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歌在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应用

民歌在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应用

【摘要】当前教育界大力提倡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号召传统文化进校园,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来陶冶学生的心灵,增强年轻一代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将民歌应用于音乐课程,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中,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此为中心,从三个方面对民歌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即意义、作用、策略。

【关键词】民歌;学前教育;音乐课程

民歌是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创作的一种口头歌曲形式,通过口传心授在群众中世代相传,不断得到加工提炼,具有集体创作、口头创作,在口头传播中不断变异,并能表达人民心声的特点。①其一般特征为音乐语言简洁,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短小精练,易于传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作为民族音乐的重要载体之一,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对于其他传统音乐形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许多歌舞、曲艺、戏曲和器乐都是直接或间接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民歌除了自身具备独特的艺术价值以及在民族音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之外,将其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也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民歌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的意义

(一)促进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关于民歌的起源,中国民族音乐界一般认为是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和生活,是各族人民在日常的社会实践中创作而成的。民歌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劳动实践、爱情婚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劳动实践中的助手,社会斗争中的武器,交流情感、传播知识、娱乐消遣的工具,也是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社会、风俗的宝贵资料。因此,学习民歌能够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第一层含义是指学生作为音乐文化的继承者,在学习民歌的过程中能直接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教师授课的过程即是文化传承的过程。第二层含义是指学生作为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将其所学应用于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能够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儿童民歌属于民歌中的一类,如“动物歌”、“数字游戏歌”、“猜谜歌”等。此类民歌短小精悍,节奏鲜明,旋律活泼,富有童趣,又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儿童在学唱歌曲的同时还能够增长知识,认识世界。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及音乐审美能力。首先,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我国音乐文化中的五大类传统音乐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完善的,而民歌作为其中极具代表性的音乐类型,对其他传统音乐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各地的花灯戏、花鼓戏,说唱音乐中的牌子曲、琴书,以及许多民族器乐曲牌(如《梳妆台》、《剪剪花》)等均由民歌发展移植或改编而来。另外,民歌对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的发展也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其次,民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艺术特点之一便是诗与乐的高度结合。民歌的歌词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属歌谣体;一般句式整齐、押韵、平仄不严;以七言句为多,兼有其他句式,在结构上以两句体、四句体为多。②创作者在有限的歌词中通过运用比喻、对比、夸张、叙事等写作手法,达到了突出音乐主题思想的目的。例如《摘葡萄》的歌词以想摘“葡萄”、“花椒”来暗喻对姑娘的爱恋;《兰花花》为两个乐句单乐段的短小结构,通过运用叙述性的歌词完整地讲述了兰花花不幸的婚姻遭遇和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同时,音乐旋律将诗的内涵和情感予以淋漓尽致的表现,最终在民歌中达到了诗与乐高度结合的艺术效果。因此,民歌不仅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是提高音乐修养、音乐审美能力的必要前提。

二、民歌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学前教育专业所开设的音乐课程包括声乐和钢琴两部分,教学目标为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综合素养;学生除了应具备一定的声乐演唱能力、钢琴弹奏及弹唱能力外,还应具备丰富的音乐表现力。音乐表现力之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性是由其就业方向决定的。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学前教育行业的一线教学工作,应当能够通过日常的音乐活动引导幼儿学唱歌曲,并启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而幼儿教师是否具备较强的音乐表现力,是否能将不同风格的歌曲生动地演绎出来,正确传递创作者渴望表达的情感,将直接影响到幼儿音乐教学的效果。通常,民歌描绘的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具体场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再配以通俗易懂的歌词,易于学生理解音乐旋律所表达的情感。不同于国外声乐作品歌词晦涩难懂、情绪变化复杂纠结,在学习中国民歌时,通过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分析歌词的内容,学生可以正确地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和音乐的情感风格。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的前提是其与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之后,他们才会产生希望借助音乐的语言进行情感表达的冲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辅以表演技巧方面的讲解,则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以苏北民歌《挑担不怕扁担弯》为例。首先,教师通过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使学生了解到这首民歌为搬运号子,属于劳动号子的一种,是在通过人力运输物件时演唱的。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搬运货物时的动作,用音乐旋律模仿搬运脚步行进的节奏,并通过“咳咳呦喂”“嗨咦喂”这类拟声词模拟人们在搬运重物时的喘息声。学生在一边模仿搬运一边学习演唱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效地增强了音乐表现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③而音乐想象力,对于欣赏者来说是在聆听音乐时脑海中勾勒出画面的能力;对于表演者来说则是在表演过程中,对作曲家创作意图进行二度创作,在头脑中形成全新画面的能力。就后者而言,音乐想象力在某种程度上是为音乐表现力服务的;具有丰富的音乐想象力的表演者,其音乐表现力也相对较强。因此,音乐想象力之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民歌所描述的画面通常是某个具体的劳动或生活场景,例如《打夯歌》是四川人民打地基时唱的劳动号子;放牧山歌是人们在野外放牧时唱的山歌;婚嫁歌是各族人民在婚嫁活动中演唱的,如湖南的“伴嫁歌”、广西的“婚礼歌”。这些都是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再搭配歌词所叙述的更加具象的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民歌时能够立刻在头脑中浮现出生动的画面。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相比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普遍较弱,因此将学习民歌作为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的手段符合学生的学情特征,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民歌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策略

(一)完善教学内容,将民歌融入日常教学。目前师范类专业的音乐课程设置普遍是以西方音乐课程体系为标准,采用西方音乐课程体系的教学思路。民歌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所占比重有限,不论是声乐课上学唱的民歌,还是钢琴课上学唱的儿童民歌。因此,若要将民歌有效地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首先应完善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民歌课程的比重,甚至可专门设置以民歌为主要内容的章节。但值得注意的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入校前音乐基础普遍较差,因此在音乐作品的选择上,应考虑到该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宜选择演唱难度或弹奏难度过大的民歌作品,避免得不偿失。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定期开展民歌教学相关内容的师资培训能够直接、有效地提高民歌教学的教学质量。师资培训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从学校毕业进入教学第一线,并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学校应增加各类型的专业技能培训,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同时,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也应当积极参与培训,自觉主动地提高和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第二类,教师理论知识培训。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是提高专业素养的必备条件,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丰富音乐理论知识,例如中国音乐史、中国民间音乐、中国作品曲式分析、中国音乐美学等,都应该有所了解。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提升综合素养的目的。第三类,教师教学方法培训。民歌课堂不同于普通的音乐课堂,教师不仅要对作品本身的表演技巧进行讲解,还要通过作品将其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传达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领会到民族音乐的精髓。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缺少民歌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也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因此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三)调动学生对民歌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民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当今社会是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民族音乐文化难免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年轻一代追捧的是流行音乐,缺乏对民歌的认识和热爱。若想改善这一现状,使民歌能够在学校教育中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发现民歌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欣赏民歌,学会演唱并且能够唱好民歌,进而消除民歌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喜爱民歌。

四、结语

民歌作为一种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艺术形式,直接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同时又具备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将民歌广泛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不仅具有促进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及音乐审美能力的意义,而且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想象力也具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当前的课程体系、教学思维、学生学情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

参考文献:

[1]肖常纬.中国民间音乐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姚建华,毕海燕.民歌在幼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0,(09).

作者:丁思 单位: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