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党际关系交流

党际关系交流

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自然和社会科学院院士俞邃

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近**年的理论探索与实际运作,开创了崭新的局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们党推动党际交往的成功要素,是对世界政党政治做出的重要贡献。

一、提供了新型党际关系的准则

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这是我们党提出的、被世界上越来越多政党认同的党际关系四项原则。

这四项原则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独立自主,这就是各国党对本国和本国人民负责,根据本国的情况和自身的条件,独立自主地探索和制定自己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选择和确定本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道路,决定对国际事务的立场和主张。独立自主并不排斥各党之间道义上相互支持和自愿交换意见。完全平等,这就是各党无论大小强弱、历史长短、执政与否,都应该是平等的,谁也没有凌驾于其他党之上的特权。互相尊重,这就是各党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特点,应当互相理解、尊重和借鉴。各党的处境和经历不同,对形势和任务的看法不可能完全一致,应该求同存异,而不使其成为发展关系的障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这不仅是不干涉别国党的内部事务,还包括不通过党的关系去干涉对方国家的内政,也不利用党的双边关系去损害任何其他党。这是独立自主、完全平等和互相尊重得以实现的保证。

党际关系中的四项原则与国家关系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一体的两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化解了政党交往中的传统障碍

意识形态分歧导致政党之间对立乃至国家关系恶化,这在历史上有过沉痛的教训,当今依然存在着利用意识形态问题干涉他国内政的严峻现实。

党际关系四项原则的一大特点和优点,就是不将意识形态因素纳入其中。我们党之所以可能做到与不同国家的各类政党、组织及政要进行友好交往,就在于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谋求相互理解与合作。

意识形态差异产生于文明的多样性。文明的多样性决定了政党性质的多样性。我们党历来认为,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理应同等地受到尊重。

我们党提出超越意识形态差异,在世界上赢得了知音,引起了各国政党的强烈共鸣,从而化解了党际交往中的一个传统障碍。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党对外交往的范围不断拓宽,内涵逐渐深化,形式日趋多样,如今已同世界上1**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政党和组织保持着不同形式的联系和交往。

三、开启了党际关系的政治新秩序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提出的迫切任务。战后以来,国际政治旧秩序的特点是霸权政治横行,表现为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以富压贫。我们党曾率先提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独立、平等、公正、互利、共荣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国际政治新秩序要求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党际关系秩序属于国际政治秩序的范畴,国际关系民主化同样也应在政党交往中得到体现。当今的现实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步履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却在党际关系领域开了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先河。从长远看,理顺党际关系将有助于全面推动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四、提升了政党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我们党认为政党交往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各国之间的联系、交往与合作趋于密切,借助政党交往为国家的外交和经济建设服务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党倡导在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基础上与各种不同性质的政党建立联系和往来。

我们党促进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政党关系新格局的形成。在党的对外活动中,除注重政治内容外,还积极推进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国际事务中难点、热点问题的妥善解决。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这将进一步聚合与外国政党之间的认识共同点与利益汇合点。

以上这一切,不仅提升政党作为国际关系行为主体之一的地位,而且推动世界政党政治的健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