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走向海洋纪录片

走向海洋纪录片

走向海洋纪录片

走向海洋纪录片范文第1篇

6月11日,2014《美丽中国》大型纪录交响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再度上演。本次音乐会由中央电视台、国家大剧院联合举办,央视纪录频道承办,以“美丽中国”为主题,遴选了三十多年来中国纪录片作品中最为广泛流传、最具时代特征、最具艺术代表性的纪录片音乐,以“跨界”的形式将纪录片影像与交响乐完美融合,勾勒出一幅充满震撼力和感染力的“美丽中国”恢弘画卷。

音乐会由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担任总监制,由中央电视台总编辑罗明担任总策划,纪录片制作人、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担任总导演,著名作曲家李海鹰担任音乐总监,著名指挥家吕嘉担任指挥,著名制作人王康宏担任艺术总监。

2013年3月13日,《美丽中国》大型纪录交响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成功首演,受到了社会各界、海内外人士和舆论媒体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2014《美丽中国》大型纪录交响音乐会,由中国顶尖的纪录片制作人和音乐人组成的主创团队,以纪录片《美丽中国》原创音乐中的经典曲目为主线,并全新改编创作了《舌尖上的中国Ⅱ》、《京剧》、《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大黄山》等多部纪录片原创音乐,力求为观众带来一次高品质的视听盛宴。

音乐会共分为《文明》、《天地》、《家国》三大乐章,包含了近三十年来我国十三部经典纪录片原声音乐。无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话说长江》、《望长城》,还是近年来的《故宫》、《再说长江》、《森林之歌》、《美丽中国》,以及央视纪录频道近年来推出的《舌尖上的中国》、《春晚》、《京剧》、《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等。“这些纪录片一直在为我们传承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记录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为我们留下最本色的记忆和情感。同时,这些纪录片也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音乐财富,音乐为纪录片影像带来生动的感染力,成为了纪录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罗明评价道,“这些旋律镌刻着时代的印记,也蕴含着我们共同的情感,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音乐将更加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

作为《美丽中国》大型纪录交响音乐会,本次是中央电视台与国家大剧院的第二次合作。陈平认为:“在双方团队的共同努力创作下,《美丽中国》大型纪录交响音乐会正在成为一个不断延续、不断丰富、不断创新的文化事件。”他希望:“中央电视台能与国家大剧院继续深化合作,彰显双方的品牌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不断创新,推出更多具有时代文化品质和社会引领价值的优秀作品,向全世界观众诠释中国的时代之美、人文之美、自然之美。”

《美丽中国》大型纪录交响音乐会的创作初衷,就是用音乐和影像交融的形式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用音乐会的形式向全社会传播纪录片文化,是纪录片文化传播的外延和拓展。刘文介绍道:“央视纪录频道正在积极推动中国纪录片的品牌化和产业化,力求将单一纪录片作品逐步转变为极具市场竞争力和营销价值的文化品牌。我们已经在《舌尖上的中国Ⅱ》的全媒体营销上取得了成功的尝试和突破。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将让更多观众了解纪录片、关注纪录片、喜爱纪录片,对中国纪录片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胡占凡认为:“纪录片影像主题的交响音乐会,其本身便是一次开拓式的艺术探索,它标志着央视纪录频道文化传播品牌的形成,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纪录片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让纪录片音乐以新的形式不断传播‘正能量’。同时,举办大型交响音乐会也是中央电视台在电视文化传播领域的一次重要创新,它将充分凸显纪录片影像和交响乐的传播特性,跨越语言、跨越文字、跨越文化差异和种族地域等障碍,向世界更加形象、更加生动、更加直观地讲述中国故事,描绘中国.梦想。”

音乐会现场,每段乐曲结束,观众们都报以热烈掌声,特别是《长江之歌》、《七子之歌》、《难忘今宵》这三首纪录片中的歌曲演唱完毕,观众们的掌声更是长久不息。

纪录片制作人姜女士称赞道:“这场音乐会,出乎意料的精彩震撼!全部音乐与高清巨屏背景上的纪录片精彩画面相配合,丝丝入扣,创意,视觉,音乐,编排,堪称完美,是让人可以一直‘看’下去的音乐会...强烈推荐!”

中国传媒大学的惠子同学评价道:“整台音乐会展示了一个蕴含古老文明和生机勃勃的美丽中国,诉说着中国人对文明的敬仰、对天地的敬畏和对家国的眷恋。音和画浑然一体,仿佛无需刻意设计……Amazing!”

纪录片爱好者栾嵘感叹道:“今晚的音乐会太精彩了!这场中国第一部以纪录片和音乐为表现形式的音乐会,片子拍出了中国之美,音乐奏出了中国之声,古代的厚重过渡到现代的繁华。”关于本次音乐会将在在世界各地巡演,他希望:“中国的文化和音乐都能走出去,带给大家更多震撼!”

致被遗忘的卫国者

一位历史学家说:“关注未来不能视同愿意忘却。决不应该认为忘却是通向社会和平的通行证。记忆是国内和平的组成部分。”因为有记忆,个人和集体才会对自己的过错、罪孽忏悔,才可能不重蹈覆辙;受害者才可能原谅、宽恕迫害者。而健忘的个人或集体,总会不断地重复错误、罪孽,难以自拔,终将陷入“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悲剧循环之中。

有这样一群人,历史的记忆曾不经意地将他们放在了角落。70年前,他们因为一场战争而相逢,也因为一场战争各奔东西。而“南侨机工”这个名字,让他们在鲐背之年再次重逢。

在接到《南侨机工》的拍摄任务后,我首先进行了历史资料、档案的梳理。虽然制作过多部二战题材纪录片,但南侨机工们那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战争经历、一张张饱经沧桑的面容,让我迫不及待的想去走近他们,触摸他们的人生。

1939年,3200多名南洋华侨青年,应征入伍,回国参战。

今天,生活在世界上的这些卫国者,加起来不足15人。

100岁的南侨机工翁家贵老人,在回国之前,已经是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一位厨师,收入不菲。当祖国需要他时,他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回国参战。

新加坡工程师王文松放弃每月收入200元的高薪,带领10几名同伴以及一整套维修机器报名;林福来把相依为命的弟弟托付友人,自己独身报名;马来亚华侨李月美女扮男装,和弟弟李锦荣一起报了名;刘瑞齐瞒着新婚的妻子偷偷报了名;泰国华侨蔡汉良放弃了四个锡矿的继承权报了名……

这些在书中描述的英姿飒爽的年轻人,如今已是一群垂暮之年的老者,生命像是进入了另一个阶段,他们的糊涂与睿智、沉默与激情、倔强与温顺,竟以一种难以言述的方式杂糅在一起,你感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而他们回馈给你的却是经历了岁月沧桑后的平和心境。

了解的越多,就越是被吸引,应该如何将他们的故事饱含血肉地展现出来,成了从拍摄初期到结束一直围绕着我的问题。

从开始筹备到第一次拍摄,之间历经半年多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搜集来的各种资料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终于能将这段历史事实完整的叙述,然而只是列举事实显然不是一个好的文学脚本应该有的模样。于是,反复的讨论、精炼,修改完善文学脚本,终于使拍摄有了个相对完整的保障。

拍摄一开始便是与时间的赛跑,当摄制组真正踏上了云南山间的“滇缅公路”,脚下踩着他们当年无数次碾压过的土地,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坑洼颠簸的石子路面,还有紧贴公路的陡峭崖壁,都让我们无法收回感慨。因为车子在滇缅公路上根本无法快速行驶,每天的路程很有限,沿途还要拍摄素材,时间很难把控。最后只有提早出发时间,才能保证在白天光线好的时候保持拍摄进度。

赶路、拍摄、再重新出发,接近两个月的时间,几乎每天都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就在我们拍摄期间,一位南侨机工老人去世了,我们摄制组不约而同的没有过多地讨论这件事,因为我们实在没有勇气再去拖延一分一秒的拍摄时间,至于节目组,要对这群老人过往的历史讲述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更是丝毫不敢怠慢。

就这样一边拍摄,一边修改文学脚本,直到拍摄后期,手上的脚本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你不断地从他们的采访中发现亮点,不断纠正着自己片面的认识,完全了自己最初的构想。他们的形象在你的脑海中从一群华侨浩浩荡荡归国抗战的群像图,逐渐细化为一个个具体鲜明的形象,正是这些鲜明的人物,让这3000多名南侨机工的群像图突然就有了情感,饱含血肉。这种将自己推入到故事中、又完全抽离、改变的过程虽然痛苦,但却是值得的。

曾经有人问博尔赫斯为什么要写小说,他回答说:“为了能够使我对流逝的时间感到安宁。”而如今,拍这样一部影片,为了给这群鲐背之年的老人一个详细的记录,给这段历史一个客观的记述,让未来能够记住这些曾经为中国民族独立而默默奉献出自己青春与热血的平凡人……

探寻与众不同的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上天不小心抖落在印度洋的翡翠,晶莹通透。同时,也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处人间天堂。它位于斯里兰卡南方650公里的海域。由北向南经过赤道纵列,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礁岛群地带。海洋将这座国家分割成零星的碎块,但浪漫的海水,蓝色的节奏,35万子民,笑容是他们不变的表情。2500年的传承,时尚与虔诚并存。历史留下最独特的船只,穿行不息。一切诗意背后,是马尔代夫与众不同的故事。

椰林树影,水清沙幼,碧海蓝天,人间伊甸园,这就是马尔代夫的独白。

2013年伊始,《魅力马尔代夫》剧组的先行者们已经踏上旅途,去探寻距离北京5837公里外的这座岛国天堂。

马累,全世界最小的首都有着岛屿国家特有的平静祥和。与昔日默默无闻不同,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全世界人们地向往之地。这座穆斯林岛国遍布着星月标志的清真寺,宗教是马尔代夫不变的精神食粮,而船只则像一条绳索将整个国家串联。日暮晨曦,马代的子民被阿訇的祷告唤醒,开始一天的生活。渔民、船夫、出租车司机、女警、小学的孩童,人们每天都受着《古兰经》洗礼,保持他们最初也是最终的信仰。

这是一个文明的国家。蔚蓝的海洋、普通学校和宗教学堂。狭窄袖珍的街道成为马累这座城市的特色,黄色车牌的出租车穿行其中。在城市的中心是苏丹公园和国家博物馆,虽然这是一个与世隔绝,宁静的小国,但在他波澜不惊的历史中,马尔代夫一直孕育着自己独有的文明。

马尔代夫对于我们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在于他的白沙碧波,然而除去上帝赐予他的“美貌”,这层蓝色面纱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为此,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辗转多个风情各异的岛屿,做了大量调研工作。最终发现,这个国家令人惊艳的远不仅止于海洋。

纪录片《魅力马尔代夫》的拍摄,历经近两个月的前期踩点和筹备,摄制组于2013年10月12日抵达马尔代夫首都马累。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国家过去的印记,时间总是会过滤一些事物使之成为历史,恰如我们在Hura岛上拍摄到老木匠手中的多尼船。在如今的马尔代夫海面,这种曾经兴盛一时的独特船只几乎绝迹,如今只能以模型的形式出现在展柜中。镜头记录下的是老木匠的手艺与情怀,而背后展现的却是马尔代夫这个国家逝去的历史。

让摄影师去拍摄年老的木匠制作尼船模型,是有一定的目的。这个目的会帮助我们从许多琐碎的事物中选择主要的东西――基本特质。这种基本特质在某种情形下可以是贯穿整个马尔代夫渔民用以营生的工具,在另一种情形下又可以是现在的老手工艺者对过去生活的一种缅怀。在第三种情形下也可以是旅游业发展下一种代表国家文化手工艺品的诞生。在每一种情形中,不同的基本特质也就造就了整个情节不同的结构。

在选取多尼船这一主题时,显然应当表现出整个多尼船的结构,和它在历史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当地人对多尼船的情怀等。在马尔代夫的海面上,几乎所有的木质船只已经被纤维船只取代,机械引擎也远远先进于传统多尼船舵。这种过去与现在的反差,往往也是一个人生活的改变与国家发展的见证。

每当我们想力求更全面而生动地表现一部影片的主题思想时,应当善于从所观察到的丰富的生活现象中选取那些最鲜明、最有表现力地能反映出崭新内容的东西。所以眼睛的敏锐性成为一切故事发现的源头。最重要的不仅是那些现实似乎坚固、但已经逐渐走向衰亡的东西,还有那些崭新的从未被人发觉的细微事物。

热带海洋性气候造就了马尔代夫变幻莫测的天气,偶尔的一场阵雨也引导着这座国家的情绪。雨天的光线柔和细腻,既具有阴天的特点,又多了雨水这一重要形象。因而雨天具有极强的抒情性。在雨天,还可以利用路面积水处的镜面反射,城市的画面都缩影在这一摊积水中,坑洼不平的路面与城市光影的斑驳又是马累的一处风景。气象万千下的岛屿展现着不同的姿态,在镜头细节的捕捉下,魅力又增一分。

大海,生命的家园。马尔代夫人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价值。身边的蔚蓝,成为他们心灵的寄托与生存的依靠。

印度洋的洋流,给这个国土面积99%都是海洋的国家,带来了享誉世界的黄鳍金枪鱼。渔夫和船成为这个海洋之国的象征。海洋是马尔代夫居民终生所依侍的资源,故海洋子民自然以海洋文化来呈现民族风情。马尔代夫经济以渔业为主,没有发展现代工业,只有小型手工加工业,所有资源须依赖进口,所以价位并不低。他们的生活也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轻松惬意。

拍摄过程中,我们把注意力转向一眼看上去好像平凡的,毫不显著的事实,往往平凡的故事才是最接近生活与人性。普通人家有着不同于这座国家光鲜自然环境下的故事,平淡无奇的生活却也令人印象深刻。一位名叫阿兹姆的出租车司机来自马尔代夫北方的小岛。2004年印度洋海啸,淹没了他生活的地方,也淹没了马尔代夫的许多岛屿,很多人无家可归,他们聚集在首都马累,寻找新的家园。不同于其它岛屿的生活节奏,马累,繁忙的现代都市。每天,阿兹姆需要工作整整17个小时。午餐,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休息时间。或许只有这个时刻,阿兹姆才能欣赏这座他生活着的城市。许多像阿兹姆一样的异乡人。融入这里,是他们的渴望。一天忙碌之后,周边度假岛和机场工作的本地人,被夜晚带回马累。在这个举世闻名的旅游国度,此刻的画面,游客无法看到,此刻的心情,只属于自己。通过阿兹姆的眼睛,我们看到一个不同于游客视角的城市与国家。从清晨到午夜,艰辛的生活背后怀揣自己的梦想,正如所有人一样。

纪录片的情节即生活的戏剧性,细节则是纪录片故事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细节的地方往往是最出“故事”的。细节能勾勒出一个人的精神和情感,能增强故事的状态和张力。

在描述马尔代夫的画面中,年轻的长老.拉什丹在第一次主持盛大节日礼拜前小心翼翼地穿上着自己的白袍、女警施亚娜精心打扮时自信的笑容、老木匠对大海的凝视、气象播报员阿卜杜拉.哈费格细心地记录下每一份与马尔代夫命运相关的数据、小学教室里孩子们稚嫩画笔下的鱼儿、夕阳下防浪堤边的欢声笑语,一个眼神与一个细微的动作,展现出的不仅是一幅幅质朴的生活景象,更是马尔代夫子民对这个海洋国家的沉思与期望。

如果说情节是电视纪录片的筋骨,那么细节则构成丰腴的血肉。好的生活细节,往往能增强纪录片“故事”的感染力,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总共为期27天的拍摄,摄制组共辗转马尔代夫Male、Hulu-male、Huraa、Kuda Huraa、Landaa Giraavaru、Thulhaadhoo、Tilafushi等11个岛屿。将近5000分钟高清素材不仅仅只是马尔代夫魅力的自然风光,还有这个国家中从事不同职业,不同生活背景下的马尔代夫人。

然而,马尔代夫的魅力不只存在于水面上,水下的世界更是惊奇。海洋是大自然最伟大的地方,如果我们可以捕捉到这些壮观的动物,让人们感受到马尔代夫海洋的力量。那么每个观众都会被这片海域所感动,被它的力量所慑服。

拍摄纪录片《魅力马尔代夫》,水下的盛景必不可少。马尔代夫的一切与海息息相关,这里有着全世界最大的海洋资源,有着自然界其它海域不可比拟的景观。如今,这里已是世界三大潜水圣地之一,深邃的蓝色里,人鱼共舞。在这里有太多的生物还没有被观赏或是描述过。

为了将马尔代夫海底世界最真实地展现,我们找到曾与BBC有过多次合作的国外水下摄影团队Scubazoo,在纪录片《人类星球》中,他们的镜头记录下许多令人震撼的画面。纪录片的水下创作为人们展现一个全新的审美视野,有着别样的刺激和娱乐。水下世界五彩斑斓,对于观众来说是一场视觉盛宴,然而对于拍摄团队来说却相当于一场冒险。在马尔代夫环礁的大环境中有许多诸如洋流急、缓、平静处;陡壁、沟壑、洞穴等,其中的生物各不相同。只有对拍摄的海洋生物与环境极为熟悉,才能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捕捉到那些微小而重要的细节。

阿里环礁,全世界唯一全年可以看见鲸鲨的地方。在这里我们了解到有这样一位水下摄影师也同时是一位探险家Jason的存在,他一直追寻着这种体格巨大却温柔的鲨鱼。拍摄夜晚的鲸鲨,完成从未有人完成的任务,是他对马尔代夫最激动的期待。在与scubazoo摄影团队和拍摄对象Jason反复探讨后,我们决定一同前往这片海域,追寻鲸鲨的影踪。然而拍摄野生动物特别是水下的生物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处于被动状态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着鲸鲨到来。我们并不缺少先进的设备和好的故事,恶劣的天气也不能阻挡什么,只是成功的画面却需要交上十足的好运。

走向海洋纪录片范文第2篇

摘 要:高中地理知识复杂,知识点分散,学生又缺少直观知识,因此学生觉得很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一点直观知识,感性材料,学生就会学得轻松;而借助多媒体手段――纪录片,就是一个有效的方式,它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地理;认知水平;兴趣

地理探究的是人与环境关系,而人能诗意地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不仅仅因为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很美,而且人与环境相处的过程中也创造了美的人文环境。高中地理却是高中非常难学的科目(高考平均分最低),使得老师难教,学生厌学,很多有文科潜力的学生因为地理而选择了理科。特别是今后的新课改,在学科选择方面有了更多主动权。如何留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喜欢地理,这是地理教师不容回避的问题。学生觉得地理难学,很大的原因是学生离实际生活太远了,几乎都是在“家庭―学校―游戏”中度过的,与现实接触得太少,缺少生活体验,从而缺少对生活美的理解和追求。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见接触自然,接触生活,是追求美理解美的必由之路。但现实是我们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又缺少这样的机会,造成了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而地理又偏偏要求学生要有对生活的感受才行,因此才造就了今天地理难学的局面。通过看一些优秀的纪录片,在很大程度上能弥补这一不足,还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高一到高三,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的内容不同,展示的纪录片也要有所选择才行。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每期大致安排2~3部左右,而内容要与本期教学内容大致相关,具体安排如下:高一上期,在高一上新课时,选择《宇宙与人》,这是一部讲述中国人对宇宙的理解,浩瀚的宇宙空间,美丽的星河,精美的画面,富含哲理的解说,能带给学生强大的震撼:把高一新生从混沌朦胧的状态一下带到一个150亿光年的视野,从而树立起大的目标,激发对科学和对生活的热爱。在学期中期,可以根据教学进度放《海洋》,这是一部关注海洋多彩的生命,关注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关注海洋命运的一部纪录大片:多样的海洋生物,神秘的海洋环境,巨大的海洋灾难,这对于生活在内陆农村中学的学生而言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世界:了解到生命之美,自然之美,理解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关注海洋,关注对身边的环境保护,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高一下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了提高,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也想了解更广阔的世界,也有了更多的责任感。法国纪录片《家园》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邂逅,它关注人类发展的命运,从60多个国家实地取景,从洪茺到今天,人类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让学生看到了鲜活的知识,也了解了当下中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在拓宽眼界的同时也有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注。《迷失的家园》是一部只有10多分钟的短片,通过动物无声的控诉,让学生明白了迷失的不仅是动物的家园,也包括我们自己的。在学期中也可以穿插放几集《舌尖上的中国》,古老中国留给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影响最深刻的莫过于饮食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中国人,无论生活在什么地方,家乡的味道总是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进入高二,学生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可以探究更深的问题了,而《第三极》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高清的画面,国际化的视野,雪山,青草,神秘的天堂,它一下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心浮动,而发自内心微笑的藏民能给我们躁动的心一些安慰,让我们的节奏也慢下来,善待生活,善待环境,善待他人,让学生头一次有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冲动。中国梦,中国人也需要信仰,了解中国改造山河的壮举,《水脉》是高二学生应当了解的。进入高二下学期,学生的学习任务日渐加重,但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像《野性非洲》《鸟瞰地球》能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地拥抱世界,枯燥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不仅记得牢,而且理解更深刻。进入高三,学习时间紧,压力大,像《地球脉动》《江山多娇》等可让紧绷的神经暂时得到轻松,温故知新,像极品的佳作,是百看不厌的,《第三极》《家园》让学生能从一个更高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审视生命,理解生命的本质就是不断进取。

为了保证观看的质量,在每次收看时,教师都要鼓吹一番,调动学生的胃口,激发学生的兴趣。看后要进行适当点评,可组织学生讨论。自然是美的,生命是美的,生活也是美的。而关注人类发展命运的高中地理也应当是美的。收看与学生认知和教学进度相联系的纪录片,能将枯燥的课本知识变得鲜活起来,让地理恢复本来之美。

走向海洋纪录片范文第3篇

1992年:16集文献纪录片《伟人》;

1995年:8集历史纪录片《历史的见证》;

1996年:6集政论片《世纪钟》;

1998年:5集纪录片《风雨钟山路》;

1999年:10集文献纪录片《新中国重大决策纪实》;

2000年:8集纪录片《血脉》;

2001年:8集文献纪录片《邓颖超》;

2003年:百集文化纪录片《金陵文脉》;8集纪录片《郑和下西洋》;

2006年:8集纪录片《奠基》;8集纪录片《回望硝烟》;大型文化系列片《金陵人杰》、《金陵民俗》正在拍摄之中。

吴建宁,南京电视台专题部主任、高级编辑,这些重大电视纪录片作品的主创人员与总编导,在群雄并起、高手林立的中国电视界中,睿智而顽强地拼出了自己的定位,十年磨一剑,终成电视武林中的领军人物。

上述系列大型电视纪录片,大都囊括了全国同类作品的最高奖项,在全国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就四次摘取桂冠;《血脉》除了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外,还获得了中国电视“金鹰奖” 长篇电视纪录片惟一的最佳作品奖;《邓颖超》获得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大奖、中国电视“星光奖”;《郑和下西洋》除获“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作品”外,更是冲向国际,获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亚洲制作提名奖。

超越过去,超越自我,每一部都有创新、每一部都有绝活,吴建宁率领的南京电视台专题部,摄制出了一系列大型纪录片,在全国及省市高频度获奖,赢得了重大社会影响,10年间在全国造成的轰动效应被业内称为“南京电视台现象”。

他用生命诠释真实

“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许多年前,当吴建宁还是新闻电影制片厂的一名摄影记者时,一位前辈就曾指着一幅“摆拍”的抗洪场面说:“好作品绝不是这样拍出来的。”他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只有在第一线,才能得到最宝贵真实的镜头。为了这份真实,他甘愿冒生命的危险。

郑和下西洋期间的1417年,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哈喇携340多人,漂洋过海,访问中国。回国途中,东王不幸染疾,客死山东境内。明永乐皇帝将苏禄国东王以王礼厚葬德州。留下守陵的王子在中国娶妻生子,繁衍后代。500多年后,国王后裔在中国已延续了20多代,在当地形成一个200多户人家的村落,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2005年2月,摄制组为寻找苏禄国国王的后裔和拍摄苏禄国故地,来到菲律宾,当年古苏禄国故地就在今天菲律宾南部苏禄群岛的霍洛岛上。当时霍洛岛上正发生激战,反政府武装与政府军交火,形势十分严峻。他们到达安全地带――棉兰老岛,找到指挥战斗的菲律宾南部军区司令,希望得到政府军的协助上岛拍摄。第一次去时,司令没有表态,却邀请摄制组随他去了一个野战医院,参加了政府军为阵亡、受伤人员举行的和平祈祷仪式,试图打消他们拍摄的念头。两天过后,这位上将司令还是没有表态。吴建宁不死心,又一次来到南部军区司令部,向他恳请,说明拍摄这段往事是多么重要。终于,司令被中国记者的真诚所感动,决定派军用侦察机载中国记者去霍洛岛完成拍摄任务,但条件是只能去一人。吴建宁对同事说:“我是带队的,出了什么意外我可以处理,大家谁都不能出事情。”就这样,他只身一人带着摄像机、照相机,义无反顾地走了,将其他两位同事留在了安全的棉兰老岛。

小型侦察机经40多分钟的飞行,徐徐降落在琥珀似的霍洛岛,岛上的氛围让吴建宁真切地嗅到了战争的火药味。机场周边,停满了护卫的坦克,每隔10多米就有一个荷枪实弹的士兵,戒备森严。坐进吉普车,5个武装士兵把他紧紧包裹在中间。每到一处,无论是拍摄还是进入室内,警卫都先端枪猫腰搜索一番,确定没有危险了才让他下车。

在霍洛岛的一天里,吴建宁除了完成既定目标的拍摄外,还访问了五个华侨家庭。采访中,他意外发现了岛上的一座几米高的华人抗日英烈墓。围绕在墓碑周围,有100多座华侨逝者的普通坟茔。吴建宁被眼前的发现震惊了,500多年前,苏禄国国王与中国交好,客死山东,托葬中华;500多年后,华人抗日义士的血与侨居地人民的血流在一起,他们抵抗共同的敌人日本侵略者,有的已长眠在古苏禄国的故土上。两个国家,两处坟墓,大海波涛,路途迢迢,这其中的联系,让善于思考的吴建宁兴奋不已。他忘掉危险,不顾疲劳,把这一场景细细地拍了下来,直到武装警卫人员再三催促,才离开现场。整整一天,他拍摄了许多第一手资料。直至返回的途中,他才发现,自己的衣服都湿透了。

吴建宁15岁就参军进入特种兵部队,四年的军旅生涯中,大多从事宣传工作,没想到进了电视台,反倒上了回战场。这段冒着生命危险捕捉的画面和挖掘的故事,成为《郑和下西洋》片中的重要段落。

国家广电总局会审《郑和下西洋》时,充分肯定了这部作品。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何芳川教授以书面的方式致函国家广电总局,对《郑和下西洋》一片作了高度评价。他特别提到:“明代渤泥、苏禄等国王访华,《郑和下西洋》能挖掘到其后裔留在中国的故事,尤其成功,令人感动。”

他用真挚诠释生活

在大型纪录片的创作中,吴建宁和同事采访过的人物有、宋平、程思远、雷洁琼、叶飞、谷牧、张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有张学良、蒋纬国、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法国前总理雷蒙・巴尔、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夫人、印度尼西亚前总统瓦希德等国内外政要,以及许多重大、重要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见证人。他与采访过的人物一起梳理历史的脉络,从历史的深处解读时代精神,这唤醒了他自身的精神气质,重塑了自己的文化品格。他说:“其实拍摄过程对我们本身来讲,也是一次人格的熏陶过程,影响着我们去做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坦荡的人,不为名利所诱惑的人。”

姆瓦玛卡・沙里夫,这名19岁的肯尼亚女孩,浅黑的肤色,有着东方人一样的黑色直发,亚洲人特有的面部轮廓。她是2005年4月吴建宁拍摄《郑和下西洋》时,在遥远的非洲肯尼亚寻访到的。当地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艘来自中国的大船,船上装满了财宝,船只突然遇上了风暴,只有二十多名水手生还。他们爬上了海滩,来到了美丽的帕泰岛上,九死一生,找到了有人居住的地方,当地村民们好奇,却不敢接近他们。后来,两名强悍的中国水手斩下了在当地为害多年的巨蟒的头颅,这些中国水手才为村民所接纳,并在这里安家生根。

沙里夫就是中国水手的后裔。拍摄期间,吴建宁在沙里夫家中呆了整整一天,用简单的英语与她交流。

2005年7月,《郑和下西洋》播出之际,南京电视台邀请她参加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庆祝活动,炎炎夏日,她踏上了中国祖先的土地,得到了吴建宁无微不至的关照,便很自然地管他叫“吴爸爸”。已经高中毕业的她,给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写了信,梦想着有一天可以来中国上大学,最想学的就是祖先传下来的中医学。南京市副市长许慧玲知道后,伸出了热诚的橄榄枝。沙里夫的梦想成为了现实,她得到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留学名额,中国政府为她提供了全额奖学金。吴建宁尽自己所能帮助这位特殊的游子,带她参观和她祖先有关的静海寺、明造船场遗址、明城墙等古迹,为她拍了许多照片;帮她处理各种疑难事务。现在,他每月都要去看她一二次,并在经济上资助她。学习、生活上有困难她找“吴爸爸”;电脑坏了她也找“吴爸爸”。“吴爸爸”让她在远离亲人的思念中,感受到了祖先国度的浓浓亲情。

有许多这样的采访对象,都和吴建宁成了多年的好朋友。因为拍摄《伟人》,他赢得了身边的工作人员,以及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人员的信任和友谊,十多年来一直和他保持联络。后来《邓颖超》一片的拍摄,他们首先想到了吴建宁。

1995年,吴建宁在赴台湾采访中,结识了一批台湾朋友,其湾民间卓越传播公司著名制作人陈君夫为他提供了巨大帮助,自此两人情谊不断。后来吴建宁拍摄《血脉》、《邓颖超》,又得到陈君夫的很多帮助。1997年,台湾发生“9・21”大地震,吴建宁在电视上看到台北八德路上的一座酒店倒塌,而卓越公司就在这条路上。吴建宁急得不停地打电话,一直打了一天才打通,陈君夫十分感动,他对吴建宁说:“你是第一个打进电话向我问平安的大陆同胞。”

吴建宁去过四次台湾,1995年他为搜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证史料首次赴台湾时,曾在纪录片《跨越海峡的寻访》中,报道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原台湾警备司令纽先铭,纽参加了1937年的南京保卫战,南京沦陷后躲在寺庙中假扮和尚,后来成功逃出南京,写下《还俗记》一书,控诉日军罪行。片子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许多媒体予以报道,之后引发了一个凄婉曲折的故事。钮先铭在大陆离散几十年的亲人,由此得知纽先铭还健在。钮先铭在上海、江苏金坛的亲属,不约而同地找到吴建宁。吴建宁很费了一番周折,使已定居美国的钮先铭一家与国内的亲人终于团聚。纽先铭在美国的小儿子钮则坚和在中国大陆的两位表兄弟,还专程来南京答谢。他们在送给吴建宁的锦旗上写着:“品德高尚无私帮助”。

出于对吴建宁人品和才华的敬重,许多人愿意帮助他。他是中国大陆记者中能赴美国成功采访张学良的极少几人之一。1999年1月,他带着《风雨钟山路》摄制组到美国拍摄,准备采访张学良。有人说,采访张学良,南京电视台恐怕没有这个福气。可执着的吴建宁,偏要把这件难事做成。采访张学良,绕不过张夫人赵四小姐,而赵四小姐拒绝一切媒体采访。各种渠道被堵死后,他仍不死心。通过他在工作中结识的朋友,借助九曲十八弯的关系,找到美国基督教组织,得知张学良经常在夏威夷瓦胡岛上的中华第一教堂做礼拜,牧师程嘉禾是张学良所属教堂的忏悔牧师,而程嘉禾是20世纪80年代移民美国的上海人。最后,吴建宁打越洋电话找到程牧师在上海的亲属,得以和程嘉禾接上了关系。程牧师绕过赵四小姐,直接做通了张学良本人的工作,张学良终于同意了采访拍摄。

采访印尼前总统瓦希德也是如此,吴建宁通过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外交照会印尼政府外交部,但被告之,瓦希德因身体欠佳不能接受采访。他在遭外交辞令谢绝后,仍不放弃努力,通过各种民间途径找印尼穆斯林宗教领袖、华人侨领疏通。最后情况出现了转机,印尼泗水侨领柳民源听吴建宁说起此事,当即与瓦希德通话,当场就敲定了采访。原来,有华人血统的瓦希德,在总统任期,曾得到华人的巨大支持。

吴建宁用心创作每一部作品。美在生活中,需要人们有发现美的眼光,哪怕路边草上的一滴露珠、一段断垣残壁,一个细节的捕捉,都需要一颗美好的心灵去感悟。创作的过程,就是美好心灵感悟的过程。在也门拍摄《郑和下西洋》的一个星期行程中,也门国家政治安全局三人全程跟着,还有国家新闻部的一名官员那桑负责协调。也门国家小,经济落后,条件极差。吴建宁亲自扛着机器拍摄,每天都是冒着40多度的高温,很多场景拍摄前,他都先把又脏又乱的地面打扫干净才开拍,实在顾不过来就仰拍。离境时,安全局的官员提出要和中国记者合影,分离拥抱时,他们哭了,要翻译告诉吴建宁:“你们是我们看到过的最好的记者,不像有的西方记者,光拍落后的一面,不卫生的一面,嘲笑也门。你们表现美好,表现友谊,你们和郑和一样,是也门人的好朋友。”

他用“发现”诠释真实

吴建宁说:“在某种程度上,拍历史纪录片如同做学问,没有猎奇和捕风捉影,要的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迅速成为一个专家型的人。”

拍摄的过程,就是“发现”的过程,要求拍摄者必须具备专业的眼光和丰富的知识。1995年他赴台采访,发现一把日本军刀,刀柄上镌刻有“南京之役杀107人”字样,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重要物证。之后,他在两年的时间里,紧紧抓住这一线索,深入调查。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一案战后审判中,杀105人的野田毅和杀106人的向井敏明两个杀人比赛的罪魁已伏法,杀300人的田中军吉也一并在雨花台被执行死刑。杀107人军刀的发现,说明当年日军杀人比赛的远非披露的那几人,决非个别现象,是谁在使用这把军刀?1997年,他又第二次赴台追踪采访,历尽艰辛,找到了海峡两岸的几位当事人、知情者,查清了军刀的来龙去脉,完成了一部纪录片《海峡两岸觅血证》,用铁一般的证据得出结论,杀我同胞107人的军刀持有者,是一条漏网的“大鱼”,在战后几十年中,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而逍遥法外。这一重大发现成为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上的新成果。为此,吴建宁被请进了中央电视台名牌节目《东方时空》的演播厅。199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60周年之际,他向全国亿万电视观众讲述了这把日本“百人斩”凶刀的调查始末。

《郑和下西洋》是吴建宁碰到的最硬的一块骨头。郑和下西洋年代久远,史料极度缺乏,学术争论分歧大,视觉形象难以捕捉。作为一部宏大的大型纪录片,画面、史料靠什么来支撑?越是难,越是挑战性强,吴建宁就越兴奋。他认为这么大规模的航海活动,不可能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他紧紧抓住现实中的蛛丝马迹向历史的纵深延伸,内容、故事、形象、异国风情,灵感如精灵一般将思绪推向高潮,随着采访的深入,令人惊喜的发现不断,现实与历史在连绵的交织中碰撞出火花。当然,这种总体的组织架构能力不是空中楼阁,它来源于平时的积淀,临时抱佛脚是无法应付的。

历史记载,郑和船队第四次下西洋到达过古阿丹国,也就是今天的也门,阿丹国王亲自到海边迎接,并下诏要百姓与之贸易。然而,这一切今天均了无痕迹。画面如何组织?史书有 “垒石为屋,男子缠头”的记载,而也门是古阿拉伯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他们找到了古老的石屋、也拍摄了今天依然缠头的男子;郑和船队的医生带去了“拔火罐”医术,他们发现这种医术至今仍在也门亚丁流传。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曾派出医疗队、工程队不间断地援助也门,30多年过去了,有54名中国人为此殉职,在也门首都萨那的郊区,形成了一个硕大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墓园。画面上,高高的山冈,一座座中国坟,长眠着的人面对着九曲十八弯的中国人建造的公路,守墓的也门人在浇灌着墓边绿色的植被。在非洲的肯尼亚,他们找到了郑和船队遇难船只逃生船员的后裔;在东南亚的岛国印度尼西亚,他们成功采访了印尼前总统瓦希德,而瓦希德的祖先陈金汉就是随郑和船队第五次下西洋的成员……历史和现实由此对接了起来,令人感动,更令人震撼。

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学者型的电视工作者,必须多读书。这些年里,吴建宁很少在晚上12点之前上床睡觉,拍一部大型纪录片,至少要精读几十本专业书,每做一个课题,他家里就要多出一书架的书。

他说:“案头准备做得是否到位,常常决定你的采访能否成功。从西哈努克、瓦希德、阿基诺等外国政要到99岁的张学良老人,每一次采访,我们都尽可能把案头工作做到最精细的程度。”

1999年1月,拍摄《风雨钟山路》,吴建宁赴美国采访原美军驻延安军事观察组成员约翰・谢伟思。这位89岁的老人,曾经面对过无数采访者,他兴奋地说:“我接待过许多来自各国的记者,但从没有像你们这样对我的历史了解得那么清楚。”那天的采访异常成功,采访结束后,老人一直把他们送到楼下,打开汽车门,然后轻轻关上,汽车开出很远,老人还在挥手致意。翻译说,美国人没有送客的习惯,他对你们是破例。采访结束后不到一个月,老人就离开了人世。

他用真诚“演绎”生活

1955年10月,吴建宁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父母都是部队医院的普通医务工作者,他们给了儿子一份终身受用的礼物: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在他走向社会后,无论是当兵,在安徽电影制片厂搞摄影,还是后来做电视纪录片编导,黑红两色是他人生的基本色调。他吃苦耐劳沉稳如黑色大地,执着追求事业热情似火。

1992年,他抓住了机遇,机遇也选择了他,当时南京电视台为拍摄《伟人》,专门组建了专题部,花费100多万元购买了当时最好的设备,他参与了创作,一拍近三年,一炮打响,从此得以在自己的理想王国中一路寻觅。

他是一个低调的人,凡事不张扬,在公众场合,从看不到他高谈阔论;待人接物,也是做得比说得多。作为部门主任,他无法为大家带来经济上的更多利益,但他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处处为年轻人着想。他派年轻骨干到日本、英国、美国、台湾、新加坡去拍片,给他们压担子。他经常出点子,让年轻人得到独立制片机会。《父亲是本读不完的书》,讲述的是英雄周光裕的故事,他独辟蹊径,从周光裕送女儿去新加坡读书切入,派当时还是临时工身份的吴江去新加坡拍摄。该片获得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特别奖。《远山的血脉》,讲述的是明代朱元璋屯兵云南,南京人迁徙到云南的后裔的故事。他从策划选题、争取资金、到主题升华,都一一过问,但最后他让年轻人挂名。这部片子获得了2006年电视“金鹰奖”的三等奖。纪录片《中国女孩》,主角就是姆瓦玛卡・沙里夫,他鼓励年轻人利用《郑和下西洋》一片拍摄的资料,再跟踪沙里夫在南京生活、学习的内容,做一档独立的纪录片。他到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做工作,一再强调部门年轻人的业务水平,为每个主要编导都争取到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员的资格……

长篇纪录片的创作,是个复杂而又艰苦的脑力劳动,一旦进入创作状态,常常会彻夜不眠,吃不下,睡不香。频繁出差,春夏秋冬,风里雨里……

为拍摄《伟人》,吴建宁在近三年的时间里,以北京为大本营,长期出差在外,奔波于全国各地采访拍摄。他呆在外地最长时间的纪录是整整8个月没有回家。后期编辑,每天工作到深夜。他的拼命精神,感动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领导、以及原来在身边的工作人员。的保健护士郑淑云,腿脚不好,却常常来看望他,嘘寒问暖:“建宁呀,要注意身体!孩子多大啦?在哪个小学读书?”见他在机房天天工作到深夜,睡地铺。郑淑云第二天就叫她的老伴送来了两床被子。郑淑云以她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她对吴建宁的一份疼爱之意。吴建宁在南京高楼门小学读书的女儿吴昀,曾收到郑淑云的一封来信,信中说:“孩子,你的爸爸和其他人一起,在做一件对我们国家和你们这一代人来说,都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因此,他不能经常地照顾你。但我在和他的交谈中,得知他是非常爱你的。你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写信给我……。”后来,吴昀四年级的班主任向全班学生读了这封感人肺腑的来信。三年后吴建宁完成任务,女儿吴昀已小学毕业。《伟人》一片终于大功告成,影片杀青之际,为了弥补对女儿的歉疚,他请人将女儿带来北京,痛痛快快地陪她玩了一周,这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是少有的“奢侈”。

吴建宁曾说过:“只要摄像机一开,那是六亲不认的。”他是个孝子,2000年在对《血脉》作最后的修改时,他的母亲有两个月没有见到儿子,思念心切,父亲采取老办法,陪老伴来到电视台门口,与儿子在大门口见了一面。那天吴建宁晚上9点才从机房出来吃晚饭,刚端起碗,手机响了,父亲语气急促地说:“快!你妈心脏病发了!带5000元钱,马上到军区总院急诊室来,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你要有思想准备,很可能就见不着了!”吴建宁丢下碗,疯一样往医院赶去。一路上,他的泪水止不住哗哗流淌,母亲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他何以安心?同事也很快帮他送来了现金。经过抢救,母亲青紫的脸色渐渐和缓了。第二天一早,他见母亲脱离了危险,把外地的哥嫂叫了过来,自己又回到了机房。病中的老母,思儿心切,忧儿心切,想见一面。他却无法办到。他正在制作的最关键时刻,如同指挥战役的将军,怎能抽身离开鏖战的沙场?

他因拍片去过很多国家,但实际上对这些国家的基本印象都说不上。拍《郑和下西洋》时,他出了11次国,在印尼拍摄,往返首都雅加达就有4次,每次都是直接从机场到拍摄点,再经雅加达机场转移到下一个拍摄点,他带着摄制组在印尼工作了9天,但雅加达是个什么样的城市,他说不出来。在外边多呆一天就多一天费用,只有争分夺秒,省下时间就是省下经费。

走向海洋纪录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纪录片动画艺术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实验性的电影,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军山》。最早的一些镜头,包括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片断和历史人物李鸿章等,是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纪录片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

电影一出现就显示了它的纪录功能。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影片是纪录片。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卡普辛大道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厅内正式公映的由L.卢米埃尔摄制的《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婴儿的午餐》等12部实验性的影片,都是纪录真实生活景象的。从19世纪的最后几年起,电影开始用于新闻题材的报导;俄罗斯的沙皇加冕、英国的英王亲临奥林匹克开幕式、西班牙的斗牛,都搬上了银幕,成为初期纪录电影的主要题材。

纪录片

1923年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的公映,标志着纪录电影在艺术创作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部影片纪录了一个爱斯基摩人和他的家庭在冰冻的北方为谋求生存的一天的斗争生活。与观众见面的影片是第二次拍摄的。1913年弗拉哈迪随一个探险队到加拿大北方去探矿。他用摄影机客观地纪录了居住在那里的爱斯基摩人的生活。这一次所拍的3万英尺底片后来全部在火灾中烧毁了。后来他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再去进行拍摄。这次他吸收了当地的一些爱斯基摩人参加拍摄工作。有些镜头是用故事片的方法拍摄的。如爱斯基摩人居住的冰房子是根据拍电影的需要建造的、猎取海豹的活动也是组织拍摄的,但影片反映的人物和生活场景都是真实的。由于这部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纪录像片,弗拉哈迪被称作为“纪录电影之父”。

进入新的世纪,动画艺术融入了记录片中。动画艺术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从动画诞生以来,各国的动画交流就十分广泛。中国动画作为世界动画的一分子也闪耀着它夺目的光辉。电视纪录片中,动画元素的运用,更是展示了动画元素的无限魅力。从20世纪的90年代至今,中国动画片没有了以前的繁荣。在中国的动画片市场上充斥的大多是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在人们周围的生活用品、印刷品当中流行的更多是加菲猫、史努比等外来卡通形象。对民族动画寄予厚望的广大观众对民族动画呼声甚高,国家也大力地扶持民族动画事业。

国产动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新世纪获得更好的发展,抢回国内市场,同时走向世界,是动画创作者的当务之急。如何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动画发展的道路是现在国产动画亟待解决的。

纪录片中动画元素的如何加入人文思想,动画的文化精神与商业定位是不矛盾的,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其商业价值的广泛性成就了动画文化的“大众”精神。既然是商品的等价交换,那么商品就要提供消费者满意的服务。我们看到的动画作品中,人类无数次的毁灭了自己的世界,又一次次被大家重建,无数次去发现与建设世外桃源,最后,理想又一次次地被人类亲手同化、毁灭、消解。只有在动画中,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于这个世界才会发生如此深厚而广泛的情感。动画在有意无意中将人类轮回的速度加快,过程变得短暂。正因为这种宏观,生存的意义却更加清晰地表现出来,传统动画中,一般情况下都是成人在精神上拯救儿童,商业动画却总是用儿童的身体去拯救成人,而且不一定是成人的个体,很多时候是整个成人社会,拯救,并重建新的社会秩序。让儿童的纯真与原生态来解放我们被束缚了的心灵,而冲破邪恶力量的真正力量来自于原始的情感与身体。

如果从更大的范围、更高的文化视野来看待动画,我们就会惊奇的发现,动画早已在我们这个时代创造着史诗般的语言方式,并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在人类开始创造文明的远古时代,每一个地域的人们都在讲述着自己民族的史诗,在这种讲述中,增加了民族向心力。同时,史诗本身也就成为民族精神的某种象征,无论是历史变迁还是政治空间的改变,千百年后,大家依然在传唱那些简单而又深刻的故事,依然在用那些故事里的角色来对比我们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十一郎, 《动画创作理论基础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薛锋,赵可恒,郁芳,《动画发展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4]颜慧,索亚斌,《中国动画电影史》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5]葛竞,《影视动画剧本创作》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6]马华,《影视动画经典剧本赏析》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7]孙立军,马华,《影视动画影片分析(美国卷)》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8]倪宁,《迪斯尼娱乐攻略》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9] 郑薏苡.《少年儿童动画片观赏心理的调查研究》.《兰州学刊》.2002.2

走向海洋纪录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视听语言;空间营造;画外空间;运动

一、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以及什么是电影空间

(一)什么是电影、什么是视听语言

“电影是通过光和声音在空间中纪录时间流逝的美。”①

换句话说,电影是纪录生活中的光和声的运动现象。它是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的产物,它的本质是纪录。它不同与戏剧、音乐、美术,它不具有那些传统艺术的属性,但它也有叙事的功能。

视听语言是光和声音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即电影语言。试听语言就是模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二)什么是电影空间

电影最重要的就是运动:(MOTION)活动映画,或CINEMA。这些概念强调的都是运动,是一种动态的表现形式,是视听运动。当我们单独来研究电影中的视觉问题时就会发现,当摄影机运动的时候,电影银幕的画框里出现的情况是,原来的空间被排除在画框外,新的空间进入画框内,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电影的空间观念即开放的空间观念和封闭的空间观念。雷诺阿和安东尼奥尼这两位电影艺术大师都是开放空间观念的现实主义者,所以他们认为:银幕的空间与现实的空间是相连的。银幕只不过是面向生活的一扇窗户。观众只是偶然走到窗前,看到窗外发生的事情。窗外的生活是独立自主的,它不是为观众而设的,而且生活也不仅仅是观众所看见的那一部分。尤其雷诺阿的影片强调摄影机的运动,他的镜头几乎总是在动,甚至是令人觉察不到的运动。在电影中,雷诺阿等人所表现的空间观念有两部分组成,即:看得见的(画内空间)和看不见的(画外空间),这样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你只看见了影片中主人公的一半,还有一半被遮挡物遮住了。电影发明的目的就是纪录运动,电影就是用光和声音在空间中纪录这种时间流逝的影像。所以它讲究逼真性,逼真的呈现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即(电影)空间。

二、分析杨德昌电影中的视听语言是如何营造空间的

杨德昌(1947―2007.6.29),台湾电影导演,其电影作品深刻、理性,有强烈的社会意识,被称作“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台湾大师之一”、“台湾社会的手术灯”,在世界影坛享有盛誉。杨德昌的电影主要描写台北城市生活,与侯孝贤的乡土电影形成鲜明对比。②

(一)《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它是杨德昌集十年大成的经典之作,长达4个小时。杨德昌用自己稳健的影像描绘了20世纪60年代灯光昏黄的台北夜市,影片结构严谨、细节生动,有着庞杂但是清晰的人物关系、繁芜但不凌乱的叙事编排。

1.影片中部(58分)

在这一段首先是一个小个子的男孩在书摊上看小说这样一个画面,然后声音出现女孩儿喊“四儿,小四。”的声音。接下一个画面中的小个子男孩从书摊上溜走。在这之前,导演已经给观众展示了画面中小四在推他的自行车,和女孩儿过马路的场景。这里的重点就是在这个镜头一开始导演并没有给观众明确他们两个人的方位。接下来,书摊上的男孩子从画面左边出画,女孩儿从画面后景的左面入画,小个子男孩儿从画面右边过来。然后,小四儿和女孩儿两个人往前一起走,往前走过来。摄影机跟着主人公摇动,最后当摄影机摇了快180度后,画面出现了原来对面的街景画面。这时出现声音“交女朋友哦”画面是小个子从右上角重新入画再走到画框下出画。小四儿、女孩儿还是继续走摄影机跟拍他们。画外音出现:“老板,那些小书呢?”这句画外音给我们观众脑子里引出了之前的那个书摊,这样的镜头调度、安排就完全体现了无限开放的画外空间。使得我作为一个观众,在脑海里同时出现了那个书摊、女孩过的马路、小四的存车处、街道背景上的房子、灯火。这就是通过空间表现、空间调度营造给观众留下的幻觉印象。我猜想,在杨德昌导演的脑海里大概是没有画框的,或者说,是不受画框的限制的。

2.影片(1小时30分)

这一段:镜头一开始是女孩儿从医务室里走出来,和左边画外的小四说话。但是镜头没有跟着他们俩正反打,而是摇到了右边,定格在那个绿色的墙面上。那个墙面上有模糊的两人的影子。最后镜头又摇过来跟着他们两人,两人下楼,镜头从上往下拍最后两人出画,这个镜头结束。一般我们在生活中有个感觉,只听见声音看不见人,那声音就更清楚,就更突出。我感觉导演这样处理非常有意思,比较独特。

3.影片(第二集5分53秒)

第三处的背景音一直是校园里的一个乐队的演奏,镜头画面出现四个孩子坐在那里,两组谈话也同时进行,这样让观众感觉十分生活。然后接女孩子从画面背景的大街上走过。这里画面中的对话是“我上个厕所”“妈的,下课不上!”这又让观众感觉更加生活化。接下来的画面是,女孩子往乐队这边走,小四追过来,背景乐队演奏声加大,小四在演奏声中大声嚷嚷说要保护女孩,可是这时,乐队演奏忽然停止了,小四的最后一句话很大声的喊出来但是又因为乐队的停止而马上收小了声音。他再开口说第二句话的时候,乐队又开始继续演奏。我认为,这个场景设计的很戏剧化,很真实。唯一有点不真实的是当那个乐队第一次停下来,小四儿的声音突然暴露出来的时候,旁边的乐队队员没有一个人回过头来看他的,这就在真实里显得有一点不真实了。

除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部影片以外,我还非常喜欢杨德昌导演的另一部影片《一一》,接下来,我将继续结合他这一部影片浅做分析。

(二)《一一》

杨德昌导演2000年的作品《一一》被法国媒体形容为杨德昌把“生命的诗篇”透过电影传颂吟唱,在叙述一则简单的家庭故事时,真正触摸到“情感的精髓”,以四两拨千金的娴熟技巧交待了少女心事、童年困惑、事业危机、家庭纠纷,以及对宗教的慨叹和对时事的讽刺。 《一一》获得当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殊荣。③

1.影片开始

影片的开始,以祥和安静的钢琴音为背景音乐,纪录了一个结婚庆典的过程。轻松安静的钢琴音乐一直铺底,给观众一种幸福和谐的感觉。直到1:47秒,远景,婷婷跑到婆婆身边问“婆婆,你没有事吧?”然后音乐渐弱停止,故事开始。之前所有的镜头都是大全、远景或近景,声音也是音乐加人物对话。直到背景音乐停止、云云来婚礼闹事的时候,导演才给了人物特写或是中近景。这种空间营造的表现手法,使得观众从影片一开始便产生一种旁观者的感觉。所以这时候,观众是以一个第三者的角度来观看镜头中人物的故事。但从1:47秒之后,影片背景音乐的停止,以及镜头的景别、运动。使得观众开始认真去听、去看剧中人物的故事情节发展,从而自然而然慢慢的融入到之后的故事中去。

2.影片(1分52秒)

镜头中几个人在吹气球,主人公洋洋在向镜头外张望。切下一个镜头,一扇门,导演从门外往门里拍,门只有中间三分之一是屋里婚礼的情况,云云(第三者)从画框右侧入画,走到中间的门里。在这期间,背景音有女人打电话的声音、吹气球的声音、气球摩擦的声音、人们窃窃私语的声音、器皿碰撞的声音。这简单的两个镜头就给观众交代了两个不同的空间:婚礼大堂、大堂门外。在3:07秒,云云进门以后,找到婆婆开始哭哭闹闹,老人的女儿把云云往镜头右边拉,中间一个红色的柱子,二人走过柱子,镜头也跟随二人摇到柱子右边,此处的画面是老人女儿和云云,声音是二人略带争吵的对话。然后切婷婷和婆婆这边,两人只有动作,背景依然是云云二人的吵闹声,只是这里声音变小,切换成了单声道(右声道)。这种变化会让观众更加注意去听他们的对话内容,这里同样利用我们的生活感知经验,“偷听”。似乎是你日常生活中,在大马路上看到了这么一对人,你凑上前去听一样。这时,再切婷婷跟其爸爸的对话镜头。说话的时候,婷婷爸爸把手里抱着的弟弟、弟妹的结婚照倒着放在梯子上,这看似巧妙的小动作却带给观众一种蹩脚的感觉,也巧妙的暗示了他们的人物关系。直到这时候背景音依然有云云二人的吵闹声,这就把几个空间联系在了一起,又有了一个整体感。可以说,导演的这种表现手法自然的给观众展示了两个画内、画外不同的空间,还让这种空间巧妙的结合、分离。最重要的,是这种空间感带给观众的是确确实实的“真实感”,就好像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3.影片(9分35秒)

这一处,洋洋被女生欺负以后坐在妈妈的身边。镜头是洋洋的半身近景,背景音是大人们继续谈论婚姻问题的旁白。洋洋小心翼翼地转头看对桌欺负她的女孩子们,切女孩子那一桌的小全景。背景音依然是洋洋自己这桌大人们的对话和女孩子们嬉笑声、挖苦洋洋的声音。再次切回洋洋半身特写,画面是洋洋无奈失落的表情,声音还是大人们的谈论。切全景,爸爸走过来,跟同桌的人应和几声后开始关心的询问洋洋怎么不吃饭。直到妈妈对爸爸说:“你不要管他啦”。这个镜头结束。这个镜头的这种试听结合方式突出了小孩子一个人孤独、无助、不被理解的心态,以及大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忙于应酬、忙于交际从而忽视孩子情感的这一社会问题。正因为镜头是洋洋心事重重的表情,而声音是大人们谈论扭曲爱情的对白从而形成的强烈反差才更加突出了孩子的孤单、没有人理解的无奈、大人的麻木。热闹的婚礼空间、孩子孤独的内心空间、嘈杂繁乱的生活空间,这种种空间就从试听上直接引起了观众心理上的共鸣。

(三)这种空间营造的意义、作用

视听语言营造出的电影空间首先能让观众感觉“真实”,以再现真实的空间为目的,还原电影纪录的本质。这样的作品本身就具有影响力。其次,空间塑造表达了创作者的某种主观情绪,为了创造内心的视觉影像,还原真实的空间、改变真实的空间,来达到空间的表现性目的。总之,我欣赏杨德昌导演的电影作品,更欣赏他作品中给观众呈现出的这种真实空间感。

三、结语

通过对杨德昌导演作品的浅析,我认为自己已经完全体会了视听语言空间营造的意义,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收获。在电影里,我们通过银幕看到视觉形象。但在生活中,人眼的视野却是有局限的,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画框内的东西,听到的却不止这些。现实生活里,我们所处的环境不是真空的,所以是不可能没有声音的,而所有声音也不是你所能看见的。在生活中,声音是一个无限连续的空间。它有着远近的距离,运动和具体的方位。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当中,我更加体会到电影纪录生活的本质以及把握电影电视中无论是画框里还是画框外都应该有无限连续的声音空间。在运用方面,更应该把我们看到的(视觉)和听到的(听觉)这两种媒介空间很好的结合起来,扩展到无限。只有这种画面和空间的无限营造,才能给观众最真实的感觉,呈现出完整的生活空间。我想,这便是电影的魅力所在吧。

参考文献:

[1]米高峰. 当代语境下的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07.

相关期刊更多

走向世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红岩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重庆市作家协会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广西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