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权内涵保障法律思想论

人权内涵保障法律思想论

[内容提要]:文章论述人权的基本内涵,人权内涵的界定及诉讼人权是来自于人自身的基本权利,又根据社会发展与国情不同而有不同的体现,将侦查工作中保障人权分为不同的层次。文章还论述了侦查工作中保障人权对维护国家、社会的安定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利的价值,提出了刑事诉讼人权保障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是保护人民的重要手段,是伸张正义的合理方式。文章重点提出了完善我国侦查工作中人权保障的若干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人权人权内涵人权保障

刑事司法的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是最容易遭到司法机关侵犯的,侦查阶段也是司法权最容易滥用的阶段,因此,必须对侦查权进行合理有效的制约,以切实加强对犯罪嫌疑人人权的保障。作为一名司法办案人员,首先要有人文的理念和精神,即依法办理案件,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侦查措施和强制手段是为了打击和惩治犯罪,但单纯的打击与惩治绝对不是终极目的,应该采取的一切措施其终极目的应该是教育人、挽救人、改造人,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化危害社会的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从而真正实现刑罚的目的。

一、人权的基本内涵

(一)人权内涵的界定

所谓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它的本质特征和要求是自由和平等,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没有自由、平等作保证,人类就不能作为人来生存和发展,就谈不上符合人的尊严、本性的生存和发展,也就谈不上人权。另一方

面,自由、平等是为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服务的。自由、平等的目的是使人摆脱一切压迫、剥削和歧视,获得有尊严的生存和全面自由的发展。一旦脱离人的生存和发展,自由和平等就必然会流于形式,变得空洞无物、失去意义。因此,所谓人权,就其完整的意义而言,就是人人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所享有的权利,或者说,就是人人基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平等的权利⑴。而司法考试教材的概念为:“人的个体或者群体,基于人的本性,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基于一定的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为了自身的自由生存、自由活动、自由发展以能够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必须平等具有的权利”⑵。前者是从人权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而后者则把人权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中加以评述,二者虽角度不同,但都是对人权概念的科学界定。人权是一个法律概念,当代人权的原则和标准不仅通过各个国家的宪法、法律来规定,而且也通过国际条约、惯例等来体现。《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国际公约》、《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等等许多国际公约都规定了国际社会普遍遵循的人权概念。《世界人权宣言》规定的人权包括平等权、生命、自由、人身安全权,不受奴役和酷刑的权利,人格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寻求司法救济权,不受任意逮捕、拘禁或放逐的权利,获得公开审判和公正审判的权利,辩护权,隐私权,迁徙权,婚姻自由权,财产权,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集会结社自由,参政权、选举权、平等的投票权、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规定的人权包括:公民的自决权、生存权、平等权、男女平等权、工作权、参加和组织工会权、罢工权、享受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科学研究自由权等。

(二)人权的法律保障

人权是法的源泉,往往通过法律权利的形式具体化,人权的基本内容是法律权利的基础。另一方面,法律权利是人权的体现和保障,无法律也就无人权可谈。法律最本质的价值就是“自由”??“法典就是自由的圣经”。因而,法律必须体现自由,保障自由,只有这样,才能使“个别公民服从国家的法律也就是服从它自己的理性即人类理性的自然规律”⑶,从而达到国家、法律与个人之间的完美统一”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人权的法律保障中,刑事法律所保护利益有广泛性、重要性及其对违法制裁的特殊严厉性的特点。刑事法律的功能可以分为惩罚与保护两个方面。即惩罚犯罪、预防犯罪,保护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的利益。惩罚犯罪、预防犯罪的目的又是保护国家、社会的利益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刑法对人权的保障,既包括对被害人及广大守法公民人权的保护,同时更包括对犯罪人人权的依法保护,“无法无罪”与“无法不罚”。刑法的惩罚功能和保护功能统一于实现国家、社会保护和公民个人保护这一目的中。这一目的所包含的两个方面,又以公民人权保障优先。“主权在民”,国以民为本。公民的基本人权得不到基本的保障,最终会使国家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受到根本性的侵害。而刑事诉讼活动中的重要手段??羁押,既不是刑罚种类,又没有法律上的明确规定,却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自由进行了限制,这是不是一种侵犯人权的情形呢?⑷

二、在刑事侦查程序中保障人权的根据。

马克思理论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除了必须以国家的形式组织自己的力量外,他们还必须组织他们自己的力量外,他们还必须给予他们自己的由这些特定关系所决定的意志以国家意志,即法律的一般表现形式。”中国法律发展史和刑法发展史也验证了这一点。刑法作为一部部门法,其形成自然也不例外。《太平御览》卷六三八引《文子》:“老子日:法者,非从天生,非从地出,发于人心,反已自正。”所说的法律通过思维反映现实又回到现实即法律所以产生和存在的根据或理由,也表明:历史上第一部刑法,只可能是反映统治者意志的实践经验总结的提高。我国宪法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镇压的是敌视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我国《刑法》第一条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可见,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查明犯罪事实,“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而不是单纯地结案了事。马克思理论主张要辩证的看待问题,我国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也采纳了当事人主义诉讼制度的一些作法,比如疑罪从无原则(也可称之为无罪推定原则)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任何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未经司法程序最终判决为有罪之前,都应被推定为无罪之人。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应视为对这一原则的适用。法人类学家的著名代表波斯皮士尔在提出法的四种基本属性时,认为明确区分法律和政治领域的标准应是法的第二属性即“普遍适用的意图”。这一属性要求权威在作出决定时,打算使该种决定适用于将来所有类似或相同的情况,以其判决具有普遍的适应性。既然,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那么,从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出发,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就应得到适当的保护。刑事诉讼法自身具有人权法性质,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就适用于侦查阶段的条文规定也阐述了这一观点。比如第14条规定的被推定为无罪的权利、获知被指控的罪名的权利、及时受审的权利、不得被迫自证其罪的权利等。刑事诉讼法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保护,该法的人权法性质要求司法界在认识领域把握这一点,不应为了追求效率而侵犯人权。

三、我国侦查工作中为了保障人权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法律监督原则在立法上存在“真空”

首先,检察机关在我国虽然被定位为法律监督机关,对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的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但这种监督是不彻底的。按照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的监督只有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两种方式,对于侦查程序中的许多违法行为,检察机关都缺乏有效的知悉途径。从司法实践来看,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保护的关键环节在于侦查的初期的实行强制措施以后一段时期内,这一阶段的法律监督空白无疑于纵容了侦查人员的急功近利心理。考虑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检察机关不可能对侦查程序进行全过程亲历监督,但是在做笔录的同时进行录音,有条件的地区进行全程录像,检察机关在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的时候,通过这些资料以及通过加强社会监督获取其它资料审查侦查人员的侦查行为的合法性还是可行的。其次,人民检察院纠正侦查活动的违法行为的方法主要是口头提出纠正违法意见的发出书面《纠正违法通知书》,但是由于立法上的缺陷,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意见,都没有法定的效力,接受与否,全凭被监督方的自我约束,而法律却是无能为力的。针对无论何种监督,在监督的内容、手段、程序等等方面,都应通过立法方式予以完善。要有具体的操作程序和监督的法律效力,以及不接受监督的法律后果。这样监督权才会名符其实。另外,我国宪法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赋予了法律监督权。但是,因其性质所限,其具体实施法律监督的行为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且,其法律监督的落实在法律上也没有得到体现,即缺乏一定的国家强制力。

(二)相关法律或法律条文与未经法院判决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的原则有抵触部分。

这也是司法界批评行政司法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我认为实有纠正的必要。比如我国警察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分别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职权。”实质上是把司法权赋予了做为行政机关的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劳动教养制度可说是我国的一个创新,但也存在着不可取之处。比如公安机关有权对那些有轻微违法行为者进行劳动教养,期限为1至3年,必要时还可延长1年等措施的严厉程序在期限上比所有附加刑和部分剥夺自由刑还长,既然“罪刑法定”,作为上位阶的刑法确立了原则,下位法相抵触的部分就应该加以纠正。

(三)侦查机关和嫌疑人的武装不平衡致使有权获取辩护的原则、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原则无法实际落实。

在我国,侦查机关的侦查行为是依职权行使的,它具有国家强制力,而嫌疑人是没有该权利的,并且一旦被采取强制措施,包括人身自由在内的权利也会受到限制,辩护律师只有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并且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才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就是说,嫌疑人在侦查程序中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的地位,这就使得嫌疑人的辩护权利软弱无力,侦查机关侦查取证的公正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机关应当同时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但是侦查人员出于的职业本能,多是侧重于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罪生的证据材料,而忽视证明犯罪嫌疑人无罪或罪轻的证据材料。这样,本应属于侦查机关的举证责任,无疑转移到了毫无侦查能力的嫌疑人身上,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发生就需要有一个有力监督,第一条所述的法律监督是一项,诉讼参与人律师的参与也是一项。1996年,我国刑事诉讼法将法律的法律帮助提前到了侦查阶段,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申诉、控告。”但是随后《刑法》第306条也增加了一项专门针对介入刑事诉讼的律师的罪名:辩护人、诉讼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在司法实践中,许多侦查和起诉机关都对这一罪名作扩大解释。只要在律师介入后证人证言的内容发生变化,就追究律师的刑事责任,而不管证人证言是由真变假还是由假变真,也不管证人证言的变化是否因律师威胁、引诱等非法手段所致。为了保障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特别是在侦查程序中能够确实履行职责,有必要建立类似于全国人大代表所享有的人身自由的特别保护权机制,如律师在刑事诉讼案件终结期间,非经法院判决不被逮捕的机制。

(四)法定程序不够严谨,溃乏监督机制,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的原则无法得以落实。

正如列宁所说:“一般用什么来保证法律的实行呢?第一,对法律的实行加以监督。第二,对不执行法律的加以惩办。”我国现行法律对侦查程序的违法性后果有相应的规定,但考虑方面明显不足,如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严重超期羁押,国家赔偿法没有赔偿的规定,责任追究也仅限于内部处理。并且在证据的采信上也仅仅局限于证据的真实上而没有采用排除非法取证原则,试问非法的程序如何能保障证据的真实性?即使是立法上确立了侦查程序违法应当承担的后果,如果没有健全的监督机制,其违法行为无从揭示,也是起不到良好的作用的,第一条和第三条中所述的法律监督机制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仅有以上两项监督还是不够的,要使侦查机关严格执行侦查程序,尚需赋予犯罪嫌疑人一定的权利以企与侦查机关武装平等,如《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实施强制措施时,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对需要逮捕而证据还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因为犯罪嫌疑人处于弱势地位,律师在该阶段也仅限于“提供法律咨询、申诉、控告”,即使是逮捕时也没有辩护的权利,致使诉讼武装严重失衡。在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不知因何被采取强制措施,不知羁押何处,甚至被严重超期羁押也就不足为奇了。《刑事诉讼法》对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的范围作了界定,但是其中缺少比例原则精神,致使犯罪嫌疑人所受到的强制措施甚至大于其实际犯罪时应受到的处罚。

(五)缺乏必要的法律条文支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名存实亡。

密切联系联众是我国执政的一项基本原则,有其先进性和必要性。但是,在刑事诉讼法的立法上,该原则过于空洞。既是原则就应能落实到具体的条文中,司法机关执行它是其权利,不执行它也承担一定的后果义务,但是该项原则的权利义务方面都无法很好具体化,我国《刑事诉讼法》也仅在强制措施章节中有所体现。

注释:

[1]杨璐宁.《人权与我国罪刑法定原则》.正义网.01?0715:02

[2]舒国滢.《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84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8

[4]樊崇义.《刑事诉讼法专论》.北京:方正出版社,1998.503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德)克劳司?罗科信《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3](意)切萨雷?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3

[4]李心鉴.《刑事诉讼构造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5]宋英辉吴宏耀.《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IR].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社,2001

[6]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北京》[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山版,2002

[8]张穹《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理论与实务》[R]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人权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