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奶牛生产小区规模养殖思考

奶牛生产小区规模养殖思考

*区新农镇一场村位于哈尔滨市西郊,哈双北路15公里处,北邻松花江,耕地面积1228亩,人口2100人,人均耕地面积0.5亩,主要以畜牧业生产为主,全村生猪存栏3600头,蛋鸡8万只,肉鸡10万只,山绵羊600只,特别是奶牛存栏数是全镇最多的村,达到500头,户均1头牛。由于处于松花江南岸,有丰富的牧草资源,农民有丰富的饲养经验,绝大多数农民都具备较高的奶牛饲养技术,现有5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2户,一般农户都在10头以上,近几年平均向市场提供鲜奶1600吨。2001年完达山乳业集团在一场村建立了鲜奶站一处,为奶牛饲养农户提供了快捷方便周到的服务,鲜奶销售得到了保证,激发了农民养牛的积极性,截止到4月末,全村又购买奶牛40头,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养殖业做为中国农村的优势产业,是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之一,现在广大农民也认识到,发展养殖业,特别是奶牛饲养业,是富村富民的优势产业,所以村党支部、村委会根据广大农民的需要,在本村建立二处现代化养牛小区,这项工程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在原有养殖户40多户的基础上,再发展40户农民进入小区进行奶牛饲养,存栏数达到1000头,进行规模饲养,通过小区的规模饲养可以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解决奶牛饲养场地问题,现在养牛户都是在庭院饲养,由于场地狭小,限制了养牛大户继续扩大规模。

二是解决了村屯卫生状况,奶牛饲养的粪便不能及时清理,造成村屯卫生“脏、乱、差”。

三是便于解决牲畜的防疫工作。

四是便于奶牛的工厂化生产,机械榨奶率提高。

目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奶牛生产还没有完全形成产业化,主要是:

1、农民的思想认识虽然有了进步,但解放思想的程度还没有完全到位。

2、由于资金短缺,不能马上形成较大的规模,需进一步协调各有关部门,加大各项工作力度。

3、在饲养、饲草上要加强高科技含量投放。真正形成一个产业链。

4、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奶牛的提纯复壮,青贮饲料的供应,牲畜的防疫治病等。

根据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产品的冲击,我们要做好各种准备,面对现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做好近期和长远规划,牢牢抓住畜牧业特别是奶牛业,做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结合实际,搞好奶牛饲养小区和规划建设工作。

2、协调有关部门,加大资金的投放力度,以农民自己投入为主的情况下,争取哈尔滨市城乡信用社周转贷款100万元,解决农民养牛难的问题。

3、教育引导农民向养殖业转移、投入,逐步使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形成规模化经营。

4、在养牛业形成规模的同时,种植业也要相应的配套调整,多种植些青贮饲料、苜蓿草等高附加值的饲草,提高鲜奶的品质。

5、加强服务力度,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健全畜牧防疫体制,为发展畜牧业生产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