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堂课教学方式

大堂课教学方式

我校幼师专业自一九九六年起开设了手风琴大堂课。手风琴教学的目标不仅是,使学生了解手风琴弹奏的基本常识,进而培养弹奏音阶、练习曲,小作品(独奏曲)及儿童歌曲的伴奏能力,为今后幼师工作奠定良好的演奏基础;其次就是,通过掌握熟练的弹奏技术,真正地感受音乐,音乐不是一味的单一枯燥,而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作为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大的教学目标即是让每一个学生懂得真正享受音乐和感受音乐的魅力。

幼师专业的手风琴教学是面向班集体的大堂课教学,是给全班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机会的教育,而不是只抓少数学生的教育。但是每个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我认为手风琴大堂课更需要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所以我打算把手风琴大堂课教学和“因材施教”教学方式联系起来,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以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前提,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实施教育指导,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让每个学生在无素质条件的基础上,获得完善发展和提高。

实施大堂课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是:首先要调查了解每个学生的音乐接受能力、艺术视野与表现、动作协调能力及智力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而手风琴“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关键是熟悉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音乐基础知识、演奏技能、音乐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双手协调能力等),还要了解学习态度爱好,兴趣及思想变化。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传达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理性分析学生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差异,遵循学生智力和个性发展的个体特性,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因受教育者的智力等级和个性特长而变化。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下面汇报一下,通过多年来的因材施教方法,所改革与探索的实际教学体会。

以下共分三个贯彻原则:

因材施教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多年来,我在探索大堂课中的个别上课中,采取了“一对一”的教学方式。所谓“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就是,在大堂课中根据素质把学生分成A、B两组进行讲授。A组是接受能力强的,B组是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差的。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A组在完成统一授课内容的前提下,采取必要的措施,区别对待,使之逐步完成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比如附加曲子(练习曲、小作品等),可适当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使其充分发挥音乐才能,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技能。

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面向全体学生进行C大调音阶练习、音阶旋律练习、附点音符练习、半音阶练习、分解和弦练习的等以上练习。主要目的是强化整体的技巧训练,因为每首曲都有一个明确的技术要求和目的,即通过训练加强手指的独立性、积极性,对各种不同演奏法所益处。其次是弹奏小作品,小作品是指风格不同的、广泛的各种中外作品。它们一般篇幅不大,形象鲜明,可以学习和掌握各个时代的不同作家的风格作品。不仅能开拓艺术视野,而且也能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表演力。

大堂课中的“一对一”上课,一般来说,教师对学生讲的内容是相同的,但是在技能、难度表现等方面的要求和培养目标,却有所差别。总之,这种教学方式是力求使每个不同层次学生得到各自潜能发挥的先进的教学方式。

因材施教二:明确教学目的、把握重点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手风琴教学的特点,归结为“弹奏”。因此,教和学,其目的重点都必须仅仅围绕“弹奏”这个核心来进行。教学一首乐曲,必须明确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什么样的节奏、节拍,运用什么样的弹奏方法等。手风琴课的一般规律是讲授、示范指导、学生练习。当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弹奏难度较大时,教师应当示范。在讲授过程中,要抓住教材重点,讲透讲活。则必须要讲得通俗浅显,也就是要“深入浅出”。

因材施教三:持之以恒、强化训练是培养弹奏技能的重要途径。

手风琴课的核心是弹奏训练。教师的讲授和示范,只能教会基本知识,而学生的技能,只能靠自己刻苦的学练来培养和成就。手风琴弹奏的过程,即听懂、练熟。课内任务是听懂和学会,课外的任务是练熟,但课外作业不能太多,也是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习惯,为了严格要求,一首曲子弹完之后,将进行考核计分。

总之,实施大堂课中的“因材施教”,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幼师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人才素质的培养。大大激发了学生练手风琴的主动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形成了知识

的迁移,使每个学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需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才能切实地激发他们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结合实际条件,充分挖掘和利用校本教材,因材施教,才能真正提升学校的音乐教学水平。

摘要:根据教育实践,探讨如何进行大堂课教学的“因材施教”。

关键词:大堂课教学;因材施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