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劳保局加强城乡统筹就业发展计划

劳保局加强城乡统筹就业发展计划

20*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保持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于构筑社会和谐,打造实力*、魅力*和活力*意义十分重大。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全省会议的精神,20*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认真履行劳动保障部门解决民生的基本职责,将工作重心放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增加就业总量,更注重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参保覆盖面,更注重提高保障水平;积极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强化维权力度,更注重健全长效机制;有效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增强干部队伍素质,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而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一、坚持量质并重,实现更加充分的社会就业

就业再就业事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项工作始终不能放松。要发挥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三方面的积极性,大力促进充分就业。继续做好城镇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特别是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工作,力争实现新增城镇就业人员0.67万人;引导和帮助0.15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其中“4*0”等就业困难人员0.02万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保持全市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

一是在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上下功夫。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瑞政发〔20*〕181号),加强与工商、财政、税务、金融机构等相关部门联系,抓好新一轮优惠政策的贯彻实施,注重社会公平,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再就业资金使用效率,重点落实好小额担保贷款、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

二是在解决困难群体就业问题上下功夫。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力度,完善就业援助长效机制,把再就业援助对象扩大到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户家庭,通过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等手段,帮助困难群体就业脱困。

三是在加快城乡统筹就业进程上下功夫。认真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46号),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逐步推进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就业制度和就业促进政策、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用工管理制度“五统一”,不断改善进城务工人员就业环境,加快城乡就业一体化。

四是在提升就业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实施市职介中心改扩建工程,完成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强职介行为监管,规范职介流程,防止乱收费和职介欺诈,实现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新三化”。开展春风行动,扩大外省来瑞务工职业介绍代价券、职业培训补贴的受益面,创建网上求职和招聘平台,促进对外劳务合作,加快引进企业急需的熟练工和中高级技能人才。

二、深化城乡统筹,健全更广覆盖的社会保障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任务。今年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逐步建立起保障人群全覆盖、保障形式多样化、保障标准相适宜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手抓扩大覆盖面,一手抓政策完善,新增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0.88万人、医疗保险1.8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1万人,农民工医疗保险0.7万人)、工伤保险14万人、失业保险1.4万人;被征地农民继续做到“即征即保”。

一是深化五费合征,强化基金监管。积极推进“参保登记统一、征收机构统一、缴费基数统一、征缴流程统一、数据信息统一”,切实配合地税部门,加强企业申报工资总额稽核,出台按工资总额征收新办法,配合做好五项社会保险费的合并征收工作,确保“银保税”联网征收系统安全、畅通运行。着力健全社保基金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严厉打击骗取、冒领保险金行为。完善基金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加强基金核算和社保稽核工作,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委员会运作机制,健全社保基金预控预警机制,切实杜绝挤占挪用或其他违法动用社保基金的行为。

二是做实个人帐户,扩大养老保险。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为契机,大力推进养老保险全覆盖,做好中断缴费人员的续保工作,控制新增中断缴费人数。积极推进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工作,在确保养老金发放的基础上确定做实比例,力争在全省较早实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由空账转实账的目标。按照市政府事业单位改革部署,加快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深化社会化管理。调整完善被征地农民保障政策,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任务:20*年起新征土地即征即保;20*-20*年被征地农民到年底参保人数不低于0.8万人;土地二轮承包至2002年底前被征地农民,年底参保人数不低于3.8万人。

三是普及工伤保险,完善生育保险。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工伤保险的通知》和*市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座谈会精神,积极实施“平安计划”,加快推进农民工数量较多的企业参加工伤保险,争取今年底全市事业单位实现工伤保险全覆盖,协同地税部门实行按工资征收工伤保险费,强化征缴力度,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我市的工伤保险年内总参保24.8万人的任务,为三年全覆盖奠定基础。认真贯彻落实《*市生育保险办法》,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切实保障生育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是试行定点药店,增强医疗保障。调查摸底全市所有药店,加快定点药店认定步伐,通过实时联网,方便就医购药。按照省政府《关于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研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办法,努力将老年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低保对象纳入医疗保障,为实现全市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打下基础。工作重点从推进医保扩面向加强管理转变,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落实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全面实施医疗服务项目目录管理,实现医疗服务管理标准化。争取财政支持,对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退休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

五是推广失业保险,拓展基金功能。巩固失业保险扩面成绩,提高非公企业及其职工的参保率。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和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开展,探索农村转移就业人员参保的新政策。切实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的双重作用,积极拓展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再就业的功能。

三、突出维权维稳,构建更为和谐的劳动关系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正确处理新时期社会矛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在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调节和监管,强化维权维稳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一是增强劳动用工前置管理。开展“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在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和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建筑、餐饮、服务等行业大力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力争20*年全市新增劳动合同5万份以上,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建立以签订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扩大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覆盖范围,充分发挥企业、工会、劳动保障部门三方协商机制作用。积极推广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为三年内实现法人单位书面审查和诚信记录建档工作全覆盖打下基础。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调节和监管,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重点检查企业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情况,保障低收入职工工资水平持续提高。严格把好综合计算工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审批关,加强对企业执行国家工时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是强化劳动保障监察维权。加强12333维权热线服务功能,设立投诉举报奖励金,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增强欠薪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法院、公安、工商、建设部门联络员制度和联合执法机制,深化“和馨行动”、“蓝天行动”等关爱新*人活动,加大“春雷行动”、“春苗行动”、“春雨行动”等专项整治力度,重点查处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的招用工、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参保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通过规范一批企业,带动整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带动其他产业,力争全年检查企业820家,书面审查1500家,投诉举报案件结案率达到98%以上。重点解决和预防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落实企业欠薪报告监控制度和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建立建设领域欠薪协同监管机制,落实建筑业企业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并逐步向餐饮、娱乐、酒店等特殊行业拓展。

三是促进劳动争议基层化解。按照“重在源头预防、重在基层调解”的方针,开展创建和谐企业活动,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协调和劳动纠纷调处机制,探索建立行政村和社区的劳动关系协调小组,加强劳动争议仲裁组织体系建设,逐步健全企业调解、区域调解、行政调解相结合的调解制度,推动劳资纠纷发现在基层,解决于萌芽,提高劳动争议处理办案水平。推广快立、快审、快结办案,提高当日结案率,确保按时结案率达到92%以上。深化“阳光仲裁”和司法联动机制,加大特困职工仲裁费缓交、减免等法律援助力度。

四是完善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大信访”的工作格局。劳动保障信访和12333维权热线电话接待率、处理率达到100%。建立定期分析维稳形势制度,及时了解掌握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着力解决信访中的实际问题,对政策法规有明确规定的,要认真解决到位;对因条件不具备难以解决的,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明解释工作;对信访三级终结的,要做好善后工作;对重大信访案件、领导指示交办案件、多次重复案件和上级督办的案件,要强化责任,实行领导包案,加大督查督办的力度。

四、推进人才强市,开发更高技能的技工资源

围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精神,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再就业培训体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促进我市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力争20*年完成高技能人才培养800人(其中新技师120人),职业技术培训6000人,职业技能鉴定7000人,再就业培训500人(其中创业培训1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000人。

一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激励政策制度,引导和督促企业完善以岗位工资为主,根据技能等级和贡献大小确定工资收入的分配制度,推行“首席工人”、“首席技师”等制度,完善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和激励机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加快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力度,强化行业企业主体地位,发挥职业院校基础作用,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扶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做强做大。优化职业技能鉴定机制,开辟技能鉴定新领域,开展技术比武等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拓宽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带动初、中、高级技工鉴定考核工作。

二是加速弱势群体培训转岗。加大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力度,促进再就业培训的制度化,提高失业人员特别是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户家庭的就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积极营造有利于劳动者创业的良好环境,将创业培训与落实新一轮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结合起来,为创业者提供更加到位的服务,促进创业成功率的提高。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落实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经费补贴政策,完善经费补贴与培训质量、促进就业效果挂钩的机制和办法,健全“政府购买培训、学校提供培训、农民自主选择培训”的工作体系,形成“以培训促输出,以输出带培训”的培训转移机制,逐步构建覆盖全市的公共职业培训服务体系。

三是加快技工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市技工学校要按照国家级技校创建标准,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抓好师资继续教育,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培养技能人才方面的主渠道作用。认真落实*市、*市“*”规划要求,加快技校异地迁建步伐,确定规划用地和经费渠道,争取进入实施阶段。

四、抓好基础建设,提升更优绩效的执政能力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劳动保障部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不辱使命,努力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平台上求得新发展。

一要推进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编制“金保”工程总体规划,更新局机关计算机硬件设备,开展劳动保障网站二期建设,增强信息查询功能,开发网上办事功能,推动局域网办公自动化建设,逐步实现同*市局联网。加快制定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建设方案,配合养老保险金计发办法和社会保险费征收办法的调整,改造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发劳动保障统计分析系统和决策辅助系统。

二要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按照省政府要求,加快建立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中心,做好劳动力资源登记、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欠薪预警、劳动纠纷调解等相关职能的授权下放,完善劳动保障基层网络,强化街道(乡镇)属地管理职能。通过财政投入和房产置换筹措资金,解决仙降所和莘塍所新办公用房,着力充实工伤认定、社会保险业务经办、信息化管理等工作力量。

三要加强干部队伍行政能力建设。继续做好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完善述学、评学、考学制度,系统性深化业务培训和学历教育,改善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提高劳动保障系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对劳动保障重大问题的研究,深入群众,了解一线实情,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上谋求新的突破,增强工作主动性、预见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完善重大行政罚听证制度、重大行政处罚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行政执法文书,做好劳动保障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制度,建立劳动保障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制度。继续实施劳动保障“五五”普法,加大信息上报交流力度。

四要推进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去年,我局行风评议名列全市第二,但喜中有忧,基层所行风评议结果有进有退,不容乐观,今年“保位争先”压力更大。新的一年,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迅速组织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自觉树立和努力践行总书记大力倡导的“八种良好风气”,牢记“两个务必”,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在重大决策、资金安排、干部任用等问题的民主监督。特别在社保基金、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中,要切实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绝不允许发生挤占挪用等问题。要强化大局观念和效率意识,突出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重点,完善“机关评基层”和“基层评机关”的“上下联动,纵向互评”的考评办法。要深化效能建设,加强绩效考核,强化效能监察,严禁推诿扯皮、办事拖拉、敷衍塞责,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要积极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努力建设一支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真正达到“风正、气顺、心齐、业兴”的目标。

“精彩人生始于劳动,和谐社会基于保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劳动保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努力完成今年劳动保障各项工作任务,加快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而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