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金坛市城厢街道党工委大胆探索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

金坛市城厢街道党工委大胆探索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

随着“四个多样化”的出现,给党的建设,尤其是社区党的建设带来诸多新的课题,城厢街道党工委针对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三多四难”,即老党员多、下岗失业党员多、流动党员多,人员难组织、时间难统一、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的实际,积极实践,大胆尝试,在党员教育管理上探索“分类设置、分层教育、分别管理、分工负责”新模式,给党员教育管理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组织设置上实行以“类”为主的管理方法,努力做到条块结合。过去由于居民区党支部根据楼幢、墙门设置支部或党小组,因身体、时间、兴趣、素质等的差异使党支部活动到会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针对上述情况,街道成立后不久,街道党工委即在党组织的设置上进行分类划分管理、分层开展教育的实践尝试,从以楼幢、墙门为主设置党支部或党小组,逐步改为以下岗党员、退休党员为主分类划分,形成“以类为主,以块为辅”管理体制。如百尺等党总支过去是城厢江寺街道社区党建的先进单位,但是由于组织设置停留在以楼幢、墙门设置,党支部组织党员活动到会率停留在70—80%左右,2002年初开始实施分类设置,极大激发了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热情,据统计,目前到会率均在90%以上。这一做法已被推广至每个社区党(总)支部。

——在对党员的要求上,实行一般要求与个别要求相结合。过去由于在教育形式上实行“大呼隆”,实施“一锅煮”,内容上实行“一般粗”,使得受教育者频生厌烦。为此,党工委积极尝试“形式上公开,内容上分别,教育上分层”的方法。如对退休党员提出了“发挥余热,关心社区”的要求,进行社区昨天、今天、明天的教育;对下岗党员提出了“转变观念,积极就业”,“为政府分忧,为党添光彩”的要求,进行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观教育;对流动党员提出了“组织不分家,建设靠大家”的要求,实施党的组织纪律和社情民意教育。

——在党课教育上,实行党工委组织的“大党课”与党(总)支部“小党课”相结合。2001年10月以来,党(总)支部在组织参加街道党工委大党课外,积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或单独或几个党(总)支部联合请老师或请在职党员上“小党课”。据统计,去年以来,已有十多个社区党(总)支部组织开展“小党课”教育,十多位有一技之长的在职党员领导干部为社区党员上了党课,较好地提高了党课教育面和党课教育质量及效果。

——在党员评议上,实行了集中评议与经常评议相结合。“双争双评”是加强党员管理的有效形式,开展已有十多个年头。但随着时间推移,不少党支部和党员不同程度滋生了“双评工作年年搞,还是过去老一套”和“只要工作管得牢,年终评议肯定好”等想法,从而使“双评”的真正意义落实不到基层,出现目标设置与现实结果错位等现象。为此,党工委大胆对“评议”制度进行改革,一是进一步明确“双争双评”第一责任人是党支部或党总支书记;二是把“双争双评”活动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于各种活动和载体。如把“双争双评”嫁接于“先锋岗、示范岗”等载体,对先锋岗、示范岗提出具体考评细则。如街道教育党总支在全街道推行“创示范岗”活动,把“双争双评”的目标要求有效地嫁接到“创党员示范岗”活动,以创党员示范岗深化“双评”工作,推进“双争”活动。对“创示范岗”活动在政治思想、品德修养、遵纪守法、教育研究、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的具体评议中,做到每月有评议,每季有通报,半年一小结,全年一总结,并以“创示范岗”每月评议为基础,年底累计作为年度评议的重要依据。

为保证上述党员教育管理在形式上、内容上的到位,在具体措施上配套了以下保障机制。

一是规范特色创建考核机制。为鼓励和激发广大党务工作者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党工委专门出台并制订党建工作目标考核细则,特别是专门制订并出台了《党建特色创建考核细则》,把创特色作为创新工作一件要事、大事来抓。

二是制定交流联谊制度。街道党工委规定,实行每季一次的支部书记交流制度(即党建例会制度)和社区与辖区内有关单位党组织的联谊活动日制度,通过上述两个制度的实施,有效形成了互相学习,共同赶超的氛围。

三是合理组织教育力量。通过走访、审定,确定了第一批党员教育宣传团志愿者。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邀请上级领导和党校老师进行讲课辅导,对于阶段性、一般性的内容则由党支部的党员或在职党员干部宣讲。

四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党员活动之家,配置一套电化教育设备,对应该上墙的内容作为党建园地上墙,同时还订阅有关党报、党刊,为开展党员活动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