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冬令进补

冬令进补

冬令进补范文第1篇

冬令进补的最佳时间

每年立冬至立春,尤其农历三九节气是一年之中寒气最盛,也是冬令进补的最佳时节。

哪些人群适合冬令进补?

一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平时虽无慢性疾病,但容易感冒,长期劳累或压力过大而致身体虚弱;二是慢性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慢性胃炎,慢性肾炎,贫血,腰腿疼,男子障碍,女性月经不调、宫寒不孕、色斑、卵巢早衰等;三是体弱多病的儿童、中老年体质虚弱者;四是康复期的患者,如手术后、出血后、大病重病后等。

冬令进补的养生处方

1.开路方

所谓开路方,就是在进补前半月先调理好脾胃,以便“开路”进补,使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正常,提高膏方疗效。要想膏方疗效好,除了应当辨证处方、合理加工、正确服用外,还与服用膏方前选择正确的“开路方”有一定关系。

2.膏方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更加重视身体保健,具有悠久历史的膏方越来越受青睐。膏方,又称膏剂,是中医常用的“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方在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病愈防复发等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自古以来深受人们欢迎,尤其在我国江南地区,“冬令进补”吃膏方十分盛行。一般冬至始服,立春而止。开具膏方的时间点宜选在冬至前4~6周进行,经过处方加工制作过程,可以保证在冬至之日起及时开始服用。

3.中药穴位定向透药

应用特定的中药配方加工成导入剂,敷贴于相应的穴位上,用定向透药治疗仪进行中药导入治疗,达到畅通经络、增强脏腑功能、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与冬病夏治配合,相得益彰。治疗周期每周2~3次,连续6周。

冬令进补范文第2篇

进补,曾经是富贵人家的专属养生方法,现在渐渐平民化,俨然成了城市人群的时尚选择,甚至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然而,有很多问题,其实是应该在进补之前就搞清楚的。归纳起来,一共有六大问题。

疑问1:进补一定要在冬季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提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进补?如果是大病初愈,身体赢弱,或者有些慢性病纠缠,如月经不调、闭经、慢性胃炎等,需要通过补益的方法来治疗,则大可不必等到冬天再来进补,一年四季都可以对身体补益。

如果身体没有特定的病痛,仅仅是为了给身体积累些营养,让身体休养生息,那么选择冬令进补是比较合适的。冬天,万物收藏,为来年蓄积能量,我们的身体也是这样。这一季节的身体状态一般比较沉静,非常适合休养,所以,冬天适度进补,是有道理的。

总之,无论是什么季节,都要根据身体状态来决定是否要进补。身体若有需要,不必拘泥季节。

疑问2:选择药补还是食补?

说到进补,很多人就会想到药房中那些名贵的药材,人参、鹿茸、虫草、蜂胶,这些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补益药物。进补,一定要吃这些药物吗?当然不是。

药补不如食补,合理的膳食本身就是对身体最好的补益。我们日常食用的谷肉果蔬,合理搭配,营养丰富,气味平和,适合于所有人。许多食物本身就可以入药,如山药、薏仁,健脾利湿,木耳、核桃,填精益肾,杏仁、白果,化痰止咳,肉桂、茴香温阳散寒,等等。理论上说,所有的食物都可以入药,针对不同的体质与病症,发挥纠偏疗疾之效。如当归生姜羊肉汤,有温中养血,祛寒调经的良效,有人将这个方称为秋冬进补的第一方,很有道理。再如甘麦大枣汤,是治疗脏燥(相当于更年期综合征)的名方,其组成药味是甘草、小麦与大枣,也都是药食同源之品,现在有人将甘草粉加入面粉,再放入几颗大枣制作成甘麦大枣馒头,可谓善用古方的养生达人了。

此外,我们常饮的茶,也有很好的养生功效。一般来说,花茶都有舒肝解郁的作用,如茉莉花、玫瑰花、合欢花等,月季花、红花有活血调经的作用,金银花、桅子花可以清热泻火,荠菜花、扁豆花可以利冰渗湿。绿茶一般可以清热解暑,红茶温胃健脾。四季饮茶,一般讲究春花、夏绿、秋青、冬红,青茶指乌龙茶,其性质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

当然,如果进补是为了调理慢性病,还是要辩证用药的,但未必是名贵药。常用的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的药物也是平常之品,如黄芪、党参、当归、芍药、熟地、黄精、肉桂、生姜等。

疑问3:膏方是瑰宝还是噱头?

冬令进补,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膏方。膏方俗称“膏滋药”,是中医治疗慢性病的一种传统剂型。膏方一般以补益药为主,配合健胃、和胃的药,加入胶类,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经过熬制而成。对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产生体虚、更年期综合征、闭经等慢性病,膏方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调理剂型。

冬日天寒,阳气潜藏,用膏方略施补益,虽然功效稍缓,但是一种稳妥的功夫。名医的膏方配伍严谨,用药动静结合,补而不滞,繁而不乱,再加上颇具功力的脉案书法,很有美感,从这点来说,中医的膏方堪称瑰宝。

近年来,由于养生观念的普及,膏方更是倍受青睐。每值冬令,许多中医院的门口会有排成长龙一样的队伍,等待医生开出一剂膏方。或许是迎合人们进补的心理需求,现在的许多膏方却渐渐失去了辨证施治的真谛,沦落成为贵重药材的堆砌,不仅没有什么实效,而且滥施滋补往往会造成病情缠绵难愈的不良后果。个别医院或医生甚至利用冬令养生进补的观念借膏方敛财,这就更令人不快了。

提醒大家,开具补益膏方需要有经验的良医方能胜任,所以选择医生非常关键。一般来说,一剂膏方的价格也不会很高,如果你的膏方价格高昂,动辄数千元,则要加以警惕了。

疑问4:一剂膏方可以吃到底?

服用滋补膏方无可厚非,但需要适合自己的体质。在体质存在偏差时,以进补的形式纠偏是可以的,但随着体质的改变,以前的膏方可能就不适合自己了。体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影响体质的因素有很多:

其一,疾病。平素体质虚寒的人,比较适合服有温补效用的膏方,但如果在服用过程中感冒了,表现为发热、口渴、咽痛等症,在患病期间的体质就是偏热了,需要先治好感冒再服用膏方。这就是中医学所说的“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虚寒体质是本,热性的感冒是标。

其二,体质改善。偏阴虚或偏阳虚的体质在调理过程中会慢慢改善,以前怕冷现在不怕冷了,以前多汗现在不多汗了,以前容易做梦现在不容易做梦了,以前经常腹泻现在大便正常了,这些都是体质改善的征象。如果体质趋于平和,以前服用的膏方就不必再服用了。

其三,气候。冬天寒冷,多宜温补。如果膏方没有服完,天气转暖了,一方面膏方可以由于存放不妥而变质,另一方面温暖的天气会造成体质的变化,由寒凉转为常态,膏方就不宜吃了。

其四,女子经期。女子在月经期不适合服用含有活血化瘀中药的膏方,除非这一膏方就是针对月经病症而开具的。一般而言,在月经期间,应停服补方。

最后,情绪。情绪也是影响体质的一大因素,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生闷气,非常容易气郁化火,如果这个时期服用温补膏方,则不啻火上浇油。所以,在情绪剧烈变动的时期,不宜服用滋补方药。

疑问5:中医外治方法能辅助进补吗?

中医补益的涵义很广,不仅仅局限于服用滋补的药膳。针灸、推拿、拔罐等方法都可以起到补益的作用。所以,在药膳进补的同时,配合施针、艾灸等方法,可以事半功倍。而且,相对于药补与食补而言,针灸、推拿、拔罐等方法只要操作得当,几乎没有副作用,属于更为纯粹的绿色疗法。

针法的专业程度较高,需要针灸医生来操作,但一般人通过培训,都可以掌握艾灸、按摩、拔罐等一部分基本技能,家庭成员之间就可以互相实施,这里介绍几个常用的补益保健穴位:

足三里: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重要的穴位,在外膝眼下四横指的位置。民间有一种说法:每天按摩或者艾灸足三里,就相当于每天吃一只老母鸡,说明足三里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神阙、关元:神阙就是我们的肚脐,关元在肚脐下三寸(约四横指)的位置,这两个穴位也是常用的保健穴,经常用艾条温灸,可以温暖下焦,改善体质,对有小腹冷、四肢冷、经常腹泻、夜尿多、腰酸等表现的体质虚寒的人尤其适合。

大椎:大椎穴在第七颈椎下面的凹陷中,一般来说,低头时颈后最高的椎骨就是第七颈椎了。这个穴位有振奋人体阳气的作用,可以用艾灸,也可以经常拍打,对缓解颈肩部疲劳,缓解头晕,振奋精神有很好的作用;同时,这个穴位还可以治疗感冒发热。

疑问6:多大年龄开始进补?

古语说:人过四十,阴气自半——四十岁以后,人休的精力体力等就渐渐开始衰弱了。所以,很多人提倡四十岁就要开始进补了,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否需要进补要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年轻人不急于进补。在临床上我经常遇到一些二十多岁或三十出头的人,以女性居多,要求服用膏方进补,经过诊视发现没有明显的虚象,很明显是受到养生风潮的影响,盲目要求进补的。年轻人阳气充盛,如果感到身体虚弱,也多由于疲劳所致,只要适度调整生活节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就好了,不必急于进补。当然,特殊情况除外。

冬令进补范文第3篇

冬令进补为了啥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生理功能随着四季变化,冬季是人体“收藏”的季节,适当进补能够增强体质、祛病强身、延年益寿。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在膳食中多吃温热肾阳食物,有利于提高机体耐寒能力;补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有利于人体营养平衡。

冬季进补,有人吃鹿茸补血,有人吃人参补气。从中医角度来说,冬天日短夜长,天气寒冷,人体顺应自然变化,在肾阴得到滋养的同时,适当进补肾阳,可以使肾功能进一步加强,从而使“肾精”得以充盈,而“肾精”为人之根本,这就达到了进补的目的。

冬令进补的对象,应为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劳累过度、亚健康状态的白领中青年人;久病、术后以及大病初愈等群体。年轻体壮无病之人,对寒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则无需进补。广东地处南方,冬天不会太冷,所以不能大补。冬天不冷,大补肾阳,不但吸收不了,反而有损健康。如果一个人每天睡眠不足,晚上打牌、白天睡觉,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大补。人要在充分睡眠的基础上,才能适当进补,而且需要注意观察补后情况,如有身体不适,马上停止进补,多休息,让身体调整回来。

当然,冬令进补也包含“预防”的意思,通过进补达到养生健体目的,正像中医古籍《内经》所说:“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冬令进补能使“精气”储存于体内,到春天就不会患病了。

冬令进补是中医养生的一大特点,但是并非人人都要冬季进补,任何补药过量有害,进补不当会加重脾胃、肝脏负担。

盲目进补有误区

体质不虚也大补。有人吃了补品,心烦意躁,鼻子出血,这是滥用补品惹的祸。“补”要针对“虚”,人参补气、当归补血、燕窝养阴、鹿茸温阳,各有所长。所谓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说法,毫无科学根据。

辨证不清随意补。冬季盲目吃膏方;孕妇滥用补品,导致流产、早产;儿童滥用补药,造成性早熟;黄芪在高热、大渴和便秘时服用,无异于“火上浇油”。古籍记载,进补大量地黄,引起突然死亡。药症相符,大黄也补;药不对症,参茸也毒,进补需要辨证施治。

名贵药品能大补。一副膏方,少则几百、多则上万。经济实力强的人,服用冬虫夏草,反而口干舌燥、鼻子流血。人参大补元气,对心衰、休克、出血、体质虚弱、阳痿等症,确有保健功效;倘若补不对症,轻则不适,重则致命。

不知先服“开路方”。肠胃功能不佳,消化吸收很差,再服滋补药品,必然加重症状。三高病人,焦虑、抑郁等身心疾病和脾胃虚弱者,都需先服“开路方”。

地域不分却“滥补”。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气候各不相同。冬季大西北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如果在长三角地区多食羊肉、狗肉、鹿肉,容易燥热动火,出现咽痛、口疮、鼻出血等症状。

误把药补当食补。有人把药补当食补,重药物轻食物。实际上,许多食物都是很好的滋补品,如萝卜、山药、芹菜、南瓜、胡桃、芝麻、花生、红枣、扁豆等,都是滋补佳品。

羊肉只当首选补。油腻食品,在人体消化过程中,会产生脂类、糖类物质,往往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冬令食用牛羊肉,不应忽视蔬菜和水果,提倡饮食清淡,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重“进”轻“出”难排毒。近年来,有人提出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重视人体废物排出,减少“肠毒”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重视排便及时通畅。食物代谢后的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危害身体健康。

冬令进补范文第4篇

1.阳气虚弱者 阳虚者冬令常会流清涕、手足冰凉、易生冻疮、小便清长、夜尿频频、大便溏薄、阳事不举。

2.易患冬令病者 一些慢性病人每逢寒冬容易发作,故称之为冬令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每年秋冬发作,咳嗽、气喘,每次发作持续2~3个月。此外,还有冻疮、尿多症等。这类病人多为肾气亏虚、阳虚外寒。

3.防春夏病者 冬令进补并非一劳永逸,但毕竟有益于健康。一年中春夏季最容易患病。如果冬季调养得好,春夏病可以少发,故冬季应补以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只要脾胃吸收好,进补后定会使人储备更多的能量,从而增强免疫抗病能力。

4.养生益寿者 养生益寿除了注意起居和调养精神外,善于进补也很重要,冬令进补蛋白质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细胞内物质干重的80%。一位体重65千克的人含蛋白质约11千克。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之一,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每天摄入的蛋白质不足,就会影响人的生长、组织细胞的更新修补、免疫力等各种生理功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动物性蛋白质食物的摄取比例明显增大。许多人认为肉蛋奶食物既有营养又好吃,忽视了其中含有很多胆固醇和饱和脂肪,还可能残留有抗生素和催长激素。例如:100克鸡蛋含有600毫克胆固醇,100克瘦猪肉含21克蛋白质,还含有100毫克胆固醇和29克(半两多)脂肪,而且大部分是饱和脂肪。牛奶中的蛋白质80%是酪蛋白,人体只能吸收50%左右,未吸收的部分就会蓄积在人体组织中,易导致人过敏、哮喘等,其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与人体所需的比例有差别。牛奶含有饱和脂肪酸、胆固醇,易造成人体脂肪堆积和胆固醇升高,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牛奶中残留的抗生素使病原菌的抗药性增强;牛奶中的人工添加的催长激素可导致儿童性早熟;牛奶中的乳糖很多人不能消化吸收,容易出现腹胀、不舒服现象。例如,为了得到30~60克蛋白质,一个人需要饮用相当于1000~2000毫升(4~8袋容量为250毫升)的牛奶。与此同时,我们也摄入了35~70克的脂肪、240~480毫克胆固醇和25~50克的乳糖。可见,如果人们每天为了补充所需蛋白质而大量食用牛奶、奶粉和奶酪等食品,就会摄入过量的脂肪、胆固醇、乳糖,以及残留的催长激素、抗生素等有害物质。

专家忠告:吃肉类过多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每天吃动物肉应少于85克,应该增加植物蛋白的比例来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

从出生到老年,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每天蛋白质需求量差别很大。何志谦主编的《人类营养学》中指出:以下五种人对蛋白质的需要量较高:

1.婴幼儿及儿童、青少年 为了满足身体急剧长大的要求,对蛋白质的需要量远远高于成年人。婴幼儿及儿童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2~3克,青少年1.5~2克,50千克体重的青少年每天需75~100克。

2.孕妇、哺乳期妇女 孕妇在妊娠期间,胎儿、胎盘及母体组织的生长发育约需925克蛋白质,在怀孕期的早、中、后期,每天应分别增加5克、15克、20克蛋白质。哺乳期妇女的营养需要远大于怀孕时期,每天应增加25~30克蛋白质。如果母亲蛋白质摄入不足,可导致胎儿及婴儿大脑神经细胞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引起智力、体力明显下降。

3.老年人 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速度减慢了。老年人蛋白质的供给量应比成年人增加10%,每天多6~8克。

4.减肥、控制体重者 许多人为了减肥或控制体重而进食过少,摄入的蛋白质过少,使免疫力和各种功能下降。这类人群每天应补充植物蛋白质20~30克。

冬令进补范文第5篇

凡需膏方调补者,必有其可补可调之处。总的原则是:虚则补之,偏则调之,以平为期;辨证调补,辨体调补,切忌漫补。

先天不足,禀赋亏虚;后天失养,脾胃虚弱;过度劳累,身心疲惫;年迈之体,形神不支;病后体弱,正虚待复。

膏方所宜:凡因病致虚,因虚致病,尤其是呈慢性的、顽固性的、消耗性的或老年性的疾患,适宜膏方调补。就目前情况看,呈亚健康状态或明显体质偏颇的人,前来服用膏方的也不在少数。

膏方所忌:依据古训,凡宜发散者(急性感染)、宜攻下者(腹满便秘)、宜通利者(湿阻纳果)、宜涌吐者(食积痰嗽),一般不宜用膏方。

首先,中医学强调“天人相应,冬令趋寒,阳气潜藏,应之人体”,所以冬季是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节。

其次,我国是农耕文化养育的民族,冬令严寒,不便农作,民众借此可休养生息,加之冬寒,食物便于保存。

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冬令进补、冬令膏方的民族习惯。

膏方之所以受到普遍欢迎,重要原因之一是辨证调补,因人而异,度身定做。这一特点是任何保健品、调补品无法比拟的。

服用膏方,多宜空腹开水冲服。妇女经期、感冒发热、伤食腹泻等时暂停服。

膏方的特点是:以调补为主,也可兼顾攻邪;以脾肾为主,也可兼顾余脏;

以大方为主,也可小方专补;以老人为主。也可不限于此;以荤膏为主,也可制作素膏;以冬令为主,也可f也季应用。

膏方中多会用到胶状物,这是因为胶状物有助于收膏,其本身也有良好的补虚治病作用。比如龟板胶、鳖甲胶可以滋阴益肾;鹿角胶能温阳补气;陈阿胶有助于养血调经。当然,根据需要,也可制作不用胶状物的素膏。

相关期刊更多

烹调知识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太原市商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