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解读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解读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六大即将召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概念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宣布的:“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5月31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又重申:“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历史阶段。因此,认真研究和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对于我们明确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是很有意义的。小康,小康水平,小康社会,到底是一些什么样的概念?为什么在上世纪末我国已宣布实现了小康目标后,又提出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与小康目标有哪些异同?小康社会的指标如何与现代化指标和国际标准衔接?本世纪头五十年,是我国完成第三步战略目标并在2050年左右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与第三步战略目标及基本实现现代化之间又是什么关系?本刊约请中央党校校务委员、科研部主任李忠杰教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问题进行阐释。

一个中国式的概念

来源于古代而赋予了现代内容。上承温饱社会,下启基本实现现代化

小康,一个充满韵味的概念,念起来是那样自然、亲切。

“小康”,更是一个中国式的概念。虽然我们今天是在现代的意义上使用它,但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它却是源远流长。

据有关专家研究,“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诗·大雅·民劳》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至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礼运》一书,描述了作为一种社会模式的“小康”状态,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是为‘小康’。”在这里,“小康”是与“大同”相对的一种社会状态或理想。大同,是财产公有、政治民主、社会文明、保障健全、秩序稳定的理想社会状态。而小康,则要低一个层次,是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状态。

古代的思想家们,曾经对理想中的小康社会做过许多设计,赋予它很多思想内涵。其中,当然包含有许多封建主义的糟粕。实际上,古代所说的小康社会,只不过是一种建立在落后生产力和封建私有制基础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但它反映了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普通百姓对于衣食无忧生活的向往。所以,从古到今上千年来,“小康”、“小康之家”、“小康生活”等词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其含义,也不像儒家典籍描述的那样规范,而是逐步地向人们的基本生活状态转移,越来越多地被解释为:“略有资产,足以自给之境”,“谓经济比较宽裕”,“经济较宽裕,可以不愁温饱。”有的干脆“指经济情况较为宽裕的人家”。

时代变迁,风雨沧桑。当中华民族的历史车轮进到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小康”这个概念由于邓小平的倡导而被赋予了新型的时代内容。

1979年12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访问北京。在人民大会堂与邓小平会见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根据自己独自的立场提出了宏伟的现代化规划,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邓小平整整沉默了一分钟,然后发表了自己系统的见解。其中,第一次提出了“小康之家”的概念,用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进程。当年12月29日,在会见新加坡政府代表团时,邓小平又重申了这一概念,指出:“所谓四个现代化,只能搞个‘小康之家’,比如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即使我们的经济指标超过所有国家,人均收入仍不会很大。总之,既要有雄心壮志,也要脚踏实地。”

由此,“小康”就成为邓小平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邓小平文选》第二、第三卷中,一共有40处地方使用了“小康”概念。表达的文字,有的称“小康之家”,有的称“小康水平”,还有的称“小康的社会”或“小康的国家”。邓小平把小康与他关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对建设小康问题做了许多论述。1987年4月,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他的构想:“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三步走”的战略就此成型。随后,党的十三大和十四大都充分肯定了邓小平的构想,并在党的文件中正式表达出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在邓小平的构想中,实现第二步目标,实际上就是把贫困的中国变成了小康的中国。“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在第一步发展过程中,中国是“小变化”,“达到小康水平,可以说是中变化。到下世纪中叶,能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才是大变化。”在小康基础上,“再发展三十年到五十年,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就这样,“小康”这个古老的话语,在现代条件下被邓小平灵活地加以改造和运用,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从而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邓小平所设计的小康社会,借用了以往的小康概念,但其内容已经与过去大不相同。这种社会,不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天下为家”的农耕社会,不是以儒家文化中的礼治为特征的封建社会,当然,也不是“大工”、“大商”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上,以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它上承温饱社会,下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一个人民丰衣足食、生活较为富裕的历史时期。

了不起的成就

按照“三步走”战略,我们首先在1987年提前3年实现了第一步翻一番的目标。1995年,提前5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随后在1997年,又提前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到2000年,我们胜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第一、第二步的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对于这一成就,党和人民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想一想,一百年前,中华民族是一种何等积贫积弱的状态。经济力量微不足道,人民生活饥寒交迫。但到20世纪结束之时,无论国际还是国内的人们都清楚地看到,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的力量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9404亿元,按现行汇率计算,突破了1万亿美元,实现了邓小平当初的设想。按世界银行公布的资料,1998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就达到第7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首位。“九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年均增长8.3%,大大高于同期世界3.8%的水平。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2000年达到2.4%。2000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656亿美元。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稳居世界前列。其中钢、煤、水泥、化肥、电视机、谷物、棉花、油菜籽、水果、蔬菜、肉类、蛋类、鱼类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743亿美元,已居世界第8位。当然,按人均计算,我们的很多数字在世界上还处于后列。但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是有目共睹,不能否认的。

按照预定的设想,到20世纪末,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总体上进入了小康。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和统计数据,1999年达到780美元,在世界206个国家中列140位,从“八五”时期的世界低收入国家进入下中收入国家行列。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2000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848美元。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200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2253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80元。全国的人口预期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提高到71岁,成人文盲率由80%下降到16.5%。尽管某些项目还有差距,但总体上已经实现了小康目标。国际舆论评论说:“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中国条件下实现现代化的一个过渡阶段。在推进中,日益逼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进入小康,并不等于走出了小康。达到小康水平,不是指达到了小康的高水平。进入小康社会,也不是指已经建成了小康社会。所以,跨入小康社会,还只能如当年所说的,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更远、更长的路还在后头。

大三步与新三步

按照邓小平设计的“三步走”战略,进入小康,只是实现了第一、第二步的目标。当年,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战略时,就大致设想了第三步,即21世纪前50年的发展问题。1984年5月,在会见巴西总统菲格雷多时,邓小平提出:“我们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再发展三十年到五十年,我们就可以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1987年4月,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他在全面阐述“三步走”战略时,就强调:“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指出:“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

为了落实到21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1989年6月,邓小平在谈到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时说:“我建议组织一个班子,研究下一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根据这样的精神,党和国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规划和纲要中,特别是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面向新世纪,初步提出了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特别是规定了到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

在此基础上,1997年,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庄严宣告:“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新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个观点,我1999年底在《瞭望》周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即已提出)。按照这个战略规划,我们从本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后,将分2010、2020、2050三个阶段,逐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

新“三步走”是对原有的大“三步走”战略的进一步展开。邓小平设计的“三步走”,对第三步只作了一个大略的构想。在走完前两步之际,把第三步的目标和步骤进一步具体化,作出新的规划,明确新的分三步加以实施的目标和任务,这对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全面规划党和国家未来进一步发展的蓝图,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动员全国人民继续保持拼搏进取精神,坚定、扎实、稳步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迈进,也是非常有利的。

新的“三步走”战略同样是与小康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规划“十五”计划时,明确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5.31”讲话中,同志再次确认了这一判断和界定。

很清楚,进入新世纪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我们所处的社会,是小康社会;我们的发展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我们所进入的新的发展阶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是在中国条件下实现现代化的一个过渡阶段。它统属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但又不同于温饱阶段,比温饱的日子要好过一些。但还不到发达阶段,是发达前接近发达的阶段。全面建设,就是在现有的小康社会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建设的工程,全面推进各方面的建设事业,全面提高小康社会的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是一般的工作,按照同志的说法,是具有“伟大意义”的任务。

小康社会的三个阶段

小康社会,将持续多少年?是怎样的发展过程?按现有的规划,实现邓小平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大约需要50年。这50年,当然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动的过程,前期与后期的水平差异是很大的。新的“三步走”战略,把50年分成了三个阶段。因此,小康社会也将是一个分阶段不断向前推进的进程。随着“三步走”战略的实施,小康社会的水平不断提高,小康社会也日益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逼近。

大略地说,新世纪的第一步,刚刚进入小康社会,初步满足了温饱,日子好过了些,但还有不少困难,算是“不很宽裕的小康社会”。但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生产力发展水平、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可以上一个台阶;第二步,经济进一步发展了,人民生活也宽裕了,可以叫“宽裕的小康社会”。随着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生产力发展水平、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可以再上一个台阶。第三步,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更进一步发展了,人民生活达到了比较殷实的阶段,我们的一只脚逐步踏进现代化的门槛。这后30年,还算不算小康社会?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还是称小康社会为好。比较实际,也留有余地。这一段,可以叫作“殷实的小康社会”或“发达的小康社会”。再往前,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小康社会过渡完毕,我们的两只脚就都基本跨进现代化了。

围绕小康做文章,符合中国的国情,也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心理。“大同”和“小康”两种社会模式,虽然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但它们都反映了中国老百姓们对于宽裕、殷实、稳定、安宁的社会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此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只要赋予其新的社会和时代内容,用来描述我们的社会和战略,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很亲切,也是很有感召力的。

对外,“小康”一词,给人以敦厚、朴实、和善、安定的形象。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表明了中国人民在国内最关注的是发展,在国际最关注的是和平。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国际战略的中心目标,是为自己的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致力于建设小康社会,对中国有利,对世界也有利。一个小康的中国,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小康之家,其乐融融。与小康的中国打交道、交朋友,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在国际上努力塑造中国的小康形象,对于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今天走进小康之家的大门,是温饱与小康的衔接;明天走出小康之家的大门时,是小康与现代化的衔接从纵向来说,小康社会大致分若干阶段,可以从总体上确定一些战略性的要求和目标。从横向来说,小康目标又包含有哪些要求、指标等等呢?

小康目标的变迁

小康目标首先是与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联系在一起的。按照邓小平最初的设想,小康目标,是以1980年为基数,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250美元达到1000美元。但十二大在确立小康目标时,采用的是工农业总产值指标,“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后来,又改成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显然,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不同的。以1980年为基数,国民生产总值的翻番是固定的,相对也要容易一些。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则要与人口的变动联系在一起,要求更高,困难也更大。邓小平一直坚持的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但考虑到人口的制约作用,在指标的设定上有一些变化,使用过“人均1000美元”、“人均800美元”、“人均800至1000美元”三种数字。十三大对第一、第二步目标,都是用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到21世纪中叶,才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显然,这样的目标比较稳妥,但与邓小平的设计还是有一定差距。到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修改了十二大、十三大的发展目标,明确提出:“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我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这一目标,实际上也于1997年提前实现了。

面向未来,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样也有一个使用什么指标的问题。十五大报告使用的是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十五”计划纲要用的则是“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由“国民生产总值”改成了“国内生产总值”。但人均如何,没有明确规定。因此,未来我们还会遇到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还是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问题。怎样才更为合适?需要继续研究。

当然,小康社会决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小康目标也决不仅仅是经济指标。1983年,邓小平在考察苏州杭州农村时,就谈到了小康生活水平的6项指标:第一,人民的吃穿用解决了;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第四,人口不再外流了;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这里的六个方面,有些,如“人口外流”问题,要用现在的认识水平来对待。有些,到现在,已基本解决。有些,还需要继续努力。不管具体涉及哪些方面,一个基本的思想可以肯定,邓小平所说的小康社会、小康目标,都不是限于经济方面,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内。也就是说,不是仅仅经济发展的目标,而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

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明确指出:“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后来的几个五年计划和规划纲要,都是从社会全面进步的角度来提出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的。

小康社会的标准应更高更全面

至于具体的小康标准,有关部门曾经做过一些研究和设定。如1992年国家统计局提出的指标体系,分为宏观经济条件、生活质量和生活效果三个领域,共12个指标。具体量化指标又分全国标准、城市标准和农村标准三类。此后,国家计划委员会与国家统计局联合提出并征求12个部委意见,于1995年1月修改完成了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该标准由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等五个部分16项分指标组成。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水平(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居住水平(城镇人均使用面积、农民人均钢砖木结构住房面积),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城乡交通状况(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恩格尔系数,成人识字率,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教育娱乐支出比重,电视机普及率,森林覆盖率,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百分比,等等。由政府部门设定的这些标准,比较全面,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虽然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总体上对于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起了积极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关于小康水平的标准体系,都是以进入小康社会为标准而设定的,实际上相当于进入小康之家的门槛。随着进入小康社会,这些指标中除了柔性指标有很大弹性外,刚性指标基本上都已达到。现在的任务是进一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此,所设定的标准就应该更高、更全面。而且,根据小康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还应该有不同的标准。所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迫切需要总结经验,汲取原有指标体系的成功精华,研究小康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新的标准以及相应的指标体系,包括做全面细致的计算工作。只有在严格科学计算的基础上,才能使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更加扎实、更加稳健、更加符合于客观现实和科学规律。

小康社会的指标还需要注意两个衔接。一个是与现代化指标的衔接。今天,我们走进小康之家的大门,是一个胜利;明天,当我们走出小康之家的大门时,将会是一个更大的胜利。走进,是温饱与小康的衔接;走出,是小康与现代化的衔接。怎么衔接?需要我们更大的努力。在指标体系上,则要作出适当的规划,使我们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前进。

再一个衔接,是与国际标准的衔接。小康、小康之家、小康社会等等,都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概念。但这种特色,只有在与国际的联系和比较中才能充分显示出来。根据专家的分析,我们进入小康的标准,即小康社会的底限,大体相当于国际通常的中下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而走出小康的标准,即小康社会的上限,大体相当于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对此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看法。不管如何评估,作一些适当的比较是必要的,也是有利的。因为这样,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看到我们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也可以认真学习外国很多好的经验,为我所用,使我们的小康社会更快地向现代化的标准推进。

工程宏伟,任务艰巨。需要实施一整套科学的战略、政策和措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扎实推进的工程。这个工程很大,很宏伟,也很艰巨。将目标变为现实,必须通过艰苦实在的工作和努力。同志在“5·31”讲话中号召:“全党和全国上下要抓住机遇,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根据这样的要求,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贯彻实施一整套科学的战略、政策和措施,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

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建设小康社会,中心任务是促进经济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小康社会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人民才能够安居乐业。我们要面向世界前沿,立足中国实际,按照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要求,认真实施新的“三步走”战略和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战略,认真研究和解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大问题。坚持把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坚持和遵循发展的新思路,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努力用发展的办法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把改革作为必由之路

过去20多年的小康建设,是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而进行的。没有改革,就没有小康。面向未来,推进小康建设,同样要走改革之路。要坚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继续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进一步深化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继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企业作为“国家队”的主导作用。同时,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私营经济,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作用,促进相互之间的互补和联结,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起来,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进一步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继续改革价格、流通、金融、财税、保险、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体制,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特别要注意解决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市场经济秩序问题,加大整顿和规范的力度,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法制和道德的基础上正常运行。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推进

我们所要建设的小康社会,不是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社会,而是一个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的社会。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我们将要遇到国际竞争的更大压力,受到国际经济规则的更多约束。但同时,也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参与国际经济的合作与竞争。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迫切需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促进我国经济的更大发展。要认真履行我们的诺言,遵守国际经济的规则,同时,也要充分行使我们的权利,维护我们的正当利益。稳步推进在国际领域的资本运营。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包括产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学习借鉴国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及其福利政策,学习借鉴国外扩大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学习国外一些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做法,改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促进不同区域的共同发展

小康社会,就像其他任何社会一样,发展是不平衡的。中国地域辽阔,人文、地理、历史、现状……各方面的条件很不一样。因此,各个地区发展的速度、成效也会不一样。东部地区,基础好,速度快,实现现代化就可以更快一点,更早一点。目前,东部沿海的一些地区,已经提出了提前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中部和西部地区,条件差,困难多,客观上小康社会的水准会低一点,进入现代化的时间会慢一点。所以,全国各地小康社会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小康社会的发展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因而,小康社会的持续时间也会有长有短。针对这种特点,我们必须坚持均衡与非均衡相结合的发展战略,通过积极的非均衡促进整体的均衡。强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努力使全国的发展速度和水平能逐步趋于平衡。基础较好的东部地区,发展不能停顿。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来看,东部地区能不能加快发展,对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使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是一个大局;帮助西部地区赶上来,这也是一个大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必须始终注意处理好这两个大局的关系。

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但不等于只有经济发展。当代世界,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发展。健康的发展,应该是包括经济和社会在内、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现在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已经不是用单一的经济指标,而是越来越突出社会、人文方面的要求。联合国已经使用人文发展指数来全面评估各国的发展状况。同志说:“我们讲发展是硬道理,讲的是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的发展,也包括精神文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又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经济发展的成果必须体现在社会各个领域以及社会关系的完善上。所以,小康社会决不是一个单打一的社会,而是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全面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这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定要全力抓好政治、文化的发展,不断改进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文社会环境,使小康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均衡的发展。

坚持城乡的协调发展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大多数农民富了起来,才能说中国真正富了起来。只有农民的小康水准提高了,才能说中国的小康水准也提高了。农村进入小康,使亿万农民告别了贫困。但今后怎么提高农村和农民的小康水准,却成了一个非常艰难的课题。近年来农民的收入提高较慢,这已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瓶颈问题。面向未来,我们必须继续认真地解决好农业、农民、农村问题。要认真研究农村小康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措施。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面向市场,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发展新的经济组织,特别是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与此同时,发挥城市的骨干带头作用,继续推进城镇化战略,搞好小城镇建设,全面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通过城市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使城市和农村都有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使农村和城市的小康建设都有较大的进步。通过小康社会的建设,促进城乡之间的联系和融合,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城市和乡村双双进入现代化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