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融汇式教学在建筑专业理论课中应用

融汇式教学在建筑专业理论课中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基础建设不断完善,我国大兴土木致使建筑成为热门专业。在建筑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模式。本文通过融汇式教学在建筑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总结相关经验,希望对建筑理论课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融汇式教学;建筑;理论课

建筑学作为应用型综合学科,其专业课程主要分为理论课、实践课和设计课三种。理论课是建筑专业的基础课程,为设计课和实践课奠定基础;而设计课是建筑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实践课就是对理论课和设计课进行性延伸,也是对理论课和设计课所学知识进行检验。由于实际教学中,理论课、设计课和实践课分开进行,致使教学环节相互脱节,因此教师应对建筑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1建筑课程现状

1.1授课内容与教学目标相矛盾

在建筑课程中,对于传统课程,学校安排不具有建筑教育背景的教师进行授课,致使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预期,导致学生对课堂内容失去兴趣,从而对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不足,因此导致教师教学目标无法完成。

1.2课程内容与学科课时相矛盾

由于建筑专业课程内容广泛,学校为完成教学任务,紧密安排课程课时,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讲解时,很多需要展开详细讲解的内容被一带而过,为追求课堂效率而忽略了将理论基础与设计、实践相结合,从而导致教学过于死板,并且学生也难以全面把握知识脉络。

1.3授课教材与专业要求相矛盾

由于很多院校对建筑专业没有进行具体实践考量,教材设计时没有进行细化,章节间衔接不充分,因此致使教师传授知识不够连贯,学生理解困难。并且也使得学生在设计和实践中无法进行思路梳理,从而思维模式混乱。

1.4建筑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建筑专业课程教学将理论课、实践课和设计课相分割,不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总体把握。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应当运用在设计课程和实践课程之中,但是实际教学中,理论课与设计课及实践课脱节,使学生所学的建筑理论知识无法运用到具体设计、实践中[1]。因此,通过融汇式教学模式,将建筑专业理论课、实践课和设计课融会贯通,使其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指导设计、实践。

2融汇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融汇式教学模式在建筑课程中运用,需要将学科内容、学科时间和学科体系相融汇,从而确保融汇式教学在建筑课程实践成功。

2.1融汇学科内容

对学科内容进行融汇式教学是指理论课、实践课和设计课在学科内容安排上要相互融合。理论课教学中,要在完成教学任务基础上,对设计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渗透;而在实践课程教学中,要将理论课程知识进行迁移,使学生加深对理论基础知识的印象;并且在设计课程教学中,还应把握好理论与实践的内涵,使其在设计课程中得到体现。总而言之,无论是理论课、实践课还是设计课,都应当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2融汇学科时间

融汇学科时间是指同一个学期要同时安排理论课、实践课和设计课。三种类型课程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交叉进行。例如,在讲到桥梁构造时,教师可以对设计课中某座桥梁进行详细讲解,并且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设计。学生通过理论知识学习,从而运用到实践中,有利于对知识进行系统把握,同时还能巩固专业知识,激发学习兴趣[2]。

2.3融汇式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融汇是指课程教师、授课时间和课时安排等都需要进行融汇。因此需要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设计课程进行重新调整。例如,在进行理论课重难点教学时,应当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讲解,还可以将理论课教师安插在设计教学组中。不仅如此,教学知识点要在理论课、实践课和设计课中保持一致,从而使三种课程相互连接,避免学生在实践课中还要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此外,课时安排也要视情况而定,可以根据学期教学重难点对每种类型课时进行调整。

3融汇式教学模式在建筑理论课中的应用

3.1建立融汇式教学体系

根据建筑教学现状并结合当前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由于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操作实践要求逐渐提高,所以将融汇式教学模式运用在建筑课程中至关重要。建立融汇式教学体系需要教师拥有大局观念,无论是理论课教师、实践课教师还是设计课教师都应当将知识融为一体。在融汇式教学体系建立上,要将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实践课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并且还要为设计课程调整预留出相应学时。除此之外,还要拉长理论课学期教学战线,例如,将原来八周课程调整为十六周,将原来每周两次课调整为每周一次课,其目的是为了使设计课和实践课能够穿插在每周的教学活动中来,保证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不仅如此,学校还要将构造课教师安排在设计课教学组中进行设计指导,以保证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融会贯通。另外,授课时长也要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调整。例如,本学期理论课课时安排超出理论课内容授课时长,可以适当缩减理论课课时给实践课和设计课使用。

3.2调整课程内容

调整课程内容就是将建筑课程中理论课与设计课相关联的知识提取出来进行教学。如果理论课知识与设计课知识相关联,那么教师可以根据设计课任务量多少对理论课内容进行动态调整。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紧密结合实际,将新材料、新方法增加到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中。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实用性技能培养,对于淘汰技术可让学生了解即可。

3.3提高教师水平

教师水平提高对于构建融汇式教学体系也有重大意义。教师知识储备和教学模式影响教学质量。传统教师授课内容紧贴书本,没有知识拓展,使学生得不到相关专业知识补充,从而失去专业兴趣,导致教学进行无意义。因此,教师除了提高相关专业知识外,还要将知识融会贯通。理论课教师在授课时要引入设计课和实践课知识,帮助学生将三类课程联系到一起。同时,实践课和设计课教师也要对理论知识进行拓展,丰富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学科专业素养。不仅如此,理论课教师还要参与到实践课和设计课中,进行学术交流探讨,密切关注最新理论科研成果,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中,把教学和科研融为一体,实现教学与科学研究共同进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4革新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融汇教学模式下建筑专业课程改革,所以要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两个层次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首先,改变传统课堂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将建筑中抽象知识具体化。教师在课堂上长篇大论的讲解会造成学生知识理解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增加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榫卯结构时,如果只是将榫卯结构的含义、结构对学生进行讲解,很有能导致学生一头雾水,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具体实例如,山西悬空寺、天坛祈年殿等对榫卯结构进行知识传授,引导学生观察建筑物内部结构,进而加深对榫卯结构理解,并且能够运用到具体设计实践中;其次,理论教学要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教师不能将教学场所局限于课堂之内,还可以转移到建筑工地中去。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工地之中,让学生亲临建设现场,使学生在观看施工时进行学习,在学习时还能操作。学生在施工现场能够对所学知识认识更加直接,通过在施工现场的所看、所感、所想,将头脑中知识进行迁移,进而加深知识理解,提高学习兴趣。

4结语

中职教育课堂的教学目标不能只关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还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运用,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因此,将融汇式教学模式应用在建筑专业课课堂中至关重要,其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整合课程内容,通过理论、设计、实践三位一体,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参考文献:

[1]曾洪豪,谢晶.关于建筑设计“课程组合教学”的探讨———以普通高校建筑专业教育为例[J].中外建筑,2020,(5):91-92.

[2]周理,黄勇,陈波.高校建筑专业建筑材料课程改革探讨[J].高教学刊,2020,(17):133-135,139.

作者:江舜华 单位: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