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城址布局的考古学研讨

城址布局的考古学研讨

一、集宁路遗址调查研究简述

关于集宁路古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大致有7次。1957年7月,内蒙古文物工作组对集宁路古城进行了一次调查:“古城墙遗址位于村北,还很明显,土筑,分内外两城。……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940米。内城位于外城的东北方,外城北墙的东部和东墙的北部与内城相接。……内城东西宽650米,南北长750米”[5]。1958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在遗址西部发掘862.5平方米,清理墓葬27座,并对古城的城垣作了初步调查,认为“东墙、北墙保存较好。西面模糊不清,有大小不规则的土丘及土垅一道,即西城墙,土垅西200多米处,有一道土壕,南北与古城齐。古城南北约850米,自土壕至东城南宽785米,北宽912米。城北部正中,有方形城垣遗址一处,东西66、南北70米,南墙正中有门,门内西侧立‘集宁文宣王庙学碑’为我们研究这座古城提供了珍贵资料”[6](图1)。1958年秋季,张驭寰对城址进行了勘查:“故城作正方形,分设里、内、外三城,各城布局整齐。里城,长宽各60米,南城中心处有门址一处。内城,东西宽630米,南北长730米,东南西北四面各开一门。外城,东西宽1000米,南北长1100米。南墙墙土流失甚多,遗址只隐隐存在,东墙东北半部与内城东墙、北墙相合为一道墙壁。四周开五门,南二门,东、西、北各一门。东门外有较大的瓮城,东西宽75,南北长65米。在瓮城东南角存留古井一眼。各重城墙与门址的基址犹存,尚能清楚的辨认故城形状。城门处门道口宽平,城角、城墙中间有方形建筑址,可能是角楼望楼之类建筑”[7](图2)。1976年11月,在集宁路遗址西部清理出一处丝织品窖藏,出土有“集宁路达鲁花赤总管府”字样的提花绫等重要文物;1977年9月,清理出一处窖藏瓷器,出土有龙泉窑双鱼洗等一批瓷器,这两次发掘所得见《元集宁路故城出土的窖藏丝织物及其他》[8]。1984年,乌兰察布盟文物工作站对遗址进行了调查和试掘,发表简报介绍了古城地理环境、城墙与遗迹和地层堆积情况,绘制了遗址平面图,认为“古城东西长800、南北长900米,方向6°,可分为内城和外城”[9]2002-2005年,为了配合集(宁)-老(爷庙)高速公路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乌兰察布博物馆、察右前旗文物管理所对集宁路古城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取得了重大成果,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部分考古勘探和发掘成果见《发掘集宁路元代城址及第三批窖藏》,文中绘有集宁路古城遗址平面图(图4)。文章认为“以前认定内城的西城墙则是大城的西城墙,由北向南与南城墙连接,全城没有内城。西城门设在西城墙的中段,与城内一条横贯东西的大道相连,外罩圆形的瓮城。东城门在东城墙的北段,与古城北部的另一条东西向大道相连,外罩方形的瓮城。……城内有六纵七横路网,九大街区和二十二小街区”[10]。

二、集宁路城址考辨

笔者认为图1标示为“文宣王庙”的建筑遗址既不是孔庙,也不适合称“里城”。它可能是金代集宁县衙署,为元代集宁路总管府沿用;金代集宁县并无内城,元代进行了改建,形成了内、外两重城垣的格局;东门外方形建筑遗址并不具备瓮城形制,在进一步的考古工作确认之前,不宜称为“瓮城”。

(一)衙署前人多认为城中偏北的大型建筑遗址是元代的孔庙,根据是此处曾经树有元代文宣王庙学碑。但是这通石碑为民国人重新建立,不足以证明该处遗址为元代孔庙。许锡五《集宁设治与改县之确实时期》:“锡五于民国二十一年冬,因事至正黄旗八苏木,特至古城遗址,见元碑屹立,色如黄土,高约九尺,宽约四尺,额首撰文曰:‘集宁大王庙碑’,碑文字迹亦甚清晰。据云:‘系由土中掘出,而又建立者。’”[11]由此可知,文宣王庙学碑是民国人发掘后重新建立的。此碑现藏乌兰察布博物馆,碑身正面刻楷书正文,背面刻元朝建碑人的姓名与官职,以及民国十一年重建人的姓名:“中华民国十一年建补经理人李成何治一劬傅万”[3]。元碑出土位置及民国人是否原址重建已无从考证,故不能作为确定遗址性质的依据。该遗址地处城中偏北,墙的四周残存角台遗迹,南墙东段暴露出的一小段墙体上可见两块大石条垒砌(图5),整体建造坚固,防御性很强。这样的一处建筑应是城中的最高权力机关———衙署的所在。总之,从其所处方位和建筑形制来看,它很可能是金代集宁县的衙署,并且为元代集宁路衙署沿用。元代的文庙一般设在城市的东南隅或西南隅,如上都的文庙设在皇城东南角[12](P63),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应昌路遗址的“应昌路新建儒学记”石碑在城内东南隅,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净州路遗址的文庙碑在城内西南隅[13]。集宁路的孔庙,应在城内东南或西南隅。

(二)内城1957年发表的《内蒙发现的元代遗存简况》与1958年秋季张驭寰的调查(图2)皆认为存在内、外城,前者认为外城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940米;内城东西宽650米,南北长750米。后者认为外城东西宽1000米,南北长1100米;内城东西宽630米,南北长730米。二者测量的数据差距不大。《察右前旗土城子古城调查简报》(图3)认为外城东西长800米、南北长900米;内城东西长575米,南北长355米。与前两者所得数据差别较大,特别是内城南北长度。图4认为没有内城,东西长640米,南北长940米。金代集宁县与元代集宁路究竟有无内城?如果有内城,则内城的形制如何?2002-2005年的考古发掘和笔者考察发现的一些现象为解决内城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一,发掘的西门马蹄形瓮城内有元代房址,且有打破瓮城城墙现象(图6)[14](P25);二,西墙南段基址上也有元代房址。可知,西门瓮城在元代时被废,南段城墙也有倒塌或被拆除的现象。集宁路的贸易中转功能固然重要,但是拆除了瓮城与城墙,城市的防御功能如何保障?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笔者从乌兰察布博物馆工作人员处得知,在遗址西北部发现了南北和东西向墙垣遗迹,但地表因20世纪50年代大范围的深耕已无明显遗迹。因此,笔者认为:金集宁县无内城;元代城垣改建,原集宁县的西门瓮城与西墙南段均废,西墙北段加以利用,与新筑的内城南墙相连,形成方形内城。内城在金集宁县西门的东北方向,元集宁路城的东北角。城市分别向西和向南拓展,新筑西墙与南墙,形成内、外两重城垣。此种手法,和上都城、亦集乃路城的改造手法有相似之处。综上,《内蒙发现的元代遗存简况》与1958年秋季张驭寰的调查(图2)得出的内城城垣,应是金集宁县的城垣;《察右前旗土城子古城调查简报》(图3)绘制的平面图,反映了元集宁路内、外两重城垣的格局。

(三)东门“瓮城”关于东门外的建筑遗迹,张驭寰认为是瓮城:“东门外有较大的瓮城,东西宽75,南北长65米。在瓮城东南角存留古井一眼”[7];《察右前旗土城子古城调查简报》称之为“瓮城式建筑”;《发掘集宁路元代城址及第三批窑藏》虽然也认为东门外是方形瓮城,但是遗址平面图上的“瓮城”用虚线标出,北、东、南三条虚线相连,并无城门。此方形建筑遗址就地表现状来看,它并不具备瓮城的形制。东墙保存相对较好,但是在地表看不到明显的瓮城城墙与城门遗迹。根据张驭寰的测量,“瓮城”东西宽75米,南北长65米,这样大规格的瓮城甚至比元上都的瓮城还大许多。“在元上都建有瓮城的皇城和外城10座城门中,凡南、北墙上的5座城门,瓮城均略呈长方形,一般50米×60米左右,瓮城门为南、北向直开;凡东、西墙上的5座城门,瓮城均为马蹄形,南北宽60米,东西长55米,瓮城门均折向南开”[12](P24)。同时期的草原城市应昌路城、德宁路城、亦集乃路城也都没有筑造如此大规格的瓮城,可为佐证。

三、集宁路城址的城垣与平面布局

金代集宁县,与柔远、丰利、威宁同为西京路抚州属邑。集宁县既是金与草原上的蒙古各部进行商贸往来的榷场,又是金界壕南面的一所防御性的军事城镇。元代统一后,统治者将集宁县升为集宁路,应是出于经济发展和军事战略的需要。随着城市及其周边各种农牧业、手工业,特别是商业的大规模发展,原有金代集宁县城垣已经限制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迫使统治者对集宁路城垣进行扩建。换言之,满足人们的贸易需要,应是集宁路城垣扩建的直接原因。根据以上考古发掘和调查所得,推测集宁路城垣的建造过程如下:一、金集宁县城垣即图2所绘之“内城”;二、元代废弃或拆毁了金集宁县西门瓮城与西墙南段和南墙,西墙的西门以北部分保留为内城西墙,与新筑的南墙相连,形成较小的内城,位于整个城市东北角。三、向西、向南拓展城垣,新建西墙与南墙,形成了内、外两重城垣。

(一)金代集宁县平面布局1.城垣金代城垣大体如图2所绘之“内城”,东西650米、南北750米(《内蒙发现的元代遗存简况》)或东西630米、南北730米(《元集宁路故城与建筑遗物》)。东墙残宽8-10米,残高1-2米,方向6°。在东墙北端断崖处发现有残存的夯层,可分为10层,每层厚11厘米;西墙残宽8-10米,方向5°;南墙数据不详;北墙除东面一段被磨子河水冲掉,其余保存较好。从东面断崖处观察,夯层最薄4厘米,一般厚为6.5厘米,总厚为85厘米,土质坚硬,土色为灰黄色,砂性土和黑色砂性土,内含粗砂,夯层连接处呈弧形。城墙暴露高度85厘米,残存宽度3.55米[9]。2.城门与马面目前已知的城门有东门和西门。东门位于东墙偏北部,门道宽27.5米[9];西门外建有马蹄形瓮城,瓮城门折向南开。北墙共存马面5个(据图4),其余不详。3.主要建筑遗存集宁县衙署位于城北部偏西。平面呈长方形,四周有角台,东西宽68米、南北长80米,方向5°。内有一组建筑遗迹,地表可见“工”字型大殿基址。南墙正中开有一门,宽10米[9]。

(二)元代集宁路平面布局1.城垣分为内城和外城。(1)内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北墙和东墙均利用金代旧有城墙;西墙利用了金代西墙北段,再新筑一道南墙,以保护城中最重要的行政机构———总管府衙门(以下简称衙署)。西墙长355米,南墙长575米,西南角楼已被挖成一个大坑[9]。(2)外城东墙长545米,西墙不详,南墙长800米,北墙长225米。南墙西段被土城子村民居破坏,笔者调查时即在老乡家的室内菜窖里看到了南墙外侧的夯层。东段一部被磨子河冲毁,断崖处也发现有夯层,厚5-11厘米,土质坚硬,包含物有碳渣、细砂,残存墙体保存较差;外城的西北角和西南角建有角楼。西北角楼东西33.8米,南北21.3米,顶部高于城墙约2米;西南角楼东西15米,南北17米,顶部高于城墙约1米[9]。2.城门与马面(1)目前已知内城开有南门和东门。南门位于南墙西段,东门沿用金集宁县东门。北墙共存马面5个;西墙共存马面3个,马面突出墙面10-13米。其余不详。(2)外城目前可确认南门,位于城墙正中。西墙北段130米内残存马面2个,马面突出墙面7.5米[9]。其余不详。3.主要建筑遗存内城的主要建筑为衙署,衙署周围有一些空地,推测是“架设蒙古包之用”[7]。此外据《内蒙发现的元代遗存简况》,内城开有北门,北门内东侧有寺庙遗址:“北门内东侧有小型土堆数处,其中有寺庙遗址”[5]。外城的主要建筑有市肆、居民区、金属加工作坊以及佛寺、关羽庙、孔庙等。市肆遗址处在与西门瓮城直通的大道两侧。在东西向街道的一端,还发现有栏杆基石,推测为开市、闭市之用[15]。外城西南部发现有“坩埚、胶锅、陶模、刀锯等成组出现,并有大型碾磨作坊所用磨石”[6],此处应是冶铁或铸铜的金属加工作坊。1961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发掘的第二区“在西城壕堑外,为一片略凸起之土丘,堆满炼铜铁之炉渣灰烬,为倾倒垃圾之处所。灰堆东北有大道通往城内,道东有古庙……再南与第一区北面相连为又一古庙遗址,除发现大批砖瓦及琉璃装饰外,并发现一粗白瓷碗,底墨书‘文殊院’及‘海庸’字样,应与佛教寺院有关”[6],可知外城内还建有佛寺。遗址还出土了一块石碑,“除孔庙碑而外,在城里还发现一块小石碑,正文为:‘大元赠齐天护国大将军、检校尚书、守管淮南节度使兼山东、河北四门镇守招讨使、兼提调遍天下诸宫神煞无地分巡案官、中书门下平章政事、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驾前都统军兼佞侯壮北穆义勇武安英济王崇宁护国真君致和元年立石’,石碑背面刻:‘大元国集宁路昌义坊住人公德主耿克亮施’。……可知这是为关羽立的碑,说明当时城里还有座关羽的武庙。”[16](P359)。此碑出土地点不详,推断关羽庙也建于外城。此外,《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古墓清理记》(图1)在金集宁县西墙西面发现一道壕堑,其年代早于金元之交。“在紧连西城壕堑处,有尚待清理的砖墓一座。从墓与壕堑关系看来,墓的埋葬在后,当属金末或元代早期。又KM12砖墓,压在元代灰层的下面,可知砖墓应属金晚期到元早期,相当金元之交”[6],这道壕堑为进一步解决集宁路遗址的城址布局提供了重要线索。

四、结语

集宁路城址布局的确定有赖于文物工作者历年来辛勤的田野考古工作。通过对集宁路城址布局的考古学考察,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文献典籍的有关记载,我们可以初步得出如下认识:1.金章宗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金以春市场设集宁县,与柔远、丰利、威宁同属西京路抚州管辖。集宁城垣自此肇建,平面呈长方形,大致如图2所绘之“内城”。西门筑有马蹄形瓮城,东门在东墙北段,东门外方形建筑基址并不具备瓮城形制。金卫绍王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蒙古攻金占领集宁。2.元不晚于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升集宁县为集宁路。集宁路的城垣扩建应当在升路之后。元代废弃或拆毁了金集宁县西门瓮城与西墙南段和南墙,西墙的西门以北部分保留为内城西墙,与新筑的南墙相连,形成较小的内城,位于整个城市东北角。向西、向南拓展城垣,新建西墙与南墙,形成了内、外两重城垣。3.集宁路内城中部偏西处的方形建筑遗址应是金代的集宁县衙署,为元代集宁路总管府所沿用。衙署周围有一些空地,可能是供贵族架设蒙古包一类的毡帐。外城的主要建筑有市肆、居民区、金属加工作坊以及佛寺、关羽庙、孔庙等。集宁路城垣的平面布局与元上都和亦集乃路有相似之处。集宁路作为一座草原商贸城市,贸易中转的作用十分重要,其城垣的改建充分为这一独特的城市功能服务。

作者:赵立波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