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元明清剧女子形象分析

元明清剧女子形象分析

本文作者:贾亮亮作者单位:安徽大学中文系

元清明三代是我国戏曲发展的高峰期,涌现出大量的杰出剧作,宛若一朵朵盛开的奇葩。这与戏剧家们的精心创作、潜心修学密切相关,他们用艺术的手法为我们展现出当时的时代精神、人物风貌。他们身上体现的不单单是人物的个性,更是当时社会精神的聚焦。而戏剧中的女性形象总是深深触动我们的心,她们的身上有劳动人民善良勤劳的品格,有贵族小姐反抗世俗的勇气,有青楼女子的勇敢正义,有丫鬟婢女的机智热心,有农村少女的青涩痴情。下面让我们来细看一下这些生动的女性形象。

第一类是以窦娥和赵五娘为代表的劳动妇女形象。窦娥是关汉卿《窦娥冤》中的女主公,关汉卿在作品中创作出一个具有全民意义的善良妇女形象。她自幼就饱受苦难,三岁丧母,七岁给人当童养媳,结婚不久死了丈夫,紧接着张驴儿父子又给她带来新的苦难,昏庸的官吏为了几个臭钱,剥夺了她的生命。透过其悲惨遭遇,我们可看出她坚强、善良的性格。窦娥坚持自己的原则,张驴儿的各种迫害没能改变她的本性。她正直不屈,在太守面前“捱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也不屈打成招。在生死关头,为了救年迈的婆婆,她甘愿自我牺牲,这是一个坚毅不屈、正直善良的女性人物形象。高明《琵琶记》中则塑造了一个在家吃糠咽菜,侍奉公婆,公婆死后卖唱乞讨,赴京寻夫的善良淳厚的妇女形象。剧中最感动人心的是“糟糠自厌”那段,赵五娘从充饥的糠粃想到自己的身世、离别、生与死的犹豫以及她的坚贞自许,同时“乞丐寻夫”中赵五娘一字一泪的描写,也为我们展现了封建社会千千万万善良妇女的典型悲苦生活!封建社会给予窦娥和赵五娘这类善良劳动妇女的是深深迫害与悲惨命运,她们成为黑暗社会的牺牲品。

第二类是以崔莺莺和杜丽娘为代表的贵族小姐形象。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是一个美丽,又具有生命、青春觉醒意识的相国小姐。她的美丽不仅使张生为之倾倒,还有老的、少的、男女僧俗,甚至连法本也凝眺。作者笔下的崔莺莺很美,不是天仙,而是活生生的人,如“赖简”一折,红娘偷看莺莺道:“日高犹自不明眸,畅好是那懒、懒。半晌抬身,几回娘,搔耳,一声长叹!”像这样的生活细节,作者信手拈来,莺莺的形象便一跃而出。自在佛殿上遇到张生之后,她昏睡的生命、青春意识开始觉醒。她对自己有这样的描述:“往常但见个外人,氲的早嗔。但见个客人,厌的倒褪。从见了那人,兜的便亲!”因之,便“坐又不安,睡又不稳,登临也不快,闲行又闷,整日价情思睡昏昏”起来了。她开始思索她的青春和生命的意义。尤其在孙飞虎围庙时,她的生命意识便在仓促的刹那间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道我眉黛青颦,莲脸生春。恰便似倾国倾城的太真。兀的不送了他三百僧人:半万贼军,半霎儿敢剪草除根。那厮们於家於国无忠信,恣情的掳掠人民,更将那天宫般盖造焚烧尽”这段描写了莺莺的五便三计,可见其灵魂的魅力。到“赖婚”、“听琴”,她已经开始怨恨老妇人,甚至有了正面的反抗,在老妇人让她与张生敬酒时,她竟把杯盏掷给了红娘,这是对父母和封建礼教的反抗。透过崔莺莺我们看到的除了美丽,还有生命、青春觉醒、反抗礼教的意识。明代一大经典戏剧《牡丹亭》,它的女主人公不仅是优美的,反封建的,还追求爱自然、爱生命、爱自由的个性解放。杜丽娘作为太守家的小姐,深深地受制于封建思想的压制,然而热烈的诗歌唤醒了她的生命,从“惊梦”一出中可见其多么晶莹可爱的灵魂,她第一次看见了春天,也是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生命和春天一样美丽,脱口而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美好的春光与苦愁的闺阁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她向往外面的世界、美好的生活。怀着如此心情,她开始了“寻梦”,追忆在梦中与柳梦梅的约会,回忆的狂喜到可悲的现实,一腔热情只能寄予在一株梅树上,对于爱情炽烈的渴望耗尽了她的生命。她是戏剧中爱自然、爱生命、爱自由的真正的人,她没有服从于封建社会的重压,死也要坚持自己的追求,“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在杜丽娘的身上我们看到她对人性的追求,将反封建更推进一步。

第三类是以赵盼儿和李香君为代表的青楼女子。赵盼儿是关汉卿《救风尘》中一个聪明、敢于向恶势力抗争的妓女。剧中妓女宋引章憨厚可爱、没有社会经验,被周舍欺骗,刚嫁给周舍就受到虐待。赵盼儿得知自己的姐妹受此折磨,便不顾一切困难去援救她。赵盼儿把自己打扮得美丽动人,掌握了周舍的弱点,巧妙应对,最终她战胜了周舍,救出了自己的姐妹。可见作为社会地位低下的妓女们是多么的勇敢机智,讲义气,富有同情心,也反映了社会对妓女们的压迫欺凌。清代孔尚任《桃花扇》中的李香君,人物形象则更加震撼人心,虽然身为妓女,但却具有守志不污的高尚节气、坚毅不屈的正义精神。剧中的“却奁”:“官人之意,不过因他助俺妆奁,便要徇私废公;那知道这几件钗钏衣裙,原放不到我香君眼里。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字香”,这言语中可见其正直、坚定,不为一己私利而动摇做人准则。再到后来的“拒媒”、“守楼”中,她以自杀来拒抗逼婚,不仅出于对侯方域的爱情,更重要的是其具有爱国情操、民族意识。李香君这个形象,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妓女、艺人们的正义坚定、勇敢爱国,还反衬出南明统治阶级的荒淫无度、动摇妥协。

第四类是以红娘、春香为代表的丫鬟侍女。《西厢记》中莺莺的贴身丫鬟红娘热心机智。红娘在莺莺焚香拜月时,首先揭开了她内心的秘密;在莺莺看张生简贴撒娇撒赖时,替她撕下了虚伪的面具;最后再三催促莺莺月下赴约,鼓励她冲破封建枷锁,追求爱情。在“拷红”一折中其形象更加饱满了,红娘云:“信者人之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使怨女旷夫,各相早晚窥视,所以夫人有此一端”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她的机智大胆、反抗礼教的勇敢精神。春香是《牡丹亭》里杜丽娘的侍女,杜宝本想安排她在杜丽娘的身边,监察杜丽娘的行为思想,但结果却适得其反。春香不但没有肩负起杜宝赋予的重任,反而成了杜丽娘追求个性解放、反抗束缚的导火索。杜丽娘正是在春香的引逗下,冲破闺阁的束缚到园中游玩,见园中美景,发起伤春寂寞之感。文中“春香闹学”很是精彩,她让陈最良学关雎叫声,并模仿鸠声;当陈讲解“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时,便追问为何要“好好的求”;当陈取来荆条要打她时,她抢过荆条掷于地上。这些情节让我们感受到了春香的活泼、调皮,从这些诙谐指导中也可看出其背后的反封建束缚意味。

第五类是以孟称舜《桃花人面》中的叶臻儿为代表的农家少女形象。《桃花人面》讲述的是崔护外出游玩,路上口渴,向农家少女叶臻儿乞水,相互爱慕的故事。叶臻儿与前面的才子佳人爱情故事中的女主角不同,而且之间的差异十分鲜明。她不是娇贵的千金小姐,出身农家,情窦初开,受儒家正统礼教熏陶少,平时交往的也只是村邻农家少女,生活中除了老父亲别无其他异性,对外界和年轻异性充满好奇,有着很青涩的情思。她与崔护仅见一面,杯水之交,竟至刻骨相思,分隔一年杳无音讯,不仅未使这种偶发的情思中断,反而愈加强烈,最终导致叶臻儿伤情欲绝,昏厥濒死,却又在意中人怀中再生,可见叶臻儿是多么的单纯、痴情。像叶臻儿这样青涩的农家少女形象,她的爱情故事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言以蔽之,元明清三代戏剧描绘了众多女性,她们形象生动鲜明、各具特色,透过她们大略可见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剧作家们用艺术化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个典型人物,描述她们的生活、命运,将时代精神、个人情感都反映在戏剧中。元明清三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远不止上面所罗列的,还有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慢慢揣摩,解读其艺术价值、思想内涵。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明清论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