、形音干预组儿童没有显著性差异。

对不同实验干预组的汉字学习指标的前后测进行差异检验,检验不同干预方法对于汉字学习效果的影响。统计分析发现,三个实验组儿童的认读正确率、听写正确率和读写差异率的前后测均存在显著性差距。

4 讨论

一般来说,学前儿童掌握了口语,建立了音义联结。学龄儿童的语文学习任务是建立形音、形义的联结,发展书面言语能力。书面言语活动包括阅读和书写。前者是通过字形通达语音、语义,是一个理解过程;后者是根据语义、语音写出汉字,是一个产生过程。

儿童识字是为了能够阅读和写作,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语文课程标准》规定:1~2年级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3~4年级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会写;5~6年级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可见,儿童的识字任务是比较艰巨的。另外,汉字笔画过繁,结构复杂;汉字音义复杂,有大量的多音字、多义字、同音字、同义字,增加了辨认和记忆的困难。因此,很多儿童表现出识字困难,存在书写错误,特别是听写错误。

按照信息加工理论,信息加工包括输入、存储和提取等加工过程。在汉字学习中,字形输入、保持和提取等方面的问题都会造成儿童会读不会写的现象。已有研究表明,听写障碍儿童的汉字字形输入和形音联结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听写障碍儿童对字形的正确输入(视觉辨别)有缺陷,影响字形的加工水平,长时记忆中的字形表征质量比较差,从而会影响形音表征之间的联结质量;第二,听写障碍儿童的形音捆绑编码存在缺陷,导致形音联结短时记忆存在缺陷,进而会影响形音联结的长时记忆,从而影响字形的提取。

本研究针对听写障碍儿童的认知缺陷,采用视觉辨别、形音联结训练对听写障碍儿童进行了干预训练。干预结果表明,视觉辨别、形音联结的干预内容设置是合适的,都能相应地提高听写障碍儿童的视觉辨别能力和形音联结能力;对于汉字学习来说,视觉辨别、形音联结相结合的综合干预训练比单一的视觉辨别、形音联结干预训练效果好。具体来说,对于听写障碍儿童的汉字学习,特别是听写水平来说,综合干预效果大于形音联结、视觉辨别干预效果。

这种情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解释:

第一,听写障碍儿童的视觉辨别缺陷、形音联结缺陷对于听写能力的影响机制可能不同。听写障碍儿童的视觉辨别缺陷会影响汉字字形的精细加工,从而造成字形表征质量差;而听写障碍儿童的形音联结缺陷会影响形音捆绑编码水平,从而导致形音表征之间的相互激活存在问题。

第二,听写障碍儿童的视觉辨别缺陷和形音联结缺陷存在联系。视觉辨别缺陷影响字形表征质量,从而也会影响汉字字形与语音表征的联结有效性。即使听写障碍儿童的形音表征联结没有问题,可以相互激活,但是字形输出的准确性低,仍会存在错字现象。

汉字听写能力作为一种汉语儿童所特有的书面言语能力,是需要经过相应的学习才能获得的。从认知能力角度来看,提高听写障碍儿童的视觉辨别、形音联结能力,可以提高听写障碍儿童的汉字字形表征质量、形音联结记忆质量,从而提高其听写能力。

5 结论

5.1 视觉辨别、形音联结的干预能相应地提高听写障碍儿童的视觉辨别能力和形音联结能力。

5.2 对于汉字学习来说,视觉辨别与形音联结相结合的综合干预训练比单一的视觉辨别、形音联结干预训练效果好。

参考文献

1 杨双,宁宁,刘翔平,等,听写困难儿童的整体字形加工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4):34—38,49.

2 杨双,宁宁,刘翔平,等,声旁线索对听写困难儿童认读和听写的不同影响,中国特殊教育,2008,(12):78—81.

同音字练习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师;学生;唱歌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J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110-01

一、集体课的课堂理论教学

集体课也就是大课。上大课有教学整体统一感,学生掌握知识平衡。大课学习中,老师在教学上要解决学生三个问题:

了解歌唱器官。歌唱器官主要有:呼吸器官,也可称为动力器官;喉头声带,就是声源;共鸣器官,就是扩大与美化声音的器官;咬字吐字器官;听觉器官,能辨别声音的好坏及音准、节奏等。

学习乐理知识。节奏、旋律、音乐符号是歌曲的基本组成部分,只有把这些内容搞清楚,才能对声音进行统一的训练。

呼吸训练。呼吸训练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学生歌唱时往往都是运用浅胸呼吸,运用浅胸呼吸不但音域过于窄小,声音机械化,不便于表现,而且有可能影响同学们声带的发育,甚至损伤嗓子。因此,浅胸呼吸的方法,在教学中应当坚决予以否定,而胸腹联合式呼吸训练是克服浅胸呼吸的有效方法。

二、观摩课的课堂实践教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唱歌也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每四周进行一次观摩,学生选择前一段所学歌曲,上台演唱,让全体同学提出意见,并感觉台上台下不同。观摩实践课可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紧张心理。紧张会使人的血液循环加快,毛细血管扩张,这些状态的产生严重导致舞台表演失控,歌唱的稳定性自然得不到正常的发挥。

咬字不清楚。歌唱的语言表达,主要表现在咬字方面,“咬字行腔”字正腔圆这是歌唱要求。做到正确咬字、吐字,原则上咬准字头,引长字腹,收清字尾。正确的咬字部位不在嘴里,而在胸部的“剑突”周围。

深情并茂,用情带声。一首歌不仅吐字清晰,声音圆润,而且手势,眼神也很到位,感情也恰到好处,从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他们产生广泛的联想,加之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或特定音乐,或声、画、像的配置,再加入歌曲所要求的意境,让学生用情,用声来歌唱。

三、小组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集体课听不清自己的声音,特别是音准差,发声方法不对的学生,教师无法辨别,针对这种现象,采取与小组课相结合的方法,把每班的学生分成4个组,每组最多不超过10个人,4个组交替进行,让每个学生听到自己的发音和体会声音位置,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深入学习发声技巧问题。哼鸣练习。学生在哼鸣的训练中,不仅要了解哼鸣可以产生最丰富的声音共鸣,也是发声的基础。哼鸣练习能使声音增强灵活性,防止喉音,调整气息获得好的声音位置等有关声乐训练的基础知识,而且必须让他们在教师特定的某个情景中想象思考,体会情感的表达,,使他们在不知不觉当中进入了情与声的结合中;顿音练习。伊丽莎白・舒曼说:“顿音的练习可以使声带结实稳定和发展软愕弓形处的灵活与弹性”(《声乐艺术的基础工作))。在顿音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状况细心地寻找有利于学生歌唱的元音和正确的发音方法。练习时让学生双手叉腰,将软愕提起成弓形,气息要深、柔和、有弹性: ,舌根放松,喷口要短促有力,同时感受腰、腹部周围肌肉的变化,通过顿音的练习有助于解决发声中的一些问题,用来改善气息;连音练习。连音练习在歌唱中是最重要的技法,通过一系列的连音练习,能巩固气息的均衡,使声音优美、圆润。连音练习可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从歌曲中抽出有代表性的旋律。在练习时,要提示学生各音之间不能有空隙,乐曲之间气息不能间断。运用正确的换气方法,在移调练习时要不断地提醒学生声音的流动性和共鸣的运用,从女声最好的声区f开始练习,逐渐向高低声区两边扩展,这一方法对解决本课的重难点和熟悉新课的内容从时间和教法上都有很大的帮助。

小组之间相互观摩。小组课中,除了基本练习外,歌唱教学实践也很重要,小组之前可以针对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字,每一次口型进行练习和讨论。这些实践虽然很小但是都需要学习者认真实践,做了才知道对于否,不做永远不会知道,就像不下水的人永远学不会游泳一样。唱歌课的实践性非常强,可以立竿见影。小组成员在相互学习中会不知不觉的提高唱歌技巧。

唱歌课说到底是提高幼师生素质不可缺少的一门必修课,它与实践的结合点就在于它是要辅助于行动的,是要躬身体验的。因此,幼师唱歌课教学要与实践紧密结合,素质教育理论要与实践紧密结合,这样培养出的幼儿教师才是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幼儿教师。

相关期刊更多

儿童音乐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城市国学讲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