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互补性声乐教学论文

互补性声乐教学论文

一、互补性声乐教学方式的内涵

“互补”中的“互”指彼此:互相、互助、互利、互生;“补”: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缝补。“互补”一词是指补足或补充;互相补充,原指两个突变型同时感染E.Colik时,可以互相弥补对方的缺陷,共同增殖,引起细菌裂解,释放原来的两个突变型。(一)教学团队的合理构建,是本土民歌传承人的培养的首要前提《民歌演唱》课程中原生民歌教学,因其没有经验可循,没有理论可依,没有现成的师资,因此在高校教学中可以用“摸着石头过河”来形容。如何有效地培养民歌传承人,在教学中准确地把握本土原生民歌唱腔特点及行腔韵味,保留民歌风格,构建一个可以“互补”的教学团队以达到知识结构互为支撑的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专业教师“一对一”的教学,首先解决教学中的基础技术问题,其次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对专家组审核有异议的问题应协同特色教师制定有效的解决办法并督促解决,其是民歌传承人培养的主要力量;特色教师以展示、交流、讲座等形式进行阶段性讲座、表演或教学,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示范、点评,补充专业教师对原生民歌演唱了解不足的弱项;客座教授站在更高层面关注整体教学的进程,对教学效果加以评判、审核,以保证教学不偏离培养初衷。(二)学科相互渗透、课程交叉互补是本土民歌传承人培养的关键学科的互相渗透主要体现在:理论与技能课程之间、课程教学内容之间、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一是理论与技能课程的合理开设,对把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的应用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二是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渗透。利用课程间可以交叉的教学内容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三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融合,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课外的实践中应用,用实践检验课堂,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互为支撑、相得益彰。全方位、立体式的课程构建充分体现培养注重本土化演唱特色、使学生全面熟悉、掌握广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内涵的人才建设需求,课程设置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本土传统艺术理论与技能的课程开设,强调特色需求,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此外,社会实践、艺术实践等环节的设置,为学生适应能力的提升提供锻炼的平台,使人才培养更趋于科学、合理。

二、互补性声乐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前面我们已经提过,《民歌演唱》课程因加入原生民歌内容,从根本上改变了一贯以来高等艺术院校《声乐》课程的教学思路,声乐教师不能照搬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互补性声乐教学方式的介入,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立体的平台,对那种不顾歌曲风格、特色的需要,生搬硬套固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做法起到有效的遏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原生民歌在高等艺术院校教学中不失其“原生”的风采。原生唱法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形式。课题组通过大量的田野采风,多方听取民间艺人和特色教师的演唱,对广西本土民歌的演唱有了初步的了解。广西本土原生民歌多用较为直白的声线来演唱,唱腔如娓娓道来的诉说,没有更多的修饰和遮掩,随歌者的歌唱条件和心情而定。无论是真声、假声或真假声混合的演唱,都很少甚至不用我们一贯以来所强调的共鸣。如广西桂南的山歌多用以本嗓为主的真声演唱,具有高亢、豪放、质朴、丰满、泼辣粗犷的特点;百色地区那坡县的壮族民歌、南部壮族地区的靖西、德保、天等、田东、田阳,其二声部山歌中的高声部也具有音域宽、旋律性强、音程跳进大、装饰音多的特点,也是用真声演唱;流传于广西龙州和宁明一带的壮族霞秀山歌演唱则多以真假声混合演唱,给人一种感官上的刺激,满足了人们听觉上求新、求异的多元审美需求。互补性声乐教学方式借鉴和运用传统唱法中气息的训练方法,训练歌者达到气息下沉、喉头放松的目的;而对声音的“直喊”、“不统一”、“打架”则没有硬性的规定。这些在传统唱法中听起来“发直”、“散”、“挤”、“捏”、“不统一”、“打架”的声音有时恰恰是原生唱法特色所在,才真正活灵活现地体现了原生民歌风格特色及演唱韵味。课题组特色教师、平果嘹歌的传承人、广西平果县文化馆的农正甫老师认为在演唱原生民歌时对气息的保持控制和传统唱法教学是相同的,有准备的气息控制和喉头放松是歌唱的前提,只是在声音的“位置统一和共鸣加强”处理上不需要像“传统唱法”那样要求,尤其在演唱平果嘹歌,不主张共鸣及泛音的介入,演唱时倾向使用纯真声,即便是高音,也不主张用共鸣,延长音不需要泛音,依靠气息的支持形成发直、高亢的声线,这样才能突出平果嘹歌的演唱特色。

三、互补性声乐教学方式在民歌传承人培养中的价值争鸣

观点一:在高等艺术院校中采用互补性声乐教学方式培养本土民歌传承人很有必要,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民族民间艺术直接传入高等艺术院校,摆脱以往民间艺术只能在原发地自然传承的地域限制,拓展传承空间;另一方面,民族民间艺术在大学流传会使当地民众重新认识自己的艺术,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消除本土文化“落后”的自卑心理,建立一种文化自信,进而形成一种保护本土艺术的自觉意识。著名歌唱家王昆老师认为:“音乐学院不能排斥像才旦卓玛这样的人才,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到了音乐学院就改掉了原本的演唱特色,这不是我们的教育所期望的……”因此在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中加入原生民歌的教学内容,使人们更加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保护和传承民族音乐艺术、为民歌传承人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观点二:在高等艺术院校中采用“互补性”声乐教学方式培养本土民歌传承人如同“杀鸡用牛刀”。认为原生民歌的演唱,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可以由某个地方文化部门以短期培训班的形式来完成,在高校中演唱“原生民歌”是一件“掉价”的事,采用“互补性”的教学方式,更是浪费太多的人力物力,得不偿失。被誉为扛起“原生态唱法”大旗的代表性人物山西歌手阿宝认为,“原生态只是一种风格而不是一种唱法,不要把艺术等同于技术,也不需要用量化的标准,原始的艺术只有留存在民间才真正有生命力。”其并不看好原生民歌进入高校,也不认为自己是原生唱法,他说:“我唱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也是把别人唱得好的‘偷’过来再加入我的处理,所以我顶多也只能算是民间唱法。”

原生民歌进入高等艺术院校的课堂是否正确我们不想加以过多的评判,但对于其在高等艺术院校中如何教学,课题组通过几年“互补性”声乐教学方式证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人所长补己之短”正是互补性声乐教学方式精髓所在。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应重新调整教学理念、教学思路,走进民间,向民间艺人了解、学习原生民歌,感受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民歌演唱中的语言、风格与韵味,保持原有特色。互补性声乐教学方式,是一个团队教学思路的运用,其打破原有“一对一”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局限性,同时也打破“流派”、“唱法”之争,在办学还没有达到一定规模的当下,民族音乐表演方向《民歌演唱》课程教学试行“互补性”声乐教学方式,为今后扩大办学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有着极为可贵的现实意义。

作者:莫晓文单位:广西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