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弦乐四重奏古典主义论文

弦乐四重奏古典主义论文

1海顿的弦乐四重奏

弗郎茨•约瑟夫•海顿,奥地利作曲家、交响乐之父。18世纪,正值欧洲启蒙运动、德国“狂飙运动”的兴起,人们要求个性解放,争取自由平等、冲破一切束缚、精神上彻底解放和无限的自由,自由活泼、风格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构成了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一大特色。正是受了“狂飙主义”的影响,他的创作风格一改旧观,变得新颖活跃,生机充沛,音乐的表情力量更是引人入胜。海顿一生都在不停地写作,创作涉及面很广,在海顿所有作品中,最精彩的还是交响乐和四重奏,他创立了交响乐和四重奏体裁,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赋予这两类体裁在当时最高的完美,所以后人也称他为“交响乐、四重奏之父”。弦乐四重奏是海顿音乐作品中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他的中期和晚期弦乐四重奏作品,在音响及形式方面有许多大胆的创新。弦乐四重奏的第一乐章往往采用奏鸣曲式,而复调音乐也为弦乐四重奏的内容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从而使复调音乐在四重奏中的作用得到了加强。海顿一生写了80余首弦乐四重奏,见证了这一体裁的演变进程并为之后18世纪到19世纪弦乐四重奏的创作发展奠定了基础。可能是受到巴洛克音乐影响,复调音乐在海顿弦乐四重奏中具有重要地位。例如,作品20中有三个终曲均被称作“赋格”,海顿运用了复调技法中的对位法,将旋律与复调织体相结合,这种特点使参与演奏的四件乐器的作用都得到了相应的突出,使曲式结构和音响更加丰富多彩。海顿在作品中“采用了全新的、特殊的手法”,即当构思一部新型旋律特点的作品时先将新的旋律打散为动机,然后用各种对位技巧将它们重新组合,这就是将代表主要风格特点的主题发展原则放在了首位的特殊的方法,而且旋律中加进了各种灵活新颖的音程以及更加复杂精巧的节奏,标志着弦乐四重奏无论在表情上还是在技巧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2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被誉为“音乐神童”,富有个性和才华。莫扎特创作的器乐作品主要有协奏曲、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而弦乐四重奏在所有的体裁中更占有重要的地位。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旋律细腻优美,歌唱性极强。例如,著名的《G大调弦乐四重奏》就因为其朗朗上口的优美旋律至今都经常出现在各大音乐会节目单中。莫扎特一生短暂,但其对整个欧洲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巨大的推动作用。他继承了前辈音乐家音乐创作的精华,并将自己那独有的孩童般的天真和纯洁义无反顾地倾注在自己的音乐中。他的音乐歌唱性强,旋律优美、恬静,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明的极具个性的音乐形象。

3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

功勋卓著的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是将弦乐四重奏这种艺术体裁发挥到巅峰之人,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音乐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贝多芬在借鉴和结合了海顿、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的写作手法基础上,发挥个人的音乐才能,是他的弦乐四重奏作品一跃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但是,他的弦乐四重奏极大地提高了乐器的技巧性和表现性,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创新意识,让人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巨大的震撼力,却不失美感,受到了人们的认可“。他最主要的性格——永远不屈服于命运,而是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去扼住命运的咽喉;他最主要的信念——人类的前途是光明的。”“他的这些精神财富是那个时代精神的光辉结晶,鼓舞着人群,经过这样长的历史时期,仍有他的强大生命力。”在这些作品中贝多芬使用了更丰富和声,频繁的调性转换,丰富的表情符号、和弦力度的变化,造成丰富的音响效果,这些作曲技法的运用加强了音乐发展的推动力和音乐的戏剧性冲突性,这些充分的表现了贝多芬对音乐的创新。运用复调对位的手法,对四件乐器的使用更注重发挥乐器演奏技巧、音色效果及乐器表现力,四件乐器之间采用对话的方式。

4古典主义时期弦乐四重奏在结构形式上的继承与创新

(1)套曲结构上的继承与创新。海顿早期的作品,由五个简短乐章组成,而且是插段性的,音乐上传统、浅显;中期的作品已经固定使用四个乐章,小步舞曲从第二乐章向第三乐章过渡;海顿晚期的套曲结构采用四个乐章形式,小步舞曲在第三乐章位置。首尾乐章多用奏鸣曲式,偶尔使用三部曲式或变奏曲式,作品结构逐渐定型,规模进一步扩大。到了萨尔斯堡,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常标记“嬉游曲”,直到维也纳时期,小步舞曲才固定成为莫扎特弦乐四重奏曲式结构中的固定结构;其弦乐四重奏中最著名的《海顿》四重奏就是继续延用有小步舞曲的四个乐章形式,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小步舞曲出现的位置还不固定;到了晚期,四个乐章的结构虽然仍在沿用,但每一个乐章在运用时都更为自由,值得一提的是,莫扎特此时已经意识到了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在创作时总是将情感放在第一位置,而创作中所使用的各种作曲技法被认为是帮助情感宣泄的表达手法,风格也更加自然。贝多芬早中期的作品和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差别并不是很大,但其晚期作品突破性极强。从曲式结构上看,突破了传统曲式结构原则,乐章数量不再是保守的四个乐章,根据情感需求出现了五个、六个、甚至七个乐章。

(2)曲式结构上的创新与继承。早期的作品,除了三部曲式在每一首作品中的小步舞曲乐章(第二和第四乐章)都被使用外,其他曲式结构均在不同的作品中的不同的乐章使用,没有一定的规定性;海顿中早期,四个乐章的安排一般为:奏鸣曲式、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和回旋曲式;到了晚期,随着作曲家对于副部主题的重视,奏鸣曲式发展逐渐成熟。作曲家开始把笔墨更多地放在突出渲染副部主题的展开部。莫扎特初期的弦乐四重奏开始注意到了尾声的重要性,往往是篇幅比较庞大并具有展开性的尾声;到了中晚期的四重奏基本放弃了庞大的规模,更加强调了主题形象的鲜明对比。例如,往往忽略之前必不可少的过度段落,使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直接对立,增加了矛盾冲突。贝多芬的早期作品在曲式结构上借鉴了海顿、莫扎特;中期的作品对奏鸣曲式加以扩展和采用更自由的处理方式,作品调性集中,篇幅往往比较庞大,非常适合完整的表达思想感情;进入晚期,他的弦乐四重奏创作手法更加夸张和自由。

(3)调性布局上的突破。海顿初期的作品五个乐章中,四乐章调性相同,而慢板乐章常以属调或是下属调出现;中期的作品除了使用关系调和同名调的调性对比外,又引入了更远的调性之间的对峙,扩大了调性对比的范围,增强了音乐的发展推动力。莫扎特初期的作品从调性布局看,基本上达到了调性统一,回到了古组曲的单一调性。到了萨尔茨堡时期,有了乐章调性上的对比,慢乐章偏爱使用下属调性,调性布局得到了初期的发展;贝多芬的早期作品从调性布局上看,四乐章通常有三个乐章是相同的调性,而第四乐章同时又是近关系的转调;到了中期作品的调性转变变得频繁起来,而调性的转变也不固定,根据乐曲的内容需要而定。

5结语

弦乐四重奏作为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一种室内乐体裁形式,它的发展变化过程概括了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古典主义音乐发展的必然产物。从海顿到莫扎特再到贝多芬,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变化,作曲家们对时代精神、人生和社会逐渐有了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将这个时代的精神融入音乐中,并且不断地发展创新。弦乐四重奏在欧洲古典主义时期无论是从曲式结构形式上,还是织体语言、调式调性、和声风格上的发展,为西方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音乐戏剧性、冲突性、矛盾性或抒情性的表现,色彩上的变化,都能通过弦乐四重奏这种媒介表达出来。而三位作曲家为弦乐四重奏的发展,表现力及应用范围的拓展做出不朽的贡献,作品中的改革与创新,至今仍给人们以新的启发。历史在发展,弦乐四重奏这一传统的室内乐体裁也必将以新的形式向前发展。

作者:吴珺单位:山东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