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印经济优势

中印经济优势

中国和印度是互邻的两个亚洲大国,两国的国情有很多共同之处。中印都是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化影响深远;都是国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不发达的农业国家;都在上个世纪中期实现独立建国,在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下,经济实现了五十多年发展;中国和印度为了谋求经济的发展,都对本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中印两国在经济改革和发展上,虽然走的是两条不同的道路,但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两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可比性。通过两国经济的发展对比,彼此都能找到各自在经济发展中的亮点,从而达到相互借鉴对方的经验,完善各自的经济体制,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目的。

一、近年来中印经济发展概况

自1990年以来,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印度经济已经翻了一番,中国经济更是增长了两倍,两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个热门的话题。尽管两个大国选择了不同的经济改革道路,却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可以预见,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将是世界上影响最为深远的重大事件之一。世界银行最近也表示,如果中印能够妥善处理好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十多年后,中国的经济总量(按购买力计算)将超过美国,而印度将会超过日本。世界经济将是美、中、印三足鼎立的局面。

尽管中印经济发展迅速,成绩斐然,前景也非常乐观。然而,中印两国经济发展中都还存在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双方的经济水平也远没有达到那么让人乐观的程度。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考察一个国家经济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我们首先来看看中印在这些方面的基本情况:2000年的时候,中国GDP总量为1.08万亿美元,列世界第六位,印度GDP达4794.04亿美元,居世界第12位;到2004年,中国GDP已达到1.45万亿美元,印度为5731.73万亿美元。据国外专家分析,中国改革后的25年中,经济年均增长率为9.4%;而印度在改革阶段(1992-2003年)GDP平均增长率也达到5.8%,双方都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按人均GDP来算,2000年中国仅为852.1美元,印度为456.6美元;2004年中国人均也仅为1118美元,印度为527.4美元。而世界普遍认可的中等发达国家的门槛是人均GDP至少达到3000美元以上。可见,尽管中印GDP总量不小,且增长迅速,但中印两国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平均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中国和印度仍然属于低收入国家。如果不从经济总量考虑,而从改善国民福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角度来看,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产业结构上,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农业、工业与服务业的产业构成分别达到5%、34%、61%才算比较合理。1970年中国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4%、38%与28%,印度则分别为45%、22%和33%,在这个时期,中国和印度第一产业比重都比较大,但是印度第一产业比重更大,印度的第二产业比重太小,第三产业比重两国接近,都比较小。1998年中国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分别是18.4%、48.7%、32.9%,印度各占29.3%、24.7%、45.9%。可见,中国的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但第一、第二产业比例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太小;而印度第一产业比例太大,第二产业比例过小,第三产业比重比我国大,但二者仍然都比世界水平低了很多。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产业结构合理化,既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中印两国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双方都需要努力去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二、与印度相比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逐渐形成自己的模式,正在逐渐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基地。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的成功主要归结为制造业的发展,而在制造业成功背后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一系列优势。

(1)中国经济决策效率相对更高,在宏观上的国际竞争力明显的比印度要强,经济稳定、快速发展有一定的保障。中国的经济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政府是改革的积极推动者。传统的计划经济存在不可克服的弊端,经济决策效率低下,且贯彻不到位。中国政府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了这一弊端,并提出了改革的必要性,把提高经济决策效率本身作为这场改革的内容之一。改革这么多年来,在政府的宣传影响下,发展就是硬道理早已经深入人心,各级政府和部门为了吸引外资发展辖区的经济,也都在想尽办法提高经济决策的效率。但在印度,地方政府官僚习气仍然很严重,决策程序极其复杂而且非常耗时,投资者不得不花费更长的时间去等待决策和审批,服务于经济增长的制度还远未形成,导致了营商环境不很乐观。同时,印度的党派斗争过于激烈,使得政府无法集中精力去贯彻执行一个稳定的经济政策。这使得国际投资者对于这个潜力巨大的国家仍然心存犹疑,阻碍了外资的流入,从而使印度在外商直接投资(FDI)上大大落后于中国。这也就是为什么印度在改革以后这么多年里与中国相比经济发展波动、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是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权威机构,每年都会根据参评国家国内经济状况、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环境、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等方面指标体系对其宏观的竞争力进行评价,推出《世界竞争力年鉴》。在竞争力排行榜中,中国一直处于中游水平,而且在1995—1998年期间名次不断上升,1999—2001年间虽然有所下降,但到2002年又上升了两位;而印度排名居下游,以两年为周期上下摇摆,在38-42之间徘徊。中国与印度相比名次大大靠前,说明宏观上,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相对而言确实要比印度要强。

(2)中国的经济开放程度更高,融入世界的程度更大,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多种文化融合的产物,拥有兼容并蓄的特征。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能很快适应这一潮流,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这一点印度与中国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哈比卜•哈克•孔达卡尔研究认为,印度崇尚民族主义,而这种民族主义常常体现在排外上,导致游客和投资商纷纷远离这个国家;中国则更务实,一直欢迎外国资金和技术。中国前驻印度大使程瑞生也认为,印度的民族主义情绪较中国强烈,其相当保守的文化传统、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外开放。资料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年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远远领先于印度。2002年中国吸引外资总额已高达527亿美元,而印度只有35亿美元。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贡献也越来越大。如果以美元计算,2003年中国对日本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2%,对德国为28%,对美国为2l%,对韩国为36%,对台湾为68%,对东盟为30%。如果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减缓,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欧美国家都可能受到影响,特别是东亚的日本经济受影响更大。此外,2003年全球主要商品的进口中,中国约占20%,是1985年的5倍。中国已经成为左右国际工业品市场的重要因素。

(3)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好于印度,更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中国改革始于1978年,比印度早了十几年,改革成果也比印度更大,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比印度有更多的时间,投入的资金也更多。有人研究后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型是东亚式的出口推动型增长模式,海外华人提供了制造业外包所需的专门技术,使出口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中国人口负担率的下降,政府把大部分出口收入又重新投入到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从而保证了出口部门拥有持久的竞争力,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而印度的固定投资率远低于中国,导致许多基础设施领域存在严重瓶颈。例如公路、铁路,虽然通车里程很长,但都年久失修,状况极差,严重制约了工农业产品的运输。印度虽有全球驰名的软件产业,但整体通信基础设施落后,网络宽带覆盖率低,移动电话仅区区3000万,远不及中国3亿手机持有量。基础设施上诸多的问题,令外国投资者叫苦不迭,从而影响了外资的流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印度经济的发展。

三、与中国相比印度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

把印度同中国的经济发展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印度确实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是这并不代表印度经济发展到今天仍然一无是处。印度曾经受到英国长期的殖民统治,不少殖民统治时期比较完备的制度得以保存,同时走的又是一条以服务业、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道路,它的经济发展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有些优势是中国难以比拟的。

(1)印度的法律法规比中国更加完备。印度独立以后,基本上继承了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法律体系,法制作为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仍然普遍存在。尽管这个法律体系也存在根本性的缺陷,但是较之中国而言还是相当合理与完备的。尽管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印度做的也不够好,而且印度法庭的效率也非常低下,但它们拥有一个能够独立行使职责的法官,在执法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政府的刻意干扰,因此,在私有制的保护方面,印度要好于中国。在税法和合同法等方面,印度也比较完备,在实践中贯彻执行的也比较好。这些传统与制度规范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提高了印度的微观竞争力,从根本上为印度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印度私营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刊登的哈佛大学教授塔伦•康纳的文章中写到,“比较而言,在所有大的新兴市场中,印度的市场软环境可能是最好的。市场供求双方的信息畅通无阻……由于普遍尊重财产权、尊重法制,合同双方会保证交易的神圣不可侵犯。”这也就是为什么印度在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不如中国的情况下,仍然能在各个行业都成长起来几家在国际上颇具竞争力的企业的主要原因。

(2)印度的私有企业竞争力更强,资本与金融市场更加成熟,使印度的经济植根于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在改革初期,印度国内也曾普遍担心印度本国的企业能否应对国际上那些大型跨国集团的竞争,然而这种担心现在看来已是多余的了。由于拥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良好的市场软环境,印度企业一开始就和国际性的大公司处于同等的竞争地位,促进了企业竞争力的迅速提高。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一大批能够与欧美最好的公司展开国际竞争的公司涌现出来。这些公司中许多是属于最尖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行业,如软件方面的信息系统公司和维普罗公司,制药和生物技术方面的兰巴克西公司和雷迪博士实验室等等。美国的《福布斯》杂志在2002年对世界上最好的200家小公司进行年度排名中,印度有13家企业榜上有名,而中国仅有4家。《远东经济评论》的调查也显示,印度企业总体表现的综合得分高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的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在这次调查中,中国只有两家公司能够进入印度被评为前10名的公司的排名,而且它们都有很明显的官方背景。印度独立以后继承了英国人留下来的金融制度,拥有130年历史银行体系和百年以上历史股票市场。印度的资本和金融市场比中国更加透明有效,企业融资更加方便,资金的利用率也更高。印度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股票市场的表现也让国内外投资者喜笑颜开。汇丰投资管理的印度基金经理山吉夫•杜伽指出:印度股市持续上升,已吸引了大批外国投资者,2003年11月的资金流入创历史最高记录。印度的银行也比较成熟,犯下的错误要远远少于中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到2001年,印度的银行不良贷款占有率仅10%。而据2003年11月18日的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到当年的3月底,印度银行系统总的不良资产减少超过200亿卢比,占净资产的4.4%。而在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率至少在25%以上。印度在吸引外资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外资的利用效率。麻省理工学院的政治学者黄亚生和哈佛大学商学院的TarunKhanna教授于2003年7月24日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尽管中国吸收的外资已超过印度的10倍,且国民储蓄率高达GDP的40%,远高于印度的24%,但在过去10年中,中国的年经济增长率实际上大约为7%,而印度为6%,相差并不大,这证明印度对资金的利用效率要高得多。

(3)印度的科技竞争力更强大,人才优势比较明显。早些年,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仿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全国陆续建立的六所“印度理工学院”,现在已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拥有的科技人才达到400多万,使印度的科技人才数量排在日本、英国等研发大国之前,成为世界排名第三的科技大国。到目前为止,有将近150家国际巨头在印度开设了研发中心,数量上远远超过中国。尽管中国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印度,而且每年拥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但由于教育体制的制约,中国的人才竞争力远弱于印度。由于受英国长期殖民教育的影响,印度人会说地道的英语,这在国际人才流动与交流中和中国相比占尽了优势。甲骨文公司总裁查尔斯•菲利浦曾经表示:“印度知识分子数量之多让人感到吃惊。”现在,人们把印度比喻成“世界办公室”,印度白领所具备的优势将使得他们能够击败美国或欧洲同行,夺取更多的以前只属于欧美人的白领工作。有人预言:当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时候,印度已经成为全球研发中心。

四、中国应该向印度学习什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潜藏因素越来越多的显露出来。正确消除这些因素,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而印度的经验也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应该积极地向印度学习。

首先,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强调司法公正,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为经济发展打造良好的社会和市场环境。有效保障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其次,加大科技投入,改革我国的教育体制,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培养创造型的高科技人才;提高我国的人才利用率,减免人才浪费,消除人才高消费的现象;在普及高等教育的同时,实行精英教育,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必要的劳动力储备。

再次,改革金融体制,完善资本市场。在扩大引进外资的同时,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降低微观经济主体融资的风险和成本。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上的保障,降低金融危机的威胁,减少经济发展的波动性。

最后,积极寻找第三产业的突破口,大力发展我国的服务业,增强我国服务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提高三大产业中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优化不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减少对制造业的过分依赖,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种认为印度基础设施建设太差,制造业上无法挑战中国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我们应该勇敢地承认:目前印度虽然没有全面胜过中国,但是印度在某些关键领域做得更好,尤其是强大的微观竞争力,而且在制造业领域形成对中国的挑战是迟早的事,做好应对印度崛起对中国制造业的冲击已经刻不容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