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爸爸我们去哪儿

爸爸我们去哪儿

爸爸我们去哪儿范文第1篇

爸爸妈妈牵着我的手

我们在大自然里尽情玩耍

牵着爸爸妈妈的手

我成长快乐得如同小鸟

爸爸妈妈,我们去哪儿

爸爸妈妈带我去看大海

听着大海的歌声

我多想变成海的女儿

为了爱付出一切

爸爸妈妈,我们去哪儿

爸爸妈妈告诉我

宝贝我们永远爱你

无论去哪儿

爸爸我们去哪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娱乐节目;本土化;整合营销;《爸爸去哪儿》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3-0091-03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和省级卫视都存在着购买境外电视娱乐节目版权的现象,比如江苏卫视的明星跳水竞技节目《星跳水立方》,就购买了德国制作的《Stars in danger:High diving》的版权。然而在这其中,相对成功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都是跟风推出,甚至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出现降低节目品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湖南卫视推出的两季《爸爸去哪儿》却让人眼前一亮,2013年第一季第一集一播出,《爸爸去哪儿》迅速成为各大门户网站、社交平台的热点话题,成了既卖座又叫好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典范。《爸爸去哪儿》的成功让我们在境外引进电视节目硝烟弥漫的竞争中找到了借鉴的新方向,即本土化整合营销。

一、对中韩节目的介绍

(一)韩国《爸爸!我们去哪儿?》的情况

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节目版权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该节目于2013年1月6日首播,节目主要有五位明星父亲带着自己的子女在江原道、忠清道等地度过两天一夜的旅行,节目一经播出便受到了韩国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二)中国《爸爸去哪儿》的情况

湖南卫视播出的《爸爸去哪儿》于2013年底结束了第一季的拍摄,并于2014年6月起播出第二季。第一季节目邀请到了林志颖、田亮、郭涛、王岳伦、张亮,他们带着孩子参加了六个站点的旅行,在这些地方爸爸们单独照顾子女的饮食起居,共同完成节目组设置的一系列任务。第二季节目里,陆毅父女、吴镇宇父子、黄磊父女、杨威父子和曹格和其一双儿女在八个站点开始了自己的“爸爸之旅”。与第一季相比,第二季的《爸爸去哪儿》多了一些“话题性”,但这丝毫不影响《爸爸去哪儿》的收视率依然在周五晚上的电视份额大战中独领。

这档起初不被看好的境外版权引进电视娱乐节目像一匹黑马闯入观众视线,实现了境外版权引进电视娱乐节目在本土的新突破。为什么它会获得如此之高的收视率和好评?显然,节目制作和推广的本土化是其获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爸爸去哪儿》这档电视娱乐节目在节目制作与推广上综合协调地运用了各种传播方式,从根本上着手传递一致的理念,迅速在消费者心目中确立了地位,达到了电视娱乐节目的整合营销效果。

二、《爸爸去哪儿》的本土化制作

《爸爸去哪儿》与《爸爸!我们去哪儿?》的总体框架基本一致,但中国版在片头设置、人员设置、剪辑设置和地域设置等细节上进行了较成功的本土化改造。

(一)片头片尾设置的本土化

电视片头作为一种新兴的电视美术形式,是电视节目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节目的包装、定位、形象设计起着一个“标识”的作用。一个好的节目片头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观众的眼球,对于节目的形象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韩国MBC电视台制作的《爸爸!我们去哪儿?》的片头是两幅动态的宣传画,十分简单。湖南卫视在制作《爸爸去哪儿》片头时,选取卡通动画作为片头的呈现方式,对节目片头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太阳升起公鸡打鸣,父亲叫醒还在熟睡的孩子,收拾好行李手牵手迈步走上绿色的草地。该片头采用明朗的配色,轻快的配乐,展现了活泼的童真色彩,奠定了节目的基调,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一批“潜在观众”。另一方面,《爸爸去哪儿》节目组还邀请参与节目的五对父子(女)录制了朗朗上口的主题曲,两季在歌曲第一部分分别邀请了来自台湾的林志颖父子和曹格父子(女)进行演唱,甜糯的台湾腔使“萌娃”热迅速席卷。同时片尾部分还根据每次旅行剪辑不同版本的歌曲MV,为节目增色不少。

(二)人员设置的本土化

1.主持人角色的本土化设置。在《爸爸!我们去哪儿?》中,由于没有固定的出镜主持人,在宣布节目环节方面便会花费不少时间。这一点是韩国综艺节目的通常模式,但在许多中国观众的眼中,这一过程略显拖沓。为了同时满足中国观众的观剧心理和娱乐节目都有主持人的制作模式,《爸爸去哪儿》栏目组对这一环节设置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在《爸爸去哪儿》中,节目组让李锐担当主持人的角色,出镜时长大概只有4至5分钟。自此,从第一季节目开始,“村长”这一有鲜明中国本土特色的角色便紧紧地与《爸爸去哪儿》联系在了一起,出现了本土出品的品牌意味。

2.父亲角色的本土化设置。中韩两档节目都通过任务呈现和采访突出来表现对父亲角色的定位,但由于国家文化、个人性格和节目理念的不同,《爸爸去哪儿》父亲的角色塑造更有本土色彩。

首先,《爸爸!我们去哪儿?》更像是一档单纯的明星亲子旅游节目。节目组设置告诉孩子们元宵节这天不能睡觉否则眉毛会变白。第二天,尹民秀用面粉将儿子尹厚的眉毛染白,引得儿子大哭。节目情节虽然搞笑,但仔细想一想,这一类似于“狼来了”的任务设置对孩子的教育并无好处,甚至会有不良影响。两季《爸爸去哪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都有闪光点出现:第一季节目初始,节目组给孩子们上的第一课就是“独立”,这一理念贯穿了接下来所有节目;第二季节目的第二期,节目则给所有的小孩子上了“分享”这一课,针对六个孩子吃早饭的表现,五个爸爸当起了循循善诱的老师。

其次,《爸爸!我们去哪儿?》的第一集开头有对爸爸们的采访,让他们进行自我介绍,PD会询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时间不长。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每集都会在节目中穿插爸爸们的单独采访环节,在采访中爸爸们会向观众叙述这一阶段带孩子的感受和自我反思,可以产生教育功能。

(二)节目剪辑出现歧义引发争议

第二季第三期湖南地笋苗寨的节目在开播前就在网上引发巨大争议,黄多多说贝儿“偷钱”的事件被一再渲染。节目播出后,观众稍微动下脑筋就发现了《爸爸去哪儿》节目组节目剪辑的奥义。不得不说,作为一档打着“亲子教育”口号的节目,节目组本应该删除这一段引起风波的内容,更何况最后竟如此解决。节目组对于每一期节目的播放都应该严格把关,以防其中的“话题性”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应该尊重节目嘉宾,努力遏制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出现,为他们营造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不正是这个节目的诉求吗?

(三)节目中广告植入过度降低节目品味

第一季节目的成功为节目赚得大量广告,节目组赚得满盆钵。然而,本应适度的广告植入在这一季中完全变了味:电视中除了台标所处的左上角,其他三个方位都布满广告,偶尔还会导致观众看不到字幕;节目里孩子喝的牛奶等鲜明突出了某广告的商标;网络播出的节目里也常常充斥中无法跳过的“硬广告”。虽然从整体出发,《爸爸去哪儿》仍是一部有“观众缘”的电视娱乐节目,但它过多的广告植入也确是阻碍其成长为一档真正“常青树”节目的绊脚石。如果真的到了让观众反感的地步,原先积累的观众“老本儿”总有一天会被啃光。

五、《爸爸去哪儿》对引进版权的娱乐节目的启示

2011年下旬,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意见规定,自2012年元旦起每个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娱乐节目每周不超过两档,全国卫视总数控制在九档以内,这一意见迫使各大卫视不惜花费重金从国外购买电视节目版权,开辟新的路径,但是结果却并不乐观。一个节目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有创新精神。《爸爸去哪儿》正是在创新中冲破同质化壁垒,通过本土化的创新脱颖而出。

要做好一档娱乐节目,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娱乐节目如果只是通过制造视觉狂欢和议题焦点,片面地追求节目的娱乐效果,那么这个节目的发展道路是难以长久的。《爸爸去哪儿》作为寓教于乐的典范,坚持本土与创新,将理论上的飞跃运用到实践中去。

除此之外,要善于运用全媒体平台为节目的宣传呐喊助威,就像《爸爸去哪儿》,除了基本宣传,还运用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打开推广模式的新局面,伴随《爸爸去哪儿》衍生产品的诞生,这样整合式的营销模式达到了娱乐节目本土化探索的典范的高度。

六、结 语

由于《爸爸去哪儿》的热播,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一时间火爆荧屏,这些节目可以借鉴《爸爸去哪儿》在整合营销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像《爸爸去哪儿》一样在制作和推广中进行本土化的创新,但同时也必须看到《爸爸去哪儿》的不足,避免它在制作和宣传方面暴露的缺陷,这样才可以吸引我国观众的眼球,也为未来的原创节目积累经验,早日变“引进来”为“走出去”。

参考文献:

[1]冷珍.反映电视节目主题的片头设计[J].设计艺术,2000(3).

爸爸我们去哪儿范文第3篇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是2014年备受瞩目的综艺节目。第一季的余音绕梁至今,绵绵不绝。

《爸爸去哪儿》自2013年10月11日开播以来,收视率连续10期只升不降,从开播初期的1.423到第10期的5.330,再到收官之作的4.916,最终以全国网平均收视2.16,平均份额15.25%,最高单期份额20.37%的成绩,成为年度上星频道中收视最高的季播节目。甚至电影版票房也取得12天破6亿的成绩。

从开播开始,《爸爸去哪儿》成就了收视和口碑的双重奇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爸爸去哪儿》在文艺节目(尤其真人秀节目)“求同”的时代大胆做到了“存异”。

近几年,国内的电视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但与此同时,应该看到其蓬勃发展背后的隐忧:电视综艺节目进入 “求同”的怪圈,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差异化和创新力却表现得非常不明显。

“求同”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节目形态同质化,俗称“跟风”。以2013年为例,从湖南卫视《中国最强音》、《快乐男声》到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再到东方卫视的《中国梦之声》和江苏卫视《全能星战》等,音乐选秀节目可谓轮番上阵、无缝衔接。以至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一系列防止同质化的措施。

“求同”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扎堆”引进国外节目模版,而原创节目寥寥无几。例如《中国好声音》版权源自《荷兰好声音》;《中国梦之声》原型是《美国偶像》;《爸爸去哪儿》模式也购自韩国。

在国内综艺节目的“求同”时代,《爸爸去哪儿》异军突起。这与它的“存异”思想是分不开的。

1.节目形态方面

而《爸爸去哪儿》在真人秀节目同质化竞争的大环境下,避其锋芒,以户外真人秀的方式,做出了明星亲子类节目。节目形态独辟蹊径,不拼导师、不拼选手、不拼故事,更完全避免了“真人秀专业户”“回锅肉选手”出现的可能,使观众在审美疲劳中眼前一亮。

2.节目立意方面

拼故事重于拼才艺、甚至打悲情牌是真人秀节目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选手、评委、导师、嘉宾,甚至观众,都可能在荧屏上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这固然是节目增强故事性、增强励志性、增强观众参与感的一种手段,但“哭声一片”的桥段出现得太频繁,对观众收看节目的初衷,以及节目的公信力,都是极大的挑战。

而《爸爸去哪》的氛围以真实和轻松为主,偶尔出现的催泪环节,如张悦轩承认说谎之后突如其来的“打我吧”,如郭子睿“密室招供”使郭涛忍不住落泪反省自己的育儿方式等,生动自然不做作,最终也一定回归到亲子之间的温暖主题上来,是一档真正的正能量节目。

3.环节设置方面

与常见的真人秀节目相比,《爸爸去哪儿》不淘汰,PK,不对抗,引进了韩国综艺节目常用的“任务书”的模式。在明星父子(父女)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借用孩子的童趣、爸爸们对家务的陌生、城市家庭对农村和朝外环境的磨合等纯天然的条件,加上编剧对任务书的精心设置,使笑点自然迸发。

除笑点之外,任务书的编写显然充分考虑了节目的社会意义。例如海岛特辑中爸爸们负责利用当地特有的海草帮助老人修房子、孩子们负责照顾岛上的留守老人,从而使参与者和观众都自然而然记住了旅行地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更激发了人们对家庭的眷恋和对老人的关怀。

4.节目制作方面

《爸爸去哪儿》借鉴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与传统真人秀节目最大的区别是,《爸爸去哪儿》对摇晃、穿帮、与当地居民交流等镜头做了适度保留,而这种保留大大增强了节目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例如开播首集中,林志颖开拖拉机,画面显然是摄像机在拖拉机的颠簸中拍下的,字幕还调侃“整个世界都在颤抖”;沙漠特辑中,王诗龄与意外进入镜头的当地小朋友们玩得很开心,留下了“我不是大明星,我是小公主”的金句;平江特辑中,Kimi撞在镜头上受伤的过程被完整保留播出等。

在剪辑中又借鉴了电影的剪辑方法,既保留真实场景,又优化了节目的节奏。使每周一期的节目既富有纪录片的真实、细腻,又富有周播剧的故事性。

5.节目宣传方面

《爸爸去哪儿》的宣传途径全面打通。在首期节目开播前,湖南卫视官方微博首次通过私信预告,并对《爸爸去哪儿》会全程 “微直播”,充分利用了微博的宣传作用,事先造势。

同时,《爸爸去哪儿》在全国首次采用了综艺节目“大片首映礼”的宣传模式。在2013年10月11日开播前,在10月8日举行了盛大的开播仪式。开播仪式上的看片环节,记者们“下巴都笑酸了”的反馈,再加上开播仪式上孩子们的表现,如“王诗龄偷吻Kimi”的新闻,使媒体和观众在节目正式开播前已经有强烈的期待。

6.本土化改造方面

《爸爸去哪儿》除了保留韩国原版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的优势之外,还做出了一些更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观众收视习惯的本土化改造,主要体现在:

(1)孩子的数量:韩版《爸爸,我们去哪儿》中,一位明星爸爸可以带不止一个孩子上节目。而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因此中国版《爸爸去哪儿》的模式是一位明星爸爸只带一位宝宝上节目。

(2)孩子的年龄:中国版《爸爸去哪儿》中孩子平均年龄比韩版偏小,最大的郭子睿只有6岁,因为制作方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独立的行为能力,却又保留了更多的童真。

爸爸我们去哪儿范文第4篇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位技术员,住在机关,星期六才回家来看我们,每次回家,他总是背着一个大书包。我盼着爸爸能给我带些好东西回家。可是,我的愿望从来没有得到满足,因为爸爸的书包里除了书就再也没有别的了。

晚上,我们在看电视,爸爸却一个人躲在里屋,不是画什么设计图纸,就是收听日语广播。

记得有一个星期天,妈妈上班去了,爸爸很早就把我叫醒,对我说:“快起来,我带你去个好地方。”

“真的?”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问:“到哪儿?北海,还是颐和园?”

爸爸微微一笑,说:“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我一骨碌爬起来,洗漱完就催爸爸快走。爸爸说必须吃好饭才去。我几口就把一个馒头咽了下去,顾不得擦嘴,就催爸爸带我出发。

车停在北海站,爸爸带我下了车。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嚷着:“爸爸,咱们去北海呀?”

爸爸没有回答我,拉着我的手没有进北海门,却向西一直走去。我急了,大声说:“爸爸,咱们这是上哪去呀?”

爸爸笑着说:“去图书馆呀!”

我的脸立刻绷了起来,不高兴地说:“图书馆有啥意思。”

爸爸笑着说:“你没去过,那儿可好了。”

就这样,爸爸把我领进了图书馆。爸爸借了一本很厚的英文资料,又给我借了几本画报,就坐在那儿专心致志地看起书来。

我呢,看了一会儿就合上了书,心早就飞到北海公园啦!眼前仿佛看到了转椅,滑梯,翘翘板……立刻我的屁股像长了钉似的坐不住了,头像拨浪鼓,来回摇晃。

这间屋真大,屋里有几张椅子和桌子。看书的人虽然很多,屋里却鸦雀无声。静极了。我也不敢出声,觉得闷得要命,真后悔不该跟爸爸来。

再看看爸爸,还在津津有味读书,好像完全把我忘了。他一会儿皱眉头,好像在思索着什么问题,一会儿眉头又展开了,眼睛放出了光芒。看着爸爸高兴的样子,我只好重新翻开大画报,一边看,一边叹气,想让爸爸听见,可爸爸偏偏听不见。

好容易熬到中午十二点,我悄声对爸爸说:“我饿了,咱们走吧!”爸爸这才抬头看了我一眼,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小面包,亲切地对我说:“小卫,你先吃一点,我们一会儿就回家。”

我等呀等呀,不知不觉地趴在桌上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我被爸爸摇醒了。朦胧中抬头看见墙上的大挂钟,已经三点多了。

我撅着嘴跟着爸爸走出了图书馆。爸爸见我不高兴,就语重心长地说:“要想参加‘四化建设’,必须得有知识,不学好科学知识,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哪辈子能实现呀!你说,爸爸说得对吗?”

我点了点头,跟着爸爸向电车站走去,路过北海公园时,爸爸说:“等你放假爸爸一定带你到北海公园玩。”

听了爸爸的话,我笑了,因为爸爸说话是从来算数的。

1.《台阶》一文重在写一件事,本选文写了哪三件事?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

2.为了刻画爸爸勤奋好学的精神,本选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3.本选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最出色的句子。

4.你能在20个字以内概括出文章的内容吗?

5.通过选文学习,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应该向选文中的爸爸学习些什么?

阅读答案

1.三件事:回家时书包里背的都是书;晚上别人看电视,爸爸仍专心致志听日语广播;爸爸带我去图书馆学习的经过。前两前件事是略写,后一件事是详写。

2.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

3.略

4.爸爸为了祖国早日实现四化,刻苦学习。(意思答对即可)

爸爸我们去哪儿范文第5篇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电视真人秀;综艺节目

电视真人秀节目是对志愿者在规定情景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真实记录与艺术加工的一种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电视真人秀以其选手的志愿性、过程的竞争性、环节的戏剧性、传播的互动性以及表现的纪实性而脱颖而出。随着中国“引进热”的浪潮下,各大卫视不惜花重金从国外购买电视栏目版权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引进较为成功,连创收视佳绩。

1 《爸爸去哪儿》节目的产生背景

从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热播开始,音乐真人秀节目一直是各大电视台追捧的热点。2013年夏天,《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快乐男生》、《中国最强音》等13档同质节目的播出,不免让观众审美疲劳,对此类缺乏新意的节目产生厌倦。在这时,《爸爸去哪儿》横空出世,打破了选秀节目独占鳌头的局面,突破了传统综艺节目的限制,将演播室搬到了室外,将惨烈的竞争比拼转变为野外互动的纪实性节目。星爸萌娃的搭档组合以温馨清新又愉快的步调触碰着观众心中最温柔的情感,让观众更加关注亲子教育,反思自己、借鉴别人,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此外,星爸萌娃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笑点,娱乐性很强。

《爸爸去哪儿》原版模式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爸爸!我们去哪儿》。基于湖南卫视音乐真人秀节目和教育意义的记录性节目《变形计》的成功经验,由曾导演《变形计》的谢涤葵担任《爸爸去哪儿》的总导演,《我是歌手》的导演洪涛担任《爸爸去哪儿》的监制。从制作团队上为这档节目提供了质量保障,也在韩国原版的基础上,根据中国观众的喜好进行创新。

2 《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的具体原因

2.1 引进韩国的版权并在其基础上本土化

韩国原版《爸爸!我们去哪儿》自播出以来,一直创收视率冠军。中韩两国的文化差异不太大,湖南卫视引进韩国版权,在受众的欢迎度上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韩国原版节目中是有一个爸爸带着几个孩子,在节目内容上略显凌乱,看起来比较拖沓。湖南卫视根据中国观众的喜好,规定参加节目的必须是一个爸爸带着一个孩子。这样,节目的定位比较清晰,节目拍摄上比较紧凑,同时也放大了父子或父女间的温情对话,使节目更具温馨。

2.2 户外综艺节目的新形式

与此前各种火热的娱乐节目相比,《爸爸去哪儿》在形式上比较突出的是户外互动,而且拍摄手法采取记录片的形式记录星爸萌娃的生活。

相对于摄影棚的录制来说,户外综艺节目的不可控因素和制约较多,如对画面的要求,情绪的把控,后期的制作等。湖南卫视基于《变形计》的成功经验,以及强大的制作团队和财力物力的支持,精挑细选了几处地方作为拍摄地点。节目的内容也不仅是游山玩水,而是通过一个个小任务,考验星爸萌娃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关注父亲与孩子之间的温馨情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3 观众的窥探和接近心理

一直以来,明星们的生活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倍感神秘,尽管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渠道了解的信息也是真真假假。《爸爸去哪儿》以其纪录片形式的拍摄,使明星光环逐渐褪去,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他们从早到晚的生活习惯、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满足观众对明星的窥探心理。观众通过看《爸爸去哪儿》了解明星和孩子们生活的点滴,满足大众的好奇心。

2.4 互联网平台的推广

《爸爸去哪儿》播出约一个多月后,其节目官方微博粉丝接近200万,的微博近1000条。节目中,各位参与者也不断提及微博。节目播出前,《爸爸去哪儿》微博预告花絮、照片及视频,粉丝可转发、评论、点赞,提高本期节目的关注度。播出时,其官方微博通过“微博直播”的方式与各位粉丝互动,再次增加其传播力度。播出后,观众可以把对本期节目的意见、看法评论在其微博下方,有效地进行反馈。

主流媒体如《人民日报》微博、新华社中国网事,纷纷发微博围绕节目中的亲子关系、节目特色进行报道和评论,进一步扩大其传播力度。

3 《爸爸去哪儿》等综艺节目普遍存在的问题

尽管国内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但真正原创的节目则少之又少。近年火爆的综艺节目如《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等...这些火热的节目无一例外是从海外引进的。

将购买海外成功的电视节目本土化在中国已经出现了这样一种死循环:海外成功的电视节目,国内电视台购买版权并使其本土化,一旦在某一卫视获得成功,其他电视台便纷纷引入,各大电视台互相照抄,至使受众审美嫉妒疲劳并开始厌倦此类节目,一些节目内容大胆出格以求创新,遭到广电总局的禁令,大批节目惨遭淘汰,于是又开始借鉴并引进其他海外成功节目......

成本低、风险小、回报高,让荧屏克隆风越刮越烈。但一味奉行“拿来主义”,会使行业发展止步不前。

4 总结

《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丰富了中国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开启了野外综艺节目的先河,同时也让受众从中注重亲子关系,富有教育意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爸爸去哪儿》并非原始创新。我们应该积极大胆地探寻电视节目模式,不断尝试和创新,制作出属于中国原创的优秀电视节目,从而在国际舞台上增强中国电视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宝国,《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学》,新华出版社;

[2]《人民日报》新浪微博,http:///2803301701/zp3Dfvw2v?type .

[3]陆地,《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创建与创新》,201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