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市委提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活动,是进一步实现舟山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的一项重要部署。发改委作为全市重要的综合经济部门,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深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为推动舟山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作出新的贡献。

一、深刻认识市情、总结经验教训,是我们解放思想、创业创新的基础所在

长期以来,舟山地处偏僻的海岛地区,又一直是东海前哨、军事要地,基础设施欠账多,要素共享条件差,重大项目投入少,经济发展成本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舟山的发展空间和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领导全市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作出了一系列符合舟山实际的重大部署,明确了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海洋文化名城、海上花园城市、海岛和谐社会“四海”目标,理清了“3×3”产业发展思路,确定了一体两翼空间框架和本岛北生产、南生活功能定位,并大手笔建设以大陆连岛工程为标志的全面接轨大陆的路、水、电、通信综合性一体化基础设施网络。可以说,正是解放思想让我们综合实力跃上台阶,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城市面貌发生变化。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问题和不足。去年我市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进入这一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重要关口”,如果举措失当,应对失误,经济社会发展有可能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拉美陷阱”。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舟山产业结构较为单一、要素配置比较薄弱、科技人才支撑有限、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空间布局亟须整合,经济发展的动力仍然依靠资源大量利用、投资拉动,下步发展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资源要素制约、环境保护压力、技术创新瓶颈、城乡社会和谐等深层次矛盾。当前国际国内区域间经济竞争愈加激烈,产业、资金、要素、人才转移和流动更加频繁,舟山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不进则退、少进慢进也是退,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

二、提升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是我们解放思想、创业创新的方向目标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海洋国家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本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海洋经济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对于我国而言,陆地自然资源人均量远低于世界水平,资源矛盾将越来越突出,依托海洋蕴含的巨大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从全省来看,省委、省政府已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推动全省转型升级的一个重点突破领域,作为全省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我们需要跳出舟山看舟山,在新时期的更高起点上谋求更大的发展,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下选择我们的城市发展定位、空间布局、产业升级,推动海洋经济的大发展、港口城市的大变化、基础设施的大完善,进而带动舟山经济社会的全面跨越。

一要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上有新思路。坚持“以港兴市、工业富市、服务强市”,做好“转型、发展、培育”,大力推进“六大基地”建设,提升有鲜明海洋经济特色的产业发展水平。船舶工业要着力做好“强、特、长、大”四篇具有舟山特色的文章,做强舟山船舶工业大型化、规模化优势,做特舟山船舶工业特色化、精品化优势,做长舟山船舶工业产业链,做优舟山修船产业,提高船舶工业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和贸易流通等综合服务能力。水产品加工要加快推进行业整合提升,瞄准国际海洋生物、海洋药物前沿高端技术,用现代先进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加工技术,向特色食品、保健品、生物医药方向发展,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档次,增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临港石化要抓住宁波—舟山被省列入国家沿海临港重要石化基地的机遇,积极推进六横小郭巨石化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和前期工作,加快中化大型石化项目前期工作。港口物流要大力拓展和提升港口功能,在巩固大宗散货优势的同时,重点突破集装箱物流,加快建设港航指挥中心和港口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积极谋求保税物流园区等政策,提升港口服务效率,推动中转、仓储、配送发展层次。海运业要突出港航联动,优化运力结构,提高船舶运力吨位,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特种运输和海进江运输业务。依托港航发展,加快发展涉外、金融、保险、商务、会展、信息、等现代涉港服务业。海洋旅游要大力推进海洋旅游产品体系建设,积极构建立体型特色旅游交通网络,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中国舟山群岛”整体品牌。大力培育再生能源利用、海水淡化等新兴产业。

二要在加快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上有新进展。迎接大桥时代、打造港航强市,需要一个现代化都市型城区作为载体和平台,促使产业发展和城市化相互协调推进。要以超常规姿态推进新城超常规发展,合理高效配置新区土地资源,吸引、凝聚人气,发展新型城市经济形态,重点培育总部基地、金融保险、会展商贸、研发中心、创意产业园、新型专业市场、人才培养和交流基地经济功能,通过土地、税收、奖励、审批等政策措施配套,将临城打造成为舟山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不断完善区域功能,按照“一体两翼”空间框架和本岛“南生活、北生产”的功能定位,全力打造本岛北部临港工业集聚带,建设六横、衢山、长涂、金塘、洋山等一批经济强镇。

三要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要素保障能力上有新推动。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适度超前、全面接轨大陆的综合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路,要在大陆连岛工程建成通车后,重点推进六横—穿山疏港公路、岱山—本岛大桥等项目前期和建设进度。电,要在推进220KV大陆联网工程、舟山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的基础上,加快220KV电网主框架升级,加快推进岱山本岛、衢山、长白等风电项目,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海洋再生能源基地。水,要重点抓好大陆引水二期工程,推进岱山—舟山本岛、宁波—六横引水等项目进度,在重点产业区规划建设海水淡化项目。地,重点是做好滩涂围垦,加快实施小洋山北侧大围垦、六横小郭巨围垦二期、金塘北部围垦促淤、塘头围垦促淤等工程项目。

四要在发挥海洋人文资源优势,建设海洋文化名城上有新举措。舟山具有独特的海洋人文资源优势,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变成海洋文化的现实优势,不仅是建设海洋文化名城的需要,也是解放思想、创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神动力。要加快实施文化名城建设“六大工程”,不断繁荣城乡文化事业。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进一步提升渔农村教育水平,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努力打造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海员培养基地,建成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基地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输送基地。积极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全面实施渔农民健康工程和城乡居民健康促进工程。全面推进海洋体育强市建设,加快体育场馆设施和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完善渔农村地区群众健身服务体系。

五要在坚持统筹发展,构建海岛和谐社会上有新突破。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渔农村工作载体,开展“暖促”工程第二阶段工作,实施渔农村建设“五个一批”工程,加强渔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和治污、交通、渔港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做好民生民本工作,加大城乡就业统筹力度,加大面向城乡的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劳动者更多地通过市场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多层次、更普惠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深化“平安舟山”创建,加强和改进社会安全管理,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健全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加快推进“生态舟山”建设。

三、创新工作方法、突出七抓七强,是我们解放思想、创业创新的具体抓手

发改委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参谋部、规划部、协调部和项目部”,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重点是做好“七抓七强”。一是抓监测预测,强调控能力。加强对经济运行的速度、效益和质量等情况的监测、预测,及时提出前瞻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服务。二是抓课题调研,强参谋能力。突出超前谋划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始终关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三是抓规划工作,强调控引导。继续抓好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规划,全面加强规划管理,做好总体规划与各区域、专项规划的衔接协调工作。四是抓项目管理,强发展后劲。创新方法,迎难而上,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结合我市产业优化转型的方向,针对目前项目储备不足的状况,加大服务业特别是涉港、涉海以及各类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招商工作,抓紧优选储备一批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列入全省“三个千亿工程”。五是抓资金运筹,强支持力度。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新渔农村建设、社会事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经济等,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六是抓改革推进,强体制创新。重点做好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港务局和港务集团管理运行机制改革、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医疗资源整合改革等各项改革工作。七是抓自身建设,强服务水平。加强行政效能建设,鼓励全委干部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使全委工作在创新中得到不断发展,使干部能力在创新中得到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