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读散步有感

读散步有感

读散步有感

读散步有感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散步》;文本解读;文本设计;师生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3-0091-03

近日,再备《散步》,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就像一位老朋友迎面而来,给我一个温暖如春的拥抱。10多年后再读文本,感慨良深。

一、导语设计不可“曲高和寡”,要在亲切自然中营造语文“场”

一读《散步》,感觉文中所写事情虽小,但这个温馨的画面,让人怦然心动。我的年龄和作者相似,都是承上启下的一代,父母渐老,想尽孝却是物质给予重于精神关怀;儿子尚幼,爱的天平不知不觉地偏向了他。所以,这篇文章让我在感动之余也心生愧疚。散步看上去很平常,但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一家人一起散步的经历却不多;现在的学生,在校有学习任务,在家要看电视、玩电脑,和家人散步就更鲜见了。那么如何拉近文章和学生的距离呢?因此,我决定用谈话的方式自然引入,带领学生来一次心灵的散步。以下是我的导入过程:

师:同学们有过散步的经历吗?

学生(兴奋,大声):有!

师:和家人散过步吗?说说印象深刻的情景或感受。

生1:那次我去妈妈单位接妈妈,我们就走回家,过马路时,妈妈拉着我的手,很紧,好像怕我丢了似的,我感觉妈妈的手很粗糙,抓得我很疼。

师:我想,你的心更疼吧,因为妈妈太辛劳了。

生2:我的父母最近老是为一点小事争吵。那天去超市买东西,爸爸走在最前面,妈妈走在后面,我在中间,三个人拉得很远,我感到很心酸。于是,我拉住爸爸,等上妈妈,我一手挽住爸爸,一手挽住妈妈。晚风很温柔地吹着,那天,我感觉爸爸妈妈话多了起来,我们不时发出笑声。这种久违的感觉很好。

生鼓掌。

师:多感人的场景,散步中包含着爱,一种看起来淡若水,品起来却浓于酒的爱。今天,我们就随着作家莫怀戚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下面请几位同学轮读课文。(配音乐《春野》)

从学生自己的生活说起,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容易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进入到教学的情境和氛围中去。“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语)所以,理想的导语犹如一把奇妙的钥匙,能打开心扉,能营造情感相通、心理相融的语文“场”,而这“场”的形成,则应基于教者对文本的适度把握,基于教者对学生基础的准确定位。

二、品读细节不可“浅尝辄止”,要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

二读《散步》,重点研究其细节。本文有三处重要细节值得细细品味。

一是发生分歧时的场景和“我”的心理活动。二是文章结尾部分,“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三是文章中的两处景物描写。品读细节,绝不能“浅尝辄止”。

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研读课文,找出打动你的句子,仔细品读,体会感情。

要求:结合字词、句子、段落,可抓住句式、修辞等,体会其对表现出人感情、作品主题的作用。并有感情地朗读。

以一示例引入: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

赏析角度:1.关键词:“我的”表现这是一份至亲之情;“熬”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担心,为母亲挺过冬天后的庆幸。2.体会人物心理:母亲在这个酷冬受尽了煎熬,我真替她担心呀,好在春天来了,我要好好陪陪母亲,让她感受到春天的温暖。3.作用:全句表现了“我”对母亲的关心之情,为下文写分歧时“我”难以决定作铺垫。

(在此过程中,注意随机点拨,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深入。重点点拨上文分析到的三处细节)

预设下列问题,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

一是发生分歧时的场景和“我”的心理活动。面对小分歧,“我”为什么会如此慎重?请把“我”当时的心理补充完整。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二是最后一句。本文只出现了四个人,一个家庭,为什么作者是“整个世界”呢?(教师可以把“家”板书大些,给学生以由“小家”体现“大家”的直观的感受)

三是景物描写处。此处有两个层次的指导。过渡一:你能抓住关键词,读出景物特点,读出人物感情吗?过渡二:同学们,这两处散步场景,有什么不同吗?

我努力想通过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解读文本,分析文本,只有从文本中提出问题才能进入文本,不从文本中提出问题,远离文本,对文本的核心价值,不但没有深化之功,相反有歪曲之嫌。”在引导学生与《散步》深度对话时,我抓住了三点:一是让学生走进作者心里,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朗读课文;二是抓住文本中的作者的矛盾,这些矛盾之处,其实是作者内心独具匠心、含义深刻的地方;三是抓住文本中一些重复的词、句进行揣摩。文本正因为有了深度解读,才愈加意味深远。当然,解读文本不能一味拔高,脱离实际;也不能受应试教育影响,出现功利化现象,要求学生学了就要会用,要求“立竿见影”式地“迁移”。

三、提炼主旨不可“生搬硬套”,要尊重文本、尊重学生生活实际

三读《散步》,我所获得的感悟不仅仅是“尊老爱幼”,我的心灵会随着作者娓娓的叙述而荡漾,让我在亲情、人性、生命等方面受到熏陶。当我读到“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个酷冬”时,我分明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关爱是切肤之爱,可以想象,那个酷冬,母亲在痛苦中煎熬时,作者又何尝不在担心,不在企盼,不在受着煎熬呢?在这里,爱是关心,是担心,是盼望。当我读到解决分歧时,我被作者慎重的态度所感动了,那种责任感正是我辈所缺少的。在这里,爱就是牺牲自我,就是那沉甸甸的责任。当我读到文章最后,品味“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时,这个很有象征意义的描写不正告诉我们,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整个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到这里,我对于爱的理解又深了一层,爱就是希望整个世界和谐。我想到自己,虽懂尊老爱幼,心中也有爱,可总羞于表达,总在粗心中使爱淡去,我又悟到:心中有爱不难;把爱表达出来,才是真爱呀!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对文本的解读不能“生搬硬套”“人云亦云”。“如果我们让模式凝固起来,把它变成僵死的条条框框,不考虑各种具体情况而生搬硬套,那就限于程式化了。程式化是形式主义的表现,它同科学化现代化无缘。要科学方法,要模式,但不要程式化,这就是我们的结论。”教师是文本解读的引领者,但不应该是主宰者。要尊重学生的“个体阅读”体验,即个性化的文本意义建构。“文本解读的实质就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方参与,相互作用,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

我想,我们的教学设计应建立在教者对文本的适度解读基础上,应建立在对教学对象的准确了解基础上,应建立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多元对话”环境的基础上。总之,第二次备《散步》,收获颇多。

参考文献:

[1] 张艳慧.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对话教学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读散步有感范文第2篇

一、散文审美性阅读的概念和本质

所谓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是指:在中学语文散文体裁的课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据散文的审美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结构特征,把握审美实践的特点,进行教学策略选择和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顺利进行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与积淀,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心理结构和伦理心理结构的相应发展。

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要重视对精神方面的提升,不但要完成基本的阅读教学任务,更是要让学生的心理受到熏陶,要引导学生在鉴赏散文的过程中智力与心理共同提升。因此,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对学生心理的提升,侧重于散文的内在美和精神美。

二、在接受美学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接受美学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理念,其认为文学作品必须要经过读者的阅读和品鉴才是完整的作品,否则只能算是半成品。接受美学提出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自我的意识,要在文章的“空白处”与作者进行思维上的交流,同时衍生出第二文本。在此过程中,学生才能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鉴赏,才能达到审美性阅读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我不是个好儿子》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并在脑海中建立直观具体的形象。此时,教师需要学生进一步去感悟文章、鉴赏文章,要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感悟,同时与作者进行思维上的交流。

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是个好儿子,同时也让学生分析作者在文章中列举生活中琐事的原因。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仿佛立足于作者描绘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母亲的神态、动作去感受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此时,学生仿佛看到了那时的作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沉重与伤感。

在学生鉴赏与分析文章的时候,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认知,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去理解和赏析。部分学生反复揣摩文中这样一句话:“母亲每一次都高高兴兴来,每一次都生了气回去。回去了,我并未思念过她,甚至一年一年的夜里不曾梦着过她。”结合全文,学生认识到作者前后思想的矛盾,以此领悟了作者对自己行为的悔恨,由此才生出自己不是个好儿子的想法。

此时,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结合个人的见解进行分析,以此产生第二文本,帮助学生更好的赏析整篇文章。随着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学生才能理解作者的感情,才能在赏析文章的过程中陶冶自身的心灵,使学生的智力与情感因素同时得以提升,达到审美性阅读教学的目的。

三、品位散文的“美”

散文是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始终在文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散文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其重要性并且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散文自身拥有内涵美。

首先,散文具有自由美,形散而神不散就有力体现了散文的这一大特点。具体地说,散文的形式是自由的,它不受到其他文体的限制,在表现手法、构思立意等方面都给予作者足够的自由。其次,散文具有内在的精神美。从表面来看,作者通过散文描写细致的风景或者生活中的琐事,但其内在却蕴含着充分的情感。散文的作者不局限于描写景色、人物或者故事,而是将内在的情感与精神寄托于此,让散文充满了值得深究的内在美。

在审美性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看破散文的表面,要对散文具有的“美”进行鉴赏,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达到审美性教学的目的。以《都江堰》这篇课文为例,教师不但要让学生逐步掌握文章中丰富的语言和词汇以及精美的修辞手法,更重要的是去探析文章深层次的美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透过风景的描写去感受作者表达的感情,要在作者看似随意的描写中领悟作者的思想。学生在深层次的鉴赏中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帮助学生跟随作者的思路和情感去赏析都江堰的美,同时形成相应的思想与情感。基于此,学生的情感和意识就能够得到梳理,就能够达到审美性教学的目的。

四、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提升

教师要开展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就应该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提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散文的结构、内容和情感进行交流,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赏析。

读散步有感范文第3篇

文章的开端是这样写的: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看似平常的一行字不仅向读者传达了“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发生的地点,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它还包含着更深的意蕴。

首先,这句话的含义很深,它体现了“我”很重要。按照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父母为上,应该先写母亲,那么这句话就应该是“我的母亲,我,我的妻子和儿子”,以此体现对母亲的尊重和孝敬。而作者却没有这样写,却把“我”摆在第一位,作者其实想告诉读者“我”的责任很大,“我”在这个家庭很重要。作为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角色。对上要赡养母亲,因为母亲为劳了一辈子,现在老了,到了需要儿女照料的年龄了,再说没有了父亲,到了风烛残年的母亲自然把一切都交给了儿子。“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此时的母亲就像是一个一切都靠大人的孩子,儿子现在是母亲唯一的依靠了,她的听话无疑显示了儿子很重要。越是这样,作为儿子的“我”越是感到责任的重大。对于母亲我是儿子,而对于儿子“我”却是高大的父亲,还要担负起养育儿子的责任,“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儿子还小,需要这样一个父亲去照顾他,所以父亲很重要。对于妻子“我”是丈夫,丈夫天经地义的要去照顾妻子,所以丈夫很重要。“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作为这个家庭的顶梁柱维系着这个家庭,理所当然的要首当其冲。之所以把“我”放在第一,可见作者的匠心。作者向读者袒露的,正是一个强壮的生命在家庭中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使命感。

其次,这样写很庄重,表现了“散步”这件事在我心中很重要。“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作者在散步的后面用了一个冒号,足见散步的重要性。一家人出来散步本来是很普通的事,但是看似普通的散步对于我来说却是很不一般、而且是很有必要的。“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冬天对于我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许多老年人却是鬼门关。而人老体弱的母亲却“熬过”了这个严冬,一个“熬过”在我的心头是多么纠结啊,既表现出儿子对母亲身体状况的担忧,又体现了我对母亲走出鬼门关的庆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用更多的时间去陪母亲。母亲不愿意出门走动,我就耐心的劝导,这也是为了母亲能多熬过几个严冬,我们能多陪她几年。出来散步不仅对母亲的身体有好处。而且能让母亲的心情得到愉悦。一家人一起散步,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欣赏着自然的美景,感受春天的气息,让晚年的母亲在散步中体会到生命的美好,享受到天伦之快乐,这是一举三得的事啊!

另外,这句话的句式很美,特别是“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读起来有一种层次感。从一个字到四个字,再到七个字,慢慢读着,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图便也慢慢向我们铺展开来。如果换成“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的母亲,我,我的妻子和儿子”,那种层次美感则就消失了。这句话读起来还有一种庄重感,以沉稳、舒缓的语气读着,仿佛就是整个家庭都在我肩上,我要挑起来,慢慢地、稳稳地走,我的那种责任感同时也敲击着读者的心。如果换成“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在田野上散步”,就显得很随意,那种庄重感则全无了。

读散步有感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阅读 感悟 辩论 思考

对寓意深刻而文辞恬淡的文章,学生对内容阅读领悟的多少主要表现在其理解和感悟的深度方面。《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感悟。”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莫怀戚《散步》一课时通过“读中悟情”、“说中悟理”、“思中悟美”的方法来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莫怀戚的《散步》一文讲述了在初春之时,一家四口:“我”、妻子、母亲和儿子在南方的田野上散步的情形。文章通过描写浓浓的父子之情、真诚理解和绝对信任的母子之情等,对朴素而真挚的亲情之爱和尊老爱幼的传统伦理道德之美进行了深情的讴歌和颂扬。基于此,我认为教学的难点在于理解、感悟蕴含在家庭生活琐事中的浓浓亲情,“我”和妻子所负的家庭责任与使命,以及古朴的伦理道德之美。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悟这些在平凡的生活小事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我在教学时作了如下尝试。

一、初读课文。读中悟情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对于理解、感悟文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读中悟情”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以不同方式反复地朗读课文,在阅读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有所领悟和收获,达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读中悟情”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一开始,我满怀深情地对学生说:“5・12地震”发生后,有一位记者问一位失去父母亲的孩子:“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这个孩子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和父母亲一起吃顿饭。”这个对我们大家来说都感到很平常的事情却成了灾区孩子最大的心愿。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时时处处都沐浴着浓浓的亲情和关爱,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体验和感悟。藉此,我对学生说:《散步》这篇文章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用心品读这篇文章。

在读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围绕三个问题,融入自己的情感细读课文,实现读中人情的目的。一是文中写到的四个人性情怎么样?二是他们的所作所为有哪些让你感动?三是文中哪些句子让你心动,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围绕着这几个问题反复地读完课文后,从整体上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地感受到在散步的过程中一家四口人的浓厚亲情,为学生进一步读中悟情创造了情感的基础。

接着让学生品读课文,在读中悟情。首先,我深情地朗读了文中描写浓浓亲情的句子:“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我的母亲老了,她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读完后,我对学生说:带着你们心中涌动的情感仔细朗读这些句子,慢慢地品味字词中所透露出的情感。如此,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浓浓的亲情,让他们的情感在阅读中受到熏陶。

二、讲述内容,说中悟理

读了课文以后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有什么收获,或是悟到了什么?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让学生把自己在读中所感悟到的内容说出来。教师也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组织教学,因势利导地让学生自主体验文章所蕴涵的伦理道德以及“我”背负着整个世界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为让学生在充分表达的过程中明白课文内容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认为在散步中谁做得最好?在这个家庭中谁的责任最大?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母亲做得最好。因为母亲本来不想出去散步,她身体不好,好不容易才熬过了一个严冬,走远一点就觉得累。可是她见自己亲爱的儿子让她去,为了不扫儿子的兴,就去了。在散步的过程中,当她看到她的儿子为走大路和小路发愁时,为了满足她小孙子的心愿,不让自己的儿子为难,不顾自己身体有病,决然依从孙子,顺从儿子,选择走小路。这些体现了一个老人是多么疼爱她的孙子和儿子,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她是一位慈母,为了这个家庭和睦,为了浓浓的亲情,她什么都愿意付出。

有一部分学生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小孙子和妻子做得最好。现在的很多家庭中妻子和孩子是最重要的,家庭中的所有事情都得围着孩子转,孩子高兴了,媳妇就会满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就能和美。但是,在这一家人散步的过程中,当孩子的意见和母亲的意见发生冲突、儿子作出了走大路的决定时,孩子没有反对,也没有哭闹,妻子也支持丈夫。这说明了孩子和妻子为了家庭的和睦,为了年迈的老母亲,他们放弃了美景的吸引,决定顺从老人的心愿。妻子在孩子走不过去的地方,背起了儿子,无怨无悔,又说明了妻子作为人妻是多么的贤惠,作为儿媳有多么的孝顺。

一部分学生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儿子做得最好。建议母亲出去多走走对身体有好处;对儿子说的“前面是母亲和儿子,后面也是母亲和儿子”能够善意和宽容;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分歧的时候,他考虑再三,决定依从母亲,到最后当母亲走不过去的时候,背起母亲很慢、很稳、很仔细地走过母亲走不过的地方。上述种种都这充分说明儿子身上具有敬老爱幼的美德,也体现出儿子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从他背着母亲散步求两全,也可看出他是个令人信服的父亲。

我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总结:文章写祖孙三代在散步中有分歧,但没有争执,有的只是小的尊重老的意愿,老的体察小辈的心情。他们互相尊重、理解、支持,汇成了一幅春意浓浓、亲情熔融的踏青图,奏出了一曲尊老爱幼的美好的乐章。尊老爱幼是家庭幸福的重要保证,而家庭的和谐是人类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三、辩论所思,思中悟美

这篇文章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刻意描述的语段,但字里行间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景物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但也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读后难以忘怀文中浓浓的人情美。文章开篇写“我们”一家人去散步,母亲本不愿意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了觉得很累”。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多走走。于是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一个“慈母”,一个“孝子”,一个真诚的理解,一个绝对的信任,家庭出现了融洽、祥和的气氛,体现了中国古朴的伦理道德之美。

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分歧如何解决呢?当然取决于“我”了。“我”决定委屈儿子,原因是“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而“我”的母亲年老体弱,余年不多,决定顺从母亲,儿子、妻子没有反对。这个选择应该说人情人理,更体现了这家人尊老爱幼的美德。

当“我”作出“走大路”的决定后,母亲却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如果“我”的决定易于理解的话,那么母亲的改变则充分地体现了三代人的和美、谦让与体贴。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融进了这深深的爱之中。在母亲和孙子走不过去的地方,“我”和妻子背起母亲和儿子,这一“背”,实际上背起了生活重担,含蓄地影射了人到中年的“我和妻子”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重大使命,因此他们走得很慢、很稳、很仔细。他们的行动体现了浓浓的中华民族比黄金还要珍贵的亲情之美。

总之,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线,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初读、细读、研读、品读,在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进行叙述、辩论、思考和重新的建构,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随着阅读活动的展开而推进,随着学生的认知和体验而建构生成对课文内容创新性的理解。我们要摒弃传统阅读教学中那种分析型的、封闭的阅读教学,努力追求一种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文本超越活动: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把平面的文字内容通过学生的再创造,进而塑造成有作者思想沟通、学生感悟理解、文本对话等多种元素在内的具有立体感的课堂解读。

参考文献:

[1]韩雪屏等.语文课程教学资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8.

读散步有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阅读教学 情境化 策略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散文阅读题一直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了更多的学习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笔者提出创设散文阅读的情景,通过情境化教学为散文阅读增添不一样的风采。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中职语文课本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仅在江苏省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里,散文就有近六十篇。这些散文有许多外国哲人的作品,洋溢着哲学的思辨色彩,也有很多中国现代、当代名家的作品第一次被收录到教材中。这些散文的内容有催人励志的,有反映人生痛苦无奈的,有讲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反映了人间百味,注重了人文关怀,让学生触摸到社会、自然和真实的人生。这些散文的篇幅不长,很重视意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往往截取生活中的小片断来彰显生活的魅力。正确的教学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期待、文化视野,引导他们把目光从课内迁移到课外,进一步去探究。那么,如何进行高效的散文阅读教学呢?笔者归纳出以下两点。

一、找准切入口,理清文脉

阅读散文的过程首先就是解析作者思路的过程。只有通过对文章整体的、直观的审视,才能把握文章的整体基调和写作精神,才能理解一部作品、一颗心灵。首先,找到散文阅读的突破口最简捷的方法就是抓住线索。无线不成珠,线索是散文脉络的纽带,地位不容小觑。散文线索是多种多样的,游记散文往往以人物的行踪为线索,结合所看、所想、所感,脉络一目了然。写人的散文多以人物为线索,写物的散文多以物为线索,有时也会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这些都要酌情而定。其次,抓住描写对象也是理清文脉的便捷途径。例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作者借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物,抒发三世之悲情。以景物描写为主的散文,一般都会围绕着景物的一个特征来写,景物的选择和刻画都要紧扣特征,以特征为突破口,同样可以很快地把握文章。

二、创设情境,获取体验

新课程标准强调散文教学的重心是指导学生理解散文中的意境美,并且由表现的意境,结合主体的感知,通过联想、想象,联系自己的个人生活,把对客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情感这个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在陶陶然中获取知识和情感体验,满载而归。提升散文阅读教学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有以下几种方法。

1.读中体味法

阅读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深入探讨,也有利于记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会在阅读中获得提高。阅读的方式、种类都很多,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的范读很重要,它关系到学生的情感共鸣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要注意锻炼自己的朗读能力。

2.角色体验法

对于叙事写人的散文,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同笑、同哭,提升对作品的认识。

3.问题激应法

中学语文教材中确实有一些散文不太好理解,很多作者在反思人生的同时,又将自我意识透射到民族、时代乃至整个历史和全人类的生存中。阅读就是漫步在别人的知识和灵魂中,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思想内涵,教师就应该好好研究这些散文。这些散文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教学使用多媒体或朗诵不一定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反而会画蛇添足,增加作品的深度,更不利于学生的理解。这时,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式,使用问题激应法处理这些难度较大的散文,通过缜密的问题设计,层层推进,各个击破,让学生在理性思考中获得知识。

4.图画展示法

与具体的文字相合的图画可以作为一种创设情境的方法。形象的东西确实能加深学生对抽象的文本的理解,但要注意展示图片的时间及文本的具体情况。阅读是动态的、复杂的。在切入文本、创设情境、获得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教师在备课时首要考虑的。只有这样,散文教学才能取得真正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杨昌淮.谈文眼突破法在散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2]周锡纯.诗歌、散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体验与策略[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相关期刊更多

延河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

华夏文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世界文学评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