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劳保局优化人事教育发展总结

劳保局优化人事教育发展总结

一、贯彻实施《公务员法》,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自今年1月1日开始实行。我们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要求,认真做好实施工作。

1,坚持实行“凡进必考”的人事考录制度。根据本市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队伍建设的需要,建立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正常的补员制度。以“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为前提,进一步完善人事考录制度。今年,我们组织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81人,向社会公开招聘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43名,向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中公开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1名。在考录过程中,实施“阳光操作”,从制定招考简章到报名、考试、体检、考核每个环节都规范运作,严格把关,并推行面试考官异地执考制度,最大限度提高整个招考过程和各个环节的透明度,赢得了社会的共识。

继续实行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进人公开选调制度。为解决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紧缺问题,我们会同市委组织部,通过考试公开选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9人,面向镇、街道企管站人员选调镇、街道社救所和环保所工作人员32人。

2,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一是做好公务员登记工作。为推进公务员法的实施,根据*市的统一部署,8月18日,我市召开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工作会议,对公务员登记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严格界定公务员的范围,把好资格审查关。对各单位上报的公务员拟登记对象进入机关方式逐一进行审查,仔细查阅每个拟登记对象的档案,对不符合登记范围的不予登记。审查后,准予登记1*3人,暂缓登记66人,不予登记2人。二是做好20*年度公务员考核工作。20*年度的公务员考核,我们注重客观公正的原则,把德、能、勤、绩四方面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在重点考核工作实绩的同时,强化对公务员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等情况的考核。规范考核程序,重点抓好优秀等次比例和不称职等次的确定。通过考核,全市公务员被定为优秀公务员的有355人,称职公务员3531人,基本称职公务员7人,不称职公务员4人,不定等次公务员90人。三是组织市级机关新录用公务员下村锻炼。为提高我市新录用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和行政管理能力,根据*市的统一部署,我们与组织部一起组织市级机关新录用公务员17人下村锻炼,时间为一年。

我们还办理了公务员非领导职务任职76人,转任28人,公安高专毕业生录用19人,招选聘干部录用4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56人。完成了20*年度的干部年报工作。

3,继续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今年,*市下达给我市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共计52名,其中团级干部13名、营职干部19名、连排职干部12名、技术干部8名。随调家属21名。对团级干部,采取预留职位,先进后出,增加非领导职务等办法安排相应的领导职务。13名团级干部已全部分配安排在市级部门(单位)担任副局级领导职务或党组成员(副局级)领导职务。对营职以下(含营职)及技术干部则实行考试与考核想结合的办法进行安置,根据考试考核总分,从高分到低分,由军转干部按照职位要求自愿选择接收单位,已全部落实完毕。对随调家属,按照其原工作单位性质和本人身份,采取双向选择办法落实单位,截止时间为年底前。

4、重视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今年以来,市人事劳动培训考试中心组织2112名国家公务员参加《公务员政务礼仪与规范》、《公务员能力建设》两门课程培训,有2101人参加了考试。组织1760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基本素质与能力》两门课程培训,有1823人参加了考试。我市已申报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考点,预计从2007年1月开始全面启动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工作。现在正着手计算机房建设等各项前期准备。今年该中心共举办省级计算机一二等级培训14期,有6*人参加了考试。

二、实施“十一五”人才规划,重视人才交流、引进和开发

1、根据企业需求,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一是外出引才。今年,我们根据需求,先后组织200家企业赴武汉、西安、长沙、南昌等外省市参加人才招聘会,以及赴上海参加高层次人才交流会。今年,我市共引进各类人才1300多名,其中高级人才150多名。截止年底,我市人才总量达到86772人,其中高级人才有1580人。二是订单引才。根据企业提供的紧缺人才的需求,联系有关院校,直接配送人才。“订单”学生统一在培训中心接受就业上岗前的培训后,再输送到企业,实现高校和企业的互动,增强人才引进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我市已与*、*、*、*等多所院校开展了订单引才的合作,今年已输送学生近400名。三是基地引才。今年,北大、清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12所大中专院校就业实习基地在我市正式挂牌落户,我市与他们建立了稳定的人才引进协作关系。市人才交流中心联合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建立本市外经贸人才实习就业基地,引进*经济学院的外经贸专业毕业生来我市企业实习就业。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首批99名学生已分别进入钱江摩托、宏鑫密封件、法雷奥和申林汽车另部件等7家企业实习就业。

2、强化公共服务,搭建人才供需平台。一是依托市场,扩大现场交流。今年年初,根据我市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的特点,我们举办了春季人才招聘周,进场设摊单位达460家次,推出岗位2650个,参加现场应聘3000多人。同时每周定期举办人才集市,今年以来共举办53期,进场设摊单位3540家次,推出岗位8200个。二是畅通渠道,开辟网上交流。我们充分利用网络便捷性、广泛性、随意性的特点,建立和完善*人才网,让人才供需双方共享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3月份,我们通过*人才网这个载体,举办首届网上人才交流大会,20余家企业在网上需求信息。全年*人才网站新增会员单位40余家,网上信息1400多条。

3、出台优惠政策,优化人才吸纳环境。一是扩展人事内容。今年市人才交流中心共接收毕业生档案3575份,截止12月底,毕业生回本市报到2032人,报到工作已基本结束。全年共办理人事2200多人,档案转出480份,集体2000多人,涉及26个单位。随着人才市场的发展,人事的内容也不断扩展。目前,我市人事开辟了人才租赁服务,已与市电力公司、市浦发银行签订了人才租赁协议,协议员工共532人,市人才交流中心负责其员工工资,代缴养老保险费等事宜。二是出台人才公寓购置政策。为鼓励企业引进人才,吸引各类人才来*创业,同时,为切实解决非公企业人才的后顾之忧,市政府出台了《*市人才公寓安置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并把该项工作列入市政府今年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安置对象为非公企业人才,安置办法采取分期分批,首期已落实商品房60套。9月份起,对在本市非公企业人才进行了统计审核,符合条件者获得购房资格,享受我市人才优惠政策。

三、实施镇街道机构改革,加强机构编制控制和管理

1、认真组织实施镇、街道机构改革。一是深入开展调研摸底。通过调研,全面掌握各镇、街道机构编制和历史沿革、运行机制、人员素质结构、近年来改革成效等基本情况以及市直有关部门对镇、街道机构改革的意见,为改革奠定了基础。二是精心制定改革方案。根据上级总体部署,在认真调研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8月中旬完成了镇、街道机构改革方案的拟定工作。具体内容是理顺市镇、街道关系,推进市镇、街道分权改革;规范设置镇、街道党政机构,大力整合镇、街道事业单位。三是认真组织实施镇、街道机构改革。市编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镇、街道机构改革的具体实施工作。召开全市镇、街道机构改革动员会,统一思想;指导和帮助镇、街道做好“三定”方案的拟定上报,并于12月底审核和批准了上报的“三定”方案,按时完成了镇、街道机构改革任务。

2、积极构建和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是建立市畜牧兽医局及派出机构,核定各镇、街道派驻人员,形成全市动物防疫和畜产品监管网络。二是加强环境保护基层机构建设,在全省率先建立镇、街道环保所。三是为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就医困难,建立市惠民医院,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9名。四是建立市委维稳办,为创设良好的社会稳定环境提供组织保证。五是结合镇、街道机构改革,增加镇、街道社救员编制56名、安监员编制16名、劳保员编制25名。据统计,今年市编委和市编办发出的66份文件,其中有28份涉及和谐*管理体制建设。

3、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的控制与管理。为巩固机构改革成果,防止机构编制的反弹、膨胀,我们一是确立了从严控制、严防反弹的思想。强化机构编制意识,自觉执行机构编制纪律,严格按规定办事。除上级有明确要求外,不再审批各部门有关增加机构和行政编制的请示报告,职能调整和任务增加的部门,所需编制也要通过转变职能、调整机构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解决;财政补贴的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再扩大机构编制;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也要从严掌握,做到总量控制。二是维护机构改革方案和“三定”规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重申经上级党委、政府批准的机构改革方案和同级党委、政府批准的部门“三定”规定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调整变动。三是加强机构编制的集中统一管理。严格实行机构编制管理的“三个一”制度,即凡属机构编制事宜由机构编制部门一家承办,主管机构编制的领导一支笔审批,机构编制部门一家行文。严肃认真对待机构编制审批工作,坚决按规定程序办事,杜绝政出多门、越权乱批机构编制的违规行为的发生。我市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多次受到省编办、*市编办的表扬和肯定。

4、建立规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市编办把建立规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作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重点工作来抓。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在工作中,注意把好三关:一是把好法人条件审核关。按照依法成立、机构名称、开办资金、住所、法定代表人等条件严格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予法人登记。二是把好年检关。加大力度,对已办理法人登记的事业单位全面进行年检,今年共年检事业单位2*家,年检率为96%。年检时对事业单位开办资金、业务范围、人员住所等进行认真的审查,对合格的继续确认其法人资格,不合格的依法取消其法人资格。三是对新设立事业单位进行跟踪督办,符合一个登记一个。今年全年新登记事业单位11家,办理事业单位法人变更131家。

四、进行专技职称评审改革,加强专技人员队伍建设

今年,为加强我市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我们继续进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改革,全面推行专业技术资格社会评价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脱颖而出,为我市人才总量的增加和人才档次的提升作出了努力。

1、积极开展非公企业专技人员资格评价工作。今年在全市非公企业中开展建筑、机械、电器行业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评价工作。一年来,共组织中初级评委会12个,审查整理材料2653份,评审各类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2361人。与此同时,做好正常性其他人员专业技术资格审查工作。组织各类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全国性报名考试及资格审查共计43个种类6451人。审查委托省、*市评审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262人,其中高级220人、中级42人。审查和初定各类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技术资格947人。

2、重视做好高层次人员培养考核工作。做好*市“211人才”第一、二层次*培养人员的培养和考核工作,组织科研活动和召开研讨会2次,协助*市人事局完成了对培养期内人员的考核工作。今年我市“211”培养人员入选省“151人才”第三层次培养人员5名。

3、努力做好外国专家在温服务工作。及时为各外教单位和外智引进企业审查、申报、办理各类证件,建立信息互通渠道,详细掌握外国专家在温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经推荐评选,在*中学任教的巴西籍卡琳娜女士被省政府授予西湖友谊奖。

4、积极为企业引智和洽谈科技项目。一年来,为企业申报引智项目11个,邀请并组织省博士后联谊会6名博士来我市与36家企业进行科技项目洽谈和科技咨询,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和好评。

五、关心干部职工切身利益,认真做好工资福利工作

工资福利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关系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切身利益的工作。我们认真执行上级政策文件,以极其负责的态度认真、细致做好工资福利工作。今年,共办理机关工作人员正常晋升工资档次1250人,级别、职务变动晋升工资560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晋升工资档次5170人,职务变动晋升工资1470人。兑现机关工作人员一个月奖金3400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个月奖金2100人。办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手续97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手续121人;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干部住房困难补助264人。办理市以下基层农林水一线科技人员浮动一档职务工资10人,浮动转固定23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龄更正139人。每月核定市财政统发工资10700多人。春节慰问老干部和住院干部职工200多人。完成20*年度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工资年报工作。

国务院决定从今年7月1日起实行公务员工资制度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我们在省里尚未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前,着重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在国务院没有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前,去年9月份和今年3月份,我们两次对省人事厅布置的工改增资预测方案进行测算,克服任务重,时间紧等困难,按时按质完成预测任务,上报测算内容。二是配合组织部门的公务员登记,对公务员参加工作时间进行确定,对存在参加工作时间模糊不清问题,与组织部门一起讨论确定。三是要求各主管部门人事干部,对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院校未计算工龄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学习时间进行摸底排查。四是对公务员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任现职年限和底一级职务的任职年限进行分类。五是在省里尚未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前,抓紧建立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工资数据库。

六、开发就业再就业岗位,做好就业再就业服务

我们按照“立足经济发展,注重岗位开发,坚持市场导向,完善服务体系”的工作思路,继续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一年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8217个,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726名,其中就业困难人员812名,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

1、召开推介会,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被征地农民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今年共举办了9次大型就业再就业推介会,共有754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就业岗位260*个,其中普通工岗位1*22个。会上前来求职登记6628人,达成意向3632人,当场录用1028人。

2、开展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和外省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再就业能力。按照“规范、对路、适用、专业”的原则,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通过联合办班、企业自培等方式,开设计算机硬件维修、计算机系统操作、车工、钳工、电工、市场营销等专业,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另外,对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创业培训,鼓励他们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创业。全年市就业处举办下岗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班18期,参加培训1881人。同时从8月份起对外省务工人员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开设了计算机、机电、服务等三大类14个专业课程,到年底止,参加培训的外省务工人员10100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8489人。

3、采取措施应对民工短缺。为解决企业出现的普通工紧缺、招工难问题,我们继续与江西、贵州、*、广西等省10个劳务输送基地签订劳务输送协议书,根据我市企业用工需求输送民工。同时与5所职业技术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介绍已为瑞丰、五福、正田等企业输送技术工人220多人。

4、配合做好“山海协作’’就业推介服务。为配合20*年省“山海协作”工程系列活动,*市局于11月下旬举办了以“解民忧、促就业、求和谐’’为主题的现场招聘日、网上招聘周和技能培训月活动。期间,市就业处积极配合做好各项工作,共培训农村劳动力4245人,网上用工信息345条,提供用人单位117家,就业岗位2565个。现场招聘日我市参加企业29家,提供岗位1180个,其中普通工岗位708个。

七、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开展公共职业介绍服务

l、做好年度审验工作。按照《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市就业处于年初对全市职业介绍机构进行了年度审验,审验合格的发给职业介绍核准证书,不合格的要求进行整改或停办。到11月底,全市共有职介机构63家,其中公共职介机构1家(市劳动力中心市场),民办职介机构62家。全年进场求职登记84757人,介绍成功59453人,其中本市农村劳动力3976人。

2、开展清理整顿活动,规范职业中介行为。年初我局对全市职业介绍机构进行了清理整顿,重点检查解决职业介绍机构在职业介绍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未经批准擅自开办职业介绍所,非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未经核准登记,擅自扩大经营范围;提供虚假信息,超标准收费等。在清理整顿中,依法取缔无照职介机构5家,查处抄标准收费2家、提供虚假信息1家。

3、开办公共职介,为求职人员提供优质服务。迁出市劳动力中心市场内所有民营职介所,成立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免费为进场求职者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求职登记、政策咨询等服务。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并统一着装。严格审查用工信息,杜绝虚假信息,提高介绍成功率。狠抓文明规范市场建设,营造诚信高效,整洁有序的求职环境。自公共职芥开办至今共用工信息30000多条,提供就业岗位80000多个,为30000多人提供了免费职业介绍服务。

八、加强社保体系建设,发挥社会保障功能

1、巩固养老保险扩覆基本全覆盖成果。今年的养老保险主要是在巩固前四年取得的成果上再进行扩覆。我们一是召开会议部署任务,继续列入镇、街道年度目标考核。二是下发《关于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从9月1日起实行新的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三是开展以《*省基本养老保险条例》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政策宣传活动。四是组织各镇、街道劳保所人员和各主管部门人事干部及部分规模企业社保经办者进行养老保险新政策培训;五是利用简报和召开社保扩覆座谈会等及时通报扩覆进展情况;六是下到各镇、街道督促、检查和指导。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了养老保险扩覆工作顺利进行。截止年底,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3415人,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0*人,全年共征缴养老保险费34136.63万元,基金支出17980.88万元,基金累计结余74435.99万元。我们加强养老基金的管理,确保养老基金的完整和安全,提高职工个人帐户透明度,及时调整和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继续做好养老金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

2、稳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一是下发《关于调整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启动医疗保险扩面工作,医疗保险范围扩大到市属集体以下各类企业,实行与养老保险捆绑参保的办法。二是出台《关于加强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医疗管理意见的通知》,统一规范门诊医疗行为,加强了对基本医疗门诊管理;三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降低需终身服药慢性病人乙类药品的自理比例,尽可能减轻参保人的医疗负担;四是组织对市内14家定点医疗机构以及市卫生进修校门诊室、市惠民医院的门诊定点资格审查。至12月底,完成了*市下达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指标,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总数达到66957人,全年基本医疗保险费收入9687.59万元,基金支出8781.45万元,基金累计结余25369.33万元。

3、积极探索工伤保险改革新思路。我们利用新的征缴办法“三费合征”实施之机,狠抓了工伤保险扩覆工作。一抓宣传,在全市营造良好的工伤保险参保氛围。二抓培训,提高经办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抓进度,形成互相比较,争先完成的态势。四是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增强企业参保吸引力。为方便企业参保,各镇、街道劳保所都采取了便民服务措施,代办各项手续。我局社保科在规定时限内给参保职工作出工伤认定,为方便工伤职工,缩短认定期限,提高工作效率,在新河和箬横两镇进行工伤认定简易程序试点。市社保中心也对参保的工伤职工及时发放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截止12月底,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68332人,完成*市下达的工伤保险扩覆任务。全年共认定工伤35*起,组织职工劳动能力鉴定919人。全年工伤保险费收入1154.27万元,基金支出1542.11

万元,基金累计结余894.92万元。全市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15769人,生育保险费收入167.98万元,基金支出151.25万元,基金累计结余265.92万元。

4、继续做好失业保险扩覆和基金征缴工作。为贯彻实施《*省失业保险条例》,确保失业保险扩覆和基金征缴任务完成,一是加强宣传。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和宣传手册进行失业保险扩覆宣传,并开展咨询活动。对镇、街道劳保所人员和企业主进行失业保险业务培训和政策宣讲。二是分解指标。根据*市下达的任务,结合我市实际,制订了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和基金征缴数,分解到16个镇、街道,列入年度考核工作目标。三是规范申领发放程序。尽量缩短申领审核时间,无特殊情况一般都是当场审核办理,以方便失业职工申领。四是失业保险费移交地税部门征收。9月份起,民营企业失业保险费由地税部门征收,既有利于征收,又扩大了参保人数。止年底,全市失业保险参保总数为70211人,征缴失业保险费1651.6万元,失业保险金支出708.1万元,累计结余

4393万元。全年为935名失业职工办理了失业登记手续,为1076名失业职工发放失业保险金173万元,为农民合同制职工发放409万元一次性生活补助。

5、重视完善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今年,我们切实承担好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综合管理工作职责,做好政策解释、参保手续办理、个人帐户管理和待遇结算工作。妥善处置实施进程中反映出来的新问题新矛盾,稳妥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目前全市14个镇、街道的185个行政村已开展此项工作。共有15994位被征地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障,缴纳保障费24975万元,基金积累达33867万元,已有11639位被征地人员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障金待遇,累计发放养老保障金5291万元。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障工作逐步步入良性轨道。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稳定中推进,并探索新农保制度的建立。参保总数达到41.54万人,基金结余达到8228万元。严格基金管理,防范基金风险,将农保基金全部纳入安全渠道运行,确保基金安全增值。做好档案、财务规范管理、个人帐户清理核对和续保工作,保持政策和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针对原有工作场所条件简陋,楼层高且无电梯,服务对象极不方便怨言较多的状况,今年农保处搬迁了工作场所,改善了服务环境。从方便服务对象出发,增设了服务窗口,集中办理各项业务,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九、依法调处劳动争议,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由于我市非公企业多,外来务工人员多,劳动法制意识淡薄,劳动管理不规范,造成劳资纠纷日趋增多。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劳动争议预防和处理的新路子。

1、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为方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就近、就地、就快’’解决劳动争议,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我们本着“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积极指导各镇、街道劳动关系协调委和派出庭开展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工作。今年各镇、街道劳动关系协调委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4182件,结案3911件,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1755.50万元,保护了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箬横派出庭处理劳动争议案件73件。

2、加大市本级仲裁委办案力度,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按照“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的要求,市本级仲裁委积极受处劳动争议案件。今年共立案295件,其中派出庭73件,作出不予受理17件,处理去年余案13件,合计处理325件。在今年立案的295件案件中,工伤赔偿246件,劳动报酬18件,劳动合同8件,其他争议23件。已审结286件,结案率为95.8%。通过审理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621.65万元,为用人单位挽回经济损失20万元。为切实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积极化解矛盾,我们一是在案件处理中尽量做到方便当事人,保障其充分行使申诉权利;二是严格按仲裁规则办案,保证案件质量;三是调解与裁决相结合,并以调解为主、裁决为辅的原则处理劳资矛盾,迅速化解矛盾;四是加强农民工案件审理,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五是保持与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和社会保障科的密切联系,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劳动仲裁科(院)在群众中的声誉度。

3、重视组织和制度建设,提高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一是适时调整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保证仲裁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充实仲裁员队伍,加强仲裁人员培训,提高仲裁员业务水平。将部分到省厅参加培训后的人员聘任为兼职仲裁员,规定了专职仲裁员定期学习制度,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劳动者竞业限制和最高法院关于劳动争议的司法解释进行了专题学习。三是明确内部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实行内部监督。为保证办案质量,在仲裁科(院)内部实行分工负责制。从案件立案、审理到结案实行分工负责,落实各人责任。同时对一起案件从立案到结案由不同的人员处理,使各人之间相互制约,保证办案质量。

十、开展劳动用工整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年来,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为契机,以*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规范化达标考核内容为基准,在开展劳动用工整治,严厉打击非法用工,规范劳动管理行为,查处劳动者投诉案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打造“平安*’’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截止12月21日,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共出动检查262人次,检查企业783家(其中主动监察用人单位7*家),检查涉及职工41727人;送达《劳动保障监察询问通知书》和《劳动保障限期改正指令书》89份;处理劳动者举报投诉案件484起(其中处置10人以上群体性案件43起),为945位劳动者追回拖欠克扣工资209.587万元;行政立案处罚案件112起,结案109起,结案率为97.3%,处罚金额58.92万;完成书面审查l577家。

1、狠抓“三春行动”品牌建设。一是“春雷行动”取得新突破。正月初八一上班,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和市就业处组织人员对全市职业介绍机构进行集中排查,依法取缔无照2家,查处超标准收费1家、提供虚假信息2家,责令改正5家。通过整治,现有63家职业中介机构依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二是“春苗行动”取得新进展。以打击违法使用童工行为内容的“春苗行动”,我们既打“歼灭战",更打“持久战”。今年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共立案查处违法使用童工案件73起,无合法证件案件33起,清退童工79人,罚款53.5万元。三是“春雨行动’’取得新成效。去冬今春,我们早动员,早部署,早行动,全力以赴开展以清欠农民工工资为主题的“春雨行动’’。组织力量进行摸底排查,并要求所有企业自查自纠,同时确定18家企业为重点监控对象。制订完善企业欠薪应急处置预案,并建立劳动保障重特大案件应急小组,确保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能,实施有序处置。11月27日,市府办下发通知,部署今年元旦春节前间的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

2、深入开展劳动保障法制宣传。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既采取宣传车巡回宣传、设点宣传咨询、散发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设置图片板报等简明直观的形式进行宣传,也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媒体对正反面典型予以专题报道,还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贯彻实施《劳动法》的培训。

3、及时受理劳动者举报投诉。为了使每一起举报投诉案件都能得到及时依法处理,我们在工作中引入信访案件限期办结制,对每一起来电来信来访做到早立案、早调查、早结案、早回复。截止12月21日,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共处理群众举报投诉(不含咨询)案件484起,并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且每一起处理结果都得到当事人的满意和有关部门的肯定。

4、巩固和完善劳动保障监察长效制度。一是推进企业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化活动。至目前,我市新河羊毛衫行业、泽国水泵和轴承行业、大溪铸造行业以及全市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基本建立了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并取得初步效果。我市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切实维护农民工工资权益的做法在全省劳动保障系统疑难问题研讨会上作了介绍。二是建立劳动保障诚信制度。今年我们继续做好企业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截止12月底,全市已有1577家用人单位参加了书面审查,审查结果向社会公示。审查中发现有劳动保障违法记录的,列入重点监控单位名单。三是完善基层劳动保障监察网络。至目前,我市已在五个镇、街道和市劳动力中心市场成立了劳动保障监察中队,要求他们从建立基本台帐做起,严格实施“三册一表”制度,强化对本辖区用人单位的日常监管。今年我们还将劳资纠纷调解网络向村级延伸,太平、城北、横峰、泽国、大溪、新河等镇、街道已建立调解四级网络体系。同时,城北、横峰街道在全市率先实施劳动保障协管员制度。

5、继续抓好“双推’’工作规范化、正常化管理。一是深入调研,不断完善“双推”考核办法。深入各镇和街道,座谈听取如何更好落实“双推"目标任务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实际,综合分析,力求“双推’’考核目标任务基数合理;下发文件,继续列入目标考核。二是积极部署,狠抓“双推”工作落实。召开会议,部署“双推”工作任务,要求各镇、街道从5月份开始整理资料,上报报表,力争在8月底,最迟在10月底完成今年的“双推’’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双推’’工作简报作用,及时通报各地工作进展情况,并宣传有关劳动法律知识;结合劳动法保障执法检查,对各镇、街道的“双推’’情况进行检查。三是认真组织“双推"目标任务的考核。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我局会同市总工会对各镇、街道推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抽查。截止10月31日,各镇、街道共有20002家企业与359757名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不包括国有和市属集体企业),1467家企业工会或联合工会与所在企业或被覆盖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与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基数比较,企业覆盖面超过了4.41%,劳动合同签订率超过了7.7%,集体合同签订率超过7.23%,点上劳动合同签订合格率达到100%。企业职工台帐均已建立,并已输入电脑。

十一、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l、加大高技能人才开发力度,力争完成目标任务。今年*市局下达给我市高技能人才培训数885人,其中技师160人。年初我们深入各镇、街道进行宣传,征求意见,下发了高技能人才培训(推荐)鉴定计划数,并将培训数列入市政府对镇、街道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同时又列入镇、街道人才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为落实指标任务,我们借助市委人才办力量,反复做镇、街道的工作,及至在11月份进行突击。至12月底,我市完成高技能人才培训数895人,其中推荐技师46人。

2、开展车工技能大比武活动,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10月30日,市委组织部和我局联合举办20*年全市车工技能大比武。经过理论知识测试和实际操作,有9名选手分获一二三等奖,前5名选手授予“*市技术能手’’称号,一二等奖4名选手颁发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通过比武活动,促进了技工岗位练兵和高技能人才培养。

3、建立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职工上岗培训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根据企业规模、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条件,我市继去年在钱江集团建立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后,今年又在爱仕达等6家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规范了企业技能人才培训,提高了职工技能素质。

4、积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努力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今年我们不断拓展考证的空间,经过艰苦的努力,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全年共培训鉴定(推荐)18432人。其中核发《职业资格证书》16560本(初级14458本,中级1374本,高级728本),发放结业证书17*本,推荐技师46人、高级工121人。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885人,已完成895人,其中高级工849人。

5、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整体素质,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我市城乡统筹就业进程,我们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一是参与制订有关政策;二是与市农办等部门协作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三是会同市技工学校深入各镇、街道宣传、指导、具体落实培训事项;四是充分利用社会培训资源,建立培训基地和网络。通过多方协作努力,已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1875人,就业转移10756人。

6、重视做好市技工学校的招生、学生实习和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今年市技校招生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经全校教职工共同努力,想尽千方百计,终于圆满完成招生任务,实际招生230人。*届毕业生人数为227人,通过学校推荐与召开双向就业洽谈会形式,一次性就业率达96.4%。模具和数控专业74名学生顺利升入高校。全面完成2216平方米的实习工场、实训室和模拟实习室改建工程,9月份已投入使用。该校推广生产实习教学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技能素质。3月份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建立部级职业技能鉴定所。目前,该校已成为以车工、钳工、维修电工、数控加工为骨干专业,培养新型机械机电制造业技术人才的省级重点技工学校。

十二、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1、高度重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本年度答复市政府行政执法投诉举报中心转来的投诉书1件;我局受理行政复议3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3件,申请人向市法制办和*市劳动保障局申请行政复议23件,均未作出撤消行政行为决定;申请人提请法院行政诉讼一审8件,二审4件,我局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出庭应诉12次,均未败诉;举办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罚听证会1次。

2、组织开展民主恳谈活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今年11月和12月我局分别在石桥头镇政府和*宏鑫密封件有限公司就人才引进、劳动和社会保障开展了两次民主恳谈活动。通过恳谈,深入基层,了解了民情,宣传了政策,交流了思想,增进了感情,有助于改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从而把工作做得更好。

3、积极做好信访排查调处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和调处活动,做好企业退休干部和企业退休军转干部两起全市性集体信访的三级接访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较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实行信访件按时办结制度,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结果。本年度共调处各类信访件64件,回复市政府直线电话、市长信箱交办单和网上咨询28件。

4、认真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和市政协委员提案。今年市府办交办我局的市人大代表建议11件(包括编办1件),市政协委员提案13件,市政协委员提案作来信处理3件,共计27件。在规定期限内,27件建议和提案全部办理完毕,且全都与领衔代表和提案人见面并带(寄)回意见反馈表,面商率达100%。24件建议和提案中,满意16件,满意率达67%;基本满意8件,基本满意率为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