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细谈民族的祭祀性音乐

细谈民族的祭祀性音乐

一、祭祀性音乐

1.斋瓦调

祭祀性音乐是掐吧耍先民在采集狩猎时期。对风、雨、雷、电,人的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不能理解,便想象有超自然的力量在作祟,而产生了图腾崇拜、鬼神信仰、原始宗教、随后出现了神职人员,“斋瓦”、“大董萨”、“小董萨”(祭祀师)的出现。他们在不同的祭祀活动中,编创出各种不同的词来,由念诵到韵白,逐渐形成歌,曲调的产生反过来又促进了原始宗教的发展,这就产生了念鬼神调“目瑙斋瓦调、孔然斋瓦调、呐觉斋瓦调、怒拉斋瓦调、彪问斋瓦调等内容涉及掐吧耍文化、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祭祀性音乐。这里主要介绍“目瑙斋瓦”调,(目瑙是歌舞盛会之意,斋瓦是神职人员的等级称谓)演唱者分为三等级,最高级别称为斋瓦,所以把他所唱的曲调就称为斋瓦调,凡举行目脑纵歌盛会,都必须是由具有斋瓦职称的神职人员才能担任演唱,因此就有了“目瑙斋瓦”调,斋瓦调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最早是掐吧耍先民祭祀天神、太阳神的祭词,由祭师以口承的方式代代相传。在掐吧耍语中,创世诗和念创世诗的祭师是同一个词,都叫“斋瓦”。“斋瓦”、“大董萨”、“小董萨”三个祭师中“斋瓦”的级别最高。只有“斋瓦”才具备吟唱“目瑙斋瓦”的能力和资格,他知识渊博,记忆力惊人,熟悉本民的历史文化和各种宗教祭祀仪式,能与神灵沟通,在掐吧耍民间具有崇高的威望,斋瓦神职人员在无数次的祭祀活动演唱中前仆后继,自然传承,不断加工创造,形成了一部完整的创世史诗。1975年,掐吧耍学者李向前先生到盈江县卡场乡支丹山拜访75岁高龄的掐吧耍大斋瓦贡推干,请他演唱《目瑙斋瓦》,经二十多天反复核对整理,形成第一部掐吧耍文记录的《目瑙斋瓦》,使《目瑙斋瓦》得以完整保存下来。1979年,贡推干去世,德宏掐吧耍地区已经没有斋瓦。1981年,《目瑙斋瓦》掐吧耍文版公开出版,在中缅边境掐吧耍地区流传。1981年,由掐吧耍学者李向前先生搜集整理的《目瑙斋瓦》掐吧耍文版,经云南民出版社公开出版;1991年,由掐吧耍学者李向前、石锐、尚晨宏翻译的《目瑙斋瓦》汉文译本,由德宏民出版社出版。

2.董萨调

大董萨(二等祭师)通晓掐吧耍的历史文化,可以为人治病,在没有斋瓦的情况下,他也可以担任目脑纵歌盛会的演唱。小董萨(三等祭师),他只能杀猪祭鬼,不可以杀牛祭神,所演唱的曲调也只能是董萨调。此外在他们三个等级祭师做法事时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掐吧耍支称“坑觉”载瓦支称“勒罗”,他只能杀鸡看卦祭鬼,猪不能杀,他所演唱的曲调也只是跟着董萨的主音跟唱。董萨调曲调叙述性强,为上下结构,五声音阶商调式。

二、民间器乐

1.比类

(吹奏乐器)掐吧耍把竹制管乐器统称“比”,每一种乐器都有一种曲调,各地区吹奏的曲调大同小异,有些虽然差别较大,但其结构、调式、旋律基本相同。掐吧耍乐器较多这里介绍的有:有文蚌散比(译为竹笛),“洞巴”或比且(译为奏苇咀),勒荣(译为倾诉乐器),掐吧耍支比曼、载瓦支比中(译为双管),掐吧耍支比浪、载瓦支克瓦(译为吹杆),吐良(译为两边通气管),瑞作(译为小瑞,瑞字指铜制黄片颤抖的声音),比团(译为圆管)。

2.叮和包类

(弹拨乐器):叮(译为舞琴,即跳舞用的琴)掐吧耍叮类只有一种,叮过。“叮“借用傣语意思为琴,“过”是跳舞的意思,这种弹拨的小三弦,是由傈僳传入的。“包”(是用竹片制作的掐吧耍口弦,是掐吧耍男女谈情说爱时所用的乐器,每个音符都发自吹奏者的心声,通过弦音互诉衷肠。

3.打击乐类

(打击类):掐吧耍的打击乐同傣的,特往(译为象脚鼓)、竖商(译为镲)、保(译为铓)以上三种打击乐器构成完整的一套鼓镲铓,演奏时互相配合,边舞蹈边演奏,情绪热烈,振奋人心,凡节日或婚丧嫁娶,盖新房都跳象脚鼓舞,并加入各种唱词增加欢乐气氛。

4.文蚌音乐

这种音乐是礼乐性质的,在婚丧、嫁娶、打仗出征、胜利归来都进行演奏,文蚌又是乐队名称,它以竹笛、洞巴、鼓、镲、铓为主要乐器齐奏而称为文蚌乐队。十九世纪英国的传教士进入掐吧耍地区,英国的风笛(掐吧耍称巴扎)大军鼓、小军鼓、水镲等也随之传入,传入后即被文蚌乐队所吸收。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西洋木管、铜管乐器均被吸收进了文蚌乐队之中,文蚌乐曲都是由掐吧耍民歌和民间器乐曲变化而来,自产生后就不断得到发展,解放以前已经有三十六种曲目之多,但是会完全的人极少,经常演奏的曲目有:期兰调(敬礼调)、吐良曲(两头通气管)、瑞鲁曲(舂米歌调)同嘎调(象脚鼓调)思赛调(跳调)不力斑调(寄生花调)、兰宽三比(进行曲)、谷堆乖荣(布谷鸟调)、戈腊文蚌(现代文蚌调)勒绒调(倾诉调)斯腊(迎宾曲)、木艾谷堆(斑鸠调)本调(丧葬调)皮皮(晟歌)勒托不克(勒托姓氏地区调)等等,解放后新音乐工作者进行创作的新的文蚌曲目也比较多,凡掐吧耍村寨都有大小不等的文蚌乐队,在目瑙纵歌活动或婚丧嫁娶聚会中演奏。掐吧耍传统音乐艺术价值

a.掐吧耍文化的精髓

掐吧耍传统音乐植根于本民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民歌、叙事歌曲和曲艺音乐、歌舞音乐、祭祀性音乐、民间器乐等五大部分的传统音乐以独特性、艺术性和地域代表性表现出自身存在的价值,是进行音乐创作的重要源泉,展现出掐吧耍人民杰出的文化艺术创造力,具有很高的民文化艺术研究和开发价值。不仅在掐吧耍聚居区广为流传,也深受当地各群众的喜爱。

b.凝聚人心,团结友爱,推进和谐社会的纽带

掐吧耍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传统音乐是掐吧耍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祖国少数民艺术宝库,是整个中华民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掐吧耍传统音乐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掐吧耍祖先的历史文化精髓、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加强各民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对增进民团结、促进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阿里贝贝单位:云南文化局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