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9/9 17:43:32 阅读:
全市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分析当前全市节能减排工作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刚才,领导小组办公室传达了省里会议精神,提出了我市今年重点工作安排;市经信委、市管局、市住建委、市环保局分别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我都赞成。夏林市长代表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和市直有关部门签订了责任书,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职,抓好落实,不折不扣完成目标任务。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现实要求。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不仅是省里下达的刚性要求,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现实需要,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从近一段时期群众关注重点来看,比较集中在环境保护方面,对水体污染、气体排放十分敏感,对造纸、小化工、养殖等污染问题强烈要求治理,充分说明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我们要顺应群众诉求,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切实保护好我市良好的生态环境。从生产生活的需求看,今年浙江、广东以及我省的“电荒”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如果不大力抓好节能减排,仅仅依靠增加供电量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是不现实、不可持续的,必须眼光向内,向节能挖掘潜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总之,节能减排工作抓不好,不仅省里要追究责任,而且群众不满意、发展不可持续,对此我们要清醒认识和高度重视。
二、牢固树立全社会节能减排理念。节能减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不仅仅是哪个部门、哪个领域的事。市政府经过认真研究,将市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发改委,牵头开展这项工作;经信、环保、住建、农业、商务、交通运输等部门在各自领域都承担了大量任务,要认真研究,细化落实;卫生、教育等部门要切实加强系统内各单位的节能减排任务落实;统计局要加强全口径统计,为科学核定节能减排提供准确数据。因此,我们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落实节能减排的工作任务,让全社会都有效参与进来,认识到节能减排就在每个社会成员身边,从而牢固树立全社会的节能减排理念。
三、切实把握节能减排的新要求。一要准确把握考核指标的新变化。除了“十一五”时期开始考核的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以外,新增了氨氮、氮氧化物、碳排放强度三项控制指标。二要准确把握节能减排的有限空间。“十二五”时期省下达我市的节能目标是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虽然比“十一五”减少5个百分点,但在单位能耗水平持续下降之后,加之我市正处于经济增长的上升期,一大批新上规模工业项目产能逐步释放,节能的潜力和空间越来越小;减排5年指标虽然还没有下达,但是总量要求绝对减少,对于我市而言,要在2005年工业化初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额度内来走完工业化中期乃至后期的历程,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三要准确把握工作方法的新要求。“十二五”时期,节能方面更加突出“节能增效”,减排方面更加强调领域拓展,如围绕氨氮化物减排,加大农业源、机动车尾气的控制,围绕二氧化硫减排,进一步突出燃煤电厂以外的燃煤行业等。我们要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更加注重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综合手段,更加注重加强综合施治、主动应对的长效管理,努力把节能减排这项硬任务落实好、完成好。
四、切实发挥节能减排的综合效应。一要注重在加快项目建设中推进节能减排。我市现阶段基本市情决定了必须紧紧扭住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理念,严格把好项目准入关、投资强度关和环境评价关,对污染重、能耗高的项目坚决实行“一票否决”。二要注重在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中推进节能减排。充分发挥节能减排的倒逼作用,一方面,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从根本上解决节能减排问题;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以旅游文化创意服务产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要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布局要求,把主体功能区建设与节能减排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一条富有特色的生态发展路子。三要注重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推进节能减排。要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环境利益,围绕人民群众的环境需求,坚持“开发沿江一线、保护腹地一片”空间开发战略,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享受到宜业宜居的良好生态环境。
五、切实突破节能减排的薄弱环节。一要强化监管削存量。节能方面,以工业领域为重点,实施热电联产、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锅炉改造、建筑节能、交通节能、绿色照明等八大重点节能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大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的严格监管。减排方面,根据国家新的减排核算方法,对所有污水处理设施实行全口径核算,这就要求污水处理厂必须全部正常运行,否则将倒扣减排量,要扎实开展“污水管网建设年”活动,加强污水处理厂和各类污染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确保6座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二要严把源头控增量。严格落实节能和环境评估制度,把好能评、环评两个前置关口,提高新上项目的准入门槛,在源头上严把项目进口关,从严控制新上“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项目,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批不建,绝不能让现在的项目变成将来的“包袱”。同时要加强对项目的全过程监管,不仅是项目准入要严格把关,项目实施、运行也要加强监督检查。三要强化减排指标落实限总量。目前我市的能源核算统计体系以及碳排放、氨氮和氮氧化物减排等考核指标还存在统计基础不完备、核算方法未出台、相关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对各县区的部分排放指标还没有分解下达。我们要不等不靠,自觉行动,在抓好原有各项考核指标的同时,突出对新增指标进行全面分析,细化措施,逐一落实,防止出现盲点和死角。
六、切实强化节能减排的各项措施。一要切实健全和完善节能减排的体制机制。按照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的原则,各相关部门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根据我市节能减排总体工作方案和上级要求,围绕各自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分工负责,确保完成。要注重运用经济手段,突出市场导向,加快研究制定节能减排与用电用地指标挂钩、与审批核准项目挂钩、与金融信贷扶持挂钩的措施和办法。二要健全和完善责任机制。按照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的责任体系,市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切实加强指导、协调、调度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围绕各自职责,扎实推进主管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主动加强沟通配合,形成整体推进合力。要认真执行节能减排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都要切实负起责任,亲自抓、抓到底,确保节能减排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要切实落实节能减排监管责任制,开展制度化、常态化的执法检查、工作督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三要健全和完善监测预警机制。不断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预警“三大体系”,建立及时掌握信息、提前准确预警、会商出台对策的机制,加强对工作的分析研判、指导协调和推动落实。四要健全和完善全民参与机制。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典型引导,大力倡导“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大力提倡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理念,开展节能减排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等活动,推动节能减排由工业领域向三次产业拓展,由生产环节向消费环节拓展,由企业向全社会拓展,使节能减排真正成为每个公民、每家企业、每个单位的自觉行动。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政府领导讲话 党建工作讲话
办公厅室讲话 科教文卫讲话
工交建商讲话 农林牧渔讲话
思想宣传讲话 农村工作会议
新闻媒体讲话 组织人事讲话
群众团体讲话 领导干部讲话
政法军事讲话 县委讲话讲话
人大政协讲话 表彰大会讲话
市委领导讲话 经济会议讲话
税工质药讲话 人大闭幕讲话
企业领导讲话 领导讲话要领
培训班讲话 教师节讲话
科学发展观讲话 旅游劳动讲话
计生工作会讲话 党委书记讲话
财税金融讲话 学校工作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