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执政党自身建设思考

执政党自身建设思考

我们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党,自身建设的问题,是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的重大问题。探索执政党建设的规律,必须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主动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在继承党的建设好经验好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

一、发展党内民主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要积极稳步地探索发展党内民主的方式方法。

党内民主是全体党员平等地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党内事务,是党员意愿和主张的充分表达和主动性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发展党内民主要以引导、保护、发挥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出发点,紧密结合党的纲领和党员的权利、义务来展开。发展党内民主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加强党员对党内事务的了解和参与,组织党员参加党内重大问题的讨论。努力创造和完善有利于党员发挥民主权利的新形式新途径,保证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等基本权利得到落实。二是上级党组织应充分听取下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见。要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咨询机制,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集思广益,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三是推进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党内民主的发展和成熟,关键还是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民主制度来提高党员干部的民主素质。四是切实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其他纪律,保证全党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行动。五是把坚持党的领导同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党的领导更充分地体现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本质,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高度统一。六是认真探索发展党内民主的方法步骤,循序渐进,扎实推行。

二、坚持依法执政

我们党是执政党,既要按照党章的要求严格管理好各级党组织,也要带头制定、遵守和执行好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处理好与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等组织的关系。

坚决按照党章和党内法规管理好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党章是党内的根本大法,是党的意志的根本体现,是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的准则,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都必须严格执行。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以党章为基础,不断地制定修订党内生活的各项法规性文件,并切实用以指导党的各项工作。

党要带头制定、遵守和执行好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从中央到基层,一切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动不能同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带头严格遵守。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党是依法治国的领导力量,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党要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执政党与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直接体现为党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领导,要通过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这种国家形式实行政治、组织和思想领导,并使其充分行使职权来实现党执政的意图。处理好党组织与国家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克服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把党混同于国家行政机关等做法。党委要支持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党组织要通过法定程序,向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推荐重要干部;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法制意识,掌握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法规进行决策和管理。

三、加强制度建设

注重和加强制度建设,是我们党的一条宝贵经验。在开展党的自身建设时,我们一定要坚决抓好党的各项制度建设。

关键是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第一,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理顺党委和同级其他组织的关系。各级党委要坚持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集中精力抓好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党委总揽但不包办,协调但不代替,各方的事由各方去办。第二,要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委通过党组实现对人大、政府、政协的有效领导。逐步形成党委集体领导、党政职能相对分开、各方各负其责、互相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第三,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党委议事和决策机制,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是党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应全面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务员法》等法律和法规性文件,并逐步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探索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整体推进和单项突破相结合、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相结合的推进机制。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必须根据制度建设的内在规律,稳步推进、循序渐进。一是科学性和可行性的统一。制度的科学性就是指制度要符合党内规章建设的规律,反映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适应党员干部和各级党组织的需要,界限清楚,标准明确。制度的可行性是指制度的现实可操作性。一项好的制度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特性,实现科学性与可行性的高度统一。二是实体性和程序性的统一。实体规章解决的是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问题,程序规章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委会工作制度、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员权利保障制度等,就是实体性制度。而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就是程序性制度。实体性制度和程序性制度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在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实体性与程序性的统一。三是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稳定性是制度的基本特征,制度不能朝令夕改。但是制度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形势的发展,随着党员干部队伍的变化,对制度作出修改和完善,是制度的灵活性。这两者不可或缺。在实践中,我们要把握好制度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关系,坚决维护制度的稳定性,适当兼顾制度的灵活性。

四、加强党内监督

党内监督是促进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自身建设的必要举措。在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党成了领导全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所承担的责任和面临的考验都很大,所以党执政时间越长,就越要加强党内监督。

党内监督是全方位、多途径、全过程的监督。从监督的内容来说,包括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维护民主集中制、遵守政治组织纪律、廉洁自律等。从监督的过程来说,就是要对各级党组织作出各项决定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监督。近年来,我们在党内监督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对增强党的战斗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与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今后要不断发挥各种监督的科学性、强制性和有效性,加强各种监督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监督合力。

监督要有重点,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当前监督最大的难点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下级对上级的监督难,群众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难,班子成员对一把手的监督难。因此,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既要把原有的措施落实好,又要不断开拓新思路。尤其是应着重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把民主集中制、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廉政建设等方面的要求制度化、规范化。

五、探索创新途径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非常复杂,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就一定要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和实践创新。

理论创新是根本性的创新。推进理论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要打牢理论基础,把握时展的趋势,抓住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克服照抄照搬、按图索骥的弊病,勇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政策创新是把理论创新转变为实践创新的中介和纽带。一般而言,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往往是通过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来体现的。推进政策创新,要把理论的要求和实际的需要结合起来,制定出科学的政策,努力提高决策水平和决策能力。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主要目的。推进实践创新,必须有抢抓机遇、奋发进取、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和优良作风,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热点难点问题,讲究方法,真抓实干,持之以恒,力戒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只有这样,才能将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