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持久性有机污染环境研究论文

持久性有机污染环境研究论文

1POPs研究起源

1962年,由海洋生物学家RachelCarson撰写的《寂静的春天》在美国出版,该书标志着人类首次开始关注环境问题。该书以生动而严肃的笔触描写了滥用农药等化学品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终严重危害人类自身的健康。该书是一本划时代的环保著作,为世人敲响了环保的警钟,在世界范围内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促进了环境保护组织的成立,最终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启了全球环境保护的历程。此后,2001年5月,包括中国在内的12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斯德哥尔摩签署了旨在消减POPs排放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简称《斯德哥尔摩公约》。公约旨在保护环境及人类健康免受POPs的危害。公约将12类POPs列为优先控制名单,其中包括9种农药狄氏剂、异狄氏剂、艾氏剂、滴滴涕、六氯苯、氯丹、七氯、毒杀芬、灭蚁灵,1种工业原料多氯联苯,2种副产物二噁英和二苯并呋喃。该公约于2004年5月17日正式生效。此后于2009年和2011年分别又新增加了9类和1类优先控制的POPs。公约中优先控制POPs的名单是开放的,随着新型化学品的出现和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污染物被确定为POPs而加以控制和消除。

2纷繁复杂的学科

随着POPs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POPs也逐渐成为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其研究可一度与重金属污染研究并驾齐驱。通过“WebofScience”搜索关键词“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结果显示POPs研究文章的年出版量在近20年期间呈指数增长。当然这只是POPs研究文章的冰山一角,但也足以反应环境学者对POPs研究的重视。POPs环境污染研究是一门纷繁复杂的学科,涉及环境监测、环境分析、生态毒理、风险评价、污染修复等诸多领域,包括:

(1)环境介质中POPs含量和分布的监测,涉及大气、水、沉积物、土壤和生物(包括人体)等环境介质中POPs的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的研究;

(2)POPs检测方法和监测技术的研究,包括对典型POPs检测方法、分析手段的改进和优化,对新型POPs分析方法的建立,以及对样品采样方法、采样工具及采样技术的优化等;

(3)POPs生物富集性与生物毒性的测定,涉及对各类POPs生物毒性的测定和评估,以及生物累积和放大效应的评估等;

(4)POPs环境命运的研究,该方向涉及内容较多,包括POPs在各介质间的迁移和转化、POPs大气长距离迁移、POPs的二次排放和界面交换、POPs的生物和非生物转化、POPs光降解及生物降级途径以及POPs扩散模型和降解模型的研究等;

(5)POPs污染源及排放清单的研究,主要包括各类POPs的环境来源的观测与解析、污染源排放清单和排放通量的筛查与估算等;

(6)POPs的人体暴露与风险评估,主要涉及研究普通人群或特殊暴露人群血液和尿液中各类POPs的含量以及代谢产物和途径、POPs的饮食摄入和呼吸摄入量等;

(7)POPs污染的修复治理,包括物理修复如活性炭吸附、化学修复如光催化氧化、微生物修复如高效降解菌株的筛选和强化、植物修复如耐性植物或超积累植物的筛选等;(8)复合污染的研究,对包含POPs和其他污染物如重金属在内的复合污染的修复研究。

3POPs研究展望

受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影响,POPs的研究在近10年的时间达到空前繁荣的景象,但也随之带来一些研究误区,包括:

(1)盲目性的重复监测,在科研项目和学术文章的驱使下,很多学者对POPs的研究趋之若鹜,进行不必要的重复监测,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盲目追逐新型POPs的监测,而缺乏实质性的机理探讨。古语有云:“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在经历20年的研究繁荣期后,有学者预言POPs的研究已经达到瓶颈。笔者认为,相关研究其实还远未达到顶点。

今后POPs的研究方向应着力于:

(1)继续针对POPs在环境中的降解、迁移转化和归趋进行深入研究。POPs被禁用后,原有的一次污染源逐渐消失,而环境中的POPs会再次挥发进入大气,形成二次污染,因此需着重针对POPs的二次污染开展研究。应采用实际监测与理论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手段对POPs归趋进行研究。

(2)加强针对POPs人体暴露和代谢过程的研究。保护人类健康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本质,因此要加强对POPs人体暴露方面的研究,为防范POPs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3)建立我国的POPs环境标准。我国POPs研究相对滞后,应加强POPs环境水平和排放清单的筛查,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POPs环境标准,为防治POPs污染提供依据。

(4)利用联合技术实现包含POPs在内复合污染的高效修复和治理。环境学者应该跳出单一思维模式,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联合手段对复杂的复合污染实行修复,这也必然涉及到多学科理论的交叉应用。

作者:王琰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