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韩寒后会无期

韩寒后会无期

韩寒后会无期范文第1篇

从电影叙事看,《后会无期》是一部十足的烂片。它烂在不仅前后情节毫无联系地推进,而且每个情节本身的叙述也是不过脑的“神导”。如,男主角江河(陈柏霖饰)的“旅馆妓遇”,占时半小时以上,破绽百出。实际上,因为影片根本无所表达,更不会表达,它充斥全片的似是而非、言不及物给这场青春秀涂上了“青春迷惘”的油彩。

这部“作家、赛车手韩寒”的导演处女作,虽被韩自称为“一部很有诚意的电影”,但从情节到对白都充斥着对他人创作的仿袭,是一部毫无诚意的“电影杂攒”。在该片中,最出新意而且切合“后会无期”片名的桥段,是阿吕(钟汉良饰)在森林中神秘出现,神侃骗取了马浩汉(冯绍峰饰)、江河两人的信任,从而轻易地骗走了马的汽车。然而,这个桥段是美国经典公路片《末路狂花》(1991年)的一个雷同桥段的翻版(该美片中,是一男骗两女)。再如,阿吕那句“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则是对《失恋33天》中大老王那句“你连人都没生过,你拿什么质疑人生”的模仿。

这部被自我标榜为“公路文艺片”的电影,在115分钟的片长中,导演用以炫技的招数就是不断地让演员一边背诵出戏的“段子”,一边表演“韩氏猥琐耍酷”。如,马、江和阿吕三人模仿美国公路片《逍遥骑士》(1969年)中三个男子露天并肩撒尿。不同的是,该片人物将手上尿液抹在他人身上或自己身上。又如,江先将暗娼苏米(王珞丹饰)的招嫖名片扔进马桶,又马上捞起来用洗脸毛巾擦干,马随即用这条毛巾擦脸,并且直呼幸福。

在这一系列“猥琐耍酷”的“神戏”堆砌下,江河以极度装萌且脸谱化的表演向观众反复演绎着一个“博学而迂执”的“青春偶像”。然而,片中这位年轻的中学教师江河的人格是极端分裂的。他处处表现出不通世俗的迂执,但与暗娼苏米初会,不过三句话就表现出如嫖客一样油滑。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人前如古代圣徒一样高洁矜持的江河,却随即毫无条件、没有过程地迷上了苏米,甚至在得知其设局诈骗自己后仍不弃不离。显然,江的书生迂执只是导演安排的装萌。江的猥琐,就在他自以为是、不断自我拆破的“装”中。

《后会无期》是一部名不副实、逻辑混乱、没有诚意的电影。它是一部打青春失意牌的“文艺片”,结尾却是三年后如期归来的男主角江河出书成名、情侣携手的商业片俗套。江河美梦成真的结局表明:以平凡为色面、以叛逆为标签、以迷惘为情调的“韩寒青春情怀”,骨子里是一个觊觎名利的梦。

“天才韩寒”:一个辍学生假造的文化骗局

作为第一主角的江河,扮相和神情都指向现实中的韩寒。江河与韩寒经历了相同的“人生跳转”:影片中一路失意落败的江河在影片结尾时跳转为“成名作家”,现实中韩寒从一个因学业极差被迫辍学的高一学生跳转为“文学天才”。2012年,现实中的韩寒面对被质疑作品,不能自证清白,与之“后会有期”的是,2014年,电影中江河的成功史是一段“仙人跳”式的空白。

2000年,7门文化课不及格的高一辍学生韩寒出版了“涉及的政治、历史、文学知识无数,直接引用的文本数量非常浩大”的长篇小说《三重门》。不读书而智识超群,学业差而才华出众,如此韩寒当然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文学奇迹。

事实上,在20~21世纪之交,中国社会上下罹患“大师渴望症”。因为大师缺失,国内教育广受社会诟病,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则首当其冲。应时而生的“天才少年作家”韩寒被文学权威和主流媒体联手塑造为“反应试教育的天才英雄”。从2000年到2012年,他又从“天才少年作家”转型为“公民意见领袖”。文学权威们无论是真信还是假信,无论其出发点如何,都在为“韩寒奇迹”推波助澜的过程中,放弃了学术理性和文学常识。

2012年春,由网友麦田发起,方舟子等众多学者参与,国内网络自发展开了长达半年的“质疑人造韩寒”活动。质疑者认为,韩寒的主要作品如《杯中窥人》、《三重门》及于博客的大量时评文章,均非韩寒本人所作;他们通过大量文本考辨、甄别,证明韩寒本人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条件完成这些署名文献。

韩寒的回应包括三方面:其一,以恶劣辱骂麦田、方舟子及其家人为基本手段反击质疑;其二,在包括电视视频的媒体回应中,罔顾事实、出尔反尔、前后矛盾、错误百出地否认作品;其三,两次、两次撤诉,高调宣称追究方舟子等人的“法律责任”,却又不了了之;其四,出版自称为《三重门》手稿的影印稿,但该书显示,这个字工句顺的“手稿”,只可能是“抄写本”。

综合韩寒回应质疑的公开表现可证明,已年届30岁的作家韩寒,缺少合格高中毕业生应备的文史知识,缺少一个当代成熟青年应有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加缺少一个有教养的当代青年必备的社会道德观念。这个暴露于公众眼前的韩寒与写出《三重门》及大量公众认同、针砭时弊的博客文章的“意见领袖韩寒”格格不入。这就是说,“不读书的天才韩寒”和“自由意见领袖韩寒”,只是当代媒体联手文学界打造的一个虚假文化偶像。

不敢面对自己“天才成名史”的韩寒与《后会无期》中“博学迂执”又“欲望猥琐”的江河是同形同质的。这种现实与电影的同形同质,如果导演真是韩寒本人,则是他对主角的无意识移情(自我投射);如果导演并不是韩寒,则是导演根本缺少诚意和底气。但是,无论导演是谁,作为现实韩寒的电影化身,“很装”的江河表现出来的只是“韩寒猥琐”。

《后会无期》“很韩寒”,“很装”,“很猥琐”。“天才作家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

“韩寒”:一个必须清理的反智主义招牌

成名15年来,“韩寒”已被文学界、媒体和市场合谋打造为一个拥有巨大吸金资本的品牌代言人。所以,韩寒的主要包装商和长期投资商、《后会无期》出品方之一路金波敢于宣称:“韩寒就是拍成一坨翔(网络语意为‘屎’),我们也赔不了。”因为有暴利可图,围绕着“韩寒”,聚集着关系错综的多种利益集团。

正是这些利益集团将韩寒紧紧包裹,联手抵制将其撕破伪装、曝光真身的质疑。准确讲,这个偶像的继续存在成为无视社会公义的文化商人及其利益关联者恶意敛财的文化幌子――这次主流媒体和某些影评“大V“对《后会无期》的力挺,背后是有利益链可循的。

韩寒一开始就以“反应试教育”为幌子,承担了新世纪文化的反智主义英雄。在当代中国文化史上,韩寒是继张铁生和黄帅之后,第三个反智主义的“英雄代表”。韩寒说:“我不读文学史,我就是文学史。”这话表现的无知、狂妄,与“”时期张铁生、黄帅们的“读书无用论”的狂言妄语一脉相承。

在2012年被质疑作品后,韩寒作为品牌代言人,撕下了“自由公知”的伪装,裸地进入低俗娱乐炒作。为了提高自己的商业人气,他甚至协同网络以年儿为炒作对象,扮演“国民岳父”。在《后会无期》首映当天,“韩寒电影卖得好,小野嫁妆少不了”的广告语赫然出现在某报上。这就是说,追逐市场需要,今天的“韩寒”已经露出了无底线迎合和刺激恶俗市场趣味的面目。

韩寒后会无期范文第2篇

对于同龄人的韩寒同学,我一向无感,无奈他的八卦新闻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强势塞入我的眼帘。从全国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到高一弃学从文,再到出版首部长篇小说《三重门》,玩赛车、出唱片、开博客、写时评、当导演,以至于恋爱结婚生女,林林总总,不一而论。以至于对他所处的地位角色,我一直感到十分混乱:韩寒究竟是文化名人还是娱乐人物

近年来,针对韩寒的质疑声一浪高过一浪。2012年年初,麦田的“人造韩寒”论和“方舟子”的打假,就曾引发众多骂战,并一度闹到对簿公堂。但令人惊奇的是,造假门、门疑云笼罩、形象受挫的韩寒,热度持续上升,公众知名度却不断扩大。就在肖教授高叫烂片、伪天才的当口上,《后会无期》的票房却一路高歌猛进,实现了“将破七亿大关”的逆生长。

“”目前尚无定论,《后会无期》烂片与否,作为对影评标准不甚了解的圈外人也无法下出结论。但是,韩寒一路成名的 “步点”都精准地踩在时代的节奏上,这样的多重巧合不由得令人生疑。在中学语文应试八股让人生厌、作文教学呼唤改革的背景下,韩寒犀利老练、异于同辈人见识的《杯中窥人》一炮走红,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同辈青年厌恶高考选拔的僵化体制、又在挑灯苦读的情形下,韩寒突然弃学,用行动向教育举旗示威;在同辈人在大学中拼文凭证书、在人头攒动的人才市场群发简历、苦苦寻求一份还算说过去的工作时,韩寒出书、玩赛车、出唱片,一副惹得众青年艳羡的“小资文艺青年”模样新鲜出炉;在社会发展进入深水区、社会矛盾积弊丛生的当前时代,韩寒针砭时弊的时评数量不断增长,忧国忧民、充满社会感的公知形象不断强化。

偶然之中往往包含着必然。纯从商业角度看,韩寒是兼具炒作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绝佳选材。帅气、才气是成为大众偶像基本条件,而叛逆、小资、公知、反智则是引发众人追捧的最热标签。当丑陋的凤姐、矫情的芙蓉姐姐、露点无底线的干露露、炫富的郭美美、稍有姿色的中学生章泽天接二连三成为网络红人的当下,专业的炒作团队身影不时浮出水面,不断被人揭秘。在“成名靠炒作”已成为网络新时代众人奉行的不二准则照映下,韩寒良好的条件、巧妙的包装、精准的炒作很有可能是韩寒成为当下最热网络红人的核心原因。

以逐利为目的炒作团队,以及炒作过程中裹挟的各方获利集团,会本着贪婪的本性,不断制造话题来争取被炒作对象的最大利益化。而被炒作对象由开始的主动配合,随着炒作的不断运作发展,也逐渐被背后的炒作利益集团所绑架,推向不得不为的境地。炒作的高大形象和名不副实的本来面目,在炒作集团的过度开发下,在日益寻求真相的大众群体追问下,往往会轰然断裂,留下鸡毛一地。从全民偶像到骂声一片,跨栏天才刘翔、日本“贝多芬”新垣隆已有惨痛的前车之鉴。

个人来讲,反复被韩粉们提及的经典语录“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也都是花圈”, “思想品德不及格,总比没思想好”等等,既无高度也无深度,更像是少年叛逆期说过的一些俏皮话,丝毫看不出作为“时代意见领袖”的影子,更不要说比成鲁迅这样“文学巨匠”的恶心逢迎。面对汹涌而来的质疑声,韩寒不应积极迎战,更应该做的是深度的回顾和反思。是做昙花一现、抓住时机捞金的娱乐人物,还是沉下心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天赋,苦读提高自己的思想深度,真正成为一名时代不会淡忘的大师人物,是已年届不惑、青春不再的韩寒必须深度考虑的问题。

韩寒后会无期范文第3篇

谁也想不到,这场由“韩寒”引发的势同水火的网上争议竟然持续了这么久,从冬天打到春暖花开。面对排山倒海的“质疑”,韩寒在长时间的“消失”之后,依然以“有春天,无所畏”重新回到闪光灯下。

这种吊诡的局面说明,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是大象与鲨鱼的战争,因此也就无所谓胜负。韩寒的粉丝仍是支持韩寒,不关注韩寒的人依然不喜欢韩寒,这一风波性事件并不能改变太多。

韩寒稳健的受众群

无论麦田、方舟子还是肖鹰,这些中年读书人其实从来都不是“韩寒”品牌的目标受众,因此他们对“韩寒”的杯葛并不能对“韩寒”产生多大的损害和影响。正如勒庞所说:“经验几乎是唯一能够让真理在群众心中牢固生根、让过于危险的幻想归于破灭的有效手段。……通常,一代人的经验对下一代人是没多少用处的。”

“韩寒作品”的受众是非常准确的,以15到35岁之间的未成年“愤青”为主,特别是不喜欢文学的高中生和大学生。对一个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男生来说,“韩寒”就是他们走出“青涩”走向“成熟”的标签,而且这个标签是唯一的,目前尚无替代品。虽然王朔的作品更接近文学,但与韩寒相比,王朔已经太老了,“过气”了。就像周杰伦代表了一个MP3时代,但那个时代已经结束了。从“韩寒”这个标签上,这个“青年”群体可以得到“叛逆”、“时尚”等,他们所需要的各种精神需求,而他们付出的仅仅是买一本书。事实上,大多数“韩寒”的购买者和拥趸并不读书,也包括韩寒的书,但拥有或占有就足够了。因此,“韩寒”只是一面旗帜,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挂起来,以显示自己的姿态,但姿态并不意味着理解。

在此次质疑“韩寒”的事件中,质疑一方基本全部都是中年人,而支持“韩寒”的,除过一些利益相关者,其主力恰恰都是“韩寒”的目标受众,这一群体数量众多。对他们来说,“韩寒”已经构成其身份识别系统,“韩寒”的崩溃也必然会导致其身份焦虑和青春迷茫,因此这是无论如何都不可接受的。对他们来说,一切都已经上升到精神层面和宗教层面,就像上帝一样,是不容“亵渎”的。

韩寒曾经说,他与郭敬明的“区别”是“男人与女人的区别”。事实上,他与郭敬明的相同要远远大于差异。他们都是,而不是作家。从来没有一种文学是为了金钱而诞生,金钱换来的是文字,而不是文学。他们都是商业文字的知名品牌,这与文学无关。

作为一个成功的书商,路金波极其敏锐地区分了文学与文字的不同。他将小说作者分为两种,一种帮助人做梦,比如琼瑶海岩金庸;另一种帮助人从梦中觉醒,比如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格拉斯、鲁迅、王小波等。毫无疑问,后者才是真正的文学,或者说纯文学。纯文学的受众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特点是理性化,而一个理性化的人往往是非 “大众”的,因此绝不是一个理想的消费群。路金波就说,他从来不敢去挣30岁以上人的钱,特别是男人的钱,因为他们“太理性”了。反言之,20左右的青少年最好 “忽悠”,因为他们还没有理性意识,最容易爱屋及乌。因此,“帮人做梦”的前者就成为图书市场的主导者,这就是所谓的“畅销书”。阅读的商业化使写作商业化,有机的文学就变成了无机的文字,富于灵感、智慧和激情的作家就变成了玩弄文字、编故事的。

对书商来说,“畅销就是硬道理”。做营销最大的手段就是制造“群氓效应”,使人陷入非理性化,从而进行操纵。群体中的个人会不由自主地失去自我意识,完全变成另一种的智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生物。奥维尔在《1984》说:“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在群氓状态下,人的思想就会自行关闭,所有行为——包括消费行为走向非理性,营销便水到渠成。最典型的如看电影和听音乐,都是非理性的。在非理性人群中,青少年构成消费主流,最容易引导的就是16岁左右的孩子,这部分消费者恰恰构成校园文学的主流。针对16岁以上读者的以郭敬明饶雪漫为代表,而“韩寒”则主打“叛逆期”男生的消费需求。

韩寒品牌的稀缺性

世上本没有“圣诞老人”,但人们却盼望着“圣诞老人”的到来,没有人会去“USB”地去质疑“圣诞老人”的存在。因为“圣诞老人”对孩子们来说是不可替代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与理性化批判化的成人世界相比,孩子们的世界完全不同,那是一个不成熟和不完整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原则是充满梦幻和非理性的。

在一种消费市场细分化的营销模块中,“商品”或者“作品”本身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品牌。“张飞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叛逆男生”最大的特点是“不读书”,因此“韩寒”品牌的重量要远远超过同是的郭敬明和饶雪漫。在这种品牌营造中,策划者采取了全方位包装策略,赛车、绯闻、骂人、炫富、骂官、骂老师、出唱片、上杂志封面、爱国主义……等等。毫无疑问,这种包装是极其成功的,“韩寒”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品牌,而且成为一个“传奇”和“神话”。正如帕斯卡尔的名言,法施和假发是法官必不可少的行头。没了这些东西,他们的权威就会损失一半。

在“韩寒”成为一个挟裹无数“少年愤青”的“东方不败”教主后,韩寒也就成为一个一呼百应的“金主”。这个群体恰恰也是80后90后一代,他们是网络时代的非理性消费主流,比如辛苦攒一年工资,去买5000元的苹果手机。要从这个群体身上赚钱,最好的捷径是接近韩寒,因此,许多商业媒体和所谓的“公知”们就对“韩寒”趋之若鹜——“发财是硬道理”。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指出:人就像动物一样有着模仿的天性。模仿对他来说是必然的,因为模仿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正是因为这种必然性,才使所谓时尚的力量如此强大。无论是意见、观念、文学作品甚至服装,有几个人有足够的勇气与时尚作对?支配着大众的是榜样,不是论证。

除过安妮宝贝将目标受众锁定在30岁以内的白领女性之外,几乎没有一个书商会打30岁或者35岁以上的成年人——特别是成年男人的主意。当然,60岁以上的老年人除外,因为这部分人正好是苦大仇深、自我缺失的一代,因此他们中不乏非理性消费者。相对而言,大部分成年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已经心智成熟,非常理性化。作为一个知识和信息载体,图书对这部分人群难以产生非理性引导。除过官场阴谋类或者内幕色情类,很难有畅销书可以打进成年读者群。

作为读书的主要群体,知识分子构成图书市场的最大受众,但这一受众的危险之处在于极度理性化。因此,传统的非理性化营销手段是毫无作用的,读者只看书的内容,一般是不会被作者和包装所迷惑的。知识分子最大的特点是批判,但对中国来说,知识分子并不缺深刻的批判,而缺的是勇敢。因此,“韩寒”就被策划成为“勇敢”的代言人。“韩寒”提供给中国知识分子的不是知识,不是智慧,也不是批判,而是“无所畏”。“韩氏”风格的冷嘲热讽与郭德纲周立波的诙谐一脉相承,这是一种貌似批判的姿态,但也仅是姿态。

在中国当下舆论禁锢下,这种 “压底线”“球”的姿态已经足以赢得“满堂彩”。在群氓语境下,被绑赴法场的阿Q一句“18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也会被视为英雄壮举。每次公共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韩寒”就“谁敢横枪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地站出来,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这令所有犬儒化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之汗颜——天下英雄,惟“韩寒”尔!

有趣的是,很多中年知识分子往往不知不觉就成为韩寒的铁杆“粉丝”。他们会去买韩寒的一本书,当然他们不会去读。这在他们看来,买书就是以实际行动支持“韩寒”的“伟大事业”,最终让中国变得更好,比如改善“民生”“民主”,比如开车更加“文明”。虽然仅仅是一个商业化的消费与购买的过程,但“政治”的姿态使这一金钱交易变得无比神圣起来,这不是“购买”,而是对“韩寒”的道义支持;这也不是购买“韩寒”的书,而是对中国“民主”事业的道义支持。“韩寒”的正义化形象,使“韩寒”品牌成为一座完美的屋子,然后人们感动之余,也就爱上了落满屋顶的“乌鸦”。

“一个作家仅仅在(报刊的)文化版、阅读版上出现,那只是畅销书作家;一个作家上了娱乐版,才是超级畅销书作家。”所有的营销都是策划的结果,营销既是一种社会学,也是一种心理学。一个成功的商人绝不会小看营销的力量。所谓“营销”,就是“营造消费(销售)”,或者说“制造消费(销售)”,让不需要的人也来购买,从而是销售从针对目标群体的“有限销售”,变成针对所有群体的“无限销售”。

在一场神奇的策划之下,“韩寒”最终成为无可争议的 “公知”。从中国“叛逆男生”的“青年领袖”,提升为中国“民主事业”的“公知”,这一跨越完全是一场商业成功,其最终目的还是“销售”,至于其他,甚至指望“韩寒”“拉杆子起义”,借用“韩寒”的话说,那都是个“屁”。

这场关于“韩寒”的质疑风波从一开始,就被很多人断言“不会有结果”。在商业模式下,“韩寒”只是一个品牌,就跟“郭敬明”、“饶雪漫”一样。在一个消费社会,商品本身越来越被轻视,与其说人们是消费商品,不如说是消费品牌。品牌代表着一种文化,至于商品本身,它只是机械化的、按一定规格和质量的批量生产。最常见的畅销书生产模式与商业电影的生产模式是完全相似的,一群提供素材和大纲,最后由一人(品牌作者或导演)整合完成,当然还有质检和修改,最后包装造势再上市。对非理性消费群体而言,操纵消费过程是成败的关键,好在如今媒体极度发达,只要操纵媒体,就可以操纵大众。因此,营销的过程越来越媒体化,而产品本身越来越被忽视。比如关于“韩寒”话题持续不断,但却鲜有针对其作品的讨论。“韩寒”如同在中国非常畅销的8元一只的“LV”纸袋,人们争相购买,然后招摇过市,但没有人去较真地追问,袋子里面装的是不是“LV”。

“韩寒”从“出道”以来,多次引起文化界和知识分子的质疑,但基本上都作为商业现象一笑而过。在一个“娱乐至死”时代,随着严重商业化的“百家讲坛”现象出现,没有“知识分子”的中国倒是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知道分子”,作家、专家和教授越来越娱乐化,变成了“作假”、“砖家”和“叫兽”。公共道德的严重焦虑与商业利益的深度渗透,“公知”一度甚嚣尘上。一群“伪知识分子”充分发扬“圈子文化”,迅速搭建了一个叫做“公知”的名利金字塔,而最后被捧上塔尖的竟然是“韩寒”。

韩寒后会无期范文第4篇

2月4日,在网友们日夜期待中,韩寒的微博终于开通了。人们打开韩寒的微博,惊讶地看到,韩寒的微博,仅仅只有一个“喂”。

虽然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喂”,与人们心目中所期待的结果大相径庭,但却依然让网友们欣喜若狂,如获至宝。人们互相传递着这一特大喜讯:韩寒的微博开通了。

平平常常的一个语气词“喂”,此时,在网友、在韩寒的“粉丝”们看来,已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语气词了,而是有着高深莫测的哲理和意境,它给人带来无穷的想象空间。于是,点击率在直线上升,评论更是异彩纷呈,那里面涌动着的是一种抑制不住的喜悦和快乐。短短两天时间,韩寒的微博点击率已达六万多,网友们的评论更是达到一万多条。此时,在网友们看来,韩寒的“喂”,是世界上最美的一种语言,人们从中看到了明媚、看到了锦绣、看到了温暖。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喂”,这是来自韩寒的“喂”,人们有了太多的理由而欣喜,甚至发狂。

SOHO老板潘石屹面对这股“寒流”热,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兴奋地说道:韩寒微博上的一个“喂”,点击率刷新了他自1995年创立SOHO以来一个人日点击率最高纪录,这是对互联网的肯定,也是对年轻人的一种肯定。

1999年,当时还是一名高一学生的韩寒,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创作了《三重门》《零下一度》等畅销书,在读者中,特别是年轻人中,产生了巨大反响。

让人最不可思议的是,韩寒不仅写出了一本又一本的畅销书,而且还是一名著名的越野赛车手,在世界上排名前10位。2007年他荣获全国场地锦标赛年度总冠军、拉力锦标赛年度总冠军。他创办的《独唱团》杂志,千字文达2000元的稿费,开创了全国稿费的最高价。韩寒以每天40万元的稿费收入,进入中国作家最富的行列。他的出版社在上海最贵的写字楼金茂大厦租下三层,月租金高达上千万,令外国财团大老板都瞠目结舌。

噢,说错了,韩寒并不是什么作家,他还没有加入中国作协。尽管作协一次一次邀请他加入,他都报以羞涩一笑,转身,开着他那上千万的越野车,奔驰在风沙弥漫的赛车征途上。最多,只能说他是一名,一个业余文学爱好者。

韩寒始终像谜一样,出现在人们眼前,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又是写作,又是办杂志,还去当赛车手?生活得这样多姿多彩,难道他神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且都能成功?

其实,这个谜并不难解,只要打开韩寒的新浪博客,看到韩寒在博客上写的“十不”,你就一定会有深刻的体会和感触。韩寒的“十不”是:不参加研讨会、交流会、笔会;不签售、不讲座、不剪彩;不出席聚会、不参加颁奖典礼、不参加演出、不写约稿、不写剧本、不给别人写序。

生活中,韩寒就是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一个人,始终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着。如果韩寒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人,喜欢出风头、喜欢热闹、喜欢高调出场,那么,也就不可能有韩寒的丰富、韩寒的成功。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们对韩寒的每一点、每一滴都格外关注,哪怕从韩寒手中打出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喂”,人们看了,也是感到格外的亲切和美好,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想象和描绘。

面对网友们的热捧,韩寒也有点始料不及,他只好出来解释为什么只写了一个“喂”。他说,他本来是要发个“嘿”,可是打错了,就保留了。

韩寒后会无期范文第5篇

还好不会。我今年写的文章很少,其实写不大出来,我也不愿意重复自己。说来说去都是同一个问题,杂文作者就变成另一种职业,就是人死了以后有专门请人哭丧的那种。杂文写得越来越像哭丧的,哪里有了悲剧就去哪里哭丧,到最后哭丧的人内心都已经没有悲悯了,只是读者觉得你必须到那去哭丧去,杂文家们就真的去哭丧:当悲剧发生的时候我内心其实已经麻木了,但是我不得已还得去那里哭个丧。我觉得一个作家不应该是这样的,他不能够被政府绑架,但也不能被民众的期待绑架。同样这也说明一个问题,政府的期待和民众的期待是截然不同的期待,这个国家给割裂成什么样了。

你30岁,有了小孩了,身为人父,但你又比较爱自由,孩子的出生会让你在观点或者视角上变得更柔软吗?

我觉得我可能是相反的。我以前比赛的时候速度还没有现在快,一般人觉得有了小孩以后,车手的速度会变慢,我反而会更快,因为我觉得我已经成事了,人有一个繁衍问题,繁衍完了,所以更加没有顾虑。

以前光说政府坏话,只要有底线,都是安全的。政府忙着挣钱,不会来找你麻烦,老百姓又爱听,觉得太牛逼了。而现在所写的文章,其实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或者一个文人来说,是一件需要胆量的事,因为老百姓不喜欢你这些话,你的受众又不是执政者,这很讨骂,所以我反而觉得我的胆比以前更大了。

时至今日,没有人会怀疑韩寒在“80后”一代中的青年标杆位置,他拥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民间权威。自媒体“一个”踏实走过半年,“亭林镇独唱团”乐队虽无歌出,微博上粉丝依然盆满钵满。经过“方韩大战”的冲动之后,站在而立之年上的韩寒如今安静了下来,他笑道:“时无英雄,竖子成名。”

“那一个愿望我没有忘掉”

七八岁,韩寒第一次从电视看到汽车拉力赛,“看到那些人在树林里都这样开车,当时就震惊了,特别希望长大以后能够像他们一样开车。”这是一个灵光一现的愿望,在大多数人的生命里,这样的瞬间也只是一闪而过,“但那一个愿望我没有忘掉。”

他没有驶上正规的赛道。这位体育特长生进入高中后,便开始了两件事,一圈一圈参加田径训练,一页一页埋头编织自己的文学梦。1999年,以《求医》和《书店》晋级当年新概念作文大赛决赛,后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决赛一等奖,同年因期末考试七科不及格而留级。转眼第二年,第一部小说《三重门》出版,引发“韩寒现象”讨论。

“一个16岁的孩子写出这么厚的一本书,他容易吗!”韩寒在那年著名的央视《对话》节目中感叹,但是没有博得同情和赞许,那些凌厉的口诛笔伐跟随着他。也许这是他习惯争议的开始。

如其母亲回忆的样子,在某个周末,未成年儿童韩寒独自出门远行,虽然也只行到黄浦江边。他的另一次远行,是在2000年放弃学业后,母亲百般纠结这个没能读完高中的孩子,而父亲却为他暗自鼓劲:“韩寒,那么多人等着看你好看呢!”他憋着股劲,开始证明自己。他要去实践自己七八岁时的那个愿望了。

这情景就像他第一次上赛车场:“当你把头盔和其他装备穿戴完后,就差不多到发车的时间了。还没来得及多去感悟‘我终于要完成理想’,就等于一脚被人踹出去,开始发车了。很长的一条直线,500、600米之后有一个转弯,你还在想:我是要漂移入弯呢,还是要走线入弯,我要沉稳一些呢,还是要开得激进一些,你发现你已经错过刹车点了,然后你就没有刹住,你笔直地冲了出去,倒了一把,然后再回来,所有的观众都在那里‘切’起哄,那时候,你才切切实实的在观众的惊恐、嘲笑、鄙夷中,你知道你人生的第一场比赛开始了,要在很多人也许是赞赏,也许是挖苦,也许是怀疑,也许是嘲讽,也许是鼓励之中,开始你很漫长的一段新的人生旅途。”

从叛逆少年到“意见领袖”

改变在2006年。

韩寒与白烨之间的那场新浪博客笔仗在某种意义上成就了韩寒。谁也不清楚,新浪博客上的韩寒为何要向主流文坛开炮。这位对社会方方面面不满又不愿受体制招安的少年,他潜在的小宇宙爆发了,他在博客上说《文坛是个屁,谁都别》,来回应白烨对他和80后作家的批评。过完嘴瘾,他挥挥袖子说,“我发表完观点了,不参与任何愚蠢的笔战论战之类。我很忙,我要进入车坛。”

这场争论太容易让人联想到六年后的那场“方韩之争”了。虽然看官们到最后都嫌累,将这两场争吵放在一起,很难让人与眼前那个为人“极为温和”的阳光少年联系起来,冷不丁甚至会冒出“经营”这个恶俗的字眼来。

但显然,韩寒从7年前那场争论中便习得精髓,不仅争论是种好形式,博客也是个好平台。他开始借此步步进逼公众视野。真正让韩寒走上“神坛”的并非是他的小说作品,而是其参与公共话题讨论的博客文章。2007年,话题延伸到中国作协存废的讨论。之后,韩寒开始对公共事件加以评论,比如2008年有关家乐福的评论,关于爱国主义的讨论;关于汶川地震救援的记录,地震灾后重建中对北川政府奢侈购车的批评;2009年关于杭州“七十码”事件的评论;关于湖北荆州“天价捞尸”事件的评论;对于上海闵行区钓鱼执法的质疑;对于谷歌“侵犯”作者版权事件的回应;2010年对于网评员制度的评论;对刘谦2010年央视春晚“近景魔术”的质疑……几乎形成了这样的事实:哪里有热点,哪里就有韩寒。

2009年小说《他的国》出版后,韩寒宣布发行杂志《独唱团》,此时他已获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N组2009年度总冠军。2010年,《时代》周刊将韩寒列为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候选人,韩寒的公众关注度空前扩大。这年7月6日,《独唱团》高调诞生,虽只有一期,却也一时洛阳纸贵。

也是这一年末,韩寒高调宣布自己身为人父。此后,女儿成为他人生和话题的中心。

相关期刊更多

汉字汉语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郑州大学

焊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焊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