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精纺面料护理免烫技术研究

精纺面料护理免烫技术研究

1机理分析

1.2防缩原理及方法

针对羊毛的特征,防治羊毛织物毡缩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降低羊毛纤维的定向摩擦效应。归纳起来有2大类:“减法”:破坏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层;“加法”:把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层覆盖起来。

1.2.1减法

主要包括氯化法、氧化法和生物酶法等。氯化法又称之为氯氧化法,是最早开发与应用的羊毛防毡缩方法。其理论基础是Allwoden反应,氯与羊毛鳞片中含胱氨酸残基最多的鳞片外层发生化学反应,促使—SS→SO3H,同时伴随有肽链的断裂,从而使鳞片被部分或全部剥除或软化,以降低羊毛纤维的缩绒性[1]。目前工业中常用的试剂有Cl2,NaClO和DCCA(二氯异腈尿酸盐),由于氯化处理在剥除羊毛鳞片的同时也会导致羊毛主干皮质层的破坏,使羊毛的物理性能降低。因此,为减小氯化处理的批差及对羊毛纤维的损伤,对氯化处理的设备及工艺参数控制要求相当高。并且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要求氯化处理过程中配备有相应的废液回收处理设施。目前,氯化法应用较成熟的主要有KROY法。KROY防缩加工系列设备使羊毛防缩加工实现了全自动化,不仅对散毛毛条,而且对布匹也可实施连续加工,以最少的试剂用量,加工出高质量的防缩羊毛织物。氧化法与氯化法相似,即氧化剂与羊毛鳞片层中的—SS—发生氧化反应,即—SS—+[O]→SO3H,只是不像HClO对酪氨酸残基部位那样的特殊反应。其常用的氧化剂有KMnO4和过一硫酸盐。此法能使羊毛获得独特的白度和光滑柔软的手感,但由于其氧化能力强,如工艺控制不当,极易造成羊毛的损伤,而降低羊毛织物的服用性能。酶处理法由于其具有生态环保性,因此近年来备受关注。酶处理法是利用生物蛋白酶作为减量加工剂促使羊毛纤维中的肽键(CO—NH—)水解,使羊毛纤维的鳞片部分剥除,达到羊毛防缩目的。但由于酶的作用具有很高的专一性,而羊毛鳞片层是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且属硬蛋白,含有大量的—SS—,抗酶能力极强,所以导致普通蛋白酶的作用效率低,剥鳞效果差,通常要结合树脂整理才能真正达到防缩效果。

1.2.2加法

“加法”是将一种高聚物(树脂)沉积在羊毛纤维的表面或使纤维间黏连,以减小羊毛纤维的定向摩擦效应或减小羊毛纤维间的滑移,从而达到防缩效果。加法防缩处理主要应用于布匹后整理防缩处理,从而能适应当今小批量、多品种、急交货的市场需求。由于该法处理要在羊毛纤维上沉积一定量的树脂,并且要经过高温焙烘交联反应过程,因此会使羊毛织物手感硬糙、死板,所以树脂防缩处理后还必须进行相应的柔软整理,以改善手感。

2精纺面料易护理免烫技术改进

精纺面料要实现易护理免烫,首先要确保羊毛织物的防缩性(机可洗),其次要实现羊毛织物的免烫性。羊毛织物的防缩整理技术目前已比较成熟,根据生产需要和质量要求可以选择上述“减法”或“加法”。因此,本文试验的关键是如何提高精纺面料的免烫性及回弹性、织物经洗涤后外观平整度和褶裥外观,并且要保证织物整理后具有良好的手感。

2.1织物品种筛选和后整理工艺优化设计

选择4种精纺全毛面料(结构、捻度、质量和颜色都相同)进行试验:A:60支全毛哔叽;B:60支丝光全毛哔叽;C:90支全毛哔叽;D:90支丝光全毛哔叽。后整理工艺流程:1#坯布:烧毛→连续煮呢→绳状洗呢→双煮→烘干→中检→熟修→剪毛→1次KD罐蒸→给湿→2次KD罐蒸→成品。2#坯布:烧毛→平幅洗煮→烘干→中检→熟修→剪毛→1次KD罐蒸→给湿→2次KD罐蒸→成品。织物折痕回复性采用GB/T3819—1997《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性的测定回复角法》进行测试,静态缩水率采用FZ/T20009—1993《毛织物缩水率的测定静态浸水法》进行测试。不同工序整理后,织物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高支羊毛织物的弹性比低支羊毛织物的弹性低,这主要是由于高支羊毛刚度比低支羊毛刚度低;丝光羊毛织物弹性比普通羊毛织物弹性低,原因是丝光羊毛在丝光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损伤;丝光羊毛织物的落水变形和静态缩水率比普通羊毛织物好,这说明羊毛剥除鳞片后缩水率等定形效果有所提高;随着整理工序的增加,羊毛织物的定形效果获得了逐步的提高;羊毛织物的弹性开始增加,再后来下降,这说明定形整理能改善羊毛织物的弹性,但过多的定形整理也会损伤羊毛织物,从而降低其弹性。由此决定选用80支左右的羊毛织物作为试验品种,并在整理过程中尽量降低对羊毛纤维的损伤,湿整理多采用连续式平幅洗煮(化学煮呢),干整理尽量减少蒸呢工序。

2.2功能整理助剂筛选

工艺流程:坯布→烧毛→平幅洗煮→烘干→中检→熟修→剪毛→功能整理→KD罐蒸→成品。不同功能整理助剂整理后织物性能测试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织物经防缩处理后手感都偏硬,柔软处理后手感可以适当改善,但织物折痕回复性、洗涤后外观平整度和褶裥外观也有所下降,而对机可洗性能不影响,因此防缩与柔软整理应合理搭配;防缩+柔软+定形整理后,织物都能达到机可洗要求,手感也有所改善,织物折痕回复性和洗涤后外观平整度都有提高,而洗涤后褶裥外观却有明显下降,经分析,主要是加还原定形剂处理后,羊毛织物的定形效果大大提高,从而使洗涤后外观平整度、折痕回复性与洗涤后褶裥外观构成了一对矛盾(一方面要使织物变形褶皱后能最大程度的回复原形,而另一方面却要使织物变形褶皱后能最大程度的保留下来)。综合上述测试数据与分析,功能整理采用7#和8#配方较合理。

2.3“预敏法”工艺试验

工艺流程:①坯布→烧毛→平幅洗煮→烘干→中检→熟修→剪毛→KD罐蒸→功能整理→成衣压烫→焙烘交联→成品。②坯布→烧毛→平幅洗煮→烘干→中检→熟修→剪毛→KD罐蒸→KROY布匹处理→功能整理→成衣压烫→焙烘交联→成品。经以上工艺整理后,织物性能测试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8#配方和KROY+8#配方处理后织物洗涤后褶裥外观不合格,淘汰该工艺;7#配方和KROY+7#配方处理后织物各项性能指标都能满足羊毛织物机可洗免烫的测试要求,并且KROY+7#配方处理后织物的手感明显优于7#配方处理后织物,这主要是织物经KROY布匹机处理后,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被部分剥除,因此用较少用量的防缩助剂就能满足机可洗要求,从而大大改善织物的手感。

3结语

通过优化合理的后整理工艺,结合KROY处理,选用合适的后整理功能整理助剂,采用“预敏法”这一独特的整理工艺,成功改进了精纺面料易护理免烫技术,确保易护理免烫精纺面料手感柔软、性能优良。

作者:许勇费根娣王榴兴单位: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