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校史研究互动发展传播学论文

校史研究互动发展传播学论文

一、传播学与校史研究的联系

1.传播学与校史研究相互渗透,水乳交融。传播学和校史研究的构建都或多或少地源于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史学、哲学、管理学、档案学等众多相关学科对它的哺育和催动,二者都属边缘学科。在理论观点和研究对象上相互学习借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重叠或交叉现象比比皆是。例如,传播学家巧妙运用“历史思维能力”解决传播中遇到的历史难题,学习史学家“以史为据”追根溯源精神论证传播观点,借鉴校史“资政”功能服务于传播学“协调社会”功能的实现等。同样,校史研究工作者在工作中也时常借用传播学者麦克卢汉首创的“媒介”、“地球村”、“信息时代”等概念,成功引用传播学5w模式、大众传播的有限效果论、大众传播三功能说等观点创新校史研究理论,丰富和拓展校史研究对象和范围。

2.传播学和校史研究“各有千秋”,侧重点不同。传播学研究的核心是人与社会,重点研究人与人之间信息传播过程、手段、媒介;传递速度与效度,目的与控制,也包括如何凭借传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关系,研究范围非常广泛。而校史研究的侧重点是多角度多方位地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以及期间所发生的人和事,找寻校史现象背后所隐藏的规律和文化内涵,并“以史为鉴”总结经验教训,指导学校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增强师生“知校”“爱校”“兴校”“荣校”的历史使命感和感恩反哺精神,传承优秀文化,创建特色文化,培养“愿得此身常报国”的高素质人才,其研究范围相对狭窄。

二、传播学与校史研究的互动发展

1.传播学推动校史研究的发展

(1)传播学是校史研究的媒介平台。所谓媒介平台是指连接传播主体和受众维系二者之间关系并保持信息流通顺畅的工具和展示手段。校史文化的传播“既要在空间领域实现共时性传播,又要在时间范围内实现历时性遗传”,这一特性使得校史文化的宣传和传播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才能在时空中进行传递交换和共享,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化育人功能。传播学无疑就是这种媒介。传播学通过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公众传播、内向传播和组织传播等多种渠道宣传校史文化,丰富和拓展校史文化形式,扩大校史文化的影响力,推动其向深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史文化的积累、沉淀、凝聚和宣传都离不开传播学对它的推动和促进。校史研究正是借助电视、网络、广播、微博、微信等众多传播渠道的推进和宣传才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各类校史专著、校史画册、校史汇编等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体现校史研究浓缩和精华的校史馆也相继问世,校史研究进入空前的活跃期。

(2)传播学“歪打正着”促进校史研究功能的实现。传播学与校史研究都属于边缘学科的范畴,二者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方法有时“不谋而合”,有时大同小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当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或功能与校史研究对象或功能重叠或交叉时,传播学在实现“协调社会”、“文化传承”以及娱乐宣传等功能时“歪打正着”也促进校史研究功能的实现,这种现象尤以传播学以历史或文化题材为研究对象时为甚。口述历史就是典型的例子,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它属于人际传播的范围,是口述者与访谈者共同参与的传播活动;从校史研究的角度看口述历史是个人化的历史,也是“活历史”,是校史研究工作者借助口头、录音等传播手段,从口述者的讲述中获取历史信息的特殊传播活动。

(3)传播学独特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对校史研究大有裨益。传播学既源于众多社会和自然科学学科,又明显区别于它们,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理论和实践分析方法。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中“开放的舆论生成与流通系统和封闭的舆论制造与灌输系统”的全景式论述和“拟态环境”、“刻板成见”等重要概念对于指引校史研究工作者正确看待历史环境和历史舆论对当今校史研究的作用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地选择校史研究题材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另外,校史研究工作者在研究工作中也充分借鉴传播学5w传播模式的理论分析方法解决研究中的难题,运用实证分析和实验方法等论证自己的观点,促使校史研究横向和纵向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

2.校史研究促进了传播学的发展

(1)校史研究丰富了传播学的素材。校史研究立足于丰富的档案资源,同时借助档案刊物、校史馆以及网络等传播渠道宣传校史文化,潜移默化之中纯净人的灵魂,陶冶高尚的情操。校史专题展、校史名人展、校史图片展等校史课题从传播学的视角看都是极佳的传播素材,通过对它们的报道,可以扩大传播学的影响力,推进传播学的发展进步。2013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这一事件,就是校史与传播学相互融合的典型案例。

(2)“传播”是校史研究的应有之义。校史研究本身就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属于专业性的文化传播,受众范围相对狭小。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种各样的宣传渠道不仅很好地宣传了档案和校史文化,而且增生了传播素材,引起受众对传播学的关注和了解,拓宽了受众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对传播学的研究兴趣。3D网上校史馆琳琅满目的展览既是校史成果的展示平台,又是大众传播的良好渠道,是校史研究和传播学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融合体。

三、总结

综上所述,传播学与校史研究自它们诞生之日起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发展中它们又相互渗透,相互合作,在学习借鉴中共同进步,在传承中跨越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当今的传播学正如施拉姆所预言,“传播学在不久的将来,会通过一个合并和重新确认的阶段。在那时,被称为新闻学、言语传播学、电影学、大众传播学和信息科学的大学机构将合并成被简单地称为‘传播学’的更大机构”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成为现实;校史研究也已取得诸多成果,高层次复合型的校史研究团队在总结经验、分析得失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不断学习创新,运用开放式的思维宣传校史文化,实现校史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和服务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资政功能,使校史研究朝着学术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为实现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作者:张爱新万启存牛庆玮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