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谢林自然哲学浅论

谢林自然哲学浅论

【摘要】谢林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哲学家,在德国古典哲学当中,他所提倡的自然哲学崇尚由主观向客观的转变。谢林在坚持自己观点的同时,还能够完全跳出康德所提倡和坚持的观点之外,把一些原本只停留在表面概念的事物与实际事物产生关联,最终以此为基础创建出了自己的自然哲学观。在同一哲学当中,谢林的自然哲学是最主要的核心构成部分,其有着巨大的价值和作用。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这两种哲学的关系展开深入的分析,并就他的自然哲学当中的特征、意义和界限,几个方面做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自然哲学;谢林;同一哲学

“自然哲学”通常指“关于自然的哲学”,具有多样的发展形态:在古希腊,哲学家们将自然哲学归纳为是对万物不停地进行追求真理的过程,而在泰勒斯和赫拉克利特,哲学家们将自然哲学归纳为对水和火的探索;中世纪的自然哲学主要是上帝、自然与人的关联;直到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生产技术以及科学的不断进步和迅猛提升,自然哲学主要表现为机械论自然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的自然哲学与精神相关联,黑格尔把自然哲学上升到精神层面,其中两个方面已经合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完全互相融合的基础之下,寻求一个辩证式的共同发展模式;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著名自然哲学家们,其主要推崇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新世界观当中的核心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更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从实际角度去真正地了解自然,尤其对于自然在客观形成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主体的参与性。在德国,谢林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自然哲学家,他提出的各种各样的哲学理论,在当时的哲学界内形成了巨大的反响,也恰好映照出谢林哲学生涯的发展脉络。

一、谢林的自然哲学

在谢林的哲学探索生涯当中,自然哲学这一词的提出,是其在《自然哲学体系初步构思》当中总结出来的,谢林在成为《哲学杂志》中的长期写作人,其在供稿期间特别崇拜和热爱斯宾诺莎,而且对于其中的知识也有着很深刻的认知和掌握,并且持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第一,谢林对于费希特有关自然的定义有着不认同的看法。事实上,人们对于谢林的不认同观点以及他总结出的哲学思想应当予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将其理解为是代替费希特“无生命”的自然定义解释。该解释主要是从斯宾诺莎总结出的人生的自然当中产生出来的,然而这种思想并没有超越先验理念论的范围。由于谢林非常崇拜和热爱斯宾诺莎提出的思想,并以此为基础给予自己科学研究方面的更多鼓励,谢林开始不断全身心地投入到自然哲学体系的研究当中。有关自然的概念说法,他尤其对费希特的自然观有着极其的不认可,而谢林对于斯宾诺莎给出的自然概念诠释却非常认可和赞赏。这两个人的哲学思想共同对谢林的哲学思想产生作用,加快推动其成了一个非常独立的哲学家。起初,谢林针对先验理念论,利用自然哲学对其进行了相应补充。有关先验理念论,其最初设定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明白客体,掌握与客体有关的知识,而自然哲学的目的与之恰恰相反,他的目的是希望从客体当中推导出一些新的理论和知识,自然哲学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纯粹性。在剖析自然的同时,还能够为人们揭露出许多怎样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提升自我,也能够让自我特征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甚至从精神和心理层面得以提高。所以,自然哲学更多的告诉人们怎样更好地对一些事物予以更全面的认知。然而,谢林对于自然哲学的诠释,他尽可能地将其与人们的精神意识进行相连,也就是说将自然当作一种可见的精神,将精神当作是一种不可见的自然。如此可见,自然不仅仅是一种机械式的循环,或者说是一种无生命的体现,他更多的是一种有生命、有组织、贴近自我的系统。其不再是一种寄托于机械关系当中的系统,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和动力层面的系统,是一个能够促进自我提升的有机整体,能够让人的心灵得以最大化提升。在谢林的自然哲学观当中,他始终觉得,绝对是解释知识原理的最高境界,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绝对的客观存在,而人们的精神本身就是一个绝对的主观存在,这两者之间只有都达到绝对,才可以全面体现出这个世界的完整性和内容性。所以对于他的自然哲学,更多的强调了两个方面的理论问题:第一,自然哲学是建立在对自然科学的不断超越的基础之上,在他看来,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必须形成紧密衔接的关系,鉴于自然科学是通过自然哲学延伸而来,所以具体怎么实现更好的延伸,他觉得紧紧依托机械物理学是无法达到对问题的全面解决,他说机械物理学当中更注重的是结果,而没有注重过程或者是从过程中得出结论,能够从运动过程中产生结论,这是自然科学形成的关键所在。另外在静止过程中必须是先有结论,也就是说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绝对事物予以体现。也可以看作是当事物在通过运动方式来体现静止时,其表示这也是以绝对方式存在着,这是从哲学角度对自然的诠释,完全无法按以前的自然科学理论去解释。第二,在他的自然哲学观当中,更多的是把原有的物理学当中所解释不了的难题,通过思辨的方法来达到充分解决,思辨物理学更多的是针对自然界的原始原因展开深入研究,因此更倾向于对于动态现象的研究,而经验物理学当中更多的是倾向于对动态来源的研究。两种物理学前者更注重的是自然界非客观的事物,以及这些事物本身的结构。而后者更注重的是自然界表面现象方面的研究。谢林始终觉得尽管康德得出了动力学结论,但很大一部分人仍然觉得这又是一个比较潜在表面的研究,没有和真正的精神关联到一起,所以谢琳迫不及待的需要对自然的必然结果和自由结果之间的对立联系进行研究。唯有此才可以把自然界和精神之间的对立关系转化成同一,也就是说把自然科学当中的经验论转变为自然哲学当中的先验论,这就好比谢林所表达的:“我所提倡的自然哲学观从最初起,就是为了探索自然界的必然性,同时又不仅仅停留在自然界的表面范围内,而是要超越自然界,在超越过程中不断总结新的自然观,然后将其上升到精神层面,所以在我的所有哲学观当中,自然哲学只是其中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二、谢林的“自然哲学”与同一哲学

在谢林的所有哲学理论当中,同一哲学是最主要的一种,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就包括在其中,这两个哲学前者更注重实用性,而后者更注重观念性,两者之间的相互渗透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同一哲学体系。事实上,有关自然哲学这种思想,其起初所成立的观念就是围绕“绝对”而展开的,该观念的形成,并不可以作为过往经验的依据,也不可以成为先验理论的证明依据,谢林很肯定地认为,自然哲学并不意味着就是一个较为自主,较为基础的科学,并不仅仅能够是从同一哲学当中进行推导后所产生出来的。而且谢林很肯定的觉得,自己对于自然哲学的浓厚研究兴趣,并不意味着自己背离和否认了先验理念论,而是更多的将两个内容从形式上进行了很好的补充,将其形成了两个完全独立且具体的分支,进而将这个新总结出的体系叫作为同一哲学。在他的同一哲学体系当中,自然哲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该哲学不但可以全面解决一直以来自然科学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同时还是谢林哲学体系当中最为关键的,谢林在创建主观和客观统一存在的绝对关系时,研究出了自然哲学,所以自然哲学在谢林的哲学体系当中是一种必然的存在,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予以详细解析:其一,站到思维性和同一性的哲学角度来分析,在他的自然哲学体系当中,包括了自然当中的所有诉求,由于在德国古典哲学当中,想要实现主客体绝对的同时存在,就必须超越康德的先验哲学,在他的基础之上利用辩证思维来达到同一,但在实际当中,自然界和人本身就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相互之间处于一个对立状态,在费希特的哲学理论当中,并未将康德哲学当中所提出的主客分离问题予以解决,而谢林的自然哲学不仅将问题予以了解决,还将其上升到精神层面予以了解释和超越,如此一来,更好的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问题,所以在真正探讨自然哲学时,只有利用辩证思维和达到存在统一,才可以真正把主观和客观形成一致。对于谢林来说,只有把自然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形成一致,才可将其真正实现同一,也才可以站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角度去依托哲学解释自然。其二,在德国古典哲学论当中,更多的将哲学与科学紧密的关连到一起,而谢林的哲学完全超越了自然科学,并在此基础上创建出了更具思维性的自然哲学理论。对于康德来说,其只是针对自然科学进行了一部分反思,并针对一些理论进行了一部分验证,也就是说通过一些自然事物和科学知识来得到一些验证依据。而对于费希特来说,其突破了一定的限制性,通过自然科学来发现事物当中的一些最高知识理论,也就是说在他这种理论得出过程中,必须站到自然主观化的基础之上,来通过非我实现对自然的最高哲学解释。但谢林的理解却大不一样,他完全打破了自然界的主观性,利用思辨思维把自然科学当中总结出的知识理论进行了升华,然后利用科学完成了对自然哲学的提升。其三,自然和人类本身就是一个共同的存在体,在世界发展史当中,自然史是必然的存在,而自然哲学是其存在的主要关键,在这以前,在世界历史当中,只有记录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并没有对自然史的发展进行记录。而谢林提出的绝对哲学,把自然历史和人类历史同时放到一个绝对发展阶段,如此一来,自然史和人类历史才可以站到一个统一的发展阶段,自然历史才可以真正被归纳到世界史当中。综合以上所述不难发现,在谢林提倡的所有哲学当中,自然哲学是最核心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是他的哲学体系不断发展过程中才诞生的自然哲学,同时自然哲学的诞生也可以使得他的哲学体系更加完整,更有真理性。

三、谢林的“自然哲学”的特性

在十九世纪末期,自然哲学不仅仅局限于对于自然的探索,更多的是对于自然科学的验证和研究,而且在谢林的自然哲学当中其最主要的意义和作用是给大家提供自然界当中所有与自然相关的知识,而是在于对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在哲学上的贡献,谢林的自然哲学的贡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谈:其自然哲学的现实性、自然“创造力”和“自然必是可见的精神”。

(一)谢林自然哲学的现实性

现在,大多数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研究是根据实在论观念,其实际上是不够充分的,因为实在论观念认为人自身的存在之外还有一个绝对的客观的对象世界。在谢林的自然哲学当中,把自然当作一个有机整体,在探索自然史,要站到绝对性角度,利用辩证性思维,把自然理论和实际当中的自然事物形成一个紧密的连接,由于一个事物的本身存在就属于自然,而自然也会由于人的思维变化形成不同的知识概念,自然哲学本身具备的纯粹性和客体性,可以充分地验证出自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带动一个新的精神和新的无意识自我的产生,这也是自然发展当中的一种自我体现,所以自然哲学也可以充分说明,主体概念是怎样从纯粹的客体概念当中而形成。

(二)自然创造力

在当时关于物质的地位问题,谢林有着独特的哲学解释,它利用动力学的解释方法,把自然当中的创造力当作自然发展的主要来源,而且用这种创造力更好的取缔了原有的机械论方法,在实际自然生活当中会形成许多的产物,这些产物需要通过科学来进行研究和处理,而且这些产物的形成可以总结出很多的规则。但对于自然哲学而言,其仅仅是用来处理一些自然表面现象的事物,对于自然形成的科学方面却不能有着很好的验证和说明。如果把主体当作是一种客体存在,其完全不是一种绝对性和无常劫性的,而是以一种非对象化的特征存在着,同时还要在自然当中存在,这种绝对性和非对象化性的特征,均是来源于自然本身的创造力。所以,必须针对自然当中的客体存在予以更高的关注,自然当中的创造力产生,不能脱离自然本身,它是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自然的创造力发挥了更大化价值和作用。所以,在实际自然事物形成过程中,每一个问题都是自然形成的过程以及产物,也是自然在发展当中的一种自我体现。自然的创造力绝不能受限于一些规定性原则,需要在无限的创造和发展当中来激活自然当中的一些事物。单一化的规定无法促成自然的更好发展和形成,其始终会面对一个又一个的根据性问题。所以,在自然发展过程当中,会存在着很多的冲突性和作用性,在基于冲突力的作用下,是对自然创造力本身的自我约束,会使得一些自然产物在经过科学验证和经验总结后自然而然形成。谢林觉得,在广大的自然世界当中,许多生物在自然世界当中都是一种随意的存在,针对这种生物的科学研究和挖掘,能够把自然当成一个重点分析对象,能够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果因素以及偶然因素,站到更加科学和对立的角度去摸索和探讨自然事物存在的规律,这样才可以更加合理科学的解释自然。人们给谢林的观点定义为是活力论,对于这种定义谢林完全否认,他认为,如果只是因为事物本身是一种有生命的存在,就将其说成是通过生命力来驱动发展,这种说法是毫无意义的。谢林给出的解释为,在生命进程当中需要更多的科学来进行佐证,而且如果把生命进程仅仅是当作一种生命力,那么生命力的意义又将何在,其真正的意义也会被缩小。所以,把其定义为是生命力,根本就是一种矛盾的说法。事实上,对于自然的本质解释根本不受任何力的限制,它是需要一个正力和相反的力来共同作用和验证及思考,这样才会更加透彻地分析出某种事物的特征及存在性,所以说任何一个事物的存在都会关联很多的力,并且在这种关联当中来产生新的事物。

(三)“自然必是可见的精神”

关于自然哲学,谢林首先研究了自然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上文提道:他的“自然哲学”更多的是将其联想为与意识相关的东西,将自然当作一种可见的精神,将精神当作一种不可见的自然,谢林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自然科学一定会朝着科学化精、神化的方向发展,正是基于这种方向的发展基础之上,自然科学才可以真正被理解为是一种自然哲学。所以研究自然科学的最大目的就是将所有自然生存法则逐渐精神化,逐渐转变为直观思维的方法。换句话来说,健全的自然哲学需要将自然体系总结成为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通过这样的总结办法,能够从以往旧的思想当中总结出新的思想,并将这种思想灌输到人们的精神当中,自然会借助这些思想产生出更多新鲜事物,让或者让一些事物焕发新的生命力。被自然给予精神的同时,能够让自然焕发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让自然更加有趣,让自然从以前的杂乱无章,变得更加聚合。从谢林的自然哲学当中让人们明白,自然的存在并非仅是遵从力学原则,或者是一种无生命的存在。相反,它更多的体现出了一种具有鲜活动力及有序和有组织的系统,同时也会在基于精神和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崭新的有机整体,进而实现对自然的科学化探究。

四、谢林自然哲学的意义和界限

谢林的自然哲学具有的一定的标志性意义,在他提出的所有哲学体系当中,自然哲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不可磨灭的意义,他提出的绝对唯心主义完全超出了康德和费希特提出的主观唯心主义,而且在黑格尔哲学的思辨哲学基础之上,谢林找到了自己的哲学观,他提出的主客同一全面突破了前面两个哲学家的主观主义,他觉得知识的存在不仅仅局限于主观方面,还有客观方面,因此,他把自然和精神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绝对性存在意义。黑格尔对于谢林的自然哲学也表示了认同,他觉得谢林提出的绝对唯心主义不应该局限于对于事物的主观性理解,而更多的是要站到差异性的角度去客观的分析和理解一个事物,然后通过科学来构建出一个更有创新意义和鲜活的事物,这样才可以让主体从真正的精神层面得以升华和发展,如此一来,才可以让绝对哲学观更加完整,更加具体。

五、结语

谢林的自然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由主观向客观转向的标志,是其整个同一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重要和积极的意义,他不仅超越康德、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同时为黑格尔哲学的思辨道路奠定了基础,但其“绝对”为无差别的、僵死的实体性的东西。而自然哲学中,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无疑是最科学的,它着重凸显了关系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对象性关系再探究自然和了解自然当中所发挥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叔贵峰,周帅辰.谢林自然哲学与其哲学体系的内在关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

[2]罗久.自然中的精神——谢林早期思想中的“自然”观念探析[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2,(02).

[3]庄振华.略论谢林自然哲学的开端[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

[4]刘孟妍.谢林研究现状述评——兼论谢林艺术哲学思想[J].外语教育研究,2018,(6).

[5]麻磊.论谢林和马克思内在逻辑继承性——即马克思对黑格尔批判谢林所做的超越[J].山西青年,2016,(21).

[6]罗伯特·C·所罗门,凯特琳·M·希金斯.德国唯心主义时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闫佳雯 孙静维 单位: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