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要拥有丰满的教育人生

要拥有丰满的教育人生

华东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在《教师的20项修炼》一书中再次提到了“教育人生”的概念,他说:“如果当我们的老师、校长、局长们回首往事的时候,大多感慨万千,热泪盈眶,那该多好啊!”他期望老师们的教育人生也能达到央视的“艺术人生”的境界。教育人生要求我们将“教师职业”纳入自我的人生体验之中,而它需要激情、感动、理想、信念和责任的不断浸润。而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自身的修炼则成为一种最具活力的内在源泉,即修心、修情、修性、修行。先谈修心。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要用德性育人,而教师的德性之本是善良与爱。

我们的学生年龄尚小、经验缺乏,往往情感脆弱、思想单纯、行为冲动、克制力差。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待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激励他们。大家熟知的三毛和席慕容,都是极富文学天分的女子,可正是因为初中时代的数学老师对待她们的迥异态度,埋下了她们性格中的不幸和感恩的种子。当成年后,三毛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追求奇异的生活方式,她对生命的漠视,使她过早地、自私地结束了才华横溢的生命;席慕容一生则享受着亲情的温馨与幸福,品味着爱情的甜蜜,她把对生命的热爱,用生花妙笔传递给世人。由此可见,在学生面前,教师的善良德性不仅仅是一种品质和修养,也是一种教育力量。再谈修情。

教师的情感不仅仅表现了教师个人的人格品性,它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教师要使自己的情感富有感染力、感召力、感动力,需要修炼自己的情感。首先,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养成平和、阳光的心境。有调查表明,90%的学校恐惧症都是由于教师的非正常教学行为引起的。同时,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甚至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学生和家长面前,暴戾的性情最容易使人情绪失控。其实,我们犯不着急躁冒进。因为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种等待的艺术。其次,我们要远离虚情假意,做个多情、善感的人。教师的“多情”,是热情,是温情,是激情。

一个少有情趣和情致的人,难为人师;一个虚情假意的人,难以动人。与其说教师是用语言来教学生知识,不如说是甩晴感来培养学生心灵。教师的情感修炼要做到两个字:“静”和“动”。心境平静,处事冷静,面对功利宁静而致远;育人隋动,灵动,凡事付诸于行动。接下来谈修陛。近几年,教师行当中较多地流露出“职业倦怠”,这其实是一种自我麻醉、自我迷失、自我放弃的结果。怎样走出这种境地,路只有一条:去读书,用阅读来拯救自己,用书籍来滋养心性。毛姆告诉我们:“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也特别强调:“读书,读书,再读书。”实际上,阅读不只是去读,更重要的是自我觉醒,是自我反思的过程,反思自己的观念是否陈旧,反思自己的激情是否消失,反思自己是否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之中,反思自己是否没有了前进的方向。

总之,阅读,使我们能够时刻审视自己的专业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而发现自己在教育中的需要和真实面对的问题,并设法去排除疑难和困惑,克服危险与冒险。我们要从阅读中读出自己,且读且思,在独处和分享中修心养性,享受健康的教育人生的幸福。最后谈修行。我把这里的“修行”理解为养成好习惯。习惯是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是指经过不断实践已能适应新情况。91孔夫子也说:“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在教育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养成教育。但是一个同等重要的问题往往被忽略了,那就是教师的习惯养成问题。教师的习惯有好坏之分、优劣之别。

当学生犯错误时,有的老师习惯于简单粗暴,有的老师习惯于春风化雨;当拿到一本新教材时,有的老师习惯于照搬“教参”,有的老师习惯于批判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习惯于面无表情,有的老师习惯于声情并茂;在处理同事关系上,有的老师习惯于单打独斗,有的老师习惯于合作探究;当教育改革的大潮到来时,有的老师习惯于墨守成规,有的老师习惯于开拓进取;面对教育的困境,有的老师习惯于抱怨,有的老师习惯于反思如果在我们要求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同时,每个教师也能反思一下自己哪些教育行为是好习惯、坏习惯,那么教育每天都会充满阳光。

我们坚信:良好的教育始于良好的教育习惯。掩卷沉思:教师的修炼,其实是教师的一种内在精神活动,是教师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径。只有那些用心体悟教育魅力的教师,才能真正通过修炼感悟教育的真情与真谛,收获“教育人生”的幸福与快乐。我期待着自己也能拥有丰满的“教育人生”。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