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力透纸背探析语言

力透纸背探析语言

摘要: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必须在品析语言上下工夫。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指引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地、巧妙地、层层深入地对语言文字的品读,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品析语言;语文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在品析语言上下工夫。品析语言,指的是揣摩品味课文中的重要词句,领悟欣赏其意义、情味和表达技巧。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指引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地、巧妙地、层层深入地对语言文字的品读,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指的就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借助文本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词语、一句句精妙的句子,架设起一座座桥梁,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如何力透纸背析语言。

一、一字贯穿,抓关键点

清代龚自珍在《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触》中写道:“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往往贯穿一条主线,也就是课堂主问题。由一个主问题生发出相互联系的若干小问题,达到把握全文内容情感的目的,正如“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品析语言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发现这个“关键点”。比如《口技》这篇文言文,全文围绕“善”字展开,正面描写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写了三个场景:梦中惊醒、渐入梦乡、火起情形。所有细节描写,如身临其境,惟妙惟肖,无一不表现一个“善”字。作者又用了大量笔墨书写了听众的反应,忽而“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忽而“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侧面烘托,让人不得不拍案叫绝,更是突出了“善”。再如,《湖心亭看雪》中的“痴”,作者围绕这个字展开,写了“痴人”———大雪持续下了三天,湖中连飞鸟都不曾有,作者却“独往湖心亭看雪”。“痴行”———在亭上偶遇知音,于是“强饮三大白而别”。更有“痴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在这样一个冰天雪地中,作者却怡然自乐。全文“痴”字贯穿,抓住了这一字,全文也就能读透了。

二、读中感悟,体会情感

课堂上,我们常通过反复的朗读,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领悟语言的内涵。然而,要想使学生真正把书读好,字斟句酌,“浸泡”在语言文字中,就要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读书。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感受课文描写的意境,体味语言文字的美,启迪自己的思想,使之更深邃。如《爱莲说》中作者的感情倾向,学生较难体会,教师引导学生读好一个“噫”字。“噫”字发表感慨,作者要表明的态度。对于菊花“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是“少”的意思,说明和陶渊明一样淡泊名利的隐逸人太少了,抒发了作者的同情之感。而对于莲花“同予者何人”,像我一向的还有什么人呢?抒发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而牡丹则是“宜乎众矣”,追求功名富贵的人太多了,抒发了作者的鄙夷和嘲讽之情。所以,引导学生读中品味,读中体会,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说:“采用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

三、补充背景,把握主旨

俗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字里行间所塑造的文学形象,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总是隐含在语句之中的。文学品赏的过程也就是读者对这一语言意蕴理解、欣赏直至接受的过程。由于生活阅历的局限,并不是每一文学形象都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时,适当的补充背景资料,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如《记承天寺夜游》的创作背景是朝中御史说苏轼作诗讽刺王安石的“新法”,此事触怒皇帝,苏轼因此被贬黄州。本文即苏轼在黄州所作。文中写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如何理解“闲人”是一个难点,教师可以补充苏轼的其他诗句来帮助学生理解。如作者被贬黄州所写《初到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被贬惠州《惠州一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让学生在品读中体味苏轼虽然被贬,但却乐观旷达,苦难之中笑对人生的态度。再如,《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因热心支持王叔文的政治改革获罪被贬于和州。和州知县有意刁难刘禹锡,三易其室。刘禹锡愤笔作《陋室铭》,以示自己居陋室仍然不改高洁之趣。补充这则材料,学生才能明白“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真正含义。

四、关注文体,重点突出

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不同的文体会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文体特征,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下面,以散文为例进行说明。纵观整个初中学段的教材,散文是贯穿始终的,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循序渐进的,教材的编写者也是有所安排和侧重的。如《阿长与山海经》侧重学习本文从平凡小事中挖掘人物个性、刻画人物和“欲扬先抑”的手法。《老王》一文侧重学习从常见小事中观察、提炼题材及白描叙述中含情的手法。而《云南的歌会》则是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不同场景介绍事件的手法。如果每节课都面面俱到,学生反而收获甚微。因此,教师应该站在宏观的高度上,引导学生“一课一得”,把握教学重点,品析语句。如《背影》这一课,教材的编写者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物逐层深入、叙述白描中饱含感情的手法。背影,是全文的文眼和线索。作者四写背影:开篇点题,难忘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思念父亲,再现背影。明着写父亲的背影,暗中却展现了浓浓的父子深情。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这一线索,全文的品析和理解也就容易把握了。每篇文章都有关键的语言文字训练点,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标、单元以及本课特点来确定教学目标,抓住一篇文章的精要去学习、品味、训练,引导学生品析关键的词句,在师生共同品析中理解、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马玉苗.深入品析,活跃语言[J].基础教育研究,2016(22):68-69.

[2]赵超.语言品析是解读文本的有效途径[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1(3):29.

作者:朱平 单位:天津市普育学校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